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这个宣德大盌不一般,价值少说也值数千万!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港苏富比将于当地时间2017年4月5日上午10:00起连续举行『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

<>

港苏富比将于当地时间2017年4月5日上午10:00起连续举行『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四个专场拍卖会,此四场拍卖共有珍品40件。

『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专场:宣德大盌,妙作十瓣花式,犹若荷叶半绽未放,神绘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嬉泳水藻池莲之间,寄清白廉洁之德。经历世代传承,幸犹完美无损,问鼎明初青花陶冶之巅。私人收藏中绝无仅有,传世绘相同鱼藻纹之宣德盌,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两例可资比较,然尺寸皆较小。此宣窑大盌,早于1963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公开展出,著录甚丰,在日本为人所慕,现见于国际艺术市场,难能可贵也。

『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专场:2016年春季罗杰琵金顿专场成绩斐然。承此佳绩,夫人茉琳琵金顿私人珍藏,六件由明成化至清雍正黄釉瓷器将亮相本季拍卖。此组瓷器来源显赫,均为先生所赠。其中有源自 H.R.N. Norton 的明成化黄釉盘及曾为大维德爵士所藏之明弘治黄地青花栀子花盘。

『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专场:昔日宫墙内、帝后间,小巧玲珑之品,或为摩挲把玩,或为置案清赏,其精緻入微,仅皇室可享。今谨选各式明清袖珍御瓷数件,细腻之处,巧夺天工,其中成化二珍,斗彩月季花高足盃及青花折枝花卉小盃,尤为珍罕,把玩掌中,趣味无穷。

『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专场:在纽约骨董翘楚 J.J. Lally & Co. 悉心引领下,两个美国私人收藏,慎选珍品琳琅,现为专场,欣献佳物二十四件,除矫健玉牛,又呈宋至清御瓷重器,大多来源显赫,其中精品包括 Stephen Junkunc 三世旧藏官窑葵花式盘,朴实古雅,又有钧窑葡萄紫釉水仙盆,其发色浓艳亮丽,以及清康熙釉里红龙纹三弦瓶,造形优雅,尤为悦目。

永思艺讯特整理本此香港苏富比四场全部拍品,邀您畅游瓷海!

香港预展时间(当地时间):

2017年3月31日10:00am - 5:30pm

2017年4月1日10:00am - 8:00pm

2017年4月2日10:00am - 8:00pm

2017年4月3日10:00am - 6:30pm

2017年4月4日10:00am - 6:30pm

台北巡回展览(当地时间)

2017年3月18日11:00am - 6:00pm

2017年3月19日11:00am - 6:00pm

拍卖时间(当地时间):

2017年4月5日10:00am(『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

2017年4月5日10:15am(『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2017年4月5日10:20am(『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

2017年4月5日10:30am(『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

台北巡回展览地址

华南银行国际会议中心

预展及拍卖地址:

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

展览厅5

精彩拍品

『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Lot 101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大明宣德年製》款

直径:23 cm

估价:估价待询

展览:《中国明清美术展目录》,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1963年,编号290

《新馆完成.记念特别展覧会図版目録》,京都国立博物馆,京都,1966年,编号287

《名鉢展》,大坂,1971年,编号10

《东洋の染付陶磁展》,三越百货,东京,1977年,编号34

《明清の美术》,大坂市立美术馆,大坂,1980年,编号1-26

出版:藤冈了一,《陶磁大系》,卷42:明の染付,东京,1975年,彩图版17

佐藤雅彦,《中国陶磁史》,东京,1978年,页182,图224

佐藤雅彦,《中国陶磁史》,纽约及东京,1981年,页164,图237

宣窑大盌,陶冶之巅,妙作十瓣花式,犹若荷叶半绽未放,捧于掌间,刚中带柔,抚之如脂,爱不释手。外壁起伏延绵,神绘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嬉泳水藻池莲之间,寄清白廉洁之德。白瓷为纸,青料作墨,妙笔挥毫,线条清劲流畅,栩栩如生,疏密得当,浓淡相宜。盌内团心再添美鱼成双,布局紧凑,却让里壁巧留空,炫耀雪白靛蓝之异,突显棱边曲线之雅,诚匠心独运也。涩足随形作花式,内署青花六字双圈款。宣德重器,传世孤品,独一无二,殊为珍稀。

『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

Lot 3102明成化 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盃《大明成化年製》款

直径:7.8 cm

估价:15,000,000 - 20,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1年11月24日,编号69

出版:《乐山堂藏瓷》,台北,2005年,编号8

此盃尺寸小巧,胎体细緻精妙,器形玲珑秀美,绘工含蓄婉约,触感温润如玉,加上双方框六字年款,梦寐以求之种种成化御窑特质,均集一身。成化年间,相类器形之小盃,虽有数例,唯以此盃器形小巧圆润,比例最为和谐悦目,且具馒头心,外底随之略凹,尤显可亲。

此盃外绘折枝栀子花六朵,佈局清新疏朗,风格简洁清丽,细叶烘花瓣,每朵所绘叶片略别,乐亦不同也。论纹饰,于中国瓷器中极为罕见,盃内所绘朵花冠瓣繁茂,以嫩叶相伴,或为绣球花,鲜见于明代青花,尤为珍稀。所书双方框六字年款,乃当朝末年才引进之式,仅见于最精巧之成化御瓷。

Lot 3101明成化 斗彩月季花高足盃《大明成化年製》款

直径:7.7 cm

估价:8,000,000 - 12,000,000 港币

来源:传 Tuckenheim 先生收藏,购于诺曼第圣沙尔赛德佩尔西市

本品高足盃器身小巧,纵观造型各方面,皆前所未有。其质感滑润细腻,略朦胧。釉色鲜艳明亮,可想出窑之时,必曾教人眼前一亮。其造型雅美,比例新造,口沿微侈。其他创新之处,还包括以青花勾勒花团宝珠,形态精緻准确。足底内壁半圆圈内书年款,也是首见于瓷器之做法。

Lot 3106清雍正 斗彩鸡缸盃《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8.2 cm

估价:7,000,000 - 9,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77年5月16日,编号140

香港苏富比1994年5月3日,编号144

香港苏富比1999年4月27日,编号430

香港佳士得2008年5月27日,编号1587

此雍正年製鸡缸盃,承袭明十五世纪成化器形,然绘风破旧立新,以意创造,甚为稀有。双方框内书六字款,与成化原型如出一辙;尾毛蓬鬆,非如成化典型分成三簇。园中花叶秀石之佈局也异于前,更接近雍正皇帝的品味。

Lot 3107清乾隆 洋彩月白地锦上添花开光篮花图茶盌《大清乾隆年製》款

直径:9.8 cm

估价:7,000,000 - 9,000,000 港币

来源:Caid Osman 收藏,法国,此后家族传承

Cabinet Portier & Associés,巴黎,2013年11月29日,编号106

洋彩月白地篮花图茶盌,巧工精绘,华丽典雅,属乾隆朝早期珍稀洋彩瓷。乾隆帝锺爱洋彩瓷,多数珍藏陈列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及圆明园的欧式宫殿中。盌身开光卷草纹及篮花纹周围,巧妙施以淡雅褐彩,增添立体感并显暖金光泽。

洋彩瓷取材西洋装饰技法,融入中国传统纹饰,需高超工艺且精准施作,成品新颖异趣,繁美雅丽,然寥若晨星,极是珍罕。「洋彩」意指色彩摹傚西洋绘画,常以白料相调。此盌纹饰以粉蓝、粉青、粉红等西洋色调为主,搭配源自明初的浓豔矾红彩,并师法西洋光影技巧,绘如意式开光卷叶纹、花篮编织纹路与花瓣枝叶。篮花象徵八仙之蓝采和,意味富饶,多福,并祝高寿。

Lot 3105清雍正 墨彩独钓观瀑图小盃一对《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5.4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Alfred E. Hippisley(1848-1939年)收藏

Anderson Galleries,1925年1月30/31日,编号196(四件之二)

Mary Cunningham Bishop Peabody(1893-1980年)收藏

James Bishop Peabody(1922-77年)收藏,此后家族传承至 James Bishop Peabody 夫人

纽约佳士得2014年9月18/19日,编号911

展览:史密森博物院,华盛顿,1887-1912年

出版:Alfred E. Hippisley,《A Sketch of the History of Ceramic Art in China: with a catalogue of the Hippisley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s》,华盛顿,1902年,页405(编号315-318其中二盃)

Lot 3109清乾隆 酱地粉彩描金瓜跌绵绵葫芦式双繫鼻烟壶《乾隆年製》款

高:5.2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J.R. Watkins 孙女 Mariel King(1907-69年)收藏,明尼苏达州

Frank G. Mertes(1932-2014年)承产,明尼苏达州

此葫芦式鼻烟壶属一套乾隆御製鼻烟壶之一,所製甚少,极为罕珍,工艺卓绝,意趣盎然,乃清代彩瓷鼻烟壶之至臻精品。乾隆初年,唐英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期间佳作纷呈,此鼻烟壶即成于其时。葫芦双耳器形精巧,模製难度极高,所绘纹饰精细繁複,巧夺天工。瓜跌绵绵,画工超群,风格自然,瓜藤线条流畅灵动,亦不失随性洒脱;细节刻画玲珑剔透,绿彩填叶,黑彩勾脉,笔触细腻,衬于描金锦纹之上,更显生动。

Lot 3104清康熙 五彩蝶恋花卧足盃《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6.3 cm

估价:1,200,000 - 1,800,000 港币

来源:John Kenny(1920-2002年),承产,澳洲

香港苏富比2004年4月25日,编号201

此盃外壁精绘折枝花果,细緻纤巧,其间彩蝶翩翩,生机盎然。本例可证清初景德镇製瓷技艺之精湛。此类小盃胎骨细腻轻薄,釉质莹润,外壁所绘五彩图样以及底部所落青花双方框年款把握独到,手法娴熟,应由郎廷极监造。郎廷极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任江西巡抚,督造官窑,倡仿明风,尤崇成化,本品即为仿成化瓷之佳例。

Lot 3108清乾隆 粉彩朝贡图香插一对《乾隆年製》款

高:11.5 cm

估价:700,000 - 9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7年4月27日,编号761

本器绘画精緻细腻,于如此细小空间,绘人物、景物,生动传神。两器画意、人物对称,殊为难得。

西洋人物纹饰,源自欧洲水彩画,被中国窑匠複製于瓷器、铜器之上,多见于珐琅彩器。然铜胎画珐琅器多在开光中饰西洋人物,本品在精巧的器体上通精绘洋风人物献宝图,尤如袖珍画卷,展现眼前。主体纹饰虽具西风,上部分则绘仙鹤、锦鸡、鸳鸯、飞鸟,保持了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中西融汇,互相辉映,趣意盎然。

传世品中,未见相同例子载录,应为孤品。

Lot 3103明嘉靖 青花花卉纹袖珍丹药盘《大明嘉靖年製》款

直径:5 cm

估价:100,000 - 150,000 港币

器呈交迭葵瓣式,娇小俊雅。葵瓣式取材于锦葵样式,始用于明初景德镇窑厂,后朝虽有延烧,然产量稀少。器袖珍如此,寥如晨星,唯见一例

『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

Lot 2明弘治 黄地青花栀子花盘《大明弘治年製》款

直径:26.1 cm

估价:2,500,000 - 3,500,000 港币

来源:大维德爵士(1892-1964年)收藏,一对之其一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收藏,伦敦(PDF A 773b,与 A 773a 成对),至1968年

伦敦苏富比1968年10月15日,编号108(£5,700)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8年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8年始(£6,555)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出版:Margaret Medley,《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Ming Polychrome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第五部,伦敦,1966年,图版 XVII,编号 A773

