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海底捞、眉州东坡、全聚德、大龙燚等品牌的“出走”,连锁中餐品牌走向海外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近些年,将近50%的餐饮品牌在海外折损,这样的数据却不容忽视。
如何走出第一步,规避海外中餐发展的隐形问题成了很多餐企的关注对象。“出走”将近4年,在美国开店4家门店的眉州东坡如今拿出了自己的经历。
海外探索第一步,
法务先行
传统餐饮对人工、系统、各种排班制度的考量很少。但是,在美国没有人口红利,只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成熟的行业要求。
在美国想要开餐馆,第一步绝不是选址、制定公司架构或者合同。而是需要具备法律知识。美国当地的人民法律意识极强,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被告。
举个例子:
在全美拥有1800多家连锁的门店的中式快餐品牌—熊猫快餐。前不久因涉嫌歧视员工,被罚款40万元,还需要拿出20万建立欠薪基金会,赔偿因事件开除的人。
熊猫快餐要求雇佣的非公民,定期拿出他们的移民文件审核,同时对于证件过期的非美国公民不再建立劳动关系。而INA的反歧视条款规定:禁止这类基于员工公民身分或来源国而产生的要求。
在区别对待美国居民和移民的工作雇佣方式上熊猫快餐吃了大亏。因证件过期而被开除的移民成功将熊猫快餐上告。
为了避免出现法律问题,建议企业提前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以法律为底线,规范各种制度、合同。以便结合当地法律法规,及时调整公司架构和制度,合法之后再合理。
技术派遣没那么简单
中餐厅搬到海外主要是为了传播中餐文化和味道。地道的中国美食,当然需要中国厨师的烹饪指导。此时,技术派遣成为关键。
自2013年眉州东坡集团共计派遣核心技术人才74人。然而在续签时,其中41人被拒签。高达55%的拒签率。这到底是为什么?
原来为了节约成本,国内安排持商务签证的厨师在美培训指导4~5个月后回国,由于时间过长、频繁往返,美国大使馆出于“安全担忧”,拒绝续签。
吃了这个亏以后,眉州做出方案调整,支援人员在美国停留时间为期1个月,同时打开双向通道,美国管理人员回国培训,保障技术输送。
税收成了最大挑战
每一个国家对于餐饮税收政策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国家会相对高,有的会比国内还低。比如美国的税收制度就相对复杂。
美国实行由联邦、州和地方分别立法及征管,联邦以所得税、州和地方以销售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
联邦税包括所得税、预提所得税、雇佣税、贸易及海关税收;州和地方税包括所得税、特许(权)税、销售和使用税、财产税。
美国复杂的税收制度,对于刚走出国门,习惯了个人所得税、发票税等这些简单税收制度的中国餐饮企业而言,可谓错综庞大,再加上苛刻的法律法规,很有可能成为餐饮盈利的绊脚石。
除口味外的中西差异
是额外支付
东、西方人在口味上的差异显而易见。但是在连锁企业海外经营时,最应该注意“规则”上的差异,每一处的差异都可能造成额外损失。
1.文化差异:给员工发红包成了剥削
在中国经营餐饮企业,通常都是人情世故。“人情”会摆在前。过年、过节老板发个红包稀松平常,可是如果到了美国给员工发红包,很可能是会增加员工负担。
在美国,向员工发放红包数额超过25美元,员工本人需要扣税。同时,发红包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公平。在一个注重隐私又相对透明的环境,讲求公平是每个美国员工的诉求。
美国员工不光讲求公平,还讲“人权”。王刚说:“员工手册里写,长发统一盘起,但是美国讲人权,员工不盘头发也是合理。”
此外,在企业招聘的时候严禁出现:年龄、婚否、家庭情况;绝对不能评论员工的外表、身高等方面。这些差异使国外的员工更自由,中国的老板更拘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所有商家无条件退货(包括供应商)。
2.制度差异:国内制度在国外可能要赔钱
走向海外的连锁企业都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但是这套体系搬到国外很可能水土不服。
以企业招聘为例:
通常在中国企业只有招聘管理层以上人员才会进行备案调查。但是,在美国始终实行严进宽出。每一个员工入职前都需要支付30美元做员工背景调查。如果不想额外花费也ok,只要能接受管理局罚钱。
除了招聘有严格要求,对于安全制度、小费制度、培训制度、产品标准化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中国餐饮企业小费一般都是拒收,或者上交。可是到了美国小费分为“共产和私产”。按照每餐分配,通常消费金额的15%给员工。这里也同上,会有相应的税收制度。
3.装修差异:审核最耗时
拥有完整标准化体系的餐饮连锁企业,在中国开一家企业可能只需要三个月。可是眉州的四家门店在美国最短的装修期9个月,最长的装修期达到1年10个月。
这期间最长的耗时不是施工,而是审核。
在装修开始前,企业要向有关部门递交图纸的同时,需要提供装修材料的样品。在装修进行时,每一项的修改都需要重新提供上述材料,等待新的审核开始。
