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年5月21日“共鸣时代巨响·点亮百年风华”正大广场品牌答谢会暨招商大会于正大广场10楼 Eat n Work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新国潮”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上海及全国各地的156家知名品牌代表,涵盖了服装、数码、汽车、零售、母婴等多个行业,共同参与及见证了正大广场的全新定位与未来蓝图的发布。这次答谢会不仅是对在营品牌的诚挚感谢,更是对即将携手共进的新品牌合作意向的坚定。
作为改革开放后首家在中国大陆扎根的外资企业,正大集团始终秉持“三利原则”,即“首先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然后才是对企业有利”。上海正大广场作为其在中国的重要投资项目之一,不仅是世界级商业地标,更是中泰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者。在答谢会上,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农业领事白露女士、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罗家顺先生等贵宾悉数到场,共同参与及见证这一活动盛况。
上海正大广场首席执行官王瑶在答谢会上详细回顾了正大广场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成果。面对当下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等挑战,正大广场也始终坚守初心,不断创新,通过硬件设施和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来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及消费者体验。正大广场的东区中庭经过改造,已蜕变为国际化的时尚展示空间。同时,轿厢电梯、卫生间、停车场等设施在疫情期间均完成了全面的更新改造,确保为消费者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服务。作为一座大体量的商业体项目,虽然硬件方面的改造面临诸多限制,但正大广场依然寻找到了突破点——外立面。升级后的外立面将采用五块联动的高科技户外LED大屏,将成为展示项目形象的理想窗口。
王瑶表示正大广场将于2024年完成广场升级,打造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世界级商业地标,增强名族自信,助力名族品牌发展壮大,充分诠释“国潮之光、国际化演绎”的全新商业定位。
2024年正大广场全年围绕“国”字主题开展营销活动,展现泰国文化及中华文化魅力,吸引消费者,促进品牌销量。截止到目前,2024年正大广场客流量同比上升26%,五一期间单日客流更是创下新高达到近13万人次,同比蹭幅72%。不仅为现有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更为即将入驻的商户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期待。
在品牌合作方面,正大广场持续引进优质品牌,2024年已新签约华为旗舰店、MINISO 独家IP旗舰店、宜百利、麻六记等37家品牌,签约面积达到11000平方米。同时,正大广场还将不断完善餐饮业态,做大做强特色餐饮,完善中国八大菜系,凸出地方特色,引入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国潮”餐饮品牌,以及国际美食,用餐饮带动零售,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王瑶表示,正大广场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共赢”的理念,与各大品牌携手共进,共同开创商业新篇章。希望通过与品牌的强强联手,共同提升品牌形象和品质,强化运营支持,实现客流和销售的双增长。
随后,正大商业地产创新事业部CEO周佳璇女士激情洋溢地介绍了正大广场的三大创新项目,同时也是正大广场三大主力店:CINEVERSE娱乐创想新世界、CENTREPOT食咖圈和Eat n Work的情况与进展。
这些创新项目不仅展现了正大广场在商业地产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前瞻视野,更以其独特的商业场景和消费体验吸引了众多品牌的关注。相信在未来,这些项目将为正大广场带来更加繁荣的商业景象和更广泛的品牌影响力。
新网重庆新闻5月29日电 (记者 周毅 贾楠)29日,记者从重庆市綦江区获悉,綦江区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于28日在当地永新镇开工,总投资约40亿元。
据了解,该项目所建设的猪场,将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为当地生猪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重庆市綦江区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开工现场。周毅摄
当天,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与重庆正大猪业有限公司签订了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投资协议。协议围绕饲料生产、生猪饲养、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零售、有机肥生产等方面打造全产业链。其中,包含3个子项目,分别为50万头生猪养殖、100万头生猪屠宰和10万吨肉食品精深加工项目。
图为重庆市綦江区桐垭种猪场监控画面。周毅 摄
在綦江区桐垭种猪场内,标准化的养猪车间采用了“倒T型”漏粪板,猪生活在上层,排出的粪便直接掉到下面的积粪池。同时,猪场配套了自动杀菌、自动喂料、自动通风、自动环保等自动化系统,并在养猪车间分别安装了风扇和水帘,通过智能调控可保证猪圈恒温,让猪“住得好”“吃得好”“长得好”。
与传统的养猪方式不同,桐垭种猪场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的养殖车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也避免了病菌带入猪场,营造出干净卫生的环境。
据介绍,随着綦江区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开工,饲料生产、生猪饲养、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一体化全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将真正形成种养互补、全链循环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完)
工仪式现场。胥世鹏摄
5月28日,綦江区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开工仪式在綦江区永新镇举行。该项目所建设的猪场,将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为綦江区生猪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綦江区坚持大食物观理念,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力以赴推进‘畜牧大区’建设。”綦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罗成表示,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是綦江区坚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与正大集团始终保持深度合作、携手同行,共同战胜项目选址、市场变化等一系列困难,成功结出的一枚硕果。
据悉,綦江区人民政府与重庆正大猪业公司签订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投资协议,围绕饲料生产、生猪饲养、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零售、有机肥生产等方面,打造全产业链。其中,包含3个子项目,分别为50万头生猪养殖、100万头生猪屠宰和10万吨肉食品精深加工项目。
正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完工后,将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增收达10亿元/年。同时,推进綦江区养殖畜牧业、种植业、贸易产业、运输物流业、建筑业、包装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各产业发展,提升綦江区农业竞争力。
桐垭种猪场内智慧监控系统。胥世鹏摄
位于綦江区三角镇桐垭种猪场,自投入使用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智能化的监测系统、自动化的配套设施、严格把关的生物安全级别、较高的人工效率,为綦江区发展生猪养殖按下了“快进键”。
在桐垭种猪场内,标准化的养猪车间采用了“倒T型”漏粪板,猪生活在上层,排出的粪便直接掉到下面的积粪池。同时,猪场配套了自动杀菌、自动喂料、自动通风、自动环保等自动化系统,并在养猪车间分别安装风扇和水帘,通过智能调控可保证猪圈恒温,让猪“住得好”“吃得好”“长得好”。
此外,通过自动环保系统收集的粪污,经过固液分离后,粪渣将进入堆粪棚,在进行追肥后还田,用于改良土壤;粪液经发酵池发酵处理后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牟坪生态农业园,用于施肥灌溉,实现养殖污染的“零排放”。
与传统的养猪方式不同,桐垭种猪场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的养殖车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也避免了病菌带入猪场,营造出干净卫生的环境。“传统养猪场养殖2400头种猪,需要50名工作人员,而我们的养猪场只需要8名工作人员,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重庆正大猪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胡明武说。
“接下来,綦江区还计划建成100万头生猪的屠宰加工厂以及10万吨食品加工厂,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动工,2026年建成。”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开工,饲料生产、生猪饲养、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一体化全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届时将真正形成种养互补、全链循环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100亿产值目标。(胥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