Roy Davids 及 Dominic Jellinek,《Provenance. Collectors, Dealers and Scholars: Chinese Ceramics in Britain and America》, Great Haseley,2011年,图版131

此盘造型典雅,传世虽有近例,惟纹饰及年款相同者,难得如本品精緻。本品饰花果纹,灵活流畅,青花发色柔和,黄釉光洁细腻。黄釉一向较易磨耗脱色,但本品釉面温润细密,诚传世明代御瓷精品。

Lot 1明成化 黄釉撇口盘《大明成化年製》款

直径:14.8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H.R.N. Norton(1961/2年卒)收藏

伦敦苏富比1963年3月26日,编号59(£2,200)

John Sparks Ltd,伦敦

伦敦苏富比1964年11月24日,编号63(£170)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4年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4年始 (£480)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展览:《Monochrome 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Manchu Dynast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48年,编号189

出版:W.W. Winkworth 东方陶瓷学会展览评论,《Antique Collector》,1948年11月,图5

Adrian Joseph,《Ming Porcelains: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伦敦,1971年,图版101

成化年款瓷器,不论造型纹饰,皆为御瓷中之精品,一器难求。成化署款黄釉盘例尤其珍稀,传世仅二十馀件,大小不一,撇口及直口等造型各异,当中私人收藏仅三件,其馀悉由世界各地博物馆珍藏;拍卖市场仅曾见过四例,本品为其中之一。

明黄,昔为御用之色。黄釉之器,相信有别于一般御瓷,为宫廷重用。十五世纪初,明代御窑已试烧黄釉瓷,然传世精品极罕。正统至天顺年间,史称空白期,御窑生产停滞,乏黄釉瓷烧造记录。宪宗成化年间,御窑始复烧黄釉瓷,但传世成化黄釉器依然屈指可数。

Lot 4明正德 黄地青花栀子花盘《正德年製》款

直径:21.6 cm

估价:900,000 - 1,200,000 港币

来源:John Sparks Ltd,伦敦,至1942年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42年(£16:10)

R.H.R. Palmer 伉俪收藏,自1943年始(£35)

伦敦苏富比1964年11月27日,编号62(£1,800)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展览:《Polychrome 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Manchu Dynast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50年,编号109

出版:Soame Jenyns,《Ming Pottery and Porcelain》,伦敦,1953年,图版57A (ii)

栀子花纹样,始作于宣德一朝,及至嘉靖而终,有黄地青花、青花、白地褐彩各饰。正德年间,瓷匠推陈出新,此类纹饰风格邃变。正德栀子花纹盘,尺寸较前朝小,盘心纹饰团簇紧密,内壁折枝花果也有改动,栀子花纹正上方缀以折枝莲纹而非石榴,而海棠花则以寿桃纹代之。有别于前朝六字款,正德年款一般减为四字。试比较专场中一件弘治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拍品编号2),同出自琵金顿伉俪收藏,两朝造瓷风格差异,明显可见。

Lot 3明正德 黄地绿彩赶珠云龙纹渣斗《正德年製》款

高:14.8 cm

估价:700,000 - 900,000 港币

来源:Derek Ide(1970年卒)收藏,至1964年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4年(£275)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4年始(£385)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出版:Adrian Joseph,《Ming Porcelains: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伦敦,1971年,图版74及封底

黄地绿彩龙纹乃正德瓷经典纹饰之一。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匠尝试新色釉配搭,黄地绿彩为其中之一。永乐及后历朝官窑均曾试烧黄地绿彩器,惟未曾成功。永乐御窑地层出土黄釉绿彩残片,其中有盘及带盖小执壶各一件,均为黄地绿彩刻云龙纹。宣、成二窑也有黄地绿彩瓷片出土,有阴刻,也有堆花者。正德年间,黄地绿彩御瓷始较为常见。

Lot 5明嘉靖 黄地青花赶珠云龙纹盘《大明嘉靖年製》款

直径:16.4 cm

估价:500,000 - 700,000 港币

来源:山中商会,纽约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37年(£14)

R.H.R. Palmer 伉俪收藏,自1937年始(£20)

伦敦苏富比1962年11月27日,编号36(£950)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2年始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展览:《Polychrome 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Manchu Dynast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50年,编号100

《Loan Exhibition of the Animal in Chinese Art》,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68年,编号36

此盘饰黄地青花双龙,纹样典雅,乍看以为属当朝大宗,然传世仅见,或为孤例。嘉靖带款御瓷,也见有黄地青花龙纹者,且有同纹但仅缀青花者,却乏与此色调、图案相同之例,底款又大多缺双圈,较之此盘双圈款,略逊一筹。此盘外壁间饰卷云及火焰纹,简洁疏朗,极为罕见。

Lot 6清雍正 黄地绿彩福运绵绵纹盌《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15 cm

估价:400,000 - 600,000 港币

来源:伦敦苏富比1962年10月23日,编号122,二器之一(£200)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2年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2年始(£275)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本品用色丰富,以黄地绿彩为主,乃雍正朝新创,此后历朝皆无他例。此盌主调为绿、黄、白三色,基本属三彩瓷类,但其蝙蝠及彩带先留白,后施红、蓝彩,浅青葫芦又添褐斑。由于白釉地著彩,是以矾红略呈粉色,因此同类盌常被误认作粉彩瓷。

『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

Lot 1106南宋至元 官窑葵瓣盘

直径:18.5 cm

估价:10,000,000 - 15,000,000 港币

来源:Stephen Junkunc 三世收藏

纽约佳士得2007年3月22日,编号385

J.J. Lally & Co.,纽约

此件拍品,作经典南宋葵瓣式器形,深褐胎骨,釉色灰中泛青,浓灰开片纹遍佈其上,与台北故宫所藏之器同属一类。

此件拍品与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官窑器之开片纹特徵相似,盘心开片略疏,相应盘背底足佈局。此盘底足略陷,此处胎骨更见纤薄。

Lot 1109十七世纪 青玉卧牛

长:29.9 cm

估价:8,000,000 - 10,000,000 港币

来源:Mary Anna Marten 夫人 OBE(1929-2010年)收藏,科瑞切尔庄园,多塞特郡,购于1953年以前

英国威力士2010年11月17日,编号341

展览:《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伦敦,1975年,编号396

此件玉雕水牛,雕工精细入微,牛身骨隆奇峻,显其年岁阅历,才智力量,栩栩如生。卧牛堂皇硕大,宽厚沉稳,线条坚实,气宇轩昂,显其力大无穷,温驯恬淡之品性。

中国史上,牛善事农,其足宽稳扎,立于湿土,奋蹄拉犁,翻滚泥浪,以助耕作。其朴质淳厚,散发田园气息,象徵远离喧嚣,为官职重任者一解担负。

Lot 1107明初 钧窑葡萄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

直径:20.3 cm

估价:8,000,000 - 12,000,000 港币

来源:私人收藏,购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此后家族传承

伦敦苏富比2003年6月12日,编号108

J.J. Lally & Co.,纽约

钧窑水仙盆,结合天蓝及葡萄紫二色,明豔摄人,属中国陶瓷史上最耀眼之作。此器发色浓丽典雅,极为珍稀,釉色佈局更是脱俗非凡,独一无二。盆内施天蓝釉,纯正亮泽,可见钧瓷特有的「蚯蚓走泥纹」,外壁葡萄紫釉华美夺目,然最是特别之处为其底足,上缘紫蓝交融,再以天蓝渐变融入盆底及三足之褐青釉,如意足缘更以鲜亮宝石红色缀镶。

Lot 1112清康熙 暗划水波釉里红龙纹三弦瓶《大清康熙年製》款

高:20.8 cm

估价:6,000,000 - 8,0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Lot 1104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

高:16 cm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币

此青釉刻花瓶,出陕西耀州窑,存留至今,实属罕珍。耀州窑于宋朝时隶属耀州,故称。受启于五代浙江北部越窑青瓷,耀州窑所产青瓷形美质优,于十一世纪晚期至十二世纪初,为宋宫廷御用「贡瓷」,彰显脱俗审美。虽仿越窑,然耀州青瓷之烧製技艺、装饰纹样皆不拘一格,匠心独运,不流于模仿。耀州瓷以批量烧製之盘、盌为大宗,偶见单独创烧、纹样精美之珍品,破费工时人力,本品即属后者。立件瓷器因塑形、装饰耗时长,无法覆烧,遂窑佔面积大,烧成难度极高,故而鲜有佳成,如此,本品愈显难能可贵。

本品刻花纹饰精緻,佈局巧妙,与其优雅器形,完美釉色互为衬托,相得益彰,实为耀州上品。

Lot 1111清康熙 天蓝釉百条缸

高:26.5 cm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此百条缸器硕稳健,流丽优雅,通体施天蓝釉,洁淨清淡,温润隽永。天蓝釉为高温色釉,内含约1%钴料,康熙朝创烧于景德镇。其釉色浅而发蓝,通透纯淨,似天青,故名「月白釉」,或「天蓝釉」,属当朝单色釉名品,为景德镇御瓷专用色。而后历朝皆烧天蓝釉瓷,然色调略深,始未及康熙器之柔雅含蓄。

Lot 1116清康熙 五彩加粉彩五伦图棒槌瓶

高:74.7 cm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币

来源:圣塔巴巴拉艺术博物馆,加州圣塔巴巴拉

本品工艺始于清初,尺寸硕大,纹饰富丽,彰显十八世纪早期製瓷工艺之卓绝,对新进釉色之探索推陈出新,在五彩基础上添饰粉红,属当时创烧雏例。

此瓶见粉红彩、釉上蓝彩及绿彩晕染,乃属康熙晚期製作,时五彩渐为粉彩所替,其遂得名五彩加粉彩。

此瓶题材寓意深长,凤凰尊百鸟之王,百鸟环绕,取其「百鸟朝凰、百鸟朝凤」之美意。凤凰仅见于太平盛世,鸟中之长,意指君王,临天下,尊摄百官,寓君臣之义。图中鸟雀各类,代表「五伦」之道,凤示君臣,鹤示父子,鸳鸯示夫妻,鶺鴒示兄弟,黄莺示朋友。

Lot 1121清雍正 葡萄紫釉菊瓣盘《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17.5 cm

估价:3,000,000 - 5,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8年11月3日,编号926

J.J. Lally & Co.,纽约

Lot 1108明嘉靖 黄釉撇口盃《大明嘉靖年製》款

高:8.2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Samuel C. Davis(1871-1940年)收藏,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

Samuel Davis Weaver(1940-2013年)承产

Greenwich 收藏,康涅狄格,此后家族传承

J.J. Lally & Co.,纽约

此盃黄釉色泽盈润。黄釉者,宫廷尊用,尤适小巧精妙之器。浅单色釉器,观之形简色单,实则烧製技巧要求极高,于各类器中属最难一类,须取纯土,施精工,胎、釉、火必娴熟,佳器方成,如有微瑕,前功尽弃。

黄色属五行一色,位列宫廷色系之首,优于赤、玄、紫。黄色为土,五行之土对应中央,与帝居五方之中相附。有明一朝,景德镇御窑厂在唐代铅黄釉之基础上加以改良,以3.5%氧化铁注入原有硅酸铅釉,延製黄釉器不绝。

本品造形属明嘉靖时期之创新,常见尺寸较本器略大。

Lot 1103金至元 钧窑天蓝釉紫斑双耳连座瓶

高:17.4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94年11月1日,编号7

J.J. Lally & Co.,纽约

此瓶连镂空底座,属钧瓷特有器形,紫斑洒彩颜色绚丽,由红入紫渐变多姿,精美绝伦。

天蓝釉紫斑钧瓷洒彩笔触具书法气韵,逸然随性,釉色华丽多变,甚为文人贵族所喜。

Lot 1113清康熙 豇豆红釉暗团龙纹太白尊《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12.7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Dudley L. Pickman(1779-1848年)收藏

