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以“政企协作”为基础,云岩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展食品监管业务时,多了一个新方法——打开“美团政企通”平台,通过后台数据了解辖区餐饮企业销售情况及实时排名,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餐饮企业进行靶向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云岩区是全市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重点区域,让人民吃得放心,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高效率、高质量抓好食品安全监管至关重要。”云岩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蔡佳丽说。
“政企协作”探索智慧监管,只是云岩区以智慧监管提升治理能力的一个方面。近年来,云岩区立足“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根本目标,以提升智慧监管水平、提升治理能力为着力点,积极推行“互联网+智慧监管”,创新打造“云岩区食安通”智慧监管平台,并有效运用于辖区校园、企业、街面、商业综合体等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辖区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互联网+明厨亮灶”
守护学子“舌尖上的安全”
11月17日中午,中天中学未来方舟校区,负责3000余名学子一日三餐的校园食堂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宽敞明亮、整洁有序的就餐环境外,最显眼的就是各个区域无死角监控的高清摄像头。
“我们是第一批实施云岩区‘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增效工程的学校,2019年底就在食堂后厨粗加工间、烹饪间、面点间、售餐间安装了8个摄像头,并将监控视频流接入‘云岩食安通’智慧监管大数据平台,让后厨操作更加透明、食品更加安全、家长更加放心。”中天中学总务处副主任李永红说。
“孩子在学校吃什么,饭菜是否安全?这是每位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学校开展这项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监管,家长随时可以在手机上通过‘食安通’小程序查看学校的‘后厨直播’,食材是否合格、加工操作是否规范等一目了然,等于是吃下了‘定心丸’。”一位学生家长表示。
事实上,不只是中天中学,将学校食堂由“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的封闭状态转化为视频化“明厨亮灶、欢迎监管”的开放状态,已经是云岩区校园的常态。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目前,该区191家学校食堂100%实现视频化“明厨亮灶”,视频监管信息全部接入“云岩区食安通”智慧监管平台。
“具体工作中,我们因地制宜、因校施策,选取视频显示、透明展示等方式开展明厨亮灶工作,健全了‘八大链条’监管模式,搭建起‘线上+线下’监管双渠道,构建了“校园+监管+社会”多方共治的监管格局,多举措改革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确保严格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云岩区市场监管局餐饮科工作人员杨鹏飞说,目前,辖区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持续不断优化,学生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升级企业管理模式
打造云岩“五心”厨房品牌
11月16日,在云岩区水东路滋粥楼餐厅,等餐间隙,市民刘先生一直盯着大厅里播放着后厨实时画面的液晶屏,“监督”着菜肴从清洗、切配、烹饪、装盘直至送上餐桌。
“以前各大餐厅的后厨都是‘秘密花园’,现在企业主动开放后厨让消费者监督,确实是很大的进步。这是一份底气,也是一份诚意。”刘先生说。
各类物品分类有序贴标签整齐摆放,各区域管理卡明确责任范围和责任人,各项工作分类制定作业指导书,不同器具明确标准化操作流程……走进餐厅后厨,以“4D厨房管理体系”为标准,“井然有序、井井有条”是最直观的印象。
“‘4D厨房管理体系’是全国餐饮行业的先进管理体系,具体包括整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我们以此为标准对所有物品、设备及人员进行统一规范,借助明确标识直观体现,并通过监控摄像头接受全过程监管,可以有效节约空间、节约成本、提升效率、预防食品安全事故。”滋粥楼餐厅店长覃红宁表示。
不仅如此,作为云岩区3家首批试点的单位之一,在云岩区市场监管局指导下,该餐厅目前正着力升级服务品牌,积极打造餐饮“五心”厨房示范店。示范店以满足群众更好餐饮需求的“初心”为基础,积极依托“4D厨房管理体系”实现“匠心”烹饪,不断做优做细贴心服务,营造“舒心、贴心、暖心”的消费服务体系。
“引导企业从关注自身管理到升级营运服务品牌,云岩区‘五心’厨房品牌的打造以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为主要途径,具体拟订了11项标准,大力创建一批示范企业,着力构建诚信、有序的餐饮服务环境。”云岩区市场监管局餐饮科科长冯雁临说。其中,必须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摄像头并接入“食安通”智慧监管系统、必须采用餐饮服务“6S管理标准”或“4D厨房管理标准”进行日常管理是两项重点要求,旨在推动餐饮企业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连点成线”打造示范街
夯实“三感社区”食安基础
“和往年不同,今年金仓路的餐饮店里多了很多标准化的标识,还装上了监控探头,让我们消费多了一份安心。”提到金仓路的变化,市民刘燕说。
今年以来,云岩区把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为食品安全治理至关重要的一环,以“连点成线”提质打造为思路,集中力量启动食品安全诚信示范街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推动餐饮业全面提升质量,保障群众食品安全,夯实“三感社区”食安基础。
工作中,以“科学监管、常态监管、全面监管”为着力点,在整改提升餐饮商家整体形象的基础上,示范街打造以“互联网+明厨亮灶”为手段,通过安装后厨摄像头、智慧监管大屏,实现对示范街商户的智慧化管理。
“互联网+明厨亮灶”是智慧化管理的基础。云岩区市场监管局为示范街上每户餐饮商家全部安装后厨摄像头,并做到开店即开拍、所见即所做,确保食品加工操作对顾客透明化。摄像头抓取画面后,会同步推流至智慧监管大屏及“云岩食安通”智慧监管平台,市民可通过大屏和手机“食安通”小程序实时查看各店后厨情况,并对违规行为一键举报。
智慧监管大屏是面向多方公开的智慧化管理终端。以“大数据分析助力管理科学化”为着力点,云岩区市场监管局在每条示范街均安装智慧监管大屏,屏幕上全天候滚动播放示范街商户后厨画面,并设有商家信息公开、监管模块、快检信息、食品安全宣传、优质商家推荐、党建文化等多模块,立体式呈现示范街餐饮商家的综合情况。
“智慧监管大屏会实时更新各部门监管数据,并定期评选优质商家,强化规范操作的正面效应,引导商家良性竞争,突出执法监督、同行监督的约束力,推动形成商家自我监督、商家相互监督、食客自发监督、执法单位强力监督的四方共治良好局面。”蔡佳丽说。
目前,云岩区已打造金仓路、秋实街、民生路、黔灵山公园、化工路五条食品安全诚信示范街。
来源:贵阳日报
民网-贵州频道
葛子琴与志愿者合影。 胡伟 摄
