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包装费刺客”又引发网友热议。
近日,消费者周先生在网上爆料称,自己在霸王茶姬官方小程序上购买了6杯奶茶外卖到家,
结果看订单时发现被商家收取了6元的包装费,
包装费按照杯数来累加计费,但实际上6杯奶茶只装了2个包装袋。
购买4杯霸王茶姬奶茶,需支付4元包装费
周先生质疑称,一个包装袋可以装4杯奶茶,但实际上包装费却按照杯数来收,这样很不合理。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过霸王茶姬外卖点单的包装费问题。
有消费者表示,自己此前在霸王茶姬小程序上订了19杯奶茶,结账时发现需要支付19元包装费,
而实际送到时只有5个包装袋,这让她非常不能理解,
“在现场买茶饮包装袋都是免费给的,外卖就收那么多。”
有网友称19杯奶茶被收取19元包装费。
网上也有网友认为,霸王茶姬这样默认“按杯收取”包装费,有“打闷包”之嫌。
对此,1月9日,记者致电霸王茶姬,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称,
堂食会赠送包装袋,但小程序外卖点单时收取的“包装费”实际上是保温袋费用,
“包装费不是按杯收取的,而是按保温袋收取。我们的保温袋大小不同,价格也不同,单杯保温袋1元、双杯保温袋2元、四杯保温袋4元,所以平摊下来刚好是一元一杯,让大家误以为是按杯收取。”
她表示,外卖保温袋收取标准全国都是统一的,也在小程序上进行了价格公示。
对于消费者质疑19杯奶茶仅使用了5个保温袋,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5个应该使用的4杯装大保温袋,如果消费者希望一杯一袋,也可以在下单的时候进行备注。
记者在霸王茶姬小程序中看到,在“保温袋”一栏中分别标注了单杯保温袋、双杯保温袋、四杯保温袋的价格,杯数不同,保温袋的大小也不同。
霸王茶姬小程序中显示的保温袋收费。
此外,记者打开奶茶小程序的点单页面,也注明了“包装费¥1”。
霸王茶姬包装费说明
随后,记者打开某团购App发现,同样的霸王茶姬门店,大杯桂馥兰香售价22元,但打包费也是1元/份。
据了解,外卖平台要收包装费这事不止一天两天了,
不过对于奶茶外卖很多人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按袋子收费,尤其是秋冬季节,很多奶茶店都是会有保温袋的选项,
但是,按杯收费确实很难理解,毕竟在店里消费的时候,同样是外带也是不需要收取包装费的。
随后,记者又尝试在多家奶茶小程序上进行点单,看看其他品牌的奶茶的包装费是否还需单独收费。
“一点点”在官方小程序下单,选择外卖或自取均不收取包装费(普通纸袋),但在外卖平台上同样是按照1元一杯收费,提供的是保温袋。
“茶百道”目前只有外卖平台能点外卖,外卖平台会收取0.6元一杯的打包费。
“喜茶”小程序和外卖平台也是按照杯数收取,1元一杯,小程序平台也有说明:按照“每件商品收取1元”的标准收费。
“奈雪的茶”小程序下单可以不收取包装费,但是如果需要保温袋的话可以自行勾选,也是1元一杯。
“蜜雪冰城”目前在小程序和外卖平台上都是收取0.6元一杯的打包费。
据悉,目前不少奶茶品牌的外卖都有相应的包装费,但部分品牌的包装费并非强制收取。
只有奶茶的包装袋是“单独加价”吗?
根据此前报道,1月3日,也有不少网友发现,盒马线上订单开始收取包装费,引发热议。
记者打开盒马app测试发现,在济南一家盒马下单线上采购,在付款时,和以往不同的是,结账付款时多出一个1元的包装费。
那么,商家该不该在包装袋上再“单独收费”?
