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点外卖的群体都是普通的打工族,体制内的群体没有特殊情况基本上从来不吃外卖,这是什么原因导致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们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普通打工族的工作压力比体制内的群体大,导致他们没有时间正常吃饭,只能是通过外卖简单的填饱肚子。打工族往往上班时间都比较早,根本没有时间自己做饭,中午和晚上还得加班,也是没有时间做饭和正常用餐。体制内的群体工作相对轻松,可以早九晚五,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正常用餐。
二是普通打工人的待遇不如体制内的群体。普通打工人所处的工作环境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跟体制内的那样可以享受内部餐厅的特殊优惠政策。普通打工人的餐厅都是外包给领导的熟人,他们以盈利为目的,普通打工人根本无法消费的起。因此他们不得已只能点相对实惠的外卖。体制内的内部餐厅有各种补贴,各种自助餐基本上象征性的收取一点费用。体制内的群体才不会花更多的钱点不如他们内部餐厅的外卖。
三是收入水平的差距导致了普通人点外卖体制内的人不吃外卖。普通打工人收入相对较低,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去各种大饭店去用餐,只能是吃相对便宜点的外卖。体制内的群体各种收入较高,所以可以时常去大饭店去吃饭。
四是社会地位不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普通打工人没有什么实权,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没有人请客吃饭,只能是吃外卖。体制内的群体拥有权力,社会地位较高,请客吃饭的太多,他们想吃外卖也没有机会去吃。
一瀚。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摄
三点三,下午茶时间。在位于广州猎德的翠华餐厅,一盘纯手工制作、有128层酥皮的蛋挞新鲜出炉,不少食客在开放式烘焙间的窗前已驻足等候多时。餐厅里,服务员和机器人来回穿梭上菜,一身休闲西装打扮的翠华集团中国区行政总裁唐一瀚也在其中,询问顾客对菜品的意见、向经理了解分店运营情况、品尝鉴定当天菜品的质量。
比起办公室,唐一瀚更常出现在餐厅。30多年前,他在香港入行时,就是从快餐店后厨做起;走上管理岗后,他带领团队来到内地,开设了超过100家门店。2018年,他加入翠华集团,帮助这个港式茶餐厅品牌调整内地市场策略。
“茶餐厅这个品类是香港饮食文化的代表,而翠华则是当中的品牌代表。”在唐一瀚看来,如今港式茶餐厅在内地的发展方向不再是以量取胜,而是要强调品牌文化。他认为,一方面,珠三角城市深受香港文化影响,这里的顾客对茶餐厅更为熟悉、也更易接受;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空间和更多机遇,因此翠华以“一区一旗舰店”的策略重点布局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核心区域,同时在交通枢纽开设主打轻食、外卖的“翠华express”品牌,吸引更多年轻的消费人群。
在内地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唐一瀚也不断思考如何帮助年轻人更好地把握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近年来,他在广州担任“大湾区职场导师”,希望能以过来人的身份,与年轻人分享自己在内地职场上、生活中的经验,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建议,“想要找我很容易,直接来餐厅就找得到;认识我未必有着数(好处),但应该也不会让你蚀抵(吃亏)。”他笑言。
走过猎德涌,看着不远处的广州塔,唐一瀚回想自己来到内地的30多年时光,不由感叹:“这里的发展一日千里,难以用笔墨形容,要用眼睛、用心去感受。”他鼓励港澳青年要多到内地看看、开拓自己的眼界,“来内地发展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更开阔的眼界一定会让你找到更多的出路。”他说,如今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成为现实,粤港澳三地也日益走向深度融合发展,“希望年轻人也能理解、适应、拥抱大湾区,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对话
南方日报:早在30多年前,您就从香港来到内地发展了。当时为什么会做这个决定?
唐一瀚:1992年,我在香港一家快餐连锁店工作,公司有意找一批年轻的储备干部到内地开拓市场。我想,香港在1997年将会回归祖国怀抱,如果能早点回内地、提前了解国家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环境,这不是个好机会吗?另一方面,香港虽然时至今日仍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它毕竟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能去一个更大的、快速发展中的市场,或许能有更多的机会,所以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
南方日报:2018年您加入了翠华集团,随后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为翠华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机遇?
