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曾思怡
奶茶店越开越多,哪些城市最密集?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联合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我国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534亿元增长至1038亿元,翻了近两倍。
广州是最受奶茶店欢迎的城市,现有奶茶店超1.2万家、居全国之最,紧随其后的是深圳、东莞、成都、上海、重庆。
不过从人均拥有奶茶店数量来看,东莞居全国首位——每万人拥有7.7家门店,其后依次是广州、深圳、昆明、长沙。前三强城市均来自广东,成为“全国最爱喝奶茶的省份”。
往前推两年,2021年的春季奶茶消费报告显示,广东奶茶消费全国第一;2022年的《茶饮品类发展报告》显示,广东奶茶店数量全国第一,占全国接近两成。
新茶饮 图源:图虫创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排名中,未有一座北方城市上榜。若把排名范围扩大到全国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北方城市中排名最靠前的城市——西安,奶茶店密度也不及东莞的1/3。
难道北方人更能抵御来自奶茶的诱惑吗?
奶茶规模5年翻番
街饮行业的主角,非奶茶莫属。
早前的《2022年新式茶饮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约有新茶饮门店45万家。近年来从小众到大众的咖啡,彼时全国门店数量是13.8万家,仅占新茶饮门店的三成。
据最新数据,2023年8月31日在业的新茶饮门店总数,达到51.5万家。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4亿元,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1038亿元,几乎翻一番。
《报告》提到,预计2023年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8亿元,至2025年,国内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进一步扩张至2015亿元。
将这些数字具象化,就是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长”在大街小巷、大小商场。
奶茶店成为商业街标配 图源:图虫创意
不过从城市规模、能级、消费习惯等方面来看,不同城市为新茶饮提供了不同的生长土壤。
广州以超1.2万家的新茶饮门店数量遥遥领先,是全国唯一的“新茶饮万店城市”。
把视线扩至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广州之外,东莞、深圳、成都、上海、重庆的新茶饮门店数量,在6000至9000家之间,昆明、长沙、苏州、南京、杭州、武汉、西安、北京的在3000至6000家之间,合肥、宁波、郑州、青岛、天津的还不足3000家。
从增长趋势来看,《报告》指出,2023年上半年,在一线城市新茶饮外卖订单量,新茶饮外卖订单量在所有城市线中增速(38%)最高,其后是五线(36%)和四线城市(30%),新一线至三线主体市场(28%)增速相对较慢。这意味着,下沉市场新茶饮空间逐步打开。
哪里最爱喝奶茶
如果说奶茶店数量和城市规模相关,那么奶茶店密度(奶茶店数量除以城市人口)则更能体现哪一座城市最喜欢喝奶茶。
从这个维度来看,新茶饮门店密度前三集中在广东省,分别是东莞(7.7家店/万人)、广州(6.6家店/万人)和深圳(4.7家店/万人)。昆明(4.6家店/万人)、长沙(3.5家店/万人)新茶饮门店密度紧随其后,位居前四、五。
数据来源:《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 时代周报记者整理
是什么在决定一座城市的奶茶店密集度?
“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区位,一般是城市能级越高、奶茶店越密集。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CBD、高校和中小学周边的奶茶店会比其他地方更加密集。”
广东省食安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座城市的茶饮消费,是由城市区位、消费力、人口密度、人口结构、气候和饮食习惯、城市特色产业等综合因素决定。
东莞人口密度仅次于深圳,排在全国第二,且从人口结构来看,年轻人占比较高,加之临近港澳、喝奶茶较早流行。对奶茶经营者来说,开店试错成本低于同省的广州和深圳,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这里成为全国奶茶店密度最高的城市。
东莞城市风貌 图源:图虫创意
同在第一梯度,广州和深圳也是高密度人口城市,且消费力在全国前列,而昆明、长沙在旅游消费方面数字亮眼,游客群体也集中在年轻一代,这与奶茶消费人群高度契合。
不同城市的奶茶店密集程度,也呈现出南北差异。上述19城中,北方城市占比明显偏少,仅有5座,分别是位于第四、第五梯度的西安、郑州、青岛、北京和天津。
北方成“奶茶荒漠”?
