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事发地大曹学校。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程亚龙 实习生李想俣)9月19日下午,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向新京报记者提供了营养餐事件最新情况通报。9月12日,商水县谭庄镇大曹小学营养午餐变“素面”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最新通报称,调查组发现问题包括:一是管理存在漏洞。谭庄镇中心校及大曹小学没有制订营养餐管理制度,没有监管记录,没有教师陪餐记录。之前,中心校未对反映的问题及时督促供餐公司予以整改。二是供餐公司当天饭菜与教体局要求公示的食谱不符。公示的当天中午供餐食谱主食为馒头,但供餐公司擅自更改食谱,将公布的主食馒头、菜(鸡丁60克、炒西葫芦85克、包菜85克、蒜苔60克)改为蒸面条(面条170克、鸡肉40克、豆角110克、豆芽60克)。
按照教体局规定,供应蒸面条的食谱及用量应分别为:蒸面条170克、鸡架40克、豆芽60克、豆角110克。调查组经审核原料入库出库记录,发现菜实际用量分别为鸡架37克、豆芽60克、豆角105克。
郑州华康餐饮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通过周口资源交易中心中标后,与商水县教体局签订了服务合同。通报显示,“依据商水县教体局与郑州华康餐饮服务公司签订合同条款,扣拨该公司在大曹小学三天的营养餐费用,将该公司拉入企业诚信经营黑名单,今后不得参与商水县所有学校餐饮管理的竞标活动,并建议省教育厅取消该公司在河南省所有食堂餐饮管理的竞标资格。”
13日晚间,商水县委曾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首份通报称,分别免去谭庄镇中心校长尚华民、中心校安全专干于留珍、大曹小学韩基风现任职务。今日最新通报里,还给予商水县教体局主抓安全的主任科员李西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尚华民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于留珍和韩基风党内警告处分。
此外,调查组责令教体局安全办对学校营养餐管理漏洞进行全面梳理,制订问题清单。县工作组将9月15日至9月21日定为学校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周。该县还将实施学校营养餐挂牌监督制度,在校大门和餐厅显著位置悬挂、公开县食药监局和教体局举报电话;成立由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膳食管理委员会;对全县参与营养餐经营的企业集中进行约谈,等等。
通报称,截至9月17日下午,营养餐管理中各项漏洞已经堵塞,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营养餐饭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源:民声民生
近日,郑州一家火锅店贴出
的停业通知走红网络
与普通的停业通知不同
这家火锅店细数了开业后
因洪水、疫情三度暂停营业的经历
随后,这张
写满“辛酸史”的停业通知
意外走红网络
引发不少网友共鸣
都称这是2021“最惨火锅店”
生意刚有起色又遇上疫情
“最惨火锅店”第三次暂停营业
1月7日,是2022年元旦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周五,这本应是餐饮业的黄金期,是正忙的时候,但36岁的贾东明的火锅店里却没有一个客人,异常冷清,甚至没有开灯。
“小V家火锅鸡紫东路店,因郑州疫情,禁止堂食,暂停营业。”贾东明拿出前一天打印好的海报,固定在易拉宝上。这已经是这家火锅店开业半年来第三次宣布暂停营业了。
除了通知暂停营业外
海报中最醒目的是六个大字
“我们的辛酸史”
贾东明将这半年来的经历
浓缩成11行字,道出他的辛酸
↓↓↓
“6月10日,签合同装修;
7月18日,试营业;
7月20日,遇洪水停业;
7月26日,恢复营业;
8月1日,报出疫情停业;
9月3日,恢复营业;
9月份,受疫情影响生意惨淡;
10月份,努力经营,稍有起色;
11月1日,又报出疫情受影响;
12月份,鼓足劲头干,生意回升;
1月3日,郑州又报出疫情,
被通知禁止堂食,暂停营业。”
贾东明自己设计的海报
贾东明的火锅店开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边的紫东路上,元旦假期的晚上是外出用餐的高峰期,火锅店的生意连着2天都很不错,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这一切。
1月3日,郑州市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部分街道被划入防范区,餐饮场所禁止堂食,贾东明的火锅店就在其中。
开业两天就遇上特大暴雨
随后又因疫情停业1个月
贾东明回忆,2021年6月10日,他租下这间临街的店面,一个月房租3万元。
2021年7月18日,火锅店开始试营业,试营业当晚生意很火爆。第二天中午,郑州下起了暴雨,但是雨水也没有阻挡顾客的热情,晚上仍有不少客人来用餐。
贾东明的火锅店一度生意红火
但喜悦只持续了两天。7月20日,郑州持续暴雨,早上9点,火锅店门口的道路开始积水,积水有1米多深,路被淹了,于是迫不得已贾东明只得关门。这是贾东明的火锅店第一次关门停业。
当天,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灾害——7月20日16时-17时,1小时降雨量201.9mm,超过中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
特大暴雨灾害过去后,贾东明的火锅店在2021年7月26日这一天恢复营业,因为此前通过线上促销卖出去700多张优惠券,生意还是不错的。
然而,这样的情况只持续了一周。2021年7月31日,郑州市出现疫情,因疫情防控要求,餐饮场所暂停堂食,火锅店又暂停营业了。这是第二次关门停业,一停就是一个月。
