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有机农业都是坑,太难做?看看齐凌峰这位新农人的有机农业之路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北京市里出发走京承高速,驱车不到一小时就到了锦会有机农庄。农庄大门在一条颇为幽静的小道旁,门脸不大,险些错过。谁知进去之

< class="pgc-img">


北京市里出发走京承高速,驱车不到一小时就到了锦会有机农庄。农庄大门在一条颇为幽静的小道旁,门脸不大,险些错过。谁知进去之后才发现,别有洞天。


在这片曾经被荒置了快10年的土地上,有一座上个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颇具传统风格的四合院,一个还在修建中的西式有机餐厅,几片果树林、400多棵多达12个品种的桑树、50栋设施大棚和动物乐园等,所有的这些加在一起共占地近261亩,其中农庄的实际种植面积有近200亩。


谁能想到这样一片颇具规模、融合了有机农业、休闲旅游、亲子体验的有机农庄,创始人却是一位学金融出身、曾经完全没有跟农业打过交道的人——齐凌峰。


误打误撞成了“新农人”


齐凌峰,1991年从沈阳化工学院毕业,分配到了北京化工机械厂。有了一年基层工作的经验,齐凌峰很快就被调入化工部工作。后来化工部成立了化工交易市场,齐凌峰又被煤炭部借调,担任了煤炭部的“出市代表”,作为北京最早的一批期货“红马甲”,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接触期货证券的从业人员。1999年,齐凌峰到中国社科院去学习,充实自己的金融专业理论知识,并取得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随后就一直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所以,从事农业真是机缘巧合、误打误撞。”齐凌峰想起当年,仍是觉得有点奇妙。2012年时,他搁置在北京怀柔区的这250亩土地如再不使用就将被收回 。而这块地原本齐凌峰看中的是它的商业价值。“我2003年购买了11亩的商业用地连带了250亩农地的租约。原本是打算做度假村的。可是闲置了10年之后,村里突然通知我,这块土地不能再闲置了,必须种地。这可把我难住了,到底种啥好呢?”


< class="pgc-img">

齐凌峰和他的锦会农庄


齐凌峰正在犯难之际,当时北京农学院的校长以朋友的身份建议他说,搞普通的农业你肯定干不过老农民,不如就搞有机农业吧。于是机缘将齐凌峰与土地联系到了一起,他一头扎进了有机农业领域,开始了与农业打交道的生活。


当时,齐凌峰派了手下的一个财务总监来负责这里。财务总监拿出来一份商业计划书,说如果当年投入500万元能收入250万元,刨去各项成本,基本可以保证收支平衡。齐凌峰觉得还不错。


“当时我们聘请的教授专家跟我说,搞有机农业不用化肥、农药,靠温度湿度控制就能控制住病虫害。所以当年我就建了9栋土棚。”齐凌峰回忆说,“当时更可笑的是,还建了100栋竹竿棚。这样一算,一栋竹竿棚成本1万元,一栋土棚成本10多万元,总共二三百万就投进去了。”当时还想着种出的农产品能进商超大卖场去。结果商超根本进不去,一是产量不够,二是有机菜卖相不好,长短大小不一,有些可能还有虫眼儿。不得已只能卖到农贸市场去,人家的黄瓜能卖一块钱,我们的最多能卖六毛钱。”


就这样,第一年锦会有机农庄投入了800万元的成本,全年收入56000元。这样的结果,让齐凌峰大受打击。“我是做金融出身的,给国际大银行都做过投资咨询,还做过许多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我是成天地给别人讲课,教别人如何才能做好企业。结果自己一做,做成了这样。”齐凌峰笑着说自己是“玩鹰的被鹰啄了”。


不甘心的齐凌峰于是开始向别人学习。不仅全国各地去学习取经,还陆续到美国、加拿大和欧洲8个国家,以及日本、以色列,中国台湾去学习了两趟。这一圈学习下来,齐凌峰心里也凉了大半。“不看不知道,一了解了有机农业之后,我觉得在中国做有机农业可能真的没希望。”齐凌峰说,“但是我还是想坚持做。因为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还有很多地方要改进。我们对化肥农药的使用还是十分粗放。至少为了我们的家人朋友能吃得健康、活得幸福,我也要坚持下去。”


