肪是不知不觉中爬到你身上,你不易发觉的,当你发觉就已经发胖了,难以收拾了。
每次大吃一顿之后,小伙伴们都有深深的负罪感,但是各种小吃小喝以及生活中的琐碎恶习我们就容易忽略掉。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肥肉也不是一天长成的。很多肉往往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不知不觉中囤积起来的。下面这些坏习惯,你躺枪了吗?
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
久坐不起是上班族的常态,这是导致上班族容易出现肥胖的一个原因。经常久坐不利于淋巴循环,而且这样一来缺乏运动,影响身体代谢。
吃饭狼吞虎咽
有没有吃饱不是肚子的感觉,而是大脑的感觉。但是,在吃东西时候,大脑需要时间发出饱的信号。如果你吃得很快,大脑来不及发出信号,你可能已经摄入过多热量了。一般来说,大脑要发出信号会在你吃饱后的20分钟,因此,吃饭细嚼慢咽,延长吃饭的时间,你更容易感知饱腹感,从而停止进食。
无零食不电影
爆米花、可乐和电影最配,但是可乐糖分高,影院卖的爆米花也有较多糖分,而且一边看电影一边吃东西,你会一直吃,很难有饱腹感,如此一来,就会摄入大量热量。爆米花所产生的热量要慢跑一小时,所以建议少吃高热量食物,可以用一些低热的零食来取而代之。
不工作就宅
不工作时候只想备足干粮,把自己“圈养”在家。而所谓的“干粮”无非是一些高热量的零食,另外宅家不出门缺乏运动,也是不利于减肥的。
吃东西喜欢加各种调料
爱吃重口味的人比饮食清淡的人更胖。有些食物本身的热量并不高,但是在加了各种调料后,食物被附加上大量的热量。这样一来,低热量的食物就会反转角色成为令人发胖的食物。
睡得太多或者太少
根据WakeForest研究者的报告,那些睡眠时间少于5个小时的节食者发胖的概率是平均的2.5倍,而那些睡眠超过8个小时的人发胖概率仅仅略少于睡眠少者。平均睡眠6到7个小时是控制体重最佳策略
逛街必须手里拿着饮料或奶茶
瓶装奶茶最少相等于一碗半的米饭,这还是平均水平,有大号的杯子还有放更多的糖的大卡司。
早餐随便应付甚至不吃
早上人体基础代谢高,营养吸收好。早餐不吃好,一天没精力,此外早餐没吃或少吃,容易导致午餐晚餐多吃,更加肥胖。
口渴了才喝水
水在人体的作用可能大部分人都只是知道大概,水能提高我们基础代谢,加快脂肪燃烧,排出废物等等,所以口干了才喝水一是玩了二是不够。正常人每天1500ml以上。减肥人群必须保持2000ml以上。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中国食物成分表》中100克(二两)蒸米饭的平均热量是116大卡,而平均一杯奶茶1209kJ约合289大卡,一杯奶茶热量超过两碗米饭。
全文1930字,阅读约需4分钟
上月,奶茶界的“扛把子”、A股“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公布今年上半年财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000多万,同比下降79%。上交所也对香飘飘发出了半年报事后审核问询函,要求做详细说明。是奶茶不好喝了还是大家都不爱了?
答案并非如此,实际上香飘飘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38%,“磕奶”是根本停不下来的。
财报中解释,造成上半年收入增长较多,而净利润同比下降了78.92%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于传统的二季度淡季中,持续加大了对液体奶茶的品牌广告费用、渠道推广费用、销售人力费用等资源投放,同比增加较多。”
< class="pgc-img">>曾经“一年卖出12亿杯,能绕地球4圈”的香飘飘,为何要花大价钱投入推广液体奶茶,以致影响了净利润呢?年报中提到“公司将持续推进液体奶茶的精准聚焦策略”。市场分析,这可能反应了冲泡奶茶的发展瓶颈。
目前市场上,杯装固态奶茶、瓶装液态奶茶以及各种品牌奶茶店层出不穷,在奶茶市场上竞争激烈。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健康观念提升,高颜值的网红奶茶成为许多年轻人种草、打卡方式之一,人气飙升。在相关报道中,有奶茶消费者认为“街边奶茶店可以根据口味进行定制,没必要买了冲泡粉自己回去动手。”实体奶茶店的奶茶生意越做越红火,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那实体店的现制奶茶到底有多火呢?
