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店的鹿角巷奶茶外观几乎没有区别。
河坊街的“鹿角巷”。
东坡路的“鹿角巷”。
上周,杭州吃货针对时下大热的“黑糖珍珠奶茶”做了一篇盲测PK。结果出炉后,杭州吃货微信后台收到近300条评论,其中关于“鹿角巷”奶茶的争议最多。不少网友发来消息,“杭州城里有名叫鹿角巷的奶茶店至少超过10家,而且每一家包装都不一样”,“你确定你喝的鹿角巷是原版的吗”……
对此,杭州吃货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在这一个月之内,某知名点评网站上,以“鹿角巷”为店名的奶茶店就冒出了19家。那么,鹿角巷到底是啥?“你喝到的鹿角巷可能是假的”吗?
本版撰稿 何慧婷 实习生 徐婷 彭金来
2家鹿角巷距离不到100米
还有店“开业一星期就关了”
今年年初,一家名为“鹿角巷”的奶茶店火了。这个以标志性鹿头和圆杯底为特点的“鹿角巷”,据多方求证,创立于台湾桃园,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均开有分店,其香港门店,更是传闻要排队5小时才能买到。
今年6月份,西湖银泰开出鹿角巷杭州首店,一时间排队热潮盖过喜茶。一个月后,鹿角巷的门店数量(包含装修中尚未营业的)激增到19家,除杭州主城区外,富阳、萧山、临平、桐庐也陆续开出鹿角巷门店。西湖银泰店公开表示,这些店跟他们没有关系。
据记者观察,在奶茶店聚集的太平门直街,就有两家鹿角巷,一家位于太平门直街417号,一家位于457号,两间店面相隔不过100米,门店招牌上都写着“鹿角巷THE ALLEY”,并配有鹿头标志,但设计却略有区别。记者在417号这家鹿角巷吃了“闭门羹”,据周边居民反映,“这家店开了一个星期就‘关’了。”杭州吃货致电后得到答复,“店铺正在筹备中。”
除了太平门直街,湖滨商圈还有3家鹿角巷:一家坐标湖滨银泰C区地下一层,一家坐标湖滨银泰in77B区一层(东坡路上),一家坐标延安路和学士路路口,3家店直线距离都不超过300米,每家店员的制服都不一样。
7家门店,7杯奶茶
外观几乎一致,味道千差万别
带着诸多疑问,杭州吃货跑遍杭州主城区正在营业状态中,并以“鹿角巷”为名的7家奶茶店。据观察,所有门店醒目位置推荐的招牌饮品,均是“黑糖鹿丸鲜奶”,售价也都是22元一杯。
在鹿角巷西湖银泰店,上午工作时间,店内七八十个座位已半数坐满,大部分消费者都表示,不知道鹿角巷到底哪家正宗。“我第一次来鹿角巷,也不知道有几家,看到就来试一下。”市民冯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有不正宗的话,还是很介意的。”
西湖银泰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杭州吃货,“我们跟湖滨银泰店(地下)是一家的,目前在杭州我们只有两家店,且都是直营,没有加盟店。”随后,记者在湖滨银泰店扫码关注了前台展示的所谓“官方微信”,跳出来的问候语提示:“THEALLEY鹿角巷是邱茂庭先生创立,认准鹿角巷正牌门店,请大家谨慎购买。”
根据店内公示的营业执照,可以看到这两家店同属于“杭州鹿角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而在延安路店、景芳店和太平门直街457号门店,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时,都得到“我们和西湖银泰店就是同一家”的回答,其中,景芳店声称自己是加盟店。在鹿角巷东坡路店,对于记者的疑问,店员回答称,“我们都是一个总公司配货的。”
只有河坊街店的店员明确表示,“我们与西湖银泰店不是同一家,我们不是一个老板的。”在店内的营业执照上,记者也看到经营主体是“杭州市上城区艺凯奶茶店”。
据观察,两家自称正牌直营店的鹿角巷都选址商场,门店宽敞配有座位区,员工统一着装。其余门店都相对逼仄,大多只有点单区域,消费者一般即买即走。
随后,杭州吃货记者在以上7家门店都购买了同款“黑糖鹿丸鲜奶”,放在一起做横向对比。首先,其中6家店都配有同款纸袋,1家只有简单的塑封袋,从纸袋外观上来看,基本一致,其中延安路店和河坊街店的纸袋上多了一行“全国合作热线”。而奶茶杯身,从视觉上来看,简直一模一样。
再来尝尝味道,一口气喝完7杯鹿角巷,有的黑糖甜腻,有的珍珠比较大颗,有的奶味浓郁,有的却是一股香精味……所以,亲测每家鹿角巷的口感上还是有差距。
直营店和加盟店“互撕”
注册商标尚在申请
随后,记者致电了延安路店和河坊街店包装上统一的“全国合作热线”,当表达出加盟意向后,一位自称广州鹿角巷餐饮有限公司招商经理的赵先生联系了记者,“加盟费是15万,包括奶茶配方、带店指导、日常运营等,原料成本一般控制在25%,净利润能达到40%。”
当杭州吃货对直营店和加盟店提出疑惑时,赵经理向记者出示了“台湾鹿角巷商行”授权给“广州鹿角巷餐饮有限公司”在大陆地区特约项目合作推广的品牌授权书,并声称,“我们老板跟邱茂庭师出同门,本来是合伙人,后来因理念不一,他做直营店,我们代理加盟店。产品是一样的。”
