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捞首次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这一战略调整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可能意味着新的投资机遇。
加盟模式的引入将如何影响海底捞的股价和市场表现?海底捞此次调整经营模式,旨在通过加盟特许经营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这可能会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产生正面影响,进而影响其股价表现。
加盟模式下的质量控制和品牌管理对投资者而言是关键考量因素。海底捞承诺将对加盟商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品牌管理,以维持其服务品质。投资者需要关注公司在加盟扩张过程中如何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和服务质量,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影响公司的长期收益。
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宏观经济背景。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的增长和连锁化率的提升显示了整个行业的扩张态势。投资者在考虑海底捞的加盟模式时,应结合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评估加盟模式在行业中的可行性和盈利潜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为投资者提供了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分析。预计到2028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这一预测为投资者描绘了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投资者在评估海底捞加盟模式的同时,也应关注整个行业的增长潜力和市场机会。
加盟业务的持续性“内卷”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随着餐饮行业加盟业务的持续发展,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能够通过加盟模式有效扩张的品牌,以及这些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020年新开餐厅250万家,关店355万家,也就是说,每开1家店就有1.6家倒闭!
幸亏有911万家存量店铺托底,要不然大家吃饭都是问题!
其中,加盟店高达80%的倒闭率,责任重大!
加盟店倒闭率为什么如此之高,是加盟模式行不通,还是有人在故意割韭菜!
2020年,蜜雪冰城疯狂开放加盟店,门店数一举超过12000家,成为目前中国市值最高的茶饮品牌;
2017年主打加盟的绝味鸭脖,成功上市,市值500亿;
2020年,也是加盟模式的巴比馒头上市,市值100亿。
另外,全世界第一的快餐公司——麦当劳也是加盟模式!
因此,模式没有问题,那就是有人故意割韭菜了!
2017年,网红糕点鲍师傅,不堪快招公司侵权,从天图资本获得投资亿元,开始聘请专业律师打假团队,声讨北京易尚餐饮!
因为易尚餐饮,打着鲍师傅的旗号,在全国明目张胆的招商,几年内就发展了超过500家加盟店。
按照一家加盟店挣10万,5000万轻松落袋。
直到2019年末,鲍师傅才完全胜诉!
有意思的是,诉讼的两年,易尚餐饮也没有停止加盟,反而更为疯狂地收割!
有些加盟商提出质疑,易尚拿着商标证书,手指着身后近千家加盟合影,豪气地说:我们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不合法,证书哪来的,不合法能有这么多人加盟吗!
眼见为实,国家认证和客户见证,铁证如山,不信不行!
直到侵权店面被查封,有很多不明就里的加盟者,还以为加盟的是真鲍师傅!
除了鲍师傅,此类案件数不胜数!
网红奶茶鹿角巷,公司只开了14家直营店,结果,盗版鹿角巷超600家!
逼得公司特意发布声明。
< class="pgc-img">>不成想连官微都有盗版,官方一家说没有加盟,十家快招公司说有加盟!
< class="pgc-img">>真假美猴王,别说客户,如来也分不清!
< class="pgc-img">左图假,右图真,有区别吗!
>模仿品牌包装,只是快招公司,最基础的手段。
深谙人心,机关算尽才是核心!
之前,我服务一家小吃类餐饮客户,为此,特意到网上找正*鸡排了解加盟情况。
工作人员告诉说,他们有个牌子和正*鸡排是同一个老板,叫“炸鸡很*狂”。
广告极其诱惑:“0风险加盟”、“5个月回本“、”总部提供强有力支持“、”稳赚不赔!”
甚至宣传它们是国家扶持项目,可以凭借农村户口或者大专文凭给某某基金捐500块后减免加盟费5000元。
如果去南京公司考察,加盟成功后补贴2000元来回路费。
接下来,还细心地帮我计算投资回报率,随随便便下来一年轻松过50万,投入还不到5万。
简直把加盟客户的小心思拿捏得死死!
你担心品牌没实力,他告诉你是国家项目,而且和正新是同一个老板!
你担心成本高,他告诉你有补贴,投资少!
你担心不赚钱,摆着胸脯保证0风险,五个月回本,年入50万不是梦!
你担心没经验,他告诉你,不需要经验,傻瓜式操作,总部会派专人辅导!
如果你还犹豫,立马带到已经开的店面实际考察,保证人满为患,看得心花怒放!
等真加盟了,先收首批进货款,再收装修和设备费,押金多少也得交一点,搞个几十万收手。
之后,永不联系,自生自灭!
加盟模式本身是好的,可惜做加盟的人心术不正!
麦当劳做加盟能成功,首先经营理念就不一样。
麦当劳之前在美国公路开放了很多加盟店,但没过多久便主动赔偿收回店面!
