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成本优化,投资门槛降低,奈雪“弯腰”?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里希。
“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以下简称“奈雪”)又有了大动作。
昨日(2月28日),奈雪公布了2024年加盟新政。据了解,奈雪下调了单店投资预算。新政策下,单店投资预算调整为58万元起,2024年6月30号前完成签约的加盟店,还可享受单店6万元营销补贴。
事实上,奈雪在去年7月底正式推出“合伙人计划”,就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如今再下调单店投资预算,意味着什么?距离开放加盟过去半年多,奈雪的合伙人计划到底进展如何?
01.
下调投资成本
58万元即可开一家奈雪
2023年7月,奈雪推出了“合伙人计划”,正式宣布开放加盟。但在当时,其依然坚持“大店”路线,对于门店面积有着明确的要求,且投资金额不低。
如今再度官宣新的加盟政策,有何不同?红餐网对前后两份加盟政策进行了一番对比。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奈雪的茶
1、投资成本优化,投资门槛降低
首先,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投资成本由98万元下调至58万元,而这部分下调的费用主要因设备道具、装修及首次配货费用下调所致。
对比两次加盟政策的前期投入项目会发现,在去年的投资预算中,设备及道具为35万元起,装修费为40万元起,首次配货费用为7万元起;而在新的加盟政策下,设备及道具为25万元起,装修费为12万元起,首次配货费用为5万元起。三项费用合计缩减4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投资成本有所优化,其验资门槛也有所降低。由单店合作需150万以上流动资金验资证明或其他资产证明,区域合作需450万及以上流动资金验资证明或其他资产证明,分别下降为80万元和200万元。
此外,对于加盟商个人的要求,奈雪同样有所调整。上一次,奈雪对加盟商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单店加盟商必须拥有2年以上餐饮行业直接运营及管理经验,多店及区域合作,需要拥有3年以上同时3家门店以上直接运营及管理经验。而在政策更新后,对单店加盟商和多店及区域合作商的从业时间要求分别缩短为1年以上和2年以上。
2、加盟城市范围扩大,门店经营更灵活
此前,奈雪开放加盟的区域主要面向二、三线城市。
加盟新政发布后,红餐网登陆“奈雪的茶合伙人”小程序,可以看到,如今其开放加盟的城市范围已进一步扩大。除北上广深及武汉、西安、南京、西藏外,其他城市均开放了加盟。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奈雪的茶
此外,新政策中也提到,加盟门店在坚持“茶饮+烘焙”双品类经营的基础上,加盟商可根据所在市场的实际消费需求灵活选择咖啡机、裱花间等开店配置,以提高加盟商本地经营的灵活性和成功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加盟政策中,奈雪明确规定门店面积限定在90-170平方米,而新的加盟政策下,奈雪方面只提到门店面积40平起。
对此,奈雪品牌相关负责人也向红餐网表示,从今年开始,奈雪在满足消费者体验的情况下,将开设更多投资成本更低、门店面积更小,约在60-80平之间的“加密型”门店。
02.
已开业加盟店超200家,
奈雪“押宝”加盟模式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奈雪已开业的加盟店超200家,完成选址的门店超300家,有1000多人缴纳了意向金。
且从不久前奈雪发布的春节战报来看,部分加盟门店生意喜人,多店单月营收超70万元。在加盟事业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全国的奈雪加盟商也迎来了繁忙的营业高峰,多家门店春节假期营业额超45万元。乌鲁木齐天山、福建莆田、浙江台州等地的奈雪加盟店业绩翻倍增长。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奈雪的茶
加盟市场上取得的成效,无疑加强了奈雪继续加大力度开拓加盟事业的决心。
另外,就调整加盟政策一事,红餐网第一时间也采访了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
彭心表示,近一年多来,消费者需求愈加多元,很多订单都是来自线上。而从奈雪自身发展情况来看,通过不断优化供应链,提升标准化经营水平以及数字化能力,使得门店整体面积减小的情况下,奈雪依然能够保障消费者有良好的体验。基于这些考量,奈雪决定适当降低加盟商的投资开店成本。
针对奈雪调整加盟政策,业内普遍认为,这将有助于奈雪接下来的扩张。
古茗、蜜雪冰城、沪上阿姨先后披露了赴港上市的招股书,茶百道近期也更新了招股书,一旦取得了资本市场的入场券,这些品牌就会加速朝着“万店目标”迈进。
“国内新茶饮行业已非常内卷,大家都卯足了劲抢夺存量市场,这个时候要是在规模上落后了,可能就会失去更多机会。”一位不愿具名的茶饮业内人士强调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611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张鳗鱼
海底捞、南城香入局
一大批“下饭小火锅”来袭!
