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照亮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假冒藏医非法行医、诱骗游客购物……近日,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生物园分局集中力量综合整治西宁市生物园区旅游卖场乱象,责令4家特产店停业整顿,退还游客购物款5.8万余元。
综合整治重点排查了生物园区旅游卖场经营秩序、产品质量、消防安全、消费维权、疫情防控等情况。检查过程中,省市场监管局生物园分局执法人员发现西宁市城北区藏博百货店、西宁市城北区居悉土特产经营部、西宁市城北区润草阁土特产店、西宁市城北区藏华土特产店、青海御海缘工艺品有限公司、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藏青阁饰品经营部、西宁市城北区念青珠宝店7家市场主体存在未亮照亮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未设立投诉举报电话、部分商品未明码标价、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无消费警示牌等违规行为,现场责令整改;西宁市城北区藏雅一号餐饮店存在疫情防控工作不到位、健康证不齐全、入口食品未留样等问题,现场责令整改。
省市场监管局生物园分局执法人员还发现西宁市城北区藏华土特产店、西宁市城北区居悉土特产经营部、西宁市城北区润草阁土特产店、西宁市城北区萨玛土特产经营部4家市场主体存在利用营销人员假冒藏医非法行医、诱骗游客购物的行为,现场责令停业整顿,退还游客购物款5.8万余元,切实规范经营行为。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涉及非法行医线索,依照监管权限及时移交卫健部门,对涉及导游虚构旅游路线、把旅游卖场虚构为“青海藏医药展览馆”“西宁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诱骗游客购物等问题线索移交文旅部门。
旅游旺季到来,省市场监管局生物园分局将持续加大力度做好旅游卖场监管工作,督促旅游产品卖场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推动经营者严格自律,指导经营者健全完善进货查验、质量承诺、不合格商品退换、明码标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经营场所内销售人员销售行为。并加大与文旅、公安、卫健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强化监管合力,实现信息共享,推进联合执法常态化,提升联合执法监管效能,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记者/彭娜 通讯员/吉宗秀
监制/史凯|责编/范启蒙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城网石家庄6月5日讯(通讯员 成玉红 刘志凌 记者 李书军)连日来,每天一大早,在正定县的各条街道上,就会出现一辆辆洒水车、雾炮车来回穿梭。伴随着“滋滋”的喷水声和“唰唰”的扫地声,整个城市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洗路。刘志凌 摄
蓝天白云下,宽阔笔直的大道上流动着一道道美丽的彩虹,阳光在水雾间跳跃,幻化出七彩的模样。一辆辆汽车在水雾间飞驰而过,卸下一路的风尘。路两旁的花坛里,茂盛的冬青、紫薇、金叶女贞被水冲洗得益发鲜亮、翠绿。原本干涩的路面也变得湿润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舒适的气息。人们或漫步于人行道上,或骑行于自行车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郁郁葱葱、绵延不断的绿道景观,心情格外舒畅。
洗树。刘志凌 摄
正定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源地、实践地。1985年正定县委制定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特别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并指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要求”等等。正定县把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继承发扬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空间格局,让正定的天更蓝、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洗楼。刘志凌 摄
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正定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问责”机制,实行县委常委包联乡镇(街道)责任制,县委、县政府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双组长制,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强化环境执法为抓手,继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实行目标管理,强化指标约束,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努力,一微克一微克地攻坚,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全县城乡,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一场洗楼、洗路、洗树、洗庭院的活动热火朝天地展开……
