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菜还没上筷子先花了两元#冲上热搜。日常生活中,被收取“餐具费”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被认为是“消费潜规则”。近日,有消费者表示,在餐馆吃饭时,餐具费和纸巾费共收取了4元,“当时店家并没有提醒餐具需要收费,也没有另外提供免费餐具。”在接受采访时,多个商家表示,虽然会主动提供包含一次性筷子、纸巾等用品的餐具包,但如果不想使用,可以向服务员要求,更换为免费餐具。(中新社)
一个很容易梳理清楚的脉络是,“餐具费”的推而广之,明显是与“消毒餐具套装”的普及相伴相随。在餐具的回收、清洁、消毒等环节一步步商务化、外包化之后,餐馆的经营者不得不为此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而这又被顺势加价,最终转化为了向顾客收取的“餐具费”。这整个过程,看似是产业链分工细化与服务品质升级,但其实质内涵,无疑要复杂得多。
当下而言,“餐具费”争议最大的地带,无疑是所谓的“中间层市场”,这其实很好理解。就高端餐饮市场而言,诸如餐具费之类的各类服务收费其实一直存在,收也就收了,大家习以为常;而在以粥粉面饭为代表的廉价餐饮市场,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店家依旧不会收取“餐具费”。其所提供的餐具多是“散筷”,后续的清洗消毒等,也多由店家自己的员工负责……与之相较,在中端餐饮的消费场景内,那从无到有的、不由分说的“餐具费”,则激起了越来越多的反弹。
倘若大致分类,我们会发现,近些年开始收取餐具费且遭遇阻力最大的餐馆,都有着典型的共性。比如说,其客单价多在数十元、百余元位段,店面餐位数较多,装修环境相对较好等等。密封包装的、白色瓷质的“消毒餐具套装”,明示或暗示了某种卫生性与品质感,这与此类餐馆的自身定位,一拍即合。但问题在于,这种服务的升级所带来的溢价本就在菜品定价中多有体现,再单独就此向顾客收费,是否有失公允呢?
服务的升级,原本是餐饮营业者谋求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投资。投资回本的正途,是撬动“产出产值”,而非采取“众筹分摊”式转嫁。餐具与餐饮,具有一体性、连续性、不可割裂性。店家要求顾客付费获取餐具,而后才可就餐,这显然是单方面限制了消费者权利的行使。餐饮服务,是各个环节密切衔接的有机整体,人为将之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环节大做文章,并见缝插针收取诸如“开票费”“餐具费”等额外费用,这不是增值服务,而更像是巧取豪夺。在消费者知情且自愿的前提下,餐馆当然可以提供付费餐具。而除此之外,切不可强加于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饮费的几种不同的入账方法及税务处理
1、筹办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筹建期的开办费。
筹办费可以在第一笔收入实现时,一次性摊销,或选择分期摊销,但摊销期不得低于三年。
2、业务招待费: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合理需要而产生的就餐费。包括交际应酬、业务洽谈、对外联络、公关、以及会议接待来宾等所花费的餐饮、食品、香烟、水等。
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限额按照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和当年销售收入(营业)5%。孰低扣除。
3、职工福利费:企业员工聚餐、野外作业或者加班工作餐、公司员工餐厅提供的员工餐饮等。这里说的员工必须为本单位的职工,为其他人员提供的应计入业务招待费。
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限额是工资薪金总额的14%
4、职工教育经费:企业本单位职工参加职工技术培训、学习而发生的餐饮费用。
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限额是工资薪金总额的8%
5、工会经费:企业工会组织员工参加工会活动发生的餐费、食品、水等费用。
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限额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
6、会议费:企业时常会邀请客户、经销商或组着单位员工召开各种会议,在会议过程中发生的餐饮费用计入会议费,应注意的是,要想税前扣除,税务局一般要求提供与会议相关的证明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召开目的、参会人员名单及会议签到表,会议相关材料(会议议程、会议记录、照片、影响资料),会议费发票、付款清单等。
企业所得税前准予扣除。
7、差旅费:企业职工出差,会存在餐费补贴或餐饮费用报销,对于职工出差期间发生的餐饮费应计入差旅费,但要注意出差期间宴请客户的餐费应单独列入“业务招待费”。此外,出差期间的餐饮费用,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报销或补贴标准。企业所得税前准予扣除。
8、董事会费:企业召开董事会期间发生的餐费,但要注意有相关的资料作为附件。
企业所得税前准予扣除。
9、影视成本:影视行业,摄制组拍摄期间的演职员的工作餐以及作为道具必须使用的就餐费用,计入成本。但是注意宴请宾客以及非拍摄期间的餐费,应计入业务招待费。
企业所得税前准予扣除。
#财务支出疑惑# #会计的焾# #招待费抵扣# #如何做好会计# #你如何打理财务#
#微头条激励计划#
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餐票有4种入账方法,有这种问题存在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对餐饮费的用途没摸清。
比如因出差而吃的饭,那就是差旅费;因出差中请客户吃的饭,那就是招待费;因出差而有的餐补,那就是福利费;因会议中而请吃的饭,那就是会议费。
有这4种入账方法,那到底该怎样入账更合理?处理不当,将有什么涉税风险?
