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中国餐饮正在快速涌入日本市场,特别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料理店在日本出现“井喷式”增长。想要在日本吃到正宗的中式火锅、牛肉面以及川菜、粤菜等地方特色菜早已不再是一件难事。
据日媒报道,中国餐饮如今遍布日本各个地方,中国人聚集的地区更是形成中国特色美食街,比如知名的横滨中华街的中餐馆多达200家以上,池袋的正宗中餐馆数量目前已超过100家。
那么,正宗中餐为何在日本突然人气暴增呢?在日本开一家正宗的中国餐馆难不难?
ガチ中華是什么料理?
所谓ガチ中華也就是正宗中餐,指的是漂洋过海来到日本、为中国人提供的正宗的中国美食,它不同于日本人所熟悉的中国菜(日高屋、饺子王将等日化的中华料理),而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对故乡的怀念而提供的正宗家乡口味的美食。
如今,日本人将正宗的中国菜叫“ガチ中華”,因为经常会有人在网上查美食攻略,所以“ガチ中華”一次流行起来了。“ガチ中華”甚至曾入选日本2022年流行语候选词。
目前,在日本比较火的ガチ中華有海某捞、某县小吃、某国福麻辣烫、某子禄牛肉面等,还有蛋糕店、奶茶店及小吃店……
ガチ中華(正宗中餐)有两大特点:
一种是可以品尝到以前在日本无法品尝到的中国各地的地方美食。中国料理和中华料理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料理可不管日本人爱吃什么,我们提供的就是地道的中国菜。
另一种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连锁餐厅及中国年轻老板经营的特色餐厅。越来越多来日本留学的中国人,目标不再是进入日本大企业,而是选择自己创业或者进入华人开办的公司,将中国成功的商业模式带到日本,把中国特色美食拿到日本开店,开创一番新事业。
ガチ中華(正宗中餐)餐馆不仅是菜肴,连菜单以及室内设计也充满了现代中国风格,让日本人不出国也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近几年ガチ中華在东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人们体验到当地最新的饮食潮流。
ガチ中華(正宗中餐)爆火日本的背景
在日华人数量增加
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逐年增多,面向中国人的中餐馆变得很有人气。根据日本法务省最新数据公布,截至2023年12月底,长居在日本的外国人数达到341万992人,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人数最多,以82万1838人遥遥领先,对正宗中餐的需求大幅增加。
小红书等新型社交媒体宣传
疫情期间,很多在日华人难以回到自己的祖国,但又想品尝正宗的家乡菜,去正宗中餐馆用餐享受家乡的美食味道,在在“小红书”等SNS上发布在中餐馆用餐的照片和视频,对中餐馆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之后很多人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搜索中国美食,大大帮助了日本ガチ中華饮食店的发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新冠疫情让更多日本人关注到ガチ中華
ガチ中華虽然最初的目标群体是讲中文的人,但在电视、杂志和网络文章中出现后,美味的料理和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餐厅氛围,吸引了更多日本人的关注。
除了能品尝到从未听说过的中国家常菜和地方料理外,还可获得非同寻常的外出就餐体验,因此受到人们的支持,很多日本人纷纷到ガチ中華就餐打卡。
< class="pgc-img">>国内连锁饮食企业进军日本市场
