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饮品,每种都是两块钱一杯,喝完还可免费续杯。每晚,67岁的谢永安会到武汉科技馆附近摆摊卖绿豆汤、红豆汤、酸梅汤、银耳汤、冰糖雪梨、米酒、桂花糊、冰粉等饮品。
一名顾客问他:“两块钱一杯,还无限续杯挣钱吗?”老谢呵呵笑着说:“不图赚钱,喝好就行。”老伴多次劝老谢涨价:“这不是眼瞅着亏吗?”但他坚持不涨价。有网友评价老谢:“良心爷爷!”
7月27日晚,谢永安在摊位前忙碌。记者张维纳 摄
“现在两块钱只能买一瓶矿泉水。你想买一杯绿豆汤得要四五块钱。谢大爷真是良心价。”7月26日晚,记者现场看到,顾客们站在摊位前,一边喝着绿豆汤,一边和老谢聊天。还没等顾客喝完,老谢就催促着:“来来来,再加点,随便喝,管饱。”
“两块钱随便喝,还这么真材实料!”市民郑先生骑着一辆电动车路过时,买了一杯老谢的绿豆汤,杯中四分之一都是绿豆。他又喝了一杯冰糖雪梨,能吃到四五块梨子。他接着又来一杯米酒,并感慨地说:“比外面卖的米酒都实在。”这三杯饮品,他一共花了两块钱。
18岁的丁齐已是第三次光顾老谢的摊位。这一次,他带上了两名好友一起来照顾老谢的生意。来之前,他特意交代朋友:“只能喝一杯,喝多了大爷不赚钱。”
谢永安在摊位前忙碌。记者张维纳 摄
30多年前,谢永安从河南省固始县老家来武汉打拼。最初,他卖菜,后来才开始卖摆摊卖饮品。“前些年一杯我只卖一块钱,三年前才涨到了一杯两块钱。”老谢说,一杯水,他不好意思卖太贵。
在江汉路卖饮品时,有老顾客喝完就自己动手再打一杯。他担心顾客喝一杯不解渴,索性在招牌上写下了“免费续杯”。
看到老谢这边顾客多,隔壁摊的老板熊阿姨撇下自己的生意过来帮忙。“老谢心态好,总是笑呵呵的,就是不太会赚钱。”熊阿姨曾劝老谢“涨个价”,但老谢说“两块钱就挺好”。
在老谢这里,老人、小孩喝水都不要钱。记者张维纳 摄
“老头子摆摊卖饮品已有17年,一辈子都不会做生意。”64岁的张同兰是老谢的老伴,她也多次劝老谢涨价,但他就是坚持不涨价。
“外面一杯都是卖四五块,我们规规矩矩卖个三块也行啊,你卖两块还无限续杯,这不是眼瞅着亏吗?”劝了谢永安无数次,老谢就是不听。无法说服老谢,她就自己去出摊,把价格改成了三块钱一杯。第三天,老谢得知张同兰涨价了,“夺”回了糖水生意,价格也改回了两块钱一杯。
谈起老谢,张同兰向记者提起:1989年,谢永安一个人从老家来到武汉做蔬菜生意。干了四五年,也没赚到钱。老家的房子漏风漏雨,急需翻新。无奈之下,张同兰带着两个孩子也来了武汉。“等我来了才知道,别人一袋土豆卖百把块钱,他一袋土豆卖四五十块钱,你说能挣钱吗?”夫妻俩又一起在武汉打拼5年,手上攒了点钱决定回乡盖房子。村里人听说后,都不相信,“谢永安做生意还能赚到钱?”后来大家才知道,是张同兰打工攒下的盖房钱。前几年,张同兰在餐馆打工,现在年龄大了,就靠捡废品赚点生活费。
出摊时,老谢会带一个闹钟,方便自己看时间。记者张维纳 摄
在武汉打拼30多年,两位老人如今租住在一个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每月租金700元。老人的两个孩子都已成家:大儿子和儿媳在武汉卖菜,买了一套小房子;二儿子在武汉打工,结婚多年还没买房,小孙子身体不好,二儿媳只能全职在家带孩子。
没有生意时,老谢喜欢坐在椅子上,用随身带的小音箱播放他爱听的老歌。记者 张维纳 摄
采访临别时,老谢送记者出门。走到小区副食店门口,老谢碰到了几位邻居。听闻记者是来采访老谢的,副食店老板丁建国说:“老谢是个老实人、热心人、好人。哪个邻居说要搬个东西,老谢开着他的平板车就去了,帮忙搬了东西也不要钱。”邻居们又一次劝老谢的饮品应该涨涨价,他听后只是在一旁呵呵笑着。只听有人说:“你看,怎么说他都不听吧!”(记者张维纳)
来源: 长江日报
<>是我的优乐美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
......
听到这里,株洲的女生们是不是心里麻麻的。冬日的寒气一天天侵袭着大家,还有什么比来一杯暖暖的奶茶更幸福的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推荐一下几家冬日里最值得去的饮品奶茶店!
