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丨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丨马路天使
一杯奶茶,动辄二三十元售价,动辄就有排成长龙的顾客——奶茶店的火爆,勾起了人们对赚钱的不安分想象。
“喝奶茶吗?”
一到午后,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揣着“自己胖不如一起胖”的小心思,在微信群里抛出奶茶点单链接。面对这样的“致命诱惑”,很少有人能扛得住。
支撑年轻人奶茶瘾的,是无处不在的奶茶店:喜茶、丧茶、一点点、奈雪の茶、贡茶、古茗……要问现在什么最火,满大街的奶茶店称第二的话,没人敢称第一。
有人开玩笑说:周董的《说好不哭》轻松卖出2200万元,MV中的奶茶就有500万元的功劳。
一杯奶茶,动辄二三十元售价,动辄就有排成长龙的顾客——奶茶店的火爆,勾起了人们对赚钱的不安分想象。
这些年来,奶茶品牌不断升级,长得越来越好看。奶茶店,怎么看都是个暴利而又时髦的生意。开家奶茶店,是不是就离“一夜暴富”不远了?既有财富自由又有人身自由,从此岁月静好,春暖花开。
但是,开奶茶店这件事情,远没有喝奶茶那么简单。
喝奶茶的快乐,在开奶茶店上并没有延续下去。/pexels
01 辞职,开奶茶店去!
暴富和自由的梦想,从来没有这么近过。
打了个深夜11点的下班卡,H在电梯里刷起了朋友圈:刚从上海辞职回来的朋友,晒了自己开的奶茶店。
那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奶茶吗?门店虽然小小的,但格外精致,店门口是一长溜排队等茶的人,镜头里,朋友正招呼着客人,笑得合不拢嘴。
“自己当老板可真好啊!”
最近工作陷入死循环的H,又想辞职了。工作四年,好奇心和热情早已被透支。做着不喜欢的事情,拿着永远不够花的工资,赔上了所有时间,感觉自己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
社畜的日常。/ pexels
作为一个每天不喝一杯奶茶就觉得人生不完整的社畜,看到了微信服务号弹出某某奶茶的加盟广告,H心里蠢蠢欲动。
开家自己的小店,长久以来,一直是众多年轻人的美梦。
2012年,一部叫做《幸福的面包》的日本电影在中国年轻人心里掀起了波澜。哇,原来这才是幸福生活!
电影里,水缟夫妇厌倦了奔波忙碌和机械化枯燥的都市生活。他们抛弃了体面的职业,逃离东京,在北海道一个毗邻湖泊的小山丘上,开了一家面包咖啡店。
《幸福的面包》电影海报
这种与世无争的桃源生活,成了社畜们心里仅存的明月光。
工作不如意时、生活疲惫时、对人生失去信心时,总会有人想起这样的明月光:“太累了,好想辞职开个奶茶店!”结果呢?大多数人只是喊喊口号,想象一下别人的财富自由。
H不是。她决定付诸行动。
说干就干,她心一横,拉上好友,向父母借了点钱,在银行贷了点款,加上自己为数不多的存款,终于完成了从“职场社畜”到“奶茶店老板”的角色转换。
02开奶茶店之后,再也没有下班的自由
每天早上9点来到店里,H开始准备原料。临近中午,人渐渐多起来,H忙得顾不上吃饭。不光要忙着招呼门店的客人,还有一大堆外卖单等着处理。晚上11点,做完最后一杯奶茶,终于可以打烊回家,洗完澡还得算一下当天的营业收入。躺下的时候,已是深夜12点。
这就是H荣升奶茶店老板之后的日常。
排队的人不耐烦,做茶的人也着急。/ H的小店
拥有自己的小店之后,H的工作时间,从之前的996变成了妥妥的全年无休。哪有时间休息啊!她除了是老板,还是全职店员,更是财务、品控、策划。
虽说门店不大,但每个月的账也得有人来算。抱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想法,H干脆自己当财务。
这一条街只要有奶茶店做活动,她店里当天的营业额就会明显下降,所以她还得琢磨着做点活动、带带人气,H之前就是做营销策划的,这点工作经验可不能浪费。
至于店里的奶茶出品,也得H来亲自把控,毕竟好不好喝直接关系着奶茶店的生死。
一开始H想着招两三个店员来帮忙,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一个做茶的店员,月工资起码4000元,按照规定,员工每天最多只能工作8小时,每个月至少得休息4天。
H和朋友咬咬牙,只请了一个店员,其余时间自己顶上。遇上顾客特别多的节假日,H会临时找外援、雇兼职来店里帮忙。
奶茶店飘出的味道甜美醉人,但只有从业者才知道甜美之外的苦涩。
开业时,为了配合品牌总部的活动,H的奶茶店做了整整三天的“买一送一”优惠。销售数据看起来非常喜人,每天平均有600杯。但600杯的背后,是累成狗的“老板”和店员,每天忙足15个小时,连水都没空喝一口。
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天。/H的小店
活动过后,H的店在旺季日均能卖出200多杯。本想着就这样下去也不会太差,但茶饮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没有给人片刻喘息的机会。
H发现,她的店所在的这条街上,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店开张,她隔三差五就要忙着应对花样百出的“劲敌”。
H的苦恼并不是个例。数据显示,虽然奶茶市场越来越火爆了,但是开奶茶店的人也越来越多。
奶茶店是火爆了,奶茶店的数量也在爆发式增长。/前瞻经济学人
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奶茶门店数为41万家,同比增长了74%,而且增长率还有逐年攀升的趋势。2019年,奶茶行业彻底进入红海竞争。
奶茶店越开越多,喝的人自然高兴,但卖的人有苦难言。
奶茶店的风云变幻,怎么说都说不完。大多数人只看到开店的热闹与风光,却没注意到那些黯淡离场的人。
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总监杨顺在“2019万有饮力年度大会”上分享了一个令从业者心有余悸的消息:2018年第二季度,一线城市茶饮店的关店率是开店率的两倍;在二线城市,关店率也略高于开店率。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一家新奶茶店出现的时候,就会有一到两家奶茶店倒闭。
不信你回忆一下,半年前你常喝的那家奶茶店,现在还健在吗?
