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元系统学粤语
付费咨询微信
很多人喜欢吃“茶记”,即茶餐厅,茶餐厅中有很多粤语术语,你知道多少呢?
饮品术语
29:热鲜奶;206:冻柠乐; 306:柠檬可乐加姜
OT:热柠檬茶; COT:冻柠檬茶; CO6:冻柠檬可乐; CO7:冻柠檬七喜
冻T/凉茶:冻奶茶;乃T:奶茶; 孖T:两杯奶茶; 肥妹:热巧克力;汪阿姐:热咖啡; 败家仔:热阿华田;
斋啡:咖啡不加糖不加奶; 飞沙走奶:不要糖不要奶;啡走/茶走:不加糖 奶转炼奶; 走糖/走田:不加糖; 走冰/走雪:冻饮不要冰;少甜/少田:不要太多糖水; 爆雪/爆冰:加雪/加冰
非/冬非:热咖啡/冻咖啡; 央/冬央:热鸳鸯/冻鸳鸯; 田/冬田:热阿华田/冻阿华田
雪柜:瓶装可乐; 甩色:柠檬水; 爆辘:冻柠檬水; 爆柠:冻柠檬茶; 女人:蓝妹啤酒; 大青:大瓶青岛啤酒; 大力:大瓶喜力啤酒; 大妹:大瓶蓝妹啤酒
食品就餐术语
例水:例汤; 净水:不要汤料; 和尚跳海:滚水蛋; 靓仔:白饭; 靓女:白粥; 下火:皮蛋瘦肉粥; 摆尾:鱼片粥;细蓉:云吞面
蛋河:鱼蛋河粉; 南面:牛腩面; 牛什:牛什河粉; 炸面:油条; 炒底:白饭转炒饭; 制水:干炒牛河; 打烂:炒饭
黑汁:黑胡椒汁; 白汁:忌廉蘑菇汁; 烧衣:干烧伊面; 飞边:去掉面包皮; 加马:饭加份量; 加底:双倍饭、面、粉;扣底:饭减份量; 双扣/孖扣:饭菜都减份量
腿通:火腿汤通粉; 牛意:牛肉汤意粉; 萝柚:菠萝油; 西多:法式多士; 生春:太阳蛋; 孖春:双蛋; 熟春;熟蛋; 反春:三文治用的蛋
食丁:出前一丁; 烘底:经烘烤的面包; 揽住:鸡蛋三文治; 兜乱:上碟前将饭菜捞均匀; 餐蛋面:午餐肉鸡蛋煮即食面; 蛋牛面:煎蛋牛肉即食面;
队Q住:火腿鸡蛋三明治; 咪呕住:咸牛肉三明治; 夏惠姨:西多士; 鬼佬肉:咕噜肉; 印度老举:叉鸡; 老举皇后:贵妃鸡
上池:死鱼,指不新鲜; 走色:不要酱油活肉汁; 滚水:例汤; 走青:不要葱; 多色/加汁:加肉汁或酱油; 玻璃/誓愿:生菜
堂食:在茶餐厅就餐; 行街:外卖; 单手:客人持单结账
《教你学粤语》国内第一本使用香港语言学学会拼音方案的粤语图书,台湾同胞、泰国人、日本人、美国人都购买的粤语教材。
粤语图书配套视频教程、音频教程。 仅售60元,邮费自理。已热销2500多册。
咨询微信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UNCHI's TIME
-
第一次去香港茶餐厅
点单仿佛误入TVB卧底接头现场
「A餐鬼佬肉多色,加流晒汗嘅古天乐」
饶是广州人也一脸问号...
