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的骑手、小哥和网约车司机有了专属的线上“食堂”——由该市总工会、市委组织部、市市监局等主办的“阳光工享家——暖‘新’十元餐厅”10月23日上线,经工会认证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天均可在合作商家购买一份10元~19元的特惠套餐。
10月23日,温州市总工会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市监局、饿了么温州分公司等联合主办的暖心工程“阳光工享家——暖‘新’十元餐厅”启动仪式举行。
据介绍,“十元餐厅”已在鹿城区试点,有214个实体商家加盟,合作平台依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员名单确认点餐者,由商户提供订制套餐,每餐不少于一荤三素,每日有多个套餐可选,每周定期上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通过工会官方微信公众号进入点单页面,选择所在位置3公里内的入驻商户下单,免费配送。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点单页面看到,“十元餐厅”的套餐多为10元,有披萨、炸鸡、面包、水饺、快餐、饮料等。
此前,市总工会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住房、就餐、维权、歇脚、充电”等关键小事进行问卷调查,有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对“就餐难、就餐贵”最为关切。
温州现有超过20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4月,当地出台《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十大举措》,围绕礼遇激励、规范用工、增强职业保障、增加住房供给、提供入学保障、解决生活难题、强化维权服务、打造服务阵地等,解决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如鼓励转岗创业就业,根据带动就业情况发放创业补贴;开发推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安新保”等新险种,每年赠送1万份互助保障险;探索缴纳住房公积金,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推动免费体检应享尽享等。除了上线“十元餐厅”,温州还将打造更多新就业群体进得来、经常来、有获得的户外劳动者驿站,提供遮风挡雨、歇脚热饭、充电补给的去处;加大帮扶力度,开展就业培训、技能提升;推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向新就业群体均等覆盖。
新闻 记者 殷诚聪 叶小西 视频 沈超奇
繁华都市中,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天风雨兼程奔波于大街小巷。
也许很多人只关注他们跑得“快不快”,但温州这座城市一直牵挂着他们过得“累不累”,吃得“好不好”。
10月23日下午,温州暖“新”行动又放“大招”——“阳光工享家—暖‘新’十元餐厅”正式上线。
借助网络平台专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十元餐”,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往后,温州的骑手、小哥和网约车师傅们通过“温州工会”公号验证身份后跳转至“饿了么”下单,就可以享用十元平价专享套餐。
十元钱,究竟能吃到什么?温州又是如何让暖“新”到“胃”的?
沈超奇 摄
“十元餐”,怎么来的?
“我来自安徽,名叫王远柱,今年33岁,原先在鞋厂上班,因为收入不高,就辞职做起外卖小哥。从业半年来,经常从上午10点工作到夜里12点,一个月跑2000多单,收入明显提高,月薪过万,但工作时间长且吃饭总是错过饭点,幸福感不强”。
这是温州市总工会联合“饿了么”平台对1000余名骑手进行问卷调查的其中一份答卷,也是温州瞄准需求痛点,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的写照。
近年来,新业态的兴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作为“用工大市”的温州,也在用力敞开“怀抱”,拥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努力为他们“想得更细一点、做得更多一点”。
今年五一前夕,温州发布《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十大举措》。这是国内首次专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定制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政策集成举措。
温州发布《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十大举措》
今年5月,温州首创5·28暖“新”日,首办暖“新”集市,首发暖“新”数字人民币红包,打造了跨界联动、双向奔赴的暖“新”盛会,在温州城内持续传递着温情与敬意。
今年7月以来,温州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迫切关注的“住房、就餐、维权、歇脚、充电”等关键小事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反馈,超过50%的骑手对“就餐难、就餐贵”最为关切。
确实,就像王远柱一样,温州有近2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天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为大家送餐出行提供便利,自己却每天遭遇用餐时间不固定、就餐消费成本高等诸多吃饭难题。
“我们希望借助数字化平台,为小哥们打造十元线上餐厅,给骑手们提供物美价廉的饭菜,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温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联合网络平台以及爱心商户进行共建,最大程度让利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他们带来平价、实惠的餐饮服务。
如何享用“十元餐”?