一家奶茶店前脚搬走,后脚进来的急急换个装修,立马又是个新门面。
H的奶茶店隔壁,是家网红奶茶店,红起来火急火燎,节假日期间门口的队能排到几十米长。但幸亏品类稍有不同,才不至于把H的店挤垮。
糟心事儿一件接着一件,本来这条街上就是奶茶店和小吃店二分天下,火爆的网红小吃店给整条街的奶茶店带来了不少人气。买一份吃的,再人手一杯奶茶,是这条街上行人的标配。
但这样的红火日子,正在成为过去。
小吃店、快餐店的老板,纷纷推出了自家的奶茶。
品牌火锅店卖起了珍珠奶茶;汉堡店推出了果茶系列;就连鸭脖店也不好好卖鸭,卖起了奶茶。
凑凑火锅店推出的招牌珍珠奶茶。/凑凑火锅官网
H压力大,但其他店的日子也不好过。有的店主狠狠心,一个月做两三次低价活动,整条街上飘着比平时更浓郁的奶茶香——那其实是你死我活、刀光剑影的味道。
原本佛系的H,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强悍。她不得不动用曾经的媒介资源,想方设法给自己的店拉人气。
想当初,为了获得自由,辛苦创业;如今,不光比当初更辛苦,还把仅剩的自由也赔进去了。之前在公司上班,就算加班再晚,也总有下班的时候;自从开店之后,别说下班了,连出去逛街都抽不出时间。
自己的店,你不操心谁操心?甩手掌柜不好当啊!终于当上了奶茶店老板的H,叫苦不迭、悔不当初:只怪自己太天真,开奶茶店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03 别说暴富了,连回本都是个问题
开一家奶茶店到底要花多少钱?不妨简单算算账。
先说说开店的“起跑线”——加盟费。
头牌奶茶店,加盟费动辄80万元、上百万元。二线品牌,从20万元到50万元不等。你算算,月薪1万元的普通社畜,就算平时省吃俭用,得多少年才能攒够加盟费?
好不容易凑够加盟费,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一大堆这费那费等着呢——培训费、保证金、器材费、原材料费、活动费……即使是不收加盟费也不收培训费的品牌,也会在你好不容易盈利的时候,以抽成的方式拿走很大一部分钱。
周杰伦《说好不哭》MV里,开奶茶店的女主最后竟然给男主买了个土豪相机,有传闻当年的售价为两万元以上。人们都说:奶茶店是暴利行业。
搞摄影不如卖奶茶。/ 新浪微博@周杰伦中文网
那么,奶茶店到底算不算暴利行业?算算就知道了。
一杯奶茶25元,原材料费用大概7元,算下来毛利率高达70%——可不就是暴利吗?!
可你忘了租金呀!奶茶店往往开在闹市区的黄金地段——地段不好,等于死路一条。
在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找个像样一点的店铺,每个月的租金至少两万元起步。即使是二线城市的商圈街道,一个30平米的店面,一个月租金也至少要1万元。
再加上每个月的固定开销,比如材料费2万元、两个员工工资1万元、物业水电4000元、雇外援的费用、偶尔搞活动的费用。你就算算吧,一个月下来,得花多少钱?
假设全年每天稳稳地卖出150杯,平均每杯18元,那么,月营业额大概8万元。扣掉每个月必须的花销之后,转眼只剩下3万多。别忘了还有上百万元的加盟费呢,你确信你熬得到回本的那一天?
以上还没考虑奶茶 “看天吃饭”的属性,冬天雨天台风天,街上冷冷清清,根本没人来买的时候,损失怎么算?
