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4日,#恋与深空古茗#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游戏与茶饮的跨界联名引发争议。
联名样品泄露
员工还发布争议言论
据《恋与深空》玩家反映,2月至今,古茗员工多次爆料联名,泄露了联名物料。此外,古茗员工屡次表达《恋与深空》“蹭”古茗,不尊重游戏玩家。
14日下午,古茗茶饮官微发布致歉声明称,由于监管流程不完善,导致部分过程中的样品在工厂打样阶段被拍照泄露。公司现已对涉事员工进行开除处理并对所属车间主任降级,将该工厂纳入限制合作名单,不再会与该工厂有任何合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古茗茶饮微博
关于培训文件泄露问题,古茗解释称,在加盟商宣导中,由于个别加盟门店人员未遵守公司规定,发布内部培训资料截图,导致活动相关信息提前外泄。经核查后,该门店为华东大区某单店,公司已经对该门店加盟商处罚并立即进行了停业处理,同时终止该门店加盟商的授权合作关系。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古茗茶饮微博
此外,古茗表示,公司关注到疑似门店员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争议言论。经督查,参与发布的涉事员工为华南大区分公司员工,公司将进行开除处理并永不录用。
这不是茶饮品牌第一次因为联名“翻车”,此前喜茶、乐乐茶等都曾因为联名产品下架、道歉,看来:联名虽好,仍需谨慎!
相关报道:
网红品牌火速下架!鲁迅家属怒发律师函
紧急下架!知名奶茶品牌被约谈
网友评论
收入高度依赖加盟商
曾因少缴税被罚款
今年1月,新茶饮古茗控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保荐机构为高盛、瑞银。招股书显示,古茗控股收入主要来自于向加盟商售卖商品和设备,该部分的收入占到了其总收入的80%以上。
业绩方面,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5.71亿元,同比增长33.9%,经调整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10.45亿元。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收为55.59亿元,经调整利润为7.8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古茗曾因少缴税被罚款。2021年12月,台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发现古茗母公司古茗科技于2018年6月14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少缴税及附加共计约2360万余元,并对其处以1160万元的罚款及650万元的滞纳金。
证监会要求古茗说明境外搭建离岸架构和返程投资涉及的外汇登记、境外投资、外商投资、税费缴纳等监管程序方面合法合规的结论性意见;古茗科技红筹重组过程中多次增资后再减资的原因;部分主要境内运营实体注册资本未缴足的原因及合规性,是否对公司业务运营和偿债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股权激励信托的设立时间、类型及运作方式、期限、各信托当事人权利义务安排及信托受益人等情况,以及员工持股计划中是否存在外部人员,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公司及子公司开发运营的APP、小程序、公众号等产品情况,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信息内容;收集及储存的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来源 读创财经
幸与茅台的酱香拿铁,掀起了一场全民狂欢,这场联袂为瑞幸创造了“单品首日销售542万杯+,单品销售额1亿元+”的佳绩,令对手们望洋兴叹。
趁着酱香拿铁的“余威”,瑞幸再接再厉,10月9日,瑞幸推出了“马斯卡彭生酪拿铁”,而这次联名的对象,则是经典动画猫和老鼠,作为80后的童年回忆杀,新品刚上线就被抢购一空。
在咖啡界,瑞幸绝对算得上联名“专业户”,光是今年就先后联名了12次,联名对象除了知名品牌,还有大量影视和动漫作品。瑞幸上一次出圈,是去年与椰树联合推出的”椰云拿铁“,同样是一上市就卖完,还被网友们调侃为”土到极致就是潮”。
< class="pgc-img">>不过山外有山,论搞联名,瑞幸恐怕得叫喜茶一声师父。
喜茶在业界有一个称呼:联名界的天花板。今年五月,喜茶与奢侈品品牌FENDI合作推出联名款,仅用半天时间就在各地门店售罄,黄色手杯与手提袋更是在二手平台上遭到疯抢,价格最高被炒到几百元。
< class="pgc-img">>仅仅四周之后,喜茶便携手星爷的经典电影《喜剧之王》,推出了初恋西瓜甘露,并邀请众明星晒出联名饮品,收割了不少流量。
与瑞幸相比,喜茶在联名上往往追求时尚与调性,把自己打扮成潮流先锋,收获年轻人的青睐。去年疫情期间,喜茶与日本知名设计师藤原浩合作,推出藤原浩特别款、以及随行杯、艺术杯等限量周边,并在五座城市布置跨界“黑TEA”主题店,创下了首日卖出15万杯,两周卖出100万杯的耀眼成绩。
< class="pgc-img">>喜茶还会紧追热剧的步伐,去年《梦华录》播出期间,喜茶率先与之签约,推出两款特调饮品,一周内卖出了140万杯。
喜茶的联名活动始于2017年,那年6月,喜茶与美宝莲合作推出新品,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第二年全年,喜茶就完成了11次联名,第三年更是增加到了26次,从此以后,喜茶每年都会搞20多次联名活动,基本保持一月两次的节奏。
