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两年里,奶茶生意火爆了内地和香港的街头巷尾,各种网红奶茶店,外卖奶茶店见缝插针地出现在内地一二线城市以及香港的各个角落。“叫杯奶茶”“去喝奶茶”已经成为了年轻人新的社交方式。
卖奶茶的宾仕国际两天暴涨700%
香港的“珍珠奶茶第一股”宾仕国际,昨日登陆港股,短短6个小时交易时间,股价暴涨690%。上市首日收于3.98港元,较1港元的发行价暴涨298%。今早开盘后最高涨至7.9港元,不到两个交易日内涨幅接近700%。
宾仕国际是香港的一家食品及饮料公司,在香港已经有27年的经营历史。公司有两个业务,分别是零售业务和分销业务。
零售业务包括主要零售品牌天仁茗茶,分销业务主要是采购海外的食品以及饮料产品,主要涵盖糖果、饼干、蛋糕、酥饼、饮品冲泡粉、肉干产品、茶叶、面条以及调味料等。
2600倍超额认购,未来怎么走?
此前,宾仕国际公布,公司发行1亿股,其中50%为配售,50%为公开发售。最终发售价定为每股发售股份1港元,每手4000股,该股获2600倍超额认购,创香港市场史上第二高纪录。仅次于在2014年初上市、录得3500倍超购的Magnum(02080.HK)(公司现已更名为奥克斯)。
不过,在港股历史上,“超额认购王”们几乎都跪了。。。。。。
此前马化腾6240万港元入股的希玛眼科,在短短4天之内一度大涨5.8倍。
不过,遭到爆炒之后,也从最高点的19.9港币下挫至最低8.5港币,跌幅高达57%。
(希玛眼科)
而历史上超购倍数保持者奥克斯国际,公司曾用名MagnumEntertainment,当时超额认购3558倍,2014年1月首发时股价几乎翻番,但暴涨行情“只是一日游”,在随后的短短4个月内,跌幅高达77%,目前几乎沦为仙股。
(奥克斯国际)
此外,在2018年初上市的家具零售商欧化国际(01711),面向散户的部分获得1600倍超额认购,上市首日暴涨186%。不过,随后跌幅高达62%。
(欧化国际)
宾仕国际最赚钱的业务就是卖奶茶
按截至2017年3月31日财年计算,宾仕国际营业收入66.1%来源于分销业务,33.9%来源于零售业务。公司分销业务的核心客户为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连锁药店、百货公司、贸易公司及其他,零售业务的客户则为一般消费者,前五大客户占营收约40.3%。
公司向超过130名供应商采购食品及饮料产品,前五大供应商占比59.8%。公司在香港连锁茶饮市场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24.3%。
来看看宾仕国际最赚钱的板块——天仁茗茶
3年加开24间分店
宾仕在1990年起家时专攻玩具分销业,在1996年开始涉足香港食品及饮料行业,但直到2012年,才引入台湾连锁茶饮品牌天仁茗茶到香港经销,宾仕当年在铜锣湾开设首间天仁茗茶特许经营零售店后,第二年便增设3间分店,2014年又多开4间分店,在2015年至2017年的3年间,则每年都增设8间分店,连同今年1月加开的新铺,累计33间,扩张之快令人瞠目。而在这33间分店之中,仅1间在去年12月因租约届满而“关门”,可见其开店的“成活率”极高。
另外,去年宾士已经与天仁茗茶签下10年特许经营权,计划未来两年增设16家分店。
将开店状况与宾仕国际的财务数据互相对照,不难发现天仁茗茶是公司的“现金奶牛”。
以截至3月底的12个月计,宾仕在16/17年度的收入达3.68亿元,在15/16年度的收入为3亿元,14/15年度的则是2.83亿元。
宾仕的收入可细分为分销和零售两个部分,但分销业务的收入近乎零进步,在16/17年度为2.43亿元,相对14/15年度的2.42亿元仅微升0.4%;反观零售业务收入在16/17年度达1.25亿元,比14/15年度的4,061.7万元增长逾2倍,加上天仁茗茶在过去3年都贡献零售业务约9成收入,成为宾仕国际收入上升的主要动力。
宾仕期内的纯利表现,亦跟随与零售业务走势出现明显的正增长,在16/17年度达2830万元,较14/15年度的1630万元增长73.6%。
天仁茗茶火爆的原因
虽然没有香港大热的FlamingoBloom奶茶,%奶茶等网红店的店面和包装设计高端时髦,但天仁茗茶的产品似乎最贴近香港人口味。
弗若斯特沙利文指在截至2017年10月底的1年间,以销售茶饮所得利益计算,天仁茗茶属排名第一的连锁茶饮品牌,占总额的24.3%或1.34亿元,比排名第二的品牌多近1200万元。按天仁茗茶每杯茶饮平均售价20.3元推算,旗下分店有望每日卖逾1.8万杯饮品。
奶茶店开得风生水起,其实与需求有重大关系。调查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估算仅在2016年的1年间,香港的茶客就消耗了近4500万杯茶饮,或约每日12.3万杯。
宾仕在招股书中指出,在香港做茶饮有3个优势。
