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小“面包”有大“胃口”?超载超限违法行为整治中……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两客一危一货”车辆超载超限严重影响车辆安全驾驶性能,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百日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公安交警部门

两客一危一货”车辆超载超限严重影响车辆安全驾驶性能,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百日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公安交警部门不断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全警出动、逢车必查,24小时不间断查处,对危及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绝不含糊、绝不手软、绝不留情!

“百日整治”统一夜查我们在行动

10月29日,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统一夜查行动,严厉查处打击“三超一疲劳”、严重超限超载、酒驾醉驾毒驾、遮挡号牌等重点违法行为。其中查获饮酒驾驶47起、醉酒驾驶6起、货车超载112起、客车超员20起、货车上高架17起,查获流动加油车4辆,查获吸毒人员1名。

安全带是“生命带”,请牢记!

10月29号下午3时许,宿迁交警高速三大队执勤民警在新扬高速泗洪南收费站对过往客运车辆开展安全带检查时,拦下一辆驾校大客车。民警在上车检查时发现,除去驾驶员,其余乘坐的20名学员竟全都没有系安全带。经现场调查了解,该车所属宿迁泗洪魏峰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车辆驾驶员是一名教练员,负责接送学员参加驾驶考试,但上车前,并没有对乘车人员进行任何安全提醒。在检查过程中,民警还发现这辆车还存在部分安全带损坏、缺失的情况。随后,民警对驾驶员处以200元罚款,对于20名学员处以每人20元罚款。

11月3日中午,连云港交警高速五大队民警在宋庄收费站针对"两客一危"开展安全检查,在对苏一大型普通客车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车核载55人,实载59人,且有8人未系安全带。民警对8人未系安全带的违法行为分别予以处罚,同时对驾驶员超员运营的违法行为处以罚款100元记3分的行政处罚,超员4人安排其它车辆转运到目的地。

面包车变“移动炸弹”

11月2日16时许,宿迁沭阳交警八中队民警在沭阳县西潼路例行检查时发现一辆小型面包车有些异样,于是要求驾驶员打开后车厢进行检查。令民警诧异的是,这辆荷载7人的小型面包车内竟然装了23桶汽油,每桶20L,就像带着23个“移动炸弹”在到处跑,而且车内还没有任何灭火设备。据了解,张某某非法购买汽油后,存放在自己的面包车内,并偷偷非法销售,驾驶员张某某因违反相关规定被移交派出所处理。

超员小客车屡禁不止

11月2日20时许,无锡交警在集中整治行动中查获一起小型普通客车超员驾驶的违法行为,核载5人,实载9人(其中未成年人3人),民警对驾驶员依法作出罚款100元,记6分的处罚,并责令驳载超载乘员。同时因驾驶员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被依法扣留驾驶证。

11月5日,扬州交警高速一大队民警在扬州南收费站执勤时,查获一辆七座面包车违法超员,车上连司机一共坐了十个人,安全隐患可想而知。根据驾驶人徐某交待,车上拉的是去扬州南区搞绿化工程的人员。民警对驾驶人徐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将多余的乘客驳载转运。

轮胎磨损还上路?必须排除隐患!

11月3日上午,连云港交警高速四大队民警在G30高速渔湾收费站对“两客一危”车辆进行检查时,分别发现河南籍驾驶员孔某驾驶的装载柴油的危险品运输车和安徽籍驾驶员马某驾驶的装载甲醇的危险品运输车的后胎均磨损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民警分别对驾驶员提出警告并责令其驶离高速更换轮胎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驾驶证被注销还敢酒驾?

