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光伏正一步步走到危机深处。
4月27日,*ST海润公告,收到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受理上海开若纳科技有限公司对奥特斯维(太仓)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
2018年,海润预计亏损达25亿至37亿元,已逾期贷款达36亿元。据新京报记者走访,目前海润光伏主要基地均已停产,部分子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仅江阴鑫辉所欠职工薪资等款项就达到千万规模。
在接洽一批接盘侠但均无果而终后,*ST海润目前的接盘侠只剩下华君系。不过,这一在2017年一度被海润“驱逐”的辽宁民营资本,其如今资金实力如何值得关注。新京报记者获悉,华君系目前的资金需求达几十亿规模,去年一度遭法院裁定查封3亿元财产,如今亦因海润的拖累导致自身也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
此前,华君集团相关人士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在此事项上没有接受采访的安排,没有什么能提供的。如有能提供的,将进行联系”。
先后迎来7家接盘侠
4月25日,新京报独家报道,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法院作出(2019)苏0585破申6号民事裁定书,受理上海开若纳科技有限公司对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本裁定自即日起生效。
4月26日晚,*ST海润发布公告确认此事,上海开若纳对奥特斯维依法享有债权,经强制执行,至今未获清偿。奥特斯维已停止经营,涉及多起诉讼及执行案件,债务规模巨大。名下资产明显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上海开若纳向太仓法院提出对奥特斯维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
*ST海润表示,目前太仓法院已经正式受理了上海开若纳对奥特斯维的破产清算申请,奥特斯维已进入正式破产程序,进入正式破产程序后,其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根据*ST海润3月22日披露,2018年2月,海润光伏即开始停牌,其曾与7家企业进行洽谈,交易方式可能涉及出售标的公司资产、股权等。
这一重组最终失败。今年3月,*ST海润公告,公司原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出售合肥海润等相关资产。但由于有相关债权人对合肥海润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管辖法院申请对合肥海润进行破产清算,故拟终止本次交易和可能构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根据2018年业绩快报,*ST海润预计2018年年度亏损在-25亿元到-37亿元之间。
今年3月21日,新京报记者来到海润曾公告的信息披露办公地点无锡信息港A座看到,海润光伏在此占据了10-13楼的办公场所,不过目前均已人去楼空。目前,上述办公地还未有新公司入驻,房内还张贴着海润光伏的标语、标志。
有海润光伏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已经搬回至江阴璜塘老总部。
3月19日,新京报记者来到位于江阴市璜塘镇的海润光伏总部,该处已无生产迹象。海润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此地停产已有一年,除了行政等人员外,工人都已不上班。在璜塘镇政府的帮助下,工人得到了安置。
据介绍,海润光伏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在国内江苏、安徽、云南三省拥有六大生产基地,员工总数超过6000人,晶体硅一体化产能位居全球第七,国内前三。海润主要负责人为杨怀进,业界称之为“光伏教父”。
2017年7月,新京报记者曾来到海润位于江阴璜塘的总部基地,虽时值周末,该公司仍处于生产状态。
据其员工介绍,海润光伏是光伏全产业链企业,该处基地主要包含铸锭、切片等产业环节。
除总部基地外,海润江阴基地亦已停产。
新京报记者3月19日来到海润江阴基地(即江阴鑫辉太阳能公司),厂区内已无生产迹象,保安仍在留守,大门上贴着江阴鑫辉的破产公告。
该保安告诉新京报记者,其是由法院所委派,并非海润光伏,该厂区去年12月倒闭,现在是法院接管。
新京报记者在工厂大门看到的江阴市法院裁定书显示,其破产一事是由于昆山良品丝印器材有限公司的申请,法院在2018年12月27日受理了这一申请。
法院称,江阴鑫辉结欠昆山良品货款到期未付,现已停止经营,相关资产已因涉诉被查封,本院尚有多起以鑫辉为被执行人的强制执行案件未能执行到位。
新京报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江阴鑫辉拖欠了员工大笔薪资。
新京报记者看到的江阴鑫辉职工债权公示显示,截至2018年12月27日,江阴鑫辉经核实确认的结欠职工工资等款项1010.6万元。
