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作者:reallp
提起海底捞,你会想到什么?
专业性服务、人性化服务......传闻“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这次,我带你来海底捞全球首家智慧餐厅,看看有没有新惊奇。
听到海底捞开新店了,是家智慧餐厅,还开在了“帝都”,据说还有一堆机器人来回乱穿, 可把我的好奇虫馋坏了,赶紧趁着“开业日”来一探究竟。
餐厅位置在世贸天阶比邻的中骏.世界城.e座,大众点评还没有上架商家信息,前往可以各种交通工具直接找我给的坐标,如果停车,可以直接停在中骏世界城的B2,做电梯到B1出来就是,很方便。
< class="pgc-img">>如果地上找,可以从C座或E座乘坐滚梯直接下一层就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偌大的店面招牌,很醒目。
< class="pgc-img">>12点到店,被告知今天第一天,接待人数中午已达上线,不接待用餐了,里面也无法参观。一段时间内不停的有三三两两的客人来询问,却都扫兴而归。最终被告知,下午17点开始排号,一顿怨气心中骤升,跑了好远来,还闭门谢客了。。。不爽。奈何,咱是主动上门呢?
之后,怎么解决呢?服务员向来店的顾客赠送了一份小售卖的底料,如果有小朋友,还赠送一个玩具。
< class="pgc-img">>想吃?想吃就下午来排号吧,没有他法。
哎~~中午饭只能另寻他家了。
正好世贸天阶有家coco壹番屋,是孩子的最爱,而且今年壹番屋在北京的政策收紧,现在北京想吃到这口,就得往北或东片区域了,也算不枉此行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哈哈哈,说道壹番屋,我们可是快吃遍全球了,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的去过,新加坡、泰国、日本的都去过,哈哈哈,就为了孩子爱吃这口,走到哪里,先去吃一顿,算是铁粉了吧。
漫长的下午时光,世贸天阶转了一圈。
室外妖风阵阵,无心逛街,也是怕晚上的排队又泡汤了,于是15点返回海底捞,询问究竟。
到了门口,还是三三两两的顾客在询问,奈何服务员铁打的一套口词,听到要17点才排号,不少顾客都走了,留下的久久不愿离去,看来都是冲着这“智慧餐厅”来的,非要探个究竟。
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未离去的顾客自发的开始排队。
< class="pgc-img">>这画面让我想起了苹果的销售,提早放风,让顾客们个个求之不得。先不说这种策略正确与否。但此时,这种办法还是较为公平的,于是“小西服”经理开始协助大家整齐排队。
这点有些滞后,作为一向标榜自己服务至上的企业,海底捞应做好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现场发生的现象,不该让消费者替你们想办法啊。
< class="pgc-img">>16点,排队的人开始多了,海底捞的安抚服务政策开始运行,现场为等位群众派发了乌梅汁,随后又间隔性的发炒米和锅巴。不得不说,对于部分人群来说这种安抚还是管用的。
< class="pgc-img">>慢慢的,队列开始越来越长,为防止阻碍交通,海底捞请大家改为侧排队,并不时发放饮料和吃食,就这,我得说,你咋不上天啊?哦哦哦,别误会,我是说,你应该做航空的误点服务。
前台的小礼物,对于前来的客户每人赠送一份。
< class="pgc-img">>接近16:30,队伍开始有序,领班小西服告知,我们今晚的排号,不论您每号多少位,到30号就不发放了,请见谅,由于没到17点的发号时间,开始手动在纸上先行写号,30号之后今天就没有希望了 。
这句话,又掀起一阵波兰,很多早上来的,告知中午发号,没拍到的告知17点发号,结果好多16:30来的就开始理论了,不得不说,这时就是谁有技巧,谁领先了。。。。
其中有这么个小故事不巧被我发现了:
四个年轻人,开始理论,交涉无果,男青年把经理叫一旁,亮出随身的“go pro”,说:我们是来捧场的,如果你们这样的服务,我们完全可以把你们这种行为传上网...........经理做为难状, 不知又说了些什么,转身把他们领进了店里,这......这也可以???真是一物降一物啊,还有半小时,等等吧,人家也不容易,理解万岁。
17点,开始手写号兑换机打排号纸。
凭着机打号,有序进场,开始了智慧餐厅之旅。
等候区,是台硕大的屏幕,等候人员都会赠送小吃,可以扫码和其他人进行现场对战,有点意思啊。
< class="pgc-img">>现场有这么好玩的游戏,而且现场黑漆一片,也能消耗掉久等的怒气吧, 我想,久坐也不会烦了。
叫号后,就可以入场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就餐环境不错,
