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了十万余元在超市经营一家奶茶店,结果开业仅21天超市就关门了。
投资10万余元开奶茶铺营业21天被关门
40岁的孙女士是西安市阎良区人,今年1月17日,孙女士看到阎良区人民东路附近鲜又佳超市即将开业,门口张贴着招租信息,一直想开奶茶店的孙女士就签订了租赁合同,交了2000元押金和一年的房租12000元。“签完合同后就开始装修了,装修费加上奶茶加盟费等共花了10多万,1月29日超市开业,我的奶茶店3月9日开始营业。”孙女士说,“3月30日上午还在正常营业,结果下午6点多自称是房东的人说超市老板不交房租,随即就关上了超市大门。”
7日下午,在孙女士提供的“鲜又佳超市联营租赁合同”中,华商报记者看到,出租方(甲方)为西安市阎良区鲜又佳超市,甲方提供使用面积为7平方米的专柜供乙方租赁经营,经营项目是冰淇淋、奶茶。合同期限为2019年1月17日起至2020年2月1日,甲方按年向乙方收取租金12000元。落款日期为1月17日,有“西安市阎良区鲜又佳超市”公章。孙女士提供的一张收款收据显示:1月17日交12000元,收款事由是2019年租金,也有“西安市阎良区鲜又佳超市”公章。
群消息通知放假多名员工工资未结
刘女士是阎良区鲜又佳超市的一名收银员,“今年1月份看到超市门口张贴着招聘信息,就去面试并在第二天就开始上班。”刘女士说,“虽然超市是1月29日才开业,但开业之前,超市内组装货架、理货及打扫卫生等都是我们这一批招进来的员工一起干的,等开业后才各自分工。”刘女士介绍,超市员工的工资是每月中旬结算,一二月份的工资已经领到手了。
“我记得3月底那天,我上的是早班,早上7点多就到超市了,下午3点下班,下班之前就看到有一些供货商在超市议论些什么,当时没注意就直接回家了,结果第二天就接到微信工作群通知,说暂时不要来上班了。”刘女士说,她这才知道超市关门了,和她同批次的员工共30人左右,有些人连2月份的工资还未结算。
在刘女士提供的聊天信息中,名为“鲜又佳超市员工群”中共有31人,2019年4月1日18时31分许发出一则通知,内容是“全体员工明天开始放假,有任何事等候通知。”
30余万元货款未结超市负责人称经营不善建议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我是去年12月7日和鲜又佳超市签了柜台的租赁合同,一年的租金是35000元。”张先生说,“我从超市开业前一天(今年1月28日)开始供货,约定的是每隔半个月结算一次货款,34044元的货款一分钱都没给我结。”张先生很无奈,“我一直在催货款,但对方就一直推脱,没想到居然直接关门了。”
张先生提供的商品销售统计表中显示,2019年1月28日至2019年3月6日,销售金额共计34044元。
而在阎良鲜又佳超市维权群中,和张先生有同样遭遇的供货商还有30余人,记者粗略统计,未结货款共30余万元。
7日下午,记者联系了西安市阎良区鲜又佳超市一负责人朱女士,她表示,因为经营不善,房租只交了3个月,房东就直接把超市门关了,“现在已经把在超市办卡的会员们的退费问题基本解决了,员工工资及供货商货款等,暂时没有资金进行支付。”朱女士还说,“建议他们通过法律途经去解决。”华商报记者王娜
单暴涨3倍,店员忙得不亦乐乎
这两天,杭州一家特别的奶茶店
突然一下子火了
几乎每个走进去的顾客
都说体验感很愉悦
甚至“感觉自己一下子变帅了!”
