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气爽,又到了一年中最适合吃火锅的季节了。近期,叮咚买菜宣布开启今年的火锅季。除了各式净菜直送到家,叮咚买菜更是首度联合众多线下知名火锅连锁品牌,打造一系列火锅预制菜商品,为消费者提供“火锅店到家”的全新体验。
“宅经济”催旺预制菜,其消费场景也从过往供给餐饮等B端用户,加快转向图方便又渴望吃得好的年轻C端客群。据艾媒咨询预测,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3459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数据显示,长期来看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
预制菜风口下,赛道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新零售们缘何重金布局预制菜,红海竞争下玩家们又该如何突围?
抢滩万亿市场
新零售联合餐饮开发定制款预制菜
预制菜作为食品工业中的一环,早在B端领域中应用。中商产业院的报告中指出,预制菜在B端销售占比为80%。而随着疫情催旺“宅经济”,年轻家庭在家也能快手做饭、美食到家的场景,逐渐兴旺。C端预制菜,也乘风而起。
近年,以西贝、海底捞、眉州东坡、金鼎轩等餐饮品牌纷纷入局,推出的预制菜大多为客单价70元以上的“硬菜”;而生鲜电商方面,叮咚买菜、盒马、每日优鲜、美团买菜、钱大妈等行业头部玩家,全都进军预制菜赛道,且将其视为营收增长的第二曲线。
从各自研发到强强联合,C端预制菜的下半场,跨界成为关键词。以叮咚买菜为例,从自研发的“叮咚大满贯”锅底、“番茄牛尾锅”、“醉鸡煲”火锅,到此次叮咚买菜选择和左庭右院、望蓉城、精悦蓉、老诚一锅等众多知名线下餐饮店合作,推出全新研发的联名锅底。
2021年初,叮咚买菜就正式入局预制菜行业。两年时间,叮咚买菜建成集预制菜的商品规划、研发和生产加工上下游一体化的体系,拥有40多家工厂,其中自营工厂有7家。有“拳击虾”、“叮咚大满冠”、“叮咚王牌菜”“蔡长青”等多个预制菜自有品牌。
对餐饮商户而言,其强项在研发。老字号们多年积累的经验,让它们更懂得食客的味蕾,如何利用烹饪技术搞定一桌美味佳肴,餐饮商户们有自己的独道秘方。而对于叮咚买菜、盒马鲜生、朴朴超市等新零售而言,多年深耕零售消费场景,也让它们更懂消费者想要什么、会要多少、以及运力供应链能力能否跟上。相较于生鲜产品的高损耗、低毛利,能够标准化的食品生意,显然可以带动更多营收、创造更多盈利增长点。
由此,联合餐饮开发独家定制款预制菜,一来可为寻求线上转型的餐饮们提供新路径,二来也为各家新零售打造产品护城河、提升造血能力护航。
C端预制菜还未跑出规模化效应
下半场要拼场景化、数字化与消费信任
风口之下,又将遇到何样挑战?在叮咚买菜预制菜负责人欧厚喜看来,整个C端预制菜虽然赛道正热,但整个生产端的产能依然是过剩的,远未跑出规模化效应,这意味着库存周转依旧是制约行业向上发展的痛点。
“和生鲜不同,预制菜的SKU很多。如果这些单品生产出来销量不高,那么单个单品的生产规模就会很小,生产端缺乏规模化则盈利难。若是盲目扩大产量则容易造成库存呆滞。不同于B端标准化及通配程度更高的预制菜,与消费者更近的C端预制菜,天然对个性化的需求程度更高。”在欧厚喜看来,预制菜下半场的发展比拼的不仅是研发的技术能力,更在消费场景多元化、数字化的能力。根据用户实时反馈和数据,快速反应,快速研发,快速迭代,并快速反馈到生产端,这是下半场预制菜需要的硬实力,这也是叮咚的强项。
而另一个突围关键,则是更好建立消费端的消费信任。目前,预制菜赛道正热,菜品款式虽多但也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据艾瑞咨询数据,消费者认为目前预制菜需要改进的 top3 是:口味复原度占比 61.8%,多样性占比 47.2%,安全问题占比 47.8%。
从过去的快手便捷、价格便宜,到目前更强调好吃、健康方面的质价比,预制菜也在走出差异化的路线。比如,在叮咚买菜与“左庭右院”合作研发的“特色牛腩鸳鸯锅”,萝卜作为灵魂食材如何不柴不生、下锅炖煮后又能锁鲜,成为口味还原的关键。
不同于餐饮店的厨师可以在后台对预制菜进行再加工。比如红烧肉上面,最后洒上的那把葱花,水煮鱼最后浇的那勺热油。但是作为C端的预制菜,如何用工业标准化的技术手法去实现消费者最终拿到手里的效果,十分考究。经过不下百次的测试校对,萝卜锁鲜的解决方案是“包冰”,先把萝卜煮七八分钟再零下12度速冻包冰,萝卜本身的水分就能锁住。
而国内冷链技术成熟、食材保鲜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与提升,过往大众对预制菜高盐的印象正逐步打破。叮咚买菜预制菜味型师朱鹤举例,目前叮咚所有的火锅锅底都会使用盐度计进行测量,一千克的水里含盐量是7到8克的盐。
在业内看来,C端预制菜还未真正出现龙头。风口正盛,预制菜的下半场,强强联合打造共赢生态,从C端的场景化、数字化以及好吃健康的需求痛点升级迭代,大浪淘沙的进程同步开启。
日,全国各地陆续迎来返工潮,如何放心吃饭成了许多人关心的新话题。为了尽可能满足疫情期间消费者的餐饮需求,2月21日,中国饭店协会、美团宣布与真功夫、汉堡王、云海肴、峨嵋酒家四大餐饮品牌联合落地首批“无接触餐厅”。