全境投影,全天定时滚动播放餐厅设计的主题画面,让就餐环境提升。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在东三环还是东四环,有个概念餐厅也是主打这种全息投影,但是价格就让人咋舌了,好像是人均300左右的套餐,据说反映不太好。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自选小料台,做的比较精致,种类繁多,一目了然,好感由生。
接下来介绍他的高科技智慧环节。
点餐还是由人工辅助,ipad点餐,下单后,1区开始机器人配底料。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区配好底料后,还是需要人工搬到就餐桌上的。
< class="pgc-img">>看到这些大桶和大管子了没?这里面都是底料所需的材料,看到这里怎么有种即放心,又不想食的感觉?
1区机器配底料的同时,2区机器人开始配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机器是分两排,共18台。
第一排负责从货箱提取,对待取架进行补货,所有货箱的食材全是由海底捞大兴工厂进行配送。食材的盛器每个底部会有内置芯片,记录食材的品格,后文会在上照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二排,接到ipad传输的指令后,开始配菜,依次放入托盘,现场看,这是有条不紊。
这时候我有个邪念,万一漏油了,咋办啊?
哈哈,别急,食材是由塑料裹着封闭的,接下来就到了人工检查的阶段。
看到了?还是需要人工检查的。
然后就是,食客们看到的外部环节----机器人送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其实吧,这一步,就大概心中会有所思了。一会,文章结尾说罢。
< class="pgc-img">>看到头顶这些类似盲文的点了么?机器人其实是根据感应这些点,在整个餐厅范围内兜圈的,而且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一遍遍的.........周而复始。
后台介绍到这里,在说一些,其他的所见所闻。
就餐环境有很大改善:其一,所有桌面由大理石改为磨砂桌,至于什么高科技,服务员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觉得贵就对了,起码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哈哈哈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底料,我觉得跟我去过的普通店差别不大,味道上没有变化。
< class="pgc-img">>服务员说,这个椅子可贵了,意大利进口的,额.................说些什么好呢?
< class="pgc-img">>这个就是盛菜的器具底座的芯片,是内置的,用手机强光可以看到,至于保质期消费者怎么查看?
那就不是消费者的范畴了,这个只是人家用的,怎么个检验方法?你就权当是给机器人看的好了。
< class="pgc-img">>每个座位后面有有内置的USB接口,插上线就能给电子产品充电,这点还是蛮贴心的。
看了这么多,你如果问,内急了怎么办?有高科技么?别急,跟我来。
< class="pgc-img">>这是卫生间么?怎么像鬼屋? 大概只是我的照相效果吧。
男厕所我带你看看,女厕所进不去,就算了,哈哈哈哈哈。门口是手触动开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整体装修风格是...........怎么讲???性冷淡风,哈哈哈哈。
全是坐便,开门,桶盖自动开启,欢迎光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水龙头、洗手液全都为自动感应。
< class="pgc-img">>还有贴心的小朋友专用洗手池。大大大大的赞。
旁边还有个大爷在耐心的给你讲解,生怕你不会用。
话题转回来,还有两处没写。
< class="pgc-img">>他后厨还有个菱形的钢铁大缸,里面是海底捞的酒水库,并且用屏幕反映储存量,并实时向总机反馈并补货。
整个餐厅的后厨,机械化控制之外还有好多,为防止机械故障,还配备了人工同等化应急备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上图一个是机械化洗碗机,一个是人工洗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目前的肉类需切品还是由人工完成的,可能机械配餐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
以上全文结束,下面我说说今天的就餐给我的感觉吧。
好的:1、整体就餐氛围舒适,精致。尽管周围人推杯换盏,兴奋的聊天,但不觉得烦躁,可能是高科技的兴趣 和餐厅的氛围营造起了作用???