在广惠路,消防灭火车远程喷射高达70米,对道路、小区庭院、古建筑及周边的花草树木进行全方位的清洗;在正定的各小区,工作人员每天定时对道路进行喷淋,对辖区内的楼房外立面、楼顶、车库等进行高压冲洗;在县内的各条道路上,洒水车、洗扫车、道路养护车、消防车来回穿梭,按照“路见本色”的原则,开启全方位精细化清洗模式,晶莹的水花落在地面上,清洗抑尘的同时,也为原本炎热干燥的路面带来了丝丝清凉……
在创建卫生城工作中,正定县综合执法局全面推行“洗”、“扫”、“找”保洁模式,合理确定洒水、洗扫和冲洗区域及频次,购置洒水、清扫、清运等各类清扫车218辆,实现90%的机械化清扫率。同时,千余名街道保洁人员与环卫车辆实行“人机结合”模式,对城区内约760万平方米的道路进行清扫保洁。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压冲洗车对部分污染较多的便道、收水口油污、痰迹等进行彻底清洗,确保不留死角。
各单位、各部门也全民齐动员,展开庭院清洗活动。清洗办公大楼、清除卫生死角、清除门前和公共区域遗弃的垃圾、杂物和路边的杂草、土堆等。活动中,大家分工有序,各司其职,干得热火朝天。
同时,住建、环保、安监、公安、消防及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大气环境综合整理力度。通过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在精准排查上下功夫,在铁腕整治上出重拳,在保持长效上出新招,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采取突击执法、“点穴式”执法、明查暗访等方式,实现涉气环境执法检查常态化。目前已对261处建筑工地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扬尘十二条”标准加强监管,对不达标工地全部停工整改,验收达标一个,复工一个。同时,开展餐饮行业排污治理,完成露天烧烤整治120家;建成区饭店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装置103个。进一步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出动执法车辆670车次,执法人员2580人次,检查企业1390余次,共处罚企业124家,彻底实现了全县城区环境的“洗头换面”。
现如今,走在正定的大街小巷,清新的空气、净爽的绿地、整洁的小巷、湛蓝的天空……使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中。难怪市民王大林大爷说:“现在环境变美了,整个人从上到下都觉得清爽!创建全国卫生城,洗城净天行动洗得好,我们老百姓举双手赞成!”
<>古以来,酒店等住宿载体就是文化演绎的场所,而文化就是住宿业的灵魂。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随着时光流转,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多元文化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会上提到,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这一举措,真正实现“文旅不分家”,让文化找到了一个新的着陆点,让旅游也找到了魂。有分析称,文化旅游开发势必是下一个阶段的重头戏,而和旅游、文化密不可分的住宿业自然也必然迎来新的春天。
住宿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充实和提高,并以更新的产品形态展示着人类文明灿烂的文化精髓。可以说,自古以来,酒店等住宿载体就是文化演绎的场所,而文化就是住宿业的灵魂。早在文化旅游部成立以前,住宿业就十分重视文化的打造,文化旅游部的成立,则加剧了文化与住宿业的融合。酒店+文化有哪些表现形式?非标住宿和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文化能给住宿业创造怎样的机遇?
酒店+文化的多种形式
事实上,酒店+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化主题酒店。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给出了文化主题旅游饭店的定义,即以某一文化主题为中心思想,在设计、建造、经营管理与服务环节中能够提供独特消费体验的旅游饭店。文化赋予了酒店强大的生命力,也将帮助酒店开启更大的经营空间。如今,遍地开花的文化主题精品酒店正在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劲的生产力。
皇家驿站和书香酒店是两家典型的文化主题精品酒店。皇家驿站是一个以文化理念引领空间创意,将具有显著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设计空间的精品文化创意酒店品牌。其中,北京前门皇家驿站以“水文化”为主题,通过酒店向西方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公共空间有各类雨幕、瀑布、地下热泉的集聚;艺术空间所有作品的主题皆为"水的痕迹"。SPA区域的巨型水瀑布将天井和酒店底层水疗浴池连为一体,自然光映衬着水面,构造出“上善若水,连接天地”的独特体验。以“诗礼之家,书香传世”为愿景的书香酒店投资管理集团,是一家以2500年绵延深厚的吴文化为底蕴的酒店集团,目前旗下已经有40家书香文化主题酒店,其举办的各种雅集活动充满文化韵味,例如“琴韵茶曲共此时”的苏州传统文化雅集、澳洲教育团文化体验之旅的中外文化碰撞雅集、“何家英、管峻书画展”的文人书画雅集等等吸引了无数人的参与。
前门皇家驿站的水文化体现——雨巷