Charles G. Loring 将军(1828-1902年)收藏,自此家族收藏

J.J. Lally & Co.,纽约

如此太白尊,烧製臻绝,红釉发色匀实鲜亮,诚难得佳品。因铜红属性不稳,豇豆红釉丽色难求,为文房八大码专属,乃康熙朝组瓷之经典。

明初以降,铜红色釉便无工匠问津,直至康熙年间方见复烧,并有所成。据林业强等学者近年研究,豇豆红釉器製于康熙初年臧应选督造期间。1681年,臧应选调至景德镇督导窑厂重建并任督陶官。为驾驭铜红呈色,相信艺匠先以透明釉作底,以竹管吹釉,最后再次罩釉烧成。

Lot 1114清康熙 东青釉浅浮雕祥云纹马蹄式水盂《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7.5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1年5月20日,编号814

谢杰玄收藏,新加坡

香港苏富比1988年5月17日,编号65

徐氏艺术馆,香港

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23日,编号565

香港苏富比2006年4月10日,编号1607

J.J. Lally & Co.,纽约

出版:《徐氏艺术馆》,香港,1991年,图版124左

《徐氏艺术馆:陶瓷IV.清代》,香港,1995年,图版2

此器釉色莹润,釉下祥云飘绕,俊雅青翠,展现康熙皇帝慕古创新的艺术情趣。器上釉色清澈细润,为宋龙泉青釉之延续,朵朵祥云始于元。器形简朴俊美,纹饰、工艺精緻,传统与创新之融汇,显现当代景德镇御窑能工巧匠之功力。

Lot 1105北宋至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几何云纹瓶

高:25.4 cm

估价:1,500,000 - 2,000,000 港币

来源:伦敦苏富比1999年11月17日,编号731

J.J. Lally & Co.,纽约

此瓶器形优雅如梨,鲜有磁州窑类例,且其纹饰精美卓绝,更是罕有。十一至十二世纪,中国北方诸窑多出此类运用黑白二色双层化妆土剔花之品,常见大朵黑花样式,如此瓶之几何锦纹却罕。

Lot 1124清乾隆 胭脂红彩盌《大清乾隆年製》款

估价:1,500,000 - 2,000,000 港币

此盌外壁施胭脂红彩,色泽深沉,甚为珍罕。康熙晚期,景德镇御厂彩瓷发展迅速,无论单色釉、彩瓷千姿百态,令人歎为观止,胭脂红堪为当时最具创新意义彩釉。儘管欧洲麦森及塞弗尔窑厂比康熙窑匠早数年使用胭脂红彩,但御厂迅速并稳定地掌握了胭脂红彩烧製。胭脂红以黄金著色,加入玻璃粉末,减少胶体金和锡量的比例,使胭脂红彩烧製比欧洲产品更为稳定、均匀。

胭脂红器多见于雍正朝,带乾隆款者如凤毛麟角。

Lot 1115清康熙 青花龙凤盌《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15 cm

估价:1,000,000 - 1,500,000 港币

来源:Dudley L. Pickman(1779-1848年)收藏

Charles G. Loring 将军(1828-1902年)收藏,此后家族传承

J.J. Lally & Co.,纽约

此盌製工精美,笔触灵动。盌身通体透白,所绘青花龙凤尤为生动,为康熙景德镇御窑典型。康熙初年,画师刘源(约1638-85年)曾入宫供职,尝画此类龙凤饰样,又开创白地勾勒之风,如此盌上纹样,或受刘氏所画启发。

Lot 1122清雍正 柠檬黄釉小盘一对《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7.8 cm

估价:800,000 - 1,000,000 港币

来源:E.T. Hall 教授(1924-2001年)收藏,编号434及435

伦敦佳士得2004年6月7日,编号269

J.J. Lally & Co.,纽约

此对小盘素雅古美,乃雍正製瓷精进革新之佳证。「黄」喻天子,备受帝王所喜。御製黄釉瓷自明朝始,仅用于宗庙之事,然柠檬黄釉则为宫廷日用。

单色釉瓷极难烧成,色浅者尤甚,塑胎、修坯、窑烧、施釉中稍有微瑕则前功尽废。此对小盘之釉色为锑酸铅所成,鲜明亮丽,平添盘形谦和之韵。

Lot 1102宋至金 黑釉油滴盌

直径:9.3 cm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此类「油滴」视觉效果,来自于在其两层富铁深棕釉下,通体连足加罩一层黑色化妆土,妙仿建盏黑胎。

Lot 1120清雍正 粉青釉刻莲瓣纹浅盌《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12.4 cm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1年11月24/25日,编号335

J.J. Lally & Co.,纽约

此盌浅浮雕莲瓣纹,罩施粉青釉,柔和悦目,似宋元影青、枢府视效。

Lot 1110明末至清初 青花瑞兽图方尊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币

来源:Michel Beurdeley 收藏,巴黎

巴黎佳士得2007年12月7日,编号126

J.J. Lally & Co.,纽约

出版:Cécile 及 Michel Beurdeley,《La Céramique chinoise: Le guide du connaisseur》, 弗里堡,1978年,图版79

方尊绘饰精緻,属明末清初时为外销欧洲所製瓷品。此类方尊,为中国最早期欧式器皿,形仿荷兰琉璃及陶製方尊,原于欧洲用以盛酒或贮灯油。

Lot 1123清乾隆 粉青釉弦纹凤耳瓶

估价:500,000 - 700,000 港币

来源:巴黎苏富比2009年12月18日,编号233

J.J. Lally & Co.,纽约

此类粉青釉弦纹瓶,以无耳者较常见。

此瓶粉青釉、撇口及凤耳之组合,遥鉴宋代龙泉窑青瓷样式。

Lot 1117清康熙 洒蓝地描金云凤纹长颈瓶

高:41.9 cm

估价:300,000 - 400,000 港币

来源:J. Pierpont Morgan(1837-1913年)收藏,编号1301

J.J. Lally & Co. ,纽约

出版:Stephen W. Bushell 及 Williman M. Laffan,《Catalogue of the Morgan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s》,卷2,纽约,1907年,图版CX

此瓶之洒蓝釉,或受宣德年间之雪花蓝釉启发,艺匠以竹管蘸蓝,吹于器表,深浅斑驳,白点彷如雪花飘落,隐于湛蓝之中。除纯罩洒蓝釉外,也常见有如此瓶所见加缀描金作饰者。

Lot 1119清雍正 青花三友报喜笔筒

高:14 cm

估价:300,000 - 500,000 港币

来源:法国私人收藏

J.J. Lally & Co.,纽约

此笔筒描绘喜鹊閒憩松枝之景,艺匠巧将圆形器物表面化作横轴于其上作画,转动笔筒,如展开画卷,甚爲精緻。此类主题承中国水墨及花鸟彩绘之风,自十五世纪初御窑多有烧製,雍正年间尤为盛行。

Lot 1101五代 东窑青釉贴凤凰盌

直径:12.7 cm

估价:300,000 - 5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Lot 1118清雍正 青花岁寒三友凤尾瓶

直径:42.9 cm

估价:250,000 - 350,000 港币

此凤尾尊绘有祥瑞图纹「岁寒三友」,松竹凌寒而立,经冬常青,梅迎新岁,先于群芳著花。「三友」譬喻逢绝境而坚毅刚直,亦含长寿之意。此语出自宋代忠义林景熙(1241-1310年),自元至清,岁寒三友饰纹甚为风靡。

所有数据以拍卖行官方网站为准,如需转载请我们联系。

<>

港苏富比将于当地时间2017年4月5日上午10:00起连续举行『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四个专场拍卖会,此四场拍卖共有珍品40件。

『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专场:宣德大盌,妙作十瓣花式,犹若荷叶半绽未放,神绘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嬉泳水藻池莲之间,寄清白廉洁之德。经历世代传承,幸犹完美无损,问鼎明初青花陶冶之巅。私人收藏中绝无仅有,传世绘相同鱼藻纹之宣德盌,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两例可资比较,然尺寸皆较小。此宣窑大盌,早于1963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公开展出,著录甚丰,在日本为人所慕,现见于国际艺术市场,难能可贵也。

『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专场:2016年春季罗杰琵金顿专场成绩斐然。承此佳绩,夫人茉琳琵金顿私人珍藏,六件由明成化至清雍正黄釉瓷器将亮相本季拍卖。此组瓷器来源显赫,均为先生所赠。其中有源自 H.R.N. Norton 的明成化黄釉盘及曾为大维德爵士所藏之明弘治黄地青花栀子花盘。

『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专场:昔日宫墙内、帝后间,小巧玲珑之品,或为摩挲把玩,或为置案清赏,其精緻入微,仅皇室可享。今谨选各式明清袖珍御瓷数件,细腻之处,巧夺天工,其中成化二珍,斗彩月季花高足盃及青花折枝花卉小盃,尤为珍罕,把玩掌中,趣味无穷。

『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专场:在纽约骨董翘楚 J.J. Lally & Co. 悉心引领下,两个美国私人收藏,慎选珍品琳琅,现为专场,欣献佳物二十四件,除矫健玉牛,又呈宋至清御瓷重器,大多来源显赫,其中精品包括 Stephen Junkunc 三世旧藏官窑葵花式盘,朴实古雅,又有钧窑葡萄紫釉水仙盆,其发色浓艳亮丽,以及清康熙釉里红龙纹三弦瓶,造形优雅,尤为悦目。

永思艺讯特整理本此香港苏富比四场全部拍品,邀您畅游瓷海!

香港预展时间(当地时间):

2017年3月31日10:00am - 5:30pm

2017年4月1日10:00am - 8:00pm

2017年4月2日10:00am - 8:00pm

2017年4月3日10:00am - 6:30pm

2017年4月4日10:00am - 6:30pm

台北巡回展览(当地时间)

2017年3月18日11:00am - 6:00pm

2017年3月19日11:00am - 6:00pm

拍卖时间(当地时间):

2017年4月5日10:00am(『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

2017年4月5日10:15am(『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2017年4月5日10:20am(『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

2017年4月5日10:30am(『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

台北巡回展览地址

华南银行国际会议中心

预展及拍卖地址:

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

展览厅5

精彩拍品

『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Lot 101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大明宣德年製》款

直径:23 cm

估价:估价待询

展览:《中国明清美术展目录》,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1963年,编号290

《新馆完成.记念特别展覧会図版目録》,京都国立博物馆,京都,1966年,编号287

《名鉢展》,大坂,1971年,编号10

《东洋の染付陶磁展》,三越百货,东京,1977年,编号34

《明清の美术》,大坂市立美术馆,大坂,1980年,编号1-26

出版:藤冈了一,《陶磁大系》,卷42:明の染付,东京,1975年,彩图版17

佐藤雅彦,《中国陶磁史》,东京,1978年,页182,图224

佐藤雅彦,《中国陶磁史》,纽约及东京,1981年,页164,图237

宣窑大盌,陶冶之巅,妙作十瓣花式,犹若荷叶半绽未放,捧于掌间,刚中带柔,抚之如脂,爱不释手。外壁起伏延绵,神绘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嬉泳水藻池莲之间,寄清白廉洁之德。白瓷为纸,青料作墨,妙笔挥毫,线条清劲流畅,栩栩如生,疏密得当,浓淡相宜。盌内团心再添美鱼成双,布局紧凑,却让里壁巧留空,炫耀雪白靛蓝之异,突显棱边曲线之雅,诚匠心独运也。涩足随形作花式,内署青花六字双圈款。宣德重器,传世孤品,独一无二,殊为珍稀。