11月4日上午9时许,镇江交警高速公路三大队四中队中队长陈绍明在扬中收费站依法检查一辆苏J牌小型普通客车时发现驾驶员涉嫌酒驾,在核实驾驶员的驾驶证时,民警发现其驾驶证已经处于注销状态。经了解,该驾驶员姓范,盐城人,暂住无锡某工地,驾驶证因其吸毒成瘾未戒除,已被当地车管所注销。接着,民警将其带至医院进行抽血,做询问笔录,并收集相关证据。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我只开了一点点”

11月4日,盐城交警高速三大队在辖区内开展“百日安全”行动。期间,一名无证驾车的女子担心被查,玩起了紧急换座,被执勤民警当场发现并查处。“你没有驾照怎么能开车?”,面对民警的质疑,温某委屈地称自己只开了一小段距离,基本上没怎么开。“你没有证一点点都不能开”,最终温某因无证驾驶被处以1000元行政罚款、15日以下行政拘留。

超载超限行为查处进行时

10月31日上午,泰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虹桥中队在S504省道32km开展超载超限专项整治。10时10分,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驶入执勤点范围,民警示意该车停车接受检查,检查发现该车运载大型设备存在严重超载违法行为。随后,交警引导该车驶入治超检测站进行超限超载检测,经检测该车总重4900千克,实测总质量14390千克,超限幅度高达19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条款对驾驶人张某作出罚款2000元、记6分的处罚,并进行驳载直至消除违法行为。

11月3日中午,常熟度假区交警在辖区内开展周末大货车专项整治行动,对大货车盲区提醒、放大号牌、车厢盖板、轮胎等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同时严查超载的交通违法行为。期间查获一辆超载240%的混凝土搅拌车。驾驶员被依法处罚,民警现场对货车进行了驳载。

11月7日6时45分,常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六大队在常溧高速公路溧阳北收费站查获一中型货车。该车经称重过磅超载179.97%,驾驶员被依法处以罚款2000元,记6分,民警现场对货车进行了驳载。

立起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的红线使交通法规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者:王明钦(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赵慎珠、赵晓芳(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千百年来,黄河奔腾向前,不舍昼夜。一代代中华儿女,与黄河同心,得黄河滋养,披荆斩棘,百折不挠,书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静立于黄河之滨的河南大学,创办伊始就深深镌刻下黄河的印迹。百年沧桑,历经磨难,河南大学始终与黄河息息相通,密不可分。黄河造就、熔铸了深厚广远的河大精神;河南大学伴随九曲黄河的岁月沧桑,尽力护佑着这条大河的安澜。

学校兴而士气复

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中轴线西侧,有两座古朴典雅的四角攒尖顶碑亭,亭中各矗立一通高大厚重的石碑。石碑斑驳,字迹清晰,它们被称为“贡院碑”,记载着河南贡院的两次变迁。两座碑亭之所在,是清代河南贡院的旧址。

一通是雍正十年(1732年)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田文镜撰文的“改建河南贡院记”碑,另一通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兵部侍郎鄂顺安撰文的“重修河南贡院碑记”碑。两通碑形制相同,碑帽前后,是腾跃于巨浪之上的双龙石雕,方形碑座的四个侧面,有腾龙浮雕,碑文楷书字体,工整秀丽,堪称书法佳作。

“重修贡院碑记”上,有一段河南贡院救民众于黄河洪灾中的往事。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初,黄河在开封祥符县决口。滔滔黄水似脱缰的野马,漫过开封护城堤,分三段直注城内。水没树梢,房屋倒塌,城墙坍塌,百姓无处可依,“城中万户皆哭声”。民间储砖早已用尽,河水依然汹涌,河南贡院在开封城东北,地势较高,危急之时,人们拆掉贡院的数百万砖瓦,转运城西,拯救危难,开封城才得以保全。

洪水来势汹汹,深谙水性的林则徐以戴罪之身,前来主持堵口。鸦片战争后,他被流放新疆,途中接到道光皇帝上谕,从扬州府折回开封治水。林则徐疾病缠身,仍然早出晚归,各处奔波,督导堵口。历经6个月,第二年3月,大坝终于合龙。林则徐仍然被发配前往伊犁,从西安至兰州的路上,他忧国忧民,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以表心志。

贡院有救命之恩,开封百姓无比感念,提出修复贡院,“学校兴而士气复”。当年7月,在560亩的残垣断壁上,共修建办公房舍782间,重建号舍10009间,修复旧房1857间,凿井5眼,花费白银11万两。

兵部侍郎鄂顺安撰文、河南巡抚牛鉴书写的《重修河南贡院碑记》上,也留下他们的感动:水患未平,学子已纷纷求学于良师,开封城内尊长爱幼,风俗醇厚,河南不愧是先贤们的桑梓之地。