2012年,锦会有机农庄就拿到了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有机认证。2013年一直到现在,锦会农庄都拿到了中国的有机认证。


如今,他及合伙人已前后投入近5000万元,不仅没赚钱,还得继续往里搭钱。物流费、人工费,什么都在涨价。但是有机产品在消费终端是有天花板的,利润空间很有限。


“作为学金融的人,常识里就认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规模效应的。但是有机农业不是,甚至规模越大可能赔得越多。近年来像多利农庄、湖西岛等很多有机农场都坚持不下去了。一方面是资金跟不上,一方面也是整体市场还不规范。”齐凌峰说,仅是疫情期间,就又有三四家投资过千万的有机农场濒临倒闭。


在京郊整治“大棚房”的过程中,锦会有机农庄也受到波及。虽然整个农庄都是实实在在地在搞种植,但是类似包装车间、冷库和职工食堂等,都被强制拆除了。本来预计去年正常情况下要搭进去五六十万元,结果因为这事儿又多搭进去100多万元。


因地制宜做有机


“过去锦会农庄主要是以一产为主,后来逐渐开展了很多三产的项目,包括餐饮住宿、亲子体验活动,我们农庄已经作为农业农村部的双创孵化基地,承接一些孵化项目。”齐凌峰说。


齐凌峰曾经到以色列专门考察以色列的设施农业。“我还到过天津的中以示范农场去考察。那个农场里一个设施大棚建设成本要400多万元。虽然是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但是产出的黄瓜一斤成本就达到两块钱,并且还不是有机产品,而普通种植出来的黄瓜,成本最多五毛钱,这怎么能竞争过人家呢?”齐凌峰说。


“一些智能大棚确实是很智能,比如给水给肥,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就能进行操控。但是有些功能,还是机器做不到的,比如黄瓜缠线、西红柿疏果,都还是需要人工来处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农业生产过程都能靠智能化解决的。”所以齐凌峰既不“迷信”高新技术,也不故步自封,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 class="pgc-img">

有机蔬菜大棚


< class="pgc-img">

锦会农庄里种植的有机蔬菜


在锦会有机农庄,冬天即使天气再冷,也要打开大棚的通风口至少5分钟,让室外空气里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棚。没有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很难进行。“所以,我们的作物就用三种肥,一是发酵过的羊粪做底肥,二是酵素做的叶面肥,三是气肥二氧化碳。叶面肥是我们自己制作的,用淘汰下来的品相不好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加上黑糖和水按照3∶1∶10的比例放在一个个大桶里面密封发酵,2个多月以后发酵得来的酵素作为叶面肥来喷施。”齐凌峰说,这是我从台湾地区学习来的经验。方法也很简单,发酵过后用水进行稀释,无论是通过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滴灌还是直接在叶片上喷施,效果都很明显。除了冬季过冷的时候不宜使用,棚里湿度大会有病害发生,其余三个季节效果都非常好。


底肥我们主要用的则是羊粪。“但是羊粪经过充分发酵以后才能使用,我们觉得这个效果也不错,是经过多次实验证明了的。这些羊粪主要从张家口进货。”齐凌峰的一个学生在张家口做村支部书记,他就从当地购买羊粪。去年一次性就购买了500方。“羊粪比较便宜,一方也就40块钱。可是运费贵啊,比羊粪本身还贵不少。”齐凌峰无奈地说。然而邻近地区的牛粪、猪粪、鸡粪虽然成本便宜,但是经过检测,重金属都超标,达不到有机种植的要求,齐凌峰都不得不放弃。


后来,齐凌峰的另外一个学生在内蒙古做有机肥,原材料也是使用羊粪发酵后直接做成有机肥。“我算了一下,直接从她那里购买现成的有机肥,比我自己做贵得不多,可以承受。而且经过试验,效果也不错,各项指标也符合有机种植的要求。所以今后我打算就直接从内蒙古购买有机肥了。”


