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底捞、九毛九等之后,又一家餐饮企业将走向资本市场。
据港交所3月7日披露,绿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花旗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据报公司将在本周开始进行预路演,计划集资1.5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绿茶集团是中国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于2008年在杭州西子湖畔开设了第一家绿茶餐厅,并逐步建立了全国性餐厅网络。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餐厅网络包括236间餐厅,并覆盖中国18个省份、4个直辖市及3个自治区。截至目前,绿茶餐厅并未开放加盟,全部采用直营模式。
在菜式上,绿茶餐厅主打中式融合模式,即在进驻新地区时灵活设计迎合当地文化的菜单,以此获得地理拓展方面的竞争优势。
一般而言,每家餐厅提供80至100种菜品,涵盖招牌菜、前菜、汤羹、主菜、素菜、甜品和饮品;2018年至2020年,绿茶餐厅分别推出94个、120个和147个新菜品,通常每年更新约20%的菜品。
除菜品的迭代外,绿茶餐厅的装饰中亦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元素和自然景观,以创造更好的用餐体验。
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中国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于2020年达21,981亿元,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总收入达3,513亿元。随着众多餐厅品牌加入市场,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亦高度分散。于2020年,五大品牌约占休闲中式餐厅市场总收入的3.8%。于2020年,公司的绿茶品牌餐厅实现16亿元的总收入,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市场份额为0.5%,排名第四。
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许多餐饮企业面临着严峻考验,但对于拥有着优秀财务实力和过硬经营能力的头部餐饮品牌来说,不失为一个修炼内功、夯实基础的机会,为进一步巩固自身长期发展打牢基础。
财务方面,在2018-2020年三个财政年度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9个月,绿茶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12亿、17.36亿、15.69亿、10.70亿、16.94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440.1万、1.06亿、-5526.2万、4833.6万元和0.94亿元。
业务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绿茶餐厅主要收入源于餐厅经营,共收入14.75亿元,占比87.1%,外卖服务收入2.18亿元,占比12.9%。
从运营数据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绿茶餐厅的人均消费为60.2元,翻台率为3.32次/日。相比疫情前2019年的3.34,也已基本恢复。而海底捞、九毛九、太二、呷哺、凑凑的翻台率分别为3.00、1.80、3.70、2.30、2.60,绿茶集团的翻台率名列前茅,仅次于太二餐厅。
从趋势来看,绿茶集团的同店收入已触底回暖。2021年前9个月,公司同店收入较2020年提升58.2%至16.94亿元,同期海底捞、呷哺、凑凑这一数据的增速均不足三成。但绿茶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其宏伟的扩张计划。自今年至2024年,其拟合计新开设340间餐厅,计划投资成本合计约为12.41亿元。
近期餐饮企业纷纷在香港递表,掀起餐饮企业在香港的IPO热潮。2022年以来,已有七欣天品蟹轩、乡村基、杨国福麻辣烫三家餐饮企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外,和府捞面也可能选择在香港上市。
对于已经存活了十余年的绿茶集团而言,在绿茶集团的主要阵地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公司已为消费者所熟悉,绿茶餐厅品牌已由当年的网红餐厅转变为消费者的“老朋友”。而对于二、三线乃至低线城市的消费者而言,绿茶餐厅仍是颇具“新鲜感”的品牌,在这些区域绿茶餐厅仍具备极高的扩张潜力。
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餐饮行业的投资逻辑重回正轨。对于连锁餐饮品牌来说,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品牌优势的形成加之资本助力下的快速跑马圈地,都是未来在行业中占据更大份额的关键所在,而绿茶正在不断加强这三个方面,待其成功上市,想来也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看点。
声明:易昇证券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再次冲击港股,“老牌网红”绿茶餐厅终于通过聆讯。
2021年3月,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茶餐厅”)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由于半年内没有进展,招股书失效;2021年10月,绿茶餐厅更新招股书后再度递交了上市申请,近日,其通过上市聆讯。如果进展顺利,其将于3月末或4月初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受疫情影响,绿茶餐厅2020年净利润亏损0.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回暖净利润达到0.95亿元。本次顺利通过聆讯,或许也和其业绩回暖相关。
身为“高性价比”餐饮,绿茶餐厅人均消费不高,用低价换客流。但其翻台率近年来有所下滑,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绿茶餐厅护城河并不坚固,其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罚。
对于绿茶餐厅上市,中国食品产业研究者朱丹蓬表示,“绿茶应该说属于‘带病上市’,它想依托资本市场的加持,把综合实力护城河拓宽加深,挽回下滑颓势。但是现在,资本市场对于不够优质的股票,肯定是不认可的。”
翻台率下滑
作为一家主打线下餐饮的品牌,绿茶餐厅早期凭借中式、文艺的装修风格等特点迅速发展成为“网红”餐厅。绿茶餐厅将自身定位为高性价比的“新中式融合餐饮”—— 除了以杭帮菜为特色之外,还加入了川菜、粤菜、鲁菜、北京菜等不同中式菜系的菜品。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期),绿茶餐厅营业收入分别为13.12亿元、17.36亿元、15.69亿元、16.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1.06亿元、-0.55亿元、0.95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现亏损,但在2021年有所回暖。