“鳞次栉比,万厦一新”的河南贡院,与北京顺天贡院、南京江南贡院和广州两广贡院,并称全国四大贡院。从1902年至1904年的三年间,河南贡院共举办四次乡试、两次会试。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河南贡院成为这一考试的终结地而被载入史册。

1912年,以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清代贡院的旧址上,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与当时的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和南洋公学(今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呈三足鼎立的局面。

预备学校开班时,学生们在前清的贡院学习“声光化电”(民国初期指自欧美传来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朗声诵读外语,正是当年社会新旧杂陈的缩影。

“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河南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起了民族复兴、中华崛起的责任与使命。悠悠百载,教化之泽深入人心。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建成的河南大学大礼堂

学以致用,巩固大堤

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蜿蜒数千里,流经山脉盆地,奔涌在平原丘陵,最终汇入渤海,完成了5464公里的壮阔征程,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挥毫泼墨出一个洋洋洒洒的“几”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穿越黄土高原的黄河,含沙量之多,是世界河流之最,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征,使它成为最为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

据粗略统计,从先秦到1949年以前的2540年里,黄河决口1590次,改道26次,其中大改道5次,被称为“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巨量泥沙常年淤积,在黄河下游形成了“地上悬河”,而河南,一直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人们说黄河是“铜头铁尾豆腐腰”,河南段就是这个“豆腐腰”,大堤如同豆腐一般,经常决堤泛滥。

饱受黄河泛滥之灾的古都开封,周边积沙遍地,每每狂风骤起,黄沙漫无边际,河南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专注于森林治水与水土保持的研究,学以致用,巩固大堤,维护古城。

万晋,我国林学、测绘学开拓者之一,1927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后,来到河南大学担任农学院院长,兼任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林垦处处长。他带领学生奔波于黄河堤坝、河滩与沙丘之间,实地勘察。他们发现,自元、明、清以来,黄河防汛工程是用柳树柔软枝条编笼填土,以阻水势。森林系师生提出,如果将干死树枝改为生长旺盛的活柳树枝,耐碱、耐湿效果必定更佳,他们商请河南河务局规划出一段河堤,由他们负责打理。

微风吹走冬的寒意,师生们在长长的堤岸上打桩植柳。待小树发芽,柳枝达到一米时,便将其纵横编结,用麻线捆扎,使它徐徐生为一体,成为一个活柳坝。汛期来临,活柳坝的防洪效果显著,较木桩坝、石坝,柳枝坝等更为安全。这一方法省工、省料,兼有分散流势、扰乱漩涡之功,是水利工程的一大创造。

1935年,黄河、长江同时在秋季泛滥,中原、江南灾民达数千万人。就读于河南大学经济系的邓拓,目睹灾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悲惨,极为震动,他深入调查,精心构思,著就国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力作《中国救荒史》。邓拓在“序言”中写道:“灾荒史不仅应该揭示灾荒这一社会病态和它的根源,而且必须揭发历史上各阶段灾荒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分析它的具体原因,借以探求防治的途径。”

1937年《中国救荒史》首发时使用文言文,很快被译成日文印行,1957年三联书店重印时,邓拓将其改为白话文,署原名邓云特。该书多次再版,河南大学图书馆共收藏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等5家出版社、8个版本的《中国救荒史》。著书为文的断霞散彩,从教从学的流风余韵,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断。

河南大学校友、著名作曲家马可雕像

“我们要像黄河般‘怒吼’”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考古学者发现,中国的远古文明最初是“满天星斗”,越接近历史时期,越能够看到一个个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中原”为核心的历史趋势。

1936年夏,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开拓者之一的范文澜,应聘到河南大学文学院任教授。在古朴的七号楼三楼最南边教室,他讲授中国上古史、文学史、经史等课程,教室里座无虚席,教室外挤满学生。他以黄河为连线,娓娓道来,婉约清丽的伊洛河,怀抱中原腹地,哺育着华夏文明的婴孩时期,伊洛河流域留下先民的足迹,伊洛河为成长的中国打开了辽阔天地……