2、整体餐厅包装人性化,路中凸起物隐藏,家具无死角的圆润设计,卫生间对小朋友的照顾,椅座的充 电口,都能感觉出他们是在用心做服务。
3、服务员的服务和蔼亲切,当你感觉汤底还可以时,服务员已经开始询问是否要加汤底了,当你杯水过 半,服务员已经举器等候在你身边了,无论是台前台后,对就餐者的彬彬有礼,都让人感觉舒服。
坏处:1、开业当天,海底捞的应急措施滞后,对于顾客诉求的反馈不及时,几乎让我一度以为他们傲娇了。
2、服务过于热情,就拿续水来说,每人的就餐习惯是不一样的,作为服务行业者,你应该察言观色,有 类别的服务,没有经验的服务员会机械的重复,人跟机器还是应该有区别的。
3、缺少儿童区域的设置,海底捞一贯的儿童区域哪里去了》?不能光看机器人吧?
综上所述,今天的就餐还是愉快的结束了。
我感觉,目前这个“智慧餐厅”的名字,还是管理层有所指向的。
确实,有了机器的协助,配餐更规整了,服务更合理了,管理更可控了。
但可控机器配餐只是限于某几类菜品,非配餐全自动化。
清洗、归库机器人的作用和与人的磨合,达到的效率比,这些目前都有疑问。
而且,环节人员的配备,我觉得不比普通店少。
你们把服务做得越好,消费者越有说出自己想法的必要,彼心对我,我还比心。
再次,毕竟9月的港交所上市,可能张勇要给一个交代。
至于18年前发生的众多不利食品安全事件,光靠机器可不是都能解决的啊~!
海底捞总归卖的是服务,全北京,全中国,能配的起几个同类店?靠机器?靠噱头?希望这些只是表象,
但跨出了这一步,下一步也不会迟了。你觉得呢?
><>底捞智慧餐厅昨天(首个体验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28日将正式对外营业,据说花费1亿元!
◎ 餐饮老板内参 燕子
< class="pgc-img">>
智慧餐厅位于北京中骏·世界城E座B1层,除了之前流传出来的传菜机器人,内参君探店发现,智慧餐厅还深藏5大黑科技:机械臂上菜、千人千味配锅机、立体环绕投影营造不同就餐体验……
1
5大黑科技一个比一个亮眼
- ? -
边玩游戏边等位——影院级超大屏幕等位区
智慧餐厅入口的右手边就是海底捞声称的全球顶配版等位区,就像我们熟悉的剧院造型,屏幕的位置就是13*3m的矩形投影屏,可以展示3d动画等各式影片。
扫码屏幕二维码即可进入游戏,目前支持同店PK,以后将做到同城甚至全国、全球PK。等位区可同时容纳80人。有网友表示,以后去海底捞吃饭再也不怕排队了。
从美甲到擦鞋到按摩椅,如今升级到大屏互动游戏,海底捞等位服务的升级果然让地球人都阻挡不了。
- ? -
“太空舱”式菜品库——机械臂自动入菜、上菜
和等位区相对的,就是智能菜品库。透过玻璃橱窗看过去,科技感十足机械臂特别吸睛,这也是智慧餐厅的必看景点。全程0-4℃全封闭式太空舱,机械臂自动完成菜品入库、上菜,彻底实现“无人化”。
内参君独家了解到,智慧餐厅后台创新性使用RFID食材监管系统,每份菜品都配备一个芯片“身份证”,后台实时监控菜品保质期,过期商品会自动丢弃。机器臂会将选好的菜品放到传送带,再有机器人送到餐桌上。用科技升级食品安全。
- ? -
一会在阿尔卑斯山,一会儿在亚马逊丛林……
“沉浸式”火锅新体验
继续往前走就是就餐区了。360°全屋环绕式立体投影,5块超大穹顶屏幕,6大场景主题(星空、桃园仙境、雪山、油画、治愈系)……为顾客呈上一场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的全感式火锅盛宴,整个场景的创意团队包括央视导演等专业人士。
当你的四周出现一团团粉红的桃花林,花瓣正随风飘落……你还会以为你在火锅店吗?有网友称,“仿佛置身宫崎骏电影里”。除了震撼,内参君已想不出怎么形容了。
投影内容当然还接受订制化展现,比如,向女友求婚,以往相处的点滴故事在周围播放,场面太美太动人有木有!