『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

Lot 3102明成化 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盃《大明成化年製》款

直径:7.8 cm

估价:15,000,000 - 20,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1年11月24日,编号69

出版:《乐山堂藏瓷》,台北,2005年,编号8

此盃尺寸小巧,胎体细緻精妙,器形玲珑秀美,绘工含蓄婉约,触感温润如玉,加上双方框六字年款,梦寐以求之种种成化御窑特质,均集一身。成化年间,相类器形之小盃,虽有数例,唯以此盃器形小巧圆润,比例最为和谐悦目,且具馒头心,外底随之略凹,尤显可亲。

此盃外绘折枝栀子花六朵,佈局清新疏朗,风格简洁清丽,细叶烘花瓣,每朵所绘叶片略别,乐亦不同也。论纹饰,于中国瓷器中极为罕见,盃内所绘朵花冠瓣繁茂,以嫩叶相伴,或为绣球花,鲜见于明代青花,尤为珍稀。所书双方框六字年款,乃当朝末年才引进之式,仅见于最精巧之成化御瓷。

Lot 3101明成化 斗彩月季花高足盃《大明成化年製》款

直径:7.7 cm

估价:8,000,000 - 12,000,000 港币

来源:传 Tuckenheim 先生收藏,购于诺曼第圣沙尔赛德佩尔西市

本品高足盃器身小巧,纵观造型各方面,皆前所未有。其质感滑润细腻,略朦胧。釉色鲜艳明亮,可想出窑之时,必曾教人眼前一亮。其造型雅美,比例新造,口沿微侈。其他创新之处,还包括以青花勾勒花团宝珠,形态精緻准确。足底内壁半圆圈内书年款,也是首见于瓷器之做法。

Lot 3106清雍正 斗彩鸡缸盃《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8.2 cm

估价:7,000,000 - 9,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77年5月16日,编号140

香港苏富比1994年5月3日,编号144

香港苏富比1999年4月27日,编号430

香港佳士得2008年5月27日,编号1587

此雍正年製鸡缸盃,承袭明十五世纪成化器形,然绘风破旧立新,以意创造,甚为稀有。双方框内书六字款,与成化原型如出一辙;尾毛蓬鬆,非如成化典型分成三簇。园中花叶秀石之佈局也异于前,更接近雍正皇帝的品味。

Lot 3107清乾隆 洋彩月白地锦上添花开光篮花图茶盌《大清乾隆年製》款

直径:9.8 cm

估价:7,000,000 - 9,000,000 港币

来源:Caid Osman 收藏,法国,此后家族传承

Cabinet Portier & Associés,巴黎,2013年11月29日,编号106

洋彩月白地篮花图茶盌,巧工精绘,华丽典雅,属乾隆朝早期珍稀洋彩瓷。乾隆帝锺爱洋彩瓷,多数珍藏陈列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及圆明园的欧式宫殿中。盌身开光卷草纹及篮花纹周围,巧妙施以淡雅褐彩,增添立体感并显暖金光泽。

洋彩瓷取材西洋装饰技法,融入中国传统纹饰,需高超工艺且精准施作,成品新颖异趣,繁美雅丽,然寥若晨星,极是珍罕。「洋彩」意指色彩摹傚西洋绘画,常以白料相调。此盌纹饰以粉蓝、粉青、粉红等西洋色调为主,搭配源自明初的浓豔矾红彩,并师法西洋光影技巧,绘如意式开光卷叶纹、花篮编织纹路与花瓣枝叶。篮花象徵八仙之蓝采和,意味富饶,多福,并祝高寿。

Lot 3105清雍正 墨彩独钓观瀑图小盃一对《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5.4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Alfred E. Hippisley(1848-1939年)收藏

Anderson Galleries,1925年1月30/31日,编号196(四件之二)

Mary Cunningham Bishop Peabody(1893-1980年)收藏

James Bishop Peabody(1922-77年)收藏,此后家族传承至 James Bishop Peabody 夫人

纽约佳士得2014年9月18/19日,编号911

展览:史密森博物院,华盛顿,1887-1912年

出版:Alfred E. Hippisley,《A Sketch of the History of Ceramic Art in China: with a catalogue of the Hippisley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s》,华盛顿,1902年,页405(编号315-318其中二盃)

Lot 3109清乾隆 酱地粉彩描金瓜跌绵绵葫芦式双繫鼻烟壶《乾隆年製》款

高:5.2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J.R. Watkins 孙女 Mariel King(1907-69年)收藏,明尼苏达州

Frank G. Mertes(1932-2014年)承产,明尼苏达州

此葫芦式鼻烟壶属一套乾隆御製鼻烟壶之一,所製甚少,极为罕珍,工艺卓绝,意趣盎然,乃清代彩瓷鼻烟壶之至臻精品。乾隆初年,唐英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期间佳作纷呈,此鼻烟壶即成于其时。葫芦双耳器形精巧,模製难度极高,所绘纹饰精细繁複,巧夺天工。瓜跌绵绵,画工超群,风格自然,瓜藤线条流畅灵动,亦不失随性洒脱;细节刻画玲珑剔透,绿彩填叶,黑彩勾脉,笔触细腻,衬于描金锦纹之上,更显生动。

Lot 3104清康熙 五彩蝶恋花卧足盃《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6.3 cm

估价:1,200,000 - 1,800,000 港币

来源:John Kenny(1920-2002年),承产,澳洲

香港苏富比2004年4月25日,编号201

此盃外壁精绘折枝花果,细緻纤巧,其间彩蝶翩翩,生机盎然。本例可证清初景德镇製瓷技艺之精湛。此类小盃胎骨细腻轻薄,釉质莹润,外壁所绘五彩图样以及底部所落青花双方框年款把握独到,手法娴熟,应由郎廷极监造。郎廷极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任江西巡抚,督造官窑,倡仿明风,尤崇成化,本品即为仿成化瓷之佳例。

Lot 3108清乾隆 粉彩朝贡图香插一对《乾隆年製》款

高:11.5 cm

估价:700,000 - 9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7年4月27日,编号761

本器绘画精緻细腻,于如此细小空间,绘人物、景物,生动传神。两器画意、人物对称,殊为难得。

西洋人物纹饰,源自欧洲水彩画,被中国窑匠複製于瓷器、铜器之上,多见于珐琅彩器。然铜胎画珐琅器多在开光中饰西洋人物,本品在精巧的器体上通精绘洋风人物献宝图,尤如袖珍画卷,展现眼前。主体纹饰虽具西风,上部分则绘仙鹤、锦鸡、鸳鸯、飞鸟,保持了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中西融汇,互相辉映,趣意盎然。

传世品中,未见相同例子载录,应为孤品。

Lot 3103明嘉靖 青花花卉纹袖珍丹药盘《大明嘉靖年製》款

直径:5 cm

估价:100,000 - 150,000 港币

器呈交迭葵瓣式,娇小俊雅。葵瓣式取材于锦葵样式,始用于明初景德镇窑厂,后朝虽有延烧,然产量稀少。器袖珍如此,寥如晨星,唯见一例

『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

Lot 2明弘治 黄地青花栀子花盘《大明弘治年製》款

直径:26.1 cm

估价:2,500,000 - 3,500,000 港币

来源:大维德爵士(1892-1964年)收藏,一对之其一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收藏,伦敦(PDF A 773b,与 A 773a 成对),至1968年

伦敦苏富比1968年10月15日,编号108(£5,700)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8年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8年始(£6,555)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出版:Margaret Medley,《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Ming Polychrome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第五部,伦敦,1966年,图版 XVII,编号 A773

Roy Davids 及 Dominic Jellinek,《Provenance. Collectors, Dealers and Scholars: Chinese Ceramics in Britain and America》, Great Haseley,2011年,图版131

此盘造型典雅,传世虽有近例,惟纹饰及年款相同者,难得如本品精緻。本品饰花果纹,灵活流畅,青花发色柔和,黄釉光洁细腻。黄釉一向较易磨耗脱色,但本品釉面温润细密,诚传世明代御瓷精品。

Lot 1明成化 黄釉撇口盘《大明成化年製》款

直径:14.8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H.R.N. Norton(1961/2年卒)收藏

伦敦苏富比1963年3月26日,编号59(£2,200)

John Sparks Ltd,伦敦

伦敦苏富比1964年11月24日,编号63(£170)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4年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4年始 (£480)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展览:《Monochrome 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Manchu Dynast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48年,编号189

出版:W.W. Winkworth 东方陶瓷学会展览评论,《Antique Collector》,1948年11月,图5

Adrian Joseph,《Ming Porcelains: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伦敦,1971年,图版101

成化年款瓷器,不论造型纹饰,皆为御瓷中之精品,一器难求。成化署款黄釉盘例尤其珍稀,传世仅二十馀件,大小不一,撇口及直口等造型各异,当中私人收藏仅三件,其馀悉由世界各地博物馆珍藏;拍卖市场仅曾见过四例,本品为其中之一。

明黄,昔为御用之色。黄釉之器,相信有别于一般御瓷,为宫廷重用。十五世纪初,明代御窑已试烧黄釉瓷,然传世精品极罕。正统至天顺年间,史称空白期,御窑生产停滞,乏黄釉瓷烧造记录。宪宗成化年间,御窑始复烧黄釉瓷,但传世成化黄釉器依然屈指可数。

Lot 4明正德 黄地青花栀子花盘《正德年製》款

直径:21.6 cm

估价:900,000 - 1,200,000 港币

来源:John Sparks Ltd,伦敦,至1942年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42年(£16:10)

R.H.R. Palmer 伉俪收藏,自1943年始(£35)

伦敦苏富比1964年11月27日,编号62(£1,800)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展览:《Polychrome 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Manchu Dynast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50年,编号109

出版:Soame Jenyns,《Ming Pottery and Porcelain》,伦敦,1953年,图版57A (ii)

栀子花纹样,始作于宣德一朝,及至嘉靖而终,有黄地青花、青花、白地褐彩各饰。正德年间,瓷匠推陈出新,此类纹饰风格邃变。正德栀子花纹盘,尺寸较前朝小,盘心纹饰团簇紧密,内壁折枝花果也有改动,栀子花纹正上方缀以折枝莲纹而非石榴,而海棠花则以寿桃纹代之。有别于前朝六字款,正德年款一般减为四字。试比较专场中一件弘治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拍品编号2),同出自琵金顿伉俪收藏,两朝造瓷风格差异,明显可见。

Lot 3明正德 黄地绿彩赶珠云龙纹渣斗《正德年製》款

高:14.8 cm

估价:700,000 - 900,000 港币

来源:Derek Ide(1970年卒)收藏,至1964年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4年(£275)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4年始(£385)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出版:Adrian Joseph,《Ming Porcelains: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伦敦,1971年,图版74及封底

黄地绿彩龙纹乃正德瓷经典纹饰之一。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匠尝试新色釉配搭,黄地绿彩为其中之一。永乐及后历朝官窑均曾试烧黄地绿彩器,惟未曾成功。永乐御窑地层出土黄釉绿彩残片,其中有盘及带盖小执壶各一件,均为黄地绿彩刻云龙纹。宣、成二窑也有黄地绿彩瓷片出土,有阴刻,也有堆花者。正德年间,黄地绿彩御瓷始较为常见。

Lot 5明嘉靖 黄地青花赶珠云龙纹盘《大明嘉靖年製》款

直径:16.4 cm

估价:500,000 - 700,000 港币

来源:山中商会,纽约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37年(£14)

R.H.R. Palmer 伉俪收藏,自1937年始(£20)

伦敦苏富比1962年11月27日,编号36(£950)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2年始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展览:《Polychrome 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Manchu Dynast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50年,编号100