另一个头部茶饮品牌奈雪的茶,今年的联名活动也是层出不穷。前几天上海举办周杰伦演唱会,掀起了一场青春风暴。就在上个月,奈雪在周杰伦专辑《范特西》发行22年之际,推出了联名奶茶以及主题周边,上线不到3小时就卖光了。
< class="pgc-img">>2023年上半年,奈雪的联名活动,无论频次还是影响力都直逼喜茶,企业方面有东阿阿胶、OTALY、逐本等品牌。影视动漫则更多,包括中国奇谭、武林外传、铃芽之旅、海绵宝宝、魔卡少女樱等等,吸引了大量90后00后。
除了以上这些头部企业,茶饮第二梯队的品牌们同样不甘落后。
茶百道与手游《未定事件薄》联名,根据游戏中的四位男主角推出了四款联名茶饮。
CoCo与动漫《间谍过家家》合作,制作了五款联名产品。
古茗与“天官赐福”联名,上市了一套漫画周边,有网友为了集齐周边,一口气喝下8杯古茗奶茶。
蜜雪冰城与著名游戏《蛋仔派对》联名,还专门搭建了”蛋仔岛分店“,把自家门店变成了年轻人的网红打卡点。
< class="pgc-img">>商家跨界联名,无非是为了博人眼球,借助另一个品牌或IP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用户。成功的联名还能给品牌带来话题与新鲜度,比如瑞幸与茅台的结合,喜茶与FENDI的合作,都引起了朋友圈的广泛热议,也为品牌提升了销量。
品牌联名本身并不稀奇,早先的肯德基麦当劳,经常与大IP合作推出套餐。奢侈品牌爱马仕与Gucci,也曾分别与布加迪和mini出过联名款。但这些年联名活动搞得最多的,还是以瑞幸与喜茶等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
根据《2023夏日经济之现制咖啡和茶饮市场洞察》透露,今年上半年,现制咖啡的联名数量超过了40个,现制茶饮的联名数量超过了60个,品牌联名是最常见的合作形式,超过了半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咖啡店奶茶店如此热衷于搞联名?
有人认为,新茶饮品牌的用户以年轻人居多,商家为了吸引他们,就必须投其所好,这从大量动漫IP联名中可见一斑。
还有人觉得,奶茶咖啡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若想持续获得销量,就只能在营销动作上不断推陈出新,以保持社交热度。
< class="pgc-img">>这些解读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今天想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品牌联名为哪般?答案自然是——流量。
那么你觉得在各行各业中,哪一门生意最需要流量?
答案是:媒体。
没有流量,媒体就活不下去,媒体行业,本质上就是流量经济。
那么对于品牌而言,媒体到底指什么呢?有人说是广告,有人说是网站,还有人说是以“双微一抖”和小红书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
如果你这样理解品牌媒体,还是有点狭隘。
事实上,凡是与品牌相关的一切,都可算作媒体。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你可能听过,叫“媒介即信息”。
< class="pgc-img">>在传统的理解中,媒介与内容常常是对立的,比如你在手机屏幕上读我的文章,你会下意识地认为,手机屏是形式,文字是内容。
而在麦克卢汉看来,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手机屏这种传播媒介深刻影响了作者的内容,让内容变得碎片化和去中心化,作者可以绕开专业机构独立发声,催生了自媒体写作这个既庞大又分散的行业。
短视频是一个更典型的例子,短视频就是社交媒体的产物,它们的制作比较随意,内容也比较亲民,而这种形式又进一步触发了民众对短视频的认知,觉得短视频内容往往更接地气,更能体现不同人群的呼声。
所以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媒介与信息两者是一回事。媒介会重塑信息,信息也会重塑媒介,形成新的事实。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品牌,所谓的品牌媒体,绝不仅仅是网站、微信、抖音或者小红书这些东西,但凡承载品牌内容的地方,都可以算作是品牌的媒体。
什么是品牌建设,就是实现品牌的媒体化,从各个方面传播品牌信息,而不仅仅是做标识、打广告、发推文,或者搞一些公关活动。
尤其在这个商品过剩的时代,品牌媒体化也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
< class="pgc-img">>正如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所言:消费不应该理解为和使用价值有关的物质用途,而是作为意义,主要和符号价值相关。
当品牌全面实现媒体化的时候,用户消费的不再是产品,而是内容,换句话说,产品即内容。
媒介即信息,产品即内容,这里的内容,包括产品、包装、渠道、广告,以及所有能够让用户识别你的东西。
这么说肯定太抽象,让我们举几个例子。
很多产品自身就是一个符号,比如汽车,只要开在大街上,你就能直观感受到它的特点和气场,就此而言,汽车本身是品牌最重要的媒介,它向你传达了关于品牌的丰富信息,效果比任何广告都要好。
除了汽车,包括鞋服、手表、背包等产品,也有类似的特征,产品本身作为媒介,跟着主人四处招摇,别人一看便知道你的卖点和优势,产品便是品牌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但不是所有品牌都可以通过产品充分展示信息,比如饮料,它提供的核心价值来自味觉,那么该如何让饮料品牌媒体化呢?
