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成长,近日,白山市浑江区发改局和市、区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与特斯蒂(白山)饮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及项目设计团队开展啤酒小镇项目设计规划研讨会。
< class=" ">>年初有喜悦,浑江区与特斯蒂成功签约了啤酒小镇项目;年中有惊喜,如今项目初步规划已完成,征地拆迁已完成160户。该项目地点位于该区七道江镇团结村库仓沟地段,占地400余亩,项目计划总投资24亿元。该项目是以旅游工业为主体的啤酒小镇,小镇内将设有欧洲商业风情街、休闲娱乐商圈、工业配套住宅和专家公寓,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交流传播、全民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小镇。
< class=" ">>此次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建筑设计院的专家们分别对项目的总体规划、建筑风格、交通、环境以及景观构造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同时,市区规划部门专家针对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随后,与会人员共同来到项目现场,结合设计方案以及实际现场情况,进行进一步协调与完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 class=" ">>特斯蒂(白山)饮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柳群说:“我们想打造一个大综合体,以二产业带动一产业促进三产业,这个项目是中德合资企业,我们也想把这个项目打造成白山名片、打造成我们集团的名片。生产啤酒所产生的辅料是养殖神户肥牛的原材料,也可以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白山地区有种植啤酒花的历史,啤酒花是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国际市场价格也很高。整个项目建成后,大概能解决就业人数3300人左右”。
< class=" ">>< class=" ">>作者 尹春岩 王春宝
编辑 于悦
>年,白山市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313个,同比增长22.7%,年度计划投资186.1亿元,同比增长35.4%。
春节假期刚过不久,白山市已有多个项目实现入场开工。来到白山华舜饮品有限公司中药材饮品加工及13.2万吨寒武奥陶山水泉建设项目地,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楼内施工正在稳步推进。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0.65亿元,项目占地面积148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892平方米,主要建设24000瓶/小时山泉水灌装生产线及其他配套设施。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配套设施安装工作。
在总投资4.57亿元的白山市文化体育艺术中心项目现场,建筑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室内施工。据介绍,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1457平方米。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25329.47平方米体育馆主体施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冬闲”变“冬忙”。目前白山全市5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22个,其中新建项目开工6个、续建项目复工16个。在有序做好冬季项目施工的同时,白山市也在积极为春季“三早”项目集中开工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利用“冬闲”时间,用活、用好相关政策,实行网上“不见面”审批,保障疫情期间项目审批工作不间断,为项目开复工创造良好条件。
全力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项目中心职能,及时梳理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协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进度。
做好“三早”活动准备工作。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积极与项目投资主体对接,逐一明确项目前期工作办结时限、投资计划、开复工时间等,以确保有更多的项目参加省“三早”活动。
今年,白山市拟参加全省“三早”行动项目83个,同比增长6.4%,年度计划投资86.8亿元,同比增长39.1%。
下一步,白山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精准三确保”部署要求,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实现一季度投资“开门红”和全年目标任务。
源:经济日报
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的一家人参加工企业,工人正在检查生产线运行情况。 刘伟庆摄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业内素有“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之说。地处长白山腹地的吉林省白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5%,是一座“立体资源宝库”,也是我国知名的人参主产区。金秋时节,白山市的人参迎来丰收,田间地头和交易市场再次忙碌起来。
种出好人参
从白山市抚松县开车出发,穿过一段隧道,行驶约半个小时,就到了万良镇大方村的山头坡地。只见蓝颜色或黄颜色的细长条温室棚呈片状分布,棚膜下面就是人工栽培的园参。大方村村民李宗刚正在参棚里忙着查看园参长势。“今年的参价每斤比去年涨了七八元钱,行情不错。”李宗刚说,今年能比去年多赚约2万元。
抚松县是“中国人参之乡”,拥有1500多年的野山参挖掘史,450多年人工栽培史。除了抚松县,白山市的靖宇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等县区也都不同规模地种植人参。截至2021年底,白山市栽培人参留存面积达4.6万亩,年鲜参产量0.9万吨,林下参种植面积50余万亩。
白山市适宜的温度、清冽的空气、肥沃的土地、广袤的森林,为人参生长提供了无可比拟的环境基础。尽管自然条件优越,白山市仍高度重视标准化生产引导,加快推进现代人参生产体系建设。
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白山市已落实28项人参优质安全栽培技术,稳步提升人参种植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全市人参标准化生产率在85%以上。有关公司结合人参标准化种植需求,为参农提供绿色农药和化肥,技术指导全过程。
积极培育优势种源基地。白山市大力推进长白山人参良种繁育和品牌原料基地建设,打造以“福星1号”“福星2号”和“宝泉山人参”为主的种源基地,基地种植面积达2025亩,并建设完成50亩种质资源圃,搜集各类人参种质资源195种。