新京报记者看到的职工债权清单显示,涉及员工多达467人。
一位海润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海润光伏制造板块的产能规模虽然较大,但由于过去几年资金问题,技术已趋于老化。而光伏行业的技术迭代太快,这意味着老一代技术的成本比同行高。不过,其电站资产仍比较优良,如果能解除查封,是很好的现金流来源,出售掉也是不错的资产。
与华君系恩怨未了
与7家接盘方洽谈但仍终止重组,如今,华君系成为海润为数不多的可倚重的外部支持者之一。
据介绍,华君集团为一家多元化综合性跨境集团公司,旗下拥有金融、工业、医疗、地产、能源、贸易六大产业集群,拥有员工10000余人,资产据称达600亿元,其背后的实控人为“辽宁隐形富豪”孟广宝。
2018年8月,海润光伏公告,大股东杨怀进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本公司312383022股无限售流通股转让给华君实业(中国)有限公司,占总股本的6.61%,转让价款为人民币27177万元。
由此,华君实业(中国)有限公司取代杨怀进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华君实业(中国)有限公司系孟广宝所实际控制的公司。
在此次卷土重来之前,华君系曾在2017年与海润光伏爆发剧烈冲突。
2016年1月起,海润光伏开始筹划通过定增引入孟广宝旗下华君电力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孟广宝也出任海润光伏董事长。2017年7月,海润光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解除孟广宝的董事长和总裁职务;在此之时,关于华君系“掏空”海润的质疑不绝于耳。
2017年9月,从未面对媒体的孟广宝接受新京报记者独家专访,他明确否认关于关联交易的指控,还强调自己当初是在海润方面的主动请求下进入海润,且对海润有大额资金援助,截至目前,海润方面依然对其有欠款。
不过,新京报记者自海润光伏内部员工处了解到,虽然海润与华君在台面上爆发冲突,但双方在私下仍在持续沟通。事实上,即便海润像外界所说的“驱逐”华君,华君也没办法彻底离开海润,因为双方存在着大量的资金、债务关系。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早于华君系成为海润第一大股东之前,华君系已开始接盘海润的部分债务。
2018年5月,海润公告称,收到国开证券、华君医药签署的《债权转让合同》,根据安排,国开证券在收到全部转让价款后,将该笔债权及全部从权利转让给华君医药。
到华君系成为海润第一大股东之后,其继续代海润偿还债务。
2018年10月,海润光伏公告,收到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辽宁华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的《债权转让协议》,根据安排,长城资产在收到全部转让价款后,将该笔债权及全部从权利转让给华君资产,债权合计金额为人民币286764721.98元。
遭海润拖累,
华君集团成老赖
虽然华君系开始驰援,但若要彻底解决海润的债务危机,对应的资金量要超过数十亿元之巨。
根据今年3月22日海润公告披露,公司累计逾期贷款3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逾期17亿,长期借款逾期10亿,融资租赁等其他类型融资逾期9亿;逾期半年以内的借款5亿,逾期半年到一年之间的借款16亿,逾期一年以上的借款15亿,公司根据合同约定或者法院判决书计提这部分逾期贷款的罚息或滞纳金4.7亿元。
事实上,面对海润光伏的债务危机,华君系自身也遭到冲击。
3月25日,新京报记者查阅全国执行信息平台看到,华君控股集团已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中一则的执行法院是太仓市法院,执行依据文号(2017)苏05民初1204号,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为“履行义务49760709元”,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形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3月19日,新京报记者自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到了(2017)苏05民初1204号法律文书,法院判决,被告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仓支行归还编号为苏光太银贷2017015号《流动资金贷款合同》项下贷款本金1700万元等等。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相关债务在最高本金余额8000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被告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追偿。
在海润债务危机波及华君系的同时,华君还在去年遭遇资产查封事件。
