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
今年春节档真是令人颤抖,中国影市连续创下多个票房纪录,到20日晚9点,5天票房已破50亿。
《唐人街探案2》
今年春节档真是令人颤抖,中国影市连续创下多个票房纪录,到昨晚9点,5天票房已破50亿。“四大金刚”《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西游记女儿国》《红海行动》,确实名不虚传,九成以上的排片占比挟裹影市,一举将上周票房拉至36.31亿的高位,创下中国影史周末票房新纪录。
《唐探2》昨跻身“四大金刚”之首
来几组细化的票房数据振奋一下:大年初一大盘最终报收12.64亿,登顶全球单日单市场票房冠军;春节档前三天正值周末,三天累计票房32.07亿,登顶全球单市场周末票房冠军。
其中,《捉妖记2》分别拿下大年初一、初二单日冠军,成为“四大金刚”中最快破10亿的电影,首周累计11.82亿。《唐人街探案2》凭借更好口碑在初三逆袭,登顶日冠,到初五晚,《唐人街探案2》的总票房为15.55亿,已超过《捉妖记2》的15.40亿。
最有意思的是,原本第二梯队的《红海行动》在昨天,开始向第一梯队进攻,排片占比在第二名了。原先势头最猛的《捉妖记2》有些后继乏力,有观众说续作剧情太过低幼,堪称“捉妖记外传”,第一部挖的坑一个都没填。而《西游记女儿国》则因为节奏慢、笑点少、剧情简单等被一部分观众诟病说“别再毁西游记IP”了。
三部续作还会继续出续作
《唐探2》的成绩是意料中的,它是专为春节档定制的,笑点与悬疑推理破案相结合,满足更广泛层面的观众。《唐探2》中颇具“美国特色”的连环杀人案,又有纯正的东方特质,比如《道德经》、五行、八卦等元素,导演兼编剧陈思诚的脑洞开得很大。《唐探2》也特地设置了很多笑点,挠得你不得不笑,比如王宝强、刘昊然、肖央的护士装造型,简直让人不忍直视地笑成猪叫。再比如,王宝强在酒吧被黑社会老大搂着跳了一段《粉红色的回忆》舞蹈,也是全场大笑。
看完这“四大金刚”也会发现,其中的三大续作还会继续出续作,比如《西游记女儿国》下一站是火焰山;《唐探2》下一站是日本东京,据说第一部的张子枫和潘粤明要回归;《捉妖记2》中井柏然寻爹,还没寻到,人妖两界的和谐还没达成。
多说一句
神了,还是疯了?
好电影才是硬通货
之前业内预测春节档将超60亿,几乎已成定局。记者打开专业票房统计APP,看着“四大金刚”顺位实时变化,以及数据的实时更新,就跟看股票大盘似的,特别刺激。看着这巨额的数字,就连普通观众都在说这是疯了还是神了,毕竟这几天,到影城排队,甚至买不到票,就是他们的经历。
其实对照来看,今年可以说是近几年来的最强春节档了,大部分以喜剧为主,但类型更多元,魔幻特效、军事题材、亲子类型,为春节阖家团圆、朋友聚会提供了不同选择。记者在影院就看到了很多家庭组合,其中成年人带年迈父母的也特别多,一年中,老年人能有闲情闲心地看一场电影的,大概也就是春节了。
新兴公司不断加入参投好电影,电影人也加倍努力呈现好电影,这种现象才是良性的。《红海行动》目前豆瓣打分最高8.5,《唐探2》第二,是7.3,韩寒看完这两部高分电影后的感慨很有启发,“以后中国电影的一类大档期,就将是硬货的天下,偷偷摸摸进村放枪不行了,浑水摸鱼心存侥幸也不行了,甚至强者王者发挥稍失常都不行了。好电影就是硬通货,观众只喜欢带感的好电影。”确实是这样,管它神了还是疯了,好电影才能陪我们度过美好的时光,让我们出电影院带着感叹和微笑。
“非常不春节”的《红海行动》完美逆袭
女性观众也主动“自来水”
《红海行动》是“四大金刚”中逆袭最突出的一部 ,几乎复制了当年《湄公河行动》的曲线。因是战争题材,记者提前看内部场时其实是抱着看《战狼2》的心态去的,结果却被从头到尾的战争场景,以及满屏的大尺度血腥场景惊呆,这显然与春节气氛不搭。但没想到,靠着“自来水”刷屏,目前排片占比从第四蹿到了第二,到昨晚,5天票房已破9亿。另外,记者也无意中在片头字幕中发现,江苏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是《红海行动》的联合出品方之一,该片可谓是“江苏参与制造”了。
至少五场写实的硬战戏“燃”炸了
《红海行动》展现了海上突击、营救人质、巷战、爆破、拆弹、狙击手对决、坦克大战、无人机攻击、翼装飞行等一系列超高难度的精确作战方式。别说是尿点,就连喘气都顾不上来。片长138分钟中设置了超过5场的重头战争戏,真的没时间废话。很多网友说,这些战争戏非常写实。