一切要从海底捞上线“下饭·火锅菜”说起。
8月中旬,全国各地悄然上线了一大批“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外卖专营店,产品主要以火锅菜+饭的组合套餐售卖,其中锅底有番茄和麻辣两种选择,形式则为冒菜及干拌,定价31.9元起,内含3荤7素。目前,“下饭火锅菜”的官方定位为海底捞旗下快餐品牌。
其实,海底捞去年就曾上新冒菜外卖,也是类似模式。内参君致电某门店,被告知“下饭火锅菜是最新的品牌升级”,主要在口味、食材方面进行了优化。
无独有偶。前不久,快餐品牌南城香也开始尝试在个别门店推出“晚餐自助小火锅系列”,从下午16:00开始供应,共有3种锅底可选择,肉类19.9元一份,也可以选择9.9元素菜类自助,菜品可以免费续。目前官方对其表述为“南城香第一届品质涮肉节”。
短短两三个月,也有不少新品牌出现:青岛前天刚刚开业的锅小友下饭小火锅、济南杨桂桂下饭小火锅(2023.8)、石家庄钱晓椒下饭小火锅(2023.8)、北京渝采下饭小火锅(2023.6)、研喜猫下饭小火锅(2023.6)、武汉呆窝瓜下饭小火锅(2023.4)……
2021年成立的浇头麻辣烫品牌晓魏,也在今年6月表示以麻辣烫4.0模式重新启航,目前门店已经全面焕新为“晓魏下饭小火锅”。有消费者表示,“自从改为下饭小火锅后,感觉门店生意更好了,中午经常需要排队。”
根据企查查、天眼查等公开信息,以及内参君的一线走访不完全统计,今年以“火锅+饭”为定位的品牌,新增数量接近30家,其中仅下半年的3个月就出现了8家(部分新品牌、新店或外卖店尚未存在注册信息)。
下饭小火锅兴起
意味着什么?
不管是实火还是虚火,下饭小火锅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头”。
特别是海底捞的入局,火锅大佬的品牌力背书下,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了这条赛道。
那么,火锅持续“变小”,并向着“下饭”的方向冲刺,这背后有哪些行业因素?又暗示了哪些品类发展的可能?
1、小、快、便宜,火锅“快餐化”正在持续蔓延。
火锅变小,这个话题并不是最新,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就陆续有品牌试图将火锅变小。比如海底捞曾试水过U鼎冒菜,小龙坎推出mini火锅菜,吉野家则尝试人均68元的自助小火锅,和府捞面甚至也出了“小火锅汤面”套餐。
这些品牌在试水的时候,都是以“快餐”的模式在重塑传统火锅。这些品牌对标的并非呷哺呷哺这种小火锅,而是杨国福、张亮这类麻辣烫冒菜品牌。
这一次,在海底捞外卖店中,对于“火锅菜”的定位是:海底捞旗下的快餐品牌。很明显,是火锅巨头跨界外卖的又一个动作。
2、“下饭”是门好生意,接地气、拓客流。
这一波兴起的小火锅,主要以“下饭”为定位切入。
事实上,吃火锅到底配不配米饭,这是见仁见智的话题,原本,火锅、冒菜、麻辣烫就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火锅+米饭的CP”,增加主食,不仅拓展了客流,也显得更为“接地气”。
这类下饭火锅,主要是集中在美食广场、写字楼等商圈,因为原本就定位快餐,吸引来的顾客通常是需要效率的白领、上班族。“干饭”的需求量很大,且用餐时间有限,因此,下饭更贴合他们的就餐需要。
3、火锅赛道加剧“两极分化”,大店小店分野。
纵观内卷的火锅赛道,当下已经很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一方面,以大店、主题店、流量店为前驱,头部火锅企业纷纷跑马圈地、占山为王。这些品牌走在创新的前沿,不断研发新品、掀起新流行,并“反哺”赛道升级。
另一方面,下饭小火锅们,正在保留火锅模式的前提下,“努力瘦身”。精简锅底、精简蔬菜、精简肉类,以套餐为主,尽量扁平化设计产品,以确保效率和利润的平衡。从价格来看,进一步下探,不少都集中在20元左右,甚至9.9元。
内卷之下,火锅分化,各自占领细分赛道,这或许也是品类竞争的未来方向。从目前来看,下饭小火锅暂时并没有跑出绝对的头部来,还存在“小而散”的状态,从某个角度来说,还有大量的市场机会。
4、多赛道“分食”火锅品类,或将迎来更多跨界者。
火锅是门好生意,因此,被不同的品牌跨界“盯上”也很正常。
喜家德(凯里鲜蔬锅)、眉州东坡(毛血旺小火锅)、南城香(巴沙鱼肉锅)、甲乙饼(金汤鲜蔬锅)、米村拌饭(安格斯肥牛),这些都是主食快餐跨界。对于快餐品牌来说,“小火锅”虽然小,但本质也是火锅,即便是酒精灯上架个小炉子,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价值感,卖成更高的价格。同时,在不缺流量缺“留量”的时代,快餐如何留住顾客,如何让顾客在效率之余“慢”下来享受一餐美食,这也是快餐品类们想要探索的方向。
未来,不排除有更多的跨界大佬,向下饭小火锅赛道进军。
◎甲乙饼也推出“小锅菜”
>调研:新赛道野蛮生长
“镰刀和韭菜”都已准备就绪
市场需求在快速增长,赛道也肉眼可见的繁盛,但“玩家们”却并没有想象中过得滋润。