< class="pgc-img">

有机种植的西红柿


齐凌峰作为锦会有机农庄的创始人,如今已成为有名的创业导师,连续三年担任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大赛的决赛评委。锦会有机农庄也被评为农业农村部双创孵化基地。经常到农业农村部各省的培训基地去讲课,带出不少的学员。


新冠疫情期间,不能外出讲课,齐凌峰还搞起了一个锦会农业大讲堂,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创业创新讲师以及农业方面的专家,在每周日晚上7点半进行直播。同时,利用直播平台,齐凌峰也会进行直播带货。带的这些货都是经过严格遴选的有机产品。


“这是新疆罗布泊产的罗布麻茶,是我的一个学员做的,具有降‘三高’的作用。云南凤庆红茶,产自海拔2200米的高山上,不用化肥农药,几乎是完全自然生长的高山茶。这是大傅净茶,在浙江磐安的山顶上有100多亩地,每年只产一次茶。”说起这些产品,齐凌峰如数家珍。在齐凌峰的公益平台里,他义务帮助那些有好产品却愁销路的人。遴选出的31个农庄的有机产品,其中绝大部分的农庄,齐凌峰都去亲自考察过,严格甄选产品的有机生产过程。


体验田园梦


在齐凌峰的带领下,我们也得以好好体验了一把锦会农庄独特的有机农业游。同行的还有来自国际俱乐部旗下瑞吉酒店的意大利大厨。他们为了挑选到最好的食材才来到锦会农庄实地考察。


< class="pgc-img">

齐凌峰查看农庄土壤情况


从大门一个颇具设计感的“锦会农庄”logo牌旁走过去,就是一条长长的林荫道,道路两旁种植的全是各种不同品种的桑树。春季正是桑葚成熟之季,一棵棵桑树上挂满了成熟饱满的桑果,果熟蒂落的桑果,甚至把脚下的小道都染成了别致的紫色。伸手就能摘到的桑葚果,让我们几乎是一路吃一路走。


路上还巧遇了正在摘桑葚的农庄工人,于是我们还亲眼见证了一场“桑葚雨”——工人们把围布铺在地上,然后摇晃桑树,成熟的桑葚果就哗啦啦地掉落在围布上,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极了一场大雨。


“桑叶做饲料很好,不仅蛋白质高,而且桑叶是一种‘天然的抗生素’,动物吃了之后具有很好的免疫力,不容易生病。桑果在《本草纲目》里也是被高度评价的,具有乌发明目养肾等功效。桑果泡高度白酒,是一个中医老方,对关节炎有很好的功效。”说起这些,齐凌峰滔滔不绝,“桑葚果极难保存。采摘下来几个小时之后就有可能烂掉,成了一包水。所以保存就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放到冰箱里边儿冷冻,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可以榨果汁也可以直接当冰棍儿吃,特别好吃。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就把它烘干,烘干或者晒干以后,熬成汤汁喝。”


中国自古有栽桑种梓的习俗,生了一个闺女家里就会种下一棵桑树,生下一个儿子则会种下一棵梓树。所以,除了种桑,锦会农庄里还移栽了100棵梓树。道路旁边不远处的田地里,还种有从国外引进的矮化密植的苹果树,形成了一堵严严实实的“苹果墙”。还有樱桃、大葱等。


再接着走不远,就到了动物乐园。100只小羊在优哉游哉地吃草,看见有人来了,才慌慌张张地跑掉。养在围栏里的小兔子最受小朋友的喜爱,胖嘟嘟的兔子正在窝内趴着,有的兔子瞧见有人过来了,便一蹦一跳地凑上前来。齐凌峰说,小朋友们到农庄来玩儿,也特别喜欢亲近这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也是让孩子们认识自然的一个窗口。再往前走,有几头矮种马正在大马圈内慢悠悠地踱着步,如果小朋友喜欢,还可以上去骑上几圈呢。除了矮种马,甚至还有骆驼和驴这样少见的动物,确实是一个小朋友学习的好地方。


