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奶茶?哪个含糖高
在如今这个饮品盛行的时代,奶茶和果茶无疑是许多人的心头好。然而,当我们在享受它们带来的美味和愉悦时,或许很少有人关注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含糖量。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数据对比,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果茶的含糖量竟然比奶茶还要高。但请别误会,这并不是要对果茶进行批判或者指责,而是希望以一种理性和温和的方式来探讨这个现象。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含糖量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一款饮品的好坏。果茶之所以会有较高的含糖量,其中有一些客观的原因。水果本身就含有天然的糖分,而在制作果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口感的浓郁和平衡,往往需要添加额外的糖分来突出水果的风味。此外,为了延长果茶的保存期限和保持稳定的品质,也可能会使用一些含糖的添加剂。
然而,奶茶的含糖量相对较低,并非意味着它就绝对健康。许多奶茶中含有大量的奶精和高热量的成分,如果过量饮用,同样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所以,当我们了解到果茶含糖量较高这个事实时,并不是要否定果茶的存在价值。相反,这是一个提醒我们更加关注饮食健康、合理选择饮品的契机。对于那些热爱果茶的朋友们,我们可以尝试一些调整和改进。比如,选择低糖或者无糖的果茶选项,或者在家中自己制作,控制水果和糖分的比例,既能享受果茶的美味,又能减少糖分的摄入。
同时,饮品店也可以在产品研发和推广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提供更多低糖、健康的果茶品种,并且在菜单上明确标注每种饮品的糖分含量和营养成分,让消费者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我们也要认识到,享受美食和饮品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完全杜绝并不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关键在于适度和平衡。无论是果茶还是奶茶,偶尔的品尝可以带来满足和快乐,但过量则可能影响健康。
最后,希望大家在追求美味的同时,也能关注自己的身体需求,用一种更加智慧和健康的方式来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口甜蜜。让果茶和奶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而不是健康的隐患。
017年8月,上海消保委就曾对多家“网红”奶茶店展开比较试验,结果令人震惊:试验对比显示,含糖量最高的奶茶竟等于14块方糖!
试验显示,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介于每杯11~62g之间,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g,都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的25g以下。
如今,随着年轻人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家为了养生、美容等原因都需要抗糖,所以每次想点奶茶时就会犹豫。于是乎,为了照顾大家追求的“减糖低脂”,各大奶茶店也在不断改变,推出了无糖、三分糖、五分糖等不同甜度的选择。
八分糖比全糖还甜?
关于这些甜度的区分,最近上海消保委又专门去做了一次暗访,结果发现,因为奶茶加糖是完全手工操作,所以误差较大且参差不齐。
有些品牌的八分糖甚至超过了全糖的含糖量,比如说湊湊经典奶茶,商家标示的含糖量比例为0:30%:50%:80%:100%,而实际测出的含糖量比例为0:43%:68%:122%:100%,八分糖含糖量高于了全糖。
除此之外,对于相同标示甜度的不同品牌奶茶中的含糖量也完全不同,有些标示三分糖的比别家七分糖更甜,而有些五分糖比别家的三分含糖还少。比如,一点点和湊湊的三分超过了COCO、KOI、茶桔便、贡茶和悸动的七分;贡茶的七分比许多品牌的五分甚至三分还含糖少。
检测人员称,现在大多数奶茶店不再用白砂糖熬糖浆,基本都直接用各类糖浆。其中,果葡糖浆就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糖浆,它能增加饮品的甜蜜感,但不会掩盖本身的风味。过量摄入果葡糖浆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如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糖等疾病时,应减少或避免食用果葡糖浆。
由此可见,即使是同样的奶茶,其中的含糖量以及甜味剂也是完全不同的,单从商家给出的甜度来选择,可能会有误解。如果大家觉得口感差不多的话,建议还是选择含糖量低的品牌。
由于奶茶含糖量缺乏客观标准,不管如何区分,都有很强的随意性。如果在糖的使用上仅是靠消费者口感进行一一感受,必然会产生消费纠纷。商家需尽可能地在含糖量或甜味剂的使用上予以清晰化和标准化。对于消费者来说,清晰明确的标准才能使他们在选择饮品以及甜度时更准确。
“无糖”奶茶并非真无糖
