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雨静
如果有什么能让上海居民在工作日的早晨十点便到商场大排长队——大白兔奶糖的快闪奶茶店大概是其中一个。
5月29日,大白兔母公司冠生园食品在官方微信宣布,即将在上海凯德晶萃广场开出首家官方授权“大白兔奶茶店”,这家奶茶店与奶茶连锁快乐柠檬联合开出,营业时间仅有5月29日到8月18日的三个月。
在官方发布的照片中,这些奶茶的外包装和打包盒都被做成了大白兔奶糖的样子,看起来复古又可爱。店内菜单上共有6款饮品,都有大白兔奶糖的味道——比如大白兔爱柠檬、大白兔晶球奶茶、大白兔提拉米苏奶茶等等,价位在19元至30元之间。
我们在开业第二天的5月30日下午便去凯德晶萃探店。没想到大白兔奶茶店的消息传播的如此之快,尽管是个平凡的周四下午,大白兔奶茶店所在的商场3楼中庭还是曲折地排了好几个弯,其中有不少年轻大学生男女,在社交媒体看到消息后便迅速赶来。
当时的排队等待时间为4小时,周边已经有零星几个黄牛在小声贩卖,单杯加价60元。这个售价不算贵,只是我当时计划第二天在商场开业前来排队,便没从黄牛那购买。
没想到,这一念之差居然成了执念的开始。
第二天9点45分,我准时在凯德晶萃开业前15分钟站到了商场门外。当时门口已经零星排了一条队伍,除了带孩子来散步的家长,其他人看起来都是我的竞争对手——没人对话,男男女女都紧张地盯着门口准备开门的保安。
10点,商场准时开门了。几乎是一瞬间,身后的几个男女便狂奔入商场,眼看着他们超过我在手扶梯上飞奔,“大白兔奶茶店不至于火成这样吧?毕竟我可是第一批到的啊,”我这么想着,但当我到达大白兔奶茶店所在的三楼,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眼前已排起了一条十几米的长队。当时不过距离商场开门才过去4分钟。我输在太过轻敌。
好在我毕竟是商场开门便到达了,盘算了下排队时间, 40分钟应该可以搞定。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对退休夫妻,其中一位阿姨让老伴到队伍前去打探价格,自己便与我闲聊。
“小姑娘这儿卖什么?”“奶茶,大白兔的奶茶。”阿姨露出犹豫的神色,告诉我她只是刚好逛商场,凑热闹来排队,“奶茶?我不要吃的”她皱了皱眉便迅速离开了队伍。
尽管竞争对手少了,但购买队伍几乎没有任何移动。一个小时后,买到一杯奶茶对我而言仍然遥遥无期,此时工作人员过来通知说:虽然我们是商场开门第一批到的,但是要等到奶茶至少需要3到4个小时,每人限购4杯。
我开始怀疑,按照现在的客流,从点单到制作为何需要这么久,这是大白兔的饥饿营销还是他们的运营效率实在太差?
我在周边寻找黄牛,居然没有找到任何拿着购物小票、看起来像黄牛的人。他们大概也与我一样还在队伍中苦苦等待着。
于是我打开了跑腿软件邻趣——邻趣的广告弹窗已经上线了“童年味道大白兔奶茶”的代购服务,在邻趣的主页还有专门的大白兔奶茶入口,代购加价60元。
早晨10点45,我花了136元在邻趣代购了两杯大白兔奶茶——价格约为原价的3倍。想着即使现在代购来帮我排队,到傍晚也一定能喝到吧?因此在11点收到代购消息称“几点买到不确定”的时候,我仍然对喝到奶茶报以信心,只要我能等,一定可以喝到的。
6个小时过去,天黑了。我打开邻趣页面,大白兔奶茶代购的加价已经从60元涨到了100元,而我还没有收到代购的任何回复。
不一会儿代购打来电话解释:他排了6个多小时,但商家不卖了,尽管当时才晚上7点。
于是,无论是我花136元加价找代购买,还是早晨商场开业前就去排队——最后都没买到。本想附上产品测评,但我只好从社交媒体中找一些有幸买到的消费者反馈:部分人表示这个奶茶并没有奶糖味,并且“齁甜”,更多的人则是和我一样表示排队太久了。
到了今天,大白兔奶茶的黄牛加价已经涨到了200元甚至更多。邻趣的代购加价为120元。
尽管这场探店体验算不上愉快,我也不得不承认——大白兔的跨界奶茶店,根本上是一场有趣的、情怀满分的营销。
今年是大白兔奶糖诞生60周年。从几个月前起,品牌便推出了一些颇有创意的跨界产品——比如与美加净联名推出的润唇膏,第一批上线的920支1秒便全部售罄;5月23日,品牌又与香薰品牌“气味图书馆”推出联合产品,包括大白兔奶糖味香水、沐浴露、身体乳、护手霜以及车载香薰等,这些周边产品在天猫开售十分钟内,就被买走了14000余件。
“怀旧情怀”与“线上品牌认知度”是这个老牌糖果品牌在这些联名中强调的事,此前大白兔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便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大白兔的渠道和宣传偏重线下,与气味图书馆等年轻化品牌跨界推出新品,能够有效地让90后、95后感知到大白兔品牌。
大白兔快闪奶茶店也是如此。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林在《品牌洗脑》曾写过,消费者对过往时代往往有浪漫化倾向,觉得过往都是完美的——特别是在经济不稳定、社会动荡的时期,因而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打着怀旧牌的产品。
只是当这场怀旧营销,加上了漫长的排队、黄牛的漫天要价和一些自媒体的无脑吹捧——人们的期望值和附加值因而被拉得很高,但它本质只是几块钱一袋的奶糖而已。最后我们经历万难喝到的那口奶茶,喝到的到底是大白兔奶糖的怀旧味道,还是钞票和浪费时间的味道?