这要从第一杯“珍珠奶茶”开始说起,1987年台湾“春水堂”发明含黑色“小粉圆”的奶茶传入香港,而后传入内地,珍珠奶茶的诞生全面将奶茶推向了内地市场,掀起了一轮“磕奶”潮。奶茶也由餐饮店里的小饮品发展成了拥有专门店面的流行饮品,出现了快可立、Coco都可、大卡司、喜茶、一点点等一大波奶茶品牌,并在全国各城市迅速蔓延发展。
目前国内还没有全面反映各地奶茶店发展情况的数据,有理数通过百度地图搜索关键词“奶茶店”显示,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小县城都随处可见。有理数对大众点评APP上热门城市的奶茶店数量情况进行了汇总统计,这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奶茶店的发展水平。
在大众点评所列的12个热门城市中,广东广州和深圳的奶茶店最多,其次是上海。广东地区可以说是中国奶茶的狂热地之一,奶茶品牌喜茶(“Royaltea皇茶”)就发源于广东江门小巷,由于广受欢迎,喜茶由东莞、中山、佛山、惠州一路拓展到广州、深圳,乃至上海、北京。
< class="pgc-img">>有研究认为,主要奶茶品牌分布区域多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江浙一带,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程度高,居民消费水平较高。特别是上海和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聚集了大量白领阶层,生活节奏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高,是奶茶品牌重点战略区域。
虽然实体奶茶店以“新鲜现做”亮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但品牌及品类繁多的现制奶茶,不同于杯装或瓶装奶茶在包装上已标清了营养成分,其成分构成很少有人知道。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去年曾在该市27家奶茶铺购买了包括“一点点”、“贡茶”、“喜茶”等品牌在内的奶茶样品共计51件进行比较试验,基本涵盖了该市市场上主流现制奶茶品牌的畅销商品。
51杯奶茶中,含奶盖的奶茶6件,宣称“无糖”的奶茶20件,价格从7元至32元不等,测试的主要营养成分涉及总糖、脂肪、反式脂肪酸、蛋白质、能量、咖啡因、钠等指标。数据结果显示,不同价格的奶茶虽然口感相似,但营养成分差别很大。
< class="pgc-img">>首先,含糖量是很多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都会考虑的因素,虽然奶茶店会问你是要“少糖”、“低糖”、“去糖”还是“无糖”,但你要是认为“无糖”不含糖那就太单纯了。经营者宣称的“无糖”多指在现制过程中不额外加糖,不排除原料中含糖的可能。因为在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中,实测含糖量在1.2-5g/100mL之间,平均为2.4g/100mL。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此外,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不超过60g,51杯抽检奶茶中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可提供41g脂肪,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2/3。
成人每日推荐摄入8400kJ能量,51杯抽检奶茶中能量最高的一杯奶茶可提供全天所需能量的1/3,一杯奶茶相当于一顿饭。《中国食物成分表》中100克(二两)蒸米饭的平均热量是116大卡,而平均一杯奶茶1209kJ约合289大卡,一杯奶茶热量超过两碗米饭。
< class="pgc-img">>除了热量高,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也较高。由于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远高于咖啡豆中的含量(1%),再加上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还会很高。而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为108mg,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为50mg。51杯抽检样品中,最高的一杯咖啡因含量高达428mg,平均为124mg/杯。喝一杯奶茶的提神效果不低于喝一杯美式咖啡(中杯)。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克制“磕奶”难,但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还是要谨慎饮用。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也要适当饮用。
数据新闻编辑 汤子帅 实习生 全思凝 新媒体设计 陈冬
值班编辑 花木南 吾彦祖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果快乐可以丈量,它定是奶茶的模样。
少糖去冰,加个奶盖,再来点椰果燕麦……歌颂奶茶,是当代生活的天然正义。奶茶在手,什么烦恼忧愁都可以扔在一边。
不论是早期的珍奶,还是稍晚一些的“地下铁”;不论是山寨得无法分辨的贡茶,还是成为精致生活象征的喜茶、奈雪,“磕奶茶”始终是热爱生活的别名。
磕奶茶,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富有甜味,给一群人的相聚带来一种盛大的仪式感。
< class="pgc-img">>减什么肥啊,吸奶茶啊!
但如果不是因为新品果汁茶里喝出絮状物,最近登上了社会新闻,这一串奶茶名单里,我还真没想起“香飘飘”。
香飘飘,一个久违的名字。
至于“优乐美”......要不是想到香飘飘,我更想不起它来。
香飘飘和优乐美所代表的的速溶奶茶,曾经有过高光时刻。
香飘飘有句著名的广告词:“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这句话并非妄自尊大——以香飘飘2011年10亿多杯的销量,绕地球3圈都不是问题。
当年的优乐美则请到了顶峰时期的周杰伦来代言,销量虽不及香飘飘,至少让“你是我的优乐美”这句宣传语深入人心。
往事已矣,大潮在前。速溶奶茶们没有抓住机会,而是在配方和产品形式上固步自封。在门店经营成为潮流的当下,它们还守着速溶一条路子。
销量下滑,这怪不得时代,也怨不得我们,是它们自己放弃了自己。
要知道,我们对奶茶的爱,从来没有改变。
< class="pgc-img">>我对生活的热爱
一半都在奶茶里
速溶奶茶独领风骚的那几年,正是90初这一代的中学时光。
比起路边摊既视感的珍珠奶茶,速溶奶茶捧在手心里,有一种追逐时尚的优越感。七八块一杯的价钱,相对三四百块一个月的生活费而言,不是小数字。
打开奶茶包,倒下果冻,冲下开水的那一瞬间,飘香四溢。
这不是喝奶茶,这是赤裸裸的“炫富”哇!
