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关注的重庆百宗杀牛场原味老火锅北大街店添加老油一事有了最新结果,4日,记者从青羊区检察院获悉,经该院提起公诉,因在火锅中添加老油,从该杀牛场加盟店股东到经理以及厨师,均付出惨痛代价,除支付6万至20万不等罚金外,同时还分别获刑一年六个月至两年不等。
法院查明,2014年5月,邓长林、赵龙、罗新严三人分别出资40余万元,注册成立青羊区新龙林火锅店,同时出资10万余元加盟重庆百宗杀牛场原味老火锅,并安排田仁兵到重庆百宗杀牛场原味老火锅重庆总店学习火锅锅底技术。同年6月,重庆百宗杀牛场原味老火锅北大街店正式开业,并于同年8月聘请李继常为经理,负责火锅店的经营管理工作。
在火锅店经营期间,赵龙、邓长林、罗新严决定不再从重庆总店购进火锅油,改由田仁兵以客人食用过的火锅油为主要原料,自行加工炼制火锅油,供给日常火锅销售所需,达到循环使用火锅油的目的。此后,田仁兵每天火锅店关门后将客人吃过的火锅锅底用滤网滤除杂质,油水分离后得到“老油”,并按一定的周期“拉油”(即在用“老油”循环加工炼制火锅油时加入各种香料、调味料以补充火锅油被长期循环使用而流失的香味)。赵龙、邓长林不定期对田仁兵循环炼制的火锅油进行试锅,检查味道。李继常则负责将收集到的客人对火锅味道的反映提供给赵龙、邓长林。去年7月1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李继常、田仁兵扭送至公安机关。7月9日,民警传唤邓长林、赵龙、罗新严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青羊区法院判决,被告人邓长林、赵龙、罗新严犯生产、销售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被告人李继常犯生产、销售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被告人田仁兵犯生产、销售有害食品罪,判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六万元。
青羊检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张柄尧 编辑 魏孔明
个名叫“重生之我在北京卖麻辣烫”的小红书博主停更了近一个月,有网友直呼“没有新故事,我连吃饭都不香了”。
今年7月,这个账号在小红书发了第一条笔记,“是的,我重生了。上一世我因手握麻辣烫绝世美味秘方被奸人迫害……复仇之路开启在京客隆美食城中!”
如果不看到最后,谁能想到这是一家麻辣烫店的广告?博主在小红书走红后,收获了一大波关注和讨论,外卖软件上的同名麻辣烫店也火了一把。
重生归来、白手起家、失业还债……最近,这种令人尴尬又上头的网文套路“攻陷”了外卖软件。然而,正是这些奇葩的店铺名,默默支撑起了一门新生意。
点个外卖像在看小说
这家“重生之我在北京卖麻辣烫”是最早做“重生系列”的外卖商家之一,店主是个00后,平时爱看网络文学,因为今年这个梗在网上很火,她在开店同时开通了小红书账号,一边讲故事,一边征集网友们的备货意见。
所谓的“复仇计划”,实际上是她自己编的小故事,印在小卡片上随餐赠送。两三百字的爱恨情仇围绕这家麻辣烫店展开,题材包括真假千金、霸道总裁、爽文等等,一共有6个版本。
这种编故事的营销模式在小红书上成了“流量密码”,麻辣烫店的账号 “出圈”,不少网友转化成了顾客,跟店主留言互动,“中午就点一份麻辣烫,助力你的复仇计划”。还有人建议她把故事写成中长篇,可以分段连载,每点一次外卖就送一章节故事,最后集成一本小说。
在“云股东”的支持下,短短两个月,这家麻辣烫店在外卖平台上的月销量就达到了3000+单。
过了不久,全国各地涌现出“重生”的外卖店,范围包含炒菜、烧烤、小火锅等等,而她的麻辣烫店因为被举报而被迫“暂停重生”,改名为“我在北京卖麻辣烫”。
除了脑洞大开的“重生系列”,奇葩的外卖店名已经发展出了好几个流派,有魔幻现实派:“为了五十万彩礼开的干锅店”“杭州五套房,全靠美蛙鱼火锅”;还有厨师喊话派:“赌上厨师生涯的炒饭”“这家炒菜真的很好吃”……
“本来只是想点一份外卖,却仿佛看完了店主精彩的人生。”每天点外卖的大学生小郑说,但他发现现实往往是,标题越精彩,店面就越不起眼。在附近的美食城档口挤满了这类店,有的店在原来的名字上加个前缀,只是为了跟风引流。
全国有近200家“赌上厨师生涯的炒饭”
这样的店铺并不是个别现象,有商家已经做成了连锁品牌,门店遍布全国大小城市。
“不管我是在家还是公司,有时候出差到别的城市,点开外卖都能看见一家‘赌上厨师生涯的炒饭’。”90后小徐点过几次之后发现,这些店不光披着相同的“马甲”,连主页的海报、菜单都一样。让他觉得最好笑的是,每家店的厨师简介竟然也是同一个人,来自四川绵阳的小伙子。
很明显,这些看似诚意十足的外卖店,实际上是一门流水线生意。“赌上厨师生涯的炒饭!锄禾蛋炒饭·炒面·炒粉”的加盟商李先生透露,这个品牌在外卖炒饭品类小有名气,总部在北京,在全国各地有近200家加盟店铺,在杭州就有6、7家。
