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5日,有网友发帖反映,其朋友在南京地铁上喝咖啡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决定书显示,3月14日,一乘客因在1号线上未经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同意,在列车车厢内饮食,违反了《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的规定,责令该乘客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这并非南京地铁首次对在地铁车厢喝饮料的乘客开出罚单,仅今年1月,南京地铁共处理列车饮食582起。
除了南京,西安、厦门等城市也有地铁车厢内禁食的规定,其中,厦门对于在地铁车厢内饮食的乘客最高可处罚200元,而上海则将“不得在车厢内饮食”写进乘客守则,北京、重庆等城市则无地铁车厢禁食规定。
对此,部分网友认为,为确保车厢环境卫生,确实不应该在地铁车厢内进食,也有网友表示乘坐地铁路程长难免口渴,喝饮料被罚是小题大做。
有网友表示支持:
@杜小佈:老师以前给我们讲过,在地铁站里吃东西的话,食物残渣掉到地上,就会引来老鼠,可能把一些电缆电线咬烂,给维修工人带了不必要的麻烦
@一只村草:支持公众场合就应该注意一些
@伯乐摆渡:地铁内禁止进食不应该是常识吗?
@粉我必富:双手支持 各种食物混合的味儿想想就…
@丹尼尔·广坤·谢:搞不懂那些说非要在上面喝水喝饮料吃东西的人怎么想的。地铁你最远的路程最多也就一两个小时,而且中间一般还都会换乘,你就那么忍不住?你喝个饮料喝个水的万一洒一地滑倒别人或者洒别人一身。
也有网友保留意见
@路虎弓长:反对饮水也被罚!
@愤葡:禁饮食是一刀切,大夏天坐地铁,水也不能喝?水能喝,可乐能不能喝?冰绿茶能不能喝?为什么咖啡不能喝?
@三十多岁的少年:能不能喝饮料的本质是会不会容易洒吧,个人觉得可以喝那种可以封闭的瓶装的水或饮料,但是敞开式的易洒的咖啡奶茶就不宜在地铁上喝。
3月15日上午,记者以乘客身份咨询了南京地铁执法人员。执法人员称,地铁列车车厢内禁止饮食,车厢内饮食既会带来异味,影响其他乘客,饮料泼洒也影响车厢环境,但地铁站台、站厅不禁止饮食。
此外,在地铁上喝水是可以的,携带饮料上车厢但不喝也是可以的。
相关新闻链接:
化"哥特妆"不让进地铁站?网友炸了!
除了地铁喝咖啡被开罚单,近日有网友化了“哥特妆”而不给进站?也引发网友争议。
3月10日,有网友发微博称自己当天下午在广州萧岗地铁站进站时,因化了“哥特妆”被安检人员拦住不让进站。这名乘客回忆道,“明明没携带违禁品却被拦下,拦下我的戴眼镜的女安检员叫来班长,说我的妆'有问题,太恐怖,请原地卸妆'”。
该网友还附上了自己眼妆和唇妆的照片,并称当天自己还“搭配了一身goth(Gothic的简称,指哥特)系黑色洋装”。
当事网友的眼妆
据悉,哥特风格是一种跟潮流、生活模式有关的文化。这种风格的服装以黑白为主色,通常搭配较为浓烈的深色妆容,如黑色的指甲、眼影和唇色等来强调神秘色彩。
当事网友的唇妆
她@广州地铁 发问,“这是根据国家哪条法律法规拦下我,耽误我的时间的”。并给此条微博加上了“歧视”的话题。
该条微博发布后,立刻收获网友关注,转发评论超过千条。
当事网友感言:其实一开始我不太敢发出来,因为肯定会有“都怪你怎么化这种妆”的人存在,而且这种人就算是解释了ta也不会接受,但是转发评论的姐妹们绝大多数都认识到要点:不是要不要这样做,而是能不能这样做。
11日下午5点,@广州地铁作出回应:如给您造成不便很抱歉,小编已提醒业务部门注意。
然而部分网友好像并不买账,认为广州地铁“应该公开道歉并承认错误”,说出“要求别人卸妆的执法权限在哪里”。
不过,也有网友对广州地铁的做法表示理解,觉得“哥特妆”确实会吓到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样的妆容”。
而广州地铁此前就曾提醒过,穿着各类奇装异服,尤其是假扮惊悚形象,在人流密集、空间封闭的地铁站和车厢里,极易引发乘客围观甚至恐慌,给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广州地铁工作人员一旦发现会及时进行劝阻。
不止是广州,在北京、上海等地,也对于进地铁的乘客的穿着有所要求。2015年,北京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实施近两周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时就表示,对于地铁里乘客穿奇装异服、画恐怖妆以及快闪等行为,条例中虽没有明确禁止,但这种行为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一经发现,执法人员将进行劝阻。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城市的“禁食令”
纽约:能否能进食成为争议热点
谈到纽约的地铁,有点让人感觉又爱又恨。