近,云南街头正流行一款“鲜花罐罐奶茶”,小罐现煮现卖,随买随走,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供不应求。
这个玩法快速兴起,甚至有火锅店开始在店门口摆摊做“罐罐奶茶”,引流效果超群,不少人前去打卡。
有人认为,它解决了围炉煮茶的效率问题,可以说是“行走的围炉煮茶”。
这是什么新玩法,奶茶店如何借鉴?
云南兴起“罐罐奶茶”
有门店已经开始用它引流
“10块钱一杯,鲜花普洱罐罐奶茶,不加水现煮现卖!”
云南白沙镇上,卖奶茶的阿嬷这么吆喝着,排队买奶茶的顾客把摊位围得水泄不通,慕名而来的网友不在少数,来的人都要感叹一句“好喝”。
最近,云南街头流行起“罐罐奶茶”,被网友称为“云南独一份的浪漫”;甚至火出云南,江苏无锡“锅铁柱火锅”,在门口摆摊,把罐罐奶茶做成引流款,吸引了很多当地人来打卡。
街头摆摊的“罐罐奶茶”,图源小红书博主@捧杯罐罐烤奶
>“罐罐奶茶”,到底是什么玩法?
首先,纯奶、茶叶,在街边现煮现卖:
摊位就像街边烧烤,原料都能看得见,架起烧烤架,摆上瓦罐就能出摊。
具体做法是,在罐罐中加入茶叶烤制,再加入牛奶,煮到一定程度,加入云南可食用玫瑰花、黄冰糖、红枣片、枸杞等材料,煮一杯奶茶大概需要15分钟,一罐刚好一杯奶茶的量。
一罐刚好一杯奶茶的量,图源小红书博主@捧杯罐罐烤奶
>用料上也很有云南当地特色:
云南普洱茶、可食用干玫瑰,大理的欧亚纯奶,把本土风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看到这里,应该会有不少人觉得眼熟,烤茶的形式和“围炉煮茶”十分相似,其实这两种先后出圈的产品形式,都来自一种民间传统喝茶形式——“罐罐茶”。
罐罐茶,是甘肃、陕西等地区的品茗风俗,用罐罐烧水时也在炉边烤上枣,水开后将茶叶和烤好的枣、捏破壳的桂圆放进罐罐,煮好后倒入杯子饮用;在当地,家家都有罐罐茶具,借以聚亲会友。
满戏堂·罐罐茶食堂,图源大众点评商家相册
>现在市场的很多产品形式,都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
比如,围炉煮茶放大氛围感、社交属性;瓦煲咖啡将“罐罐”的形式应用到咖啡上,锅煮奶茶突出现煮现卖。
云南的“罐罐奶茶”,则瞄准另一个卖点:真材实料、随买随走,为新中式茶饮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
< class="pgc-img">>能摆摊、风味浓
罐罐奶茶的卖点值得借鉴
今年,很多饮品人都在关注“新中式”,了解下来我发现,“罐罐奶茶”有3个值得借鉴的卖点:
1、成本不高、随买随走,解决“围炉”的复购问题
之前探讨“围炉煮茶”和沙煲柠檬茶时,有两个问题被反复提起:复购和平效。
曾有多名商家坦言,围炉煮茶复购率其实并不高,如果没有对茶空间的长期经营,这波热度会很快散去;同时,场景成本投入高,消费者停留时间长,只能通过提高客单价来提高平效。
罐罐奶茶“现烤现卖,随买随走”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对氛围的追求,也不过多占用空间,只要把口感做好,提高复购是可以实现的。
上海有个茶饮品牌叫“裕莲茶楼”,镇店之宝是锅煮奶茶,现煮现卖、快取的形式都和罐罐茶十分相似,据了解,锅煮奶茶占到门店所有产品销售量的一半,复购率很高。
除此之外,罐罐奶茶成本不高,只需要准备烤架和罐罐;操作上也不复杂,对场景拥有较高的包容度,夏季能摆摊,冬季可室内,适合作为门店引流款。
2、 制作过程全展示,切中消费者对真材实料的“执念”
对消费者来说,罐罐奶茶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特质,就是“现场手作”。
玫瑰、茶叶、红枣、枸杞等原料直接展示在操作烤架旁边,牛奶也是带着品牌标识的袋装牛奶,从烤茶到煮奶,操作过程全程展示在消费者面前。
“罐罐奶茶”煮制现场,图源截自小红书博主@捧杯罐罐烤奶 的视频
>社交平台上,有很多消费者对这种形式很“买账”,不加一滴水、真茶真奶,给人留下一种“真材实料看得见”的印象,认为自己喝到的是一杯放心的、健康的奶茶。