2019年3月12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则民事裁定书,申请人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12日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依法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上海保华万隆置业有限公司、保华地产(大连)有限公司、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孟广宝的银行存款人民币211223800元或其他等值财产。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查封、扣押、冻结被申请人上海保华万隆置业有限公司、保华地产(大连)有限公司、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孟广宝的银行存款人民币211223800元或其他等值财产。本裁定立即开始执行。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南通二建其后申请解除上述措施,法院随后裁定,解除对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孟广宝等的财产保全措施。
对于华君系自身而言,其目前仍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
今年1月,上市公司中来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拟向华君实业(中国)有限公司协议转让17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每股转让价格为15.07元,交易总价为2.65亿元。
此外,根据中来股份和华君实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君实业承诺,将通过其关联或指定平台为中来股份N型高效光伏产能扩充提供时间上、成本上兼具市场竞争力的融资支持,融资支持总额不超过25亿元。
就与华君系合作进展,3月18日,中来股份相关人士在电话中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对公司与华君集团的合作不清楚,其后拒绝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
在主基地停产、巨额亏损和债务、重组失败的情况下,唯一的外部援手华君系亦遭遇风波,海润光伏未来何去何从,值得外界关注。
新京报记者 赵毅波 编辑 王宇 校对 李立军
记者邮箱:zhaoyibo@xjbnews.com
华君集团与浙江国物贸易有限公司保证合同纠纷案,华君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11月7日发布声明予以回应。
华君集团称,该纠纷系华君集团与孟广宝为海润光伏提供了保证担保,目前浙江国物对海润公司等债权已全部转让给辽宁华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国物对海润公司、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孟广宝不再享有债权。
11月5日,新京报曾报道,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作出的(2019)浙01执334号之一执行裁定书显示,浙江国物贸易有限公司与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保证合同纠纷一案,申请执行人浙江国物贸易有限公司依据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2018)浙01民初2109号民事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于2019年4月12日依法立案执行,执行标的为人民币6404.52万元及债务利息,执行费为人民币131445元。
裁定书显示,该案被执行人为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黄秀梅。法院表示,被执行人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名下现已无可执行的财产,且本案已穷尽执行措施。据此,裁定终结本院(2019)浙01执334号一案的本次执行程序。
据华君集团今日发布的《关于我公司处理浙江国物贸易有限公司债权的情况通报》,2017年间,浙江国物贸易有限公司向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供应光伏原料,包括太仓海润太阳能有限公司、江阴鑫辉太阳能有限公司、扬州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后因前列公司经营不善,拖欠浙江国物一亿两千一百万余元货款。当时为维护浙江国物与海润公司正常交易,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孟广宝为海润公司提供了保证担保。