大部分商家为了突出重围,都在外卖平台上铺下了阵地。但哪里没有竞争呢?外卖茶饮一向在打折上大做文章,早就宠坏了薅羊毛的消费者,加上平台还要抽走一部分,剩下的利润,真的可以用一家茶饮店的名字来形容了:“一点点”。
“一点点”的奶茶,“一点点”的利润。/ 饿了吗APP
H预估到前景不乐观,原本预计一年半能够回本,如今遇到整个商圈的环境变化,回本的时间表足足往后拖了一年。至于明年情况如何,谁的心里都没底。
其实,H的情况,已经算是奶茶店从业者中比较乐观的了。每个月都在赔本的奶茶店,多了去。
去年,有位在茶饮品牌公司上班的朋友跟我分享了个八卦:公司两个同事,学了点茶饮经验,辞职回老家开奶茶店了。结果不到半年,两位同事双双跟老板发了消息,问能不能回来上班。原来是形势不好,几个月赔了十几万元,两人赶紧收手。
有人就问了,竞争这么激烈,挣奶茶的钱这么难,为什么奶茶店还是遍地开花?
因为奶茶品牌挣的是加盟商的钱,而不是卖奶茶的钱。为了吸引更多的加盟商,就得制造奶茶店的“繁荣”。
除去喜茶、奈雪の茶这些不开放加盟的直营品牌,其他的开放加盟品牌看似红红火火,实际上他们自己经营的品牌旗舰店亏损的不在少数。
有从业者说道:“别看有的门店门口天天排长队,那是总部出的招——店员有意地延缓出杯的速度,而且会花钱雇‘托儿’来排队。至于排队速度嘛,要灵活应变,让队伍始终保持一定的长度。”
奶茶店暴富梦破碎后,有的店主不甘心退出,毕竟辞了职、赌上了全部身家,于是决定继续豪赌一把;有的人想退出却退不了,租下的店铺没到期、无法转让,退出意味着巨额加盟费打水漂。
夜里打烊后,H拉下店门,疲惫地结束又一个工作日。全天营业15个小时,卖了186单,还算不错的成绩。
只是,H偶尔会在深夜无人的路上,想起辞职那时许下的梦想。
那个梦想,至今仍在看不见的远方。
2019了,你是不是还做着奶茶店的梦?别怪我没提醒你——
在众多版本的奶茶店故事里,并没有什么稳稳的幸福,只有战战兢兢的明天。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周继凤 黎明 王敏 唐亚华 李秋涵
编辑 | 周继凤
这届年轻人,谁没幻想过自己开一家店。最好是择一僻静处,摆上几盆花,叫上三五好友,过上“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悠闲生活。
至于开店的类型,前几年开书店备受青睐,随着不少独立书店的倒闭,越来越多的人瞄上了开咖啡店,没想到咖啡在中国有点儿水土不服,最近奶茶火爆,更多的年轻人疯狂地涌向了奶茶市场。
前段时间,#辞职开店是年轻人的退路吗#冲上微博热搜榜话题。当年轻人瞄上“小店经济”,尤其是瞄向奶茶生意,将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本期小酒馆,我们找到五位裸辞开奶茶店的年轻人。深燃发现,赚钱的人都各有各的赚钱方法,但是开奶茶店的人,似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亏本的道路。
这五位创业者中,有些人误以为开奶茶店是小本高利的生意,开完之后才发现开奶茶店对开店者的要求极高,普通白领很难胜任;有人在奶茶加盟生意里踩了坑,被虚假奶茶品牌骗去了几十万的加盟费,现在还在苦苦挣扎;还有人试图在已经一片红海的茶饮市场创立新的品牌,最后亏了150万;也有人确实创业成功,但是前期异常艰辛,每个月只能领500块的工资……
事实上,随着茶饮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行业的红利期已过,随便开一家店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整个市场严重饱和,“十店九亏”的说法并非耸人听闻。不少奶茶行业的创业者告诫年轻人:这里坑太多,调研清楚,再来!
