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来临,不少老北京想起涮羊肉的风俗,在牛街聚宝源牛羊肉店,市民排起长队采购牛羊肉片。从今早开始聚宝源门口就迎来大量市民,队伍越排越长,市民热情高涨不惧寒风,店方也增加供应,一车一车运进肉品。不少市民一并购买蘸料,将老字号风味带回家享用。
原标题:初雪来临,北京牛街聚宝源牛羊肉店外排起长龙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邓伟
流程编辑:u004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文作者:silencesky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因为地方太大了,所以天南地北又根据物产和气候的不同,发展出不同的饮食流派。
就好比中餐在世界上叫的最响亮的料理方式:火锅 Hot Pot来说吧,这种我们古时称为“古董羹”的历史悠久的烹饪方式,目前已经形成了诸多流派。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北派火锅麻酱强,南派火锅辣出翔?
其实这个总结的也不完全,据《中国火锅大数据报告》,大众点评收录的火锅商户数量占全国餐饮商户比例达7.3%,高于江浙菜、川菜、粤菜、西餐等其他热门菜系占比。
然而,这个“火锅”类别里,可不仅仅只有南北两派,南派也不都是想重庆/四川火锅那样“辣出翔”,而是遗漏了一个“潮汕牛肉火锅”。
这也是最近非常受欢迎,红遍全国的火锅流派。
那么传统的南派和北派是什么呢?南派其实就是重庆和四川火锅(原来是一家,不过现在重庆直辖了,所以我们分开叫,而且即使是之前未分家的四川省,各地特色也均有不同),而北派呢,则是源自内蒙古的“炭火铜锅清汤涮”,也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随着清军入关的东北满族。
当然了,食物的起源和发展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这里我们不去追溯源头,来讲讲北派火锅目前的“扛把子”,曾经入选过“全国50大必吃餐厅”的北京牛街聚宝源。
这家就是传统的铜锅清汤涮羊肉。
< class="pgc-img">>回想我的饕餮生涯,以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下雪天里,找个有落地玻璃窗的火锅店,坐在窗边的位置,一边吃一边欣赏外边飘飞的鹅毛大雪。这是我记忆中最美的事情之一。
另外有关火锅的记忆,也是属于冬天的,要么就是平时的冬日里,在炉火上座个汤锅,喜欢吃的肉类蔬菜等食材都放入一锅炖,吃个肚儿圆的同时也从心头暖到脚底,当然这也算是比较简易的火锅方式,而到了过年的那几天,就会丰盛隆重起来,爷爷会拿出一年难得一见的老式铜火锅,在下面加上好的炭,再往锅里注入熬煮足足24小时的清鸡汤或者羊肉汤,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吃老式涮锅为主角,来完成一次美满的年夜饭。
当然了,以前只是在冬季盛行的火锅,现在由于空调的普及,让人们在炎热的夏季也能热火朝天的大快朵颐,已经没有了特殊的季节性,甚至很多人就喜欢在夏天吃火锅,图一个舒坦和爽快。
1??、牛街聚宝源 店面环境
要说聚宝源,还是得去牛街总店。这里品质最高。
什么?你说排队厉害?在北京哪家好吃的地方不排队你说?帝都居不易,吃也不易。
< class="pgc-img">>在牛街主干道上,店面还是挺大的。
< class="pgc-img">>旁边的胡同名字挺有意思。
< class="pgc-img">>旁边有个清真超市,售卖各种美食。你们感受下这个排队,每个窗口前都是排的长队。
< class="pgc-img">>聚宝源门脸比较小,里面也是人潮汹涌。
< class="pgc-img">>到的时候是中午1点钟,先取号,来感受下。。。。。。前面105桌而已。
< class="pgc-img">>2??、牛街小吃
好吧好吧,在排队的时间里也不能浪费,楼主带大家看看来北京不可错过的“牛街小吃”
在聚宝源旁边就是个超市,里面售卖各种民族美食和特色产品。
这里面都有什么呢?