“一荤三素,营养均衡,关键只要十元,实在是太实惠了。”在暖“新”十元餐厅启动仪式上,95后骑手沈一凡算了一笔账,午餐晚餐都点暖“新”餐,每天能省十几元左右,这样一个月能省五百多。“这笔省下来的钱,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可观的。”沈一凡开心地对记者说。
金坚 摄
“小哥”的微笑背后,是总工会、平台企业以及爱心商户的“三向奔赴”。
“饿了么发挥第三方平台能动性,主动对接商户,并对加盟的餐饮品牌给予一定的补贴。”饿了么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开始主动响应的有圣比萨、优鲜趣、宝岛便当三家商户,他们均表示愿意平价或亏本价让利给小哥和师傅们。“小哥们这么辛苦,我们也很乐意为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圣比萨连锁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
紧接着一个月不到时间,响应暖“新”行动的商家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已有214家商户加入了“十元餐厅”。
10月23日,“阳光工享家—暖‘新’十元餐厅”正式启动上线后,温州鹿城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师傅只要通过“温州工会”公众号进行身份识别,即可登录“饿了么”平台点餐页面,就可以下单物美价廉的十元美食套餐。
记者打开点餐页面发现,商家们都拿出了招牌菜,通过大幅折扣优惠参与到暖“新”行动中,比如“圣比萨”平时卖30多元的7英寸披萨暖“新”价仅售10元;对外折后卖20.9元的“优鲜趣”一荤三素套餐同样10元即可下单等等。
“这些合作商户经过平台严格甄选,阳光厨房、食品安全等级、食安封签等都是入选的硬指标,确保小哥吃得安心,放心。”温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十元线上餐厅”为契机,温州市总工会还联合“饿了么”共同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1 X N”阵地体系,即:1个全市暖“新”中心, X个暖“新”之家, N个暖“新”基站。除了吃之外,还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充电难、喝水难、歇脚难、如厕难等问题。
打造暖“新”典范城市
“要将温州打造成最温暖、最有爱的新业态劳动者典范城市。”启动仪式上,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张洪国表示,下步,要“借”党政之力、“聚”社会之力、“强”工会之力,聚焦“急难愁盼”,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金坚 摄
张洪国表示,除了政府引导,也期待社会各界都能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同打造暖“新”之城。
如何“群策群力”,张洪国具体讲了三方面。
在职业保障上群策群力。继续放开社保、医保门槛,优化投保、赔付流程,针对性地开发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的险种和产品,为小哥安心工作保驾护航。
在阵地建设上群策群力。继续推广“工会 社会资源 公益”等阵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激活造血功能,打造更多新就业群体进得来、经常来、有获得的户外劳动者驿站,为小哥提供遮风挡雨、歇脚热饭、充电补给的好去处。
在暖“新”服务上群策群力。继续扩大关爱助困范围、加大帮扶力度,针对性开展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等服务,推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等向新就业群体均等覆盖,形成关心、认同、尊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10月24日出版的《浙江日报》对此进行报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源:温州新闻网
蒋培鑫在门店对员工培训时,示范油条制作过程
蒋培鑫和团队参加2022迎春慈善大宴
舌尖安整洁干净的门店
温州网讯 每天清晨,在市区“舌尖安”早餐门店,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包子新鲜出炉,给往来市民一天温暖的慰藉。
这份烟火气的背后,是一名残疾退役军人的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
蒋培鑫是一名退役伤残军人,也是一名党员。2020年5月,他来温创业,从负债几十万元到如今在市区开出20多家早餐门店,并帮助20多名低收入乡亲和战友来温创业,带动他们共同致富。
“我既是助人者,也是被帮助者,是温州这座城市给了我很多的爱和温暖。”蒋培鑫说。
大山里走出早餐创业者 疫情之下来温寻找商机
今年33岁的蒋培鑫是仙居县白塔镇岙里港村人,他自幼家境贫困,尝尽了生活苦楚。2007年12月,他应征入伍,在黑龙江边防部队服役,在一次训练中膝盖受伤,成了一名八级伤残军人。2012年,蒋培鑫退役。他与邻乡女子卢飞燕结为夫妻。卢家原是村里的低保户,卢飞燕父亲早逝,母亲眼睛失明,她的两个叔叔也是残疾孤寡老人。贫困的家庭让蒋培鑫不得不寻求生活出路。