湖北维力律师事务所杨旸律师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奈雪的茶可自选是否使用保温袋
外卖收取不合理的包装费,涉嫌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他同时认为,商家想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这一初衷值得肯定。
但消费者有权享受公平的购物体验,商家应该给顾客决定购买或不购买该保温袋的选择余地。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湾财社、东方财经、新浪微博、网友评论等
齐鲁壹点内容中心出品
两天,多位上海市民反映收到团购的一点点奶茶,发现杯上贴纸显示为杭州门店制作,且距离制作时间已过去长达数个小时,担心“隔夜”奶茶食品安全。
图说:团购群内有顾客称于5月2日才收到前一天生产的奶茶。图源:受访者(本文除特殊说明外,图源均为受访者。)
此前,网上还有市民晒出自己团购的一点点奶茶照片,甚至早于“一点点”奶茶品牌母公司——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获得保供企业证明的4月27日。
针对一点点团购的诸多乱象,其官方微信公号昨晚发布了《致点粉的一封信》,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团购一点点的非法链接,出现异地采购的一点点奶茶售卖等现象,“我们在得知这个消息也是惊掉了下巴。”
那么,这样带有食品安全及防疫隐患的乱象到底从何而来?又是谁在纵容这样这样的乱象?
声称“官方”的团长:盲盒奶茶涨价50%,订单涉及金额30余万元
“小区里一些邻居一直说想喝奶茶,我正好看到有这个渠道,就自告奋勇当了团长。”杨浦区居民张紫(化名)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没想到第一次当团长就遇到这件事,好在收到了退款。”
图说:1点点盲盒奶茶团购,每杯21元。
4月30日,张紫所在的小区居民成团购买了200杯一点点“盲盒”奶茶——没有太多供选择的品种,只有乌龙奶茶加2种随机配料,5分糖去冰,每杯21元。“其实原价只要14元,加价了50%。”
“中午11点59分截团,然后我在快团团的小程序里把地址、数量报了上去,也把钱打了过去。”
张紫参加的一点点奶茶团购是由一个微信名为“空气311”的团长发布的,群内有上海各个小区的奶茶团长。“大家都叫她毛团长,她建了很多一点点奶茶团购群,我在4群。”
张紫说:“她在微信群中发布的信息和言论令大家觉得她就是一点点奶茶的。”
跟团成功后,张紫当时收到的回复是5月2日-3日收到货,奶茶当天现做。“她也说明了奶茶差不多从制作到收到需要6个小时,口感可能不是很好,能接受的就买。”
4月30号当天就有团长收到了一点点奶茶并发布了照片,这给张紫吃了一颗定心丸,她觉得毛团长这个渠道还是比较可靠的。
“大家对毛团长还是蛮信任的,群里面也比较安静,都很期待奶茶,只有新进群的团长会问一下问题。”
根据当时快团团小程序所显示的订单数,毛团长那几日至少接了1.6万余单奶茶订单,涉及金额为33万余元。
昨天,接了其中400单奶茶订单的1点点杭州太合商业中心店长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由于订单数量大,他们给予了这位“神秘顾客”一定的优惠。
由此可见,毛团长每杯奶茶不仅仅赚7元,1.6万单的奶茶盈利就能达到10万余元。
不匹配的司机与通行证:不认识团长,从没送过奶茶
参团之前,张紫在微信群中要求查看保供资质与通行证等证件,“毕竟疫情期间,安全保障还是很重要的,我也是团长,不希望大家吃出问题来”。
之后,毛团长的确在群中发了“一点点”奶茶品牌母公司——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保供企业证明,以及保供配送人员通行证与生活物资保障通行证。
不过,保供配送人员通行证显示该司机所属企业为一家知名乳业企业,与一点点没有关系,有效配送范围为上海市;生活物资保障通行证显示车辆往返目的地为上海市内,有效期至4月。