前两年都赚钱,关店前几个月赔了15万
侯晓光 | 北京 36岁 ins space隐茶创始人
我在2017年创过一次业,在北京开了一家奶茶店,三年后,也就是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我把店关了。开店第一年,我们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回本,后面两年都赚钱,但关店前几个月赔了15万左右,整体下来赚的很少。
这家店的位置很好,在中关村食宝街,这是一条美食街,人流量非常大,而且年轻人很多。我们是自创品牌,叫“ins space隐茶”,定位中高端,最贵的单杯售价36块,跟喜茶差不多。而且我们打的是健康概念,叫“酵素饮品”,很受白领青睐。
这家店开下来,我们投了10多万,其中一年的房租和装修加起来有差不多10万,这是最主要的成本,设备和物料成本要少一些。店里招了4个全职员工,4000元+包住每人每月。
不算外卖订单,我们的堂食订单工作日大约有150单左右,周末会翻倍。我们开业一个月以后现金流就转正了,半年回本,后来我们想扩张多开几家店,但因为我们的品牌没有名气,一直进不去比较火的商圈。
进商圈这事,其实坑挺多的。像美食街这种很火的商圈,为了引流一般会找一些大品牌入驻,新品牌想进就得多花钱。商圈的运营很会算,他会预估你这个品牌每个月大概能卖出多少杯,能赚多少钱,然后进场费就跟这个数差不多。而且合同只签一年,到期了你想续签,进场费得再谈。如果你不接受,那这一年的装修和积累的客流基本都浪费了。一些冷清的商圈很好进,但开店了你会发现没有流量,同样也赚不到钱。
来源 / 视觉中国
>另外一个很大的坑是加盟。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考虑过加盟一个品牌,但调研完市场发现特别不靠谱。
品牌商一般都会忽悠你说利润率能达到80%之类,但其实根本不可能。首先加盟得交加盟费,这是一笔很大的筹备开支。其次物料全部得从品牌商进货,但这个进货价要比你自己采购贵很多,价差能有两到三倍。品牌商所说的高毛利润率,是按照三四线城市的房租和当地最少人员配置的工资计算出的,如果在一线城市,利润率远达不到。
而且你在开店前,品牌商不会告诉你商场还有进场费这一说,等你签完加盟协议,再去找场地的时候,会发现后续的开支远超出你想象。
所以后来我们决定做自己的品牌,虽然前期累一点,但后期品牌知名度起来后,我可以去开放加盟,而且我熟悉了开奶茶店的所有流程和环节,这对我后续开店还是有帮助的。
刚开店时,我还在职,直到两年后才全职投入。奶茶店关闭后,我就又去上班了。
我不太建议年轻人现在去开奶茶店,前几年相对还好做,现在遍地都是奶茶店,竞争太激烈了。好品牌的加盟门槛太高,自己做的话一没品牌二没流量,很难做。除非你资金实力特别强,敢花钱做宣传。
另外我也不建议兼职开店,因为精力根本顾不过来,想做好特别难。裸辞开店是可以的,能全身心投入,但这个风险也很大。
半年亏了30多万,每个环节都在踩坑
吴游 | 广州 30岁 某螺蛳粉品牌总经理
2018年,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在广州开了一家奶茶店,当年奶茶店还被视为是小本高利的生意,吸引了很多创业者前赴后继。此前一年,我从大厂离职和朋友创业做了一个APP,到年底被收购后退出,因此2018年初,我正处于工作空窗期,加上不想再靠朝九晚五的工作赚钱,最后便决定和朋友一起开家奶茶店。
奶茶店从有想法到开业,中间只用了不到3个月,但开业刚半年就因为一直亏损关门了。我和合伙人一开始很天真,认为这门生意很好做,一年之内就可以回本,但实际情况和最初设想差距非常大,现在复盘下来,可以说当时基本上每个环节我们都有踩坑或者有偏差。
前期筹备市场调研时,我们把市场上一点点、CoCo等大品牌和一些小品牌都进行了研究对比,但最终还是选了一个小品牌。之前我的事业都是顺风顺水一路高走的,无论是在大厂做项目,还是创业做APP,我都做得不错,所以当时我和合伙人觉得,哪怕是小品牌,只要能够拿到一套系统化的开店标准,结合我们自己的理解就能把这件事情做成。
而且关键是,大品牌和小品牌二者的前期投入差别很大,大品牌前期投入加盟费、门店装修费用等加起来可能要30-50万左右,申请审核上也比较苛刻,而我们选择的小品牌只要7-8万。
事实证明,从品牌选择开始我们就出现了偏差。大品牌和小品牌在品牌效应、产品更新、运营支持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小品牌可以说几乎不会给到任何支持,后来我们才明白,加盟的这个小品牌其实可以说是一个快招公司,赚的就是加盟费,他们圈完一波钱之后,会换个品牌,再继续圈钱。
在选址上,加盟的品牌不会给到建议和参考,我们只能自己决定,最终定在了一个老步行街,那个地方人流量还可以,为了签下店面,我们还付了7-8万的转租费。但结果是,虽然有人流量,但是以白领居多,而白领对我们的奶茶不太感兴趣。正式开业时,一个月如果想要营收覆盖支出的话,营业额必须要达到4-5万,但当时我们每个月营业额都只有2-3万。