这两年,“手作”概念备受关注,把操作台搬到消费者眼前,也能成为一个卖点。
3、焦香、浓郁,“煲”出来的奶茶风味也很足
我去社交平台翻了很多笔记,发现消费者普遍反馈很好喝,焦香风味很浓;裕莲茶楼的锅煮奶茶也因为好喝,每天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罐罐煮的奶茶,为什么这么好喝?Sevenbus产品负责人邵盛楠分析,罐罐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瓦煲一类容器加热慢、散热慢、保温好,用来煮茶叶、牛奶,受火更均匀,更全面。
用牛奶慢慢煮制茶叶,甘香味会逐渐释放出来,煲出的奶茶香滑浓郁,这是普通家用不锈钢锅不可以比拟的。
另外,红枣、枸杞、花瓣这些都是奶茶辅料加分选项,红枣干枸杞越煲越香浓,玫瑰花香加热浸泡后花香也让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奈雪生活冬日限定系列围炉煮茶
>裕莲茶楼店主也告诉我,现煮奶茶的确表现出更加浓郁的口感,焦香、烤香感也更重,很受顾客喜爱,能成为一款产品的卖点。
< class="pgc-img">>这是个不错的引流产品
但要注意3个问题
目前,“罐罐奶茶”已经被应用到餐饮店中,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罐罐奶茶类似的产品。
澳门世记咖啡的瓦煲咖啡,裕莲茶楼的锅煮奶茶,都或多或少地展现出出罐罐奶茶的一些特质。我所接触到的这些案例中,店主都十分肯定罐罐奶茶的引流作用。
无锡上述火锅店店主告诉我,这个产品能在门店制造一些新鲜感,年轻人都很喜欢,而且放在店门口,摆摊成本也不高。
整体看来,“罐罐奶茶”是一款友好型引流产品,但它也有3个绕不过的问题:
- 对外展示、原料裸露,有食安风险
目前,罐罐奶茶基本都是户外摆摊的形式,原料都裸露在外,需要特别留意异物、飞虫等食安问题。
裕莲茶楼在刚推出锅煮奶茶时,也曾对外展示锅煮过程,但考虑到消费者近距离围观有异物掉落的风险,所以转到操作间进行制作。
- 一罐一杯,需要考虑出品稳定性
罐罐奶茶基本是一罐一杯,加料的多少、烤茶的时间,都会影响口感。
邵盛楠提供了标准化操作的思路:可以按照“预制菜”的逻辑来做,大致分为后厨预制、前区操作两个步骤。
大瓦罐后厨预制茶汤,高浓度茶汤煮制完成后过滤至前区操作台;前区小瓦罐进行单杯融合,定量调味和风味辅料,加热融合后出杯。
裕莲茶楼也是类似做法,后厨煮茶、煮奶,冷却后根据消费者需求调配糖量、冰量。
- 一罐15分钟,用小锅煮,出杯量不大
罐罐奶茶煮一罐大概需要10~15分钟,引到门店还需要考虑出杯量的问题;裕莲茶楼也考虑到这一点,在对外展示操作的时候,只用小锅煮奶茶,出杯量跟不上,就挪到操作间用大锅煮奶茶了。
但这也不完全是一个“问题”,裕莲茶楼店主告诉我,从另一个角度看,每天供不应求,也能更好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也算是一种天然的“饥饿营销”。
< class="pgc-img">>从竹筒奶茶到罐罐奶茶,今年,市面上的创意玩法层出不穷,几乎每一个都能在年轻人中引发一波热潮。
虽然曾有店主坦言,现在年轻主流消费者忠诚度都很低,但我们仍然鼓励门店去关注年轻人的“心血来潮”。
用放松的心态面对年轻人的变化,或许是当下新茶饮的一个解题思路。
购的鲜花到了,来个开箱。打开就这样,检查下花怎么样。没想到它和纸箱扎在一起,一把被抓起来了,尴尬了。上工具。
先来看下花苞都怎么样了,快递来适应不?买的单头玫瑰、艾莎,一共十只。单这么看还是惊喜的,花朵颜色娇艳,枝头完整。开出的单品也很是可以,你看看,没什么说的。十只都很完整,醒发后应该都很精神。一杯奶茶的快乐,开心。
< class="pgc-img">>来看下成品,这时候已经醒发了一晚上,喝足了水,和花瓶颜色也很搭,美滋滋,摆放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