《Loan Exhibition of the Animal in Chinese Art》,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68年,编号36

此盘饰黄地青花双龙,纹样典雅,乍看以为属当朝大宗,然传世仅见,或为孤例。嘉靖带款御瓷,也见有黄地青花龙纹者,且有同纹但仅缀青花者,却乏与此色调、图案相同之例,底款又大多缺双圈,较之此盘双圈款,略逊一筹。此盘外壁间饰卷云及火焰纹,简洁疏朗,极为罕见。

Lot 6清雍正 黄地绿彩福运绵绵纹盌《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15 cm

估价:400,000 - 600,000 港币

来源:伦敦苏富比1962年10月23日,编号122,二器之一(£200)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2年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2年始(£275)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本品用色丰富,以黄地绿彩为主,乃雍正朝新创,此后历朝皆无他例。此盌主调为绿、黄、白三色,基本属三彩瓷类,但其蝙蝠及彩带先留白,后施红、蓝彩,浅青葫芦又添褐斑。由于白釉地著彩,是以矾红略呈粉色,因此同类盌常被误认作粉彩瓷。

『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

Lot 1106南宋至元 官窑葵瓣盘

直径:18.5 cm

估价:10,000,000 - 15,000,000 港币

来源:Stephen Junkunc 三世收藏

纽约佳士得2007年3月22日,编号385

J.J. Lally & Co.,纽约

此件拍品,作经典南宋葵瓣式器形,深褐胎骨,釉色灰中泛青,浓灰开片纹遍佈其上,与台北故宫所藏之器同属一类。

此件拍品与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官窑器之开片纹特徵相似,盘心开片略疏,相应盘背底足佈局。此盘底足略陷,此处胎骨更见纤薄。

Lot 1109十七世纪 青玉卧牛

长:29.9 cm

估价:8,000,000 - 10,000,000 港币

来源:Mary Anna Marten 夫人 OBE(1929-2010年)收藏,科瑞切尔庄园,多塞特郡,购于1953年以前

英国威力士2010年11月17日,编号341

展览:《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伦敦,1975年,编号396

此件玉雕水牛,雕工精细入微,牛身骨隆奇峻,显其年岁阅历,才智力量,栩栩如生。卧牛堂皇硕大,宽厚沉稳,线条坚实,气宇轩昂,显其力大无穷,温驯恬淡之品性。

中国史上,牛善事农,其足宽稳扎,立于湿土,奋蹄拉犁,翻滚泥浪,以助耕作。其朴质淳厚,散发田园气息,象徵远离喧嚣,为官职重任者一解担负。

Lot 1107明初 钧窑葡萄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

直径:20.3 cm

估价:8,000,000 - 12,000,000 港币

来源:私人收藏,购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此后家族传承

伦敦苏富比2003年6月12日,编号108

J.J. Lally & Co.,纽约

钧窑水仙盆,结合天蓝及葡萄紫二色,明豔摄人,属中国陶瓷史上最耀眼之作。此器发色浓丽典雅,极为珍稀,釉色佈局更是脱俗非凡,独一无二。盆内施天蓝釉,纯正亮泽,可见钧瓷特有的「蚯蚓走泥纹」,外壁葡萄紫釉华美夺目,然最是特别之处为其底足,上缘紫蓝交融,再以天蓝渐变融入盆底及三足之褐青釉,如意足缘更以鲜亮宝石红色缀镶。

Lot 1112清康熙 暗划水波釉里红龙纹三弦瓶《大清康熙年製》款

高:20.8 cm

估价:6,000,000 - 8,0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Lot 1104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

高:16 cm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币

此青釉刻花瓶,出陕西耀州窑,存留至今,实属罕珍。耀州窑于宋朝时隶属耀州,故称。受启于五代浙江北部越窑青瓷,耀州窑所产青瓷形美质优,于十一世纪晚期至十二世纪初,为宋宫廷御用「贡瓷」,彰显脱俗审美。虽仿越窑,然耀州青瓷之烧製技艺、装饰纹样皆不拘一格,匠心独运,不流于模仿。耀州瓷以批量烧製之盘、盌为大宗,偶见单独创烧、纹样精美之珍品,破费工时人力,本品即属后者。立件瓷器因塑形、装饰耗时长,无法覆烧,遂窑佔面积大,烧成难度极高,故而鲜有佳成,如此,本品愈显难能可贵。

本品刻花纹饰精緻,佈局巧妙,与其优雅器形,完美釉色互为衬托,相得益彰,实为耀州上品。

Lot 1111清康熙 天蓝釉百条缸

高:26.5 cm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此百条缸器硕稳健,流丽优雅,通体施天蓝釉,洁淨清淡,温润隽永。天蓝釉为高温色釉,内含约1%钴料,康熙朝创烧于景德镇。其釉色浅而发蓝,通透纯淨,似天青,故名「月白釉」,或「天蓝釉」,属当朝单色釉名品,为景德镇御瓷专用色。而后历朝皆烧天蓝釉瓷,然色调略深,始未及康熙器之柔雅含蓄。

Lot 1116清康熙 五彩加粉彩五伦图棒槌瓶

高:74.7 cm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币

来源:圣塔巴巴拉艺术博物馆,加州圣塔巴巴拉

本品工艺始于清初,尺寸硕大,纹饰富丽,彰显十八世纪早期製瓷工艺之卓绝,对新进釉色之探索推陈出新,在五彩基础上添饰粉红,属当时创烧雏例。

此瓶见粉红彩、釉上蓝彩及绿彩晕染,乃属康熙晚期製作,时五彩渐为粉彩所替,其遂得名五彩加粉彩。

此瓶题材寓意深长,凤凰尊百鸟之王,百鸟环绕,取其「百鸟朝凰、百鸟朝凤」之美意。凤凰仅见于太平盛世,鸟中之长,意指君王,临天下,尊摄百官,寓君臣之义。图中鸟雀各类,代表「五伦」之道,凤示君臣,鹤示父子,鸳鸯示夫妻,鶺鴒示兄弟,黄莺示朋友。

Lot 1121清雍正 葡萄紫釉菊瓣盘《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17.5 cm

估价:3,000,000 - 5,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8年11月3日,编号926

J.J. Lally & Co.,纽约

Lot 1108明嘉靖 黄釉撇口盃《大明嘉靖年製》款

高:8.2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Samuel C. Davis(1871-1940年)收藏,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

Samuel Davis Weaver(1940-2013年)承产

Greenwich 收藏,康涅狄格,此后家族传承

J.J. Lally & Co.,纽约

此盃黄釉色泽盈润。黄釉者,宫廷尊用,尤适小巧精妙之器。浅单色釉器,观之形简色单,实则烧製技巧要求极高,于各类器中属最难一类,须取纯土,施精工,胎、釉、火必娴熟,佳器方成,如有微瑕,前功尽弃。

黄色属五行一色,位列宫廷色系之首,优于赤、玄、紫。黄色为土,五行之土对应中央,与帝居五方之中相附。有明一朝,景德镇御窑厂在唐代铅黄釉之基础上加以改良,以3.5%氧化铁注入原有硅酸铅釉,延製黄釉器不绝。

本品造形属明嘉靖时期之创新,常见尺寸较本器略大。

Lot 1103金至元 钧窑天蓝釉紫斑双耳连座瓶

高:17.4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94年11月1日,编号7

J.J. Lally & Co.,纽约

此瓶连镂空底座,属钧瓷特有器形,紫斑洒彩颜色绚丽,由红入紫渐变多姿,精美绝伦。

天蓝釉紫斑钧瓷洒彩笔触具书法气韵,逸然随性,釉色华丽多变,甚为文人贵族所喜。

Lot 1113清康熙 豇豆红釉暗团龙纹太白尊《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12.7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Dudley L. Pickman(1779-1848年)收藏

Charles G. Loring 将军(1828-1902年)收藏,自此家族收藏

J.J. Lally & Co.,纽约

如此太白尊,烧製臻绝,红釉发色匀实鲜亮,诚难得佳品。因铜红属性不稳,豇豆红釉丽色难求,为文房八大码专属,乃康熙朝组瓷之经典。

明初以降,铜红色釉便无工匠问津,直至康熙年间方见复烧,并有所成。据林业强等学者近年研究,豇豆红釉器製于康熙初年臧应选督造期间。1681年,臧应选调至景德镇督导窑厂重建并任督陶官。为驾驭铜红呈色,相信艺匠先以透明釉作底,以竹管吹釉,最后再次罩釉烧成。

Lot 1114清康熙 东青釉浅浮雕祥云纹马蹄式水盂《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7.5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1年5月20日,编号814

谢杰玄收藏,新加坡

香港苏富比1988年5月17日,编号65

徐氏艺术馆,香港

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23日,编号565

香港苏富比2006年4月10日,编号1607

J.J. Lally & Co.,纽约

出版:《徐氏艺术馆》,香港,1991年,图版124左

《徐氏艺术馆:陶瓷IV.清代》,香港,1995年,图版2

此器釉色莹润,釉下祥云飘绕,俊雅青翠,展现康熙皇帝慕古创新的艺术情趣。器上釉色清澈细润,为宋龙泉青釉之延续,朵朵祥云始于元。器形简朴俊美,纹饰、工艺精緻,传统与创新之融汇,显现当代景德镇御窑能工巧匠之功力。

Lot 1105北宋至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几何云纹瓶

高:25.4 cm

估价:1,500,000 - 2,000,000 港币

来源:伦敦苏富比1999年11月17日,编号731

J.J. Lally & Co.,纽约

此瓶器形优雅如梨,鲜有磁州窑类例,且其纹饰精美卓绝,更是罕有。十一至十二世纪,中国北方诸窑多出此类运用黑白二色双层化妆土剔花之品,常见大朵黑花样式,如此瓶之几何锦纹却罕。

Lot 1124清乾隆 胭脂红彩盌《大清乾隆年製》款

估价:1,500,000 - 2,000,000 港币

此盌外壁施胭脂红彩,色泽深沉,甚为珍罕。康熙晚期,景德镇御厂彩瓷发展迅速,无论单色釉、彩瓷千姿百态,令人歎为观止,胭脂红堪为当时最具创新意义彩釉。儘管欧洲麦森及塞弗尔窑厂比康熙窑匠早数年使用胭脂红彩,但御厂迅速并稳定地掌握了胭脂红彩烧製。胭脂红以黄金著色,加入玻璃粉末,减少胶体金和锡量的比例,使胭脂红彩烧製比欧洲产品更为稳定、均匀。

胭脂红器多见于雍正朝,带乾隆款者如凤毛麟角。

Lot 1115清康熙 青花龙凤盌《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15 cm

估价:1,000,000 - 1,500,000 港币

来源:Dudley L. Pickman(1779-1848年)收藏

Charles G. Loring 将军(1828-1902年)收藏,此后家族传承

J.J. Lally & Co.,纽约

此盌製工精美,笔触灵动。盌身通体透白,所绘青花龙凤尤为生动,为康熙景德镇御窑典型。康熙初年,画师刘源(约1638-85年)曾入宫供职,尝画此类龙凤饰样,又开创白地勾勒之风,如此盌上纹样,或受刘氏所画启发。