< class="pgc-img">>因为公司发现,所有的公路店的客诉异常高,究其原因,社区店做熟人生意,老板会非常在意口碑,努力做好服务和产品。
而公路店,老板认为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出现了大量偷工减料,没有服务的情况!
麦当劳为了保护品牌,不得不高价收回店面!
一般一个快招公司最少几万个品牌,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品牌的得失!
说到底,快招公司卖的只是牌子,死一个大不了再推一个,反正有的是!
其次,因为不在乎品牌,品牌运营自然也谈不上!
蜜雪冰城加盟店很大一部分流量来自于线上,而线上由总部统一运营的;麦当劳更是直接托管经营,人员、运营全由总部承担,加盟商只需要出资!
这里面有个问题,既然加盟模式可以做到上市,为什么快招公司非得割韭菜赚快钱!
答案很简单,太难了!
号称餐饮翻台之王的海底捞,开店成功率最高95%,也就是说开100家店,会有5家失败!
倒闭的原因,与品牌自身无关,大家都是海底捞,选址、运营、营销没有任何区别,关键在于人!
店长决定业绩。
海底捞一直实行先有店长后有店的发展策略,坚持没有好店长宁愿不开店!
餐饮是一个看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的行业!
国家把餐饮业归为服务产业,误导了很多从业者,认为只要把服务、产品做好就能盈利!
想一想餐饮的工作流程,从买菜、洗菜、摘菜、切菜、炒菜、到最后出品,还有服务、营销、管理等等,如此长的流程,那里是服务行业,典型的产销一体型企业!
产销一体性企业要求老板具有整合上下游的能力。
走ABCDE复合模式
什么是ABCDE?
A——上游产业链:养殖、种植、人力
B——食品加工
C——品牌经营
D——供应链贸易
E——直营门店
例如,海底捞是食品加工+品牌+供应链贸易+直营门店。旗下有做供应链和食品加工的颐海、蜀海,直营门店和品牌海底捞、人力资源微海咨询。
哪怕不做大,只开一家店,老板最起码也要懂管理和营销。
因为,店面最基本的盈利模式,收入-成本=利润。
营销决定收入,管理控制成本!
仅管理就涉及薪酬、绩效、管控、晋升等等,营销更复杂了!
一个人要掌握如此专业且复杂的知识,谈何容易!
这才是导致中国餐饮关店率高的重要原因!
越是看似门槛低的行业,对人的要求其实越高!
好在中国人天生聪明,会走捷径。
既然餐饮如此复杂,自己一时半会搞不定,那还不如加盟一个品牌,用别人的模式、别人的产品、别人的品牌,赚自己的钱!
结果被割韭菜!
世界上最快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
有些人看透了加盟本质,知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加盟品牌能提供的只有两样,成熟的产品体系和品牌影响力,剩下的事情都要自己干!
所以,从一开始就不相信加盟包治百病。要么自己学习运营,要么拉人合伙经营。
总之,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那些,指望找到一个好牌子就发大财的,大概率会赔得很惨!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打铁尚需自身硬,赚钱还得靠自己!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现在有一种餐饮现象值得我们餐饮人注意!
有些做直营的老品牌,因为商业模式老化,重资产步履沉重的、经营已到临界点的、有可能快玩不下去了的,开始打加盟的主意了!”
这是“老孙话餐饮”公众号的创始人孙旭在微信群里发起的讨论!
那么,这批坚持做直营的一线餐饮品牌,掀起的这波“放加盟潮”,到底是割韭菜,还是直营路太难走?
< class="pgc-img">>直营的悲哀:
坚持10年,系统建好了,市场却没了
为什么这批直营老品牌,不在别的时候放加盟,偏偏在2018年、2019年放呢?
因为,这个时候全球经济下行,各行各业的生意都不好做,裁员潮袭来,老百姓口袋收紧,外出就餐的欲望就更弱了!餐饮越来越难做了!
< class="pgc-img">>这场裁员波及范围为全球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那些匠心做直营的,处境则更为艰难!
那些一直坚持直营的品牌,埋头把系统都做好了,完全具备了扩大规模的能力,但抬起头一看,却变天了:一方面是各种红利已消失、要面临全新的市场环境;一方面是重资产的直营模式太难太难,实在是走不动了!
最后,付出了很多心力,投入了很大的成本,最后发现自己的市场都没了!何其悲哉!
1、各种红利已过,做餐饮越来越难
把时间往回拨5-6年,餐饮企业还能赶上各种红利,但现在做餐饮已经没什么红利“可吃”了,全部要靠餐企踏踏实实的经营!
