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very good!”10月30日,几位从香港西九龙站乘坐G6546次列车至广州东站参加广交会的外籍旅客,在高铁列车上品尝了粤菜菠萝咕咾肉拼宫保鸡丁饭后,满意地说:好、很好。
这是广铁集团广州瑞威公司动车组餐饮公司经过多次调研后,推出的地方特色餐食之一。该公司在列车上提供的各类餐食品种,从口味到包装都围绕沿线各地文化精心打造。
因拥有依山靠海的优越地理环境,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特别注重食材的新鲜,喜欢食用鱼、虾、鸡及各类水果蔬菜等。历史上,广东长期是中国对外贸易及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因此,饮食文化更具多元性和开放性,擅长将各类食材巧妙搭配,呈现出独特的风味。
广铁动车组餐饮公司秉承“一路有我,享您所想”的服务理念,在高铁特色餐饮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打造“舌尖上的旅途”服务品牌。在大湾区开行的高铁列车上,他们提供具有粤港风味的肠粉、虾肉馄饨面、双椒牛柳拼虾饭、菠萝咕咾肉拼宫保鸡丁饭等特色菜式。
其中,作为广东早餐界“扛把子”的肠粉有着悠久历史。根据史料记载,肠粉最早出现于唐朝时期的泷州(即今广东罗定),是由米浆加上油盐、花生碎、葱、韭菜混合蒸制成的一种厚米糕——龙龛糍演变而来。
广东肠粉皮白如雪、薄如纸,与虾仁、叉烧、牛肉、鸡蛋等各种馅料相得益彰,无论作为早餐茶点还是正餐都合适,能够满足食客不同口味的选择。肠粉自古以来深受广东人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遍布于广东各城市富有烟火气息的大街小巷里。广铁动车组餐饮公司将其带上高铁列车,让更多旅客便于品尝到经典的广东味道。
菠萝咕咾肉是一道经典粤菜,又名菠萝咕噜肉。它将水果融入菜式中,肉粒裹着酸甜酱汁,搭配酸酸甜甜的菠萝,口感清新解腻,老少咸宜。这道菜不仅深受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喜爱,不少外籍人士初次品尝过后便“一口上头”,对其奇妙的味道赞不绝口。菠萝咕咾肉是欧美人士最熟悉的中国菜之一,常见于各国唐人街的餐馆。
据说,这道菜起源于清朝。当时在广州的许多外国人爱吃中国菜中的糖醋排骨,但他们不习惯吐骨头。广东厨师即以去骨的精肉加调味与淀粉拌和,制成一只只肉圆,入油锅炸至酥脆,粘上糖醋卤汁,其味酸甜可口,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由于糖醋排骨历史较老,经改制后,便称为“古老肉”,后来演变成“咕咾肉”。而外国人中文发音不准,常把“古老肉”叫做“咕噜肉”。
潮汕菜是粤菜的代表之一,其始于汉唐,鼎盛于明清,贯穿着潮州两千多年建制史。既融合唐宋烹饪艺术,又集海内外名食之精华,以烹饪海鲜、佐料讲究、食不厌精、清淡素雅见长。潮汕美食品种繁多,拥有500多道菜肴、300多种小吃。2021年,潮汕菜烹饪技艺入选第5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广汕高铁开通后,从粤港澳大湾区到潮汕地区交通更加便捷。根据沿途文化特色,广铁动车组餐饮公司推出了潮汕风味的香卤鸡腿鸭翅、甘草话梅、咸黄皮等美食小吃,受到旅客好评。有旅客表示:“潮汕美食是海内外广大潮汕人舌尖上最美好的记忆。现在在高铁上就能吃到,让我很惊喜!”
