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东城区积极“扩充”老龄资源,探索以社会刚需激发养老资源的内生动力。东城区民政局通过试点养老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的方式,让养老资源与居民需求之间产生了“1+1>2”的互惠共赢局面。
截至目前,东城区已有15个养老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在优先服务好养老刚需基础上,满足更多居民需求。不断增长的客流量有利于社区餐厅的持续健康经营,让老年餐的制作成本进一步降低,饭菜的花样和品种更加丰富,从而带给老年人的实惠也越来越多。
胡同里的社区餐厅
老少都喜爱
位于东城区景山街道大学夹道甲10号的便民老年餐桌“长者食堂”是由东城区“小棉袄爱老”团队运营的一家养老助餐点。为了方便胡同内的居民就餐,近期该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为支撑和鼓励这项便民服务,景山街道无偿提供了场地。
这个占地面积150平方米的社区餐厅内设42个堂食餐位,服务辐射周围8个社区,堂食日均接待量达150人次。加上有送餐需求的老年人,这家餐厅每到饭点都特别热闹。餐厅每日制作两餐,午餐、晚餐的菜肴分别可达到6到10种,搭配不同的主食、粥和汤品,价格从12元至28元,可整份也可半份出售。餐厅负责人介绍:“有的老年人吃得较少,可以打半份菜,再打个主食,配上免费的汤,十块钱就能吃饱一餐。”
社区餐厅的运营方在东城区经营了多家老年餐桌,拥有丰富的助餐服务经验,他们的招牌菜糖醋鱼,选用的是没有刺的巴沙鱼,配料降低了糖的配比,外酥里嫩、酸甜适中。一整条精美花刀造型的糖醋鱼售价28元,配有独立包装盒。现场,有居民堂食后还要打包一份带走,该居民说:“正好家里要来亲戚,这菜造型漂亮、口味还好,正好招待亲友。”
记者注意到,因饭菜便宜,精致美味,这里深受老年人喜爱,也受年轻人和小朋友“追捧”。采访当日,一位老人带着孙子一起前来就餐,他说:“这里的锅包肉孩子最爱吃,平时只要有我都会买回去。正好暑假,我就带他来这儿吃,省得自己做了。”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暑期的到来,社区餐厅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很多老人都带着孙辈一起来就餐,餐厅也适时推出了许多孩子们感兴趣的菜品。
自助取餐 智慧结算
精品小碗菜受老人欢迎
中午11点半,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友邻餐厅内人头攒动,前来就餐的有在附近工作的年轻人,也有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甚至有一家五口专程开车来就餐的。作为一家今年7月刚运营的社区餐厅,友邻餐厅依托和平里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一层开辟出145平方米的用餐面积,为附近居民提供早、午餐服务。餐厅运营半个月就美名“远播”,早餐时段用餐人数可达100多人,午餐时段可达200多人。
△老年人在和平里街道友邻餐厅内选购午餐
>和平里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管理部负责人杨东美表示,餐厅主打精品小碗菜,实现了自助取餐、智慧结算,居民可以根据口味排队自助拿取菜品。结账时,只需在结账窗口将餐盘摆放在规定区域就可自动识别价格,操作更便捷、卫生。
66岁的杨女士在附近居住了42年,对周围的美食了如指掌。友邻餐厅运营后,成了她最热衷的就餐地。她说:“天儿热了,我不爱做饭,但我这人喜欢样样都吃点,这餐厅就特别适合我,小份菜口味好,我两周内已经来了8次了。”
记者注意到,午餐时段还有不少居民专程来餐厅打包。餐厅内也有不少老年人自带餐盒,堂食之后将剩下的菜品打包。为此,餐厅特别为居民设置了打包区,方便大家打包。杨东美表示,针对居民需求,友邻餐厅还将于近期开设晚餐服务,满足居民的用餐需求。
坚持惠老属性
社区餐厅优先服务老年人
养老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用餐环境会不会拥挤?如何保障老年人优先享受惠老服务?东城区民政局试点前下大力气开展调研、走访,根据不同餐厅的情况,和餐厅运营商一起因地制宜推出了多种解决方式。
比如景山街道的“长者食堂”在升级为社区餐厅后张贴了告示,号召居民错峰就餐,在11点15分至12点这个时段优先服务老年群体,倡导年轻人12点后就餐。人多的时候,餐厅会安排工作人员引导排队,根据情况优先安排老年人就餐。餐厅还安装了自动叫号机,就餐高峰时可以取号叫号,老年人可以坐着等候叫号。
△位于景山街道的“长者食堂”升级为社区餐厅后,用餐人数明显增加
>而位于朝阳门街道的伏枥餐厅则在升级为社区餐厅后针对工薪阶层推出“延迟服务”。“伏枥餐厅”周围有不少写字楼和商户,为了能让周围工作的年轻人享受优质餐品,与老年人错峰就餐,“伏枥餐厅”延迟了午餐供应时间,并给出了13点后就餐“延时价”,比如一荤两素原价20元,13点后只需14元。
△伏枥餐厅
>东城区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秦臻介绍,将养老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的探索是东城区在全面摸排养老助餐点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开展的。“我们在全区范围内选取了助餐服务品质好、老年人认可度高、运营能力较强的首批15家助餐点进行功能升级、服务优化,升级为社区餐厅。在优先保障老年群体就餐的基础上,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开放。这既体现了其为老服务的属性,还充分拓展了市场属性,有利于社区餐厅的持续健康经营,带给老年人更多的实惠。”