< class="pgc-img">>“辫子哥”被递奶茶,直接下单25杯
他出来的时候,回眸一笑太帅了
7月29日下午,气温近40℃,空气里裹挟着从地面袭来的热浪,让人无所遁形。
上城区采荷街道凯旋路荷湾·特有爱幸福街区一家茶饮铺门口,一位年轻女孩刚给一位快递小哥递完凉茶,迎面走来个扎辫子的路人小伙。
“哥哥,喝一杯茶。”
清亮的声音让“辫子哥”明显愣了一下。“啊?茶水是吧?”他接过姑娘手中的凉茶,上下打量一番,本来要走,似乎觉得眼前这女孩有点特别,又回转身带着好奇走进店里。
< class="pgc-img">>原来这是由一群心智障碍青年经营的店铺。刚刚递凉茶的女孩,就是这样一位特殊孩子。
小伙子当即点了五杯珍珠奶茶,说要带给同事喝。那女孩高高兴兴接单,却做得很慢,旁边还有个老师不时提醒这一步做啥,下一步做啥。
小伙四下打量,见墙上贴着一批精心设计的公益奶茶券,旁边是可爱风的字体,还有一个数字1663。意思是说,顾客可以给陌生人点一杯奶茶,送给有需要的人,迄今已送出1万余杯,还有1663杯挂在墙上待赠送。
许久,回过身,姑娘才做完,正弯腰认认真真把每一张茶饮标签贴到杯身。那小伙子临走又突然加单,直接追加了20杯奶茶,“我也跟他们一样不拿走了,预订给有需要的人吧。”
< class="pgc-img">>他走出店门,回头看看店铺,在风中留下满意的一笑。
< class="pgc-img">>同一刻,店里老师送走客人,惊喜地拍着女孩肩膀,“很棒啊,哇,我们今天做奶茶啦,太厉害咯!”
店铺监控记录下的这件奶茶小事,把全国各地许多网友感动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人一旦做完好事,会心情愉悦,百事顺利”“你不知道最后他回头望店的那一刻有多帅!”“好感动,再去杭州的话,我也会光临”......
< class="pgc-img">>订单暴涨,有人远程下单50杯
这群孩子,太棒了!
这家茶饮铺就在凯旋路129号,名叫“弯湾爱生活”,是两年前在市、区、街道和社会各界支持下成立并投入运营的。
走进来,装饰透着温馨的设计感。
8月1日下午,老家安徽的值班店长张琳正在做饮品,“哎呀,今天好忙好忙。我们‘小伙伴’根本忙不过来。”
在这里,张琳也被“小朋友”(心智障碍青年)称为老师,教他们做奶茶、咖啡、烹饪、搞卫生等基本技能。孩子们算数字、算时间这类活没法教,得自己上。
< class="pgc-img">>昨天一早,张琳还没出门就发现了异样:才7点钟,手机端外卖平台就显示有奶茶预订单了。
一个小时后,又有人订了10杯生椰拿铁。
“平时不是这样的啊。奶茶嘛一天就10杯上下,今天已经做30多杯了,咖啡更多......”做下一杯的间隙,张琳感叹,“好像是看了网上视频,有点火了。我们小伙伴们有点来不及了。”
张琳从吧台下拿出一摞单子,都是下午的,“你看有个人一单预订了50杯,也是不拿走的。”单子上,是一位丁先生备注:“请把水和茶饮送给路过的那些环卫工人和其他有需要的人,你们很棒,加油!”