第一,这种源自台湾的茶饮,自90年代进入香港市场后,便成为各个年龄层消费者的流行饮料,弗若斯特沙利文亦指出,香港连锁茶饮市场在2012年至2016年间录3.1%的复合年增长率,并预期由2017年至2021仍有2.2%的增长率。
第二,宾仕指香港食客偏好新鲜、健康、轻型又便携的餐饮,连锁茶饮店的产品既是新鲜冲泡,也可随手携带,正好对应客人需要。
第三,茶饮与不同食材的配搭度高,把水果、牛奶或珍珠丸子等沟在一起,照样没有违和感,可以向客人提供多种选择之余,亦容易冲调新派饮品,吸引旧客重复消费。对于销售额比同业高,宾仕则坦承,是因为天仁茗茶的品牌知名度所致,能持续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品牌拥有人宣传及保护其品牌的能力。
资本驻足奶茶店
奶茶连锁店方面,目前有台式奶茶CoCo都可、贡茶系、一点点、天仁茗茶等;港式奶茶桂源铺、米芝莲、大通冰室等;日式奶恋暖初茶;新式奶茶奈雪的茶、喜茶、皇茶等。
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奶茶连锁店最近得到了资本的青睐。
2016年,“喜茶”获得由IDG资本、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共同投资的超1亿元的融资;
“奈雪的茶”在2016年曾获得天图资本的1亿元A轮融资;
inWE因味茶获得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等人5亿元投资;
台湾奶茶“一点点”获美亚投资1亿美元;
抹茶品牌关茶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
在全民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奶茶也从路边摊走向了高品质,不仅拼起了“逼格”,还迎来了更多的口味、更健康的食材、更多样的搭配,更贵的价格。
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奶茶店将店面铺在高端商场;相比上一代奶茶粉冲调的奶茶品牌10-15元的均价,新式奶茶的价格一杯在20-30元。但仍然不乏大排长龙去买一杯奶茶的年轻人。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喝奶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港式奶茶和台式奶茶为代表的新式奶茶开始逐渐将连锁销售网络拓展至全国,其中港式奶茶以英式奶茶为基础衍生而来;台式珍珠奶茶则以植脂末替代鲜奶为主要成分,并以连锁及加盟等经营模式风靡全国。
在国内市场上,各种奶茶基本应有尽有。近年由于奶茶市场的不断推广普及,消费群体从学生,扩大到了大城市中高收入白领群体,价格也是越来越高。
此前据报道,中国茶饮市场坐拥近5亿消费者,其中城市消费者就占了2.54亿,女性占了71%。主流人群是以80和90后女性为主,这部分人群多为15-25岁年龄层为主。
根据支付宝口碑平台发布的消费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消费者餐饮类消费清单中,最火的产品,不是咖啡,也不是面包,而是奶茶。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有差不多一亿用户曾经购买过奶茶,每个人在奶茶上的平均年消费额还达到了80元。其中又以上海人为最高,达到了134元。在奶茶消费中,平均每笔的交易额大约在20元左右,仅比中式快餐低10%。
写到这里,小编也该去点一杯珍珠奶茶了~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每天为您分享各种精彩内容。
一对"奇特"的恋人引起了热议,小伙子24岁,长相英俊有偶像气质;女友36岁,是位80后美女,气质出众身材高挑。相差12岁的年龄差,让人大跌眼镜!这对"姐弟恋"究竟是真挚的爱情,还是一时的新鲜感和冲动?让我们一探究竟。
小伙子如花骨朵一般年轻俊朗,女友则是当红主持人一般成熟有气质。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但相差整整12年。小伙子对女友一见钟情,主动展开了热烈追求;女友也被这个"弟弟"的活力所吸引,两人就这样开启了姐弟恋。
< class="pgc-img">>姐弟恋一开始就遭到了不少非议和质疑。有人认为小伙子只是一时新鲜,女友迟早会"输得一塌糊涂"。一位网友更是分享了自己的"惨痛教训"——曾经的弟弟相亲后将她抛弃。姐弟恋好像就是"飞蛾扑火",注定是场空欢喜一场。
面对质疑,女友大方表示就是喜欢"弟弟"的活力,哪怕是"飞蛾扑火"也要去享受这份青春气息。小伙子也觉得姐弟恋"真香",两人打算结婚,小伙子更是浪漫告白,在汽车里拿着鲜花向女友求婚。