卢沟桥炮声响起。1937年,范文澜担任河南大学抗敌训练服务团副团长,捐出任教期间的月薪,宣传抗日。他编辑《游击战术》一书,两个月销量达5000册。范文澜奔赴延安后写道:“我们确信中国绝不会亡,抗战必然胜利。”

1935年,作曲家马可抱着“科学救国”的雄心壮志,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但很快,民族危亡的严酷现实“把我这个不问政治的好学生从实验室中拖出来。抗日初期那些优秀的歌曲教育了我,决定了自己的政治方向”。

1937年,河南大学成立大众剧团和歌咏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怒吼歌咏队负责人马可说:我们要像黄河般“怒吼”,坚持抗战到底。

当年9月,洪深、金山、冼星海等人率领“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和贺绿汀、马彦祥等人组织的“上海救亡话剧一队”抵达开封,在河南大学大礼堂和相国寺剧场公演多次,极大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

白天,马可和冼星海形影不离地演出,入夜,两人在河南大学冼星海的住室里,谈论抗战歌曲的题材、体裁、曲式结构……夜已冷,月如钩,二人或低吟浅唱,或放声高歌,慷慨激昂的旋律在校园里回响。冼星海离开开封时,为马可创作的《老百姓战歌》写下序言,称赞马可的歌曲开创了极力趋向大众化、民族化的新时代。冼星海在给怒吼歌咏队的信中鼓励他们:共同担负起民族救亡的重任。

1938年11月,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带领抗战演剧三队撤退,行进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的壶口时,被黄河的景象所震慑:河道骤然变窄,黄河从落差最高达50米的陡崖倾斜而下,形成巨大的黄色瀑布,气势磅礴,声势浩大,沙流滚滚,如万马奔腾。壶口瀑布那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的气魄,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诗情一触即发,光未然一挥而就,写下黄河诗篇。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冼星海,被诗作深深打动。1939年3月,在延安的小窑洞内,想到只有黄河这样的大河,才能抚育出英勇的人民时,冼星海激情难抑,抱病连写6天,创作完成《黄河大合唱》手稿。很快,《黄河大合唱》就传遍延安,传遍世界,周恩来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那时,马可正组织河南抗战后援会在开封、洛阳等地巡回演出,并创作歌曲《守黄河》。黄河两岸,满目疮痍,马可触景生情,为黄河而歌,他一次次带领群众唱起《黄河大合唱》。《黄水谣》深情婉转,《怒吼吧黄河》情绪激昂,《黄河大合唱》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成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

日寇的铁蹄践踏着黄河流域,黄河在怒吼。河南大学千余名师生被迫流亡在外,他们颠沛流离,辗转办学。抗战八年,河南大学牺牲9人,失踪25人,在战争硝烟中,秉持教育报国,坚持敌前办学。他们坚定执著,不屈不挠,像黄河一样伟大而坚强,浓墨重彩书写出河南大学的精神。

“你们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八朝古都、“北方水城”开封,千百年来因黄河溃决而数次被淹。仅在元、明、清三朝,黄河在开封决溢的次数达300多次,其中在近郊决溢有88次之多,这其中又有数十次泛水袭城,7次水淹开封。

今日的开封城下,相互叠压着6座城池,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和1座中原重镇,分别是战国魏大梁城、唐代汴州城、五代及北宋时期东京城、金代汴京城、明代开封城和清代开封城,“城摞城”的世界罕见现象,刻录着千年黄河水患给黄河流域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

在旧城址的基础上屡毁屡建,沧海桑田,故园不改,不屈不挠的黄河儿女,一次次在淹没的土地上昂扬复兴。

人民的苦难不会被忘记。1946年,解放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冀鲁豫黄河故道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手拿枪,一手拿锹”,确立了“确保临黄,固守金堤,不准开口”的原则,保卫冀鲁豫地区的安全。

1948年3月,毛泽东在陕北川口东渡黄河时,站在摇晃的小木船上,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字一板地说:“你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1952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离京巡视,就是实地考察山东、河南、平原三省境内的黄河决口泛滥最多、危害最大的河段。10月29日,在兰考县黄河东坝头决口处,面对滔滔黄河,他对陪同视察的同志说:“你们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黄河安危,事关大局。1956年,我国水利部门决定兴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周恩来十分关注,三上三门峡,亲临工地一线,他说:“三门峡工程的修建,是根治黄河的开始,不是根治黄河的终结。旧中国未能治理好黄河,我们要探索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不断地解决矛盾,总有一天可以把黄河治理好。”