但记者注意到,所谓“加盟店”和“直营店”相互间关系并不友好,甚至公然“开撕”。先是自称正牌门店的西湖银泰店,在某点评网站公开提示“网络上以招商、加盟等一切形式收费的都是骗子”。随后,认证为“广州鹿角巷餐饮有限公司”,名为“TheAlley鹿角巷大陆运营中心”的微博贴出合法声明公告,并晒出一份起诉“杭州鹿角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侵犯其商誉权的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称其利用实体店大肆散播歪曲事实的信息。
尽管争议四起,但目前“鹿角巷”在餐饮范畴的商标上仍处于“空当期”。杭州吃货记者通过查询发现,目前涉及“鹿角巷”的商标申请有213条,其中申请时间最早的是邱茂庭于2017年8月1日申请的第43类,但在2018年6月4日被驳回复审,也就是说,鹿角巷这个商标,到目前为止还不受法律保护。
山寨之痛,几乎是网红茶饮品牌逃不出的魔咒,但在“鹿角巷”身上,目前还谈不上山寨,因为他们也难证明究竟谁是真原创。前有皇茶升级“喜茶”,后有答案茶改名“1314茶”,又到了如今的鹿角巷,忍不住替吃货叹息,“喝杯真正的网红奶茶,不容易啊!”
份预包装杯装奶茶,神奇地把“香飘飘”和“鹿角巷”联系到了一起。
然而,这个最早出现于今年年初、目前在各大超市和便利店大行其道的奶茶饮料的身份被业内人士频频质疑:饮品的品牌名称是否真的为那家被山寨缠身的鹿角巷?饮品的生产厂家又是否真的为上市公司香飘飘?
< class="pgc-img">>11月1日,随着新的《商标法》正式实施。这个本来就应该在今年元月份水落石出、以正视听的老现象,在新法的大背景之下,再次沉渣泛起,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近期,国内有媒体对此专门进行了调查。我们来看看事实的真相。
两个都是假的
从今年1月份开始,市面上就出现了一种“鹿角巷”杯装奶茶,口味有三种,分别为黑糖鹿丸牛乳茶、蜜桃乌龙牛乳茶和鹿角出抹牛乳茶。与鹿角巷正牌门店出售的现制奶茶——黑糖鹿丸鲜奶、白桃乌龙和小鹿出抹,高度雷同。
但小编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上查询到,鹿角巷所有涉及到食品饮料、酒水等类型的商标申请,至今还处于“等待实质审查”阶段。这也意味着邱茂庭还没有拿到鹿角巷文字和图形商标的所有权。
而且仔细查看这些杯装奶茶产品的外包装,此处的鹿头图案,与大家耳熟能详的鹿角巷的鹿头,还是有细微的差异,明显有着山寨的痕迹。
< class="pgc-img">>对于这批杯装奶茶产品的生产厂家——安徽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香飘飘”)。近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此“香飘飘”并非“可绕地球一圈”的上市公司——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飘飘”)。
至于安徽香飘飘与香飘飘是否存在关系?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无任何关联。
< class="pgc-img">>据悉,安徽香飘飘始建于2004年,由原安庆市福约禧食品有限公司发展而来。创始至今己发展成由福冰冷藏物流、黄梅飘香食品等实业组成的多元化公司。
香飘飘则创办于2005年8月,主要从事奶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7年成为国内奶茶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生产基地有湖州、成都、天津、江门。
对于使用和鹿角巷奶茶店相似商标和图案,安徽香飘飘提供的材料显示,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7月4日受理了安徽香飘飘的鹿角巷商标注册。
< class="pgc-img">>业内人士指出,安徽香飘飘的鹿角巷商标注册申请受理书只表明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收到申请人的商标申请,并不表明其所申请的商标已获批准。
业内人士表示,安徽香飘飘正是利用企业对品牌和商标的保护意识不强,钻了空子,既打了香飘飘的品牌卖点,又蹭了鹿角巷的网红热度。
本月起恶意抢注商标最高可罚500万
随着11月1日新《商标法》的实施,食品行业商标乱象有望减少。据了解,本次《商标法》的修订,对恶意抢注行为加强了行政处罚和司法处罚力度。
- 增强商标使用义务,增加“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的规定,首先在审查阶段予以适用,实现打击恶意注册的关口前移,并将其作为提出异议和请求宣告无效的事由,直接适用于异议程序和无效宣告程序中;