据了解,东城区目前有养老助餐点120家,该区将把面向全龄居民的社区餐厅定为发展方向,严格把关筛选,将符合条件的养老助餐点升级为社区餐厅,不仅惠及老年人,也为更多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就餐服务。而升级后的社区餐厅也将激发养老助餐点运营商的新活力,促使他们推出更多实惠,最终实现“1+1>2”的效果。
来 源:北京社区报微信公众号
着餐饮行业的不断演进,数字广告机菜单板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态菜单。除了数字菜单板鲜明的美学吸引力之外,采用这一技术为您的餐厅带来的好处亦不可忽视。
< class="pgc-img">>实时调整价格和菜单内容
只需几次点击,您就能轻松更改价格或在菜单中添加新的美食佳肴。对于连锁餐厅而言,您可以远程管理价格和菜单项目,使您的所有分店都能及时更新。无论是使用信发系统的自动维护还是手动更新,数字菜单板可以为您提供更灵活的管理选择。
创造额外销售机会
在输入订单时,免费商品可以在数字屏幕上清晰显示,而高分辨率屏幕上的图像也比静态图像更具吸引力,为促销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智能菜单自动调整
数字菜单板能够根据受众、日期、时间等因素自动调整菜单,无需顾客翻转菜单或切换插页。您可以自动调整一天中不同时间、周末或特定受众的菜单,提供更个性化的用餐体验。
营销全方位管理
凭借云平台管理软件,您可以轻松地远程管理整个餐厅的数字菜单栏。再也不用担心运输成本、打印错误或员工事故。同时,您可以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对系统进行远程诊断,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
< class="pgc-img">>提升客户体验,减少感知等待时间
为客户提供用餐或等待订单时的娱乐体验。通过数字屏幕展示有趣的事实、娱乐宣传材料等,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减少他们的感知等待时间。
品牌一致性保障
数字菜单板消除了静态海报菜单板需要担心的员工疏忽或遗忘更新的问题。所有餐厅的菜单板将实时同步,确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
轻松维护
相较于设计、打印和运送传统静态菜单板,数字菜单板更易于管理。一旦安装了数字广告机,更新内容就变得像在朋友圈发布照片一样简单。
促进公司内外沟通
数字广告机不仅可以用于展示菜单,还可以用于公司内外的沟通。通过数字广告机,您可以传达重要的公司新闻,并为员工展示预先录制的培训视频,使沟通更加高效。
在数字化时代,餐厅广告机菜单板的引入不仅提升了经营效率,还为连锁餐厅注入了更多的创新和灵活性。
者 赵波
以“工匠精神”,做“精细服务”。1月23日下午,青岛能源集团首届“能源杯”餐饮服务岗位技能大赛,在青岛烹饪职业学校举办。来自青岛能源集团27家美好餐厅的27名厨师和12名面点师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亮出拿手绝活。
本次大赛由青岛能源集团工会主办,物业公司、教育培训中心承办。为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专业性,本次大赛特邀青岛市烹饪协会会长杨岩、国家餐饮业一级评委王振才、国宝级面点大师王桂云等业内知名专家担任评委。比赛包含中餐和面点两个比拼项目,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餐厅常用食材完成相应的菜品和面点制作。比赛建立了严格的评分标准,评分内容不仅涉及厨艺、创意和味道,还包括成本控制、食材利用率和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评分,最终选出真正的能源“厨王”。
大赛中,来自青岛能源集团27家美好餐厅的27名厨师和12名面点师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亮出拿手绝活,以流畅的刀工技法、娴熟的烹饪技巧、精致的摆盘艺术,将普通食材转化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和一份份精致玲珑的面点。
“本次大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进,进一步打通了个单位厨师之间交流的通道,让职工们真正吃出美味,吃出健康,吃出家的味道。”青岛能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宋晓冬说,通过提高青岛能源集团物业公司综合保障水平,为青岛能源集团二次创业做好后勤保障。
本次技能大赛不仅为青岛能源集团美好餐厅提供了交流厨艺、相互学习的平台,也激发了餐厅厨师精进厨艺的热情和提升技能的信心。下一步,青岛能源集团物业公司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美好物业建设,不断加强精细管理,着力提供优质服务,在岛城保暖保供和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进程中,持续贡献坚强的后勤力量保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