1959年10月13日清晨,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工地上,马达轰鸣,大型载重卡车往来如梭,高耸入云的起重机伸出粗壮的臂膀,轻便自如地吊运着建筑材料。河南大学中文系1200多名师生,正在工地上进行劳动锻炼。

8点30分,一列火车缓缓驶入三门峡史家滩车站,突然有人高喊“周总理”。身着灰色上衣的周恩来,正阔步向工地走来。来到河南大学中文系师生中时,看到了他们胸前的校徽,周恩来笑着说:“你们来劳动很好,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现在学学水利,回去以后好好学习功课,又能劳动,又懂水利,将来教中学生就有东西可讲了。”

中文系58级毕业生李荣庚,回想当年,记忆犹新,他说,见到周总理时,脸憋得通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周总理嘱咐我们:“回去代我向同学们问好,感谢大家支持大坝建设。”

周总理殷殷嘱托,师生难以忘怀,在《河南大学校史》中,定格着周恩来与师生握手的瞬间。仿佛,还能听得到他那遥远而亲切的笑声。

守护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黄河两岸孕育生长,黄河美在奔腾迂回的壮阔里,美在广博深邃的时空里,让人魂牵梦萦,久久迷恋。

1929年秋,安阳殷墟遗址第三次发掘结束后,北京大学代理校长、33岁的傅斯年,12月即来到河南大学,在六号楼作了数场专题演讲,时常是连讲2个多小时都毫无倦色,感染了每一位学子。台下听讲的尹达、石璋如、许敬参3位同学,很快加入到了殷墟漫长发掘的队伍中。后来,尹达被考古界称为“结合考古实物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第一人”,195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教学部学部委员;石璋如被誉为中国考古学泰斗,殷墟发掘的“活档案”。

曾任教于河南大学的史学家嵇文甫说过:“河南号称中原,亦曰中州,盖自古中国文化之中心地也。”中国的考古学家历尽艰辛,在古史模糊之处、已发现的最早文字记录之前,提供出大量触手可及的考古文化证据;中国的历史学家追根溯源,一点点描绘出精妙绝伦的史前史。事实证明,中国文明的主干,深深扎根在黄河流域,这里是文明升起的高光地带。

黄河流域有3300多年长期居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带。2002年,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是中国唯一的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大型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对“黄河学”的研究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9年,“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王蕴智在前排就坐。他潜心研究甲骨文42年,成果斐然,就是在他的建议下,安阳建立起中国文字博物馆,漯河有了许慎文化园。

研究中心的学者不舍昼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徐徐打开了万里黄河、千里江山的壮美,向世界一一展示出早期中国、帝制中国和转型中国的进程,黄河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和思想文明的探索。

2019年9月18日,一路考察黄河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的重要性,他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滚滚黄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关爱和说: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价值观念和民族性格,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思维方式与精神追求,都可以从黄河文明的长河中寻找到源与流。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去探寻黄河生态保护利用,让黄河永续成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无疑是黄河文明研究的重要课题。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民主是式,科学允张,猗欤吾校永无疆。”岁月倏忽而逝,校歌依然回响。一泻千里浩浩荡荡的黄河,铸就着河南大学百年学人。时光掩不住他们的光芒,他们是大学的精神,是民族的脊梁。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0日13版)

者:杨逍

“龙套巨星”这个词从周星驰口中说出,很带有其“无厘头”风格,乍一听很搞笑,细一想又深有意味。这四个字可谓周星驰演员生涯的真实写照,龙套成就了周星驰的巨星地位,让他从“周星星”变为“星爷”,而巨星则让周星驰“因为无敌,有些寂寞”。

“巨星”星爷回忆“龙套”周星星时,说:“每天都在等,但是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其实应该是等机会吧。一年一年地等,一天一秒钟地等。最后快要‘死’的时候了,终于有机会了,才发现其实这不是机会,完全是个误会,于是接着等。”