施工的不同阶段,要约土建、水、电、气、消防、卫生局、综合部门等进行检查。不过,针对餐饮企业装修美国政府还是有相应的装修补贴。这笔补贴会根据租约、地理、设计等方面进行评估后,决定金额的多少。最高可补贴企业全额装修款。
4.劳工差异:员工加班后可以给老板发工资
中国员工对“加班”的意识还很薄弱,有时,员工认为加班多,会得到老板赏识,可以升职加薪,老板也喜闻乐见。
但是在美国,餐饮企业绝对不能把这种习惯带入。
以美国加州为例:
连续工作4小时,必须带薪休息10分钟;连续工作5小时内,必须不带薪休息30分钟,否则雇主赔偿1小时薪水。
当日工作8-12小时发放1.5倍薪水;超过12小时发放2倍薪水;一周超过40小时发放1.5倍;一周工作第七天发放1.5倍薪水。
员工每年享有3天带薪病假,不需要任何医生证明假条;企业超过50人以上必须要给员工上健康保险。
美国的制度详尽的让人头疼。王刚最后总结眉州东坡集团在美国第二次创业:看,美经营之道,易;用,美经营之道,难。
眉州东坡的美国行:
眉州东坡集团可以说是海外试水比较成功的一家中国餐饮企业。
美国洛杉矶时间2013年12月18日,眉州东坡集团的海外第一家餐厅——洛杉矶比佛利店正式开业。这家餐厅是眉州东坡与美国零售物业集团Westfield公司实行战略合作的形式在美国开店,开业当天美国加州的市长们皆来用餐。
经过三年的筹备,2016年洛杉矶亚凯迪亚店和好莱坞环球影城店相继开业。环球影城店的成功开业成为眉州东坡向世界扩张的基石。环球影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欢迎眉州东陂集团入驻世界各地的环球影城。
今年3月,眉州东坡美国第四家店尔湾店开业,此次选址在加州华人移民聚集区。本次选址旨在: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味,让国人享受家乡情。
——————
作者:简阅,本文由红餐网记者原创,转载请注明。红餐网,头号餐饮新媒体,百万级订阅量。趋势、实战、菜谱,你们关注的,我们都提供。(微信公众号:ygcywzz)
>喽,大家好!
这里是一个集学习、思考、认知方式的地方,点赞关注喵匠,带你一起精进人生!
今天喵匠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怎么开口跟老板谈涨工资?
最近喵匠的朋友来找喵匠诉苦说工作两年,老板工资一点都不给加,正愁着要不要离职?
然后我问了这个朋友,你有跟你们老板谈过加薪吗?
朋友说不太好意思去跟老板谈,希望老板能主动看出我平时的工作来给我加班。
那问题就很明显了,没有诉求就没有解决方案。
喵匠听到这个问题想到的是,因为没有诉求,老板自然会觉得你满意当前的薪资。
而是不是主动跟老板说了要涨工资,就一定会涨给你呢?
只要你学会这几招,就算老板明面没说是否给你涨,心里也会给你打算。
首先,我们应该主动跟老板谈涨工资
喵匠的朋友在一个公司工作两年了,也不算职场新人。
工资没有涨起来就是这个朋友没有主动去找老板谈涨工资,就像大多数人会认为只有认真工作了就会被老板涨工资给。
实则不然,要知道资本家大多数都是以利益为前提,从老板口袋掏钱给你是个需要技巧的问题,所以只有自己积极主动去谈这个,才能有希望涨。
谈工资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找老板谈工资之前一定要好好准备,不然没有自己的筹码跟老板谈了也等于白谈。
很多人会跟老板说“最近压力大啊,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还要背负家里的房贷车贷”
用这些理由去当作筹码你觉得老板会可怜你给你加工资吗?
这些就像你会不会担心公司业务好不好做,公司资金链会不会断掉,公司人员的变更等问题?
角色互换一下,立场不同,考虑的东西自然会不同。
所以喵匠建议做好如下几个准备!
1、有一个预期薪资
在找老板谈之前我们都要有一个心里期望的工资,不能够到老板跟前了就说您看着加,这样老板肯定给你加的幅度不高。
究竟要加多少才算合理呢?
答案是去市场了解,很多招聘网站都可以去刷一下
提前了解自己的薪资应该在什么位置,最好可以抽空去面试一下
这样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薪水平在哪,也能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短板各在哪?之后再进行查漏补缺。
2、拿自己的长处去谈
这个长处每个人都不相同,有的人是熟练岗位内容,业务能力很强,有的人是稳定性好,这种就可以稳定公司的人员流动。
业务类的员工用自己带来的收益谈
业务能力强的自然可以说是可以为公司带来收益,老板一般也是精明的人,肯定会内心盘算,权衡利弊来考虑。
那么比较普通的岗位员工该如何去谈?其实也不难,公司不仅需要带来收益的员工,也需要一些螺丝钉来进行运作。
操作类员工则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去谈
工作经验越高工作的失误率就越小,因为对这个行业足够的了解,可以做一些措施去防范事故的发生。
任何一个老板听到你有条理的罗列这些你有的优势,在谈判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自然就会考虑你薪资的问题了。
位老板有一次跟我说他现在准备为员工加薪了、我说,你先想好了再加:这次加薪是增加成本还是增加价值?不要浪费每次加薪机会,这是改造薪酬机制、将薪酬与绩效进行全面融合最好的时机!