从动物乐园走过就走到了大棚区,一栋栋大棚整齐排开,几乎一眼望不到头。进入大棚的要求也很严格,每次不能进太多人,门口还有石灰粉,可以消毒鞋底,以免将病菌带入大棚。农庄还为每座砖棚配备了近20块碳晶电热板,每一块板的成本约合200元,虽然成本可观,但在冬季有助于智能地帮助棚内调控温度了。不仅如此,每座棚都有一个本子专门记录着当天的生产情况,一是利于追溯,二是便于经验总结。为给蔬菜喝好水,他们使用的是592米的深井水,是饮用矿泉水的标准。所以他们的广告语之一是:“18年没有化肥农药的净土上用592米深井矿泉水滋润的有机蔬菜”。为让蔬菜少得些病虫害,农庄用自产的次果发酵做成蔬果酵素,每周给蔬菜喷上一回。而且农庄并不会把所有的大棚都种满,一些经过一季种植的大棚会进行休养、闷棚杀菌等,从而恢复大棚土壤的活力。


< class="pgc-img">

温室大棚里种植的有机黄瓜


大棚里郁郁葱葱的生菜、大葱、西红柿,真是令人爱不释手。意大利大厨在地里直接摘下来就吃,边嚼边一个劲儿地竖起大拇指。


在一个专门育苗的大棚里,工人们正在手工进行移栽。他们严格选取最强壮的小苗,一棵一棵地移栽到培养盘中。齐凌峰说,农庄目前有员工40余人。全体员工都实行工分制。工分的高低不影响基本工资,但作为考核会挂钩他们每月的绩效奖金、季度的福利和年终奖。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大棚区旁边还建有一些独特的体验棚。在里面种植了各类四季花草,香气扑鼻。大棚里可以让来客进行一些花草、蔬菜的栽培体验,还有养殖的一些蚕宝宝,可以给小朋友们体验喂养、观察蚕宝宝的机会,十分惬意。


< class="pgc-img">

农庄里举办各类亲子体验活动


农庄还修建了一个西式的有机餐厅,如今正在进行装修设计。餐厅宽敞开阔,融汇了欧式田园风格和现代极简风格,从餐厅的大落地玻璃就能看到整个农庄的菜地,让人心旷神怡。


锦会阁是农庄里一座传统中式风格的四合院。在这里既有适合单人居住静休的房间,也有适合家庭或结合烹饪厨房的房间,均设有土炕床,可以让人体验到一丝丝乡村的气息,布置得相当舒适。另还有几间专门可供宴会招待的中小型包间,可提供点菜服务或有机自助小火锅。不定期,农庄也会举办一些与有机生活相关的讲座,欢迎农庄会员或感兴趣的朋友前来聆听。齐凌峰说:“我并不奢望讲座能为我增加多少销量,当然有增加也是好事,但我更希望通过讲座能在每一个前来聆听的人心里播下一颗有机的种子,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种子就会发芽了。”


作者:杨雪

END

<>

厅实现一年2000万的营收,他的有机种植之路,或许,能让我们看到有机发展的希望。

后端发展种养殖结合循环经济,

种植的谷物、蔬菜和秸秆拿来养猪喂鸡,

畜禽粪便变身为有机肥用于农田耕作,

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前端开有机餐厅,

集体验、售卖和配送于一体,

提高了坪效和人效;

把有机农场开辟成“中同庄园”,

做有机生态农场体验式旅游,

免费做品牌宣传又增加了赚钱的渠道。

李青山走得是一条一产、三产融合发展,产销结合的道路,解决了有机农业资金投入问题,产品销售问题,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李青山

中同集团创始人,也是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博士。作为一名律师,他曾接手过多起食品安全问题的案件,,对食品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他发现,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健康、绿色等消费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国内目前做有机农业的厂商数目较少,远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有机农业仍然大有可为。2013年底,李青山和创业团队一起,开始做有机农业。

前期调查,了解市场走向

从一个律师转型到农业领域,李青山前期做了不少工作。为更加全面的了解有机农业发展的情况,他在创业前就对有机农业失败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他发展,想要做好有机种养殖,必然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成本高的问题。