“我们正在与吉林农大有关教授团队开展合作,建设和推广标准化人参种植基地,培育种植具有长白山人参独特优势、更加适宜推广种植的‘中国良种’。”抚松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福源说。
白山市还在加快人参质量溯源体系、“数字人参”项目建设,建立健全人参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在抚松县沿江乡楞场村,沿江林下参专业合作社承包林下参参地近2万亩。该合作社负责人吴杰告诉记者,他们与外地一家公司合作,给社里每一株林下参建立起“电子身份证”,将撒种地点、撒种时间、种植人、管理人、天气状况等信息都纳入溯源数字库,输入相关编码,有关种植信息一目了然。
延伸产业链
走进抚松安东参业有限公司,只见3个合计6000多平方米的大仓库里堆满了晒干后的人参茎叶。该公司总经理任素琴告诉记者,从这些人参茎叶里可以提取出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等成分,用于下游企业生产人参保健品等。这种提取比直接从人参中提取的成本低,而且实现了对人参“吃干榨净”,参农们也可从中受益。
多年来,人们对人参用途的了解多是炖汤熬水补气。如今,通过发展人参精深加工,白山市已形成人参饮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5大系列300余种800多款产品。自2015年起,靖宇县中民康达有限公司就从主要售卖人参初级产品转向主要售卖人参加工产品,产品之一就是人参纯粉片。“人参里含有人参皂苷,有利于提神补气,做成纯粉片方便携带,可以按量进行常态化服用。”该公司有关负责人颜旭说。
在长白明珠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大厅里,整齐摆放着人参糖果、人参蜜片、人参蜜、人参饮料、人参米等产品。公司总经理王秀琴告诉记者,公司有自有种植基地500亩,还与5个农民合作社建立人参种植收购合作关系,公司一年可用掉50吨鲜参、20吨干参,年产值达5000万元。“除了做人参食品,我们还在探索林下参休闲游、森林康养游,借人参品牌多渠道提高附加值。”王秀琴说。
白山市的人参产品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敷。在中草集集团抚松县中草集参业有限公司的旗舰店展示大厅,护肤水、精华露、乳液、美白霜、面膜等人参护肤产品看得人眼花缭乱,价格从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展现出人参深加工的巨大增值空间。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招商引资等措施的落实,白山市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带动能力的人参领域龙头企业。目前,白山市共有人参加工企业3554户,规模加工企业232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8户。通过加大新产品研发,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白山市开发出人参皂苷、人参多肽和人参多糖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品。
“白山市将坚持精深加工,高效开展人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应用,开发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术人参产品,推动人参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白山市委书记、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谢忠岩表示。
建设示范区
“一个市场左右全球参价”。作为亚洲最大的人参贸易专业市场,抚松县万良镇长白山人参市场的交易量占全国人参的七八成,年交易额近200亿元。
走进这个人参市场的1.68万平方米交易大厅,只见不少买家正在一个个摊位前选货、砍价,运货工人推着小车来来往往,处处都是忙碌景象。
该市场的市场部相关负责人郑培军告诉记者,市场通过实施优化提升工程,逐步完善了鲜参交易区、干参交易区、人参拍卖交易区、人参生产资料和参籽交易区、仓储物流区的功能,加速向信息流带物流模式转变。目前,万良镇从事人参种植及季节性加工经销的农户4000多户,带动周边市、县10万多农户从事人参相关产业。
发力高端、走向世界,是白山市人参产业的发展方向。2022年6月,白山市正式启动“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今年3月,白山市在北京召开“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论证发布会,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谢忠岩说,近年来,白山市坚持把人参产业作为事关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深挖资源禀赋,着力构建了人参医药、食品加工、康养度假、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的多元产业平台,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
据悉,“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围绕“中国人参原产地、长白山下雪国风光国际文旅度假胜地和全域5A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统筹人参种植、加工与销售,空间布局借鉴人参的“三丫五叶”构造,包括人参文化、森林矿泉、冰雪经济、参贸参旅参养等内容。该示范区将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全面激发产业活力、整体建立品牌优势、持续推动开放合作,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白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门庆军说,围绕高质量打造“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白山市大力推动长白山人参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标志性工程,并为开展企业孵化工作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果。目前,白山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7个,基地面积1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58户。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白山市将把人参产业打造成全市绿色转型支柱产业,促进人参种植链、加工链、供应链水平显著提升,推动人参产业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参旅互动、融合发展,全链条增值。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市人参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人参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水平达到85%以上,精深加工比重达到40%以上。(经济日报记者 马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