除此之外,这次开店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也让我对现实、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比如,在定场地时,我们和二房东进行了一番斗智斗勇,由于我和合伙人在商业谈判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当时7-8万的转租费其实是比较高的。此外,尽管店里有监控,但还是会有员工私自收钱、中饱私囊,原材料采购量和产出预设有时会有着10%的差异。
从第三个月开始,我就有了关店的念头,撑到半年还是看不到希望,便关店了。总的算下来,这次开奶茶店,我和合伙人扔进去了30多万。好在这个数目对我们而言也不算大,6个月就关门也算是及时止损了。
现在听到一些年轻人说:“不想上班了,想辞职出去开个店做小生意”,我就会想说,还是老老实实上班比较好。有过那次开奶茶店经历后,我明白,一个普通白领即使是在大的平台上也只是一颗螺丝钉,很难拥有运营好一个门店的全方位能力。门店的运作需要市场调研、商业谈判、员工管理、政府关系处理等全方位的能力,对普通白领而言挑战不小。
花了28万刚开店一个月,得知加盟商是骗子
霏霏 | 天津 24岁 裕茶加盟店老板
2020年9月,我动了加盟蜜雪冰城的念头,于是在微信上搜索添加了蜜雪冰城的微信公众号,并按照上面加盟的操作指示留了电话。随后一位自称是蜜雪冰城员工的孙经理添加了我微信。
他先给我发了蜜雪冰城的加盟资料,加盟费大约二三十万,然后又跟我说不建议加盟蜜雪冰城,说他们在天津已经有很多家店了,蜜雪冰城新开了一个品牌叫裕茶,老板是同一个人,挺划算的。他当时的微信头像是蜜雪冰城的照片,朋友圈也都是蜜雪冰城和裕茶的信息。
我看了一下,裕茶这个品牌是江疏影代言的,加盟资料里还写着跟九阳豆浆、美团都有合作。孙经理说他们2020年8月份才开始招商,招的是第一批加盟商,等召集齐100家店,打算做一个百店齐开的仪式,到时候江疏影会到上海剪彩。我听了挺心动的,就去了上海签了约,加盟费12万,还有1万块钱的保证金,总共交了13万。
交完钱之后,他们一直给我打电话,让我交钱升级区代理,我当时手里也没有那么多钱,就没升。我交钱的时候他们一帮人把一切说得都很容易,我以为再投入个六七万块钱就能把店开起来了。但交完钱发现,首次购买物料就需要六七万,还得找商铺租房子,我没有那么多钱开这个店。
一直到今年3月份,我跟一个朋友合伙才把店开起来,加上加盟费我们总共投入了28万。店开了之后搞了几天活动,我们本身买来的物料就挺贵的,利润就很少了很多,再加上搞活动,尽管前期卖得稍多一点,但也基本上是在亏钱。活动结束后刚开始一天还能有个500块钱营业额,后来基本上一天就一两百,每天都在亏钱。
更悲剧的是,开店一个多月后,我得知网上传的上海破获7亿奶茶店套路诈骗案里面就有我们这个品牌,据说老板已经被抓了。确实,我后来回想起来,我们开完店之后再给总部的发消息就没人理了,之前介绍加盟的那个孙经理微信头像也换了,朋友圈也看不到内容了。
我算过按照我们店现在的成本结构,大概每天收入500块钱才能稍微有一点利润,但现在每天就只能收入一两百,每个月不算人工费用也得倒贴进去四五千。
现在我这个店品牌、选址都不行,味道也一般,而且原料都没地方买了,我和别的被坑的加盟商也都在商量解决办法。当然了,这个情况跟我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前期功课做得不太够,换加盟品牌我现在也没资金了。
按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这个店有可能经营不下去了,我打算短期内先经营着,后面要不行了可能就会关。
我之前没有开过任何店,也没有特别深入地了解过这个行业,就觉得开个奶茶店挺好的,想着上班不自由,自己创业当老板,如果经营好了,雇点员工,偶尔去一下店里,还可以开展别的事业。我当时的想法是官网是不会骗人的,从官网上加的人我就信以为真了。
我现在后悔的点不是开店这件事情,而是自己愚蠢,没有认清骗局。我觉得年轻人还是不要轻易裸辞,但是你要是真的有自己的思想、计划,倒是可以拼一拼。
想创立新的茶饮品牌,没想到亏了150万不得不关店
Sky | 30岁 广西 某茶饮品牌创始人
去年在海南的时候,我发现海口市出了一个新的奶茶品类——爆打柠檬茶,这个品类还没有出现头部品牌,而最开始做这个品类的品牌店,几乎家家都是爆单。尽管我了解到当下的奶茶市场是相对饱和的,但是看到了这样的机会,还是决定试一下。
海口这样同品类店的已经非常多了,所以我们把店开在了广西南宁市,认为南宁市的人口数量是海口的三倍,市场空间应该更大。之前我上班做会展策划小赚了一笔,所以启动资金有一些,于是我找好店铺,招聘完员工,奶茶店就开起来了。
我们最开始的初衷当然是做大做强,最后能创立出一个品牌,后期甚至可以引入加盟模式。没想到,现实比想象残酷得多。
一开始我们选择了南宁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当时的想法是周围的奶茶店生意不错,那我们家肯定也不差。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别的奶茶店比我们开的时间早,活得也不错,说明人家品牌本身就不差,而且有一定的忠实顾客,我们作为一个新的品牌,怎么去竞争?所以,尽管我们把奶茶店开在了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但是到店转化率,还有品牌产品吸引力,都没有达到预期。