促使大批中国企业尤其是连锁餐饮企业涌入日本的原因可能是几家带头餐饮企业的出色发挥。以海底捞进军日本为例,2015年9月海底捞在日本最繁华的东京池袋车站附近,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门店。经过几年发展,如今不仅是在东京,在大阪、福冈、千叶都能找到海底捞的店铺。
根据2018年海底捞财报来看,其当时在日本的四家店就已经突破了销售额1.2亿人民币,平均店铺销售额要高于韩国等地区。
海底捞的成功,使得更多国内餐饮企业看到了日本中餐业的曙光,纷纷选择来到日本市场。
抓住机遇,三省堂助力中国本土料理出海日本
2020年疫情爆发后,受疫情和防疫政策影响,日本餐饮店营业额大幅下降,有许多店铺破产倒闭。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调查,截止2021年10月日本全国有4万5000家以上的餐饮店闭店,这一数据相当于日本餐饮店的10%以上。而大量日本本土餐饮店,无疑留给了中国餐饮店更多的机遇。
< class="pgc-img">>因为空余店铺出现、再加上租赁门槛降低,中国餐饮经营者却看到了商机,开起了各种各样的中华料理店。
目前,ガチ中華在东京以及近郊的这些地区十分人气,比如池袋/新宿地区(池袋、高田马场、新大久保、新宿)、上野/御徒町地区、锦系町地区(锦系町、龟户、新小岩、小岩)、蒲田地区(川崎到横滨一带)、西川口/蕨地区。
除了在日华人外,像上海小笼包、麻辣烫、西安刀削面、四川火锅等中国各地的小吃名吃日益受到日本消费者的青睐和关注。
在此背景下,中国本土餐饮品牌想要出海日本的国内企业家经营者越来越多,而想要快速做好日本开店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将餐饮店规模越做越大,建议可与深耕日本餐饮行业的三省堂实业株式会社合作。
三省堂实业株式会社于2009年6月创立于日本东京,公司拥有自己工厂,独立设计组装制造机器产品,在中国广州设有分公司。我們以日本市场为主,成功服务了15000家以上餐厅、酒店、面包房、食品工厂客户,主要开发研制食品搅拌机、日式拉面制面机、煎饺机、煮面炉、油炸炉、中华猛火炉等横跨中西日餐业界的机器。
公司不仅可为新开店客户提供一站式机器设备和解决方案服务,还能海外连锁餐厅提供了诸多机器订制、厨房优化等智能化和标准化改善方案。
< class="pgc-img">>此外,对于中国餐饮企业想要进军日本市场,公司可以提供日本开店经营一条龙服务,包括前期市场调研、创立公司、店铺选址装修、人员招聘、设备配置以及开业后运营等服务,帮助国内品牌顺利落户日本。
近期,三省堂已经帮助百味麺館、天府火鍋巷子、七婆串串香首次成功登陆东京繁华的新宿和渋谷,把正宗中国牛肉面、中式火锅以及串锅带到日本,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国美食。
百味麺館、天府火鍋巷子、七婆串串香的厨房设备的规划、施工和安装全套厨房设备均有三省堂负责,包括喷砂中式系列、定制钣金、加热设备、冷却设备等。
三省堂
为东京正宗中餐馆厨房设备安装案例
< class="pgc-img">>此外,三省堂还可以安排国内餐饮业经营者赴日商务考察,学习日本先进餐饮品牌运营模式,提高自身品牌的竞争力。
如果您有意向在日本开餐饮店,或者需要定制购买厨房设备,请联系三省堂实业株式会社,公司有专业的团队和广泛的资源为您提供周到的服务。
三省堂实业株式会社 日本商用厨房机器制造商,饮食店,酒店,民宿开业一条龙服务。
文章来源于豪虾传蒋毅 ,作者蒋毅)
【蒋毅按】小姚(姚宴军)的老家在四川遂宁市河沙镇,与我的老家蓬南镇,相隔只有30公里左右,高速路开通以前,我们回老家,都必须要从河沙经过。所以,当我第一次知道小姚是老乡时,我比较意外!准确来说,小姚还不是一个小老板,内心有一个小老板梦,我相信,他不久后,就会走上餐饮老板这条路。
小姚已经从事餐饮后厨工作18年,目前在日本工作,就职的餐厅名叫“湖南菜馆”,位于日本东京新宿歌舞伎町,老板是李小牧。从他来到日本,到现在八年时间,一直都在湖南菜馆工作。通过小姚的餐饮经历,能给国内的很多厨师,或者很多想去日本开餐厅的小老板们,一些参考和借鉴!