唐一瀚:我当年为快餐连锁店开拓内地市场的时候,还没有大湾区这个概念,但我们已经把餐厅开遍现在大湾区内地九个城市了。这并不是我们有前瞻性,而是分析了一个关键的经济数据——不同城市GDP的情况,才决定这样布局。
加入翠华以后,我的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品牌调整在内地的市场策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可谓我的一盏明灯,坚定了我们要重点布局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想法。大湾区的11个城市各有优势,相比起单打独斗,大家如果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就能取得1+1>2的效果,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市场都更具竞争力,企业也更愿意在这里长远发展。
而对于翠华来说,作为一个茶餐厅品牌,我们也要找准自己的优势。说起茶餐厅你会想起什么?应该是香港。茶餐厅源自香港,是中西餐饮文化融合下的产物。可以说,茶餐厅就是香港文化的代表之一。珠三角城市毗邻香港,深受香港文化的影响,这里的顾客对港式茶餐厅更为熟悉、也更易接受。再加上如今有了大湾区的概念,我们在这里发展既有先天优势,也有更大的空间和潜力。截至目前,翠华在内地有接近40间餐厅,其中26间在大湾区。我们未来也会继续以“一区一旗舰店”的策略在这里的核心区域布局。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有着超过50年历史的香港“老字号”,翠华既要保持传统的匠心手艺,让顾客吃到正宗的香港味道,也要适应时代潮流的转变,学会“老歌新唱”。近年来,我们在门店模式上进行新的尝试,在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打造了主打轻食、外带的“翠华express”品牌,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颇受欢迎。
南方日报:作为“大湾区职场导师”,您会给正在寻找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年轻人什么建议?
唐一瀚:我时常会和年轻人分享自身的经历,我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的家庭,小时候居住在屋邨,15岁就进入社会半工半读,从后厨开始做起,一步步成长为管理层、CEO。为了弥补自身的学历短板,我工作后回学校继续攻读了本科、硕士学位。当时我白天上班、运营着上百家餐厅,晚上及周末的时间就上学读书,有近10年的时间基本没放过假。我觉得,勤劳和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只有让自己处于时刻准备好的状态,当机遇来临时,你才能把握得住。
近年来,随着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很开心见到越来越多港澳青年愿意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就业、生活,“北上”谋发展的氛围更浓厚了。很多年轻人也曾问我,是不是一定要离开香港、到内地发展呢?我会说,这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到内地这个更大的地方去多看看,拓宽自己的眼界,才能找到更多的人生出路。
南方日报记者 曾美玲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泓源、实习生韩畅 报道
能量饮料越来越好卖了。
2024年8月6日,东鹏饮料披露的投资者交流纪要显示,该公司旗舰产品东鹏特饮销路变宽。“东鹏特饮的饮用群体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能量饮料的消费者似乎有从新蓝领群体过渡到了互联网、教培、广告营销等行业,群体逐渐有蔓延到白领人群的趋势。”该公司提到。
由此,东鹏饮料认为,能量饮料远没有到天花板。
“能量饮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赛道,我们能够去搭乘这趟列车去链接更多的消费者。我们没有把口味去做多元化,也没有把国外消费者喜爱的零糖、加气很好地融入到产品里面。主流厂家都保持这种默契,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多。可以在很多饮用场景上完全满足需求,如加班、开车、开会做汇报或者一些应试的场景,都能满足提神需求。现阶段的市场来看,我们发现国内功能饮料的饮用群体是有所扩大的,更多的人有了提神抗疲劳的诉求。”该公司进一步解释。
当下,职场的一些变化或许可以解释此种趋势。
譬如,据多家媒体报道,宁德时代正在推行“896”工作制。所谓“896”是指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长为8时-21时,周六到岗,17时下班,不会领取额外薪酬,如提前离岗需向领导报备。奇瑞控股内部刊物提到,“真正实现3个人干5个人活,拿4个人的工资”。
从东鹏饮料业绩看,该公司市场变宽说法得到印证。
公告显示,上半年,东鹏饮料预计实现收入78.6-80.8亿元, 同比增长43.95%至47.98%。当前,东鹏特饮是其最主要的核心产品,该公司正以特饮为主力推进全国化。2023年,东鹏特饮收入占比为91.87%。
8月6日,东鹏饮料报收239.13元/股,涨幅2.57%。