更要命的是,茶饮巨头们对于在供应链的把控、大数据的应用上有优势,并且有着互联网规模效应,这些都让新生品牌失去了先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年年初的时候,因为霜冻,柠檬的价格上涨,变得供不应求。看到柠檬缺货,一些头部品牌直接把不少果园承包了下来,促使柠檬的价格从两块多一斤最高涨到三十五块钱。这就是头部品牌对中小微品牌的致命性打击。
创业期间我们也不是没想过要改变策略,但是当我们想去改造店面,或者用新的营销方式吸引顾客时,我们发现手上的资金不足了。没钱,这对于开店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每一个创业要踩的坑,除了靠经验挺过去外,最重要的就是靠钱砸平。
后来,我们竞争不过其他家奶茶店,又没有钱调整定位转变方向,只能眼睁睁地看到门店每况愈下。最巅峰的时候我开了三家门店,现在关了两家,如今还剩一家,也已经准备要关掉了。
我前期开奶茶店单店就投入了40万,从开店到如今,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150万,真的是血一般的教训。
如今我才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现在的头部品牌都有资本加持,能够建立护城河,他们有更强的供应链把控能力、品宣的能力,还有就是选品的能力,这都是普通创业者难以抗衡的。如果是十年前,创立一款新的茶饮品牌成功的概率还是蛮大的,但是现在,整个茶饮已经进入了稳定期,很难再有新的机会了。
我是不支持现在年轻人辞职开奶茶店的。如果想开,除非是富二代或者手里有充裕的资金,否则,现在奶茶店竞争非常激烈,前期投入高后期又回不了本,很容易开着开着就支撑不下去了。即便是加盟知名的品牌,如今茶饮行业的红利期已经过了,加盟的成功率没那么高。现在全国48万家奶茶店平均日营业额是600元,但是这些日营业额很大一部分是头部品牌贡献的,创业者们真的要擦亮眼睛看清现实。
开奶茶店是持久战,“随便做一下”肯定不行
莫大大 | 广西 29岁 某饮品店创业者
我一毕业就在体制内工作,但我是想法很多的人,不习惯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两年后,虽然家人都不同意我辞掉铁饭碗,我还是坚定地裸辞出来和朋友开店。
最开始创业资金不多,一共只有四万五。我们就在县城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开了个甜品工作室,积累了第一批客人。决定要开饮品店的时候,我花了不小力气了解我们县城的市场,比如最好的同行生意怎么样,最差的生意怎么样,然后结合自身的能力,看能做到什么程度。
其次是想好定位,我当时就想主打高端,健康食材,饮品不加果酱。我和朋友的分工也很明确,我负责创意、创新,她就帮我实行和完善。创业前半年是很苦的,我们俩一人每个月只领500块钱的工资,其他的费用都存着,为以后购买设备和升级店面做准备。
现在,我们的第一家店,已经从四五十平米扩张到了200平米,我占一半股份,一个月能赚四五万,还有两家新店在装修。
其实一开始我是想做甜品店的,没想做奶茶,只是搭配着出了一点饮料,但没想到反而一发不可收拾,饮料效果很好。
一开始有顾客说我们饮品不好喝,听到这种评价,我其实是有点不服气的。后来我就像钻研甜品一样,开始钻研饮品,思考客人为什么说不好喝,要是有客人说这个奶茶有点腻,我就会想办法把味道调得更清爽一点,总之口味慢慢的去调整到更好。
创业期间,其实是不能停下学习脚步的,我一直让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我每年学习交的学费和路费都有四五万。现在,我的奶茶店每100元营业额里,有40元是成本、15元是人工水电、10元的学费、5元是无型的损耗,30元才是利润。
比起加盟奶茶店,我们这种自创奶茶店的好处就在于,不用受加盟店的制约,比如我自己调试的某种饮品口味很好喝,当天就能上新,但是不好的地方在于,出什么饮品和新品都要自己想,如果是加盟的话,这些都帮你想好了。
加盟店水很深,但是很多人觉得辞职开加盟店,什么都不用懂就能赚钱,这就容易被割。
在一些人眼里,我们好像是爆发户一样,还有很多亲朋好友想跟我学习,然后开分店,但其实这也是有门槛的行业,比如随着奶茶越来越生活化,从珍珠奶茶、烧仙草、桔茶、港式丝袜奶茶到贡茶、烤奶,水果茶、黑糖珍珠、各种水果茶,品类都变了很多种,很多人甚至都不了解。
现在看来,我觉得辞职开店对我来说是一个对的选择。不过现在有年轻人要辞职开店,我会建议要提前做好规划,现在创业,不是卖一个苹果,去街上卖就可以,首先要知道顾客需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并且要通过营销方式,让顾客看到。要会这一套并不容易。
开奶茶店也是一个持久战,不是说今年想做一下,明年就不做了,如果只是想让人生偷懒,辞职出来,随便做一下搪塞自己,那样是肯定不行的。
*题图及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游、霏霏、Sky、莫大大为化名。
<>址数人头 ,选品牌看排队,加盟奶茶连锁前的准备,光靠这两招远远不够!