< class="pgc-img">>【姓名】姚宴军
【身份】湖南菜馆厨师长(日本东京)
【从业经历】2001年我初中毕业,没有继续读高中,当时年龄小,考虑到未来得有一门手艺,于是家里人把我送到酒店给别人当学徒,我的师父是承包厨房的大厨,按照当时的规矩,包了3000元的红包当拜师礼,然后就跟着在酒店后厨开始学艺。
最开始两个月,我就是打杂,除了管吃住之外,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两个月后,开始学习配菜和切菜,师父开始每个月给我发200元当零用钱,半年后,我可以上灶炒菜,开始正式领工资,不过每个月只有600~700元,又过了一段时间,工资给我涨到1200元左右,我也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逐渐成长为一个可以独立上灶的厨师。
一年半以后,因为师父的变动,我离开他身边,回到遂宁,自己去找了个餐厅当厨师,工资也只有1200元;两年后的2004年,工资才涨到1500元;干到2005年底,在朋友招呼下,我2006年到东莞去打工,也是给别人餐厅当厨师,收入比在四川好了很多,于是在当地干了四年。
2010年我又再次回到遂宁老家,这次就是开始自己带人去承包厨房,因为前面积累了接近10年的经验,所以比较顺利,把厨房其他人员的工资发完以后,我每个月的实际收入,达到了七八千,这对当时的我来说,觉得还不错,因为其他很多炒菜的师傅,工资才3800~4500元之间,我的收入相当于他们两倍。
当时,我的师父已经到日本工作了好几年,通过他得知在日本的厨师收入很高,手艺好的师傅,可以拿到国内收入的好几倍。在大多数国内厨师才四五千工资时,我师父他们在日本就已经可以拿到一万五左右,比我自己七八千的收入,都要高两倍,而且还没什么风险,只要把菜做好即可,于是我也想到日本去打工。
后来,加入了成都的“众鼎国际人力资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为全世界派遣厨师的劳务公司,通过它我得以有机会来日本工作。当时我们圈子里的厨师,都想来日本打工,因为在这边的师兄弟收入都很不错。于是为了来日本,我们还要给众鼎很高的中介费,当时每个人差不多12万,在当时,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新厨师到日本的全年工资,但我们很多人还是交钱了。
因为我们不用操心手续,一切手续都由中介公司负责,如果不成功,扣除必须的手续费后,其他全部退还给我们,这是一方面;我们也想得很简单,就算是相当于白干一年,但后面几年的收入,还是远远高于在国内上班,再加上当时不像现在,除了中介公司这条路,没有其他办法能来日本,所以我们都给了这个钱。
来日本前,中介公司就明确给我们说了,手续上填写的收入会高于我们到日本后的实际收入,意思是材料必须这样写。我们也都接受了,因为我们关心的是自己到了日本实际能拿多少,至于他在文件上填多少,我们可以不在乎。结果,我到日本后,中介公司没有给我安排以前说好的那个餐厅,而是直接安排到了湖南菜馆。
< class="pgc-img">>我到湖南菜馆时,生意很不好,而且只剩下一个厨师,前一个厨师是直接跑了,所以老板也算是临时找到了我,结果,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在湖南菜馆一直待到现在,已经超过8年时间。这8年时间我见证了湖南菜馆的生意,从最开始每天零零散散的上客,每个月为房租和工资发愁,到后来天天爆满。
因为我是通过中介公司获得了一切合法的工作手续,所以我不仅可以自己在这里上班,还可以带老婆一起过来上班,等我在日本安顿好以后,就把老婆也接来日本。日本的餐厅包吃,但不包住宿,所以我们自己租了一个小公寓,我自己继续当厨师,我老婆则主要是在中餐厅打工,顺便学习日语。
在日本,每个月我可以拿到接近3万(人民币)的工资,我老婆在餐厅当副店长,每个月也差不多有2万元(人民币)的收入,我们加起来每个月有4万多的收入,确实比国内要好一些。但日本的生活成本和日常开销也比较多,除了自己开销的,平时还要往家里汇款,有小孩子在跟着父母上学,所以,一年到头了,也看不到什么钱!
在湖南菜馆工作期间,我看到很多日本的中餐厅都快速发展,比如我老婆所在的餐厅,在新宿这个地方,短时间内就开了14家店,每一家店生意都很不错,中午做定食,晚上做点餐,就国内的家常菜,也很受周围的上班族欢迎。为此,我也劝说我们老板去开分店,这样的话,我也可以跟着老板投资一点,想多赚点钱。
但最终我们老板没有采纳,也没有扩大规模和发展,我也没有说什么。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和老板相处比较融洽,关系也很亲近,我负责把他们的厨房管理好,见证了他们生意从不好到好的这个过程,只是觉得比较遗憾,原本有机会把这个品牌做得更大,生意做得更好的!
