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资本局7月24日消息,7月22日下午,全球第三家、国内首家LV巧克力店落地上海前滩太古里,并正式对外开业。另外两家分别位于巴黎和新加坡。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年来,多个奢侈品牌都已涉足餐饮,如FENDI联名喜茶、LV联名Manner咖啡、巴黎世家联名南翔馒头殿……奢侈品牌为何热衷进军餐饮?
LV出“最便宜单品”
客服:快闪门店,数日后或闭店
目前,该店推出了20多种产品,包括牛奶巧克力棒、四瓣花巧克力、硬箱巧克力、巧克力抹酱等,均从巴黎空运。据了解,这些产品由LVMH集团旗下奢华酒店白马庄园的糕点主厨制作,售价在240元至3200元不等。
来自上海的黄女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她在开业当日就前往消费,无需预约,排队即可进店。不过,黄女士称,其排队时长约1小时。
黄女士透露,该店巧克力产品大部分售价两三百元,三层装为1408元,最贵的3200元。她一共买了6盒巧克力,花费2000多元,4盒送人,自己留了2盒。黄女士说,“这是LV‘最便宜的单品’,礼盒比较好看,就算是买别的巧克力(品牌)也要这个价格。”
黄女士还提到,进店之后会有专人接待,门店会对店内人数限流,她在购物时店内消费者大概为8-10人。
另一名女性消费者告诉红星资本局,她也在开业当天排队约1小时后进店。该消费者表示,LV巧克力适合送人,“毕竟人家的包装、拎袋和常规品无异,拎着就如同买了个包或者一双鞋。”
此外,还有消费者告诉红星资本局,7月22日中午,店外有许多人排队。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已经有人做起了上海LV巧克力的代购生意。有代购告诉红星资本局,一次加收50元,还有代购称一盒加收40元,更有代购要求每盒加收100元。
7月24日,红星资本局致电LV官方,其客服表示,该店营业时间为本月22日至28日每日下午,28日后店铺可能关闭,营业时间需等待通知,店铺目前不提供邮寄服务。
至于为何闭店,上述客服称:“它只是一个快闪门店,一个限时的活动,活动结束了就撤柜了。”至于接下来是否会有新的活动,该客服表示,目前没有接到通知。
多个奢侈品牌热衷联名餐饮
这不是LV第一次进军餐饮。2022年11月3日,LV国内首家餐厅“THE HALL会馆”在成都太古里开业,该餐厅是LV在全球开设的第三家。
据了解,众多奢侈品牌通过餐饮拓展业务,如Hermès、Burberry、Montblanc、Chanel、Gucci等品牌均设有咖啡厅或餐厅。
除了自己拓展餐饮业务,奢侈品牌也热衷与其他餐饮品牌联名,“年轻人的第一件奢侈品”变得触手可及。
2021年9月,Prada与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中路的乌中集市联名举办快闪活动,以Prada2021秋冬系列产品花纹的贴纸装饰集市。活动期间,主办方把纸袋分发给商家,顾客只要在集市买满20元的商品,即可免费领取通常需购买Prada产品才能拥有的Prada纸袋。该活动启动后,大批顾客和游客前往“打卡”。
2023年5月,喜茶与FENDI联名推出“FENDI喜悦黄”茶饮,单杯售价19元,38元买两杯可选一个杯垫或者徽章周边。联名一出,喜茶门店订单爆满,不少消费者晒出喜茶与FENDI联名纸袋,称“19元拿下人生第一个奢侈品”“两位数实现高奢自由”。
2023年6月,LV联名Manner咖啡,将其在上海奉贤路300号的咖啡馆变成了LV的限时书店,除了售卖咖啡,用户只需要在这里购买两本LV独家出版的书籍,就可以获赠一个印有LV品牌Logo的帆布包。由于最便宜的书售价290元一本,相当于获得LV帆布包的最低消费是580元。彼时,二手平台上的联名产品一度涨到了700元以上。
今年5月,巴黎世家与上海老字号南翔馒头殿合作,推出为期5天的限定点心,南翔馒头殿为特制定胜糕印上了巴黎世家BB标识,每份售价38元,每日限量200份;合作定制的黑松露小笼包使用了品牌经典的灰色调,同时在礼盒包装袋上也使用经典的灰色包装纸和购物袋。
专家:品牌可能过度营销
消费者应保持理智
对于奢侈品牌热衷跨界餐饮,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告诉红星资本局,餐饮业为奢侈品牌提供了一个延伸其品牌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机会,通过高端餐饮,品牌可以展示其对品质和细节的追求,强化品牌的整体形象,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种独特的体验,增强品牌忠诚度。安光勇还表示,餐饮业态可以为奢侈品牌带来新的收入,分散经营风险。
关于奢侈品牌热衷联名餐饮方面,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奢侈品牌通常注重创新和独特性,联名合作可以为其带来新的创意和灵感,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产品。此外,联名合作可以吸引年轻人关注,提高品牌年轻化程度。例如,FENDI与喜茶的合作不仅吸引了奢侈品消费者,也吸引了喜茶的年轻粉丝。通过联名,奢侈品牌提高了知名度和曝光率,吸引了更多关注和讨论。