2021年9月初,这一波疫情渐渐平息,火锅店再次恢复营业。但受疫情影响,当地外出用餐的人非常少,导致火锅店生意惨淡。而赚的钱甚至都无法支撑店里每天的房租、人工和材料开销。所幸,房东主动提出减免1万元房租,让贾东明稍稍松了一口气。
熬过生意惨淡的9月,迎来了2021年国庆节。国庆假期期间,火锅店生意还不错,但大部分人都是用了优惠券来的。
“卖一锅鸡就是100元出头的价格,我们当时在美团上打出3-4折的促销,卖出去一锅,我就要赔一锅,但是(优惠券)卖出去了就得兑现,客人来了我们肯定要接待”,贾东明说。
“10月份,努力经营,稍有起色。”贾东明回忆,2021年10月的时候,带着员工天天加班,常常凌晨1点还在店里讨论怎么改进经营情况,连菜单都改了3个版本。他的火锅店请了十多个员工,每个月员工工资合计4万多元,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股东退出、房租续交、现金流吃紧
计划春节后重新开业
就在生意即将步入正轨的时候,2021年11月初,郑州市又出现了疫情。到这时,贾东明和另外5个合伙人已经投进去了70多万元,“别说回本,连盈亏平衡都遥遥无期。”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让他更难受的是,一位合伙人突然提出要撤股。算上贾东明,火锅店一共有6位股东,“我们这几个合伙人,经济都不是很富裕,有人是借钱来投,有人还透支了信用卡。”他说到,“前期亏三四千元,大家心里都很难受,更别说亏几十万了,所以有股东想退出,我也能理解。”
到了2022年元旦前后,店里的生意终于又好了起来。没想到刚刚松一口气,2022年的第三天,郑州市又出现了疫情,火锅店第三次关门停业。
如今,贾东明贴出“辛酸史”海报火了。网络上,众多网友发布评论给予他鼓励“郑州人2021年太难了”“这家餐馆真不容易,疫情结束一定去捧场”……
“看到这些鼓励我真的很感动,也给我增添了不少动力。”贾东明表示,“其实除了我,疫情这两年,餐饮同行们都很不容易,但我们还是有信心做下去,春节后我们就重新开业。”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
也希望贾东明的火锅店
能够早日顺利开业!
来源:生活报、红星资本局、新闻坊
华社郑州7月13日电 题:加工作坊搬进“中央厨房”——河南原阳探索餐饮全产业链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李文哲
自2005年推出阿利茄汁面系列产品,总部位于郑州市的河南阿利餐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2013年已拥有连锁店上百家,发展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连锁店开起来后,标准的‘锁’就成了关键。不同厨师做出的菜品味道不一样,小作坊加工食品安全监管也难以到位。”河南阿利餐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卢广利说。
怎么办?建标准化中央厨房。可是企业凭自身实力拿地难,租厂房又时常面临拆迁、租赁合同提前到期等风险。在郑州,发展受限的餐饮企业其实不只这一家。
得益于郑州、新乡融合发展的契机,新乡市积极承接郑州产业转移。2014年12月,总投资22亿元、占地846亩的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项目一期在新乡市原阳县开工建设。
通过将食品加工工业化,把餐厅后厨搬到中央厨房的生产流水线上,连锁店不用厨师,只用服务员就可以正常经营。据卢广利介绍,现在捞面所用的番茄卤汁已实现工业化生产,食品的风味和安全都有了保障。
“与传统的餐饮店模式相比,中央厨房集中规模采购、集约生产,可实现餐饮企业菜品的质优价廉。”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总经理胡建强说,而要形成集约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中央厨房对原料采购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做好食材安全管控,在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下,央厨采购网——莲菜网,依托中央厨房的生产加工,在配送城市周边设置集中分拣中心,形成产品入库、仓储、分拣、上架、配送等标准化流程,搭建起集中分拣、统一配送的电商平台。
同时,平台大数据整合分析各终端客户需求,向上倒逼种养殖基地的生产作业。目前,产业园周边已形成近5万亩标准化种养殖基地。餐饮企业收购番茄、土豆、茄子等各种生鲜食材,带动了农户脱贫致富,也将食品安全的把控延伸到田间地头。
在如今的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阿利茄汁面、姐弟俩土豆粉、巴奴毛肚火锅等30多家餐饮企业已经入驻,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已投产企业每天可为郑州100多万人提供放心食品保障服务,辐射周边消费人群500万人次以上。
据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张海林介绍,2017年河南餐饮销售总额达2700亿元左右,市场潜力巨大,这其中一半市场份额来自简快餐,未来都需要中央厨房提供深度食材配送服务。
今年6月,河南中央厨房产业协会秘书处落户原阳。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食品监管处调研员张存勇表示,中央厨房建设是解决现阶段餐饮行业“多、小、散、低”发展现状的有效办法,协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提高河南省中央厨房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食品加工只是一个核心点。”原阳县委书记郭力铭说,未来将进一步依托原阳中央厨房产业园的食品加工能力,借助“互联网+”思维,向上游拓展订单农业,形成原阳种养殖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向下游延伸饮食文化,发展观光旅游业,打造原阳县一二三产融合全新发展的产业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