< class="pgc-img">>【日本餐饮】日本的餐馆生意和国内不一样,日本人喜欢守着一个餐厅吃,也就是回头客很忠实,一旦喜欢你这家店,他可能一个星期都要来好几次,所以这边特别盛行各种老店。这就要求日本的餐厅,一是后厨炒菜的厨师要稳定,目的是菜的味道要稳定,否则,经常换厨师的话,很多老客人吃着吃着就不再来了。
另外,就是时间要长,当日本人不知道选什么餐厅时,他们会优先选择那些开业时间更长的餐厅,可能是觉得能长期经营的,才是味道和品质的保证。湖南菜馆在我去时,生意之所以不好,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厨房的厨师不停地更换,导致菜品很不稳定;其次时间也不长,才短短三年左右的时间。
当我在店里稳定下来后,最主要就是让湖南菜馆的菜品味道稳定下来了,不再像以前一样换来换去,周围的人每次来吃,都可以吃到一样的味道,于是稳定的回头客也就慢慢增多,再加上经营时间的延长,店内的生意从最开始每天卖几万,到后面卖十多万,到最近这几年的每天卖到接近30万,业绩也是翻了好几倍。
很多人都说我们店在歌舞伎町,老板又是李小牧,那生意是不是主要依靠游客?或者是依靠李老板的影响力?我觉得老板的影响力确实有,但对店内的生意影响不是那么大。毕竟,我们的店只有不到80个平方,就这么大的接待面积,就算是没有李老板,我们依靠产品上日积月累的稳定供应,生意也能做到现在的程度。
这可能就是日本开餐厅和国内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餐厅虽然叫湖南菜馆,但湘菜和川菜基本对半分;再加上我们的客人,主要还是以周围的上班族居多,游客比例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所以味道并不像国内那样追去极致。毕竟,对于日本人来说,不管湘菜、川菜、粤菜还是东北菜,他们都统一理解为“中华料理”。
在日本的师傅,必须要会做四个菜,也就是麻婆豆腐、回锅肉、青椒肉丝和宫保鸡丁。听比我们更早来日本的师傅说,以前在日本开中餐厅,只需要这四个菜,就可以躺着赚钱,尤其是麻婆豆腐,在日本非常受欢迎,除了我们四川的做法,还有东北做法、福建做法、山东做法,甚至,日本本地的餐厅也都要做麻婆豆腐。
< class="pgc-img">>以前,中华料理在日本是高档餐厅的代名词,但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中餐厅全面爆发,大家又以杀价的方式来恶性竞争,导致中餐厅在日本变成平民餐厅;再加上在菜品的味道上,没有像国内一样追求所谓的“正宗”概念,各个地方的厨师,把东北菜、川菜、湘菜和粤菜等,融合在一个餐厅去做,慢慢地,中餐厅在日本就不再有以前那样的影响力和口碑。
东京的中餐厅,横滨的中华街很多,但那里基本是老派的中餐厅为主;而新兴的中餐厅,主要集中在池袋、上野和新宿这三个地方,尤其是池袋北口,方圆五百米的范围内,聚集了几百家中餐厅,而且生意都很不错,一到饭点就人满为患,消费者主要就是生活在这附近的中国同胞。
在东京开餐厅的老板中,以东北人和福建人为主,满大街都是东北话,经常有人调侃说不久以后,池袋可能会被东北人给全部占领了,这和解放前日本曾经占领过东北有关。据说是当年日本人留在东北的遗腹子,大量的移民到日本这边来,就主要生活在池袋及上野周边这些地方。而福建人则不用说,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华人移民中,福建人的数量都高居不下。
所以,在日本开餐厅,现在的生意已经不好做,我们算是错过了在日本开餐厅的黄金时期,以前随便开一个中餐厅都很火——前几年在池袋,随便开一家川菜餐厅,生意也很火。但最近这几年,餐饮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换手率非常高,在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有铺面转让出来,我感觉日本的中餐厅也到发展的瓶颈阶段了。
在以前的日本,厨师一直属于紧缺行业,所以给厨师办理工作签证很方便,只要有厨师证,而且在国内有十年的工作经历,基本都能顺利办下来。东北很多人来日本,就是通过假厨师证来的。后来日本发现这个情况,对厨师身份卡得越来越严格,现在再想通过厨师身份来日本,已经变得很困难,尤其是东北那边的人,我们四川这边还稍微好一点。
在日本上班,好处是不存在拖欠工资,不管是有正式身份的社员,还是没有正式身份的临时工,工资都不会被拖欠。而且收入确实也不错,最普通的服务员,现在一个小时的时薪都是1000元起,管理人员还要贵一点;所以,哪怕是在餐厅当前厅服务员,你只要愿意做,一个月拿30万(日元)也是没问题的!