不过,奢侈品牌进军餐饮界也引来种种争议。有网友认为,奢侈品牌做联名、开餐饮店是在“割韭菜”,也有网友认为,为了一个Logo花几千元买巧克力的性价比不高。对此,安光勇、余丰慧均表示,需理性看待此事。
安光勇认为,奢侈品牌拓展业务和联名合作,确实有增加销售和提高利润的动机,但这也是市场竞争中的正常策略,“只要产品和服务符合消费者预期,就不应简单地归结为‘割韭菜’”。同时,消费者有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价值判断来决定是否购买,如果奢侈品牌的这些跨界产品能够提供真正的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就是一种成功的市场行为。
不过,安光勇也提醒,如果奢侈品牌只注重短期利益,最终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他表示,奢侈品牌需要通过创新和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客户,而不是仅依赖于“价格战”和噱头。
余丰慧则称,品牌拓展业务或者联名合作是商业策略的一部分,如果能够实施这些策略,并且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就是一种成功的商业策略。不过,余丰慧也提醒,在某种情况下,品牌可能会过度营销,消费者在看待奢侈品牌进军餐饮界时,也应保持理性。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曾汉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前经济环境下,餐饮行业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口味的日趋多元化,餐饮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之间的内卷现象屡见不鲜。餐饮企业因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年餐饮企业吊销数量超过120万家,在2022年基础上增加了一倍。一些餐饮连锁龙头品牌也在持续收缩,苦苦支撑。餐饮行业的资本热也快速退潮,曾经被资本快速推高的一大批网红餐饮品牌被打回原形。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谋求生存,并寻求持续的发展,许多餐饮品牌都立志成为其所属菜系的品类代表。这些品牌纷纷努力塑造自己成为细分菜系中的领军者,比如淮扬菜代表品牌小厨娘,杭州菜代表品牌新白鹿,旨在巩固或彰显它们在该菜系中的领导地位。但令人遗憾的是,当询问消费者对各大菜系代表品牌的认知时,他们往往表现出迟疑和不确定性,这表明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标杆地位并未如愿建立。
大树落地辅导战略咨询创始合伙人李亮指出,餐饮行业的第一性是要激发顾客食欲,让顾客有持续进店消费的理由。一道菜才是切入消费者心智中犀利的突破口,一道菜能给消费者一个清晰、具象的认知。在日趋内卷的餐饮品牌竞争中,唯有选择具有广泛认知基础的、消费者愿意反复尝试的“大众基本款”,并将产品注入匠心,做到极致,方能赢得市场。一道菜战略才是适合广谱餐饮品牌的做法,菜系标杆法很难使餐饮品牌进入消费者心智。
大树落地辅导战略咨询是近几年餐饮行业最火的一家企业-费大厨的咨询顾问。大树落地辅导帮助费大厨聚焦了一道招牌菜“辣椒炒肉”,明确费大厨“专业大厨”的品牌定位。费大厨从长沙地域到全国一线城市,其一线城市的门店生意火爆。费大厨的创始人费良慧曾经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开创了‘辣椒炒肉’这个赛道,帮我们找到‘专业大厨’的定位,对我而言,这是核武器级别的定位。
当下时代的群体不追求物品的过度消费和使用,不推崇“更高端”、“更时尚”、“更大型”等具有攀比属性的物品,其生活方式倾向于去除冗余部分的简约主义。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企业要顺应大趋势下消费者认知和行为的变化。
回看餐饮行业历史,餐饮品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1.0是经营优化时代-伴随着个体老板向企业经营者转型,为了解决遭遇的各种突发问题,倒逼企业打造出了各式各样的经营模式;2.0是作业规范时代-是通过“作业标准化”来实现“品牌连锁化”的精益管理行为,目的是为了实现品牌规模化拓张,但随着竞争加剧,管理泛化,红利消失,先前的野蛮生长+快速拓张的打法逐渐失效,餐饮企业想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必须自我进化,生长出在存量市场深耕细作的能力,新时代的标准也由此诞生;3.0是顾客体验时代,要求企业从原来的关注自身,转向关注顾客,仅关注顾客需求还不够,还要了解顾客心智,激发顾客感知,营造顾客体验。
