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或许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的解压方式,但在广东深圳,一名男子却因为喝奶茶“过猛”把自己“喝进”了医院。男子的妻子透露,丈夫平时工作压力大,唯一的喜好就是喝奶茶,有时一次性买回10余杯奶茶一天喝完。
近日,这名男子因为突发头疼、四肢抽搐,陷入昏迷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据医生透露,男子此前测试没有力,还出现癫痫发作。经头颅CT检查,医生发现男子脑补出现严重的颅内静脉窦血栓,颅脑血管有2分之1都被血栓堵住。
经了解,男子发病两天前就出现了持续头疼的情况,近半年有明显记忆力下降、容易疲惫等情况。结合男子的生活习惯,医生推断,跟熬夜严重以及每天大量喝奶茶、可乐有关系。
男子妻子透露,丈夫平时工作压力大,唯一的爱好就是喝奶茶,甚至有过1天喝了10余杯奶茶。“反正他奶茶不离手的,具体不知道他喝多少。反正渴了就是奶茶,都是随手拿着的。”
医生表示,奶茶中含有较高糖分和脂质,会造成血液浓稠度增加,造成血液流速变慢。短期大量摄入高糖高脂饮料,就会出现血栓的情况。据悉,经过治疗,男子恢复情况良好,目前已经出院回家休养。
实际上,奶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饮品。例如内蒙古、新疆等地盛行的传统奶茶由鲜奶、砖茶、黄油和盐制成,口感香浓偏咸。南方地区流行的奶茶则主要以红茶与浓鲜奶混合加糖,口味偏甜。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新式奶茶为了丰富口感,减少了茶叶的涩味,增加了奶盖、珍珠、椰果等多种配料。
传统奶茶中,奶可以补充钙质、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B等,茶叶中的茶多酚等保健成分还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虽然也可能存在额外摄入盐、糖的问题,但总体营养价值较高。新式奶茶虽然口味更好,但营养价值则相对较低,多喝还容易带来健康隐患。
【奶茶的危害】
1、身体更容易发胖
虽然说奶茶的口感非常好,但是奶茶是一种高热量、高脂肪以及高糖的食物。长期过量饮用奶茶的人群,发生肥胖的几率极高。身体的过度肥胖将会导致机体内部各个脏器以及组织的正常运行受到一定的影响,自然就会导致个人的身体健康因为身体肥胖而受到威胁和伤害。
2、高血压加重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奶茶是其日常生活中需要远离的一种饮品。奶茶中所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在进入到机体之后,会导致血液的黏稠度以及凝聚力增加,促使血栓的行为,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变得更加脆弱。少喝奶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预防以及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3、睡眠质量下降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用奶茶的人群睡眠质量会严重下降,部分人群甚至会长期受到失眠的困扰。
因为奶茶中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进入人体后,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神经系统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之中。因此人们如果在睡前饮用奶茶,自然就容易出现无法入睡的情况。
4、加速皮肤衰老
奶茶的含糖量极高,糖分在进入到机体内部之后,会和皮肤部位的胶原蛋白发生结合,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皮肤的衰老速度加快,导致皮肤过早就出现松弛以及皱纹等皮肤问题。
5、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奶茶的名称中含有奶这个字,但市面上有不少的奶茶并没有牛奶,而是使用奶精。相关调查表明,很多奶茶都具有反式脂肪酸超标的情况,而机体每天所可以代谢的反式脂肪酸的量是有限的。因此过量饮用奶茶,会导致大量反式脂肪酸进入到人体,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如何挑选健康奶茶】
1、点单事尽量选择鲜奶或牛奶味主料的奶茶。
2、尽量不选全糖、七分糖,选择半糖、少糖或无糖。
3、别加太多冰,快速大量喝冷饮可能造成肠胃不规则收缩,甚至腹痛腹泻。
4、喝了奶茶就要自觉减少其他能量摄入,并增加当日运动量。
5、尽量选择有知名度的奶茶品牌,价格过于低廉的奶茶要慎喝。
(东方网综合报道)(傅文婧)
来源:东方网
茶是很多人“痴迷”的饮品,甚至有的网红奶茶店还会出现排长队买奶茶的场景。
有些年轻人更是要靠奶茶“续命”,一年四季,热的、冰的,奶茶不离手。
日前,有一条“三个月喝了近一千块的奶茶”的热搜引起热议。
不少网友说:
“喝这么多那得胖多少?”
“再这样下去我会不会得糖尿病?”