一方面,纽约的地铁系统号称世界历史最悠久、最高效、最便捷,已经成为了纽约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纽约的地铁设施旧、环境差,这让纽约这个“世界之都”多少感到有些脸上无光。
纽约地铁站台里的“独特一景”就是大大小小的老鼠。这些小生物时常在铁轨间旁若无人地窜来窜去,追逐觅食,而乘客们对此无可奈何,只能见怪不怪。
为减少地铁站内的鼠患,纽约州的一名参议员最近建议禁止乘客在地铁站台和车厢内吃东西。在他看来,随处可见的食物碎屑不仅养肥了一窝窝的老鼠,还会招来别的地方的老鼠。因此,他建议出台严厉条例,禁止乘客在地铁吃东西,违者要处以最高250美元的罚款。然而,这一法规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反对者认为这一建议太不人性,理由是很多青少年每天不得不在地铁上吃早餐,值得同情。不仅如此,250美元的罚金也太高。
就在人们对此争论不休的时候,网上疯传的一段视频让争议更加升级。一位中年妇女由于不满身边的年轻姑娘在车厢里旁若无人地吃意大利面,双方发生口角,最后甚至大打出手。而这一切被人用手机录下,放到了网上,引起满城风雨。
东京:乘客大多自觉地不接打电话
日本列车上很少听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遇到来电,很多日本人都是先挂断,马上发给对方一条短信,“不好意思,我在电车上。待会再联系。”所以在日本,如果对方不知道你的手机邮箱,联系上会很不方便。遇到不得接听的电话,一些人才一边捂着嘴一边小声应答,之后迅速挂断。还有的会在车门没关闭后马上下车接电话。
日本电车上除了不能打电话以外,还禁止饮食和大声听音乐。这些规矩都是出于不给他人添麻烦的传统思想。一位日本朋友告诉记者,吃东西时香味味道扩散,会勾起旁座上的人的食欲,这不就给他人添麻烦了吗?
在车厢内,也经常会看到年轻女孩在座位上旁若无人地描眉画眼,有时还有一些中老年人拿着一罐啤酒在车厢内慢慢品味。其实,这也是不被提倡的。东京地铁公司曾特意制作了一组漫画礼仪广告。“化妆,请在家;吃三明治,请在店内;喝完酒就倒下,请在你家床上;一边接电话一边做笔记,请在你们公司做;展示刚买的服饰,请别在车上。”也许是发现语气过重,该地铁公司2012年版的全新广告中语气就稍微有所缓和,而且用的全是小动物的形象,比如在一只狗抖落身上的水的照片上写道,“当你收伞时,水有没有滴落在旁人身上?”
伦敦:体现绅士风度的“老地方”
伦敦地铁除了禁止吸烟和喝酒,似乎没有禁止吃东西的明文规定,但即使如此,也很难见到在车厢内大嚼大吃的人,最多是拿着杯咖啡。这一方面可能是英国人比较注重自身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也因为地铁站内几乎没有垃圾箱。自从伦敦地铁在2005年发生了“7.7爆炸案”后,整个地铁系统内都不再安放垃圾桶,只有个别站设置了透明垃圾袋。
据报道,伦敦地铁以前是可以喝酒的,但酒精常常让买醉的英国人玩得太出格,于是2008年,伦敦公交系统开始禁酒。
大家看了这么多关于地铁乘车环境的保护政策
也希望大家可以在乘坐地铁时
在做到自己遵守乘车规范的同时
带着身边的人一起为保护乘车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来源丨综合北京青年报、观察者网、微博热搜
编辑丨饭范酱
相关链接
减税降费、养老托幼……总理记者会接连传来好消息!
微动图丨互利合作、共赢发展,2019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天天看·政府工作报告】
特朗普终于下令停飞!51国航空公司禁飞737 MAX 8客机,波音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微动图丨国资国企、民营经济领域2019年要如何改革优化?【天天看·政府工作报告】
如果喜欢小文的文章
记得点个“好看”哦↓↓
戳这里了解荆楚楷模背后的故事)
炎炎夏日
很多小伙伴跟周杰伦一样
需要一杯冰奶茶来冲淡
内心的燥热
连日来,有市民反映
他们在武昌和汉口购买
COCO奶茶店饮品时
喝出了奶茶里不该有的东西
……
8月6日,市民陈女士发布微博称:
在武汉洪山广场的COCO奶茶店,买了鲜芋牛奶西米露却喝出了螺丝钉?拨打网上的店面电话却是空号?作为消费者这无疑是非常失败的一次体验,现在无法维权,只能提醒广大消费者……
微博截图
在配发的三张图片中
就有螺丝钉的照片
看得小编牙疼
↓↓↓
陈女士告诉记者,8月6日下午5时许,她和朋友路过武昌洪山广场地铁站内的COCO奶茶店,花16元买了一杯鲜芋牛奶西米露,还花13元买了一杯莓莓果茶。
订单
账单
进地铁不久,她就从自己喝的鲜芋牛奶西米露中,喝出了一枚螺丝钉。当即她就吐了出来,所以没有划伤口腔。因为地铁已经开了,她就没有回店里反映,而是发了微博。
8月7日,店里的负责人给她打了电话,称将进行调查,并将退还奶茶钱。
8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此店,店里正在营业。店方负责人雷女士表示,这只是一个个例。那枚螺丝钉来自哪里正在调查,可能是机器上掉落,也可能是材料里携带。同时,她已经向客户道歉,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这个解释你能接受吗?
