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么官宣当红流量小生王一博成为品牌代言人半年后,“接地气”的美团代言人姗姗来迟。
12月4日午间,美团正式官宣由拥有极高国民知名度的笑星沈腾、贾玲担任品牌代言人的消息。在宣传视频中,“省叔叔”、“零妹妹”两人场景再现了美团订票、酒旅、团购、打车等多项业务,覆盖本地生活吃喝玩乐的各个品类。
据悉,美团也在app内同步上线了“干啥都省钱”的专题活动,活动时间将持续至12月17日。除了“摇一摇”得实物奖品、奖励金或优惠券之外,还包含美食、潮玩、酒旅、医美、商超、生鲜等多个品类的优惠产品。
图片来自美团app
此外,为了映衬“美团app,干啥都省钱”的新口号,美团微信公众号在宣布这一消息时也极为节省篇幅,仅用了“沈腾贾玲”四个字的极短文案。有网友留言评价:饿了么的代言人看起来不吃饭,美团的代言人一看都是吃胖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团此次官宣的代言人也充分尊重了众多网友的意愿。此前饿了么官宣王一博成为代言人的当天,美团外卖官微就曾咨询网友自己要选谁当代言人。评论中获赞最高的就是贾玲,沈腾也位居评论前列。
图片来自美团外卖微博
事实上,此前美团在外卖、酒旅业务中选择过三位代言人。2017年杨洋、赵丽颖代言美团外卖,2018年杨颖代言了美团旅行。与以往不同,沈腾、贾玲此次同时成为美团平台整体代言人,其亲民、接地气的形象也向公众展示了美团致力成为“吃喝玩乐行”全品类生活服务平台的新主张。
此前7月,饿了么宣布改版升级,官宣新代言人王一博,品牌升级为从送餐食到送万物,接着推出百亿补贴计划,进驻千所高校食堂。在阿里的带领下,饿了么仍在持续发力。
以今年双11为例,饿了么借助淘系直播等多个流量入口,联合肯德基、星巴克等商家进行“卖券”促销。数据显示,11月1日至3日期间,饿了么、口碑上商家卡券核销同比增长317%,仅1日当天卡券核销同比增长超6倍。
而美团在双11期间则略显低调,悄悄在微信支付入口将大众点评位置替换为美团团购,想借助微信提供更直接的本地生活优惠渠道。
面对饿了么多次高调的进击举动,美团选择以业绩进行有力反击。财报显示,三季度美团仅餐饮外卖业务收入就高达207亿元,同比增长32.8%。而同期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业务营收为88.39亿元,同比增长29%。
据媒体报道,12月1日起,饿了么又首次与麦当劳、西贝、7分甜等34个品牌推出联合促销活动,试图从餐饮一角再次撬动线下商家的活跃度和消费者的参与度。而美团这次也不再沉默,借着新代言人宣传起了“干啥都省钱”的新口号,开展全品类优惠活动。毫无疑问,今年双12又将成为两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激烈竞争的新赛点。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今单纯的出售产品的方式已经不是那么好盈利的了,如果仔细留意的话可以发现,现在开实体店的品牌不像以前那样只卖产品了。他们不只提供原来就买的业务,还提供了除此之外的“增值”业务。
< class="pgc-img">>西贝如今不只是卖莜面,他们还会经常性的组织亲子活动,工作人员会带着大家了解西贝莜面村的历史,搞莜贝苗条派对,举行做莜面DIY游戏;宜家商场现在不只是卖家具,更像是是一个大型休息室,累了直接找张床睡一觉。除此之外宜家还专门做了非常专业的餐厅,让人们解决口渴、饥饿的问题。而海底捞推出火锅微信公众号,变身美食博主,天天只教用户怎么做好吃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无论是宜家还是这些餐饮大佬们,他们都做起了自己领域边缘或者领域之外的事情,这样的现象不禁的让人们想到“不务正业”这个词。但是,他们做这些真的是不务正业吗?
真正高明的做法不是只提供商品买卖
宜家专门划出一片区域开餐厅卖美食,西贝在门店经营时间专门做亲子活动,看起来似乎都是些和自己品牌毫无关系的事。但其实,正是这一系列与本业无关的活动,在一次次地加强和用户的联系,一遍遍巩固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高度,一点点积累在消费者心中企业的价值。没事翻翻海底捞的微信号、去西贝店里搓搓莜面,消费者从这些过程中感受到的,体验到的,是仅仅通过做买卖商品的生意所无法得到的。
< class="pgc-img">>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使得市场上,无论是哪一个商品品类,都有大批的企业公司进驻。这些商品往往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常常面临众多的选择无所适从。甚至随着消费升级的发展商品本身的品质已经足够好了。
< class="pgc-img">>那么怎么拉开和其它企业的差距呢,“给予顾客超出预料的服务体验”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产品质量都差不多,那么能让消费者能推崇并购买的,一定是那些触动他们情感、更加认同的东西,不论是态度、性格、观念、审美还是其它一些人们没有想到的东西。
< class="pgc-img">>宜家、西贝这些给予顾客超出自己主业的其它服务的行为也是如此,不那么明确地带着赚钱的功利色彩,而是通过“培养感情”的互动来提高自己和顾客的联系,达成更高层次的认同。
提供多元的服务、产品和顾客产生联系
很多的小商家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不去考虑其它什么有效的方法可以和顾客建立联系,提高顾客的留存率。他们的餐厅运营往往没有自己掌握主动权,顾客会不会来自己店内吃饭纯粹看运气。
< class="pgc-img">>顾客的喜好是多元化的,通过大数据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生活状态、不同的喜好和行为会导致顾客在餐饮上的选择差异巨大。不同的活动范围,和生活圈子也会导致他们喜欢的美食有偏差。比如德克士借助魔兽世界这个IP推出了部落红椒汉堡和联盟牛油果鲜虾堡,这样的举动绝对不是再为游戏打广告,而是借助游戏的力量,从多维度来吸引粉丝,从而俘获了广大的魔兽世界爱好者。
< class="pgc-img">>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各种来源综合获取这些分散的信息。就像海底捞做火锅公众号,西贝开展亲子活动,德克士推出魔兽世界主题汉堡一样,通过这些收集起来的信息来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品牌或者推出特色产品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class="pgc-img">>所有消费者都缺一样东西,那就是安全感。好的品牌不一定就是品质最好的那个,但一定是消费者信任最信任的那个。在精神层面有更多的联系,无形之中就会影响消费者如何决策,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向顾客“灌输”亲近、了解、信任,直到顾客放下自己的犹疑,彻底拥抱自己的产品。
不务正业其实是在提升品牌影响力
从西贝、海底捞、德克士等例子可以看出,无论是做哪些“另类”的事,其实都拥有属于企业、品牌自己的目的。毕竟一条腿走路势单力薄,如果能够多条腿走路,那么将会加快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 class="pgc-img">>星巴克是一家咖啡店,但是它同样注重门店的环境体验感,虽然时代一直在改变,咖啡品类的竞争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人们说起咖啡的第一选择还是星巴克,这就是环境体验感为一个咖啡品牌带来的增值。
提供多样性的服务是餐企的未来
显然品牌企业们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不过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们贯彻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提升顾客体验的方法“给予顾客超出意料的服务体验”,让顾客感到惊喜。提高顾客对产品品牌的依赖性。
< class="pgc-img">>这一系列的操作好像已经于超出了他们的主业范畴,其实正是这样的操作改变的顾客只是单纯消费的模式,大大提高了顾客对品牌的满意度,提高用户粘性。无疑,这是十分高明的做法,亦是未来餐饮的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