另外,2张通行证上的司机并非同一人。
东方网·纵相新闻拨打生活物资保障通行证上司机电话号,对方明确表示自己为上海诚实果品有限公司员工,没有送过奶茶,也不认识毛团长。“我每到一个小区都会拍一下通行证给居委会,很有可能这个图片被冒用了。”
凌晨时分,小区团长们收到跨省“隔夜”奶茶
4月30日,几百人的团购群内还在讨论着即将在“五一节”喝上奶茶的喜悦。
仅仅1天后,奶茶团购群内开始出现了不一样的气氛,各个小区的团长们也没想到居然会在凌晨时分收到跨省“隔夜”奶茶。
5月1日下午,毛团长在群内称“由于假期路上盘查多,所以比预计的时间要往后最晚的想。我们一点点已经在拼命地做,拼命地送。预计今晚6-10点前会完全送完。”
因为一杯奶茶而望眼欲穿的团长们一等就等到了凌晨时分。
“我所在的4群团长第一批收到奶茶的已经是5月2日了,接着有人发现收到的奶茶是杭州制作的。”
张紫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这不是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了。跨省的奶茶,制作者有没有核酸阴性报告我们都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手,有没有问题?这奶茶我是不敢喝了,马上申请退款。”
“实话实说,我们申请退款她都很痛快地把钱退给我们了。”
昨天,制作奶茶的一点点杭州太合商业中心店与墩祥街店员工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表示各接了400单,是其他店做不了周边门店一起分着做的,“对方是在杭州下订单,来店里取货的,我们不知道是送到上海去的。”
店员表示,奶茶6-8小时内都可以饮用,隔夜肯定不能喝,“其实5月2日收到就不应该喝了。”
奶茶应该在多久内喝完?能不能喝一天?
此前,上海市消保委对市面上4款不具名品牌奶茶抽样测试后发现,即使是没有开封的奶茶,菌落总数也会随时间推移成倍增长。如一款奥利奥蛋糕奶茶,在室温26℃环境下,2小时菌落总数为48000 CFU/mL,4小时达到150000 CFU/mL,6小时达到230000 CFU/mL。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还提示:奶茶包装上写的“请于2小时内饮用”是从奶茶制作完成时开始计算,而非送达时间,还需注意外卖30-50分钟的时间差。
上海一家一点点相邻店铺注册电话与毛团长手机号一致
此外,张紫还发现毛团长发布的一份收货名单上显示取货地址为“徐汇区肇嘉浜路261-1,一点点奶茶。”
肇嘉浜路261-1室确为一点点奶茶肇嘉浜路店。巧合的是,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发现,毛团长的手机号与上海市徐汇区某食品经营部电话相同,而该经营部位于肇嘉浜路261-2室,成立于2019年8月。
昨天晚上,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来到肇嘉浜路一点点门店,其隔壁的栗小二烤红薯即为261-2号,两家店铺上的卷帘门上仍有封条,按规定说明尚处在不能营业的状态,但封条均被人为揭开过,说明卷帘门曾经被拉开过。
图说:一点点奶茶肇嘉浜路店位于肇嘉浜路261-2室,相邻店铺地址注册为上海市徐汇区某食品经营部。
对此,附近店铺的员工告诉记者,1点点奶茶店最近几日确实有人员进出过,相邻店铺此前店名也确为某食品经营部的名字。
不过,一位正在附近休息的外卖员告诉纵相新闻,一点点从封控至今尚未出现在外卖平台上,也就是说还没有开展过零售业务。
图说:奶茶店相邻店铺此前招牌。 图源 网络
“大家觉得这就有点夸张了,就在群里讨论,也一直问毛团长,她就是不回复。”
张紫说,很久之后毛团长就大家收到杭州奶茶这件事作了解释,也在快团团小程序上审核通过了大家的退款。
“这次有司机不小心混搭的不同容量的杯子和配送给其它地区的货物混淆了,有些人收到的可能是早上日期的产品,大家请自行处理扔掉再找我退款或者补发。”
5月3日凌晨,毛团长解散了多个一点点奶茶团购群,并声称“本群为私人建群,发布的广告与一点点官方无关。”