所以,在1999年的《喜剧之王》里,柳飘飘对尹天仇说:“你看前面好黑,什么都看不到。”尹天仇说:“也不是,天亮以后就会很漂亮。”但电影的结尾,尹天仇还是失去了演主角的机会,没有安排一个他功成名就的结局。

20年之后,有了20年人生感悟的周星驰却更加童心未泯,更为喜欢童话,所以他再拍《新喜剧之王》,片中的女主角如梦看到了天亮,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周星驰想给观众一个完美结局:“因为我觉得这样能够更直接地鼓励到大家,让观众看到人生不会永远都跑龙套的。可以说,20年前,观众没有和尹天仇一起看到‘天亮’,但20年后,大家可以看到了,天亮以后真的很美。”

两个月拍完,但是想了七八年

2018年11月29日,周星驰新作《新喜剧之王》官宣定档2019大年初一2月5日上映,消息一经发布迅速成为热点话题,除了星迷的期待外,更是引得不少争议,比如说“时隔20年为何要拍《新喜剧之王》?周星驰是在炒冷饭,是江郎才尽了”,还有的说“电影两周就拍好了,因为《美人鱼2》制作超期,为填补空档,周星驰才临时开拍了《新喜剧之王》”。

对于种种“乱谈”和猜疑,周星驰不急不恼,一一回复,他笑说:“好像到我这个年纪,每个新戏出来都会被说江郎才尽,我炒过扬州炒饭,但我真的没炒过冷饭。《美人鱼2》的后期制作时间长,本来就计划要到2020年上映。”

周星驰透露,七八年前已经在考虑再拍部讲述小人物努力奋斗的故事:“一直在想着要再做点什么,偶尔就会想一下。感觉想得差不多的时候是三年前,突然一下子想清楚了,就开始一点点地准备。在现在这个时代,怎么去重新展现出曾经的故事,却又要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地方。”

《新喜剧之王》堪称横空出世,因为影片是用《D计划》片名立项,之前也曾有传言说周星驰要拍《喜剧之王2》,但这一消息后来也被多方否认。周星驰坦承自己确实故意“低调”,“因为电影的最终名字还没想好,又不想给大家剧透,就随便改了一个名字。那我为什么叫《D计划》而不是ABC,是因为ABC已经被别人注册了,没办法,我就只好选D。”

在周星驰心中,并非因为《新喜剧之王》是一部IP续作,就难度降低了,出于对电影的虔诚,周星驰是不允许自己对于作品有任何怠慢的,“我想我是需要时间的,《喜剧之王》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电影,对我来说算是很重要又很有意义的东西,又赶上上映20年这样一个节点,我难免会考虑很多东西,所以一直没有公布。一个是想多给我自己一点时间,也算是给观众一个惊喜;二是我想要检查好了再交出来,这样对我来说不太会有遗憾。我不想电影还没出来就已经有人在盯着,万一我又多想了一年怎么办?”

周星驰否认了两周即拍好《新喜剧之王》的说法,“如果真的可以的话,那我也太厉害了。”他介绍《新喜剧之王》用了两个月拍摄,因为电影没有特效,拍起来比较简单,后期制作也不麻烦:“如果从正式剧本开始算,那应该是3年,剧本完成了后,其实拍起来很快,但是我们这次用了不一样的拍摄手法,在这方面花了一些时间。”

每次看到群演,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经历

和周星驰合作过的演员,尤其是群演、龙套演员都会很心疼他,因为他太辛苦,剧组的事不但事必躬亲,每个演员的戏也都要亲自上阵教,包括群演、龙套,拍《新喜剧之王》时也不例外。

周星驰坦承拍戏确实很累,他因此有时候想成为机器人,“不过,有时候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太累,那种充实的感觉会淡化疲惫。对一部电影来讲,不存在小角色,每个人都是有用的角色。要达到电影的效果,不管是什么戏份的人,他们对最后的影片呈现都会产生影响。可能是我自己表达习惯的原因吧,我觉得演出来更直观一些,我想让演员立刻明白我到底想要哪种感觉。但是在这个过程里,他们也会创造出自己很多不同的东西出来,其实大家是一起在奉献灵感。”