“部队生活锻炼了我艰苦奋斗的军人意志,让我学会了在逆境中不放弃,不服输,勇于顽强拼搏。”蒋培鑫称。
仙居白塔镇有“小吃之乡”的美誉,在外面从事小吃、早餐生意的有3000多人。在姐姐的帮助下,2013年下半年,蒋培鑫到舟山市开了第一家早餐店,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他又开了一家机器人餐厅,因经验不足门店因此亏了钱。之后,他又先后去义乌、杭州、江西等地开店,并采取门店加盟的形式拓展市场,但因为没有管控好供应链和加盟标准,恰逢全国肉价上涨,门店经营不善,蒋培鑫因此背负了一身债务。
“这让我认识到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做品牌就是要做质量,诚信是企业的立根之本。”蒋培鑫说。早在之前,他就注册了“舌尖安”的早餐商标,寓意企业要注重“舌尖上的安全”,他决心要把早餐质量作为生意拓展的立根之本。
“我很早就听说温州是创业之都,所以就想来这座城市重新开始。”蒋培鑫介绍。尽管在疫情之下,2020年5月,他还是决定来温州寻找商机。来温之后,他创立了温州市时安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凭着在部队养成的钻研好学习惯,蒋培鑫把原本单调的早餐做成富有特色的多种味道,而且坚持使用好的原材料。2020年9月20日,他的第一家门店开在瓯海区娄桥街道,结果生意火爆。趁热打铁,蒋培鑫又连续开出第二家、第三家……
温州很有人情味 有着良好营商环境
“来温州后,我发现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无论创业氛围,还是营商环境都非常好。”蒋培鑫说,街头巷尾,很多便利店、小吃店都有自己的连锁品牌,“一名朋友告诉我,温州人有发现先机的能力,也有把品牌带到全国的能力,这改变了我创业观,也打开了我的经营思路。”
温州模式让蒋培鑫信心倍增,他利用赚到的资金,建立了标准化工厂。在经营模式上,他把早餐做成像奶茶店一样,打通前后端供应链,打造智能化高标准的工厂流水线,降低人工成本,保证食材供给安全,在温州市场打响了“舌尖安”品牌,目前已在市区开出了20多家加盟连锁店。
蒋培鑫说,温州的营商环境很好,也很有人情味,“我刚来温州时只有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十几万元,现在不仅还清了他们的钱,还在全市开设了多家连锁店,是温州这座城市,还有许许多多的热心朋友,给了我创业之路上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如企业界朋友冯亦璋和孙国清,将厂房租用给蒋培鑫生产,并给予他很多生意上的建议,瓯海区教育局得知他退役军人的身份,帮助解决了他孩子的读书就业问题等,展现了关爱和温度。
为了更好地回馈社会,蒋培鑫拿出自己的餐饮连锁品牌并免收加盟费,帮助许多生活就业困难的战友和老乡在温州开店,一起带动共同富裕。“早餐店成本低,只要能吃苦就能赚到钱。有些人没有开店本钱,我就借钱给他们。”蒋培鑫说。
帮助“低边户”来温创业 一起奔向共同富裕
吴勇建是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岙里港村的一个低保边缘户,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在蒋培鑫的帮助下,吴勇建在温州开了一间加盟早餐店,生意红红火火,摘掉了戴在头上多年的“低边户”帽子。
“老蒋是我的战友,也是一名热心人,来温州后,我的店面装修、餐厨设备都是他出钱出力帮我装的,还额外借了我10万元。”吴建勇说,蒋培鑫不求回报,就想帮他一把,如今门店年平均赢利在30万元到40万元之间,他用赚到的钱还清了家里欠的大部分债务,并已着手开第二家加盟店,想等生意再好一些,就把钱还给蒋培鑫。
除了吴建勇之外,蒋培鑫还帮助了近20名老乡和战友来温创业,带动就业100多人(加上他之前在舟山、义乌帮助创业就业的,共有近200人)。他们中,大多是“低边户”和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来温后,不少人赚到了钱,生意有了起色,还在温州置买了车子。
在加盟的连锁店中,蒋培鑫定了一个规矩:军人和烈军子女、劳模、伤残人士每天可以免费领取一杯豆浆,费用到公司统一结算。
蒋培鑫曾经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早些年他去江西出差时,因有急事拿着伤残军人证去火车站插队买票,却被人数落一通,内心五味杂陈。他认为国家如果没有军人的付出,就没有百姓的安宁生活,免费赠送一杯豆浆,就是提醒大家一定要尊重军人这个职业。
做好事的脚步不能停,今年1月,蒋培鑫从朋友那里听到了温州晚报等筹办慈善大宴的消息,决定拿出1万元捐赠慈善大宴,回报温州这座大爱之城。“我自己原本家境贫困,吃了不少苦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为共同富裕做一点贡献,也是责任所在。”蒋培鑫说。
明年,蒋培鑫打算在温州一共开出50家门店,同时他说自己要将公益慈善事业继续持续下去。“只要退役军人和困难群众有需要,欢迎他们跟我一起创业,我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将这条共富之路一直走下去。”蒋培鑫笑着表示。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