Lot 1122清雍正 柠檬黄釉小盘一对《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7.8 cm

估价:800,000 - 1,000,000 港币

来源:E.T. Hall 教授(1924-2001年)收藏,编号434及435

伦敦佳士得2004年6月7日,编号269

J.J. Lally & Co.,纽约

此对小盘素雅古美,乃雍正製瓷精进革新之佳证。「黄」喻天子,备受帝王所喜。御製黄釉瓷自明朝始,仅用于宗庙之事,然柠檬黄釉则为宫廷日用。

单色釉瓷极难烧成,色浅者尤甚,塑胎、修坯、窑烧、施釉中稍有微瑕则前功尽废。此对小盘之釉色为锑酸铅所成,鲜明亮丽,平添盘形谦和之韵。

Lot 1102宋至金 黑釉油滴盌

直径:9.3 cm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此类「油滴」视觉效果,来自于在其两层富铁深棕釉下,通体连足加罩一层黑色化妆土,妙仿建盏黑胎。

Lot 1120清雍正 粉青釉刻莲瓣纹浅盌《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12.4 cm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1年11月24/25日,编号335

J.J. Lally & Co.,纽约

此盌浅浮雕莲瓣纹,罩施粉青釉,柔和悦目,似宋元影青、枢府视效。

Lot 1110明末至清初 青花瑞兽图方尊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币

来源:Michel Beurdeley 收藏,巴黎

巴黎佳士得2007年12月7日,编号126

J.J. Lally & Co.,纽约

出版:Cécile 及 Michel Beurdeley,《La Céramique chinoise: Le guide du connaisseur》, 弗里堡,1978年,图版79

方尊绘饰精緻,属明末清初时为外销欧洲所製瓷品。此类方尊,为中国最早期欧式器皿,形仿荷兰琉璃及陶製方尊,原于欧洲用以盛酒或贮灯油。

Lot 1123清乾隆 粉青釉弦纹凤耳瓶

估价:500,000 - 700,000 港币

来源:巴黎苏富比2009年12月18日,编号233

J.J. Lally & Co.,纽约

此类粉青釉弦纹瓶,以无耳者较常见。

此瓶粉青釉、撇口及凤耳之组合,遥鉴宋代龙泉窑青瓷样式。

Lot 1117清康熙 洒蓝地描金云凤纹长颈瓶

高:41.9 cm

估价:300,000 - 400,000 港币

来源:J. Pierpont Morgan(1837-1913年)收藏,编号1301

J.J. Lally & Co. ,纽约

出版:Stephen W. Bushell 及 Williman M. Laffan,《Catalogue of the Morgan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s》,卷2,纽约,1907年,图版CX

此瓶之洒蓝釉,或受宣德年间之雪花蓝釉启发,艺匠以竹管蘸蓝,吹于器表,深浅斑驳,白点彷如雪花飘落,隐于湛蓝之中。除纯罩洒蓝釉外,也常见有如此瓶所见加缀描金作饰者。

Lot 1119清雍正 青花三友报喜笔筒

高:14 cm

估价:300,000 - 500,000 港币

来源:法国私人收藏

J.J. Lally & Co.,纽约

此笔筒描绘喜鹊閒憩松枝之景,艺匠巧将圆形器物表面化作横轴于其上作画,转动笔筒,如展开画卷,甚爲精緻。此类主题承中国水墨及花鸟彩绘之风,自十五世纪初御窑多有烧製,雍正年间尤为盛行。

Lot 1101五代 东窑青釉贴凤凰盌

直径:12.7 cm

估价:300,000 - 5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Lot 1118清雍正 青花岁寒三友凤尾瓶

直径:42.9 cm

估价:250,000 - 350,000 港币

此凤尾尊绘有祥瑞图纹「岁寒三友」,松竹凌寒而立,经冬常青,梅迎新岁,先于群芳著花。「三友」譬喻逢绝境而坚毅刚直,亦含长寿之意。此语出自宋代忠义林景熙(1241-1310年),自元至清,岁寒三友饰纹甚为风靡。

所有数据以拍卖行官方网站为准,如需转载请我们联系。

<>

港苏富比将于当地时间2017年4月5日上午10:00起连续举行『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四个专场拍卖会,此四场拍卖共有珍品40件。

『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专场:宣德大盌,妙作十瓣花式,犹若荷叶半绽未放,神绘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嬉泳水藻池莲之间,寄清白廉洁之德。经历世代传承,幸犹完美无损,问鼎明初青花陶冶之巅。私人收藏中绝无仅有,传世绘相同鱼藻纹之宣德盌,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两例可资比较,然尺寸皆较小。此宣窑大盌,早于1963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公开展出,著录甚丰,在日本为人所慕,现见于国际艺术市场,难能可贵也。

『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专场:2016年春季罗杰琵金顿专场成绩斐然。承此佳绩,夫人茉琳琵金顿私人珍藏,六件由明成化至清雍正黄釉瓷器将亮相本季拍卖。此组瓷器来源显赫,均为先生所赠。其中有源自 H.R.N. Norton 的明成化黄釉盘及曾为大维德爵士所藏之明弘治黄地青花栀子花盘。

『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专场:昔日宫墙内、帝后间,小巧玲珑之品,或为摩挲把玩,或为置案清赏,其精緻入微,仅皇室可享。今谨选各式明清袖珍御瓷数件,细腻之处,巧夺天工,其中成化二珍,斗彩月季花高足盃及青花折枝花卉小盃,尤为珍罕,把玩掌中,趣味无穷。

『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专场:在纽约骨董翘楚 J.J. Lally & Co. 悉心引领下,两个美国私人收藏,慎选珍品琳琅,现为专场,欣献佳物二十四件,除矫健玉牛,又呈宋至清御瓷重器,大多来源显赫,其中精品包括 Stephen Junkunc 三世旧藏官窑葵花式盘,朴实古雅,又有钧窑葡萄紫釉水仙盆,其发色浓艳亮丽,以及清康熙釉里红龙纹三弦瓶,造形优雅,尤为悦目。

永思艺讯特整理本此香港苏富比四场全部拍品,邀您畅游瓷海!

香港预展时间(当地时间):

2017年3月31日10:00am - 5:30pm

2017年4月1日10:00am - 8:00pm

2017年4月2日10:00am - 8:00pm

2017年4月3日10:00am - 6:30pm

2017年4月4日10:00am - 6:30pm

台北巡回展览(当地时间)

2017年3月18日11:00am - 6:00pm

2017年3月19日11:00am - 6:00pm

拍卖时间(当地时间):

2017年4月5日10:00am(『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

2017年4月5日10:15am(『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2017年4月5日10:20am(『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

2017年4月5日10:30am(『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

台北巡回展览地址

华南银行国际会议中心

预展及拍卖地址:

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

展览厅5

精彩拍品

『鱼豫幽蓝: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

Lot 101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大明宣德年製》款

直径:23 cm

估价:估价待询

展览:《中国明清美术展目录》,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1963年,编号290

《新馆完成.记念特别展覧会図版目録》,京都国立博物馆,京都,1966年,编号287

《名鉢展》,大坂,1971年,编号10

《东洋の染付陶磁展》,三越百货,东京,1977年,编号34

《明清の美术》,大坂市立美术馆,大坂,1980年,编号1-26

出版:藤冈了一,《陶磁大系》,卷42:明の染付,东京,1975年,彩图版17

佐藤雅彦,《中国陶磁史》,东京,1978年,页182,图224

佐藤雅彦,《中国陶磁史》,纽约及东京,1981年,页164,图237

宣窑大盌,陶冶之巅,妙作十瓣花式,犹若荷叶半绽未放,捧于掌间,刚中带柔,抚之如脂,爱不释手。外壁起伏延绵,神绘游鱼四尾,两两相对,嬉泳水藻池莲之间,寄清白廉洁之德。白瓷为纸,青料作墨,妙笔挥毫,线条清劲流畅,栩栩如生,疏密得当,浓淡相宜。盌内团心再添美鱼成双,布局紧凑,却让里壁巧留空,炫耀雪白靛蓝之异,突显棱边曲线之雅,诚匠心独运也。涩足随形作花式,内署青花六字双圈款。宣德重器,传世孤品,独一无二,殊为珍稀。

『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

Lot 3102明成化 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盃《大明成化年製》款

直径:7.8 cm

估价:15,000,000 - 20,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1年11月24日,编号69

出版:《乐山堂藏瓷》,台北,2005年,编号8

此盃尺寸小巧,胎体细緻精妙,器形玲珑秀美,绘工含蓄婉约,触感温润如玉,加上双方框六字年款,梦寐以求之种种成化御窑特质,均集一身。成化年间,相类器形之小盃,虽有数例,唯以此盃器形小巧圆润,比例最为和谐悦目,且具馒头心,外底随之略凹,尤显可亲。

此盃外绘折枝栀子花六朵,佈局清新疏朗,风格简洁清丽,细叶烘花瓣,每朵所绘叶片略别,乐亦不同也。论纹饰,于中国瓷器中极为罕见,盃内所绘朵花冠瓣繁茂,以嫩叶相伴,或为绣球花,鲜见于明代青花,尤为珍稀。所书双方框六字年款,乃当朝末年才引进之式,仅见于最精巧之成化御瓷。

Lot 3101明成化 斗彩月季花高足盃《大明成化年製》款

直径:7.7 cm

估价:8,000,000 - 12,000,000 港币

来源:传 Tuckenheim 先生收藏,购于诺曼第圣沙尔赛德佩尔西市

本品高足盃器身小巧,纵观造型各方面,皆前所未有。其质感滑润细腻,略朦胧。釉色鲜艳明亮,可想出窑之时,必曾教人眼前一亮。其造型雅美,比例新造,口沿微侈。其他创新之处,还包括以青花勾勒花团宝珠,形态精緻准确。足底内壁半圆圈内书年款,也是首见于瓷器之做法。

Lot 3106清雍正 斗彩鸡缸盃《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8.2 cm

估价:7,000,000 - 9,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77年5月16日,编号140

香港苏富比1994年5月3日,编号144

香港苏富比1999年4月27日,编号430

香港佳士得2008年5月27日,编号1587

此雍正年製鸡缸盃,承袭明十五世纪成化器形,然绘风破旧立新,以意创造,甚为稀有。双方框内书六字款,与成化原型如出一辙;尾毛蓬鬆,非如成化典型分成三簇。园中花叶秀石之佈局也异于前,更接近雍正皇帝的品味。

Lot 3107清乾隆 洋彩月白地锦上添花开光篮花图茶盌《大清乾隆年製》款

直径:9.8 cm

估价:7,000,000 - 9,000,000 港币

来源:Caid Osman 收藏,法国,此后家族传承

Cabinet Portier & Associés,巴黎,2013年11月29日,编号106

洋彩月白地篮花图茶盌,巧工精绘,华丽典雅,属乾隆朝早期珍稀洋彩瓷。乾隆帝锺爱洋彩瓷,多数珍藏陈列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及圆明园的欧式宫殿中。盌身开光卷草纹及篮花纹周围,巧妙施以淡雅褐彩,增添立体感并显暖金光泽。

洋彩瓷取材西洋装饰技法,融入中国传统纹饰,需高超工艺且精准施作,成品新颖异趣,繁美雅丽,然寥若晨星,极是珍罕。「洋彩」意指色彩摹傚西洋绘画,常以白料相调。此盌纹饰以粉蓝、粉青、粉红等西洋色调为主,搭配源自明初的浓豔矾红彩,并师法西洋光影技巧,绘如意式开光卷叶纹、花篮编织纹路与花瓣枝叶。篮花象徵八仙之蓝采和,意味富饶,多福,并祝高寿。

Lot 3105清雍正 墨彩独钓观瀑图小盃一对《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5.4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Alfred E. Hippisley(1848-1939年)收藏

Anderson Galleries,1925年1月30/31日,编号196(四件之二)

Mary Cunningham Bishop Peabody(1893-1980年)收藏

James Bishop Peabody(1922-77年)收藏,此后家族传承至 James Bishop Peabody 夫人

纽约佳士得2014年9月18/19日,编号911

展览:史密森博物院,华盛顿,1887-1912年

出版:Alfred E. Hippisley,《A Sketch of the History of Ceramic Art in China: with a catalogue of the Hippisley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s》,华盛顿,1902年,页405(编号315-318其中二盃)