牛肉包子、糖卷、白记年糕、叶甑糕、炸松肉、江米年糕、黄米面年糕、糖耳朵、酱牛肉、烧饼夹肉、奶油炸糕、冰糖葫芦等等等等,太多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进了超市里面也是玻璃窗,能看到整个操作间以及里面忙碌的售货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传说中的冰糖葫芦。
一层有众多糕点老字号,二层则是美食城,出售各种地道的清真美食现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聚宝源的对面,仍然是排长队的景象,尤其是这家“宫廷香酥牛肉饼”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大块的酱羊腱子和羊排。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羊蹄
< class="pgc-img">>各种包子、糕饼类小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炸丸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包括旁边的“洪记小吃店”,也是排长龙。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牛街路口对面有个小公园,也可以歇歇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聚宝源正门脸旁边,是卖涮羊肉的,专门给北京人提供片好的羊肉片,这边也是排队。。。
< class="pgc-img">>3??、进店开吃
大概一个多小时之后,约莫着时间差不多了,回到聚宝源门口,发现排队的人不降反增。
< class="pgc-img">>好吧,进店找个座位先坐着歇歇脚。
< class="pgc-img">>门厅里贴着店铺曾经获得的各种荣誉,包括点评必吃榜单2017年度北京必吃餐厅,以及全国50大必吃餐厅。
话说能进全国50大,不管有没有水份,还是值得体验一下的。
当然啦,牛街聚宝源本身口碑也长期在线,在北京涮羊肉界也是一哥的存在,唯一能拿来相比的,也就南门涮肉和满恒记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大快朵颐,也是不好受啊,好在刚才已经在周边小吃搜刮了一顿,稍微填补了下肚子的空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终于轮到我了,被服务员带到2楼大厅入座,中间还有这么一个小池子。
< class="pgc-img">>点菜单。
< class="pgc-img">>一看就是用了很久的老式铜火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最先上来的,自然是蒜泥香油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桌上有辣子、醋和牙签。
< class="pgc-img">>化开的香油碟。
< class="pgc-img">>麻酱碟
< class="pgc-img">>糖蒜,这个也是涮锅必备了。聚宝源的糖蒜造型还算比较优美,味道也是相当不错。
< class="pgc-img">>5??、一品烧饼
2元/个
大受好评的小食,基本进店是必点的。
个头不大,其貌不扬,然而制作方法比较奇特,层层香酥,一口咬下去甚至会有一种势如破竹、横扫千军的快感。
里面饼皮和馅料可以说是层层叠叠,椒盐味、芝麻香,应该还有一点点肉馅,混杂在一起,酥脆中透着绵软,带来强烈的满足感。
据说这烧饼原来还是限量出售的,来了不一定能吃得到,现在是敞开供应了,看很多人打包十几个带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虽然主要是吃肉,但是也不能没一点蔬菜。
你们认识这两种是啥蔬菜么?低难度看图猜菜来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6??、精品羊肉
38元/份
一般来说这个是必点的基础款,上来摆成一个心型。
肉片比较薄,比较大,颜色鲜亮,瘦肉为主,有少许肥肉边,看上去还是不错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下锅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粘到内侧的锅壁上去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7??、水晶山楂
15元/份
要说起老北京的味道,肯定和山楂也脱不开关系,太多北京小吃里有山楂参与其中了。
这款水晶山楂,其实可以看作山楂果冻,用去核的大山楂熬煮之后,在模具里凝固成块状。
酸度和甜度都比较低,凉甜清爽,在吃肉的间隙用来清口还是不错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8??、现炸松肉
22元/份
这有是一种北京特色的小吃了,没尝试过的建议点一份,其他地方很难吃到。
这个原料呢,是用牛里脊的瘦肉,剁成肉馅,加土豆泥混合均匀,再裹在油豆腐皮里,炸出来,调味是五香口,外酥里嫩,鲜香不腻,刚炸出来最好吃,冷食口感也下降不大,作为下酒菜和小零食都是极好的。
基本每次去北京,都会当手信带回来慢慢吃。
这个应该是喜欢炸物的都会爱上的小吃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9??、麻豆腐
15元/份
这又是一道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北京特色菜,不过呢。。。应该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的习惯,作为吃货的角度,值得尝试一下,反正才15元,不过这一大盘很难有人全部吃得下。
豆汁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作为“最难喝”的北京特色,已经名声在外了。
而麻豆腐是什么东西呢?说白了比豆汁更豆汁,是豆汁的副产品。
此物出自旧京的粉房。粉房原来是出产粉皮淀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随碾随加水,同时这豆子就分成了三种东西。
顶细的成了豆浆,是正品,用来做淀粉;顶稀的成了汁儿,即是豆汁;中间一层稠糊凝滞的暗绿色粉浆,装入布袋加热一煮,滤去水份,就是麻豆腐。
麻豆腐拿来炒,就成了这道菜。
为了让这个下脚料变得能吃,老北京也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炒麻豆腐的时候一定要用羊尾油来炒而不是猪肉、猪油。因为麻豆腐以绿豆渣为原料多少有些豆腥味,羊尾油则略膻,腥者为鱼,膻者为羊,鱼羊者为鲜也。
其他的,就是要加雪里蕻和黄豆酱来调味,这个麻豆腐有种和豆汁近似的酸酵味,一般人可能吃不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0??、高钙羊肉
38元/份
这种其实就是在羊肉片中加入了一点脆骨,一起切出来,带点骨头嘛,美其名曰高钙。
抛开营养成份的方面不谈,这种高钙羊肉在口感上确实有独到之处,一片涮来,羊肉片的鲜嫩绵软搭配细弱好嚼的脆骨,味觉层次是丰富很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1??、手切鲜羊肉
40元/份
如果说上面几种羊肉,在全国的火锅店比如海底捞之类,都能吃到,代表不了北京特色,那么下面这种“手切鲜羊肉”则是代表了北京清汤涮羊肉的“面子和尊严”。
有个小视频是专门讲这个手切羊肉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不过讲真,我感觉聚宝源的羊肉比视频里的200多年历史的“一条龙饭庄”更好,难怪后者现在不景气了。
和牛排一样,原切的,总是最好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2??、烤羊肉串
8元/串
这个就算了,不算坑,但味道和口感都是一般,不如外面的烤串摊子。
< class="pgc-img">>1??3??、鲜牛百叶
45元/份
份量、品相、口感都不错,刀工均匀,涮个几秒就能吃,又脆又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总结
作为一直超高人气的“全国50大必吃餐厅”之一,牛街聚宝源还是非常值得去体验一次的,人均不贵,100出头就能吃个爽利通透。
必点的羊肉,就是楼主文中这三种,也有人推荐太阳肉,说好的,不过楼主去的时候没了。
必点的小吃,一品烧饼、水晶山楂和松肉。
至于麻豆腐,这个看你想不想尝试了。
至于蘸碟和配菜,麻酱料和糖蒜是必须的,蒜泥料嘛这个看你喜好。
在来一罐酸梅汤,基本齐活。
毕竟是北派火锅的扛把子,业界标杆,即使排队也是能值回票价的。
希望本文能对值友们有所帮助,谢谢观赏!