身为“高性价比”餐饮,绿茶餐厅人均消费并不高。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期),其门店人均消费分别为54.8元、58.4元、61.3元以及60.2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绿茶餐厅之所以可以保持平价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翻台率。早年间,绿茶餐厅正是借助“平价”这一亮点,赢得了不少消费者认可,每天翻台率达到6次到8次,在大本营杭州更是高达12次到14次。
绿茶餐厅创始人王勤松曾表示,“我们是在用近乎于成本的低价格换取客流,所以像我们这样的餐厅必须重视翻台率。”
然而,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疫情等影响下,绿茶餐厅翻台率有所下滑。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绿茶餐厅翻台率分别为3.48次/日、3.34次/日、2.62次/日。2021年前9个月,绿茶餐厅的翻台率回升至3.32次/日,但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此外,从规模来看,绿茶餐厅与同为知名商场连锁餐饮品牌的西贝、太二酸菜鱼等存在一定差距。2020年,西贝营业收入为50亿元,太二酸菜鱼营业收入约为20亿元。
食品安全问题屡发
根据公开资料,随着众多餐厅品牌加入市场,休闲中式餐饮市场高度分散。2020年,国内前五大品牌约占中国中式餐厅市场总收入的3.8%,绿茶餐厅以0.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目前,绿茶餐厅旗下餐厅数量达236家,其在2021年开设了59家新餐厅,并计划于2022-2024年每年新开75家至100家餐厅,以此进一步渗透现有市场并拓展业务,扩大市场份额。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门店扩张,绿茶餐厅也陷入了“山寨”纠纷。市场上,多家“山寨”绿茶餐厅,不仅装修风格、菜单样式、员工服饰等方面完全照抄杭州绿茶外,甚至有地区的“山寨”餐厅还借用杭州绿茶的名号加盟招商,收取高额加盟费。
对此,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据天眼查显示,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曾因商标权纠纷而起诉他人或公司的记录有23条。有分析人士认为,绿茶餐厅长期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够,引发商标侵权纠纷的诉讼,会为公司发展与扩张埋下重大隐患。
另一方面,同样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绿茶餐厅还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罚。
2015年,绿茶餐厅曾因“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的行为”被罚款1.5万元,处罚单位为杭州市市场监管局。2018年12月,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和平区第一分公司因餐具清洗消毒不合格被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罚款2.75万元。
此外,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检查中发现绿茶餐厅部分门店个别餐具有少量积水、垃圾筒未加盖等问题,均进行了责令整改。
从行业整体来看,在资本加持下,餐饮业竞争愈来愈激励。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今年多家中式餐饮企业登陆资本市场,除绿茶餐厅外,2月22日,杨国福麻辣烫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此外,包括乡村基、老娘舅、七欣天等多家中式餐饮品牌纷纷披露了上市的相关信息。
在朱丹蓬看来,绿茶餐厅的护城河是比较脆弱的,“目前来看,绿茶餐厅整个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尚没有大的体现与凸显,所以要做到‘内外兼修’,以加持其未来的发展。不然,在消费者喜新厌旧的消费思维主导之下,其整体发展将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视觉中国图
果您在杭州,那么对这家“新中式设计意境进行融合菜”的网红餐厅——“绿茶餐厅”,一定不会陌生。还未进门,一股清新的绿茶香气就扑面而来,招牌绿茶饼,一定要趁热乎乎的时候吃掉它。
但是你知道吗?这么一家杭州喜爱度极高的餐厅,却屡屡陷入商标侵权案件中!
< class="pgc-img">>3月25日,据市场消息称,绿茶餐饮预计今年将在香港上市。绿茶餐厅前身是来自王勤松、路研夫妇于2004年创立的绿茶国际青年旅舍。在2008年2月,创立了杭州绿茶餐厅,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以总收入16亿元在中国休闲中式餐饮市场排名第四。但事实上,名为绿茶的餐厅却并不少见,并且直到现在,这家即将上市的餐饮新贵,商标竟然还未完全属于自己!
< class="pgc-img">>去年9月,绿茶餐厅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已对全国30多家“假冒”绿茶餐厅和餐饮场所供应商提起诉讼。“山寨”绿茶餐厅在全国都有,内蒙古绿茶公司、南宁市绿茶中餐厅、大连中山区绿茶餐厅、广州绿茶餐饮公司……装修、菜品、服饰等等几乎都与店内如出一辙,甚至有的“山寨”绿茶餐厅还非法收取高额的加盟费。
< class="pgc-img">>其实绿茶餐厅并不是没有想到要申请商标,早在公司成立之前,43个类别的“绿茶”文字和图形商标公司就已经着手申请,但却一直被驳回。截止到目前,绿茶餐厅可以申请的一系列商标都未全申请成功。
< class="pgc-img">>这主要是因为该名称的特殊性,“绿茶”这个词是中国某一种茶的俗称,比如“红茶”、“乌龙茶”等。作为一种类别统称,它作为商标申请注册成功难度极高,也正因此,绿茶餐厅的商标屡屡被驳回。
< class="pgc-img">>后来还是靠在西藏成立的一个分公司,经过不断的驳回复审才最终取得了43类的“绿茶 餐厅GREEN TEA”商标。这意味着,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绿茶餐厅长期都是处在无商标经营的状态下。正是因为绿茶餐厅的商标没有注册下来,很多“山寨”餐厅都来攀亲戚蹭名牌,维权之路步步艰辛,品牌形象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这也提醒我们,对于企业品牌的名称以及产品的名称一定要细细思量,考虑其作为商标名称的显著性和申请的容易程度,如果加入企业独特性、显著性的部分,会更有利于品牌长久的发展。在选择申请商标困难的情况下,考虑转让的商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商标的知识,欢迎来访精彩商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