< class="pgc-img">>相信在座的各位,对茶餐厅都有种迷之喜爱,一杯丝袜奶茶、一碟叉烧饭,几乎就是在广人民的日常写照。
广州约有2231间港式茶餐厅,这种起源于香港的食肆,糅合中西美食,因品类多、上菜快、价格便,迅速成为平民饮食场所。
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茶餐厅里很多菜名都有英文的影子,在追求生活效率的香港,更是发明了不少茶餐厅独有的简称。
「一份A餐,走青太阳蛋,冻柠茶飞冰少甜,加一个靓仔」,如同间谍街头的点单暗号,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茶餐厅黑话。
< class="pgc-img">>一家正宗的港式茶餐厅,从菜单可见一斑,免治、多士、捞丁、云呢拿、梳打、奄列、炸两...这都算入门级。
真正的「黑话」,是叫伙计来点单时,从大家嘴里劈里啪啦蹦出的「英数粤」中国话。
*「英数粤」指英文、数字、粤语
>多士,其实是吐司Toast的音译,由此延伸出来的有「西多士」——浸泡蛋液、牛奶,油煎而成的法式吐司,别名「夏蕙姨」
< class="pgc-img">>起源关于娱乐八卦,吃西多士时需要淋糖浆,粤语「淋胶」,夏蕙姨曾与演员「林蛟」拍过拖,于是变成了西多士的代称。
有一种从西多士延伸出来的甜心炸弹,名叫「漏奶华」,用大量的阿华田粉掩埋炼奶和黄油,切开才会漏出来,名字果真形象。
一个普通的酥皮面包,划上网格烘烤后形成如菠萝的花纹,故名菠萝包。
香港吃菠萝包通常会夹一块牛油,所以也叫菠萝油,简称萝油——「罗友」
< class="pgc-img">>*「罗友」在粤语里也有屁股意思
>个人觉得更得意的是「奶油猪」,猪仔包烘热切开抹上牛油、炼奶,有时还会涂上蜂蜜和柠檬汁,叫柠蜜脆脆猪,萌到心都化了!
咖啡是不少打工人的续命水,在茶餐厅能经常听到「汪阿姐一杯」,其实就是来一杯热咖啡。
汪阿姐就是汪明荃,她当年唱了一首《热咖啡》风靡全港,因此得名。
除了热咖啡,冰咖啡则会被叫成「冬非」,再来「飞沙走奶」,意思就是不要砂糖不要加奶,或直接说「斋啡」。
如果想点热巧克力可以说「流晒汗嘅古天乐」,阿华田直接叫「败家仔」,好立克就是「好Q黑」。
全世界人民都迷恋的港式奶茶,自然也有自己的暗号,冰奶茶直接说成「凉茶」,但热茶真的是一杯热茶
< class="pgc-img">>还有一种奶茶叫「茶走」,是在奶茶中用炼乳代替砂糖、淡奶,使得奶茶口感更佳顺滑。
如果想在饮品里加冰,可以说「爆雪」,不要冰就是「飞冰」,加糖加奶可以说是「多田多乃」,谐音梗玩得很溜
< class="pgc-img">>茶经常直接说成T,柠檬则是O,所以柠檬茶是OT,柠檬可乐是O6,柠檬七喜是O7。
如果是热饮通常会在前面加「2」,粤语读音与热同音,冰的则会加「C」,意为Cold的,简写天才实锤了。
除了饮品,正餐点单也有大学问,不仅是各种常餐用A、B、C、D来指代,更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术语。
叉烧可以说是港式烧腊的经典之作,香港茶餐厅会把叉烧饭叫成「印度佬」,据说因为彼时多是印度人当差,「阿差」同音「阿叉」。
吃叉烧饭怎么能少了煎蛋,粤语里蛋即是「春」,太阳蛋叫「生春」、双面煎蛋则是「反春」,想吃两个蛋就说「孖春」。
怎么也想不到「打烂」其实是蛋炒饭吧!其实是炒饭前,需要把鸡蛋打烂煎到冒泡,才开始炒制,所以得名。
< class="pgc-img">>如果看到「免治」,则是表示这道菜是用Mince绞肉做的,多数菜会放葱花或香菜,不喜欢可以和伙计说「走青」。
想要双倍面、饭,可以说「加底」,想要多汁多酱,又可以说「多色」,反之则叫扣底、走色。
