了提高汤的口感留住顾客,一些米粉店曾发生用罂粟壳熬汤的事件。1月18日,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春节前食品安全检查行动,对辖区内20多家粉店进行罂粟壳非法添加专项检查,未发现非法添加行为,但一些商家存在环境卫生较差、健康证过期等问题。
南宁市场监管部门抽检部分粉店。林桑梅摄
当天上午10时许,南宁市青秀区金湖工商质监所联合南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在滨湖路、茶花园路、怡宾路、嘉宾路等多个路段,对多个品种的米粉店进行随机抽检,重点是利用胶体金法查处汤粉中是否含有罂粟壳等非法添加物。
在滨湖路的一家米粉店中,执法人员首先通过感官检查、索证索票等方式,排查商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随后,从厨房的汤锅中舀出三碗汤和液体调料,分别滴入吗啡检测试剂盒的加样孔进行观测。2分钟后,试纸显示出检测结果,“两条杠,没有问题。”
在茶花园路的一家米粉店内,营业执照、健康证等证照被挂在收银台旁边的墙壁上。但执法人员发现,一名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已过期。对此,店主解释到:“正准备去办,几天就能办好”。
在检查贮存食品时,执法人员看到,冰箱外部贴着生食、熟食的区分标签。但打开冰箱一看,一些食品用有色的塑料袋或纸箱装着,还有一块没有任何包装的生肉直接放在冰箱里,这不符合有关食品贮存要求。执法人员要求店主马上整改:“生、熟食分开,最好拿塑料筐分别存放,不能使用有色的塑料袋”。
在另外一家米粉店,店家证照齐全,能够提供食品的进货凭据,店内的卫生情况也较好。不过,有的从业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戴好帽子和手套,在煮粉时双手直接与食品接触,执法人员马上要求整改。此外,还有几家米粉店厨房环境卫生较差,地面上有厚厚的一层油渍,未及时清理。
青秀区金湖工商质监所所长沈喆说,根据快检试纸的色带变化,能初步判断汤水和调料内是否非法添加有罂粟壳。当天,执法人员共检查了25家餐饮经营户,均未发现店家存在非法添加罂粟壳的行为。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加大试纸采购力度,将检测范围扩大到辖区内的所有餐饮店。
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我做起!8月13日,南国早报联合南宁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发出倡议,得到南宁市餐饮企业、消费者和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多家餐厅表示已经着手制作相关标语、海报,科学设计菜谱、菜单,推行“N-1”点餐模式,并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
餐饮企业积极响应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13日,南国早报联合南宁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发出倡议,号召南宁市餐饮企业在践行文明餐桌、反对浪费方面示范带头,走在前列;号召消费者行动起来,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我做起。
南宁市好友缘国宴饭店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韦女士说,这个倡议很及时,饭店已在抓紧制作“节约用餐,光盘行动”等相关内容的标语、水牌、海报,营造文明就餐、减少餐饮浪费的氛围。同时,要求服务员加强顾客点餐时的引导,主动根据用餐人数推荐菜品,不够吃再加菜,“只有两个人用餐时,推荐经济实惠的套餐”。
为了讲排场、有面子,以前不少宴席上常出现“盛宴”变“剩宴”的现象。对此,韦女士表示,他们饭店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倡导“九菜一汤”或“十菜一汤”的套餐,避免客人点太多菜,“比如有10桌人,最多预备11桌的原材料,如果人数不超,就只炒10桌的菜,不浪费,也不会加重客人负担。”
有餐厅已张贴海报
南国早报记者走访发现,在南国早报与南宁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发出倡议后,一些餐饮企业已经快速行动起来。
13日下午5时许,在青秀区怡宾路东悦巷的老牌广州粥王店里,两名店员正在张贴“珍惜粮食”“光盘行动”等内容的海报。该店负责人钟先生说,餐饮企业应从自身做起,在餐饮采购、烹饪、出品和现场消费等方面,都要强化节约措施,避免食材浪费,也有义务向顾客宣传“避免餐饮浪费”的内容,形成厉行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共识。
市民呼吁推出“半份菜”
13日下午6时许,董先生与妻子走进南宁市金湖广场附近的一家餐厅,点了一份烤羊排、一碟青菜,外加两碗米饭,消费不到100元。“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支持节约粮食,避免餐饮浪费。”董先生说,平时亲友之间请客吃饭,大家都“好面子”,往往会多点一些菜,结果总是吃不完,要打包回家。
“本想再点一个汤,但都是大份的,两个人吃不完,就不点了。”董先生说,不少餐厅的菜品分量比较大,两三个人用餐不太好点菜,想多尝几个菜,又担心吃不下造成浪费。如果有小份菜,就解决问题了。
记者走访南宁市部分餐厅发现,不少商家为了显得“更实惠”,吸引更多人用餐,一般选择使用大盘子和大碗,基本没有“小份菜”或“半份菜”,但因为菜的分量比较多,很多人吃不完,导致剩下不少饭菜,被倒进了垃圾桶。
从源头上拒绝浪费
在南国早报与南宁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发出的倡议中,提到“有条件的餐厅可以为顾客提供小份菜”。推行“小份菜”“半份菜”是否可行?
