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近日,知名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宣布即将登陆香港市场,并以破格的薪酬标准招聘管理层人员,月薪高达7万至9万港元,引发两地职场广泛讨论。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加速推进,也为香港求职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晋升良机。
在港筹备期间,霸王茶姬在招聘市场上投下了一枚震撼弹,其开出的薪资条件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比如,办事处负责人一职,负责战略规划、品牌管理等核心事务,月薪范围在5万至8.9999万港元之间,另加佣金;选址开发经理的月薪则在3万至6.9999万港元之间,同样享有佣金奖励。这些岗位的薪酬水平相比内地同等级别高出近十倍,消息一出,立即在社交平台上引起轰动,部分网民对此表示难以置信。
分析指出,霸王茶姬的高薪招聘不仅体现了品牌对于香港市场的重视,也映射了内地企业“南下”香港的普遍策略。这些企业往往借助香港作为国际化的桥头堡,或是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助IPO,同时尝试跨境资金调度。对于香港市场,这些企业倾向于采取快速、决断的行动模式,反映出其在内地广阔市场中养成的大规模运作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霸王茶姬此番高薪纳贤,特别强调对熟悉本地市场的“地头蛇”人才的需求,旨在避免内地品牌在香港市场常见的“水土不服”。同时,这也反映了内地企业为应对香港劳工市场紧俏现状(失业率低至约3%)和本地员工偏好国际知名企业的工作文化,不得不支付溢价以吸引人才。
本文源自金融界
日,被称为“奶茶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强势登陆港岛,首家香港店铺在旺角银行中心广场顺利开张,吸引无数港人大排长龙。
与此同时,其品牌IP“雪王”也在当天高调现身香港街头,带着“勇闯大湾区”的架势进行移动式宣传,不仅受到了内地粉丝们的广泛关注,更是一举收获了众多香港“新粉”。
蜜雪冰城IP“雪王”打卡香港街头
>从刨冰小生意到如今估值200亿人民币的茶饮界巨头,蜜雪冰城都经历了些什么?(注: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月蜜雪冰城完成20亿元的首轮融资,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市场预计估值约200亿元人民币。)
2块钱的冰淇淋打入下沉市场
2006年,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火炬冰激凌,尽管售价十几元,仍旧有很多人为此买单。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意识到,那么贵的冰淇淋还有人买,为什么不搞一款价格低又好吃的冰激凌呢?
于是,经历了数轮开发,蜜雪冰城的第一款爆品问世了——标价2块钱的冰淇淋。
当时市场的价格标杆指向是5元钱、6元钱的冰淇淋,而蜜雪冰城冰淇淋直接做到2块钱。如此“白菜价”让很多人都愿意尝试一下,毕竟吃不到什么亏。而在尝过之后呢,这2块钱的冰淇淋味道居然超乎预想的好吃,客户对冰激凌的好感再次上升一个台阶。
一时间,“高性价比”成了蜜雪冰城的头号招牌。张红超趁热打铁,一口气开设了20多家分店,并马不停蹄地研究第二款产品,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柠檬水。凭借“鲜榨柠檬”的噱头和4块钱一杯的价格,它迅速成为店里的第二种爆品。
蜜雪冰城在香港门店的售价,最贵的“杨枝甘露”仅需20港币一杯
>随着蜜雪冰城门前的队伍越来越长,门店在加盟模式下也在飞速扩容。根据今年11月壹览商业长期跟踪的国内20家连锁茶饮品牌数据报告显示,蜜雪冰城以29680家的现存门店数量,稳居中国第一,第二名是拥有9000+门店的古茗。
不仅如此,在海外开设最多门店的同样是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在东南亚布局的蜜雪冰城,目前已拥有3000余家海外门店。
超级IP“雪王”早已深入人心
除了碾压行业的“白菜”价格,蜜雪冰城的品牌IP——“雪王”,无论从声势还是从商业价值来看,可以说已然成为了一众茶饮品牌中的高地。
2021年,蜜雪冰城的主题曲凭借洗脑、上头的旋律、歌词成功吸引大众视线,并使品牌IP雪王的形象深入人心,开启了一路爆红的顶流明星之路。
蜜雪冰城洗脑主题曲mv在bilibili平台已超2000万次观看
>火了之后的雪王除了做一些像门店揽客、新店开业、去工厂基地体验等“份内工作”,更是走向街头、刷足了存在感。比如,“雪王”在街头“无奈”打工跳舞、“雪王”与其他茶饮品牌联动“嚣张”堵门、以及无数网友“二创”的“黑脸雪王”等等,收获了一大波年轻群体的关注。
在B站上,“雪王”日常动态动辄是数百万的播放量,微博与“雪王”有关的话题也有过亿的阅读量,在抖音等平台,随便搜一搜都是1w+的关注量。
如今,蜜雪冰城不断丰富“雪王”的形象,使其更加立体饱满。在官方的描述中,“雪王”不仅有生日、性格、爱好、口头禅,还是蜜雪冰城首席品控官兼品牌终身代言人。
回到文章开头,蜜雪冰城此次进军香港意欲何为呢?