尤其是正反两派的狙击手对决,让很多观众捂着眼缝看,不得不说,反派中那位少年狙击手演得特别好,稚气中带着老练阴狠,一个自幼在战场上长大的少年杀手形象非常鲜明,网友送他绰号“一只耳”,跟《湄公河行动》中吸毒娃娃军的设置很像。最重头的一场营救戏,堪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蛟龙突击队8人潜入150名敌军看守的小镇,要营救一名中国女同胞并解救20多名人质。这段戏,从匕首到手枪、冲锋枪、榴弹炮到坦克,场面很残酷,也很惨烈血腥,有两位队友不幸身亡。
“大国重器”临沂舰令人兴奋
该片得到中国海军的大力支持,其中临沂号导弹护卫舰更是参与了不少的戏份,片方的宣传语是,“造价14亿,27天陪着剧组拍摄”。据悉,临沂舰为054型导弹护卫舰,具备较强的远程警戒及防空反舰作战能力。该舰排水量达4000吨,最高航速达27节,续航距离达4000海里。全舰装备一门76毫米主炮、2部4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器、32单元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2部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器、2座7管近防炮和2部6管火箭深弹发射器。舰尾的直升机库可以搭载一架直9舰载反潜直升机。片中有不少展现临沂舰的镜头,配上大气磅礴的音乐,观众们看到这里,很难不激动。为了展现它的厉害,也特地设置了一段它的反恐作战戏。
很多女性观众也主动成为“自来水”
因为场面够硬,战争场景够真实,很受男性观众喜欢,有意思的是,记者发现很多女性观众也主动成为“自来水”,甚至二刷。很多网友很感慨地表示,中国终于也拍了一部类似《黑鹰坠落》这样的硬片。很多人点赞说,电影没有吹嘘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团队作战,显得更加真实和残酷。
这必须说到蛟龙突击队,从各种公开的信息可以得知,“蛟龙突击队”是中国海军的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主要执行配合海上作战集团和其他作战集团,也可以单独实施特种作战,他们的使命是执行侦察、引导、破袭、营救、护航、反恐等任务。由于面临的作战环境可能更为苛刻,所以“蛟龙突击队”队员都必须拥有空中、陆地、海上和水下四栖渗透突击作战和海上反恐作战能力。
在电影中,小分队8名成员都是主角,分别是队长、狙击手、狙击手观察员、爆破手、两名机枪手、医疗兵、通信兵,陆海空各项技能都有所展示。
江苏造
早就有拍海军题材 电影的打算
记者在电影放映前的字幕上看到了联合出品方之一是江苏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上该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杨波进行采访。杨波告诉记者,其实江苏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公司,2016年底时,公司就开始跟进《红海行动》这个项目,那会还没开始拍摄。该片2017年7月拍摄完毕,“本来准备2017年国庆上映的,但一直没剪好,12月才剪辑完成。原先片长是四个半小时,硬剪成现在的138分钟,最后圣诞档也没赶上,只能在春节上映了。”
杨波说,大家都知道《红海行动》是在摩洛哥拍摄的,因为也门的气候地貌与摩洛哥很接近。国内部分有在湛江取景拍摄的,他们还去探班过,上了临沂舰,见到了张涵予。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参投这个项目,杨波告诉记者,这类题材符合如今的市场需求,《红海行动》复刻了我国首次武装撤侨的过程,是当下中国强国强军进程的艺术还原和真实体现。他还透露,其实2013年时他就想拍一部中国海军题材的电影,当时没有撤侨,有亚丁湾护航,找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老师写了本子,片名都取好了,叫《深蓝深蓝》,但后来因为客观原因,这个项目推进缓慢,如今投资了《红海行动》,从他个人角度来说,也是了了一个心愿。扬子晚报记者 孔小平
+1
近,宜兴成功上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此次入选,标志着宜兴正从单一景区旅游时代向“多点开花”全域旅游时代迈进,散落在宜兴各处的旅游资源被有机串联。据统计,去年宜兴旅游产业全年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8.4%。