他们还在全国首创高铁自有品牌“那个女孩”奶茶。针对旅客对茶饮类产品的需求,按具体线路特色并按照旅客喜好研发上新,分不同季节、不同线路区间投放。
在广深港高铁列车上,他们结合港式风味推出的金色澜卡港式奶茶备受旅客青睐,在一众茶饮之中脱颖而出。暑运期间,他们推出的金桔柠檬茶,让旅客清爽一“夏”、消暑解渴。冬季便主打热奶茶,为旅客带来温暖贴心的旅途体验。在广汕高铁上,他们根据粤东地区的茶文化,推出了“东方水仙乌龙茶”,被网友称作“是懂汕尾人的高铁奶茶”,深受广大旅客欢迎。
广铁动车组餐饮公司不断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线路经过地区的文化,持续上新更丰富、更年轻、更新潮有趣的餐食、茶饮产品,让旅客在高铁旅途中能品尝到各地特色美味。用令人心动、充满惊喜的用餐体验,让人们度过美好的旅途时光。
“我们正打算去香港逛吃逛喝呢,发现高铁上也有我们计划要吃的云吞面和港式奶茶,就想先试试,提前体验香港的氛围,挺好的!”G79次列车上,几位来自长沙的旅客高兴地说。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记者 谭烨 通讯员 瑞威公司 温丽晴
编辑:袁也 学习编辑 王芬
审核:赵灯 赵岳
监制:曾佳梅
运期间,全国铁路再次迎来客流高峰。如果说到“坐火车吃什么”,您首先会想到什么?也许很多人的记忆会回到坐绿皮火车的时候,尽管绿皮火车时速不高,但当火车在旅途中停靠每一个车站时,总能看到站台上售卖的盒饭,里面的饭菜根据各地特色各有不同,乘客不用下车,隔着车窗就能买,这也给旅途增添了一些期待。
点击图片 观看视频
绿皮火车之后,红色、蓝色特快列车越来越多,火车的速度和舒适度也都大幅提升,厨房的设备进一步“升级”,乘客对菜品和口味有了更高的追求。零食小推车,以及那句“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肠,把腿收一下”,成为火车上至今都令人熟悉的画面。
当我们走进“高铁时代”,火车上的美食也又一次升级,有冷链盒饭、新鲜水果等个性化美食。乘客也可以通过多种手机客户端等方式预订餐食,也可以预订沿途品牌餐饮,由乘务员直接送到你手里。
互联网点餐 把地方特色美食送上列车
目前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突破4万公里,每天有1000多万旅客奔驰在铁路线上。南来北往的高铁上,旅客可以怎么吃,有哪些点餐方式,又有哪些美味,总台央视记者也实地打卡了一趟高铁列车,我们一起去看看。
旅客在12306手机App订购餐品后,接单车站内的商铺便加紧制作,并统一送至高铁配送中心,工作人员要赶在列车到站前赶往列车停靠地点,交到列车餐吧乘务员手中,由乘务员负责送到旅客所在的座位。
国铁郑州局郑州客运段列车长 陈琳:高铁列车上实行24小时供餐制,旅客什么时候上车,都能保证有餐食供应。供应的食品品类丰富,喜欢简单快捷的旅客,可以点卤面等简餐。高铁上还提供辣子鸡丁、黄焖鸡等清真餐食。
为了让旅客在高铁上有更多的美食选择,高铁移动餐车每一小时前往各车厢送餐一次,旅客在选购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移动餐车进行订餐服务。
淮扬美食上高铁 一键下单即可品尝
在高铁列车上,大家不仅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还能尝到高铁沿线不同的特色美食。下面我们再去长三角高铁线路上,品尝一道特色美食:扬州狮子头。
现在,在高铁上也能点到新鲜现做的特色美食了。乘客通过铁路12306软件或者扫描列车座椅扶手上的二维码,最晚提前2小时下单,心仪的餐食就可以送上列车了。
狮子头,是一道淮扬名菜,记者在杭州东站下单,在6站之隔的扬州东站餐饮站,就开始计算列车到达的时间,准备餐食了。
四肥六瘦的五花肉,切丁拌料,再加上虾籽摔打上劲儿,捏成团,放入提前准备好的骨汤,这就开火炖了。此时距离列车到达还有2个小时。
当列车距离扬州东站还有15分钟的时候,这道扬州狮子头已经出锅了。考虑到要送上高铁,餐盒用的是分格的保温餐盒,送餐的也是专职人员,列车刚刚进站,他们已经等在站台了。
如今,在长三角的高铁列车上,除了扬州狮子头,还有很多车站都推出了当地的特色菜:金华站有梅干菜烧肉、嘉兴站有文虎酱鸭、千岛湖站有当地的鲜鱼头。如今,高铁不仅仅是一条条出行线路,也是一条条美食线路。
目前,全国铁路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达到了76个,其中长三角地区的车站就有21个,上线供餐商家达到近50家,每天可提供超过百种套餐。像扬州狮子头这样的“招牌菜”也越来越多。
普速列车餐车:小后厨也有大厨师
我们再去大家熟悉的“绿皮火车”也就是普速列车上看看。普速列车上设有餐车,大家可以到餐车上点餐,而且普速列车上的盒饭也是列车后厨现做现卖,主打就是一个“热气腾腾”,因此,普速列车的很多大厨也有着自己的“当家绝活”。
列车运行中会出现摇晃,戴师傅他们屈腿站立,身体也要随着列车晃动,保持平衡。K205次列车往返青岛至峨眉间,行程五六千公里,要走三天半。途经彝族、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区,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列车”。在三尺灶台上,戴斌一干就是42年,他不但要给餐车炒菜,还要给列车做盒饭。一天光盒饭,他就要炒出200多份。
K208次旅客列车上有将近2000名旅客。为了保障旅客用餐,车辆出发时,光鸡蛋要准备120斤,大米要300斤。沿途的山东济南、兖州还有两个餐食补给点,随时根据食材的消耗情况进行补给。中午11点半,列车迎来午餐供应高峰,餐车里坐满了旅客。他们拿起餐桌上的菜单开始点餐。
国铁济南局青岛客运段车队队长 李亮:列车是流动的家,旅客来自五湖四海。餐车会顺应不同的时节,为他们准备当季的菜品。普速上的餐车也是24小时供应,即便是夜里上来的旅客,也能吃上夜宵。
探访高铁配餐基地:梅菜扣肉套餐哪去了?
