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就餐时,你可能看到过或自己亲身实践过这样的“餐前仪式”:撕开餐具包装,倒上热水,洗洗涮涮杯筷碗碟……
很多人觉得外面的餐具不卫生,热水烫一下有消毒作用。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做法有用吗?
一 餐饮具到底卫生不卫生?
卫生不卫生,除了可见的污物外,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致病菌。
《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规定“不得检出大肠菌群、沙门氏菌”。
近年来,沙门氏菌检出率较低,我们来看一下更为常见的大肠菌群。
(1)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抽检结果
2021年3月,普陀区通报检出6批次餐饮具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均为大肠菌群;
2021年5月,宝山区通报抽检餐饮单位150件餐饮具,其中5件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均为均为指示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2021年6月,黄浦区通报9家餐饮单位餐具上检出大肠菌群。
(2)相关调查研究
(3)网络报道
关于网红日料、知名火锅店的餐饮具检出大肠菌群的情况亦有报道。
综合来看,餐饮具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总体尚可,但仍有不合格的情况。多数情况下,直接使用问题不大,也不会引起疾病。虽然偶有可能引起腹痛、胃肠道不适,严重的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多数人可能并不会注意到,反而认为是吃得太辣或冷饮太冰,刺激胃肠道导致的。
二 用热水涮洗能消毒吗?
我们从热力作用和机械作用两个方面来分析。
(1)热力作用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可通过不洁餐具传染,比如甲肝病毒,需在100℃条件下保持长达5分钟才可灭活。
家庭日常餐饮具煮沸消毒也要待水沸腾后,保持10分钟以上,且需要将餐具完全浸没于水中。而餐饮店提供的热水一般都达不到100℃,更不用说只冲涮那区区十几秒了。从专业角度看,作用比较有限,并不能达到卫生消毒的目的。
(2)机械作用
涮洗餐具,除了热力作用外,还可利用机械作用去除部分微生物,冲掉一些洗涤残留物。但同样因时间短、无清洁剂等原因,杀菌消毒的效果非常有限。
?
涮洗餐具最多就冲掉一部分微生物,但不可能杀灭它们,只能说是略微有点用。
三 使用餐饮具前应“两看一闻”
1.看有无霉变
特别是木质、竹质筷子,更易发霉。
2.看是否有污渍
看餐具上是否有碎屑、残渣等异物。
3.闻有无异味
凑近闻一闻有无刺鼻、刺激、异常气味。
如若存在以上情况,涮一下是没有用的,直接更换新餐具才是正确做法!
四 有必要自带餐具吗?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没有必要。对于患有免疫相关疾病或过敏性疾病人群、婴幼儿等,建议外出用餐自带餐具。
一个爱家的人一定会把自己的厨房装扮得漂漂亮亮,因为这不仅是对于时尚美观的追求,更是对家人的身体健康负责。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家庭“chef”,厨房里面必定是装备齐全的。那么,厨房用品有哪些需要购买的呢?快来随小编一起看看常用厨房用品大全吧,这里有最全的厨房用具清单。
炊事用具 清单 LIST
锅具 | 电压力锅、不粘锅、炒锅、无烟锅、高压锅、奶锅、电饭煲、多功能锅、电蒸锅 |
灶具 | 燃气灶、集成灶、电磁炉、电陶炉 |
电器 | 微波炉、电烤箱、面包机、多士炉、早餐机、电饼铛、电蒸箱 |
调理用具 清单 LIST
调理工具 | 刀具、陶瓷刀具、砧板、锅铲、斩骨刀、多功能刀、水果刀 |
调理电器 | 榨汁机、豆浆机、酸奶机、绞肉机、咖啡机、面条机、搅拌机 |
餐饮用具 清单 LIST
餐具 | 餐具套件、盘/碗/碟、筷子/勺子、西餐刀叉勺、保温饭盒、不锈钢餐具 |
茶具 | 整套茶具、茶盘、电热水壶、功夫茶具、水杯 |
酒具 | 酒杯、酒具套件、醒酒器、开瓶器 |
清洁用具 清单 LIST
热水系统 | 小厨宝、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龙头 |
清洁物品 | 水槽、油烟机、集成水槽、洗碗机、消毒柜、排气扇、果蔬清洗机 |
垃圾处理 | 垃圾处理器、垃圾桶、垃圾袋 |
储存用具 清单 LIST
食品收纳 | 冰箱、冰柜、保鲜柜、保鲜膜 |
物品储存 | 置物架、拉篮、橱柜 |
厨房物品选购的四大原则
卫生原则
厨房作为美味的集中营,是我们每天摄入营养的食物储存和加工地,因此要尤其注意卫生。特别是要有防止蟑螂、老鼠、蚂蚁等污染食品的功能,才能保证整个厨房用具的内在质量。
防火原则
厨房可以说是在家中唯一用到明火的地方,对于防火的能力要求很高。材料防火阻燃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厨具乃至家庭的安全,特别是厨具表层的防火能力,更是选择厨具的重要标准。
方便原则
厨房的东西众多,如果手忙脚乱,那么很有可能搞砸一碗菜。因此,在厨具按正确的流程设计各部位的排列,日后使用会很方便。要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原理和厨房操作程序的厨房用具。
美观原则