《新喜剧之王》讲述了女主角如梦在龙套生活中遭遇各种打击,但是绝不放弃的故事。周星驰表示,自己“每次看到群演,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身的经历”。

周星驰电影擅长讲述小人物故事,能用平常视角,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态度去讲述小人物的生活,则与周星驰的心态有关。虽然做巨星多年,但他每次接受采访时都会说自己还是个小人物,有着普通人的生活,“那些小人物的生活情景并没有离我而去,只不过,我的工作是电影,所以大家都认识我,让我还能继续拍电影,做自己喜欢的事。”

《新喜剧之王》中唯一的明星是王宝强,为什么不多找一些成熟的演员来演?周星驰说因为他希望给更多有热诚、有梦想,一直在努力奋斗的人们机会,发掘更多的人才,“这也是我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我希望不断有年轻的演员出现,让他们受到鼓舞,参与到电影行业中。”

周星驰在电影中常用些剧组工作人员,比如编剧、副导演等,都会披挂上阵成为剧组演员,问及为何会有这一“爱好”,周星驰笑说因为这些人也都有演员梦,而且《新喜剧之王》中有很多戏中戏的故事,很多角色就是拍电影的演职人员,“所以找真实的他们来演,不是更好吗?”

搞笑也需要有很痛苦的经历

《喜剧之王》中,有很多桥段来自周星驰真实的经历,例如片中尹天仇换上神父服装后被杜娟儿一枪打死,但直到杜娟儿解决完所有坏人,尹天仇却还在后面演“内心戏”,急得导演直喊“Cut”。这个片段取材自周星驰在《射雕英雄传》里跑龙套的经历。

片中一只蟑螂蹦到尹天仇扮演的死尸上,可他还是一动不动,这段戏源自于周星驰拍摄电影《九品芝麻官》时的真事。

20年之后,龙套的“待遇”并未提高,《新喜剧之王》中,鄂靖文扮演的如梦,一点也不比尹天仇受的罪少,以至于鄂靖文笑说能被选为女主角,是因为自己“抗打”,跑龙套的种种辛酸,让观众泪目。

龙套时期的周星驰本人,就像尹天仇、如梦一样是剧组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他们意见太多,太认为“自己是一位演员”。在1983版《射雕英雄传》中,周星驰饰演一名士兵,要被梅超风一掌打死。演前他主动跟副导演商量,“我可不可以用手挡一下,第二掌再死。”副导演眼睛一瞪:“浪费时间!”

在成为巨星之前,周星驰做了六年龙套,看了无数的白眼,吃了无数的苦。因为身高没有优势,他要穿着有七八厘米的内增高为自己找机会,但是别的竞争者也会穿,所以,周星驰依旧没有机会。

周星驰和郑少秋合作拍摄电视剧《大都会》时,一天拍完戏已经很晚了,周星驰却对着电梯口发呆,然后他突然躺倒在电梯门口,旁边的工作人员很诧异,纷纷看着周星驰被电梯不停地撞击着。周星驰说:“如果死在电梯门口,就会产生不停被撞击的神奇效果。”旁边的郑少秋说:“你真是个好演员。真没想到你竟然这么执著。”最终,导演拍板,用了这个镜头。

在《新喜剧之王》路演期间,周星驰还讲述过,自己做龙套期间,有一句台词他回家后觉得说得不好,就坐车回到片场,跟导演请求再拍一次。导演一开始不乐意,周星驰情急之下就下跪求他,最终导演同意让他重拍。

所以,问起周星驰对那些年龙套生涯的最深感受,周星驰说被骂被嘲笑都是家常便饭,“比如我问导演可不可以这样子?导演说,‘算了,都看不见你,走开。’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每天都在等,但是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其实应该是等机会吧。一年一年地等,一天一秒钟地等。最后快要‘死’的时候了,终于有机会了,才发现其实这不是机会,完全是个误会,于是接着等。”

从龙套生涯起步,成名后却被种种问题所牵制,被批评说是片场的暴君,不懂人情世故,金钱上又锱铢必较等等。多年来,周星驰纠纷不断、非议缠身,但他对于种种批评从来不会回应,孤独地做着自己。