< class="pgc-img">>女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看着他表白,让我知道我值得!我也不会输!"她们这一代独立女性,更看重个人价值和幸福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婚恋观念。
不过,姐弟恋能否长长久久,确实还是个未知数。姐弟恋固然有风险,但只要双方真心相爱、互相理解包容,就一定能攻克重重阻碍,走向幸福的彼岸。毕竟爱情没有年龄的界限,重要的是两个人是否有扎实的感情根基。
< class="pgc-img">>姐弟恋之所以备受争议,主要还是因为年龄差距太大。一个24岁的小伙子,和一个36岁的女人在一起,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小伙子年纪尚小,对感情和婚姻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刻。他可能只是被女友的美貌和成熟气质所吸引,一时冲动才展开追求。等到热恋期过去,双方真正走入婚姻生活,面对现实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小伙子是否还能保持当初的热情?这就是一个未知数。
而女友虽然已经36岁,但对于婚姻大事却并没有太多经验。她一直是单身,感情生活一片空白。面对小伙子的热烈追求,她也许是一时新鲜感和虚荣心作祟,才答应了这段姐弟恋。可是等到时间推移,小伙子的新鲜劲儿过去,她是否还能获得同样的宠爱?她是否能接受自己比另一半大那么多岁?这些都是未知的。
不过,爱情没有年龄的界限,重要的是双方是否有扎实的感情根基。如果这对姐弟恋能真心相爱、互相体谅理解,就一定能攻克重重阻碍,走向幸福的彼岸。毕竟婚姻生活需要双方共同呵护,需要彼此的包容与理解。一个有教养和担当的伴侣,才能让对方获得更多安全感。
"爱情是一棵树,它的花果实都是幻想,而它的根才是现实。"这句话说得很有哲理。姐弟恋看似新鲜刺激,但能否长长久久,就看这对恋人是否有扎实的爱情根基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对姐弟恋似乎还处于热恋期,双方都被对方的优点所吸引。小伙子被女友的成熟魅力所折服,女友也被小伙子的活力青春所吸引。可是等到新鲜感过去,双方真正走入婚姻生活,面对现实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否还能保持当初的热情?这就需要看他们的感情基础了。
如果双方只是一时的新鲜感和虚荣心作祟,那这段姐弟恋就注定是"飞蛾扑火"。小伙子年纪尚小,对感情和婚姻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刻;女友虽然年长但感情经历空白,也难免会被一时的宠爱冲昏了头。一旦新鲜劲过去,双方就可能会产生隔阂和矛盾。
但如果他们是真心相爱,能互相体谅理解,就一定能攻克重重阻碍。毕竟婚姻生活需要双方共同呵护,需要彼此的包容与理解。一个有教养和担当的伴侣,才能让对方获得更多安全感。只要双方用心经营这段感情,就一定能走向幸福的彼岸。
所以,对于这对姐弟恋,我们暂时还是持观望态度吧。日久见人心,经得住考验的,肯定就是真爱。祝福他们能幸福美满!你是怎么看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路,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做出整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果茶和奶茶,这两个茶饮行业王牌产品,今年冬天组成了“王炸热饮CP”——水果奶茶。
这个月初, 7分甜推了3款水果奶茶,上市2周销量破百万杯。
水果奶茶这款产品,到底怎样才能做出彩?我采访了7分甜的研发负责人。
作者 | 国君
销量仅次于杨枝甘露,水果奶茶火了
11月7日,一直以杨枝甘露为招牌的7分甜,低调上新了奶茶系列。
除了2款常规奶茶外,还有3款水果奶茶:蜜桃乌龙奶茶、荔香萄萄奶茶、榴恋大红袍奶茶。
7分甜3款水果奶茶新品
>这个在抖音、B站、小红书等社交网站获赞百万的新品类,在线下门店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了解,水果奶茶上市后,在没有大面积推广、门店端冷启动的情况下,凭借自然流量,快速进入门店点单TOP3,销量仅次于7分甜的爆款杨枝甘露,上市2周时间,销量已经突破百万杯。
社交平台上用户种草产品照,图片来源于微博@魏大嵘er
>把近几年热门的水果茶,与流行了30多年的经典奶茶碰撞在一起,解决了水果茶难做热饮的痛点,也让奶茶的口感和颜值都得到提升。
但,这款产品不好做也是业内共识:不仅要克服水果遇热返酸的难题,还要解决水果遇奶起絮的状况。
水果奶茶到底怎么做?选什么类型的水果更适配?和什么茶更搭?我专程采访了7分甜的研发负责人。
水果奶茶,到底该怎么做?