同日,上证消费80指数报收4200.64点,涨幅0.75%。
宏观
英国:7月份零售总销售额同比增长0.5%
8月6日,根据英国零售商协会 (BRC) 的最新数据,英国7月份零售额温和复苏,总销售额同比增长 0.5%。这一增长虽然不大,但超过了三个月平均水平 0.3%,但低于 12 个月平均水平 1.4%。食品行业成为亮点,截至 7 月的三个月内销售额增长了 2.6%,尽管增幅低于 2023 年 7 月的 8.4%。相反,包括时尚在内的非食品销售额继续陷入困境,同期下降了 1.7%,降幅大于去年同期 0.5% 的降幅。线上非食品行业呈现企稳迹象,7 月份同比增长 0.3%,较上年同期 6.9% 的降幅有明显改善。非食品类商品的线上渗透率从 2023 年 7 月的 34.9% 上升至 35.5%,但仍低于 12 个月平均水平 36.3%。
消费人事
阿迪达斯董事会成员马丁·尚克兰 (Martin Shankland) 卸任
8月6日,据阿迪达斯消息,阿迪达斯全球运营执行董事会成员马丁·尚克兰 (Martin Shankland) 决定卸任,此前他在该品牌任职 27 年。该公司还表示,采购高级副总裁Hoa Ly将负责阿迪达斯的所有采购业务,并向首席执行官Bj?rn Gulden汇报。阿迪达斯首席财务官Harm Ohlmeyer将承担供应链和技术方面的额外责任。
农业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上升
8月6日,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当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5.81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5%。
新希望:7月生猪销售收入23.91亿元 同比增16.12%
8月6日,新希望公告,公司2024年7月销售生猪126.20万头,环比变动-1.90%,同比变动-8.59%;收入为23.91亿元,环比变动3.33%,同比变动16.12%;商品猪销售均价18.80元/公斤,环比变动4.04%,同比变动33.43%。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变化较大的原因是前期生猪产能持续去化,造成行业供给有所减少。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25.14万吨,同比增加86.68万吨
8月6日,据中国糖业协会消息,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25.14万吨,同比增加86.68万吨,增幅11.74%;累计销糖率82.82%,同比加快0.53个百分点。食糖工业库存171.18万吨,同比增加12.27万吨。截至7月底,本制糖期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544元/吨,同比回升415元/吨。2024年7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6392元/吨,同比下跌450元/吨,环比下跌63元/吨。
食品饮料
东鹏饮料:二季度冰柜费用减少,使得利润率有所提升
8月5日,据东鹏饮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东鹏饮料表示,在费用方面,主要是渠道冰柜的投放,整个行业都在抢占“冰点”,这一个动作未来几年也会持续进行,将冰冻化陈列做到极致。 今年上半年冰柜投放动作前置,二季度冰柜费用减少,使得二季度的利润率有所提升。
泰森食品扭亏
8月4日,泰森食品公布截至2024年6月29日的第三财季业绩。财报显示,当期,该公司销售额133.5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31.4亿美元;季度归属公司净利润1.91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4.17亿美元。
汤臣倍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2.34%
8月6日,汤臣倍健公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13亿元,同比下降17.56%;实现净利润8.91亿元,同比下降42.34%。
华润饮料开展集体铺市活动
8月5日,据华润官网消息,华润饮料近日以“促增长 赢战略 精耕细作 绿遍星城”为主题开展集体铺市活动。此次集体铺市,华润饮料总部共计700余人奔赴长沙市10962个终端门店。接下来,华润饮料将继续围绕“十四五”战略重要市场开展集体铺市。
餐饮
肯德基销售额同比增长5%
8月6日,百胜中国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公告。报告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该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至26.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5%至2.12亿美元。其中,肯德基本季度系统销售额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同比增长5%。
麦当劳中国科技研发中心新大楼启用