- 规范商标代理行为,规定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存在恶意注册行为的不得接受委托,一经发现,依法追究责任;
- 对申请人、商标代理机构的恶意申请商标注册、恶意诉讼行为规定了处罚措施。从而将规制恶意注册行为贯穿于整个商标申请注册和保护程序,在责任主体方面既包括申请人和权利人也包括中介服务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重侵权成本,惩罚恶意侵权人,严格保护商标专用权,给予权利人更加充分的补偿,本次修改比照《专利法修正案草案》的相关规定,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侵权赔偿数额计算倍数由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提高到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并将商标侵权法定赔偿数额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 class="pgc-img">>
此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本次修改关于打击假冒注册商标增加部分规定:
(1)在审理商标纠纷案件中,人民法院根据权利人的请求,可以责令销毁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以及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
(2)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上述修改将销毁和禁止进入商业渠道作为最主要的处置手段,大幅度提高了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人的违法成本,对其形成了有效威慑。同时,增加的规定与商标法现行规定的行政机关的处理手段相平衡,使商标权的保护更加全面。
常去的那家奶茶店可能是山寨的!
2月17日,“网红奶茶花1个亿打假”的话题词冲上热搜,据央视财经报道,该正规茶饮品牌的负责人表示,最夸张的时候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店却有7000多家。
对此,品牌方“鹿角巷”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由于品牌对大陆商标注册细则不详,在商标注册过程中让假店钻了法律空档,导致品牌消费者喝到假鹿角巷,并造成市场混乱,对此深表歉意。
作为曾经和喜茶、奈雪的茶并列的新式茶饮一线品牌,鹿角巷这些年到底遭遇了什么?
仿冒7000家,被骗加盟商一年赔了130万
鹿角巷,创立于2013年,是一家来自中国台湾的奶茶品牌。“品牌创立之初,取名为斜角巷,也就是哈利·波特中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任何新奇有趣的东西都能在那儿找到。后来担心品牌名字被电影场景局限住就更名了,以赤鹿作为品牌形象是因它蕴涵了女性端庄高贵的气质。”创始人邱茂庭曾在采访中如是说。
2017年初,鹿角巷进军大陆市场,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引发排队打卡潮,迅速成为网红品牌,其招牌奶茶“黑糖鹿丸鲜奶”火爆全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鹿角巷已经启动第一次商标申请,按照邱茂庭的计划,在上海店开业半年后,有可能拿到商标。然而,由于品牌火得太快,商标被仿冒者抢注,正主版权之路受阻,导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
“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的店有7000多家。”鹿角巷品牌首席执行官赵越超在采访中曾表示。
山寨林立,又真假难辨,导致不断有新加盟商受骗。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交了30多万元的加盟费,又投资了60多万元后,赵羽成功开了一家鹿角巷奶茶店。但奶茶的口味却被很多顾客质疑:“好多粉丝来了之后在店里喝,会问口味怎么不一样呢?很多粉丝就不再来了。”直到一年多后,赵羽才从正规品牌方处得知,自己开的是一家假店,而这时,她已经“大概赔了得有一百三四十万元”。
山寨品牌对鹿角巷本身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浏览社交平台发现,有小红书用户发帖“拔草”鹿角巷意外难喝,评论区有条回复称,这家是假的;甚至还有用户以“速度鉴别真假鹿角巷”来教消费者区分山寨与正品;在微博的话题广场中,也有消费者表示:“原来自己之前喝的都是假的”。