厨具不仅要求造型、色彩赏心悦目,而且要有持久性,因此要求有较易的防污染、好清洁的性能,这就要求表层材质有很好的抗油渍、抗油烟的能力,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表面洁净如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家里自己做饭吃了,一顿精美的饭菜是从厨具的选择开始的。好用的厨具可以让你烹调饭菜的时候更为得心应手,健康上也更令人放心。成套厨具在储物功能设计上颇显精心,一扫以往零乱、难寻的窘境,让厨房变得更加美观大方,丝毫不比其他家具逊色了,成为了许多精英人士的首选。
餐具
自古以来
人们便认为银制品对健康有着神奇的功效。
古人深信用银器可以消毒乃至识别毒物
因此银筷、银碗、银酒具等成为王公贵族的日常用品
“银针试毒”在中国的古装影视剧中是一种常见的桥段
而这个传说的原理其实是误会
古代的毒药一般是砒霜,砒霜本身是不会让银针变黑的。但是古代的砒霜生产工艺比较落后,杂质很多,往往含有一些硫化物。硫化物能与银反应生成硫化银,从而使得银针变黑。对于不含硫的毒药或者高纯度的砒霜,银针是不会变黑的。
银餐具可以杀菌?
银餐具安全吗?
该如何挑选和使用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银餐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银餐具的杀菌性
一些银质餐具的推崇者常常宣称银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云南民间也传习着:口腔溃疡,用银制品擦拭患处;小孩拉肚子,用银制品煮水喝;用银饰刮痧等生活小诀窍。
银离子的确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跟其他金属离子相比,其杀菌能力相当强,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水质净化、护肤品等领域。而银餐具材质主要为单质银,它的“杀菌消毒”作用则主要来自于其在使用过程中银离子的迁移。
银在水中存在一定的溶解度,虽然很小,但微量的银离子亦可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另外据国内科研机构研究显示,银在酸性条件下有着更为可观的迁移量,说明银餐具“杀菌消毒”的说法确有其科学依据。
银餐具的安全性
在食品中,银因为稳定性高,很难溶解,也不会被人体吸收,所以很难影响健康。银在中国没有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在欧盟则可以,编号为E174的食品添加剂就是银。
如果食物中含有硫,那么银餐具可能变黑。比如鸡蛋在煮熟的过程中,就可能释放出一些硫。这不会影响健康,但会大大影响视觉和味觉体验。
国标GB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中银及其合金按纯度分类为银800、银925和银990(足银),目前国内市场银餐具材质通常为足银,也有部分银餐具为925银。925银由于加入较多的合金杂质,作为餐饮具使用而言,考虑到杂质重金属的迁移,其安全性要低于足银餐具。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相关学者对足银餐具的研究表明,部分足银餐具锑元素含量可达0.1374‰;锑元素为GB28480-2012中规定儿童首饰中溶出量不得超过60mg/kg的元素,而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806.9-2016中并未规定锑元素的迁移量限量及测试方法。关于银餐具的安全性,国内相关科研机构仍在不断地深入研究。对于银餐具的优缺点,希望广大消费者合理认知、理性消费。
< class="pgc-img">>如何选购
首先,看纯度。足银中杂质元素很少,而925银中可能包含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如铅、砷等,应尽量选择纯度较高的足银产品。
其次,看质检。应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合规产品,并重点查看产品的质检报告,看其有害物质(铅、镉、砷等)迁移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查看标签标识或说明书是否齐全,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材质、符合的安全标准,生产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等)是否完整。
最后,尽可能选购有独立密封包装的产品,避免流通过程中的微生物及氧化污染。
如何使用和保养
首先,新的银餐具要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摩擦碰撞。刚开始使用的银餐具应使用温水加少量洗洁精清洗,然后用软绵布轻轻擦拭后,用保鲜膜包好(或其他密封容器)置于柜中(不能直接接触木制家具),要远离暖气,房间内的温度不宜太高,通风也要良好。
其次,银餐具使用一段时间,或经常接触潮湿空气、含硫油烟气后,银表面容易发黑变暗,这时要用光亮剂擦洗,再用软绵布擦干即可。另外,银餐具使用时千万不能用84消毒液、强酸类去污粉等化学剂漂洗,这一点是要注意的。
再次,银器去黑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海绵或软绵布沾点光亮剂,将其擦亮,好的光亮剂会留下一层看不见的保护膜。其二是浸银水。不过使用浸银水的时候要注意看使用说明书,有的浸银水浸的时间长了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另外部分银制品在销售时可能会附赠擦银布,擦拭的时候使用擦银布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