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当老板不容易,多少厨师开店赔得血本无归?多少厨师当了老板又因压力大、赢利少而自动改行?如何才能成功成为集技术、管理于一身的全能餐饮老板?
打造独家风格菜品
菜品是餐厅的根本,要想开好餐厅,一定要有能够战胜市场竞争的过硬菜品。
七八年前,大家提起豫菜时的第一印象,就是黑乎乎、咸乎乎、油腻腻、平塌塌,粗枝大叶,卖相不佳。在五星级酒店做过行政总厨的樊胜武深知,如果要稳定客源,一定要让豫菜以全新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于是樊胜武勇于创新,在继承了豫菜五味中和,擅于用汤的传统烹饪基础之上,大胆地融入新的元素,改变了传统的装盘方式,开创了新派豫菜之先河。
同时,因为豫菜没有大麻、大辣、大酸、大甜的口味,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更有家常菜的特色。但是家常菜也要做出样子来,于是樊胜武提出了精品家常菜的概念,要将平凡的家常菜做得不平凡,具体来讲就是选料变精致,改刀求整齐,不用味精,高汤调味,装盘得体大方。
樊胜武一手打造的新派豫菜和精品家常菜,让豫菜以全新的面貌惊艳亮相,老人从菜品中吃出了传统的家乡味,年轻人从中体味到了新颖与时尚,不同年龄段的客户就这样被绑定了。
用做事业的态度经营餐厅
厨师当老板,要具备一个心态,那就是不要为了赚钱而开店。
在开店初期,赚钱是相当艰难的,较大的前期投入和客源的培养,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收到回报,而这些,都远远不如你去一个酒店当厨师省心,来钱快。这时,很多厨师老板就坚持不住,自己放弃、改行了。
如果你用做一件事业的心态来开店就不一样了,事业是个长期目标,短期的不回营并不能影响创业者的信念。所以只要肯坚持,创业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信任用人,不要过多干预
当惯厨师的人不擅长管理人,只适合埋头苦干。初做老板,可能不会合理用人,不放心各个岗位上的工作,喜欢事必躬亲,结果是一来自己累得要死,另外别人的信任和工作都得不到认可,大大降低了各岗们劳动积极性。
既然当了老板,就要在管理和发展上多下点功夫,细节的工作交给各部门员工就可以了,在认可与鼓励中助他们创新。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也要用。
角色转型,利润共享
很多厨师刚开店时,用的是自己的徒弟,当了老板以后,对于徒弟还以师傅自居,薪金方面也像徒弟给师傅帮忙一样,薄利。这样的状态在经济大潮下是无法生存的。
开店之后,师傅就是老板,徒弟就是员工,员工是不可能无所求、无所怨地为老板服务的,作为一个老板,要放下师傅的架子,一定要有合理的薪金刺激、和光明的发展规划方向来吸引员工。
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实行关键岗位认购股份的方法。60%的股份是老板的,剩余部分由关键岗的员工来认购。除了基本工资,还有年底分红,这样有共同利益绑在一起,大家就都会视餐厅利益为自己利益了,而各岗位的能量与创造力都会发挥到极致。
避免家族运营
厨师开店,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家族式的运营模式,不要让自己的亲友具有太多的职权,以致于各岗位都指手划脚,影响在职人员的工作与创新。一定要各岗位分工明确,不要出现家族酒店的弊端情况。
跟上思维,打造品牌
厨师早已从工匠型转向了技术型,但是,厨师当老板却要从埋头练技术,转型为抬头多学习,望眼看世界,大胆求创新。
做好一家店,赚到大量钱不是目的,应该把目标和重点,放在打造自己的餐厅品牌上。因为现在餐饮发展的状况,是客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型连锁酒店。想要相安无事地经营一家自己的小店是很难的。很多厨师是因为谨小慎行,安于现状而最终被行业淘汰的。
利用调料商助宣传
经商的人都知道,商场有一招叫借鸡生蛋。其实,借助知名调料商的名气与实力,帮助自己的餐厅宣传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你可以与知名大型调料商合作,针对主题研发新菜,例如推出XX春季新菜发布会,由某酒店的厨房团队主理研发,使用××品牌调味料烹制。这样酒店与调料商双营互利,比单独招开产品推介会效果好。
>餐厅管理是门学问,研究透了会发现,其实也挺简单!
首先,我们把管理分级:高层、中层、基层;所负责的任务是不一样的。
现在,80%的餐企中,高层管理者把中层、基层管理者的事情都做了。所以才会造成:越是底层的管理者,看起来越闲;越是高层的管理者,看起来越累。
其实,这3种管理职责,是要仔细划分的……
厉害的管理者,都这样管理餐厅!
1.高层管理者:负责餐厅的未来,要有事业心!
高层管理人员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高层管理者要对长期和变化负责,换个角度说餐厅是否有未来,是否能够不断地变化,取决于高层管理者。而不是去关注的是管理效率和人力资源的问题,甚至还会探讨组织内耗的问题。
厉害的管理者,都这样管理餐厅!
2.中层管理者:负责餐厅的衔接,要有上进心!
中层管理介于基层与高层管理人员之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要对功能性目标负责,包括中期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以及人力资源的发展。
与高层管理人员相比,中层管理人员特别注意日常的管理工作:餐厅是否具有高的效率,是否拥有合适的人才队伍,取决于中层管理者的水平。相对高层,只有中层才会广泛地面对所有的员工。
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职能就是发挥所有人的能力,培养人和任用人。因此,人力资源工作是中层管理者需要关注的职责,而不是人力资源部的责任。
厉害的管理者,都这样管理餐厅!
3.基层管理者:负责餐厅的成本,要有责任心!
基层管理人员是组织中最低层次的管理者,他们所管辖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其他。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有效完成。也就是说餐厅是否具有盈利的能力,是否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取决于基层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
因为基层管理者才是质量与成本控制的主体,餐厅的“质量与成本控制”有问题时,是基层管理者的问题。
厉害的管理者,都这样管理餐厅!规划责任,才能迅速发展:
(1)高层管理者应侧重于战略决策,抓影响全局的大政方针;
(2)中层管理者应侧重于管理决策,抓实现管理目标的战术决策;
(3)基层管理者则应侧重于抓日常业务决策。
只有各自履行各自的职责,才能保证餐厅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