记者调查发现,一家火锅店就推出了“半份菜”,而像毛肚等荤菜类,则有大份和小份可以选择。该店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半份菜”在店里很受顾客欢迎,“点半份菜的话,客人能花更少的钱尝到更多种类的菜品,也不会出现点多了吃不完的现象”。
对此,湘菜品牌“到长沙”的负责人潘先生称,该品牌在南宁的5家门店积极响应倡议。他告诉记者,接下来将推行“N-1”(如10个人点9个菜)点餐模式,从源头上拒绝浪费。同时,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能够做小份的菜品,比如鸡肉、卤肉等,科学设计菜谱、菜单,增加“小份菜”“半份菜”或进行拼盘,减少辅料运用,鼓励客人吃剩打包。
来源:http://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008/14/589182.html?_s=1597387160
了提高汤的口感留住顾客,一些米粉店曾发生用罂粟壳熬汤的事件。1月18日,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春节前食品安全检查行动,对辖区内20多家粉店进行罂粟壳非法添加专项检查,未发现非法添加行为,但一些商家存在环境卫生较差、健康证过期等问题。
南宁市场监管部门抽检部分粉店。林桑梅摄
当天上午10时许,南宁市青秀区金湖工商质监所联合南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在滨湖路、茶花园路、怡宾路、嘉宾路等多个路段,对多个品种的米粉店进行随机抽检,重点是利用胶体金法查处汤粉中是否含有罂粟壳等非法添加物。
在滨湖路的一家米粉店中,执法人员首先通过感官检查、索证索票等方式,排查商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随后,从厨房的汤锅中舀出三碗汤和液体调料,分别滴入吗啡检测试剂盒的加样孔进行观测。2分钟后,试纸显示出检测结果,“两条杠,没有问题。”
在茶花园路的一家米粉店内,营业执照、健康证等证照被挂在收银台旁边的墙壁上。但执法人员发现,一名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已过期。对此,店主解释到:“正准备去办,几天就能办好”。
在检查贮存食品时,执法人员看到,冰箱外部贴着生食、熟食的区分标签。但打开冰箱一看,一些食品用有色的塑料袋或纸箱装着,还有一块没有任何包装的生肉直接放在冰箱里,这不符合有关食品贮存要求。执法人员要求店主马上整改:“生、熟食分开,最好拿塑料筐分别存放,不能使用有色的塑料袋”。
在另外一家米粉店,店家证照齐全,能够提供食品的进货凭据,店内的卫生情况也较好。不过,有的从业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戴好帽子和手套,在煮粉时双手直接与食品接触,执法人员马上要求整改。此外,还有几家米粉店厨房环境卫生较差,地面上有厚厚的一层油渍,未及时清理。
青秀区金湖工商质监所所长沈喆说,根据快检试纸的色带变化,能初步判断汤水和调料内是否非法添加有罂粟壳。当天,执法人员共检查了25家餐饮经营户,均未发现店家存在非法添加罂粟壳的行为。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加大试纸采购力度,将检测范围扩大到辖区内的所有餐饮店。
编辑丨褚瑞懿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