市场多次传闻蜜雪冰城即将赴港IPO,计划集资约10亿美元,折合约78亿港元,并已选择美国银行、高盛、瑞银牵头安排上市事宜,开设首家门店可以说是“闯香港”的第一步。
目前,仅有“奈雪的茶”于2021年6月成功登陆港股,而茶百道、沪上阿姨、古茗、包括蜜雪冰城均未给出正面回应,表示“不予置评”。
即使“闯香港”第一步顺利,这些新茶饮品牌们能在香港市场站稳脚跟吗?
答案仍需观望,香港市场仍然有许多难题等待新茶饮品牌们去破局。 平均1十几块钱的“破价”饮品一开始凭借着消费者的“新鲜”打开市场,如何长久地扎根香港、打破文化差异的挑战是蜜雪冰城需要尽快解决的。
(文/本刊记者 赵芃程)
1月29日,喜茶“江门号巴士”快闪活动在江门地王广场落下了帷幕。一辆复古的红蓝色巴士,一杯只能在江门快闪店喝到的芝芝柑普,一系列“喜茶源于江门”的周边产品,这场情怀满满的喜茶“回归”活动,在过去一周里攒足了人气。
“皇茶(喜茶前身)陪伴了我三年初中时光”“满满的皇茶回忆”“太怀念了”“欢迎回家”……在活动现场,有人穿上当年的校服回来喝一杯奶盖,有人约上一群高中老友重温校园时光。喜茶媒体公关部负责人李雄介绍,活动把江门定为首站,之后还会在中山、东莞、佛山、顺德、广州等地开展,线路的设计源于喜茶的开店顺序。
近年来,江门涌现了许多青年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从江门诞生的网红品牌“喜茶”。7年前,喜茶的前身皇茶在江门九中街开业。创始人聂云宸靠着这杯小小的原创芝士茶风靡全国,成为“网红店”的范本。
起源于江门,成长于广东。“喜茶”仍在回头凝视自身流淌的侨乡文化基因。透过这杯灵感之茶,我们可以看到侨乡文化的传统与多变、传承与创新。
喜茶里的江门文化
聂云宸当初选择投身茶饮行业的原因有二:一是茶饮行业在当时正经历新旧奶茶的变革,过去用奶粉、茶精调制出来的奶茶已经不能满足日渐精致、追求品质的消费者;二是,他希望能继承传统茶文化,让年轻人也爱上喝茶。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制胜。喜茶凭借着奶盖与茶的新颖搭配,在变革的奶茶行业里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活动策划团队表示,喜茶特意为这次快闪活动创新设计了一款富有江门特色的饮品芝芝柑普。浓郁的柑普茶和香甜的陈皮粉,都是江门元素的体现。
中西兼容,传承创新,芝芝柑普与侨乡文化不谋而合。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以华侨华人为纽带,江门在连接中外、对话世界的过程中,孕育出推陈出新、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正如那一杯芝芝柑普,江门将厚重的历史传承下来,又以创新的形式重新演绎,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发生碰撞,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在拥有542年历史的陈白沙祠里诵读国学经典;把新会陈皮带上人民大会堂的舞台……
在江门新开一家奶茶店要多久
不少江门的创业者都会用喜茶的例子,鼓励朋友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走进江门投资创业。如今,在江门,办理一家奶茶店的营业执照需要多久?答案是:5分钟。
今年6月,江门在全省率先推出“微信+智能化审批”服务,用户只需要在微信公众号通过人脸识别身份认证,填写好企业相关信息,即可拿到营业执照,全程大概5分钟。顺利办(江门)企业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定逢说:“智能化办理大大减少了办事流程,全程人脸识别也不用担心身份证的安全问题。”
政府的政策优惠和服务提升为江门加分。今年9月,江门对商事制度改革、纳税便利化改革、“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务服务等作出了全面的安排。压减企业开办时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便利企业注销登记……多项方便企业办事的政府服务正在推进之中,着力解决企业开办、运营、退出各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
2018年,江门启动了“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今年又进一步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行动,不断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更多改革认同感、获得感。在优惠、便利的政务服务支持下,江门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成为保持经济活力的强大助推器。
与喜茶一同成长的商业氛围
靠着口碑的传播,2013年,喜茶开始走出江门,在中山、东莞、佛山等周边城市布局。“后来,我们意识到品牌一定要从高往低走,所以选择在一线城市,如广州、深圳开店。”李雄说。
2017年,喜茶进军上海,“排队7小时”“黄牛价格翻两番”的新闻还历历在目。去年,喜茶已经进入新加坡市场,开始进军世界市场。据统计,目前喜茶已入驻城市40个,拥有超过330家门店,业绩最好的门店一个月销售额达到400万元。
20—30元的单杯售价,富有现代主义禅意的装修风格,大城市大商场的选址定位,这次喜茶“回归”江门,背后是江门城市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
今年9月,江门江海区首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江海广场开业,全天客流多达18万人次。近几年来,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在江门拔地而起,汇悦大融城、江门万达广场、美吉特广场、新会万达广场、江海广场相继开业,展现出不断提升的市民消费能力和日渐浓厚的商业氛围。
如今,江门正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第三产业呈现出蓬勃兴盛的发展局面。香港人李梓浩十分看好江门的营商环境和创业平台,决定把江门作为他创业的第一站,“我会推荐更多香港朋友到内地、到江门发展”。
【见习记者】李霭莹
【记者】戴惠甜
【图片】李霭莹
【作者】 李霭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