Lot 3109清乾隆 酱地粉彩描金瓜跌绵绵葫芦式双繫鼻烟壶《乾隆年製》款

高:5.2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J.R. Watkins 孙女 Mariel King(1907-69年)收藏,明尼苏达州

Frank G. Mertes(1932-2014年)承产,明尼苏达州

此葫芦式鼻烟壶属一套乾隆御製鼻烟壶之一,所製甚少,极为罕珍,工艺卓绝,意趣盎然,乃清代彩瓷鼻烟壶之至臻精品。乾隆初年,唐英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期间佳作纷呈,此鼻烟壶即成于其时。葫芦双耳器形精巧,模製难度极高,所绘纹饰精细繁複,巧夺天工。瓜跌绵绵,画工超群,风格自然,瓜藤线条流畅灵动,亦不失随性洒脱;细节刻画玲珑剔透,绿彩填叶,黑彩勾脉,笔触细腻,衬于描金锦纹之上,更显生动。

Lot 3104清康熙 五彩蝶恋花卧足盃《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6.3 cm

估价:1,200,000 - 1,800,000 港币

来源:John Kenny(1920-2002年),承产,澳洲

香港苏富比2004年4月25日,编号201

此盃外壁精绘折枝花果,细緻纤巧,其间彩蝶翩翩,生机盎然。本例可证清初景德镇製瓷技艺之精湛。此类小盃胎骨细腻轻薄,釉质莹润,外壁所绘五彩图样以及底部所落青花双方框年款把握独到,手法娴熟,应由郎廷极监造。郎廷极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任江西巡抚,督造官窑,倡仿明风,尤崇成化,本品即为仿成化瓷之佳例。

Lot 3108清乾隆 粉彩朝贡图香插一对《乾隆年製》款

高:11.5 cm

估价:700,000 - 9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7年4月27日,编号761

本器绘画精緻细腻,于如此细小空间,绘人物、景物,生动传神。两器画意、人物对称,殊为难得。

西洋人物纹饰,源自欧洲水彩画,被中国窑匠複製于瓷器、铜器之上,多见于珐琅彩器。然铜胎画珐琅器多在开光中饰西洋人物,本品在精巧的器体上通精绘洋风人物献宝图,尤如袖珍画卷,展现眼前。主体纹饰虽具西风,上部分则绘仙鹤、锦鸡、鸳鸯、飞鸟,保持了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中西融汇,互相辉映,趣意盎然。

传世品中,未见相同例子载录,应为孤品。

Lot 3103明嘉靖 青花花卉纹袖珍丹药盘《大明嘉靖年製》款

直径:5 cm

估价:100,000 - 150,000 港币

器呈交迭葵瓣式,娇小俊雅。葵瓣式取材于锦葵样式,始用于明初景德镇窑厂,后朝虽有延烧,然产量稀少。器袖珍如此,寥如晨星,唯见一例

『清润柔辉:茉琳琵金顿珍藏黄釉御瓷』

Lot 2明弘治 黄地青花栀子花盘《大明弘治年製》款

直径:26.1 cm

估价:2,500,000 - 3,500,000 港币

来源:大维德爵士(1892-1964年)收藏,一对之其一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收藏,伦敦(PDF A 773b,与 A 773a 成对),至1968年

伦敦苏富比1968年10月15日,编号108(£5,700)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8年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8年始(£6,555)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出版:Margaret Medley,《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Ming Polychrome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第五部,伦敦,1966年,图版 XVII,编号 A773

Roy Davids 及 Dominic Jellinek,《Provenance. Collectors, Dealers and Scholars: Chinese Ceramics in Britain and America》, Great Haseley,2011年,图版131

此盘造型典雅,传世虽有近例,惟纹饰及年款相同者,难得如本品精緻。本品饰花果纹,灵活流畅,青花发色柔和,黄釉光洁细腻。黄釉一向较易磨耗脱色,但本品釉面温润细密,诚传世明代御瓷精品。

Lot 1明成化 黄釉撇口盘《大明成化年製》款

直径:14.8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H.R.N. Norton(1961/2年卒)收藏

伦敦苏富比1963年3月26日,编号59(£2,200)

John Sparks Ltd,伦敦

伦敦苏富比1964年11月24日,编号63(£170)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4年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4年始 (£480)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展览:《Monochrome 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Manchu Dynast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48年,编号189

出版:W.W. Winkworth 东方陶瓷学会展览评论,《Antique Collector》,1948年11月,图5

Adrian Joseph,《Ming Porcelains: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伦敦,1971年,图版101

成化年款瓷器,不论造型纹饰,皆为御瓷中之精品,一器难求。成化署款黄釉盘例尤其珍稀,传世仅二十馀件,大小不一,撇口及直口等造型各异,当中私人收藏仅三件,其馀悉由世界各地博物馆珍藏;拍卖市场仅曾见过四例,本品为其中之一。

明黄,昔为御用之色。黄釉之器,相信有别于一般御瓷,为宫廷重用。十五世纪初,明代御窑已试烧黄釉瓷,然传世精品极罕。正统至天顺年间,史称空白期,御窑生产停滞,乏黄釉瓷烧造记录。宪宗成化年间,御窑始复烧黄釉瓷,但传世成化黄釉器依然屈指可数。

Lot 4明正德 黄地青花栀子花盘《正德年製》款

直径:21.6 cm

估价:900,000 - 1,200,000 港币

来源:John Sparks Ltd,伦敦,至1942年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42年(£16:10)

R.H.R. Palmer 伉俪收藏,自1943年始(£35)

伦敦苏富比1964年11月27日,编号62(£1,800)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展览:《Polychrome 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Manchu Dynast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50年,编号109

出版:Soame Jenyns,《Ming Pottery and Porcelain》,伦敦,1953年,图版57A (ii)

栀子花纹样,始作于宣德一朝,及至嘉靖而终,有黄地青花、青花、白地褐彩各饰。正德年间,瓷匠推陈出新,此类纹饰风格邃变。正德栀子花纹盘,尺寸较前朝小,盘心纹饰团簇紧密,内壁折枝花果也有改动,栀子花纹正上方缀以折枝莲纹而非石榴,而海棠花则以寿桃纹代之。有别于前朝六字款,正德年款一般减为四字。试比较专场中一件弘治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拍品编号2),同出自琵金顿伉俪收藏,两朝造瓷风格差异,明显可见。

Lot 3明正德 黄地绿彩赶珠云龙纹渣斗《正德年製》款

高:14.8 cm

估价:700,000 - 900,000 港币

来源:Derek Ide(1970年卒)收藏,至1964年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4年(£275)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4年始(£385)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出版:Adrian Joseph,《Ming Porcelains: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伦敦,1971年,图版74及封底

黄地绿彩龙纹乃正德瓷经典纹饰之一。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匠尝试新色釉配搭,黄地绿彩为其中之一。永乐及后历朝官窑均曾试烧黄地绿彩器,惟未曾成功。永乐御窑地层出土黄釉绿彩残片,其中有盘及带盖小执壶各一件,均为黄地绿彩刻云龙纹。宣、成二窑也有黄地绿彩瓷片出土,有阴刻,也有堆花者。正德年间,黄地绿彩御瓷始较为常见。

Lot 5明嘉靖 黄地青花赶珠云龙纹盘《大明嘉靖年製》款

直径:16.4 cm

估价:500,000 - 700,000 港币

来源:山中商会,纽约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37年(£14)

R.H.R. Palmer 伉俪收藏,自1937年始(£20)

伦敦苏富比1962年11月27日,编号36(£950)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2年始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展览:《Polychrome Porcelain of the Ming and Manchu Dynasties》,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50年,编号100

《Loan Exhibition of the Animal in Chinese Art》,东方陶瓷学会,伦敦,1968年,编号36

此盘饰黄地青花双龙,纹样典雅,乍看以为属当朝大宗,然传世仅见,或为孤例。嘉靖带款御瓷,也见有黄地青花龙纹者,且有同纹但仅缀青花者,却乏与此色调、图案相同之例,底款又大多缺双圈,较之此盘双圈款,略逊一筹。此盘外壁间饰卷云及火焰纹,简洁疏朗,极为罕见。

Lot 6清雍正 黄地绿彩福运绵绵纹盌《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15 cm

估价:400,000 - 600,000 港币

来源:伦敦苏富比1962年10月23日,编号122,二器之一(£200)

Bluett & Sons Ltd,伦敦,1962年

罗杰琵金顿(1928-69年)收藏,自1962年始(£275)

茉琳琵金顿(1928-2011年)收藏

本品用色丰富,以黄地绿彩为主,乃雍正朝新创,此后历朝皆无他例。此盌主调为绿、黄、白三色,基本属三彩瓷类,但其蝙蝠及彩带先留白,后施红、蓝彩,浅青葫芦又添褐斑。由于白釉地著彩,是以矾红略呈粉色,因此同类盌常被误认作粉彩瓷。

『韫古双仕:美国私人瑰藏中国艺术品萃珍』

Lot 1106南宋至元 官窑葵瓣盘

直径:18.5 cm

估价:10,000,000 - 15,000,000 港币

来源:Stephen Junkunc 三世收藏

纽约佳士得2007年3月22日,编号385

J.J. Lally & Co.,纽约

此件拍品,作经典南宋葵瓣式器形,深褐胎骨,釉色灰中泛青,浓灰开片纹遍佈其上,与台北故宫所藏之器同属一类。

此件拍品与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官窑器之开片纹特徵相似,盘心开片略疏,相应盘背底足佈局。此盘底足略陷,此处胎骨更见纤薄。

Lot 1109十七世纪 青玉卧牛

长:29.9 cm

估价:8,000,000 - 10,000,000 港币

来源:Mary Anna Marten 夫人 OBE(1929-2010年)收藏,科瑞切尔庄园,多塞特郡,购于1953年以前

英国威力士2010年11月17日,编号341

展览:《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伦敦,1975年,编号396

此件玉雕水牛,雕工精细入微,牛身骨隆奇峻,显其年岁阅历,才智力量,栩栩如生。卧牛堂皇硕大,宽厚沉稳,线条坚实,气宇轩昂,显其力大无穷,温驯恬淡之品性。

中国史上,牛善事农,其足宽稳扎,立于湿土,奋蹄拉犁,翻滚泥浪,以助耕作。其朴质淳厚,散发田园气息,象徵远离喧嚣,为官职重任者一解担负。

Lot 1107明初 钧窑葡萄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

直径:20.3 cm

估价:8,000,000 - 12,000,000 港币

来源:私人收藏,购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此后家族传承

伦敦苏富比2003年6月12日,编号108

J.J. Lally & Co.,纽约

钧窑水仙盆,结合天蓝及葡萄紫二色,明豔摄人,属中国陶瓷史上最耀眼之作。此器发色浓丽典雅,极为珍稀,釉色佈局更是脱俗非凡,独一无二。盆内施天蓝釉,纯正亮泽,可见钧瓷特有的「蚯蚓走泥纹」,外壁葡萄紫釉华美夺目,然最是特别之处为其底足,上缘紫蓝交融,再以天蓝渐变融入盆底及三足之褐青釉,如意足缘更以鲜亮宝石红色缀镶。

Lot 1112清康熙 暗划水波釉里红龙纹三弦瓶《大清康熙年製》款

高:20.8 cm

估价:6,000,000 - 8,0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Lot 1104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