自1月26日率先在全国推出“无接触配送”以来,美团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商家与消费者“无接触”的服务。快驴进货帮助商户采购实现“无接触配送”;美团收银帮助餐厅前厅经营可以“无接触点餐”、“无接触取餐”;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可以用机器人“小二”帮助商家送餐到指定地点;美团旗下多个App还为提供“无接触”服务的餐厅上线了“无接触外卖/自提”、“无接触点餐”、“无接触安心送”等标识,供消费者随时随地找到身边的“无接触餐厅”。
中国饭店协会表示,“无接触”将成为最近一段时间的常态。当前,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复工复产的阶段,大家的餐饮需求开始逐步恢复,各大餐企也开始陆续具备复工复产条件。但是这个阶段,大家还不能放松,需要继续坚持以“无接触配送”、“无接触点餐”等形式服务顾客,减少直接接触,在恢复生产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疫情防控与健康用餐的需要。
“无接触”保障用餐安全成共识
当前特殊时期,以“无接触”方式保障用餐安全成为共识。根据美团外卖《无接触配送报告》,1月26日至2月8日期间,采用“无接触配送”的订单占到了整体单量的80%以上,每一单外卖都使用“无接触配送”服务的用户占到66%。
美团外卖还在近期上线了电子版本“外卖安心卡”,在线记录菜品制作员、打包员及外卖小哥的姓名和体温,用户可通过手机直接查看,做到“事先知晓”。
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电子版“外卖安心卡”
与此同时,峨嵋酒家等餐厅也开始启用“无接触点餐”的营业方式。基于美团收银“手机点餐”功能,商家可以把专属的点餐二维码张贴至餐厅门外或大堂区域,消费者手机扫码“无接触点餐”后,后厨即生成订单的餐品详情和订单号。餐品制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再将其送至固定取餐区域,消费者可以凭订单号自行领取,整个过程都避免了人与人的接触。
顾客在峨嵋酒家车公庄店门外使用手机“无接触点餐”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5万多美团合作商家开通“手机点餐”功能,3000多个商家申请升级店面“无接触点餐”方案。
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各地已陆续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很多上班族需要返回职场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与多家餐企联手打造‘无接触餐厅’示范店,告知各家餐饮企业当前特殊时期采用‘无接触’服务可以保障日常经营和安全生产。我们也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虽然疫情尚未完全消散,但在外面吃饭依然可以是安心的,不用因此委屈了自己的胃。”
全链条“无接触”保障餐厅经营与顾客用餐都安全
本次“无接触餐厅”示范店囊括了餐饮老字号、中式正餐、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四大类型,基本覆盖了消费者对所有餐饮口味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云海肴、汉堡王“无接触餐厅”示范店中,承担运送菜品职责的是美团与擎朗科技合作落地的“送餐机器人”,机器人按照指定路线将菜品由后厨运送到指定位置,避免人与人接触。
在云海肴“无接触餐厅”示范店,机器人“小二”帮助服务员把餐品直接送餐到桌
同时,店内还单独设立了“无接触取餐”骑手专区,将外卖小哥与顾客进行分流。骑手严格按照“无接触配送”标准送餐,用户可通过手机跟踪食品安全信息。
汉堡王“无接触餐厅”专门设立了骑手专区,供外卖小哥凭号码领取订单餐品
食材进货环节同样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无接触餐厅”的食材进货环节严格按照“无接触配送”标准进行,仓库、运输工具严格消毒,商户和配送人员在固定地点卸货、取货,避免直接接触,全过程对食材分拣员、配送人员的体温情况进行记录,保证食材安全。
找到身边的“无接触餐厅”
为了方便消费者找到身边的“无接触餐厅”,美团App、大众点评App、美团外卖App还上线了“无接触外卖/自提”、“无接触安心送”、“无接触安心卡”标识和专区,为用户提供更多商家和菜品的安心选择。
据了解,除汉堡王、真功夫、云海肴、峨嵋酒家等4家落地“无接触餐厅”示范店的餐饮品牌外,包括西贝、绿茶餐厅、太平洋咖啡、满记甜品等品牌在内的12多万家门店上线了电子版“外卖安心卡”功能;必胜客、幸福西饼、李先生牛肉面大王等品牌在内的2万多家门店上线了“无接触自提/外卖”标签;西贝、外婆家、DQ、味多美、王品等16家餐饮企业成为了首批“餐厅安心承诺”标签试点商户。美团还携手全聚德、小南国、陶陶居、望湘园、唐宫、新白鹿、吉野家、吉祥馄饨等300余家餐饮企业发起“提升服务安全,餐厅在行动”,为复工复产助力。