近年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以省级文明县城巩固提升为动力,把吃得放心、穿得暖心、住得舒心、行得安心、乐得开心“五心”融合发展,作为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分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构建三级文明实践组织体系,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厉行节约,保障衣食文明
该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与“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有效结合,在激发动力、关心关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上下大力气,保障衣食文明。
今年来,该县在移民安置点推行积分激励管理,打造“积分超市”“爱心超市”,设置“商品区”和“爱心区”。据团山社区第一书记柳舟介绍,社区群众主要通过环境卫生、善行公益、文化事业、配合工作、表彰奖励五种方式获取积分,每项分值有2分至500分不等,所得分值均可到积分兑换超市挑选相应的物品。
来自松江公司的志愿者陈斌扶老人过马路。胡伟 摄
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团山社区移民安置点创新打造300余亩“微田园”农耕场所。搬迁点1388户以家庭人数划分获得40至60平方米,获得的土地可通过自我调节种植蔬菜,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促进了生活文明有序进行。
“今年是我到团山过的第二个端午节,大家一起包粽子,我觉得非常和睦。”今年72岁的严昌刚2018年底从妙隘乡新庄村搬迁到团山社区,多方的关心让他越来越喜欢这个新家园。在端午节到来之际,该县工青妇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爱心企业在该社区开展端午节包粽子比赛,引导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群众在积分超市兑换礼品。龙元彬 摄
该县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此项内容写进村规民约,把标识张贴在用餐场所。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斗音、松桃视界APP等媒介及时发布倡议书,开展“文明餐饮·光盘行动”和转发接力“光盘接力·爱的谷粒”我接力我倡议。坚决向不文明用餐说不,倡导“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成风化俗,树立住行新风
该县以培育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城乡人居环境为载体,积极深化“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松桃”活动,全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美丽文明新松桃。
加大全民监督,促进文明行为。今年4月以来,该县采取媒体记者采访、职能部门执法、督查暗访取证、广大市民举报等方式,开展不文明行为公开曝光行动。重点针对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灯、攀爬隔离护栏,乱停放车辆、乱调头、乱鸣笛等十类不文明行为,在广播电视、松桃网、微松桃等媒体设立“曝光台”,并利用世昌广场、七星广场、大十字、外滩广场LED显示屏进行曝光,努力营造一个人人抵制陋习、自觉遵守文明守则的良好氛围。
团山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松桃文明办供图
组建志愿队伍,提供文明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启动以来,该县每天组织70余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松桃城区的车站、公交站台、主要路段和繁华路口,志愿者们对过往市民进行文明劝导、宣传、搀扶,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来自河南的62岁老人葛子琴一年前患脑梗,腿脚不便,出行只有靠拐杖支撑。“每天出门活动,穿越斑马线是最头疼的事。现过马路,志愿者们总是争着搀扶,真的很感激。”葛子琴说,松桃人居环境好,城市干净整洁,民族文化厚重,她很喜欢松桃,希望这样的文明活动持续开展。
医务人员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松桃文明办供图
抓好夜校教育,树立文明新风。该县坚持整合工青妇资源力量,结合“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在易地扶贫搬迁团山社区安置点创办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以“楼上安居、楼下听课”为宗旨,采取“固定 流动”、“苗语 汉语”授课模式,为搬迁群众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增强致富本领。重点围绕政策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讲解、家庭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每周开课2期。针对村民存在的陋习,该县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革除陋习专题讲座,引导社区居民实现住新居、换新颜。
以文化人,提升娱乐品质
近年来,该县在团山社区实施“希望工程·陪伴行动”项目,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四点半课堂”,采取“志愿者 老师”的授课模式,不仅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文化体育艺术教育、健康教育等,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oub ngongl dad jod(两只老虎), oub ngong dad jod(两只老虎).jid shangt ghuangs (跑得快)……”今年,该县还为教师吴梅教的四面花鼓希望小课堂,邀请了六完小苗歌教师麻丽教学生用苗语唱儿歌。
松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四点半课堂志愿者辅导学生。松桃文明办供图
目前,该县已经将四面花鼓和苗语课程希望小课堂定为每周六、周日定时开展,通过开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希望小课堂”,让安置点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为他们融入新环境搭建了文明实践平台。
该县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用文明时尚抢占了精神高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精神世界,增加了精神力量,提升了精神风貌。(戴振 胡伟)
<>饮店长在门店管理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员工,什么样的服务才是一个优秀的员工的标准呢?告诉他们餐饮服务中的这“三轻、四勤、五先,五心,五声、十一字”,助他们快速成长为优秀员工。
☆ 服务中的“三轻”、“四勤”
“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四勤”:腿勤、嘴勤、手勤、眼勤。
☆ 服务中的“四平”“八稳”
“四平”:桌椅放平,餐具摆平,上菜端平,撤盘拿得平。
“八稳”:说话稳,动作稳,走路稳,上菜稳,撤盘稳,斟酒稳,摆台稳,收尾稳。
< class="pgc-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