< class="pgc-img">>喝一杯香飘飘,是上课之余最好的休息。/图虫创意
傍晚活动课的时候,速溶奶茶和速溶咖啡的香味溢满教室,让平日里的紧张变得舒缓轻松起来。在那个年代,“速溶”带来的方便,无需矫饰,是最实在的幸福感。
回到家,只要打开电视,总能看到这样的广告:“杯装奶茶开创者,连续6年销量领先。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另外一条广告来自优乐美。衬着《蒲公英的约定》的旋律,周杰伦和江语晨说起土味情话:
< class="pgc-img">>“我是你的什么?”
“你是我的优乐美啊!”
“原来我是奶茶啊!”
“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
你又把谁捧在手心呢?/优乐美广告截图
只是那时的我们不觉得土味,反而觉得有些浪漫。但喝优乐美的人始终不多,有分析说是因为广告词针对的目标客户不明确,导致渠道无法精准投放。
我觉得就是因为它太甜了而已,要不是因为周杰伦,我才不会买这种甜到齁的饮料。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广告做得多么火热,速溶奶茶的使用场景始终是有限的,它只适用于室内饮用。
如果我想看电影的时候喝杯奶茶,难道还要到处找热水去?万一我想喝冰的呢,还随身带点冰块?
有需求就有供给,所以几乎就在香飘飘、优乐美走红的同时,以“地下铁”为代表的港式奶茶店开始火遍全国。
丝袜、鸳鸯、柠七……这样地道的港式叫法,为它们平添了一份“洋气”。
丰富的品类,可以定制的口感,加上店里多有宽敞的沙发、让人可以坐下来享用,港式奶茶店不火才怪。
香飘飘们可能不会想到,这种现调奶茶店击败它们速溶奶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当时,“粉冲”还是主流。
粉冲,说白了,都是添加剂兑的,奶茶里根本没有奶,更没有茶。
台湾奶茶也不甘落后,CoCo、大卡司等奶茶店相继布局。只是那会儿还没人在意什么植脂末、反式脂肪酸,喝奶茶也还没上升到性别之争。
那个年代,只要端起奶茶,就是热爱生活的象征,就是其乐融融的表达。
之后不久,贡茶推出了“奶加茶”的创新式奶茶,奶盖茶应运而生。它茶奶分明,一目了然,迅速引领新潮流。
这种潮流虽然被山寨模仿者破坏,但后起之秀的喜茶、奈雪也继承了这种风格,只是在产权保护上,它们做得更为严格。
从此,喜茶、奈雪这两个品牌一马当先,成长为网红奶茶界的领头羊。
这么多年过去,奶茶界风起云涌,更新迭代,但不论它们怎么变化,我们对奶茶的爱都丝毫不减——
因为,奶茶的世界里,不止有甜味,还有追逐时尚的新鲜感,热爱生活的精致感,定制自我的自由感。
至于这杯奶茶是不是“速溶”款的,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 class="pgc-img">>香飘飘我不盼望
你不再是我的优乐美
80后歌手香香在2006年唱过一首歌,叫《香飘飘》,这首歌曾经入选2017年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十大网络金曲”。歌词里有这么几句:
“香飘飘,我盼望,闻到温馨自在的清香
Sing my songs,炫灿的绽放,肆意的成长
香飘飘,我盼望,空气中弥漫香香的味道
I'm strong,浓郁的香香,为你而闪亮”
歌名和旋律,让人瞬间想起香飘飘奶茶的香味。这简直就是一首“洗脑歌”,让人同时打开听觉、嗅觉、味觉,让听过的人无法忘记。
速溶奶茶香飘飘火成了什么样,可见一斑。
< class="pgc-img">>一个不经意,诞生一个时代传奇/图虫创意
但其实,香飘飘的辉煌,最初只是源自于董事长蒋建琪一次不经意间的“路过”。
2004年,蒋建琪路过一家奶茶店,看到人们排着长队买珍珠奶茶,他突然来了灵感:把奶茶“方便化”会不会更有市场?