诸如此类的还有更多,比如「靓仔」就是白饭,据说是因为白白嫩嫩像小生,白粥叫做「靓女」,水润无暇似女神。
皮蛋瘦肉粥叫下火,云吞面叫细蓉,红牛是利宾纳加草莓雪糕,刷色是柠檬水。
今天我们也只是探讨了「茶餐厅黑话」的冰山一角,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菜名、点单技巧都是有特定的说法。
这种有趣的点单语言,提高了香港本土茶餐厅的运转速度,如果你磨磨蹭蹭,可能会引发老板的火爆脾气。
港式茶餐厅传入广东后,「黑话」已经很少听到了,更多是将它刻在冰冷的墙上,让网红拍照打卡,街头人情味荡然无存。
*打包带走叫「行街」
>你还知道其他有趣的茶餐厅黑话吗?快来留言区分享一下,让大家涨涨姿势
< class="pgc-img">>-
编辑丨靓·珍珍子
摄影丨辵·乌托邦
设计丨钱·郭小享
想了解更多广州美食,请关注寻吃公众号(gzlovelife)
#吃在广州#
<>< class="pgc-img">>人说,饭店盈利靠厨师,厨师做的菜好吃,才能招揽并留住客人;
有人说,饭店盈利靠营销,营销策略做好了,生意差不到哪里去;
但是,大多数人忽略了服务员的作用。为什么呢?因为多数人会认为服务员只是负责点菜、传菜的!
殊不知,服务员才是直接与顾客接触的人,服务员的一席话会直接影响顾客在你饭店的消费情况。
所以说,专业、有素养的服务员可以大大提高你饭店的营业额!
那么,怎么培养高专业素养的服务员,以提高点菜环节的盈利点呢?下面十个小技巧可助你一臂之力。
< class="pgc-img">>1.第三方介绍法:
给客人推销菜品时不要说:“这是我们餐厅最好的”——客人会觉得“你是自己说自己好”,而应说:“这道菜是我们客人最近反映最好的!”——这样你就变成了第三方,更有可信性和说服力。
2. 形象解剖介绍法: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菜品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客人产生想像。比如:“我们这道龙虾菜是用黄金鼎上菜,伴随着干冰雾气,像腾云驾雾一般,很有气势,一道菜占半张桌,请客特别有面子。”
3. 制造紧张空气法:
“这道菜原料特别难买,因为是野生的,要专门派人海边抢货才能买到。要不您先预定上,我问问厨房还有没有原料,没有的话您再换一道别的。”
4.亲近法:
“刘总,这道菜还是您教我们做的呢!上次您告诉我们做法后,厨师们就按照您说的配方做了,这不今天就推上市了,您帮我们再检验一下,看看做得对不对……”
5. 对比介绍法:
客人:“你们家这菜怎么这么贵?别的地方68,你们卖88!”点菜员:“刘总,请您先试试看,吃起来肯定不一样,我们这里也有48元一份的,眼看起来一样,但是吃起来就知道原料差别很大。”—先顺着客人意思讲,然后再转折阐述。
< class="pgc-img">>6.速度取胜法:
“刘总,您刚才点的菜都是‘大菜’,需要时间有点长,不如再点个立马可以上桌的,先吃着,您看这道菜5分钟就能上桌……”
7.给客人选择题:
比如客人看海鲜虾类菜时,不要问:“你要不要来份虾?”而应说:“您看要份基围虾还是爬虾?”然后再次引导:“爬虾的做法我们这里很独特。”
8.借人之口法:
如:客人都称赞这道菜我们家做得最好,你看是不是也来一份?
< class="pgc-img">>9.细心观察:
点菜时一定要注意客人的眼睛,当客人注视到那个菜时,点菜员一定及时做介绍,这样的推销,客人最容易顺其自然点菜。
10.特殊人群照顾法:
点菜时一定不要忘了孩子、女士和老人,点了他们爱吃的菜,往往会使整桌菜品锦上添花,而且这样的菜一般毛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