高:16 cm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币

此青釉刻花瓶,出陕西耀州窑,存留至今,实属罕珍。耀州窑于宋朝时隶属耀州,故称。受启于五代浙江北部越窑青瓷,耀州窑所产青瓷形美质优,于十一世纪晚期至十二世纪初,为宋宫廷御用「贡瓷」,彰显脱俗审美。虽仿越窑,然耀州青瓷之烧製技艺、装饰纹样皆不拘一格,匠心独运,不流于模仿。耀州瓷以批量烧製之盘、盌为大宗,偶见单独创烧、纹样精美之珍品,破费工时人力,本品即属后者。立件瓷器因塑形、装饰耗时长,无法覆烧,遂窑佔面积大,烧成难度极高,故而鲜有佳成,如此,本品愈显难能可贵。

本品刻花纹饰精緻,佈局巧妙,与其优雅器形,完美釉色互为衬托,相得益彰,实为耀州上品。

Lot 1111清康熙 天蓝釉百条缸

高:26.5 cm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此百条缸器硕稳健,流丽优雅,通体施天蓝釉,洁淨清淡,温润隽永。天蓝釉为高温色釉,内含约1%钴料,康熙朝创烧于景德镇。其釉色浅而发蓝,通透纯淨,似天青,故名「月白釉」,或「天蓝釉」,属当朝单色釉名品,为景德镇御瓷专用色。而后历朝皆烧天蓝釉瓷,然色调略深,始未及康熙器之柔雅含蓄。

Lot 1116清康熙 五彩加粉彩五伦图棒槌瓶

高:74.7 cm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币

来源:圣塔巴巴拉艺术博物馆,加州圣塔巴巴拉

本品工艺始于清初,尺寸硕大,纹饰富丽,彰显十八世纪早期製瓷工艺之卓绝,对新进釉色之探索推陈出新,在五彩基础上添饰粉红,属当时创烧雏例。

此瓶见粉红彩、釉上蓝彩及绿彩晕染,乃属康熙晚期製作,时五彩渐为粉彩所替,其遂得名五彩加粉彩。

此瓶题材寓意深长,凤凰尊百鸟之王,百鸟环绕,取其「百鸟朝凰、百鸟朝凤」之美意。凤凰仅见于太平盛世,鸟中之长,意指君王,临天下,尊摄百官,寓君臣之义。图中鸟雀各类,代表「五伦」之道,凤示君臣,鹤示父子,鸳鸯示夫妻,鶺鴒示兄弟,黄莺示朋友。

Lot 1121清雍正 葡萄紫釉菊瓣盘《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17.5 cm

估价:3,000,000 - 5,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8年11月3日,编号926

J.J. Lally & Co.,纽约

Lot 1108明嘉靖 黄釉撇口盃《大明嘉靖年製》款

高:8.2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Samuel C. Davis(1871-1940年)收藏,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

Samuel Davis Weaver(1940-2013年)承产

Greenwich 收藏,康涅狄格,此后家族传承

J.J. Lally & Co.,纽约

此盃黄釉色泽盈润。黄釉者,宫廷尊用,尤适小巧精妙之器。浅单色釉器,观之形简色单,实则烧製技巧要求极高,于各类器中属最难一类,须取纯土,施精工,胎、釉、火必娴熟,佳器方成,如有微瑕,前功尽弃。

黄色属五行一色,位列宫廷色系之首,优于赤、玄、紫。黄色为土,五行之土对应中央,与帝居五方之中相附。有明一朝,景德镇御窑厂在唐代铅黄釉之基础上加以改良,以3.5%氧化铁注入原有硅酸铅釉,延製黄釉器不绝。

本品造形属明嘉靖时期之创新,常见尺寸较本器略大。

Lot 1103金至元 钧窑天蓝釉紫斑双耳连座瓶

高:17.4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94年11月1日,编号7

J.J. Lally & Co.,纽约

此瓶连镂空底座,属钧瓷特有器形,紫斑洒彩颜色绚丽,由红入紫渐变多姿,精美绝伦。

天蓝釉紫斑钧瓷洒彩笔触具书法气韵,逸然随性,釉色华丽多变,甚为文人贵族所喜。

Lot 1113清康熙 豇豆红釉暗团龙纹太白尊《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12.7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Dudley L. Pickman(1779-1848年)收藏

Charles G. Loring 将军(1828-1902年)收藏,自此家族收藏

J.J. Lally & Co.,纽约

如此太白尊,烧製臻绝,红釉发色匀实鲜亮,诚难得佳品。因铜红属性不稳,豇豆红釉丽色难求,为文房八大码专属,乃康熙朝组瓷之经典。

明初以降,铜红色釉便无工匠问津,直至康熙年间方见复烧,并有所成。据林业强等学者近年研究,豇豆红釉器製于康熙初年臧应选督造期间。1681年,臧应选调至景德镇督导窑厂重建并任督陶官。为驾驭铜红呈色,相信艺匠先以透明釉作底,以竹管吹釉,最后再次罩釉烧成。

Lot 1114清康熙 东青釉浅浮雕祥云纹马蹄式水盂《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7.5 cm

估价:2,000,000 - 3,0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1年5月20日,编号814

谢杰玄收藏,新加坡

香港苏富比1988年5月17日,编号65

徐氏艺术馆,香港

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23日,编号565

香港苏富比2006年4月10日,编号1607

J.J. Lally & Co.,纽约

出版:《徐氏艺术馆》,香港,1991年,图版124左

《徐氏艺术馆:陶瓷IV.清代》,香港,1995年,图版2

此器釉色莹润,釉下祥云飘绕,俊雅青翠,展现康熙皇帝慕古创新的艺术情趣。器上釉色清澈细润,为宋龙泉青釉之延续,朵朵祥云始于元。器形简朴俊美,纹饰、工艺精緻,传统与创新之融汇,显现当代景德镇御窑能工巧匠之功力。

Lot 1105北宋至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几何云纹瓶

高:25.4 cm

估价:1,500,000 - 2,000,000 港币

来源:伦敦苏富比1999年11月17日,编号731

J.J. Lally & Co.,纽约

此瓶器形优雅如梨,鲜有磁州窑类例,且其纹饰精美卓绝,更是罕有。十一至十二世纪,中国北方诸窑多出此类运用黑白二色双层化妆土剔花之品,常见大朵黑花样式,如此瓶之几何锦纹却罕。

Lot 1124清乾隆 胭脂红彩盌《大清乾隆年製》款

估价:1,500,000 - 2,000,000 港币

此盌外壁施胭脂红彩,色泽深沉,甚为珍罕。康熙晚期,景德镇御厂彩瓷发展迅速,无论单色釉、彩瓷千姿百态,令人歎为观止,胭脂红堪为当时最具创新意义彩釉。儘管欧洲麦森及塞弗尔窑厂比康熙窑匠早数年使用胭脂红彩,但御厂迅速并稳定地掌握了胭脂红彩烧製。胭脂红以黄金著色,加入玻璃粉末,减少胶体金和锡量的比例,使胭脂红彩烧製比欧洲产品更为稳定、均匀。

胭脂红器多见于雍正朝,带乾隆款者如凤毛麟角。

Lot 1115清康熙 青花龙凤盌《大清康熙年製》款

直径:15 cm

估价:1,000,000 - 1,500,000 港币

来源:Dudley L. Pickman(1779-1848年)收藏

Charles G. Loring 将军(1828-1902年)收藏,此后家族传承

J.J. Lally & Co.,纽约

此盌製工精美,笔触灵动。盌身通体透白,所绘青花龙凤尤为生动,为康熙景德镇御窑典型。康熙初年,画师刘源(约1638-85年)曾入宫供职,尝画此类龙凤饰样,又开创白地勾勒之风,如此盌上纹样,或受刘氏所画启发。

Lot 1122清雍正 柠檬黄釉小盘一对《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7.8 cm

估价:800,000 - 1,000,000 港币

来源:E.T. Hall 教授(1924-2001年)收藏,编号434及435

伦敦佳士得2004年6月7日,编号269

J.J. Lally & Co.,纽约

此对小盘素雅古美,乃雍正製瓷精进革新之佳证。「黄」喻天子,备受帝王所喜。御製黄釉瓷自明朝始,仅用于宗庙之事,然柠檬黄釉则为宫廷日用。

单色釉瓷极难烧成,色浅者尤甚,塑胎、修坯、窑烧、施釉中稍有微瑕则前功尽废。此对小盘之釉色为锑酸铅所成,鲜明亮丽,平添盘形谦和之韵。

Lot 1102宋至金 黑釉油滴盌

直径:9.3 cm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此类「油滴」视觉效果,来自于在其两层富铁深棕釉下,通体连足加罩一层黑色化妆土,妙仿建盏黑胎。

Lot 1120清雍正 粉青釉刻莲瓣纹浅盌《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12.4 cm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币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1年11月24/25日,编号335

J.J. Lally & Co.,纽约

此盌浅浮雕莲瓣纹,罩施粉青釉,柔和悦目,似宋元影青、枢府视效。

Lot 1110明末至清初 青花瑞兽图方尊

估价:600,000 - 800,000 港币

来源:Michel Beurdeley 收藏,巴黎

巴黎佳士得2007年12月7日,编号126

J.J. Lally & Co.,纽约

出版:Cécile 及 Michel Beurdeley,《La Céramique chinoise: Le guide du connaisseur》, 弗里堡,1978年,图版79

方尊绘饰精緻,属明末清初时为外销欧洲所製瓷品。此类方尊,为中国最早期欧式器皿,形仿荷兰琉璃及陶製方尊,原于欧洲用以盛酒或贮灯油。

Lot 1123清乾隆 粉青釉弦纹凤耳瓶

估价:500,000 - 700,000 港币

来源:巴黎苏富比2009年12月18日,编号233

J.J. Lally & Co.,纽约

此类粉青釉弦纹瓶,以无耳者较常见。

此瓶粉青釉、撇口及凤耳之组合,遥鉴宋代龙泉窑青瓷样式。

Lot 1117清康熙 洒蓝地描金云凤纹长颈瓶

高:41.9 cm

估价:300,000 - 400,000 港币

来源:J. Pierpont Morgan(1837-1913年)收藏,编号1301

J.J. Lally & Co. ,纽约

出版:Stephen W. Bushell 及 Williman M. Laffan,《Catalogue of the Morgan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s》,卷2,纽约,1907年,图版CX

此瓶之洒蓝釉,或受宣德年间之雪花蓝釉启发,艺匠以竹管蘸蓝,吹于器表,深浅斑驳,白点彷如雪花飘落,隐于湛蓝之中。除纯罩洒蓝釉外,也常见有如此瓶所见加缀描金作饰者。

Lot 1119清雍正 青花三友报喜笔筒

高:14 cm

估价:300,000 - 500,000 港币

来源:法国私人收藏

J.J. Lally & Co.,纽约

此笔筒描绘喜鹊閒憩松枝之景,艺匠巧将圆形器物表面化作横轴于其上作画,转动笔筒,如展开画卷,甚爲精緻。此类主题承中国水墨及花鸟彩绘之风,自十五世纪初御窑多有烧製,雍正年间尤为盛行。

Lot 1101五代 东窑青釉贴凤凰盌

直径:12.7 cm

估价:300,000 - 500,000 港币

来源:J.J. Lally & Co.,纽约

Lot 1118清雍正 青花岁寒三友凤尾瓶

直径:42.9 cm

估价:250,000 - 350,000 港币

此凤尾尊绘有祥瑞图纹「岁寒三友」,松竹凌寒而立,经冬常青,梅迎新岁,先于群芳著花。「三友」譬喻逢绝境而坚毅刚直,亦含长寿之意。此语出自宋代忠义林景熙(1241-1310年),自元至清,岁寒三友饰纹甚为风靡。

所有数据以拍卖行官方网站为准,如需转载请我们联系。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