王晶曾经评价说:“周星驰的沧桑和忧郁是从头至尾的,他把所有的笑都留在了银幕上,好像生活中你想看见他笑就得先付钱一样。”

周星驰用喜剧隐藏了他真实的内心,不过,他那看似简单的喜剧并不意味着浅薄,他所制造的每一个笑声其实都酝酿自生活的五味杂陈。周星驰说:“其实,要经历很多很多的痛苦,才能得到一点点笑声。搞笑也需要有很痛苦的经历,那些最悲惨的事情也可以是最搞笑的东西。拍哭戏其实很容易,但要想得到一点点笑声,反而是要经历过很多痛苦才能达到,做喜剧真的很难。”

自己也仍在努力当中

9岁时的周星驰看到电影《唐山大兄》时,突然想做一名演员,“我要成为李小龙这样的功夫明星”。而那时的他,害羞之极,和母亲去外面吃饭,如果有外人在的话,他都会用菜单挡住脸,“我害怕别人看着我,看着我讲话”。

所以妈妈对儿子当明星的“远大志向”,只能回以大笑,可是周星驰却认真了:“如果做人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如今功成名就的周星驰已不再是单纯的电影创作人,他的多元身份致使他无法回到被称作“星仔”的青春年代。资本的力量致使他在做出某些决定之时,再也无法仅仅从创作的角度出发,而需要他具备更大的资本野心和抱负,以此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在这种多重要求的索取下,周星驰纵然是一个天才,但其个人创造力绽放的过程,也是被严重消耗的过程。除了资本,年龄是另一个折磨天才的可怕原因,周星驰自己也说过,“这些年我的电影越来越少,只想跟大家说一句,对不起,我老了。”

人老了,很多事情就看淡了。所以,周星驰现在拍戏,要承受的、要妥协的也更多。一方面,如他所说:“好像到我这个年纪之后,每个新戏出来都会被说江郎才尽。”而作为“老导演”,他还要适应现在的时代,适应现在的观众:“不仅是电影,整个世界都一直在变,我们必须一直去学习。电影最主要的就是创意,要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电影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工作。我想我还可以给观众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每次都会再努力一下。”

周星驰也有不变的东西,那便是“童心未泯”,电影里的孩子气是周星驰的显著标签,《美人鱼》除了一贯的恶搞、无厘头外,温馨的人鱼恋服务于环保的主题,使得影片简单易懂,老少通吃。《西游·降魔篇》里的除魔利器是《儿歌三百首》,《新喜剧之王》里王宝强这个过气明星则男扮女装演起了白雪公主。

仍在努力奋斗的周星驰想在《新喜剧之王》中向人们传递“努力,奋斗”。他还特意选用了陈百强的《疾风》这首老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曲,在他低落时,《疾风》曾经给过他很大安慰,周星驰说:“这首歌的歌词很耐人琢磨,需要仔细地感受,比如唱到‘风却没理起始与终,它只知发力去冲’,或者‘如内心有梦便全力追踪,好比天空疾劲野风’,你可以想象出来,一个小人物全力奔跑的画面,这时候响起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是不是很合适?这时候‘疾风’也给了追梦的小人物一种力量,就好像拼搏的人都是疾劲野风。”

在周星驰看来,每一个人都是尹天仇,都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其实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任何事情不要害怕失败、困顿或者种种阻力,带着满腔热血去努力,就像疾风一样。正在努力奋斗的年轻人,希望你们都能成为自己人生的喜剧之王。”

而周星驰口中的“王”也绝非是大众理解的王者,而是认真生活、努力追求的小人物,“在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真实、自信、认真甚至是较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遭遇再多困难也不会放弃。不停追求梦想,甚至有一些执著。我自己也是正在努力当中,所以我就希望献给那些在努力奋斗当中的你们,看完之后可以更有自信,更努力。”

《大话西游》中那段经典的城楼戏,那个看似什么都无所谓的至尊宝,一瞬间变成了城楼上的那个夕阳武士,大步走向他爱的女人,用尽全身力气抱上去说:“我这辈子都不会走,我爱你。”

也许,这也是周星驰想对他热爱了一生的电影说的台词。(杨逍)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