“7分甜的水果奶茶,从去年冬季就开始研发,为了达到最佳的口感,中间经历了4次大的迭代,上百次修改配方,才在门店有了好的呈现。”该负责人表示。
如何在水果奶茶研发上少走弯路?我把7分甜的方法总结成6个方面:
1、怎样避免联想到“果味牛奶”?
水果奶茶有两个容易踩的坑,一个是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果味牛奶,另一个是容易想到粉末时代的水果香精奶茶。
7分甜在准备做这个品类时,定下了一个原则,必须让消费者“看得到新鲜、喝得到新鲜、咬得到新鲜”,这样才能打消消费顾虑,让产品有价值感。
以荔香萄萄奶茶举例,这杯产品以荔枝原汁和茶汤结合为基底,以葡萄果肉为小料,有水果原汁、有水果果肉,不仅肉眼可见,而且能实实在在喝到、吃到。
肉眼可见的价值感
>研发之初,就设计好了一套完善的消费体验,让消费体验始于颜值,陷于口感,忠于健康、新鲜的产品理念,才能产生独特的品牌记忆点,
2、水果遇奶起絮怎么办?
水果和乳制品,是一对“冤家”。
水果中大都含有果酸,水果中的酸性越高,和奶融合度越高,越容易起絮状物,如果加入冰沙作为介质,能适当缓解。
但要做热的水果奶茶,就会有一定的难度,7分甜的做法是使用乳制品的复配,比如炼奶、淡奶等多种乳制品进行复配后,能有效把水果的酸性物质包裹起来,就相对不容易起絮。
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实现,就是在果汁中加一些稳定剂,但这个方法7分甜不推荐,首先不符合健康零添加的产品理念,其次是稳定剂的加入会让口感有细微的改变。
3、水果遇热返酸怎么解决?
水果本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天然果酸,其中的天然果酸对温度很敏感,一旦遇热就会变酸变涩,温度越高越明显。
解决这个问题,7分甜的方案是:选择果酸低的水果,比如蜜桃、荔枝、榴莲、木瓜、芭乐、香蕉等。
其次是在产品加海盐,用盐来降低果酸的尖锐感,比如海南的经典产品,老盐柠檬茶
4、水果奶茶的“廉价感”怎么破?
不少消费者的儿时记忆里,走街串巷的售卖车上,2块钱一杯的草莓牛奶、芒果牛奶,是很多人从小喝到大的美味。
这也给水果奶茶造成了价值感低的印象,因此在水果选择上,一定要慎重,7分甜选择的4款水果分别是“蜜桃、荔枝、葡萄、榴莲”。
选择有价值感的水果
>蜜桃和葡萄本身就是消费者认知度极高的水果,在各个品牌的菜单上都有相关的爆品。
荔枝和榴莲,价格相对高,和奶茶结合起来,使整杯产品的价值感更高。
5、茶的部分如何体现?
不管加入什么样的水果,这本质上还是一款奶茶,不能脱离奶茶的产品框架和基本味型,所以要特别注重果味、奶味和茶味的协调,否则就会“100+1=0”。
在这方面,7分甜建议尽量选择半发酵的茶类,比如乌龙类;少选择茉莉等轻发酵茶类,会让一杯产品没有尾韵。另外陈皮普洱是7分甜研发负责人很看好的一款茶,在冷饮和热饮表现都很好。
6、小料怎么选?
水果奶茶加小料的原则是:不能抢戏。
因为水果奶茶,综合了果味、奶味、茶味,层次感已经很足了,所以小料一定要选择没有味道、或者味道清淡的,比如燕麦、芋圆,仅仅承担增加价值感和咀嚼感的任务。
7分甜上水果奶茶,还有哪些考量?
7分甜,在芒果饮品细分品类中做到头部,以杨枝甘露为招牌,水果奶茶的热销会不会让品牌标签模糊?
事实上,对以开拓细分品类起家的品牌,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大多数的细分品类企业,在初期品牌塑造方面,都会从产品角度给品牌做定位,有助于快速打开市场。
但如果真的要从区域走向全国,做一个全国知名的大型连锁饮品品牌,只从产品角度做定位,就会把赛道框定得太窄。
所以,像7分甜这样,从细分品类的产品定位出发,聚集了足够的品牌势能后,去标签化,逐步进入以多产品和品牌驱动的全新阶段,这是一个品牌向全国迈出必须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