第一,进商场的红利;但现在商业综合体越来越多,甚至已经过剩,重庆某地段的商场已成了“鬼城”,而且商场的同质化也比较严重。
第二,外卖红利;外卖是一个烧出来的市场,所以平台刚起时,对商家有大量补助,吃了这波红利的商家,那时赚的盆满钵满,但现在商家做外卖,却是叫苦连连,有的更是亏得底裤都不剩。
第三,资本红利;前几年,经济大环境好,互联网餐饮也被炒得火热,大量资本涌入餐饮,根本“不缺钱”,如今经济下行,资方爸爸也要“过冬”。
第四,消费升级红利;应消费升级的潮流,很多企业还借此将客单价、营收都提高了,但在如今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学精了的消费者只愿意为“极致性价比”买单!
各种红利没有了,就相当于经济大环境变了,以前屡试不爽的招式、方法行不通了,面对全新的环境,餐饮老板全部都得推倒重来,一步步摸索!何其艰难!
< class="pgc-img">>2、直营模式太重,转变不灵活
经济下行,眼瞅着生意下滑却无可奈何,按一贯的直营方式扩张,却负担太重,资金链、现金链都会面临很大的考验,很有可能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
这主要是因为:
1)做直营,一般都想做品牌,至少要坚持5年10年,这背后需要很强的“配套设施”,人才、系统等等,很重。
2)养几百号、几千号人,不仅人工成本高,一年发千万的薪资,餐饮老板还要花费大量的心力,用于团队建设、管理等等,还是很重。
3)最最恐怖的是,出现尾大不掉,因为什么都要自己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团队臃肿,转变调整时没那么灵活,有的餐企甚至没有精力去应付市场,以至于,危机来的时候,餐企转变不成功,整个企业说没就没了。
< class="pgc-img">>3、加盟赚钱快,对直营企业的诱惑太大
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多年直营,却不赚钱,而做加盟的却可以在降低运维成本的情况下快速复制商业模式,率先抢占市场先机、抢占市场份额!
做加盟的现金流还很充足,加盟费、供应链费各种名目可收费。
而且从比例来看,加盟店的存活数可能比直营店还高,比如直营店5年开50家店,而加盟店可能1年就开500家店了,就算加盟店的存活率只有30%,也有150家店存活!
所以,很多坚持了多年直营的餐企,一看加盟店速度快、成本低、现金流充足,而资金辛辛苦苦运营的门店,却不赚钱,于是心理不平衡,苦苦坚持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于是,自己干脆也去开放加盟店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直营多年的品牌放加盟,却未必能成功
开直营店难,那就转加盟吧,可这也未必能成功!
直营有直营的逻辑,加盟有加盟的逻辑,一个慢生意,一个快生意,模式都不同,直营中途做加盟,做得不是自己擅长的事儿,未必能成功!
1、品类风口已过,再转加盟为时已晚
做直营的,都想做长久、想让品牌屹立不倒,但很常见的一个情况是,它的品类风口早就过了!
餐企要想做加盟,选择的品类要在风口上,还得是爆品,这样才能吸引加盟商。
品类一般都有生命周期,有红利期,成熟期,而直营做得是慢生意,加盟做得是快生意,模式不同,逻辑也不同,风口已经过了,才反应过来做加盟,恐怕就为时已晚了!
< class="pgc-img">>2、拼不过新品牌,还消耗了自身的势能
直营品牌中途做加盟,同样要和加盟市场上的那些新品牌相竞争!
那些新品牌,可能是模式新奇,也可能是品类处于风口,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盈利能力可能也很强!
但此时的直营品牌有什么呢?风口过了,模式也没那么新了,甚至商业模式已经老化了,品牌势能还有点儿掉头朝下,拿什么和新品牌竞争?可能只是徒然消耗品牌罢了。
即便这些直营品牌,还具备一定的实力,有加盟商愿意加盟,但它们面对的也是全新的、陌生的市场,而陌生市场就代表着风险。
一线餐饮品牌,未必适合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有的品牌在区域市场很好,来北京可能就被淘汰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直营or加盟只是手段,活下去最重要!
从上文来看,好像餐企一做了直营,就很难软着陆了!
其实加盟也好、直营也好,都是一种手段,活下去最重要!
一直坚持直营仍活得很好的品牌有,如海底捞、呷哺呷哺等;
靠加盟做出品牌,将品牌做大做强的也有,国外的品牌麦肯,国内的品牌华莱士、coco等。
如果品牌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或许可以尝试“曲线救国”!
直营、加盟没有好坏之分,餐饮的业态千千万,不管选哪个,都要切合餐饮的业态、品类、品牌的调性,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是正餐还是小吃、茶饮、快餐?比如与顾客接触点太多的、不好管控的,可能更适合直营,与顾客接触点少的、制定标准就可运转良好的,就用加盟。
最重要的是,不管坚持直营还是放加盟,都不能忘了餐饮的“根”,比如保证产品的品质、服务、用户体验等等,该走的路都要走踏实了,餐企才能走得长远!
本文来源:职业餐饮网,由餐饮界头条号整编报道,图片版权归来源处或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