我们依靠正规途径过来日本的厨师,身份很自由,因为日本的中餐厅越来越多,所以厨师在这边不缺工作,但每次更换工作都需要到入境管理局去备案,如果一个厨师经常更换工作,那么入管局在签证上,可能只给你批一年的期限,你需要每年都去备案;如果你固定在一个地方上班,那移民局可能会给你三年、五年的工作签。
日本这边就是鼓励职人态度,不喜欢东跑西跳换工作的人,我在湖南菜馆已经超过8年,所以我和我老婆的工作签证就很健康。生活在这里,感觉就和国内没什么差别,想回老家了,买张机票就可以立即飞回去。只是,我每年在春节前后回去一次,平时在这里都很忙,一周只休息一天,而且我又是厨房负责人,所以没事基本都不回国。
< class="pgc-img">>如果在日本和老板合不来,可以辞职,然后拿着老板的辞退信,到入管局去报备一下即可。这一步一定要注意,就是你每更换一个工作场地,一定要让入管局知道,只要做到这一点,那就不用担心其他问题。既可以通过身边的朋友介绍找工作,也可以通过中介公司找,在日本,中介公司非常发达,任何问题,几乎都有中介公司提供帮助。
尤其是想在日本开餐厅,租铺面这个环节,是必须通过房屋中介才行。在日本,不管是商铺还是民宅,租房大多数是见不到房东的,因为全都委托给中介公司来进行操作,不存在私下交易的情况,凡是私下产生的交易都不被认同,办理后续手续会非常麻烦,这一点也是日本与国内不一样的地方:这边的中介公司,会帮助你处理与铺面相关的所有事情。
前几年有很多人通过投资签证的方式,来日本开餐厅,然后又想通过开餐厅去拿到永久居留身份,现在也还有这样的途径,但比以前困难多了。现在外国人仍然可以来日本投资开餐厅,但必须要先在日本注册成立公司,这边叫会社,个人是没资格投资开餐厅的;而且,最好要有一个日本本地人,或者获得永久居留证的人当股东,否则到银行开户会有麻烦。
注册公司很简单,只要500万就可以,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难;找个日本合伙人也不难,现在日本的华侨,看到中餐厅盈利能力很强,因此想投资开餐厅的多得很;比较难的是铺面问题,很多日本房东都不待见中国人,一听说开中餐厅,有些房东宁愿把房子空那里,也不愿意租出来,所以在日本要找到让自己满意的铺面,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有了会社,然后才能根据自己餐厅的情况,去入管局申请“工作签证”的资格和名额,入管局会根据你这个公司投资的餐厅规模和类型,给你批准工作签证的数量。日本的人工超级贵,能多获得一个国内的工作签证,对餐厅老板来说,都可以节约不小的一笔开支,毕竟,现在日本服务行业的工资收入水平,是国内的5~6倍。
我身边来日本十多年的厨师多得很,大家习惯了日本的工作,主要是习惯了这边的收入。虽然国内现在的大厨,收入也可以轻松拿到2万以上,但日本是最普通的杂工都能拿到这个收入。所以在日本打工,确实要比国内带来更多的收入,这是很多人来了日本都不愿意回国上班的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边竞争没有国内那么残酷,日本河边奉行老店和长久。在日本开餐厅,只要你把味道和服务这些基础的工作做好了,口岸又没有什么致命缺陷,那基本上依靠守,都能把生意做起来,不像国内,要从各个方面去拼。在日本开餐厅的人到中国去开餐厅,竞争力会很弱,守不到盈利可能就倒闭了;相反,国内的人到日本来开餐厅,如果太急功近利,也可能会很快倒闭,现在那么多转让的,就是这样的情况,没耐心去守。
不出意外的话,我会继续在日本待下去,除非国内有很好的创业条件,我回去可以有创业当老板的机会,否则我会一直待在日本。日本现在的餐饮,在经营模式上,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老板很少以股份的方式来绑定员工,我和我身边的很多在厨房工作的人,其实都希望能遇到那种有大目标的老板,能投点资,跟着他一起发展。
看到国内餐饮飞速发展,我们在日本也感受到那种变化。随着来日本的国内品牌越来越多,我们很多在日本做餐饮生意的人也受到了影响和冲击,大家开始有了紧迫感。日本餐饮与成都的餐饮,光是从竞争角度,估计相差5~8年时间,一方面我们期待国内的餐饮高手,带过来新的餐饮机会,另一方面,也有点莫名其妙的担忧。
这就是我在日本的餐饮情况,目前我还是湖南菜馆的厨房负责人,我老婆也在这边,我在犹豫是否把小孩接过来上学。我的工作身份,是可以把老婆孩子全部接到身边的,只是,小孩子在日本上学的话,就无法参加国内的高考了,所以也很犹豫。不管离开多少年,自己心里始终还是个中国人,总是想着以后要回国。
日本的餐饮这些年也在不停地变化,未来可能变化还会更大,我也一直在等机会,希望能有个合适的项目,能遇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然后也能创业当个餐饮小老板,这大概是我们厨师这个群体,稳定工作之外,最好的一个出路,也可以算是唯一的出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