< class="pgc-img">>书香酒店集团举办的“琴韵茶曲共此时”的苏州传统文化雅集
2018年被浙江省旅游饭店星级评级委员会评为金鼎级特色文化主题饭店的杭州龙井雷迪森庄园将“茶文化”融入品牌,庄园内有十五亩狮峰龙井茶园,随处可闻到浓浓的茶香,还有各式茶点可供品尝。春天到了龙井茶的采摘季节,游客可以亲身体会采茶、炒茶、品正宗狮峰茶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中国茶知识,领略中国茶情调,进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未来,文化主题酒店将成为人们进行多种文化体验的阵地。”朴宿文旅创始人刘喆认为,文化主题酒店经营者应抛开酒店单纯提供餐饮、住宿的思想禁锢,将自身打造成为有品质、有追求、能产生心灵碰撞的旅居场所。
当然,除了文化主题酒店,其他各种类型的酒店也在不遗余力地“+文化”,让文化渗透到酒店的设计、产品与经营中。
有别于皇家文化和庶民文化,北京诺金酒店着重展现了明朝盛世的“文人文化”,以明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墨宝和智慧传奇贯穿始终。洲际旗下的华邑酒店和度假村,把“以礼当先”以及“礼”、“尊”、“和”、“达”等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华邑品牌的价值链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在酒店设计的各个方面得以体现,并通过精心设置的待客礼仪、随处可及的茶文化和贯穿于特色中餐厅及夜宵面条吧的特色餐饮一一呈现。
华住酒店集团旗下中端品牌全季也开始打“文化牌”,宣称“全季,不仅是酒店,更是一个人文生活的栖息地”。华住酒店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表示,希望从最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挖掘出当下待人接物最本原的智慧,将其体现在全季的设计与服务中,并传递于每一个住宿过全季的有缘人。2018年3月,全季就携手白先勇先生打造了一期《全季·人文大赏》,同数十位红学家和文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再次解读了红楼梦,共同营造了一场红学盛会。
非标住宿与文化的碰撞
如果说酒店本身是一个文化演绎场所,那民宿的基因里就自带文化。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认为:“民宿是建筑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是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融合,是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融合。”
一千家民宿,就有一千种文化。精品民宿花间堂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传承并展示给客人,每一处花间堂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历史和建筑文化。例如丽江花间堂就是由独具历史感的丽江古城老宅改造而成,老宅中的梁柱、砖瓦、木雕、石刻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纳西族建筑特色;阆苑花间堂位于四川阆中古城,所在院落曾是当地酿醋世家田家的大院,其建筑基于榫卯技术的穿斗结构、小青瓦双坡悬山式屋顶,是原汁原味的川北民居风貌。
唐乡,秉承“一院一主题,一房一文化”的理念,对传统乡村民居进行保护和开发。金山岭唐乡就有以茶禅文化为主题的院落云水间,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梨树下院落,以传统木作工艺为主题的院落东篱下,还有以书画文化为主题的唐乡书院等等。海草房唐乡布满房顶的大叶藻由苫匠亲自把关,进行审料、铡草、润草几道工艺,然后做檐头、苫房坡。这个建筑工艺本身就是一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是民宿的内在表现形态。硬件设施设备容易被复制仿照,但文化难以被模仿。民宿不仅要塑造外在形态,更要打造其文化,因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宿的核心竞争力。
大住宿业里,除了酒店和民宿,公寓也越来越注重打造自己的文化,以文化来展示自己的独特定位。上海斯维登精品公寓南京东路店,主打上海弄堂文化,以增加邻里互动、重塑家庭社区为概念,希望给每一个入住进来的客人,一种上海特色的旅游文化体验,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海派风情。成都阿玛尼艺术公寓深萃中国“兰”文化。从建筑图纸起始阿玛尼先生便开始亲自主笔,将随风摆动的兰草形象直接嵌入到了这座巨大的建筑艺术品之上。除去中国“兰”形象的运用与创新,在公寓众多细节上,也体现了中魂西艺的中国东方风骨的“雅致”。自古以来,“兰”便是中国君子青睐之物。阿玛尼艺术公寓正是通过“兰”文化来吸引目标精英人群。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和服务。住宿业发展到今天已不满足于提供简单的住宿产品,还承载起了更多的需求。消费者希望既能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特色,又能从中获得知识和美好的回忆。因此,深挖住宿文化内涵,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让文化承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住宿业同仁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