2018年2月,因海润公司未能及时支付货款,浙江国物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与海润公司达成调解协议。
“在此过程中,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孟广宝从未逃避担保责任,而是积极奔走,竭尽全力维护浙江国物债权人的利益。”
2019年,辽宁华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浙江国物就债权转让事宜进行了磋商,达成了受让浙江国物对海润公司债权的意向,双方签订了《债权转让协议》。目前,辽宁华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支付全部债权转让款,浙江国物对海润公司等债权已全部转让给辽宁华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国物对海润公司、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孟广宝不再享有债权。
华君集团在前述公告中表示,“对这项债权的处理,原本只是我集团下级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处理相关债权债务的一项普通工作,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引起大家担心的话,我们在此深表歉意”。
华君集团还声明,华君集团的日常运营一切正常,并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新京报记者 朱玥怡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项玲
月17日,保监会官网以公告形式公开发函,要求昆仑健康保险就股东间是否存在关联,是否有实际控制人作出详细说明,矛头直指“佳兆业郭英成家族”。
问询函中,保监会要求昆仑健康保险核查,公司四个大股东深圳宏昌宇、正远大、泰腾材料、正莱达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否与“佳兆业郭英成家族”有关,入股资金是否来源于“佳兆业郭英成家族”下属企业或其关联方。
新京报记者发现,上述4家企业表面看似与佳兆业并无股权关联,且经历了多次股权变更,但实际上却一直掌控在与佳兆业关系密切的人手中。
保监会要求说明实控人情况
此次佳兆业被监管层关注,源于昆仑健康保险的一次股权变更。
2016年12月1日,保监会批准,昆仑健康保险原股东西藏恒实投资将持有的2.41亿股股份转让给深圳市宏昌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8亿股股份转让给深圳市正远大科技有限公司。另一股东福建清科投资将持有的1.74亿股股份转让给深圳市泰腾材料贸易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3亿股股份转让给深圳市正莱达实业有限公司。
转让后,昆仑健康保险的股权变为:宏昌宇持股10.30%,正远大7.68%,泰腾材料7.44%,正莱达5.54%。西藏恒实投资、福建清科投资不再持有股份。
在股份变更前,昆仑健康险有12家股东,其中有6家股东股权占比超过5%,其余股东占比在2%上下。第一大股东福信集团持股比例为19.04%。股权分散下,昆仑健康保险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接盘的4家公司在昆仑健康保险2016年8月5日的公告中声明,“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与其他股东、投资人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也不存在股权代持或其他安排”。不过,有自媒体撰文称,4家企业实际都由佳兆业的郭英成家族控制。
2016年,险资在中国资本市场“翻江倒海”,让市场认识到了险资的力量,设立保险公司,成为各个意图打造金融集团的资本系们的目标。监管层确立了“保险姓保”的监管底线。保监会要求,昆仑健康保险需说明公司各股东的股权结构(树状图)及其实际控制人情况,说明公司是否有实际控制人,入股资金是否与“佳兆业郭英成家族”有关。
昆仑健康保险自2006年1月正式成立,但成立以来一直未摆脱亏损的泥潭,直到2015年净利润才由亏转盈,盈利1.52亿元。2016年,昆仑健康保险一季度、二季度分别亏损2.98亿元和1.63亿元,三季度亏损0.71亿元。四季度扭亏盈利5.44亿元。
4公司股权多次变更,均与佳兆业有关联
工商资料显示,宏昌宇、正远大、泰腾材料、正莱达4家接盘企业,均注册于深圳。新京报记者发现,近年4家企业历经多次股权变更,佳兆业则隐匿其后。
深圳正莱达与佳兆业之间的关系最为明显。工商信息显示,正莱达注册成立于1997年,股东为深圳晟金实业,晟金实业由叶璐、徐萍两人出资。其中名为叶璐的出资人,参股了佳兆业昌盛实业、佳兆业腾飞投资,并担任两家企业清算组成员,此外,叶璐还担任佳兆业顺达物流监事。
上述三家企业,新京报记者从股权结构上未能发现与佳兆业集团有直接关系。但正莱达、晟金实业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均为郭培能。而在诸多报道中,郭培能被称为“佳兆业集团主席郭英成的代表”。
深圳宏昌宇虽经历多次股权变更,但始终是在与佳兆业关系密切的人手中。