如果觉得不错,还请点赞、收藏、打赏+评论来一套哈,谢谢支持!
><>早就听说过牛街的“聚宝源”,来清真超市买东西时也看到过此店的排队盛况,今年开斋节正好来牛街看回民过年,就计划去尝一尝这传说中的北京第一涮肉
涮肉就是涮羊肉,据说起源于元朝,清朝经过康熙皇帝的“千叟宴”后由宫廷流入民间,从此成为市井的主流饮食
涮羊肉是老北京人吃火锅的同义词,一说到涮羊肉,必定会脑补出一幅画面:一口烧着木炭的铜锅热气蒸腾,几盘肉、菜环绕锅边,三五友人边吃边聊,这真是冬日绝美的一幕了
在涮羊肉的行业竞争中,回民馆子因为信仰及饮食的特殊性对牛羊肉类更加精益求精,从而慢慢胜出,并将这一美食发扬光大。“聚宝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卖牛羊肉起家,开店后生意爆满,至今已有3家店
晚间到达牛街北口老店时,店外已坐了几排等位的客人,从大众点评上排号,发现南口新店排队的人少一些,就溜达着过去南口店了
等了十几分钟就排到了,大厅人声鼎沸,服务员们穿梭着,一派繁忙,有时服务跟不上也是能理解的。点了手切鲜羊肉、太阳肉、羊上脑、毛肚、骨髓、豆腐拼盘、蔬菜拼盘、菌菇拼盘、小料、烧饼、水晶山楂、酸梅汤
- 手切鲜羊肉
招牌菜,肉切得厚,口味也厚重,肉质紧实腥膻淡,肉香绵长,可以不蘸酱直接吃,如果肉切薄些应该能增几分嫩,名不虚传,建议必点
- 羊肉片(太阳肉、羊上脑)
过沸水即变色,3次过水就可以吃了,冷冻肉片需要蘸酱,口感较鲜肉逊色很多
- 毛肚
很新鲜,脆爽弹牙,涮3-5秒即可,过之即老
- 骨髓
需要煮久一点,也不怕煮过了,越熟越好吃,软软的,面面的
- 拼四宝
除去鲜豆腐、冻豆腐外,还有酸菜和粉丝,鲜豆腐软嫩,冻豆腐吸饱酱汁,配着肉一起吃口感丰富,再来一口酸菜解腻,这招减肥慎用,因为太容易吃多了
- 蔬菜拼盘
清汤锅底,一定要涮叶菜,绿绿得捞出来,看着都清新
- 菌菇拼盘
有金针菇、平菇、香菇三种,其中金针菇可属火锅万能标配,涮红油锅底或清汤锅底各有风味;平菇更适合红油锅底,香菇更适合炒菜
- 小料
麻酱、香菜、糖蒜,此为涮羊肉老3样,麻酱味厚酱薄、加些韭菜花最好,香菜一可以去膻提香、二因其性寒可以中和性温的羊肉;糖蒜多选用秋蒜,拿白醋和白糖浸泡而成,辣味减轻、辛热之性缓和,火旺之人也可食用,好的糖蒜口味酸甜清脆,解腻开胃。聚宝源的小料整体过关
- 烧饼
小个儿的,可以按个要,刚出锅的最好吃,我就赶上了。外壳酥脆,满满的芝麻,口口掉渣,松软的内里分层均匀、散发着麻酱的浓香味,一口饼,一口肉,满足得不要不要的;如果上来的是温的、凉的就会大大影响口感了
- 水晶山楂
老少皆宜,果冻闪闪亮亮,山楂酸酸甜甜,开胃消食均可
- 酸梅汤
吃涮锅必喝冷饮,这酸梅汤凉度是够了,口味一般,明显是酸梅晶冲调出来的。可以尝试北冰洋汽水
你说我吃的是涮羊肉?
而我说我吃的是源远深厚的京味文化;
我站在高楼栉比大厦林立的都市北京,
看到的却常常是青砖灰墙的古都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