高投入,低产出,再加人工、租金、肥料、配送、渠道等,外加严格的生产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有机产品远远高于一般的农产品。再加上目前消费者对于有机产品的心理接受程度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造成目前国内有机种植、养殖鲜有成功的案例。如何从源头降低成本,是做有机农业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李青山和他的创业团队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发展,只有在上游发展种植养殖,再结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能极的降低生产成本。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份,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

后端发展降低生产成本

为此,中同集团在北京怀柔建有一家占地2000亩的农场,在农场里种植有机蔬菜、水果以及玉米和大豆等谷物,同时养鸡鸭猪羊等禽畜,玉米、谷物、秸秆和蔬菜可以喂鸡鸭猪等禽畜,畜禽粪便可以加工成有机肥还田,把农场里的边角料都利用起来,变废为宝,在农场里实现了有机循环,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都降低了成本,而且能够保证有机食材的品质。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由农业大学和农业科研单位组建的专家研发团队,提高生产效率。

前端开有机餐厅,解决渠道问题

发展有机农业,最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销售问题。再好的产品,找为到销售渠道,没有市场也是无法持续下去的。

而即使已有渠道,高额的物流成本、层层转手,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有机产品的成本价,让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为了减少中间的隐形成本,李青山在位于中关村软件园开设了自己的有机餐厅,中同有机餐厅。

1、为贴近目标消费人群,中同餐厅选址既靠近商业区,又靠近高档社区,有停车场,方便消费者进出。

2、从体验到购买的一键转化。同其他的有机餐厅不一样的是,中同的有机餐厅集体验、售卖、和配送于一体。在中同的有机餐厅里,还陈列有食材展示区和售卖区,可以让消费者直接接触有机食材。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食材的心理需求,还直接刺激了他们的购买欲。消费者在店内就餐,不仅可以品尝到有机食材加工的美食,还会采购自己感兴趣的食材,一举两得,实现从体验到购买的一键转化。

3、中同有机餐厅同时也具体仓储功能,降低成本。有机农场会一周两次将农场的食材送到餐厅。

4、以自助的形式,让消费者体验更多菜品。“花98元吃98道菜”, 菜单一周更换50%的菜品。

中同有机餐厅开业一年实现营收2000万元,在前端餐厅方面早早实现了盈利。未来,中同集团打算和物流平台合作,在北京开20家直营餐厅,通过物流布点,覆盖整个北京城。

农场+旅游,实现一三产融合

除了前端做种植养殖,后端开餐厅,中同集团还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利用已有的农场资源,做“中同庄园

有机食品走向市场,还面临一个教育用户、培育市场的过程,中同集团希望通过生态农业旅游的形式,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体验,从而带动和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有机农业,并最终实现购买和消费。

自然加结语

中同集团的成功就在于,成功解决了有机产品资金投入大、成本过高、销售渠道难找的难题。自产自销,同时将一三产业相结合,走出了一道特别的发展之路,这样的方式,或许也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由自然加微信公众号:Nature_Plus 收集整理

<>< class="pgc-img">

者:陈立耀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

做农业也是一场修行!

你的视野、你的格局、你的思维统统都会被颠覆。

第六产业模式已经在日本大获成功,其中第六产业的核心是把农业与市场、农业与人、农业与一二三产业相结合,摈弃单独发展农业的思路,而是把农业放在一个大产业中考虑。

中国拥有近14亿人群,同时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颠覆几经发生,农业只给消费者或者用户提供食物的基本属性已经满足不了这个时代需求。

有人承认,农业都有需要重做一遍。

的确如此,我们做农业的本真——“产品的品质”千万不要放弃,但经营者必须要用新思维经营。

在浙江莫干山下有一个叫做“义远有机农场”的农场,在做法和思维上都超越传统农业,这位创业者投入千万元经营有机农场除了注重农产品品质之外,还嫁接跨界商业思维和亲子农场等创新的模式。

< class="pgc-img">

01/跨界的意义

跨界需要勇气,还需要格局。尤其是,跨界到农业领域的人。

杭州是服装的天堂,但在2011-2014年服装行业遭遇惨烈竞争,新品牌层出不强,随着ZARA、HM、GAP、优衣库等国际快时尚品牌迅速进入国内导致竞争激烈,更核心的是电商的发展破坏了传统服饰的加盟模式。

因此,服装行业,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地步。

< class="pgc-img">

梁铭就是其中之一!