包厢环境也可以通过灯光切换氛围,墙面上可触控屏幕可链接客人电脑,服务于小型会议。就连椅子都是意大利进口。
- ? -
后厨自动化生产——智慧总厨大脑节约37%人力
IKMS智慧总厨大脑(InSight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知识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管理,维护整个无人后台的运行,从点单到配菜到上桌,实现后厨自动化生产,更叫人惊叹的是,据说可以节约后厨近37%的人力成本。
- ? -
私人订制专属锅底——千人千味配锅机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口味,海底捞表示,希望每个人都吃到自己喜欢的锅底。无论是加麻还是加辣,还是少油少盐,IPAD一键下单,系统现场调配,高达0.5克的精准化配置,私人订制专属口味锅底。
更绝的是,系统会为顾客建立专属的锅底档案,自己也可以为锅底命名。会不会很想把自己定制的锅底跟朋友和家人分享的冲动呢?
据内参君了解,该智慧餐厅能够同时容纳400人就餐。从效率上说,前厅其实和普通门店一样,服务员一个都不少。主要是配菜、传菜环节全程自动化,节省了后厨的人力。
< class="pgc-img">>
△ 传菜机器人
2
海底捞并不是第一次试水智慧餐厅
看完这5大黑科技你有什么感受?
早在9月份海底捞上市时,首席战略官周兆呈在记者会上就透露,今年底会推出智慧餐厅,是海底捞联合松下研发出来的,从备餐到传菜,整个流程都是机器人来完成……此后,吃货和业内人士便都翘首以盼。
不过,这也并不是海底捞第一次试水智慧餐厅。
2016年,海底捞推出号称全国首家智能餐厅,客人在智能无人餐桌上自助点餐,可支持智能推荐,多人同时点菜,定制口味等多项功能。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这样的智能餐厅只是在点餐和结账环节上节省人力,噱头大于实用,所以,海底捞这款智能餐桌到今天都没有大规模的使用。
而这次的智慧餐厅是否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并普及,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海底捞对新技术的追逐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有业内人士评价说,海底捞一直是一家深藏不露的技术驱动型企业。
2010 年,海底捞就开启了外卖服务,IPad 点餐则是从 2011 年开始的。海底捞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海悦投资和科大讯飞旗下子公司共同投资了讯飞至悦。在之前的招股书中,海底捞透露了正在与讯飞至悦磋商定制智能订餐系统的初步发展计划。这项应用可以提高顾客体验与经营效率。
2015 年,海底捞还在北京上地开出了一家互联网线下体验店。尝试了一把传统餐饮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接下来,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都开出了某种程度上的智慧门店。
这次的新店,则可以看做是以往智慧门店的升级——一家前厅后厨都通过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的智慧餐厅。海底捞还在餐厅旁边的联合办公 Funwork 租下了十几个工位,让工作人员能够更方便地对餐厅状态进行监控。
3
为什么海底捞这么热衷“黑科技”?