宜兴旅游以宜南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优势,通过多年的发展积淀,山区旅游将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品质提升,引导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前不久,投资2亿元的竹海富陶温泉度假酒店正式运营,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在温泉度假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仅是湖 镇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景区旅游、“深氧3H生活”品牌建设到如今旅游小镇的打造,湖 镇坚持与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有较强竞争力的央企或上市公司对接,将项目引进作为补齐发展短板的首要任务。围绕发展定位,该镇引进九如城深氧旅居中心、揽云谷、唐贡茶文化村等康体养生类、文化创意类等补链型项目15个,点燃旅游发展新“爆点”,全年旅游接待人次与综合收入年平均增幅30%。据了解,目前宜兴在建旅游项目有27个,其中24个集中在宜南山区,为产业发展积蓄了能量。
宜南山区以项目助推旅游提档升级,平原地区却是凭着特色打开了出路。周铁镇的古镇文化、丁蜀镇的陶文化、芳桥街道的目连文化……近年来,宜兴涌现出了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位于宜兴西部圩区的徐舍镇算是一个“后起之秀”,它尝试以点带面,以新农村典型美栖村为例,开拓旅游新模式。“没有‘天生丽质’,靠什么吸引游客?”徐舍镇党委书记林启中给出答案,“文化!做旅游若没有内涵积淀自然走不长。”调查发现,美栖村与花的渊源早在八百年前建村起就开始了,那时村里不但到处是木樨树,而且逢年过节都有扎花灯的习俗。在这样的背景下,村里利用150亩荒田打造了七彩花田,并推出“花田灯海艺术节”,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叫卖”旅游资源。别致的田野灯光秀吸引了15万人次前去观看,带动旅游收入200多万元。乘着这股劲儿,该镇将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穿插其中,推出“莓好时光采摘游”、“鲜美徐舍咩咩芳庄羊肉季”等主题活动,散落在各村的资源被有效盘活整合。眼下,该镇已做好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发展乡村游纳入村(社区)年度重点工作考核,着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蒋梦蝶)
中国的西北
有这样一所大学
有人说,她是“兰州避暑大学”
因为她的夏天
满30℃减10℃
(真有这么夸张吗?不信你自己来感受一下)
有人说,她是“全国最甜的大学”
因为这里早晚温差大
瓜果甜人也甜
有人说,宿舍里“一床被子盖四季”
冬季屋内有暖气
夏季乘凉好惬意
在日夜奔流的黄河上游的岸边
有这样一个地方
也许你未曾到访
却心驰神往
她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兰州大学!
兰大,是好大学该有的模样
有人说兰州大学是
“性价比”最高的“985高校”
这样说,或许看轻了
这所大学对于
古丝绸之路重镇兰州
和祖国大西北的重要意义
有人说兰大很“江湖”
其实,这里是求知探索的“江湖”
在兰大
每栋楼都有一个充满“江湖气”的名字
昆仑堂、天山堂、祁连堂
观云楼、齐云楼、飞云楼
......
这正体现了兰大人
虽居西北
却胸怀天下的抱负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
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在兰大这随处可栖的“江湖”有了追风逐梦的骁勇每个人都是英雄
那么,什么是好大学该有的模样?
恰如一位兰大人所说:
世间的大学有千所万所
能接纳你的大学,才是好大学
兰大,俘获了你的心和胃
给你猜个字谜
谜面就是“兰大”
也许你早已猜透
谜底就是“美”
兰+大=美
这正是“兰大为美”的内涵
确实如此
在兰大
你会遇见诸多美好
你能遇见最美的爱情
不信?
