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间,微博上有这样一则热搜提问:
从2017——2019年,你有哪些改变?
网友们纷纷晒出了各自的回答:变穷了,变胖了,变老了...而对于南哥来说,是变得更加迷茫了。
在这两年中,他两度进行餐饮创业,比起当年初来北京时的信心满满,这时候的他却满是无奈与失落。
而他的餐饮创业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像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一场场博弈。
< class="pgc-img">>
01
我在北京,早九晚十
2007年,湛江老表南哥一心想把一手“流心咕咾肉”的绝活带到2000多公里外的“淘金”圣地——北京。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内心对首都特有的情怀和向往,还有一个极为现实的原因,那就是呆在大城市里还意味着机会多,工资高。
确实是这样。
十多年前的北京,餐饮行业正处于快速起步阶段,市场空间大,竞争压力小。已经在家乡拥有四年厨师经验的他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初到北京,就在一家粤菜馆拿到了每月七八千的工资。
这个价格,是他原来在县城里工资的两倍之多。
但与家乡安逸的生活相比,在这座城市工作根本没办法“闲下来”。
< class="pgc-img">>每天早九晚十的生活,虽然单一枯燥,但还算平静,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已经不再是在外漂泊的本钱,当年初来乍到的满足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买房、娶妻、生子的经济压力。
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下,南哥萌生出了自己开店做餐饮的想法:“给别人打工自由、稳定,但是没太大前途,自己创业通过几年的辛勤与努力,但再加上点际遇,就能换得下半辈子的成就。”
作为专业厨师出身的他,似乎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再三考虑,在2016年,南哥拿出积攒下来的多年积蓄和几个合伙人在北京一同创办起了一家名叫君佰圆的粤菜馆。
但这个他寄予美好愿景的店铺,却在两年后被迫走上了倒闭的道路。
02
从买不起到租不起,是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南哥和朋友合伙创立的君佰圆就在北京三环边上,这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人流量大,毗邻朝阳区的大商圈及办公楼。
在常人眼中,有了商圈和写字楼的联动加持,饭店肯定能坐收红利,赚得盆满钵满。
凭借着独道的手艺和地理位置优势,饭店生意确实一直还不错,但两年后,谁也没有想到,南哥和他的合伙人最终会遗憾出局,以赔钱结束。
关于餐厅倒闭的原因,南哥也有着自己的无奈:房租太高,伤不起。
< class="pgc-img">>“行外人认为做餐饮利润大,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快要飞起的房租。在开店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店铺只能维持基本的收支平衡。”
“不奢望能买得起房,只想能租得起房。”
然而,两年后南哥没有等来房价下跌的消息,却迎来了租金上涨的噩耗。
“以前签的房租是140万一年,租住了一年多,房租却涨到了160万,加上每个月固定支出27万,一年下来光成本就接近500万,根本无法盈利。”
为了更“巧妙”的涨房租,让餐饮创业者 “心服口服”的接受,房东当初在与南哥签订合同时,将租赁时间由原来的3-5年,缩短到1-3年。
这就意味着,要么乖乖接受涨租,要么就在餐饮店刚要赚钱的时候关店走人,而店铺前期的装修、宣传、运营费用相当于打了水漂。
这无疑封杀了餐饮店铺想要赚钱的希望。
和南哥一样,很多餐饮创业者都会觉得这样房租不合理,可那又怎样呢?供需关系摆在眼前,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房东有足够的自信相信接下来会有大把的人来找他抢购。
房东坐地起价,再加上近年来人力成本、获客成本、采购成本等多重挤压,使得餐厅挣钱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房东涨租的速度。
受成本压力的影响,很多餐厅都开始重新调整定位,淡化特色。