为什么海底捞这么热衷新技术?
从始至今,如果梳理张勇的经营理念,我们会发现,海底捞热烈拥抱新技术不仅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也为了食品安全,更是为了改造餐饮这个传统产业。
在张勇看来,餐饮行业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技术,他曾经说:“我相信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带来的不应该是颠覆,应该是提高效率。移动互联网对于这个传统产业的改造应该是才开始。”
张勇也曾坦言,他很难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会按照流程去做。人有时候会犯一些错误,但是新技术的运用会解决一些问题。“当我们的厨房都是自动化生产,可以把现场管理的风险降到最低。当厨房里进的人很少的时候,老鼠也会进的很少。”
< class="pgc-img">>“如果把现场的管理控制住,再延续到生产环节,比如供应链,也可以实行相应的自动化生产,是否可以追溯到源头,我觉得这是个蛮大的挑战。”
而且,在业内人士看来,备菜、传菜这样机械系的工作越来越难招到合适稳定的人选,这为餐饮行业带来了巨大困扰,也让海底捞面临着无法稳定输出海底捞企业文化的局面。
在上市前的发售会上,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也明确指出,推出智慧餐厅,是为了提升后厨处理加工食材的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水平,提升新技术的应用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海底捞未来将从五个方面巩固核心竞争力,其中重要的两点,一是通过超级APP等新技术提升顾客满意度;二是应用最新技术走在中国技术最前沿,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上市集资的20%将用于开发新技术。
周兆呈说,海底捞没有把人员当作纯粹的成本概念。如果因为新技术的运用,减少了人员在相关岗位的使用,(那么)在服务方面就能够提供更多丰富体验的内容,把相关人员转化到为顾客提供丰富体验的岗位上去。“在海底捞内部,人员成本从来不应该从成本的角度去考虑,而恰恰是我们最宝贵的价值。”
< class="pgc-img">>由此可以看出,海底捞的人工智能战略是,机械的工作就交给机器来做,让服务员聚焦在以人为核心的服务上。
有业内评价说,对于做不成大家庭又不愿成为别人口中的“冰冷机器”的海底捞来说,“智能化”或许是一条明智的出路。
不过内参君更愿意理解为,餐饮智能化是行业趋势,即便海底捞不做,也有其他人会锲而不舍地去做,而现在,海底捞无疑是这个趋势的引领者。
写在最后的话。最近两年,智能无人餐厅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德克士、阿里、盒马鲜生、五芳斋、庆丰包子铺、百福等都开启了智慧餐厅的试验……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场景出现在我们身边,智能点餐、刷脸支付、无人餐桌等。
但此时我们也不应该忘了人人湘无人餐厅的结局。美国最早提出无人餐厅概念的 Eatsa,已经关闭了超过一半的门店。
人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引领他们进入智慧餐厅的原因。但智慧餐厅的本质绝对不是噱头,而是切切实实能解决问题,并且能给顾客带来愿意复购的美好体验。海底捞智慧餐厅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市一个月零两天后,海底捞再次吸引了全行业的目光,这次是因为它开出了一家十分硬核的智慧餐厅。
这家智慧餐厅位于北京中骏世界大厦地下一层,10月28日是它营业的第一天。
亿欧记者于当日午间11点到达这家智慧餐厅。即使暂时在百度地图上还搜不到这家餐厅,记者来到时门口也已有好几位“慕名而来”的食客,但被服务员一一拦下,原因是:今天接待已满。服务员告诉记者,10月28日试营业当天对就餐人数有所限流,因为在联调设备,不希望因此影响到顾客就餐。
“宁愿顾客吃不到,也不希望他们进来之后的体验不好。”海底捞首席信息官邵志东对亿欧说到。
用科技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在这家海底捞门店的入口处设有一块3D裸眼效果的LED屏,目的是为了达到和顾客更好的交互,亿欧探访当日,LED屏上显示的仅为“海底捞火锅”字样,今后,它还会承担与客户进行交互的职能,例如播放迎接顾客的欢迎语。