在什么情况下,老板愿意为员工涨薪?①企业业绩好;②公司成本费用下降了:③绝对员工人数下降了:④某位员工有突出的表现;⑤加薪不会增加企业负担。
思考:老板到底在向员工购买什么?什么情况下,员工才能获得加薪?
1,敬业,能否获得加薪?
每天工作10个小时,周末还在加班,就为其加薪?非也!敬业不等于做的有价值有结果,只有员工完成公司需要,岗位核心,并且做出结果,如在产值、毛利、成本费用等指标上有结果和贡献才值得加薪
2,忠诚,能否获得加薪?
员工是忠诚与安逸,拒绝学习与挑战害怕改变呢,还是忠诚于价值创造、付出与事业?
3,拥有10年丰富经验的员工,值得加薪么
能力不转化为生产力,贡献不能变现,企业拿什么为你加薪?
< class="pgc-img">>我认为企业购买的不是员工的敬业、忠诚、经验学历等,而是显性价值——创造和贡献!
为什么中小企业最好不要用固定薪酬呢?
1、固定薪酬在支出预算上,就已经是一种固定预算,比如说,你有100名员工,平均工资6000元,每月固定工资出支就是60万元,哪怕企业一天都没生产、没有什么收入,这笔工资费用还是要支付的。
2、使用固定薪酬的岗位,通常加薪也是固定加薪。比如说,你有一个生产经理,去年月薪1万元,今年要求加薪,你为他加到1.1万元。即使今年公司销售下降了、成本上升了,这笔加薪或多或少都是要付出去的。
3、在固定薪酬模式下,员工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员工不会有动力去承担更多的工作和责任
4、固定薪酬模式下往往职责也不太明晰,一旦出现投诉或其他问题,员工会互相推诿,最终事情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 class="pgc-img">>那么怎样的薪酬模式,才能真正激励员工,实现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趋同?
KSF激励性薪酬模式——员工收入越高,企业效益越高
不要给员工薪酬设置天花板,应该给予发挥的空间,让他的收入取决于工作结果。很多企业,不管是升职,还是提级别,归根到底,都是给员工加薪的噱头。固定加薪是员工想要的结果,但是对应的结果是,企业工资费用率提高了,利润下滑了。员工是留住的,但是企业却上升了。
< class="pgc-img">>KSF是一种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想深入学习的,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免费进入我的圈子~
< class="tt-community-card" data-content='{"community_id":"6693762333207953927","media_id":1607491162128391,"media_name":"薪酬绩效研究社","title":"薪酬绩效研究社","square_cover":"pgc-image/41e73c414dbc48bd80a79d26dae50e25","price":0,"renew_price":0,"share_price":0,"member_count":1062,"period":10,"allow_bind":0}'>< class="community-placeholder">(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客户端查看)>>【圈子福利】
1、绩效干货知识分享 ;
2、KSF独家学习视频;
3、专业绩效老师免费解答困惑。
案例分析:
李经理是一家餐饮连锁店的店长,底薪5000,加上销售额提成每个月八千的样子。
自去年年初开始,门店销售额每况愈下,李经理的工资自然也受到影响。不仅如此,员工努力得不到结果,心态也发生了改变,不少员工已经离职,现有员工大多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即使他本人再拼命,也没法扭转形势,因此有了离职的打算。
去年年底的时候,老板找到了我们,让我们帮忙设计KSF薪酬方案:
< class="pgc-img">>在KSF的薪酬模式下,李经理的薪资有了哪些改变呢?
1、加薪方式从单一的销售额变为与门店利益有关的8个指标
除销售额外,门店毛利率、人创销售、客户满意度等等,都成为李经理的加薪方式
2、加薪标准降低
之前要获得加薪,李经理只能提高销售额,但在大环境影响下,李经理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
现在我们在每个指标上选定了一个平衡点,对李经理来说,这个平衡点是不难达到的,只要他做到了,就能获得加薪。
对公司来说,达到平衡点就意味着比过去做得好,因此不会增加成本负担。
3、加薪方案更加具体
销售额每增加400元,奖励1.5元,每减少400元,少发1.5元;
毛利率每多0.1%,奖励7元,每少0.1%,少发7元;
人创销售,每多55,奖励4元,每少55,少发4元;
实行KSF方案之后,
1、王经理本人更有动力了,在培训员工、节约成本上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2、门店员工流失减少,员工积极性大幅增加。
3、餐厅销售额虽没有大幅改变,但由于成本费用减少,人效提升,餐厅利润反而上升了20%。
总结:
薪酬的空间某种程度上就是员工价值的空间。企业要想发挥员工的最大价值,一定要建立好的薪酬激励机制,让员工为自己加薪!
对此,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和看法? 欢迎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