工商信息显示,深圳宏昌宇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5亿元,现出资股东为深圳齐邦投资。但股权变更信息显示,2014年,宏昌宇由原学东、于元香两人出资。2014年8月股权变更后,于元香的出资由毛卫华顶替。2015年9月,宏昌宇的出资变更为郭培奎一人独资。2016年6月,郭培奎的出资由齐邦投资取代。齐邦投资则由伍楠舟、毛卫华两名自然人股东出资,毛卫华出资占51%,为实控人。
从原始出资的原学东、于元香,到中途出现的郭培奎,最后接盘的毛卫华,宏昌宇的历任出资人,均和佳兆业有关联。
工商信息显示,原学东、于元香在2014年前分别担任深圳宏昌宇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监事等职务。深圳宏昌宇商务,对外投资了普宁佳兆业投资、深圳华逸投资,其股东为华运信息。媒体曾报道,华运信息由佳兆业控制。
根据媒体报道,从2012年6月开始收购,到2015年1月卖出,佳兆业创始人郭英成曾掌控深圳航运集团31个月,在此期间,原学东、于元香出任深航运董事。
中途出现的郭培奎,媒体报道曾称其是佳兆业高管,负责佳兆业金融投资。工商资料显示,郭培奎在2015年4月,与人出资成立了深圳市深荣达贸易。深荣达贸易,则对外投资了深圳深信金融。
据深信金融官网介绍,其隶属于佳兆业集团。第三方平台网贷天眼资料显示,深信金融负责运营佳兆业金服。
最后接盘宏昌宇的毛卫华,工商信息显示,其是佳兆业地产(太仓)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佳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另一家接盘昆仑健康保险股份的深圳泰腾材料,出资人曾是深圳市鑫惠佳建设有限公司,鑫惠佳由深圳市华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设立。华逸集团被外界认为与佳兆业关系密切。
在郭英成收购国民信托的过程中,华逸集团是参与股权收购的公司之一。2014年,佳兆业官方新闻曾披露,佳兆业曾通过成立金融集团,搭建了私募基金管理平台——深圳市佳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而佳诚基金正是由华逸集团控股。
2014年3月,鑫惠佳退出泰腾材料,郭映龙、张晓如接盘,其中郭映龙持股90%。媒体报道称,郭映龙为郭英成堂兄。
郭映龙持股不足一年,深圳市普竣信息、深圳市维普德信息两家企业法人成为新股东,后者持股90%。工商信息显示,普竣信息、维普德信息两公司还出资成立了深圳市佳兆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张竣智为普竣信息股东、董事、总经理,还担任深圳佳兆业监事。2016年6月,泰腾材料的股东变更为深圳瀚宏贸易有限公司,后者股东中,张竣智持股49%。
深圳市正远大,工商信息显示成立于2006年,2015年出资人变更前,其出资人为深圳市宏昌宇金融投资,总经理为郭永乐。宏昌宇投资为上文提及的华逸集团旗下企业,郭永乐则长期担任华逸集团法定代表人。
目前,正远大股东为黄晓刚、钟小红出资设立的深圳海耀达信息咨询。黄晓刚与北京耀辉置业有限公司一名董事重名。耀辉置业曾为北京最大烂尾楼长安8号的项目公司,2013年7月,郭英成家族将长安8号项目收入囊中,并委托旗下上市公司佳兆业“代建代管”该项目。
从上述4企业的股权变更及目前的股东信息来看,4家企业表面看似与佳兆业并不股权关联,且经历了多次股权变更,但实际上一直掌控在与佳兆业关系密切的人手中,并非毫无关联。
佳兆业谋划控股保险公司
在接盘西藏恒实投资、福建清科投资持有的昆仑健康保险股权后,上述4家企业合计持股达到30.96%,远超第一大股东福信集团的19.04%。如这4家企业确实受佳兆业控制,郭英成则已成为昆仑健康保险的实际控制人。而昆仑健康保险则隐瞒关联关系,涉嫌虚假陈述。
而控制一家保险公司,也在佳兆业的规划中。佳兆业官网称,其在2015年9月成立了佳兆业金融集团,统领佳兆业集团旗下金融业务,为佳兆业战略业务板块之一。
佳兆业金融集团现有的业务板块包括互联网金融、股权私募、证券私募、商业保理、小额贷款等。在成立佳兆业金融集团前,佳兆业早已建立起金融帝国。在1999年前后,郭英成家族已在香港设立了富昌金融集团,其成员企业包括富昌证券、富昌期货等机构。
从2011年起,富昌集团开始在深圳、广州、重庆等地设立新公司,业务包括小贷、融资担保、投资咨询。此次接盘昆仑健康保险股份的正莱达,对外投资了9家企业,其中由自然人郭基长担任总经理的公司有两家,而郭基长是香港富昌金融集团副总裁。
2014年,佳兆业实际控制人郭英成以近30亿元的对价受让国民信托股权,后因牵扯贪腐风波,数月之后,郭英成将手中持有的国民信托股份转让给生命人寿及其母公司富德金控。
佳兆业的雄心不止于此。佳兆业官网显示,金融集团规划中的业务板块还有保险、银行,其中保险拟通过筹建或收并购保险公司,以寿险为主体,逐步组建保险集团,扩充至产险、健康险、养老险、保险资管、互联网保险等其他业务。
摆在佳兆业面前的,是刚刚结束意见征集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险公司单个股东(包括关联方)的持股比例上限是总股本的1/3。
保监会此次在问询函中表示,昆仑健康险及股东须就提供说明的真实性出具承诺函,如有虚假或隐瞒信息,自行承担后果,自愿接受保监会对所持股权采取的处置措施。(李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