然而,就在几天前,当群内有人询问其是否代表官方时,毛团长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多次拨打毛团长手机号,均无人接听。截至发稿前,记者再次拨打该手机号,提示为空号。
张紫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目前一些还未退款的团长们自发组建了维权群。
“恢复营业准备”的一点点“惊掉下巴”:有人分享奶茶的快乐,有人求团购资源
昨天晚上,一点点奶茶官方微信公号发布《致点粉的一封信》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团购一点点的非法链接,异地采购一点点奶茶售卖。无饮品标签、涂改标签的一点点奶茶,购买来源不明。
“我们在得知这个消息也是惊掉了下巴,特此澄清与提醒。”
一点点表示,特殊时期,高价倒卖物资为法律所不容,也与一点点管理规定相违。异地采购配送时间长、饮品保存不当容易产生变质现象,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请大家慎选合规购买渠道。
信中还称,一点点准备着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饮品与服务,“按照上海相关疫情期间的规定,进行有序恢复营业准备。”
不过,近期网上已有不少上海市民发照片称“喝上了一点点奶茶”,有的甚至早于“一点点”奶茶品牌母公司——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获得保供企业证明的4月27日。
图源:网络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发现,很多上海市民并非通过直接的官方途径购买1点点奶茶,而是中间“过了好几手”。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有的上海市民称认识的跑腿外卖员有渠道购买,有的则称小区里有一点点员工。一位“黄牛”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他也不知道手上的1点点来自上海哪家门店,35元一杯再加跑腿费,“一个大团长每天下单几百单分给我们的。”
与此同时,网络上也有许多上海市民在“跪求”奶茶团购资源与联系方式。
当前大量上海市民团购到的奶茶出自哪些店铺?这些多人经手过的奶茶是否存有安全隐患?截至发稿前,记者多次拨打“一点点”奶茶品牌母公司——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电话,均无人接听。
无论如何,在拿到保供证明之前就有一点点奶茶流入市场,甚至出现跨省隔夜奶茶,一点点的母公司不应该袖手旁观,东方网·纵相新闻也将持续关注此事。
近,针对“1点点奶茶异地团购”,1点点官方发布声明,提示购买来源不明奶茶的风险,称上海地区正有序恢复营业准备。
此前,申城上千位“团长”加入多个“1点点奶茶上海团购团长群”微信群,群主以不同的理由多次推迟原定下午配送的近8000杯奶茶,不少在次日凌晨才收到奶茶的“团长”发现,收到的奶茶由杭州市多家1点点门店制作,最早的制作时间距离收货时间相差近24小时。
尽管如此,记者发现网上和社区群里仍有不少人在“吆喝”1点点奶茶团购,但与之前相比,纷纷打出“本地奶茶”的招牌,在团购入群审核方面也“警惕”了许多,一些奶茶的标签也“失踪”了。
1点点声明:惊掉了下巴,特此澄清与提醒
5月1日,群主以不同的理由多次推迟原定下午配送的近8000杯奶茶,不少在次日凌晨才收到奶茶的“团长”发现,收到的奶茶由杭州市多家1点点门店制作,最早的制作时间距离收货时间相差近24小时,收到的奶茶规格也和订购时有所出入。
1点点奶茶在官微发表了声明,提示消费者团购非法链接和异地购买奶茶的风险。
有顾客喝吐了,有热心团长无奈退款
一名5月2日凌晨收到1点点奶茶的网友表示,自己喝完不到三分钟就在床尾垃圾桶吐干净了,一看杯盖贴纸,5.1日凌晨5点出单于千岛湖银泰店,距离此处353公里。
有杨浦区的网友表示,团购的奶茶比预计推迟了两天,一看是从杭州运来的。