1、皇茶
她家是芝士现泡茶的开创者,有别于传统奶盖的经典之作,她家3年用掉3000万+茶包 已成为排队的代名词!皇茶的每一杯芝士现泡茶背后有很多工序,最复杂的就是原茶的萃取以及美芝芝的制作啦。
30mm厚0反式脂肪美芝芝奶盖和高温萃取的第一道日月潭茶的完美结合,富含抗氧化、防辐射的茶多酚的清新,又有香浓绵软怎么吃都不胖的香浓芝士。一杯皇茶美芝芝茗茶就俘获万名迷妹芳心!敲好喝,敲健康!
人均:13元/人
地址:珠江南路神农购物广场南侧2号门口,禾绿回转寿司旁
电话:18670837007
2、阿福冰室
奶茶是很纯正的港式风味,和台式不同,没有那么甜腻,茶味重,奶香浓~鸳鸯奶茶混合了丝袜和咖啡,既有丝袜奶茶的丝滑和咖啡的香浓。
冰火菠萝油好好吃,酥皮很香,面包很软,一口下去菠萝包包裹黄油的滋味。口碑不错的一家~
人均:12元/人
地址: 芦淞区 新华西路大汉悦中心二楼
电话: 0731-22211720
3、大通冰室港式奶茶
店面干净,用餐环境舒适,休息处又大又软的沙发和木质桌子,逛累了正好喝杯饮料小憩一下 。大通冰室是正宗的港式风味奶茶品牌,制作采用斯里兰卡的红茶,一般要用到四五种茶叶拼配,粗细不均,各取其香味、色泽、口感和稳定度 。
人均:12元/人
地址: 芦淞区 新华西路王府井百货四楼(扶梯口)
电话: 15607330388
4、茶大爷
茶大爷一听名字就感觉好牛逼的样子,会以为这家是个几十岁老大爷开的茶铺,其实它装潢很时尚,可选择的各种饮品不下50种,品种非常的丰富,除了珍珠奶茶,他家的芒果系列和柠檬系列的茶饮不错。
芒果粒奶茶吃着很爽口。柠檬茶里面放了金桔和柠檬片,喝着还比较的清爽和清新,适合夏天的时候喝,奶茶也还行,红豆烤奶茶,红豆都磨成粉末了,溶解在奶茶里,很甜很浓郁的口感,而且奶味浓浓香香的,喝起来不会觉得腻 。
人均:12元/人
地址: 荷塘区 新华西路559号华润万家四楼(近文化路口)
电话: 13975300360
5、85度c
85度c在株洲开了有蛮多年了,生意一直火爆,位置选的好,装修风格很小资,外面有较大一块的露天座椅,可以供顾客休闲休息。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有他家奶茶在手足矣,不管是喝冰的还是热的都有不错的体验。「霸王葡萄柚」杯子霸气Q萌,里面一整颗葡萄柚是亮点。
人均:17元/人
地址: 芦淞区 新华西路(近王府井)电话: 18164052957
6、闻香知味
今年夏天株洲街头多了一种颜色新奇的饮料,据来自宝岛台湾的老板洪叔介绍:这款饮料名叫星空夜雨,开卖两日,就吸引了诸多粉丝前去店里一探究竟,大多为一些年轻小情侣,更有外国友人从别处坐飞机过来。
人均:13元/人
地址: 荷塘区 新华西路华润万家右侧必胜客旁边巷子进来10米
电话: 13600281788
7、温顿港式奶茶
去美的城看电影,顺便去可以购买丝袜靓奶茶,吸着奶茶,顿时感觉回到了婴儿期,特别有趣。夏天奶茶是冰凉的,炎热的夏天可以降温。冬天奶茶是温热的,喝了感觉很温暖,奶瓶带回家可以装热水暖手,可以泡茶和泡咖啡喝。
人均:13元/人
地址: 天元区 株洲大道美的时代广场1楼1066号
电话: 0731-22332287 15200489889
8、澜记老香港茶点
澜记老香港茶点,整个店内的布置透着浓浓的港式风情,怀旧温情。不得不说,除了奶茶,这家的甜点也是好吃的不要不要的,推荐菠萝油、鸡蛋仔、丝袜奶茶还有招牌双皮奶。
人均:16元/人
地址:芦淞区钟鼓岭路七星潮流购物公园美达电影院一楼入口对面(七星购物广场对面)
电话:073128339526
【更多株洲美食请关注株洲去哪吃微信公众号zzchi8】
>年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一些地方最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建筑工人、保安、导游、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户外劳动者直面“烤验”、坚守一线。
热浪之下,劳动者的工作和健康状况备受关注。他们有高温津贴吗?高温天气下能错时户外作业吗?因工作中暑能认定工伤吗?