南北方对奶茶喜好的差异,也可从头部奶茶品牌发源地窥见。
当前主要的新茶饮品牌也基本上发源南方。从2022中国新茶饮百强榜单(根据门店数为依据)的前十强品牌来看,发源地集中在浙江、四川、湖北等,均为南方地区。
从整体奶茶店数量来看,北方也显著少于南方。
时代周报记者整理窄门餐眼数据发现,截至今年8月,北方仅有山东、河南、河北3个省份的奶茶店数量过万,分别为1.8万家、1.6万家和1.1万家。
而南方省份除了贵州、江西、海南外,所有省份奶茶店数量均破万,其中广东高达7.2万家。
即使是北京,人均奶茶店数量也追不上全国人均水平。据《新京报》报道,截至今年8月,包括各类外来品牌在内,北京的奶茶品牌数量为187个,奶茶店数量4758家,全国占比为3.49%,人均奶茶店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47%。
门店少是因为市场小。朱丹蓬认为,整体而言,北方的经济活跃度较南方弱,而且南方热的时间比较长,北方则是冬天时间比较长,这也是奶茶店密集选择南方的重要因素,加上很多北方城市的年轻人都到南方地区发展,北方的消费人群有所减少。
传统饮食习惯也是原因之一。福建、广东、四川等南方省份是传统产茶大省,喝茶的习惯早已有之,这也让新茶饮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方面都更具优势;而北方地区因为冬季寒冷、绵长,冻果、水果罐头等饮食偏好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和奶茶形成市场竞争。
东北美食冻梨 图源:图虫创意
在经营成本上,南方也更具优势。水果茶在新茶饮品类中占有较大份额,而水果茶的制作需要大量新鲜水果,柠檬、芒果、杨梅等鲜果产量丰富的南方地区,可以较低的运输成本获取鲜果,北方地区则往往要支付高额的远程运输费用。
不过换个角度看,北方新茶饮现有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也意味着待开发空间较大。
对于新茶饮品牌和奶茶店经营者来说,如何因地制宜、把控成本,做出当地人愿意消费、喜欢消费的高性价比产品,“荒漠”也有可能变成森林。
料行业进入“健康化”时代。
最近,上海市近期启动了一项针对饮料的“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
可能有人要问了,其他城市有没有啊? [看]
截至目前,上海市是首个启动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的城市,上海市上大分![666]
那为什么要搞这个“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呢,那就是旨在引导公众健康饮食。[赞][赞][赞]
这一分级标识将饮料分为ABCD四个等级,主要基于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的含量进行综合评定。其中,A级饮料含有最低的糖和脂肪,推荐程度最高,而D级饮料则推荐程度最低。
具体来说,这一分级标准综合反映了饮料中的营养成分,帮助消费者避开高糖饮品。例如,如果一款饮料的非乳源性糖含量为5.6g/100ml,那么它的糖分等级为C级;如果饱和脂肪含量为1.2g/100ml,则饱和脂肪等级为B级。该饮料的总体评级将取决于其各项成分中的最低等级,即“短板”。
目前,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快乐柠檬、杭州乐源这四个品牌成为了首批试点品牌。这些品牌的饮料在销售点、外包装、线上点单程序等位置都将标注相应的“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方便消费者在购买时做出更加健康的选择。
这一制度的推出旨在简化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的决策过程,使其更容易识别和选择相对健康的饮品。然而,也有观点指出,这一分级系统仍存在局限性,例如,它未全面考虑食品添加剂,特别是防腐剂的影响,也没有区分天然含糖和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饮品。因此,在参考这一分级系统时,消费者还应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进行综合考虑。
个人感觉这个"营养等级"对男生来说没啥影响,对女生可能比较敏感一点,有啥想法的赶快下方讨论起来![比心][比心][比心]
喜欢喝奶茶吗?都爱什么口味?近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多个平台联合发布了《2021新式茶饮趋势分析报告》,2020年这一年里,人们在茶饮种类选择和口味偏好上有什么变化?来看看大数据给出的答案。
< class="pgc-img">>【奶茶界“三大顶流”:鲜奶纯茶、水果茶和鲜奶果汁】
新式茶饮指的是以上等茶叶,辅以不同萃取方式提取的浓缩液为原料,加入新鲜牛奶、奶油或各种新鲜水果调制而成的饮料。《2021新式茶饮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在不同的奶茶类型中,鲜奶纯茶、水果茶和鲜奶果汁,成为奶茶市场的前三名。此外,还出现了中药奶茶、人参奶茶等“养生式奶茶”。
< class="pgc-img">>【最爱点奶茶城市:江苏苏州排名第八】
2020年,最爱点奶茶的城市中,广州、深圳、上海分列前三,江苏苏州也成功跻身前十。从购买人群年龄段来看,20到30岁年龄段人更爱消费茶饮,占比59%。
【10位买奶茶的顾客有6位是女性 低糖更受欢迎】
从性别上来看,奶茶消费的主力军依然是女性,每卖出10杯就有6杯以上来自女性。虽然男性占比未过半数,但消费人数也在增长,同比增长84%。
对于奶茶爱好者来说,不加小料的奶茶等于失去了灵魂。但与几年前相比,如今加料的选择性更广。水果、薯类、坚果,增长迅速,让奶茶有了点“粥”的味道。
最后,变化最大的还是大伙儿开始特别关注含糖量的问题。选择三分糖,甚至不加糖的用户明显增加。选择代糖的用户数也同比增长了58.2倍。
< class="pgc-img">>【医生建议:加工类食品少吃 膳食均衡最重要】
在营养科医生看来,低糖也好、“粥化”也好,奶茶毕竟属于加工食品,不能替代正常饮食。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蔡晓真说:“奶茶当中除了糖分以外,可能还有别的添加剂。它就是一种加工食品,不建议人们长期食用、过量食用。水果茶和奶茶相比,它的添加剂会少一些,相对来说健康一些。但是把它和水果相对比的话,当然还是自己去现切一个水果这样吃更健康。它还是有可能去偷偷添加了糖,或者色素、水果香精之类的东西。”
(杨雯 张中玄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