最早打出“下饭小火锅”旗号的桃娘下饭小火锅,自2021年11月末在北京试水第一家门店后,截至2022年11月末时,一年间的门店新增数量为8家,截至2023年8月末时,9个月的门店新增数量仅为4家,其中包括4月开业的郑州首店及8月开业的天津首店。
成立近三年、背靠火锅头部品牌的桃娘,全国范围内的门店仅有12家,这个增速在快餐品类中明显不算快。
当前下饭小火锅赛道中,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为2022年出现的李坑坑下饭小火锅,官方定位为“快餐火锅领跑者”,全国门店27家,分布以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为主,已针对全国范围限时开放加盟。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工商注册信息获知,李坑坑下饭小火锅的27家门店中,至少有22家以上为加盟店,其中包含一家开业不足1年便注销的企业。不免让人猜测,李坑坑商标背后是否隐含着“快招”基因。
除了“李坑坑”外,另一家名为“桃小妹下饭小火锅”的品牌,其门店商标、装修风格与“桃娘”颇为相似,号称自己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50家门店,覆盖湖南、河南、河北等多地,正在面向全国开放招商合作。但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桃小妹下饭小火锅当前并无线下开业的实体门店,从官网展示的多地门店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图片实为一家门店的不同角度拍摄。
◎图源:桃小妹下饭小火锅官网
>另外,8月4日刚刚开业的杨桂桂下饭小火锅,目前也已经开放全国加盟,正在大范围铺开品牌推广信息...与此同时,今年中旬全国多地也出现了不少“无实体门店,以外卖档口”为经营模式的连锁下饭小火锅品牌,如庆小年下饭小火锅、祥合福重庆小火锅钜下饭等。
野蛮生长的新赛道下,“老玩家们”还在探索打磨,“镰刀们”却已然按耐不住了。
“大佬”海底捞施展“拿来主义”
对这一品类的未来有何影响
下饭小火锅在市场中“酝酿”多时,野蛮生长的状态下,终于迎来了头部大佬的躬身入局。
很显然,海底捞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暗中观察多时,看到了这个细分品类的可能性,才大举进军。
对于头部企业来说,从扩门店到扩品类,是必然的发展周期。头部品牌拥有的供应链、组织力、品牌设计、运营等领先优势,允许其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快速复制市面上已被验证的成熟项目。一旦觉得市场够大、品类有立足之地,且自己的供应链能够承载模式的快速复制,头部品牌自然不会犹豫,反手就是波澜。
从另一个视角来说,头部品牌涉足新赛道,比很多真正做原创创新的小品牌,先天优势要强得多。可以快速让品牌价值实现最大化,最终促进品类的进步和成熟迭代。
◎海底捞部分产品图
>或许是看到了“桃娘”的踟蹰不前,原本就在外卖领域加码的海底捞瞅准时机,一跃而起。
在海底捞身后,可见的是,一众小品牌正“欢呼雀跃”,大树底下的小草也能活得滋润,对于初创的小品牌来说,打磨好内功,跟随老大哥一起探索品类红利才是当下的目标。
但,正如上文所言,这一赛道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野蛮生长之余,想要摆脱网红感和韭菜气质,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品类。
齐大连锁晨思】[咖啡]#餐饮#?#连锁#?#零元加盟#?
< class="pgc-img">>昨天SFE春季展开幕,人头攒动,商机盎然。
很多连锁加盟品牌纷纷打出来“零元加盟”的旗号,一眼望去,都是“零元加盟”的大招牌,似乎连锁餐饮行业是随便谁都可以加入的生意。
所谓“零元加盟”,就是品牌方不收加盟商的加盟费,只要签署《加盟合同》,品牌方的品牌、操作技术都可以白玩,也就是说,品牌方都认为他们的品牌没什么市场号召力,他们的操作技术没什么高人一筹的地方,他们的加盟体系也没有什么门槛……
可是,这样的连锁餐饮品牌,还有加盟的价值吗?投了钱装修,付了房租押金,招了店员,进了设备食材,却做了一个没有市场影响力、没有独有技术、没有门槛的连锁餐饮项目,这怎么能让加盟商看到赚钱的可能性呢?
因此,“零元加盟”就是在连锁餐饮品牌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突破的时候,麻爪了,病急乱投医,从逻辑上就说不通。
这样子卷下去,还能有什么发展前景?
好在,还有一些企业在尝试正确的方向,或许,很快就会找到新的突破口,破茧突围。
【连锁风投+直营式加盟新模式+抖音拉新服务+招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