在当前的3.0时代,管理顾客体验就是塑造品牌认知,如何系统打造顾客体验是当下餐饮企业的一大核心课题。商业中也有很多打造顾客体验的方式,有从选址到用餐环境、再到服务细节;也有从视觉、味觉和听觉切入规划的。在大树落地辅导发布的《中国餐饮品牌方法论》中,也提出了一种新的顾客全流程体验设计模式——“五感体验模型”,是以五感为纵轴,顾客全流程触点为横轴,围绕一道菜战略和品牌定位设计客户体验环节。无论哪种方式,体验经济都是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营造一种具有丰富感受,能引起每个顾客内心共鸣的综合体验。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企业如何确定清晰的主题,并依据此充分调动和激发顾客的五感,从而形成对品牌深刻的印象和认知将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餐饮市场如今已突破5万亿大关,然而随着市场逐渐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存量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餐饮品牌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摆脱单纯依赖价格战的策略,唯有探寻出一条独特且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地位,实现长远的发展。
< class="pgc-img">>者/蒙嘉怡
编辑/木鱼
出品/壹览商业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7月第3、4周,共有23个品牌开出首店。其中餐饮品牌首店数量最多,达到10家,占比达43.48%。服饰品牌次之,共有9家,占比近40%。除此之外,还有1家二次元品牌、1家书店品牌。
< class="pgc-img">>从区域看,华东依旧占据大半江山。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周,共有13家品牌首店选址华东,其中有7家全国首店;其次便是华北,开出4家品牌首店,3家落地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成为热门商业体,7月第3、4周有1个品牌开出全国首店、1个品牌开出全球首店。
从行业看,二次元行业值得注意。上周,MumuLand木木来电在武汉X11开出华中首店。壹览商业统计发现,今年以来“谷子店”扩张大力加速,上半年至少有5个品牌开出7家全国首店、5个品牌开出20余家区域性首店,全国扩店超百家。不只是大型连锁品牌持续扩张,还有大量个体经营的谷子店铺冒出来。
“谷子店”蓬勃发展背后,是二次元经济的崛起。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二次元经济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Z世代的年可支配收入规模总额可达13万亿元,其中泛二次元用户的占比可达95%,对二次元文化付费意愿较高。艾瑞数据也显示,2023年中国二次元行业规模增长27.6%,达到2219亿元。
可以说,正是这部分人的需求,养活了越来越多的谷子店,催生了越来越多的首店落地,甚至还“拯救”了某些濒临倒闭的商场。位于南京东路的上海百联ZX创趣场便是其中典型,该商场由华联商厦转型升级而来,是中国首座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上海市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百联ZX创趣场销售额达3亿元,接待顾客950万人次,会员数20万人。
除此以外,又有两家奢侈品品牌跨界开店。蔻驰在大丸百货开出咖啡馆,LV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开出巧克力专卖店。
不止蔻驰与LV,截至目前,包括MIKIMOTO、Dior、Tiffany、Maison Margiela、AMI在内的多家奢侈品品牌都已涉足餐饮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据全球多家知名奢侈品品牌一季度财报,此前高速发展的奢侈品行业露出疲软之势,LVMH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 207亿欧元,销售额同比下跌2%;开云集团 2024 年第一季度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 10%(在可比基础上);Burberry 总营收同比下降4%。
在此情况下,各品牌也在采取措施谋求增量,显然,跨界成为了一个好手段,通过新的业务板块来激发增量,进一步丰富消费者的体验,同时也是借势输出自身品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