奶茶中含有一定量的糖,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以一杯大杯三分甜的奶茶(约450毫升)计算,摄入的总含糖量在14克—36克之间,几乎满足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每日推荐量。经营者宣称的“无糖”“不另外加糖”并非完全无糖,而是指在现制过程中不额外加糖,这不能排除原料中含糖量过高的可能性。有糖摄入量控制需求的消费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和儿童,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饮用奶茶。
如果实在喜欢,可以在家自制奶茶。
准备好水、奶和茶叶,将奶在锅里加水烧开,放入1汤匙茶叶(茶叶量根据自己喜好调整),浸泡2~5分钟,滤掉茶叶留茶汤,倒入3/4杯纯牛奶,重新加热煮沸(避免牛奶焦糊),可以加入少量糖调味,这样传统奶茶就大功告成了。自己做出来的奶茶,虽然蛋白质和钙含量与牛奶相比减少了一半,但只要不添加大量的糖,也算是一种健康的饮品。
在时间上,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医学院硕士顾中一建议,摄入奶茶适合在两餐之间,因为这时候正是血糖相对比较低的时候,或者安排在剧烈运动后,这样可以为肌肉补充糖分、蛋白质和电解质,抵消奶茶的副作用。另外考虑到奶茶中有咖啡因,喝的时候要小心它对睡眠的影响。
食品安全博士、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则认为,想要健康地喝奶茶,不用纠结于“一天喝一杯”或“几天喝一杯”的频率,重要的是控制总的糖摄入量,不能喝了奶茶还惦记冰激凌、蛋糕、曲奇、巧克力等甜食。“这是总体上的控制,享受甜味的同时要懂得取舍。我们本身的膳食模式是比(在意)某一样具体食物更重要的。”
你喝奶茶喜欢几分糖?
来源: 央视网
<>段时间,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掀起了一股奶茶狂潮,不少人都表示要去奶茶店打卡,"致敬"爱喝奶茶的周董。
同样要去奶茶店"打卡"的还有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但是他们并不是来带头"腐败"的,而是为了解决众多消费者对奶茶的疑惑:奶茶真的会导致人长胖吗?糖份含量是多少?有没有用糖精?奶茶用的是牛奶还是奶精?珍珠里有没有塑料成份?
在这个调查中,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选取了喜茶、一点点、米芝莲、大卡司、COCO都可、KOI、奈雪の茶、台盖、YO!Tea有茶、维星共十个品牌的奶茶,主要检测指标为"总糖、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塑化剂、反式脂肪酸和咖啡因"。
< class="pgc-img">>先来看看总糖的情况,受检的10杯奶茶每杯奶茶的总糖值约为26.6-60.9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的糖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计算,那么我们有可能喝一杯奶茶就已经超过标准了。
< class="pgc-img">>所以奶茶喝多了真的是会导致人长胖的。而患有糖尿病、血糖偏高的人就更要注意了,尽量少喝奶茶,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如果实在想喝点什么,那就喝水,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不仅健康,而且含有多种有益元素的水,比如说采自天山北麓乌孙山脉的岩石裂隙自涌水——乌孙山泉。
它天然健康,几乎没有有害元素。而且,它富含人体需要的矿物元素,包括锶、镁、钙、钾、硫酸盐、碳酸氢根、偏硅酸等,均对人体十分有益。
< class="pgc-img">>其中"锶"是我们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人体所有组织都有"锶"。这种矿物元素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组成部分,还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肝脏细胞的损伤等,是人体保持健康的重要矿物元素。而在乌孙山泉中,锶含量高达1.0~1.6mg/L,是不可多得的"富锶弱碱"水。
< class="pgc-img">>而奶茶不如"水"健康的另一个原因是其中含有咖啡因。众所周知,咖啡因是一种刺激中枢神经兴奋的物质,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喝了奶茶晚上会睡不着觉,其实就是咖啡因作祟。
检测结果显示,10杯奶茶都含有咖啡因,其中含量最高的一杯为522mg/kg(换算成365mg/杯)。而功能饮料红牛的咖啡因含量约为50mg,那喝下一杯咖啡因含量最高的奶茶,就相当于喝了7罐红牛的咖啡因。
< class="pgc-img">>对于大众非常关注的奶茶是使否用了奶精、糖精等对身体有害的添加剂,以及珍珠是否有塑料成份的问题,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也给了大家一个满意答复。
从检测结果来看,10款奶茶都没有检测出反式脂肪酸、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塑化剂,都符合我国关于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的公告里的要求。
也就是说,这十款奶茶在用料上基本上符合规范,没有使用糖精、奶精,珍珠里也不含有塑料,基本上符合大众对于奶茶"尽可能纯天然"的要求。
总体来说,这10款奶茶在添加剂方面都符合国家规定,但是在糖份、咖啡因等含量上明显高于人体每天摄入的需求,真的不能天天喝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