< class="pgc-img">>张琳说,视频里在门口递凉茶、进店里做奶茶的女孩叫胡亦璇,今年21岁。
胡亦璇学做奶茶一年多了,几个步骤得每天重复、重复。不过,她很喜欢做奶茶,每次都自食其力,值班店长则需要候在一旁,叮嘱这一步要干啥,下一步要干啥,怕她忘记。
下午四点,临下班,胡亦璇听老师表扬自己,开心地跟大家再见,“我回去啦老师。回家看《冰雪奇缘》,等妈妈。”她笑容清澈,挥手,袖子上能看见贴的姓名牌。门被拉开,留下一个快乐的背影。
张琳在“弯湾”十多年了,跟心智障碍孩子们接触久,感触很深。
“根本没想到视频火了,这其实是店里蛮平常的事情。我们店的同学们都很单纯,也很勇敢。大热天可以在门口热心地喊着给路人递凉茶,普通人都觉得难为情。其实心思单纯了,做什么事情都会很纯粹,就是高温天里很自然地请你喝杯凉茶嘛。”
那位猛点奶茶的潇洒“辫子哥”是谁呢?张琳说,大家都不认得,他也没留下名字、联系方式,只记得是一米八左右身高,30岁上下。
< class="pgc-img">>从一个人的妈妈,变成一群人的妈妈
没有人生来就是铁打的
其实“弯湾”这个名字,和它的创办人徐琴,杭州人都不陌生。
简单说,这是一位“铁打的”妈妈为心智障碍群体创造了一个“大家庭”的故事。这里面是无数个为母则刚的实例。
网友一片点赞的背后,其实也能读到为人父母才懂的辛酸和期许。就像网友@生活在脚下 一条不起眼的留言:“我儿子孤独症。从不会主动跟人交流。她(小璇)已经很棒了,希望我儿子现在做康复以后也能这样。”
徐琴还记得亦璇妈妈第一天带胡亦璇来的时候,两个母亲只是看第一眼,眼神里的那种期许,就都懂了。
徐琴的儿子今年36岁,也是弯湾的一员,不过并不像胡亦璇这样能凭较强的自理能力实现就业。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其实前面二十年都是在为孩子付出。2岁不到,他床上摔下来,过了30天脱离生命危险,真的是运气。再过了30天,每天发癫痫都要二十几次。再过了两年,脑外伤压迫视神经导致的失明。他很坎坷。到了十七岁彻底看不见,然后再慢慢有点恢复......现在回忆起来,好像一口气就能说完,但是一个以泪拌饭的妈妈,那个过程很艰难。大家都说我是铁打的妈妈,当然不是铁打的,但你不做铁打的也不行啊。”
< class="pgc-img">>33年前,徐琴上班收入并不高。为了挣救儿子的钱,她腾出下班时间去路边卖棒冰。
她想想自己是个读书人,“卖棒冰”三个字在喉咙里翻来滚去就是喊不出来,眼睁睁看着棒冰融化。最后她喊出来的三个字,响到吓自己一跳。从那以后,她就啥都不怕了,做快餐、做夜宵、进外企、再辞职做生意......
60岁的徐琴已经不只是一个人的妈妈,也是一群人的妈妈。这些年,她和弯湾托管中心伙伴们、家长们仍在一起开拓适合大量心智障碍青年自我表达、实现就业的业态,书店、超市、车行、茶歇、保洁......去年,弯湾托管中心的26名青年还凭借一支啦啦操,登上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
< class="pgc-img">>“以前很多家庭,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把他们藏在家里与世隔绝,其实是不行的。跟孩子们接触多了,其实你会发现,许多孩子跟我们其实并没有很大差别。”她说。
直到晚上,仍有零散几位客人进店光顾。“其实不是说比外面卖的奶茶好喝多少。”一位辽宁大哥说,“杭州市区这么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这样一家店面是属于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的,本身就很不容易。”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钟玮 视频 方永彬 钟旭峰 夏昱鑫
后,厦门市民申请开办超市、食品饮料店将更加便利。近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厦门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印发“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出“我要开超市”“我要开食品饮料店(甜品店、面包店、奶茶店、咖啡馆)”等“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
据介绍,此次推出的两个“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联办事项覆盖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的公司设立登记、食品经营许可证核发、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新办,卫健部门负责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以及消防救援机构负责的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告知承诺),并推行“点餐”服务,申请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内的联办事项。
两个“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严格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网)受理、一次办成、一体管理”的要求,通过集成申请材料、再造业务流程,形成一份办事指南、一张联合申请表单、一套申请材料,让联办事项流程由“串联”变“并联”,为申请人最大限度“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大大减轻了开店准营准入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由厦门市行政审批管理局牵头,厦门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联合实施的深化“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是2022年度厦门“十佳”营商环境创新举措之一。
据悉,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已推出“开办企业一件事”“我要开便利店”“我要开小餐馆”“我要开药店”“食品证照变更一件事”“药品、医疗器械证照变更一件事”“证照补领一件事”“食品证照注销一件事”“药品、医疗器械证照注销一件事”等多个“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
提醒 申请人可以在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厦门旗舰店“一件事”集成化服务模块选择“我要开超市”“我要开食品饮料店(甜品店、面包店、奶茶店、咖啡馆)”办事指南详细了解,也可以向各区行政服务中心“一件事”综合窗口致电咨询。
(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翁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