进门后是海底捞的等位区,这里的装潢和影院非常接近:一排排座位前方是一块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海底捞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游戏“吃货大作战”等客人在等位的同时可以通过海底捞app扫描二维码玩游戏。
用餐的前厅也和一般海底捞门店具有很大差异。不同海底捞传统的红黑配色,在1600平方米的餐厅内摆放的93张餐桌全部采用磨砂灰黑色的桌面,配以蓝色座椅,餐厅四周和天花板上用投影方式呈现出6个不同的主题,如热带雨林、梵高星空、蓝天白云等。海底捞将其称之为“沉浸式”就餐体验。
科技含量更多体现在后厨。消费者通过点餐Pad下单后,与前台点餐系统连接的自动出菜机就通过机械臂从菜品仓库中开始配菜,并通过传送带把菜品送至传菜口,再由传菜机器人或服务员将菜品送至相应的餐桌。
配菜机械臂:
海底捞的配菜机械臂是由松下和海底捞合资公司瀛海智能自动化研发打造的。在接到前台顾客的点餐需求后,机械臂就会通过餐盘底部的RFID芯片从菜品仓库中抓取相应的菜开始配菜。
但不同菜品所需要的储藏温度不同,有些菜品并不适合0—4度的低温,为了适应0-4的全程冷链,这里的菜品全部是成品菜,经过全程0—4度的冷链物流由中央厨房运送至门店。据海底捞智慧门店技术负责人朱孟仪介绍,这样做的原因也是为了将切菜、分装的环节提前至门店以外的中央厨房,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全程0—4度冷链配送的说法其实并不完全严谨,在菜品进出仓库、装卸的过程中会也会存在短暂的、不是0—4度的时间段,不过朱孟仪解释道,因为这一时间段较短,基本不会影响到菜品质量。
送餐机器人:
店内的送餐机器人共有6台。在机械臂配菜完毕后会将菜品放入传输带上送至传菜口,这时服务员会将菜品拆去保鲜包装,放在送餐机器人上并输入桌号,机器人会通过餐厅顶部的感应器行驶,把这些菜品送至餐桌。送餐机器人的外形并不像一个“人”,而是更像一个三层柜。如若在前进的过程遇到障碍,它会卖萌道:“请让一下;我要生气了;等下再和你合影……”
在系统设定中,送餐机器人的行进路径是靠右行驶,顾客和工作人员在餐厅内要时刻注意躲避传菜机器人,在这一点上往往会产生不便。
千人千味配锅机:
火锅底料对于味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满足顾客的对于口味的个性化需求,海底捞打造了“千人千味配锅机”,顾客在点餐Pad上对锅底的辣度、麻度、咸鲜度等进行选择后由配锅机配出,随后由传送机传出,由服务员上锅。这里要多说一句的是,火锅底料中类似于番茄、香菇之类的干料还是由后厨工作人员来添加。
此外,在顾客提交定制化锅底的需求后,系统会自动记录下这些需求,以后在其他海底捞门店用餐时,如果顾客的口味没有变,就无需再次选择。
据海底捞首席技术官邵志东透露,标准化的小料也在尝试中—上次调出的美味小料下次却无论如何也调不出了,这是很多人在吃火锅时遇到过的问题,因此海底捞在考虑生产搭配好的小料,将“好吃”标准化。
收餐机器人:
下图中的机器人是负责收餐的机器人,全店共有4台。
海底捞介绍道,在服务员收取餐桌上的餐具并清理掉残羹后,收餐机器人会将待清洗的盘子送至后厨清洗间。
配餐、传菜、配菜机器人为海底捞节省了人力成本。海底捞介绍道,和同等面积的传统门店相比,海底捞智慧餐厅的员工数可以从170-180人减少至130-150人,减少的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在后厨,前厅服务人员数量并未减少。
智慧后厨IKMS系统:
这家智慧餐厅的大脑在于“智慧后厨IKMS(Intelligent Kitchen Management System)系统”,在前端的显示里,它是两块大屏幕。
通过IKMS系统,海底捞可以对各个机器的运作情况、菜品的销售情况、库存、保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这一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WMS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店内所有的库存无论是菜品还是底料还是小吃,每一样的资料都存在在这个数据库中。
MES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例如,客人点单过后,库存还有多少,明天预计会有多少客人,还要去中央厨房配多少货,都由这一系统来执行。
EMS能源系统中:通过这一系统,海底捞可以对店内设备的用水、用电量进行监控,如果出现数据异常,则可持果索因。