还可以通过包装。
比如可口可乐经典的玻璃品,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它的logo,成为可口可乐的标志。无论你在哪个国家,只要看到这个玻璃瓶,就知道可口可乐来了。
< class="pgc-img">>再比如绝对伏特加,这款酒很多人没喝过,但一定见过它的瓶子。绝对伏特加把它的瓶子融入各种文化元素,使之成为了品牌的象征,如今哪怕你不知道这个牌子,也见过它的瓶子。
< class="pgc-img">>要是产品和包装都没有显著特征呢?你还可以通过建筑,比如宜家门店,无论在哪儿都是蓝黄相间的大盒子,向你传递了两个信息:第一、宜家来自瑞典,因为瑞典国旗就是黄蓝二色;第二、宜家很大,你可以买到你想要的所有家具。
< class="pgc-img">>举了那么多例子无非是想说:成功的品牌,往往能够在用户的心中建立一个超级符号。
再回过头来看看新茶饮品牌,无论喜茶、瑞幸还是奈雪,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超级符号呢?
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没有。正如我们也讲不出喜茶和奈雪的味道有啥区别,瑞幸和库迪谁的咖啡更纯正,反正给人的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这些品牌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取决于两点:一个是疯狂地开店,比如瑞幸已经开了一万多家店,喜茶也宣布开放加盟。还有就是砸钱做营销,比如大搞品牌与IP联名。
这些做法当然没错,但问题是,如果从媒体的角度理解这些品牌,你很难发现它们究竟给用户留下了什么?是独一无二的产品,别具特色的包装,还是识别度极高的门头?
你可能会说,像喜茶和奈雪这些品牌的氛围感明明做得很足啊!
很多人对品牌有一个误解,常常把“调性”与“逼格”当做好品牌的标志,在这方面,无论喜茶、瑞幸还是奈雪,其实都很在行,遗憾的是,逼格与调性算不上媒体,它们承载不了什么内容,更谈不上深入人心。
< class="pgc-img">>反倒是椰树椰汁这种“土得掉渣”的品牌,将鲜明的风格一以贯之,成为了国民心中的超级符号,几十年下来,土味椰树以不变应万变,将土味演绎到极致,成为真正的国民饮料。
正因为新茶饮们没能找到真正的价值立足点,这些年来才会四处“勾搭”,今天和这家合作,明天与那家联袂,不停蹭别人的流量,以缓解自身的流量焦虑。
然而,即便联名能带来产品的大卖,那也是暂时的。类似瑞幸与茅台那种卖爆了的联名更是凤毛麟角。一旦热度过去,就只能期望下一次联名,再带来一次短暂的热卖,无休无止。
而经过这一轮轮轰轰烈烈的联名,除了制造一些话题和一堆时髦的周边,品牌到最后啥也没有留下,正如一位消费者话说,它们都不过是”美丽的废物“。
存量时代的竞争,既不靠花拳绣腿,也不靠盲目地蹭热点,而是要在社会学的维度上重新问自己,我究竟要向用户传递什么,靠什么让用户记住自己。当用户的注意力日渐分散时,唯有赢得人心,才能战胜时间。
月14日,#恋与深空 古茗#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游戏与茶饮的跨界联名引发争议。
据《恋与深空》玩家反映,2月至今,古茗员工多次爆料联名,泄露了联名物料。此外,古茗员工屡次表达《恋与深空》“蹭”古茗,不尊重游戏玩家。
14日下午,古茗茶饮官微发布致歉声明称,由于监管流程不完善,导致部分过程中的样品在工厂打样阶段被拍照泄漏。公司现已对涉事员工进行开除处理并对所属车间主任降级,将该工厂纳入限制合作名单,不再会与该工厂有任何合作。
图片来源:古茗茶饮微博
关于培训文件泄漏问题,古茗解释称,在加盟商宣导中,由于个别加盟门店人员未遵守公司规定,发布内部培训资料截图,导致活动相关信息提前外泄。经核查后,该门店为华东大区某单店,公司已经对该门店加盟商处罚并立即进行了停业处理,同时终止该门店加盟商的授权合作关系。
此外,古茗表示,公司关注到疑似门店员工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争议言论。经督查,参与发布的涉事员工为华南大区分公司员工,公司将进行开除处理并永不录用。
来源:读创财经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