此次“无接触餐饮”示范店之一的真功夫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无接触餐厅”无疑是最大限度减少风险的经营模式,也给疫情下的餐饮经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复产复工后,消费者的用餐安全以“无接触餐厅”的形式得到保障,餐厅客流量慢慢恢复、自然上涨,这是消费者和餐饮经营者都期待看到的情况。
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交流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经验,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协调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现发布各地制止餐饮浪费第二批典型经验做法如下:
一、湖南省创新校园反食品浪费管理模式。将反食品浪费纳入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做爱粮节粮、文明用餐的推广者。学校组织开展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食品浪费”为主题的“四个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即开展一次主题队会活动、签署一份“文明餐饮、爱惜粮食、反对浪费”承诺书、创作一幅主题宣传画报、节约每一粒米进行“光盘打卡”活动。从思想、行为、成效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形成校园反食品浪费管理新模式。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民族特色宣贯活动。将制止餐饮浪费内容融入“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等民族特色活动,创作制止餐饮浪费主题壮乡山歌,通过“山歌传唱”“鼓楼议事”“讲款”“多耶”等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贯彻反食品浪费法。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百家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长桌宴”等为切入点,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融入村规民约,推行“多样小量”供餐模式,主动提供打包袋,避免菜量过剩造成浪费。
三、陕西省依托红色资源引领反食品浪费新风尚。组建红色旅游景区食品安全联盟,政府部门联合餐饮商会、红色旅游景区共同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系列活动。在红色景区电子屏播放“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等宣传图画、标语,联合网络订餐平台打造各地市“一街区一景区”食品安全“互联网+明厨亮灶”样板,及时制止浪费食品行为并督促整改,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反食品浪费新风尚。
四、甘肃省全面推行“文明餐桌红黑榜”制度。有效运用媒体平台,定期公布餐饮服务单位“文明餐桌红黑榜”,并实施动态管理。对“红榜”企业,注重发挥标杆引领作用,积极培育一批制止餐饮浪费措施得力、成效突出的餐饮服务单位先进典型,引导经营者文明守法经营;对“黑榜”企业,注重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曝光未主动提示文明用餐、诱导过量点餐、严重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大检查频次和监管力度。“红黑榜”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就餐选择的“风向标”。
五、上海市宝山区开展联合飞行检查。针对学校、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堂餐饮浪费问题,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市场监管、教育、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联合开展制止餐饮浪费飞行检查,重点查处餐饮单位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食品浪费等违法行为。针对办宴中心、农村家庭办宴、中型以上餐饮单位,鼓励在消费合同中加入制止餐饮浪费条款,在菜单、二维码点单页面、店铺醒目位置设置“适量点餐、反对浪费”等提示语,督促企业落实制止餐饮浪费主体责任。
六、江苏省灌云县运用云系统实现餐饮膳食精准计量。通过云系统记录分析在校师生食堂每日就餐的餐余数据,为餐厅食材订购、菜单订制提供数据信息,下架不受欢迎的菜品,根据各班级学生的口味,发现口味偏好、研发优质菜品,并持续跟踪监测,让师生“吃得好、浪费少”,最大限度减少采购与备餐环节的浪费。系统上线一个月,平均每人每餐节约食品1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