也有顾客收到了1点点奶茶后,发现没有标签,十分犹豫。“感觉100%微生物超标喝了拉肚子。”
另一方面,对于网友有“晒”1点点奶茶团购的网友,下面的跟帖无不一长串回复,询问团购联系方式。
5月2日凌晨,“1点点奶茶上海团购团长总群”在受到团长们的质疑和退单要求时,群主直接解散了该群。
22岁的考研女生被封在家一个月,为了吃上自己想吃的东西,先后帮社区居民组团了麦当劳、1点点。在四天前收到1点点时,还非常开心地晒单。随后“异地奶茶”事件曝光,她表示“我被卷入8000杯奶茶事件了,连夜退款,目前没有可靠的1点点渠道。”
门店全部“休息中”,团长却承诺本地出品
今天,记者致电宝山月浦镇一家1点点店铺,店长告诉记者,店内目前尚未复工。“这个要看街道的政策,我这边不让开,肯定就不做。”
4月26日,曾有网友晒出三林地区门店制作的1点点奶茶,称团购获得。目前那家店铺也显示为歇业状态。
在“异地团购”奶茶发酵后,记者注意到,不少仍在做1点点团购生意的团发起人将重点放在了“本地产”,但却无一不对生产店铺遮遮掩掩,他们放出来的图片要么看不清顶部标签,要么索性没有标签。
在一则昨日发起的社区团购中,团长承诺奶茶来自宝山。网上另有招揽生意呼吁网友加群的团长也称,静安、浦东已有1点点复工,但对于“请问哪家店”“有没有联系方式”的咨询则完全不搭理。
此外,对于新入群者的审核也在收紧。在一个杨浦区1点点奶茶团购群中,对于非首批下单的社区居民即使入群也会被清出。“团长的渠道是私人的,要互相非常信任的才能参团。”一名团长助理这样表示。
在祝桥镇、唐镇等地,也有人称附近1点点可团购,但需要上门自提。对于这类“团购资源”,统一看护得很紧,不随意与陌生网友分享。
另一方面,在1点点官方微信小程序中,可见上海地区的近60家门店统一显示为“休息中”。1点点最近官方声明也称,按照上海相关疫情期间的规定,进行有序恢复营业准备。
市消保委提醒:没开封的奶茶,时间长了菌落也成倍增长
上海市消保委的微信团队专门测试显示,喝过的奶茶,以菌落总数为例,随着时间的推移,燕麦奶杨枝甘露增长速度最快,2个小时的菌落总数是3300CFU/mL,4小时达到了65000CFU/mL,6小时达到了120000 CFU/mL。
而用料更加复杂的奥利奥蛋糕奶茶、波霸奶茶数值更高。奥利奥蛋糕奶茶4小时菌落总数达到了290000CFU/mL,6小时达到了610000CFU/mL。波霸奶茶4小时菌落总数达到了350000CFU/mL,6小时达到了380000CFU/mL。
测试也发现,用料相对清淡的饮品,菌落总数相对少一些, 比如霸气葡萄玉油柑,2个小时的菌落总数是2700 CFU/mL,4小时达到了3100CFU/mL,6小时达到了6100 CFU/mL。
即使是没有开封的奶茶,菌落也是成倍增长的。比如奥利奥蛋糕奶茶2小时菌落总数达到了48000CFU/mL,4小时达到了150000CFU/mL,6小时达到了230000CFU/mL。燕麦奶杨枝甘露增长速度最快,2个小时的菌落总数是2700CFU/mL,4小时达到了81000CFU/mL,6小时达到了95000CFU/mL。
测试里提到的2小时、4小时、6小时都是按照送达时间来计算的。奶茶是放在办公室空调环境中,室温26℃。市消保委提醒,奶茶包装上写的“请于2小时内饮用”是从奶茶制作完成时开始计算,而不是从送达时间开始计算的。大家还得注意奶茶的制作时间。一般来说,外卖送奶茶会有30-50分钟的时间差。
记者手记:没有明确来源的奶茶,真的敢喝吗?
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消保委和1点点官方都进行了提示,坊间团购1点点之风仍不止。这其中或许有“路道粗”的团长能从没有对外公开正式复工的1点点正牌门店拿到货源,但作为下单的顾客,不仅要忍受加价,对奶茶也完全无法进行食品安全上的监督。
一些在网上晒单的“顾客”,一边说自己团到了靠谱的本地产奶茶,一边积极拉人入群,但对奶茶具体来源讳莫如深。在“异地奶茶”受到关注的如今,许多“晒单”的奶茶已不见标签痕迹。
何况1点点官方也提到,“无饮品标签”“涂改标签”“购买来源不明”的奶茶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