8月6日,麦当劳中国科技研发中心全新大楼正式启用。新大楼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百家汇创新社区。五年内,麦当劳中国计划投入40亿元,进行数字化研发与创新。另据该公司披露,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已超过6200家,员工人数超过20万。
电商零售
Zalando第二季度收入增长3.4%
8月6日,德国电商Zalando发布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收入增长 3.4%,达到 26 亿欧元,其商品交易总额(GMV)较上年同期上涨2.8%,至38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上涨至1.716亿欧元,而去年同期为1.448亿欧元。期内,息税前利润率上升了 0.8 个百分点,达到收入的 6.5%,Zalando 确认了 2024 年全年业绩预期,预计 GMV 和收入较 2023 年均增长 5%。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预计在 3.8 亿至 4.5 亿欧元之间。
Asos打算修改薪酬方案
8月6日,据媒体报道,英国电子零售商 Asos 提出了一项修改其薪酬计划的提案,以纳入新的价值创造计划 (VCP),该计划将在 8 月 20 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进行讨论。该公司表示,它打算对其 2022 年激励计划、延期奖金计划和股票储蓄计划中提出的现行稀释限制进行修改,旨在将执行董事和高层领导的利益与公司的增长目标结合起来,提高员工对长期业务目标的兴趣。据悉,Asos今年上半年持续亏损,调整后税前亏损达 1.2 亿英镑,销售额下降 18%。
纺织服饰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据称已暂停孟加拉国工厂运行
8月6日,据媒体报道,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透露,由于孟加拉国国内的示威游行活动,该公司已于8月5日暂停了在当地所有服装工厂的运转。据悉,迅销从孟加拉国的29家工厂采购原材料。
Hugo Boss 向 Stockmann 出售俄罗斯业务
8月6日,据媒体报道,德国时尚品牌Hugo Boss已将其在俄罗斯的业务出售给其批发合作伙伴Stockmann,收购价格尚未披露,但据悉,俄罗斯要求外国公司以至少50%的折扣出售资产。在其2023年年度报告中,Hugo Boss对俄罗斯待售资产的估值为2700万欧元。今年4月,Hugo Boss 就宣布希望完全脱离俄罗斯业务。2021 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业务为 Hugo Boss 贡献了 3% 的销售额。
Crocs品牌第二季度营收大涨近10%
8月5日,美国休闲鞋履集团Crocs在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3.6%至11.12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3%至3.26亿美元。分品牌看,Crocs品牌营收增长9.7%至9.14亿美元(其中该品牌美洲市场营收增长3%至4.9亿美元,国际市场营收大涨18.7%至4.25亿美元);Heydude品牌营收则大跌17.5%至1.98亿美元,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下滑。展望2024全年,Crocs预计收入增长3%至5%,Crocs品牌收入增长约7%至9%,Heydude品牌收入下降约10%至8%。
Alo Yoga于伦敦摄政街开设全新旗舰店
8月5日,美国休闲运动品牌Alo Yoga宣布将于伦敦摄政街开设全新旗舰店。据悉,该门店共占地10,000平方英尺,将发售该品牌的全系列男女服装,以及中性风格的家居服、套装和高级休闲装。
旅游出行
深圳边检:7月以来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近2400万人次
8月6日,据央视新闻,今年7月以来,西九龙边检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247万人次,环比增长16%,周末日均出入境人数突破10万人次。7月以来,深圳边检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近2400万人次,其中8月4日出入境人员更是高达92.18万人次,再创全面复关以来的历史新高。同时,受免签范围扩大等扩大开放政策影响,7月深圳入境外国人达21万人次,其中9.5万人次来深旅游,更多外国朋友来华打卡“中国行”。
白云机场:7月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0.83%
8月6日,据白云机场公告,7月白云机场起降架次为44,862架次,同比增长9.63%,其中国内航线35,375架次,同比增长3.78%,地区航线386架次,同比下降1.78%,国际航线9,101架次,同比增长41.25%。旅客吞吐量为6,699,941人次,同比增长10.83%,其中国内航线5,393,510人次,同比增长4.84%,地区航线58,344人次,同比增长3.75%,国际航线1,248,087人次,同比增长47.85%。货邮吞吐量为198,289.83吨,同比增长13.72%。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