你看这里的树
都是爱你的样子
有人说
兰大人的结婚率
或许是全国“985”高校中最高的
听说有的学校(校区)男女比例9:1
而兰大的男女比例约为1:1
当然,你也别太“天真”
以为兰大的高结婚率是因为均衡的性别比
其实,兰大人找对象“主要看气质”
看你有没有兰大人
坚守奋斗、矢志不渝的气质
在大学最美好的时光
遇见最美好的你
余生
请多多关照
兰大校友胡学平、许平平夫妇
当然,在兰大
还有更美好的爱情
那便是以身许国
两人相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建功立业
在兰大
还能遇见美好的食物
兰大的食堂俘获了你的味蕾
照顾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每一个胃
丹桂苑、新竹苑、芝兰苑
光听这食堂的名字
是不是就觉得好吃
在兰大
没有什么是一碗牛肉面不能解决的
如果还不行
那就再来一碗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汤清、萝卜白、辣油红
蒜苗香菜绿、面黄
一定要齐齐整整
少一样都不行
(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实物可能比看着更好吃)
这几天
兰大还上新了纯手工的校庆月饼
你看这月饼,多圆
你看这手工,多精致
光看这颜值就让人口水直流
兰大有太多美好
现在如此
过去也是
兰州大学历史沿革图(来源:兰州大学博物馆)
兰大,一回首便是百十年
推开岁月层层掩映的门扉
回头一望
便是已历经了110年的风尘
至公堂屹立至今
见证着大学之道的源远流长
时间回溯到1909年
那时她有一个颇为古朴的名字——
也正是这所学堂的建立标志着
1928年她改名为
1945年经调整
设立了“国立兰州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她改为现名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兰州大学就有
1995年美国《科学》杂志评出
中国十三所最杰出大学
兰州大学排名第六
被称为“兰大现象”
兰大生物系学生在操作电子显微镜
2017年入选
4个一流学科入选
2017年,兰州大学举行“双一流”建设讲述会
黄河水日夜奔涌
逝者如斯
从萃英门到盘旋路
从城关校区到榆中校区
岁月改变了很多但一百一十载的独树一帜
依然如故
兰大,独树一帜,诲人不倦
兰大
或许是全国高校中
为数不多的校训中嵌入人名的
“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的校训
源于一位兰大老校长的名字
他就是辛树帜
辛树帜
辛树帜
高瞻远瞩
爱才惜才
知树人大计
将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江隆基
三年困难时期
有一个人从北大来到了兰大
并带领兰大
走进了“黄金时代”
这个人就是江隆基
有人说
他对于兰州大学的贡献
“犹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
铸剑强国,核以道和
兰大是我国最早的
核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向我国核工业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
徐躬耦
徐躬耦
在祖国需要的时候
来到条件艰苦的西北,来到兰大
建立了理论物理、无线电电子学、
磁学、半导体等专业
促进了祖国核科学事业的发展
任继周
任继周
是中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
他十分关注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呼吁重视农业发展的伦理问题
95岁高龄
70年潜心研究
为几代兰大人的坚守
做出了跨越半个世纪的表率
李吉均
在兰大
有这样一位“白马王子”
曾经梦想“骑着白马为祖国探矿”
他就是李吉均院士
他是我国著名的地理与地貌学家
他先后培养出
包括秦大河、姚檀栋、陈发虎
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
百余名高层次地学人才
更值得一提的是
自1977年以来兰大本科校友已有
提到大西北,就不得不说敦煌
敦煌学的研究与文物保护
怎能少得了兰大教师、校友的身影
樊锦诗、齐陈骏、郑炳林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有这样一批人:
名誉所长“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原所长齐陈骏
现任所长郑炳林
……
他们情系西北,梦牵敦煌
改变了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
一百一十年
一代代兰大人
兰大人有骨气
兰大人有信仰
千年金城,丝路重镇黄河匆匆流过带走了金戈铁马
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
兰大从未改变奋斗的姿态
走过了一百一十载风雨历程的兰大
正值最好的年华
今天
是兰州大学110岁生日
芳华百十载,悠悠岁月长
百十载自强不息
新时代独树一帜
岁月不老
兰大依然风华正茂
初心不变
兰大始终坚守奋斗
关于兰大的故事
并没有讲完
我们正期待着下一个兰大故事
也期待着新一代兰大人的回答
兰大为美
祝福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