高铁和普速列车最大的不同是,高铁上是没有餐车的,是冷链供应。那么,高铁上的盒饭是在哪做的?又是怎么做的?曾经在高铁上最受乘客欢迎的产品之一——梅菜扣肉套餐现在为什么点不到了?最近,总台央视记者去了铁路最大的餐食生产配餐基地,寻找答案。
记者来到高铁配餐基地的时候,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试餐室进行着每天的试吃。生产总监詹冰、质监研发中心、食品生产中心等的6名技术人员正在对当天出品的菜品进行试吃,主要是从色彩、质地、口感、香气、外形这几方面,看看餐食是否达到样餐标准。
办公桌上的工作日志里,标注着今天试吃的一些问题。反馈结果不耽搁,詹冰转身来到生产车间,把问题转达给第二天带班工长。
詹冰告诉记者,梅菜扣肉套餐是之前在高铁上特别受欢迎的产品之一,最高峰一天可以卖出4000多份。可就是这样一份明星套餐,慢慢也要淡出大家视野了。
在和记者的交谈中,詹冰的对讲机响了,今天笋衣扣肉套餐的配料藕和菜心到了。一边说着话,一边詹冰带着记者来到了一层原料收货平台。
中国铁旅集团列服公司生产总监 詹冰:就拿来的这些藕和菜心说吧,至少有三个部门在验收。进来的所有原料菜品都要核验供应商资质,检查票证,要看原料的规格、质地等,还要检验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指标,都合格了,原料才能进车间。
经过了水煮、油炸、冷却、拌酱、蒸制等9道工序,一道笋衣扣肉套餐出现在记者的眼前。尤其是翻扣包装前,笋和米饭包裹着猪肉的香气,扑鼻而来。
詹冰还告诉记者,高铁盒饭都是冷链运输,全程运输温度都在0到8摄氏度之间。而且盒饭上了高铁之后,72小时内必须卖完。过时间就做销毁处理。所以,盒饭的时鲜性是有保证的。
(总台央视记者 陈晰 胡靖雯 杨利军)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三角城市群总人口超2亿
每年春运都是一场人口“迁徙”
这场大规模“迁徙”背后
是中国经济生活的变迁
铁路春运的变化
也悄悄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火车上的餐食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今年春运,长三角铁路“一碗好饭”菜单焕新升级。1月5日以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华铁旅服公司在途经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300多趟高铁列车上,一共上新了20余款平价优质套餐。一经推出,迅速“引爆”市场,旅客纷纷点赞。其中,创新推出的28元热链便利桶,餐盒中米饭和菜分开放置,一大荤、一小荤和一个素菜的搭配,方便广大旅客在高铁上吃上热乎餐食;新菜单上,传统杭帮面点——嵊州小笼包“闪亮登场”,因皮薄馅多、韧滑饱满,广受旅客欢迎,成为“明星”餐品。
< class="pgc-img">>长三角地区地域辽阔,沪苏浙皖特色美食众多,上海局集团公司充分借助区位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将美食送上高铁列车:成立专项工作团队与地方政府洽谈合作,引入地方特色美食和知名餐饮品牌,相继推出千岛湖鱼头、合肥振华刀板香、扬州冶春狮子头等45款地方特色套餐;依托“华东印记”热链餐食供应点,先后推出南京盐水鸭、金华两头乌、徐州把子肉、嘉兴南湖菱虾仁等26款现烹热链餐食;紧扣市场热点,推出排骨年糕、干炒牛河、嵊州小笼包等网红餐食,受到旅客热捧;由国家特一级烹调师监制的10余款大师饭,品质优渥、营养丰富,更能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 class="pgc-img">>目前,长三角高铁热链餐食已覆盖上海、南京、杭州、嘉兴、宁波等20余个站点。旅客不仅可以在列车上订购盒饭套餐,还可以通过12306App订购特色热链餐食,由高铁“外卖员”将餐食送到站台,再由列车服务员送到旅客座位上,让旅客的春运旅途再添一份浓浓的“烟火气”。
< class="pgc-img">>下一步,长三角铁路将持续做好高铁动车餐食服务保障。根据旅客的意见和建议、销量情况不断更新调整搭配,提高餐食供应精准度,真正让旅客买得到、吃得起、有得选,用暖胃暖心的“一碗好饭”持续温暖出行路。
策划:杨欣 潘强
视频:殷超 单新元 刘时易 王圣凯
编辑:殷超 审核:陶彬彬 监制: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