但每家店里菜品价格始终不敢涨,因为孤注一掷的涨价,意味着在繁华的商圈彻底失去竞争力。
为了盈利,南哥和他的合伙人也尝试进行改变。他们并没有降低饭菜的品质,在食物的成本上进行缩减,而是对菜品进行微创新,创意推出了现烧煲仔饭,这道菜一度成为店铺里面的招牌,吸引来了不少顾客。
与此同时,他们还延长开店时间,选择一种白天主打快餐,晚上主打聚餐的营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工作没有996,只有007。
但商圈和办公区晚上人员流动少,即便再怎么努力,增加的营业额还是弥补不上房租上涨带来的空缺,南哥的店铺最终还是没能够翻盘。长时间坚持下来,折腾的人身心疲惫,合伙人一商量,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关店。
< class="pgc-img">>这一年,南哥的第一次创业无疾而终,但他只是餐饮创业“覆灭”大军中的一员。
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在2018上半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平均每个月有10%的餐厅倒闭,即便全国餐饮突破3.5万亿元,但只有20%的餐厅赚钱,因租金上涨而亏本倒闭的餐厅数不胜数。
从买不起房到租不起房,没有人能够体会到这些餐饮创业者的不易。
03
生活不相信眼泪,要么认怂,要么继续
从07年到现在,这是南哥在北京闯荡的第12年,已经开始步入中年的他,也开始有了中年危机意识。
父母年龄逐渐变大,子女进入成长阶段,妻子待业在老家4年专门照顾老人和孩子。
在这个阶段的他,压力已经不仅仅是年轻时找工作那么简单,他的压力更在于要支撑起整个家庭巨大的经济支出。
< class="pgc-img">>而首次试水餐饮创业失败,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南哥不甘心就此妥协。
于是在今年9月份,他二次创业,在北京重新盘了一家200多平的店面,继续做餐饮生意。
这一次,他将自己的目标瞄向了深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餐饮会所,曾被三环高房租“逼退”的他,将餐厅位置转移到了北四环。
因为这里省钱又省事。
原店主装修风格刚好符合南哥餐饮会所的定位,不用再大面积的进行重新翻修,降低了前期投入成本,同时每个月3万元的租金,大大减轻了房租负担。
而如此“物美价廉”的店面,在某些地方必定有所欠缺。
的确,新店铺的位置确实差强人意,没有好的流量,同时也没有一个正式的门脸,使得人们很难一眼就发现它。再加上第一次创业烧钱式的房租投入,南哥这次已没有足够的资金做推广,而这些,都限制了他的生意。
看着连续七天没有开张的新店铺,南哥的脸上透漏着一股焦虑,明天该怎样,他也陷入了迷茫。
这就是最为讽刺的地方,当梦想和现实背道而驰,高房租抛弃餐饮人的时候,容不得他们有任何的反击机会。
高参结语
这是一个最好的创业时代,层次不穷的机会等待着餐饮人进行新鲜尝试,同时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租金、人工、采购成本的上升,让餐饮创业者的生活与生存、梦想与现实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而南哥的故事,其实是众多奔赴在一线城市进行创业的草根餐饮人的真实生活缩写:出身平凡,没有足够的资金,想凭借着一己之力逆袭成功,但却被高昂的房租浇灭了昂扬的斗志。
如何才能留下呢?对于那些和南哥一样,想要不被高房租“逼退”继续留在大城市逐梦的餐饮人来说,太难了,因为高房租正在拖垮他们的店铺。
统筹丨子善
内容编辑丨Ricky 木子 Grx 阿星
视觉设计丨Lke 小四
知识顾问丨九维 子幽
视频编导丨Kite 墨鸢
视频剪辑丨Gyan 离川
开店高参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class="pgc-img">>日的工程师,为了一杯芒果冰,在泰芒店门口,与搭档苦站8小时都没学会怎么做。索性自暴自弃,竟让店铺的营业额暴涨10倍,只因为一杯无意售卖的特饮。正打算全情投入另辟蹊径时又遇难关,正在读大学的侄子一句话点醒了他。合伙人临时撤资,几经坎坷,如今他又有新想法……
故事的起因是我在那家甜品店门口,看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老板年轻的时候爱过一个姑娘,后来他们相散于江湖,老板便开了这家店想要找她。
没过多久,店里的帅气小伙子,就过来招呼我“你想尝一下爱情的味道吗?”听到这里觉得
本来我都准备走了,这时候老板回来了……于是我们就开始聊了起来,聊了将近一个小时,
Q:门口贴的那个故事是真的吗?