一些户外工作难以避开高温时段
脱下袖套、头盔,连续送了5小时外卖,网约配送员李添喜回到家吃上午饭,已将近16点。“上午高峰时段最忙,订单特别多,不可能休息。”记者采访当天,深圳最高温33摄氏度。当天,他的排班时间是10点半到15点半、17点半到24点。
“以前没有套防晒袖套,穿着短裤就上岗,直接被晒掉皮了。”自从前几年送外卖途中中暑后,李添喜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天热时,送餐前先喝一瓶藿香正气水。
谈及高温劳动,从事导游工作14年的李特向记者倾诉“苦水”:“我和周围很多同行都有晒伤的经历,脸颊、额头、手臂晒得通红,碰到热水有刺痛感……”
李特透露,尽管能通过合理安排行程,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选择户外景点,但进入暑期旅游旺季,游客多,大部分景点都需要排队。导游一般先将游客带到阴凉地等待,自己赶去排队买票,“排队、沟通停车点、找临时安置或接送游客的阴凉地等,都是导游难以避开的高温户外工作。”
有律师介绍,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这两天,平台有个高温关怀金活动,在特定时段内完成规定单量,就能领取20元奖励,但很难完成。”李添喜向记者提起了这笔“有条件”的高温关怀金。
国家特级导游刘艳红坦言,中国注册导游约为65万,超七成是自由职业者,没有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无法享受到高温劳动保护待遇。
“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一般是在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需要支付高温津贴。”为维护劳动者在高温时段作业的权益,上述律师建议进一步明确高温津贴的适用人群,应包括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务关系、承揽关系等的所有从业人员。
以清凉物资冲抵高温津贴,违法
“我们每个月的工资是固定的,没听说有高温津贴。”近日,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附近某小区保安张大爷对记者说,他从外地来京从事保安工作已有3年,未收到过高温津贴。
张大爷告诉记者,每年夏天,他所在的物业公司都会搭起一顶帐篷,用来遮阳,还会送来绿豆汤、矿泉水、藿香正气液等。“正午,公司不会强制要求我们暴露在室外。”
当记者向张大爷介绍北京市高温津贴标准时,他表示不知情,也从未有人和他说过有高温津贴。“既然大家都没开口要,我也不想冒头。”
在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附近某建筑工地外,记者就高温津贴发放一事随机采访了几位工人。“我们干一天结一天的工钱,包工头没和我们提起过高温津贴,我们也没拿到过。”一位工人说,工地每天会送两趟矿泉水和绿豆汤,用来防暑,包工头也会叮嘱他们施工时避开最热的时段。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建筑工人、保安、外卖配送员等群体并未拿到过高温津贴,有的只是以“防暑降温饮品”或“清凉物资”等名义发放的矿泉水、绿豆汤、冰棍、藿香正气液等物品。
“高温津贴与防暑降温物品不是一回事,更不可取而代之。”有律师介绍,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且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
该律师表示,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高温津贴不等于防暑降温费,区别在于,前者是工资的组成部分,只能是货币支付;后者属于福利,不计入工资总额,可以是货币形式,也可以是发放物品等形式。用人单位不得用饮料、防暑药品代替高温津贴的发放。
比如,根据北京市规定,高温津贴应在每年的6月至8月发放。发放标准为室外露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除发放高温津贴外,还应为从事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下作业的劳动者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不得以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等为由,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根据广东省规定,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以下统称高温作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目前,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是每人每月30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13.8元,每年6月至10月发放。
深圳市人社局提醒,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工资)的组成部分,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支付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并不是可发可不发的“福利”。清凉饮料不能充抵高温津贴。该发而不发属违法行为;未足额发放的,视为拖欠或克扣工资。如果满足发放条件,但单位没有发放,劳动者可通过致电12333或者12345进行投诉举报。
职业性中暑申请工伤认定存在“堵点”
顶着炎炎烈日,一天派送200多件快递,上下爬楼几十趟,这是山东省济南市某片区快递小哥张朗坚守在岗的寻常一天。
张朗告诉记者,高温天气下,生鲜冰饮等订单激增,他每天骑车超过20公里,碰到老旧小区搬运重物,一次上下楼就能大汗淋漓。“衣服能湿透好几遍,干了湿、湿了干,配送车上放的水都是1升装桶装水,一天能喝好几桶。”
前些日子,由于持续高温,张朗派件时突然中暑晕厥,就医后想要申请工伤赔偿,但第一步就遇到难题,因为他没有签订用工协议,无法提交劳动关系证明。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下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劳动者和张朗一样,出现职业性中暑后,面临认定难、维权难。
“职业病诊断,首先得进行劳动关系确认。但对于很多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说,因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热射病等情况,很难被认定为工伤。”有律师介绍道,有无防暑降温措施取证困难,对于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大部分用人单位没有工作场所温度记录,即使有也基本是单方面记录,法律上也没有记录的强制要求。
“职业性中暑的工伤认定流程、鉴定程序、鉴定机构职责都直接影响着劳动者工伤认定的效率。”另有律师建议,针对当前就业形态灵活性和多元性趋势,有必要优化认定程序、简化认定条件。
专家建议,劳动者应增强维权意识和证据意识,保留考勤表、工作环境温度等能够证明工作环境已达到发放高温津贴标准的证据。“高温作业劳动保护涉及不同部门,应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加大对拒不履行义务的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共同助力‘因工中暑’不再处于权益保护‘死角’。”
转自央视网
来源: 平安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