01餐票4种合理入账方法
餐票那么常见的发票,要以下情形方式入账更合理!
1、计入“差旅费”
有的企业员工因公出差期发生的餐票,以员工报销形式报销给员工;有的企业员工出差,以现金补贴发放给员工。
对于员工出差期的餐票合理区分:若企业员工因公事出差期,与客户发生的餐饮票,应计入“业务招待费”;若企业员工因公出差的发生个人补贴标准内的消费,应计入“差旅费”。
2、计入“业务招待费”
企业为经营业务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主要为餐饮、酒水、正常娱乐活动、业务洽谈、产品推销等,招待客户所发生的费用,即可计入“业务招待费”。
3、计入“职工福利费”
对于职工福利,国家税务总局有对此做出规定,具体如下:
根据《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规定:“三、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除此之外,企业在逢年过节中,员工聚餐、给员工过节礼等;或加班加点完成项目工作的,给员工提供加班餐补助;参与者都是企业员工,都应计入职工福利费。
4、计入“会议费”
当企业召开会议,邀请客户、供应商、企业领导及员工等参与会议而发生的费用,如住宿、餐饮、交通等,计入“会议费”。因此,会议中发生的餐票,也应计入会议费。
注意:会议中的餐票,是可以税前扣除的。但要求提供会议相关证明会议真实存在。如会议通知、会议记录等资料。
02餐票可以抵扣进项税吗?
有小伙伴问:餐票可以抵扣进项吗?对于这问题,也有财税规定的,如下: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规定,购进的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因此,餐饮服务属于不得抵扣项目,无论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票,均不得抵扣进项。
但也有小伙伴问,我取得餐饮专票不能进项抵扣,那怎么办?还有的时候,餐饮费和住宿费开一张专票了,又怎么办?
建议:进入进项勾选平台,餐饮专票直接不进行勾选;而餐饮费和住宿费开一张上,可勾选认证后,餐饮费部分做进项转出处理,或在勾选平台直接更改税额,只勾选抵扣住宿费,不勾选抵扣餐饮费。
03不同形式的餐费补贴如何财税处理?
对于企业以不同形式发放给员工的餐补,该如何处理呢?举最常见的4种情形的餐补,作以具体的财税处理,小伙伴们,有需要的做好笔记,或直接收藏。
一、按月以现金形式发放餐补
1、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
按月发放的餐补,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科目进行核算。
例1:某公司没有自办公司食堂,每月给员工发放500餐补,与发放工资一并发放给员工工资卡。会计分录如下:
借:成本/费用(职工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 贷:银行存款
风险点:若计入职工福利费及业务招待费,不能税前扣除,涉及纳税调整,需要账面及申报表调整至工资薪金项目税前扣除。
2、企业所得税
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按工资薪金税前扣除。对于没有公司食堂的直接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员工餐补,按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
3、个人所得税
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所得,餐补也不是免税福利,应并入工资代扣代缴个税。
二、每月拨付给公司内部食堂
对于公司有内部食堂的,企业每月会给食堂付员工食堂经费不同,列入职工福利费并按规定税前扣除。应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会计核算,以便于后期查账。
1、会计处理
1) 财务部向食堂拨付备用资金时:
借:其他应收款-食堂 贷:银行存款
2) 月末,食堂提供票据给财务部报销相关费用时:借:成本/费用-职工福利费 贷:其他应收款-食堂或: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3) 支付相关费用时:借:成本/费用-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月末报表汇总时,合并内部往来。
风险点:职工福利费应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否则存在纳税调整的风险。
2、个人所得税
对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不征收个税。
三、内部食堂由个人经营承包,员工按次结算
1、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
对于个人承包食堂没有营业执照且不对外经营的,仍属于企业内部的,按员工就餐的次数定额来拨付食堂经费,均列入职工福利费并按规定税前扣除。会计分录如下:
借:成本/费用-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风险点:企业与承包人签订承包协议,明确伙食补贴标准、出具企业与实际承包人结算凭据,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2、个人所得税
对于集体享受的、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征收个税。
四、按月按人数标准拨款给外部食堂,以票结算
1、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
对于企业给外部食堂提供给企业员工就餐服务,应按职工福利费列支并税前扣除。会计分录如下:
借:成本/费用-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风险点:企业需要取得税务增值税发票,才能税前扣除。
2、个人所得税
对于集体享受的、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征收个税。
综合以上4种情形的餐补,企业应有所了解。对于企业所得税,列入工资的,则可全额扣除;列入福利的,则需限额扣除。对于个税,存在“集体享受的、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的则征收个税。
因此,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作以最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