“交了3万多元加盟费,品牌方提供官方授权和线上运营,开店前会组织制作培训。”李先生说,外卖店铺的主页和菜单是品牌方统一设置的,但实际的出餐流程是每个店家自己把握,并没有传说中的统一配送料理包。“我们的配菜调料都是自己早上去菜场买的,每家店的口味肯定不一样。”
为什么越来越多店愿意花几万元给自己套一个“模板”?李先生透露,外卖平台对店名没有字数限制,长标题的信息量更全。在他开店的头一个月,每天的单量是个位数,后来朋友推荐他加盟品牌,有了这个抓人眼球的标题,店铺打开率就翻了十几倍。
不过,加盟店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李先生发现,杭州开的几家同名店口碑有好有坏,他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顾客在别家吃了一次不满意,可能以后就不会再点这个名字的店,我积累的口碑也没了。”
外卖界的“显眼包”,你会尝试吗?
点开外卖软件,在清一色的连锁品牌中,这些奇葩名字的店铺确实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除了炒饭、汤粉等正餐,连奶茶店也玩起了“重生还债”的套路。
不少店还会在菜单栏继续秀创意,“上海男人也爱的肘子肉菜饭套餐”、“8.8万没卖配方的红烧排骨菜饭套餐”,主打一个把客户期待值拉满。
对于这些外卖届的“显眼包”,总有人抱着试试的心态点进去。在外卖评论区,不少食客说就是被店名吸引进来的,“看到这么夸张的店名,我就想看看有多好吃。”“第一次点,看店名觉得很有意思,味道还不错。”
同时也有很多网友对这类店铺表示反感,“这是网文写手进军餐饮界了吗?”“商家不好好做菜,把钱和心思都花在营销上了。”
经常点外卖的童女士就说,她刷到这类店铺都坚决“绕道而行”,据她观察,这类名字花哨的外卖店大多是不做堂食的档口小店,店铺的卫生环境无法保证,宁可点连锁大品牌,也不会去“尝鲜”。
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据。美团规则中心的《美团外卖商家名称命名规范》显示,“商家名称需要与门脸牌匾上的店名保持完全一致”,且线上线下门店的店名需要同步修改。也就是说,这些线上平台的“显眼包”标题,需要在线下实体店也有一张醒目的招牌,而我们似乎很少在商圈和大街上看到这样的店。
日,有媒体报道了江苏南通崇川区观音山花园大酒店厨师为预防顾客腹泻在头菜里添加庆大霉素一案。今天(30日),崇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该案件为2023年9月崇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群众举报,联合公安部门现场查获的案件。对涉事酒店已依法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处罚款。对酒店经营者和相关责任人已依法限制从业资格。对构成犯罪的人员,司法机关已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图片来自网络
>360行,各行都有各行的门道。“道”用对了有益,用错了就有害了。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
只是就有那么一部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把一些不好的“道道”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把职业道德丢到脑后;把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当成儿戏。
这样的人就应该严惩!
网友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为什么添加这药?极大的可能是肉、鱼变质了,吃下去要拉肚子真可怕!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的西红柿都是催熟的,因为为了抢季节,节约成本。炒菜吃你根本平常不出来,生吃立马露出原形,就像萝卜一样,没有西红柿的味道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网络
>庆大霉素有耳毒性,儿童吃了会耳聋,大人也会有耳损伤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网络
>外面好多炉火都加止泻药,好多好多,包括连锁加盟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网络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留言,
#官方通报厨师在头菜里添加庆大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