无独有偶
武汉市民邓先生也在该品牌奶茶店
遇到了同样的事情
邓先生7日在汉口一商场的一家COCO奶茶店,买了一杯10元的布丁奶茶。
快喝完时,他发现杯内有一大块塑料薄膜状的物体。他返回去找到奶茶店,店方只是帮他重新制作了一杯,却没告诉他杯子里是什么东西,让他难以接受。
从图片里可以看到,塑料薄膜是透明材质,已被奶茶染成了淡黄色。
昨日,记者就此事联系上店方,工作人员称,他们仔细辨认了杯子里的物体,应该是用来装柠檬的保鲜膜。他们分析,由于保鲜膜较轻,可能是工作人员制作别的奶茶时,不慎让保鲜膜飘到了杯子中。
小编在网上搜索发现
全国各地奶茶店
无论名气大小
喝出异物的还真不少
今年6月份,上海的张小姐透过外卖平台订购了三杯85度C饮品,其中一杯是红豆珍珠奶茶。当奶茶喝到快见杯底时,混在珍珠和红豆里的一个硬物引起了她的注意。
“奶茶里居然有一节7号电池!这是要给我补充电解质吗?”
电池横置在杯底部,约1/2浸没在奶茶和配料中。张小姐供图
公关负责人王小姐表示,消费者是透过外卖平台订的奶茶,并不是第一时间在店里发现有电池存在,中间存在太多变数。
(来源:新民晚报(xmwb1929)、看看新闻)
去年8月,杭州市民杜女士向本地媒体爆料,说她中午在湖滨银泰IN77的负一层买了一杯“一点点”的波霸奶茶,万万没想到,喝着喝着竟然喝出了一只苍蝇。
徐店长说,他不能保证,这只苍蝇一定不是他们的责任,也有可能是在制作过程中的失误,但他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这只苍蝇一定就是奶茶里的。
(来源:都市快报)
呃……
小编只想对爱喝奶茶的小伙伴们说
这份自制珍珠奶茶的攻略
拿好~
①沸水加两个红茶包,小火煮5分钟;
②冲入温热的淡奶(或牛奶),茶和奶的比例大约为1:3,再加一勺炼乳;
③红糖和水(1:5)混合煮沸,倒入等量的木薯粉,搅拌到成团;
④搓珍珠;
⑤珍珠用中火煮15分钟,熄火焖15分钟,再放入冷水浸泡;
⑥珍珠加入奶茶中,完成!
繁忙的地铁站中,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声音混杂着各种语言的喧嚣。我置身于其中,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手中的手机屏幕。此刻的世界,似乎只剩下我和手机的微小宇宙,我几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就在这个不经意的瞬间,一个微小的动作悄然发生,像是平静湖面上的一滴水,打破了周围的沉寂。那是一段小小的提醒符号出现后的一场小确认声浪──陌生人的点赞,简洁又响亮地划破我心灵的防线。它在那一刻触动了我的心弦,打破了那个专属于我独自的世界。这是一个陌生的符号,却在熟悉的社交语境中掀起了一阵微妙的涟漪。它既微不足道又极具力量,犹如晨曦中的一缕阳光穿透我意识的迷雾。那个点赞如同微妙的琴弦被轻轻拨动,发出令人心动的声响。它让我意识到,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并不孤独。每一个点赞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小小的故事,或许是一段共鸣的心情、一句短暂的赞同或一个隐含的关注目光。这种感觉使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和柔软,也使我不禁泛起了一些思考的涟漪。那一瞬间我发现与他人交往互动可以像微不足道的点赞一样轻易融入自己的生活而留下深层次的痕迹仿佛把这个世界更加鲜活的展现于我。我也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美好所在那微不足道的点赞是对他人存在的认可、对自己心情的鼓舞更体现了人与人间互相连结的力量我们不需要高声喊叫也不需豪言壮志一个简单的点赞足以让人心生温暖照亮生活的某个角落也许我们并不能轻易察觉到但每一个点赞都在悄无声息地构建着情感的桥梁深化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巧妙的链条使人们在这样的陌生空间之内同样获得了归宿感觉是在暖风吹过的冬季慢慢延伸开来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在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点赞背后其实蕴含了巨大的力量它让我意识到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并不孤独我们彼此相连相互支持就像这个地铁站一样虽然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但总有温暖的力量在无声无息中传递让人心感安宁徜徉在这陌生世界也有了一份安心的存在这份微妙的感知传递的也是一种温情是人情在世间的痕迹见证是真实存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