“三个月喝了1000元的奶茶,如果10元的话平均一天一杯。”
“奶茶喝着是快乐,但是长期喝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大家还是要适量。”
“奶茶上瘾”真的是一种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物质依赖科主治医师段炼表示,奶茶上瘾元凶就是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摄入后表现提神、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若短时间内摄入咖啡因过量,可能导致烦躁、兴奋、失眠、脸红、尿液增加、胃肠紊乱、肌肉抽搐、思维涣散、心悸、心律失常的情况。
随着喝奶茶的时间越来越久,可能出现耐受性增加的情况,即奶茶会变得越喝越多。如果不增加喝奶茶的剂量或者次数,就达不到原来的效果,包括提神等。
长期喝奶茶一段时间,如果突然停用,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咖啡因的戒断反应包括困倦、无精打采、头痛等,甚至出现情绪低落或者焦虑的症状。另外,咖啡因对胃肠有刺激作用,有部分人出现便秘的戒断反应。
这个时候来一杯奶茶,上述问题一扫而空,变得马上满血复活。这个时候就是咖啡因依赖了。因此,奶茶真的会让人“上瘾”!
可以通过减少饮用频率和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减量来减少咖啡因戒断反应,如果仍有困难和不适,建议此时可寻求物质依赖科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治疗戒除对咖啡因的成瘾。
常喝奶茶从里到外伤全身
奶茶虽然诱人,但暗藏危险!常喝奶茶,不但会损害心、脑、胃、骨骼等体内脏器,还会摧残容颜、加速衰老,可谓是从里到外伤全身!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海东揭露了奶茶的3个真相!
真相一:奶茶不一定是真奶
有些商家为了扩大利润、控制成本,很少会用真正的鲜奶去制作奶茶,多半都是由奶精冲泡而成的。奶精大多指植脂末,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影响身体健康。
1. 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2. 损害脑神经。影响正常记忆力,年龄增大后容易增大老年痴呆的可能。
3. 影响身体发育。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危害较大。
真相二:含糖量实在高
根据2020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对16批次奶茶的检测调查发现,这批饮品的总糖量在10-66克之间,即使选择无糖的奶茶饮品调查,含糖量还要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经常喝含糖高的饮品,会增加患病风险。
1. 糖尿病。过多的糖分在身体内无法代谢,体内血糖慢慢升高,如果长期大量喝含糖过高的饮品,急性糖尿病也很容易找上门。
2. 加速衰老。过多的糖分在身体内会消耗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导致皮肤松弛,没有弹性。
3. 体重过重。糖分堆积在体内,没有办法有效代谢,慢慢堆积,加速肥胖的步伐。一旦出现过度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都容易诱发。
真相三:咖啡因含量大
身体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1. 失眠。奶茶里的咖啡因会导致神经兴奋,容易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
2. 诱发胃部疾病。奶茶进入肠胃消化,大量的咖啡因会刺激肠胃,导致胃溃疡等疾病。
3. 易骨质疏松。大量的咖啡因进入体内后,还可能造成骨质流失,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为了自己的健康,
尽量远离奶茶!
为了健康,当然是不建议大家喝奶茶。但是道理都懂,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对奶茶没有抵抗力。
如果偶尔喝一次奶茶,怎样能减轻奶茶带来的伤害呢?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注册营养师薛庆鑫给出几点建议。
1
选真奶做的
如果是现制奶茶,可以观察下店家是不是用鲜奶做的,有的会写“真鲜奶、无奶精、无植物奶油”,大品牌的相对比较放心,最好不要加奶盖;如果是速溶奶茶或预包装的液体奶茶,那就看看配料表,选第一位是真奶的,尽量不选奶精、植脂末的。
2
小料要选对
小料不要选波霸、椰纤果等加工食物,可以选择水果块、燕麦、龟苓膏、烧仙草等小料。
3
选无糖或少糖的
虽然市售无糖奶茶也存在有糖的可能,但毕竟还是比全糖奶茶低很多。
4
喝奶茶后少吃饭
奶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都不低,喝了奶茶当天就少吃两口主食、减少烹调油用量。
5
喝完记得多运动
一杯奶茶的热量至少要运动1小时去消耗,建议增加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等运动,平衡热量,预防长胖。
转自:健康时报
来源: 扬子名医团
茶是很多人“痴迷”的饮品,甚至有的网红奶茶店还会出现排长队买奶茶的场景。
有些年轻人更是要靠奶茶“续命”,一年四季,热的、冰的,奶茶不离手。
日前,有一条“三个月喝了近一千块的奶茶”的热搜引起热议。
不少网友说:
“喝这么多那得胖多少?”