A:有真有假
Q:真的部分可以讲一下吗?
A:确实有这么一个人,然后也确实是事情经过都差不多的,但是开这个店并不是因为想找她。
Q:所以开这家店的原因是什么?
A:赚钱呐
Q:OK,但是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后开这样的主题的店?
A:因为之前本来是做肉夹馍的,也不是做这个的,然后当时的生意不好。
Q:是在这边做肉夹馍吗?
A:对,在旁边呢,也是在附近,然后后来看到这里星期六日的人挺多,然后就过来把这个店拿了,对,然后就一直做咯,就16年的时候做的。
Q:16年做到现在,那这边的话刚开始经营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
A:肯定有的,生意不好啊
Q:那是怎么克服生意不好这些困难呢?
A:用心咯
Q:啊?用爱发电吗?
A:对啊,那还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啦。就是说还是相信自己的那一句话咯,没有什么是特别的,你把它做特别了,它就特别了嘛。
Q:所以是你后来去想说自己的店怎么可以有特色这样子?
A:对啊。
Q:所以现在想出来的特色是什么?
A:就是……芒果为什么要放外面,对不对?然后对面为什么要像我们这样也放芒果。
Q:但对面没你们做得这么好啊。
A:他本来装修也不是这样的,因为然后第2个就是装修简单一点咯,不要太夸张,就会给一些路人觉得我消费不起,那让他觉得是亲民一点的感觉嘛,然后还有就是服务嘛,对啊,然后再是产品啊
Q:还挺好吃的~
A:对啊,没有,我们这边的三部曲就是第1个是店面,第2个是服务,第3个才是产品。对,然后没有了所以就把前面两样做好了,他客人尝试到产品了以后就会回来了。
Q:这个过程经历了多久?都在打磨吗?
A:经历了半年吧,对,就支撑了半年吧,因为半年之前都是没有收入的。
Q:那是半年才开始盈亏平衡,那你之前有没有想过说要去别的地方营业呢?
A:开店吗?
Q:对。
A:其实之前有风投公司投资的,我们开了这个店以后,然后风投的公司看上了,然后跟我们合作,搞那个加盟的,然后大概是17年的5月份吧,然后当时是全国是开了120多家吧,然后后来就跟他们是断绝往来,我们就再也没有合作了
Q:为什么断绝往来,再也没有合作?
A:因为他们……
Q:是质量弄得不好吗?
A:啊对,差不多吧
Q:后来呢
A:后来就这样了,然后就没合作了,然后我就退出了嘛。
Q:那现在这些店都关掉了?
A:基本上应该都会关吧,因为我退出以后,那家公司就可能其他项目可能维持不了。对,然后那100多家的话,可能是还有大概有20家是还有联系的样子~
Q:好可惜
A:没有什么可不可惜的,这个东西,他们其实那个加盟的,如果你加盟进来以后你用心的话,我觉得你也应该是可以把它做好的,就不要说赚大钱,但是也能维持下去的。你维持不下去的话,其实就是你没有很好的去发挥你自己的那个东西嘛,对嘛,就是这样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后期继续放送
昔日的工程师,为了一杯芒果冰,在泰芒店门口,与搭档苦站8小时都没学会怎么做。索性自暴自弃,竟让店铺的营业额暴涨10倍,只因为一杯无意售卖的特饮。正打算全情投入另辟蹊径时又遇难关,正在读大学的侄子一句话点醒了他。合伙人临时撤资,几经坎坷,如今他又有新想法……
>想成为餐饮行业佼佼者,经验有了,技术有了,就是rmb没有,如果你们都有共同爱好,可以一起来实现梦想,我相信大家力量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