< class="pgc-img">>10月27日,二十四节气霜降刚过去四天,上证指数从1月29日高点3587点下跌了39周。
这是一个星期六,秋意已暮,新冬将至。人过中年的老陈,来到他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奶茶店,要店员给他带来的朋友来了杯拿铁咖啡。
傍晚时分,靓仔美女人来人往,旁边烤串的、麻辣烫的热热闹闹。尽管店员妹子卖力喊麦,奶茶店生意仍然不温不火,六分钟时间卖出了三杯。
目前的生意,大约刚刚保本。
< class="pgc-img">>十米之外,一家“鹿角巷”生意红火,另一家台湾品牌的奶茶店也快装修完毕。
老陈对此波澜不惊,他甚至认为自己算是幸运的。开店四年了,前两年他还是赚了些钱的。在他周围,先后有六家奶茶店纷纷倒闭。老陈的朋友感慨:“想来做黑马,结果成韭菜,茶饮市场和股市一样凶险。”
老陈则认为,投资奶茶店,一旦亏起来,比股市厉害,一亏就血本无归,三四十万说没就没。
在股市中挨套也不割肉的老陈,对他这家奶茶店倒是非常果断,决定在亏钱之前抓紧转让出去,暂时退出奶茶江湖。
1
从白领到店主的距离,只有一个周末
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从5178点开始了漫漫熊途,给前来掘金的吃瓜群众量出黄牌。
正在彪悍上涨的中国茶饮市场,和汹涌的互联网金融一起,拿过股市的接力棒,刺激起黑马们的发财梦想。朋友问起他为何加盟奶茶店,老陈反问:“还有比开奶茶店门槛更低的行业吗?”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到奶茶店门口的长龙,老陈动心了。
< class="pgc-img">>每个新入行的创业者,都有各自的背后推手。和下岗后开个奶茶夫妻店混个生活费不同,在一家省级单位工作多年的老陈,夫妻俩一年税后收入超过40万元,在武汉,妥妥的高薪白领。白领不愁生活费,但是,你懂的,白领身上背着房贷。
大多数奶茶市场的新闯将,身边都会有个喜欢喝奶茶的亲友。老陈的夫人,就是他的“奶茶妹妹”,一个喝遍武汉三镇的重度消费者。
高学历的人想得明白一个道理,跨行不能单干。老陈找了个经商的朋友合伙,出了一半的资金。同时选择了一个他夫人喝过、感觉还不错的奶茶品牌加盟。(给正在忙着拓展加盟店的老板敲个小黑板:在产品上下大力气,一点也不误开拓的功夫。)
< class="pgc-img">>到处找店的老陈,恰巧碰到了商业综合体某一个商铺转租,一月租金2.2万,没有转让费用。站在铺子前数了一个小时的人流,重点数经过的可能喝奶茶的年轻人。同时还要他的奶茶妹妹站在旁边的奶茶店,数卖出去了多少杯。和准备加盟的奶茶品牌产品一比较,老陈信心爆棚。
选品牌前的考察阶段,和所有成为韭菜的黑马一样,老陈认认真真走了过场:看了这个品牌的几家店,一看到排队的顾客,眼前立马放光,再一听已经有几百家店了,马上就拿起了加盟电话。周五下班后就上了去总部的火车,周六就把加盟合同签了。
2
店小麻烦多,天下没有容易的生意
加盟店一开,掌柜的手甩起来。这样的美梦,跨界过来的老陈很快就醒了。
< class="pgc-img">>第一个月的工资刚刚发下去,3个店员就不辞而别。老陈处变不惊,马上想出对策:一边叫奶茶妹妹去店里帮忙,一边推出激励政策,留下的店员,在招到人之前,每天的工资翻番。
重新招足店员后,老陈创新薪资政策,一是工资在次月15日发放,二是每位店员一个月增加数百元“表现奖”,每半年发放一次,如果店员不能按规定有序离职,将损失四五千元。
开业后红火的生意,也增加了店员们的收入,让无数店老板头疼的招人留人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店铺屋顶又开始漏起水来。好不容易治好渗漏,下水道又堵了。各种常见疏通手段仍不见效后,只有挖开下水管,发现当初装修时没经验,管子细了。(新手注意!)
< class="pgc-img">>麻烦多,但生意好,钱赚得多,一个月下来,营业额12万,净利在5万元左右。投资近50万,十个月回本。如果就这样下去,老陈就可以给领导递条子,世界那么大了。
但是,选址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出现了。
3
你数的人流,
未来一两年会不会流到隔壁老王家去?