“再这样下去我会不会得糖尿病?”
“三个月喝了1000元的奶茶,如果10元的话平均一天一杯。”
“奶茶喝着是快乐,但是长期喝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大家还是要适量。”
……
“奶茶上瘾”真的是一种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物质依赖科主治医师段炼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刊文中表示,奶茶上瘾元凶就是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摄入后表现提神、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若短时间内摄入咖啡因过量,可能导致烦躁、兴奋、失眠、脸红、尿液增加、胃肠紊乱、肌肉抽搐、思维涣散、心悸、心律失常的情况。
随着喝奶茶的时间越来越久,可能出现耐受性增加的情况,即奶茶会变得越喝越多。如果不增加喝奶茶的剂量或者次数,就达不到原来的效果,包括提神等。
长期喝奶茶一段时间,如果突然停用,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咖啡因的戒断反应包括困倦、无精打采、头痛等,甚至出现情绪低落或者焦虑的症状。另外,咖啡因对胃肠有刺激作用,有部分人出现便秘的戒断反应。
这个时候来一杯奶茶,上述问题一扫而空,变得马上满血复活。这个时候就是咖啡因依赖了。因此,奶茶真的会让人“上瘾”!
可以通过减少饮用频率和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减量来减少咖啡因戒断反应,如果仍有困难和不适,建议此时可寻求物质依赖科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治疗戒除对咖啡因的成瘾。
常喝奶茶从里到外伤全身
奶茶虽然诱人,但暗藏危险!常喝奶茶,不但会损害心、脑、胃、骨骼等体内脏器,还会摧残容颜、加速衰老,可谓是从里到外伤全身!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海东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妇科王医生的科普笔记”刊文中,揭露了奶茶的3个真相!
真相一:奶茶不一定是真奶
有些商家为了扩大利润、控制成本,很少会用真正的鲜奶去制作奶茶,多半都是由奶精冲泡而成的。奶精大多指植脂末,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影响身体健康。
1. 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2. 损害脑神经。影响正常记忆力,年龄增大后容易增大老年痴呆的可能。
3. 影响身体发育。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危害较大。
真相二:含糖量实在高
根据2020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对16批次奶茶的检测调查发现,这批饮品的总糖量在10-66克之间,即使选择无糖的奶茶饮品调查,含糖量还要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经常喝含糖高的饮品,会增加患病风险。
1. 糖尿病。过多的糖分在身体内无法代谢,体内血糖慢慢升高,如果长期大量喝含糖过高的饮品,急性糖尿病也很容易找上门。
2. 加速衰老。过多的糖分在身体内会消耗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导致皮肤松弛,没有弹性。
3. 体重过重。糖分堆积在体内,没有办法有效代谢,慢慢堆积,加速肥胖的步伐。一旦出现过度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都容易诱发。
真相三:咖啡因含量大
身体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1. 失眠。奶茶里的咖啡因会导致神经兴奋,容易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
2. 诱发胃部疾病。奶茶进入肠胃消化,大量的咖啡因会刺激肠胃,导致胃溃疡等疾病。
3. 易骨质疏松。大量的咖啡因进入体内后,还可能造成骨质流失,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为了自己的健康,尽量远离奶茶!
为了健康,当然是不建议大家喝奶茶。但是道理都懂,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对奶茶没有抵抗力。
如果偶尔喝一次奶茶,怎样能减轻奶茶带来的伤害呢?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注册营养师薛庆鑫在科普中国刊文中给出了几点建议。
1. 选真奶做的
如果是现制奶茶,可以观察下店家是不是用鲜奶做的,有的会写“真鲜奶、无奶精、无植物奶油”,大品牌的相对比较放心,最好不要加奶盖;如果是速溶奶茶或预包装的液体奶茶,那就看看配料表,选第一位是真奶的,尽量不选奶精、植脂末的。
2. 小料要选对
小料不要选波霸、椰纤果等加工食物,可以选择水果块、燕麦、龟苓膏、烧仙草等小料。
3. 选无糖或少糖的
虽然市售无糖奶茶也存在有糖的可能,但毕竟还是比全糖奶茶低很多。
4. 喝奶茶后少吃饭
奶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都不低,喝了奶茶当天就少吃两口主食、减少烹调油用量。
5. 喝完记得多运动
一杯奶茶的热量至少要运动1小时去消耗,建议增加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等运动,平衡热量,预防长胖。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