他请来杭州市科技农业研究所帮忙研发配方,请设计公司设计包装。大约半年左右,产品研制成功。
2006年,香飘飘邀请女明星、“万人迷”陈好当代言人,制作了中国广告史上第一支奶茶广告,在各大上星卫视投放。
这一年,香飘飘销售额从2005年的几千万元跃至4.8亿元——一年之间,香飘飘奶茶成了香饽饽。
到2011年,香飘飘奶茶的销量已高达10亿杯,销售额突破20亿元。
销售业绩高歌猛进,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2011年就冲击IPO的香飘飘,直到2017年才拿到了A股的入场券。
但这6年过去,奶茶市场的行情却早已今非昔比。
招股书显示,2014、2015、2016年以及2017年前9个月,香飘飘杯装奶茶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65亿元、19.26亿元、23.64亿元和13.25亿元,波动下滑的趋势十分明显。
到2018年上半年,香飘飘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已经达到了惊人的79%,亏损5000万元以上。2019年上半年虽然扭亏为盈,但利润也只有2万元出头。
净利润下滑的背后,是多年来速溶奶茶极其单一的产品结构,外加极低的研发投入。
有个数据可以证明:香飘飘上市之前的4年,速溶奶茶的销售额占比持续高达98%以上,而研发投入却不及营收的1%。
香飘飘抱残守缺的那几年,正是奶茶行业新贵崛起的时刻。2016年,喜茶获得了IDG资本以及知名投资人、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的投资,融资超过1亿元。
喜茶,这个起源于广东江门一条小巷里的奶茶店,在雄厚资本的助力下,迅速成长为行业大佬。
< class="pgc-img">>喝奶茶都会胖,但不喝植脂末是这届年轻人的底线
当喜茶、奈雪在和其他厂商搞联名、出新品,更加注重茶底口感和包装精美时,香飘飘的配方还是跟它刚“出生”时差不多,依靠的是植脂末勾兑出来的爽感。
可是,植脂末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是造成人体肥胖的罪魁之一啊,还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这样的“原罪”,在千禧年之初可能不算是多大的事儿。殊不知人心思变,在这个越来越追求健康和精致的时代,一杯饱含的植脂末的奶茶显得多么格格不入啊。
优乐美倒还好。作为喜之郎旗下的一个子品牌,大不了关掉奶茶生产线,生产别的。香飘飘可不一样,死了就是死了。过去它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凄凉。
曾经“一年能绕地球一圈”的香飘飘,到如今,连自己的底也兜不住了。
< class="pgc-img">>我不管你怎么创新
我只在乎好喝安全
香飘飘也在追求转型。
蒋建琪也想过要不要搞线下门店。他曾表示,公司将线下店定义为“市场实验室”,“不考虑盈利问题”。蒋建琪的这句话被认为是香飘飘有意涉足线下门店的信号。
但在2019年7月,香飘飘方面又对外宣称“暂时不会做线下门店”,传统大卖场、便利店、电商等则仍是他们的主要渠道。
香飘飘也不是没有创新,“液体即饮茶”就是它的探索之一。
但它也成为他们搪塞2018年业绩下滑的理由——推广新产品的品牌广告费用、渠道推广费用、销售人力费用等都需要巨大开支。
液体即饮茶这个领域中,早已有统一、康师傅布局多年,国外的立顿在中国也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香飘飘欲从虎口夺食,颇有难度。
据最新数据,香飘飘今年三季度的净利润虽然暴涨至1亿元,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投资收益,被其寄予厚望的新品果汁茶带来的销售增量,十分有限。
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全风险。9-10月,香飘飘果汁茶接连爆出两起食品安全事故。
< class="pgc-img">>这么大一块絮状物,真是吓skr人/上海电视台
据上海电视台报道,10月8日,上海市民张先生在长宁区某写字楼的小卖部里买了一罐香飘飘泰式青柠茶果汁。喝了两口后发现感觉杯中有异物,撕开杯口锡箔纸发现杯中有手掌大的霉状异物!
从张先生提供的饮料包装上看,产品并未过期。
虽然“只喝了两口”,但没过多久张先生就感到反胃,开始呕吐,胃部也有股灼热感。好在经过检查后身体并无大碍。
无独有偶。据澎湃新闻报道,半个月前,浙江金华也发生过类似事件。
翻查微博可见,2018年底,也有网友爆料过类似“香飘飘里有絮状物”的消息。
可以推测,这应该是香飘飘在仓储或生产过程中出了问题,这样密度的安全问题,显然不像是偶发事件。
但直到现在,香飘飘官方也并未就这一系列事件,提出系统解决的方案。
老实说,作为消费者,我根本不关心你开不开线下门店,也不关心你怎么创新,只要你推出安全、健康、好喝、时尚的产品,谁不会去喝呢?
生活已经够难了,喝奶茶就是为了续命和开心,就别整幺蛾子了好不?
< class="pgc-img">>?作者 | 土卫六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