人流决定店面生意的客流,站在要租的铺子前,数人流,就是要数人流中与自己马上要开展的生意对象匹配的人数,最好把周五、周六、周日9时至23时各时段都数数,把周一至周四中至少两天都数数,这样你估算出一周、一个月可能经过你家铺子的潜在客户。
数同类店铺的销量,其实不只是看他们的生意有多好,还看他们可能会分走你多少客户。
老陈选址,第一个忽略的因素是,没有认真观察100米以内目前经营其他生意的商铺,评估他们未来几年撑下去的可能性,生意不好随时转租,说不准就转租给了奶茶店的新丁。
门槛低的生意,新进来的竞争对手一定多。
< class="pgc-img">>老陈生意盛极而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忽略的因素:没有评估商铺所在商业综合体的竞争优势,未来两三年会不会有新的商业综合体开在附近三五公里,如果有,在未来的竞争中,自己店附着的这一个,能不能干得过新来的。
这样的信息,通常需要到发改委、规划局等政府部门去了解,铺子所在区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可能有区一级政府打造商业综合体的计划公布。老陈有强大的人脉资源,他只是没有意识到。
< class="pgc-img">>老陈奶茶店所在的商业综合体旁边,这两年新建了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导致人流至少被分流了一半”。
找不到政府的人打听,也不会评估你要依附的综合体未来有没有竞争优势,怎么办?那就来个简单粗暴的办法:盯着肯德基、海底捞这一类在选址上有专业选址班子的,跟他们混。(这也是商业综合体给出各种优惠也要争抢这些家伙的一个重要原因。)
4
财富幻想产生签约冲动
天下韭菜长得有共性,容易只看事物表象,比如说,加盟前的两大表象:奶茶店前的排队以及已经有多少家店了。这也是许多品牌连锁刻意打造的两大招商“凶器”。
天下韭菜还有另一个共性,就是容易被这类表象刺激起财富幻想:马上联想到自己如果是这家店的老板,会不会把自己的手数钱数抽筋?
财富幻想生产签约冲动。其他重要的因素,往往自动忽略了。
< class="pgc-img">>加盟,就是把自己绑上品牌连锁的战车,就是把命运交给陌生的品牌老板。老陈明白这一点,但老陈不明白,他要上的战车,当年在全国的各品牌连锁的竞争中初露败象。
那个他眼前的“鹿角巷”就不说了,奈雪就开在旁边新建的综合体。10月27日下午5时10分,老陈的朋友在等老陈时,数了下奈雪的顾客,坐吃的50位,排队的31位。
加盟前的两大表象之外,老陈没有意识到:奶茶这个江湖,有以加盟为业,赚完一波快钱就另换招牌的职业韭菜收割机,还有本来是想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品牌连锁,不知不觉就火了的昨日英雄。奶茶生意,类似时尚行业,味觉风暴三五个月就会再来一波。
< class="pgc-img">>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马化腾兄安慰落败者,“你并没有错,只是老了”。
过气的品牌连锁,并不只是老了,他们中的一些,也还有错。借奶茶大牛市的风口,突然火了,有钱后只想割更多的韭菜,找更多的妹子。他们忘了继续取悦顾客,忘了照顾加盟者。老陈的店,曾被要求进三个月的原物料,店长没经验,有一种辅料进的畸多,用了一年半还没用完。
5
加盟店主谢幕的三种方式
人们只眼热奶茶大牛市的赚钱效应,很少看到败退者的血泪。
有数据说,2017年全年,饮品店开店18万家,闭店18万家。先不论这数据靠不靠谱,但周边不断更换的饮品店招牌,老陈家店旁边,先后有六家奶茶店纷纷倒闭,都清楚地表明:门槛低的生意,竞争更激烈,失败的概率更高。
< class="pgc-img">>没有亏钱,还赚到了两年多的市场实操经验,这次转让退出后,老陈打算搞大的,选择一家好的品牌连锁,争取拿下一个区域代理。
10月27日,老陈准备退出时,距离武汉400多公里的蚌埠,甜啦啦老板王伟忙着征战全国。2015年3月18日创立至今,他有了900家店。
< class="pgc-img">>2015年之前,和老陈一样,王伟也是从加盟干起的,干了一年,发现自己可以干得更好。于是,奶茶江湖多了个英雄传说。
证监会刘主席10月14日喊话,股市的春天不远了。
奶茶市场,一直就在春天里。一批默默无闻群众,在这春天里倒下。
< class="pgc-img">>他们带着梦想闯进来,留下辛苦攒下或借来的血汗钱,以及失败的伤痛,或许还哼起汪皮裤的《春天里》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 这春天里”。
然后,他们变成了各个机构,即将推出的中国饮品市场年度报告中的一个数字。
老陈的朋友,听完他的开店故事后,感慨奶茶大牛市:“铁打的韭菜,意外的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