从事服装生意的海明控股掌舵人梁铭旗下有一个“古木夕羊”女装品牌,还有一个“sensu”男装品牌,在当时梁铭的经营模式也是招商加盟,但这种模式被电商打击得体无完肤。梁铭思考更多的出路与结合。

几经思考后,梁铭发现自己的品牌有3个特点:1)文艺范;2)都市生活;3)休闲时尚。

“有没有一条更好的路,比如跨界融合”经常为家人购买有机农业产品的梁铭觉得“有机农业特别符合现代消费观,把有机农业+服装是一个很不错的点子”。

“我觉得做有机农业是件很时尚、很有使命感的事情。”梁铭说,“我们要改变的是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进而带动有机的本地化生活理念。”

于是,2011年,梁铭耗资5000多万承包了浙江莫干山下劳岭村2000亩土地做有机农场。梁铭的有机农场奉行“本地、生态、循环”理念,种植过程中绝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农场借用传统农耕智慧,让生物共生共养。

除了有机种养之外,梁铭耗还嫁接休闲农业开展各类亲子活动、产业化运作、设立有机餐厅,满足都市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

目前,义远有机农场以生物共生的方式,不打农药化肥、稻田里有鱼、青蛙、鸭子等循环种养模式。包括:义远有机水稻园,占地800余亩;义远有机茶园,占地200余亩;义远有机蔬菜园,义远自由牧场,义远有机餐厅。

< class="pgc-img">

为了更好地把上述服装的理念传递给客户,把衣服卖到客户心里去,未来将服装品牌跟有机农庄要做更多嫁接。“未来在策划在有机农场里设置一家服装体验店,吃喝玩乐之后还可以逛逛喜欢的服装店。同时,我们还将定期邀请VIP客户到有机农场进行免费体验。”梁铭说。

02

“烧钱”改良土壤

梁铭主业仍然是做服装,然而,搞农业目前处于“烧钱”阶段。

话题还拉回来!做有机农业关键是土地。为此,梁铭已在义远有机农场砸下了4000多万元,为了改良土质,农场此前足足“荒”了3年,什么农产品都没种,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做有机农业,日本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日本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先决条件:土地健康。

< class="pgc-img">

因此,梁铭义远有机农场拜了个师傅,是日本千叶县的和乡园,那个地方和德清基本在同一纬度上,种植的农产品类似。

根据梁铭回忆,当时请来了和乡园的副董事长木内,到农场后抓起一把泥土放嘴里咂吧,然后摇着头告诉他,这样的土质种不了有机农产品,要赶上日本的有机农场,至少需要8年的改良期。

于是,梁铭决定让这块土地休耕3年,要让这块莫干山山麓自然条件优越的土地好好“休息”和“呼吸”。除了深耕冻垡、秸杆还田,他们还种上紫云英,紫云英草籽是最好的天然绿肥,还养殖蚯蚓来翻田,增加有益的微生物。

3年过后,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PH值还是有机质等标准,都已经大幅改善,基本赶上了日本和乡园土壤的品质。

我们还发现,梁铭义远有机农场都选用本地种子,自己堆肥留种,将有机蔬菜本地化,另外因地制宜利用周边设施。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作为生态循环链,让农场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

同时,该农场还采用种植过程中绝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雇佣了200多名农民工人除草,另外,还在农田里放养了鸭子、鱼等。

< class="pgc-img">

“我们的800亩稻田选用特殊的共生模式,将鸭、蛙、蟹、鱼和水稻一起养殖,再引流莫干山的水源灌溉,它们为水稻除虫施肥,增加水的溶氧量,让水质更加温和,生长环境也更加健康。”梁铭表示。

03

新商业

无论做有机农业,还是鸭稻共生等循环农业模式,其实还是传统农业。借助传统农业+新商业思维或玩法可能打破行业僵局。

梁铭义远有机农场借助日本六产模式实现有机农场的再造和创新,我们逐步来分析下:

1、商业模式再造:卖生活方式和体验

< class="pgc-img">

传统的农业还是围绕着“农产品”,以农产品为重点进行,用买卖的方式实现价值。但新农业必须要跳出农产品思维,比如:卖生活方式和体验。

梁铭把自己服装品牌定位与有机农场的品牌定位相结合,都以“生活方式和体验”为切入点实现品牌的价值。

比如,梁铭借助高端服装店、亲子活动、有机餐厅等3个场景的方式实现农产品销售和农业品牌的打造,此举改变传统农产品买卖的商业模式,而且凭借消费体验获得价值。

2、消费场景再造:用场景拉近消费者

农产品消费场景和渠道通路无非家庭、商超、菜市场等。如何与现代生活结合,因此农产品消费或将要发生巨大的颠覆性改变。

梁铭借助有机农场开辟了2个农产品消费场景:

1)高端服装店:在高端服装店开辟有机农产品专卖。

< class="pgc-img">

比如,在儿童生活方式品牌Mitti专卖店,陈列了义远有机农场种植生产的有机农产品,其中包括有机米、各色蔬菜干和芳草茶,都是“义远集”的明星单品。

这里可以把高端消费人群吸引到有机农产品销售或者把品牌服装店当做一个引流的工具,目的是带动有机农场的销售。

< class="pgc-img">

2)市集:义远市集,各种各样的有机食材应有尽有。比如,鸭稻米、宝宝米、菜干、各色蜂蜜、酒品等等有检查的产品。

3)有机餐厅:满足游客对有机农产品的餐饮需求。这类的美食也大部分来自有机农场或者游客自己采摘的。

3、经营模式:体验式消费

当今最实用的经营模式:体验式消费。

梁铭的有机农场基本上是学习日本的有机农场操作方法,关注人心与人性。梁铭的有机农场会员都会进行体验活动,现场参与农事体验,以体验模式将有机概念带入生活。

< class="pgc-img">

比如,有机农场定期举办插秧活动、采摘和农活体验、课程和知识讲座等体验活动帮助家长孩子认知农业、提高学习乐趣。

04

总结

纵览这几年有机农业的发展脉络其实有2个方面:

1、卖产品为主

< class="pgc-img">

90%的有机农业的经营者堵在围绕着“卖产品”,及时在渠道商上可能从餐厅的农批渠道走向商超、互联网渠道。

可以说,这样经营有机农业还不能脱离传统农业。其实,有机农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种生产模式。

因此,有机农业应该放弃“卖产品”的思路。

2、以社群营销为主

在有机食品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有机面积耕种国,中国有机食品消费市场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世界有机行业中,中国是重要的助推力量。

但,中国有机农业群体依然是小众。因此,有机农业经营者都采用社群营销为主渠道,用社群的力量降低用户获取和经营成本。

然而,商业模式上依然没有跳出来。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消费观念已经发展成个性化、自我精神、享乐主义等特征。

因此,我个人认为有机农业未来在商业模式将会有3个趋势:

1、卖标品:弱化有机农产品,强化有机食品

< class="pgc-img">

有机农业的出路不再农产品,而是食品。尤其是精深加工食品。通过精深加工可以提升有机农产品的溢价,还可以实现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化。

另外,未来有机农业还将会出现产加销一体化的公司,而不是简单基地模式。

2、卖生活方式:由农业走向生活休闲

有机农业的核心是“生活方式”,因此,有机农业不再是围绕着“农业与自然”,而是围绕着“人与自然”。

未来的有机农业将从人的需求出发,不仅仅解决人食物的刚需,还将满足人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生活休闲将会成为有机农业的核心内容。

3、卖体验:体验式营销成为有机农业的核心营销

< class="pgc-img">

刚刚提到有机农业是生活方式,因此,体验将会成为有机农业经营中核心要素。

其中,体验包括用户或消费者农事体验,亲力亲为、农事活动等等消费体验活动,从而提高人与自然互知互信、和谐共融。

最后总结一下:经营有机农业应该跳出传统思维,借助新模式、新商业改变有机农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当然,核心还是利用跨界的方式帮助有机农业溢价,走出差异化的商业之路。

助力农业人成长!更多行业研究、商业案例、实战课程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