“收编”山寨,打假成本已达1亿元
面对日益严重的品牌危机,在2019年12月拿到第43类商标后,鹿角巷就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到肃清侵权门店的工作上。
据北京商报报道,2020年开始,对于线上侵权店铺,鹿角巷与第三方平台美团达成战略合作,陆续下架侵权店铺。而对于线下的侵权门店,除了进行常规流程的肃清工作外,鹿角巷推出小店合作模式,对于评估后符合条件的山寨门店进行“收编”,统一整改后便以“鹿角巷”正版门店露出。
具体来看,对于收编门店,在产品方面,除了鹿角巷系列产品外,还将推出小店特有的菜单,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在管理方面,以分层管理的模式,由总部管理城市、城市管理其下属门店,总部直接对城市负责;同时,这类门店的sop(标准作业程序)会进行统一标准,在物料使用上将严格采用鹿角巷规定的统一物料,只是店型和价位会有区别。
鹿角巷品牌首席执行官赵越超透露,其打假“经济成本已花费人民币1亿左右”。
天眼查App显示,目前名称含“鹿角巷”的商标申请数量超860条,包括“鹿角巷”“皇家鹿角巷”“鹿角巷答案茶”等,共有120余枚商标已注册且处于有效状态。其中,鹿角巷品牌创始人邱茂庭已成功注册50多枚“鹿角巷”“鹿角巷 THE ALLEY”等文字商标。
不过,由于一些原因,鹿角巷尚未注册第30类方便食品与第32类啤酒饮料的商标,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量冲泡类鹿角巷都是假货。
然而,钛媒体App在淘宝搜索“鹿角巷”发现,仍存在冲泡类鹿角巷天猫旗舰店,店内仅有一款产品,每杯均价超过六元。
此外,据鹿角巷官网显示,其在上海、深圳、南京、成都、广西南宁等多个城市并无门店,而钛媒体App搜索高德地图后发现,这些地区竟然都能搜到所谓的“鹿角巷”门店。
新茶饮侵权频发,“保护性”注册商标动作不断
事实上,鹿角巷并非个例,近年来,新茶饮行业因“盗版”“山寨”消耗品牌价值的案件屡见不鲜。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美团联动各方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清理并下线了1.2万家山寨门店,包括8278家假“鹿角巷”、2596家假“coco都可”、1256家假“喜茶”、156家假“奈雪の茶”。
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新茶饮品牌已开始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典型的案例当属“悦色”与“观色”之争。2019年,茶颜观色以长沙“茶颜悦色”商标侵权为由,将其诉至法庭,要求赔偿21万元。而后,茶颜悦色又将茶颜观色关联公司诉至法院,起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侵权。直到去年4月,以“茶颜观色”方败诉收尾。
同期,持续两年的伏見桃山侵权诉讼终于尘埃落定,被告南京联展赔偿伏見桃山196.86万元;吃过一次商标亏的喜茶,也成功反击了一次商标侵权行为,2021年9月,喜茶起诉弘韵喜茶商标侵权,最终胜诉获赔56万。
此外,蜜雪冰城起诉了密雪时光。蜜雪冰城诉称被告恶意模仿,在其商标名称、店铺装修等各方面均存在恶意“搭便车”的情形,且密雪时光商标被无效宣告后,被告公司仍继续使用,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更多品牌还采取了通过申请注册商标进行预防性保护的行动。
从中国商标网获悉,茶饮品牌沪上阿姨在2021年12月30日,申请注册了“沪上妈妈”“沪上大娘”“沪上外甥”“沪上孙女”“沪上外孙”等商标。
蜜雪冰城注册商标的动作则更加频繁,且除了正常产品相关的商标注册行为外,蜜雪冰城还申请了“蜜雪元宇宙”“雪王元宇宙”等,试图蹭上大火的“元宇宙”概念;此外,蜜雪冰城还接连申请了“蜜雷冰城”“蜜雪冰诚”“蜜雪冰域”等商标。值得一提的是,蜜雪冰城还将“出圈”度极高的官方主题曲中的多句歌词如“ILOVEYOUYOULOVEME”等注册成商标。
此外,书亦烧仙草在2021年的注册商标数量达到了顶峰172个,还申请注册了“书亦摸鱼”等具有网感的商标;茶颜悦色在2020年注册商标数为497个,2021年下降到188个,具体申请注册商标多与旗下产品相关;2021年,喜茶申请商标数量达104个,奈雪的茶申请商标数量虽不多,但也不乏有“奈雪秋天第一杯”等特色商标。
(钛媒体App编辑刘萌萌综合自央视财经、21世纪商业评论、北京商报、财经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