海底捞这次对智慧餐厅的打造花费巨大,约为亿元。这不仅是海底捞探索食品安全的解决方案,也是节省人力成本的一种尝试。
目前来看,节省掉的人力成本在上亿投入面前还“不值得一提”,但在海底捞全球363家(数据截至2018年9月底)门店都采用这套系统的情况下,规模效应就将得到显现。事实上,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在海底捞智慧后厨IKMS系统中,这家门店被命名为智慧门店一店。
亿欧了解到,海底捞未来两家智慧餐厅也会开在北京,地点是王府井乐天银泰和首开福茂,最快将于明年开业;智慧餐厅海外首店将开在新加坡,开业时间最快在明年下半年,目前处于选址阶段。
“智慧”已从前厅延伸至后厨
如果因为新技术的运用,减少了人员在相关岗位的使用,(那么)在服务方面,我们能够提供更多丰富体验的内容,把相关人员转化到为顾客提供丰富体验的岗位上去。”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此前曾这样表示过,可见海底捞早有通过技术革新从而改进人力结构的考量。
从目前的模式来看,智慧餐厅的智慧核心在于降低人力成本,目前智慧餐厅的解决方案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的改造发生在前厅,通过手机点单、自助取餐柜、智能收银系统的改造,减少前厅的服务人员数量,同时缩短顾客的排队等候时间。五芳斋、味多美、包道等都有过这样的实践。据不完全统计,餐饮市场上大约有10%的商家如今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前厅智能化和信息化。
一类的改造发生在后厨,以海底捞智慧餐厅为例—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在后厨机械重复的环节用机器替代人工,从而在降低人员成本的同时,减少人与餐品的接触,最大程度地保证食品安全。
从品类上来看,改造前厅的智慧餐厅对应着快餐、简餐。这样的品类讲究的不是服务而是方便,满足的是日常三餐的消费需求;而海底捞所做的火锅,在品类上本就属于不需要厨师的一类,所以明显更适用于标准化、机械化操作的智慧后厨。
对顾客而言,智慧餐厅不同于以往的新奇就餐体验以及排队等候时间的缩短是吸引他们就餐的主要原因,甚至会有不少人因为“智慧餐厅”的title而慕名前来;而对餐饮品牌来说,在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且越来越高的现状下,运用科技手段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效率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实际上,在开出这家智慧餐厅之前,海底捞已经有过一些智能化的尝试,比如让顾客直接在桌面点单—但那次尝试并不算成功,因为需要通过顶层投影来实现,所以比较麻烦,并且从技术上来看也不是一次根本革新。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餐饮行业的发展,海底捞以此次的智慧餐厅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也试图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用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而从此举可以看到的是,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餐饮行业的智能化实践已经从前厅延伸到后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餐饮品牌做智慧餐厅是未来的大趋势。一方面的考量在于顾客的差异化体验,另一方面在于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对餐饮品牌来说,打造智慧后厨可以做到更多得标准化,避免员工的情绪化操作对服务质量的影响、对品牌的影响。
朱丹蓬同样强调,智慧餐厅只能叫做“锦上添花”,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智慧餐厅只是一种差异化的工具。”
海底捞的首家智慧餐厅实际运营状况究竟怎样,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无论如何,创新总是值得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