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红餐网
作者:沉言
在每个细分品类,随着餐饮品牌不断增多,竞争愈发激烈,很多餐饮门店生存期不超过两年,已是血海一片的川渝火锅情况尤甚。
但有一家火锅品牌,在历经了20年的风雨之后,依然保持着活力,而且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了近千家门店。而它的活力的源泉,正在于4个字——空杯心态。
< class="pgc-img">>根据《2018餐饮新零售研究报告》的数据,倒闭餐厅的平均运营周期为508天,一年半不到,2017年关店数是新开店数的91.6%。
冰冷的数据映衬着残酷的事实,同时也更凸显了“幸存者”的不易。这样的“幸存者”如果能撑够五六年,将大概率成为各自品类的头部品牌;而如果它能“幸存”十几二十年,那就不单单只是“幸运”了,其必然有一些优于同行的资源或能力;进而言之,如果一个品牌不光能“幸存”十几二十年,而且还能一直保持活力、向上生长,那么它一定是有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在整个行业推介的。
刚过完自己二十周岁生日的火锅品牌德庄,正是这样一个值得剖析的案例。
< class="pgc-img">>德庄在重庆开第一家直营店时,很多火锅店都是单店生存,连锁品牌屈指可数。但德庄看到了连锁发展的优势,引入特许经营模式,开业3年门店数即突破100家。如今整个集团在全球拥有900余家餐饮店(其中德庄火锅店600余家),日接待35万人;此外还有5个原材基地、4个加工基地,生产产品300余种,年销量1.8万吨。
不过,德庄董事长李德建表示,这些都已是过去,德庄还将继续抱着空杯心态再出发。那么,什么是“空杯心态”?“再出发”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1 加码研发,根基深厚才能枝繁叶茂
无论是火锅、酸菜鱼,还是烧烤、茶饮,都有一个现象:“网红”品牌不少,“长红”品牌不多,其根本原因往往就在于产品品质不过关。
而德庄能持续发展二十年并且稳步上升,关键之一就在于不断夯实基础,加码产品研发。
01 从毛肚开始,研发投入层层加码
早在2000年,李德建就发现市面上毛肚质量参差不齐,还有很多是通过浸泡福尔马林获得爽脆的口感。于是,德庄就和西南农业大学联合做毛肚研发,成功研制出用生物酶嫩化技术来提高口感的德庄毛肚。
< class="pgc-img">>当其他火锅店希望购买德庄毛肚时,德庄也没有拒绝,将德庄毛肚在全行业推广,让用福尔马林泡毛肚的时代成为过去。可以说,德庄一次提高自己产品质量的举动,给火锅这个行业带来了新气象。
此后,德庄在产品上的投入一发不可收拾,比如:
青一色鲜椒火锅,颠覆红汤传统,以鲜椒为主要材料,为轻食辣爱好者提供不一样口感的火锅体验;
木瓜毛肚,让德庄毛肚的口感再上一个台阶;
2005年投产农产品基地,2009年建成国内首条万吨火锅底料自动化生产线,不仅供应自己的门店,还对外销售;
2016年成立重庆市火锅调味品及菜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重庆市委认定为市级科研平台;
……
< class="pgc-img">>产品力是一家企业的根本竞争力。近一年来华为的硬气与从容大家有目共睹,而这一切都源于它在研发上的大手笔投入——《华为基本法》规定,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拿出10%投入到研发上(事实上现在这一数据已接近15%)。
层层加码的研发投入造就了过硬的产品和技术,也让德庄在火锅行业的根基越来越稳,从而在时代洪流中屹立不倒。
02 李氏辣度,不只建立了火锅行业新标准
作为德庄最受瞩目的研究成果之一,2017年上市的“李氏辣度”一直是业内外关注的重点。它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千椒百味所代表的“暴辣、特辣、高辣、中辣、微辣”等含糊的“辣”度转化为能够明确量化表示的“辣度”,实现了麻辣调味品评判的标准化。
现在不仅是火锅,凡是含辣制品,都可以通过测量其中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匹配“李氏辣度”分级标准,从而贴上对应的辣度标签,以便顾客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辣度。
李氏辣度将火锅底料辣度分为12°(微辣)、36°(低辣)、45°(中辣)、52°(高辣)、65°(特辣)、75°(暴辣)。这6个辣度不是精确的辣椒素含量,而是一个范围值,度数越高越辣。
< class="pgc-img">>为提高生产力,德庄在遵义投建了“李氏辣度”产品工厂,开始致力于李氏辣度产品智能制造,并研制出一套标准化生产线,开启了“李氏辣度”专业化、规模化的市场拓展道路。
而对于辣,德庄并没有满足于“李氏辣度”科研成果。为满足消费者对于不同辣味的需求,李德建亲自带队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辣味品牌——飞椒。“飞椒”全球辣味买手店甄选全球辣味精品,已于2019年9月6日在重庆朝天门来福士广场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氏辣度”与飞椒之外,李德建还联合欧洲辣椒学院院长恩佐、美国新墨西哥州辣食博览会的创始人戴维,共同创建了世界辣椒联盟(WCA),推广辣椒文化,以辣椒为媒介搭建国际文化、经济贸易、科学技术及艺术交流平台,带动辣椒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多元化综合化发展。
2 整合资源,发挥集团优势做大做强
火锅品类的强势爆发,让火锅品牌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加上各类社交媒体在餐饮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想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就要求餐饮品牌在营销上更有力。
对于营销、造氛围,德庄并不陌生。
你还记得每年都在各大媒体看到的德庄大火锅开锅的报道吗?这口可供56人同时食用的德庄大火锅,至今保持着世界最大的火锅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从它诞生开始,就成为重庆火锅的象征。
< class="pgc-img">>现在不仅互联网企业,餐饮企业也在抢流量。餐饮最大的消费群体就是18—30岁的年轻人,而这群人大量地聚集在网络社交平台。德庄也顺势在各个社交媒体开辟自己的平台,做整合传播。
从2013年开始,德庄每年都会举办全球粉丝节,加强全系统的串联。2018年的粉丝节,德庄官方微博、抖音、公众号三大线上平台全上阵,16天线上曝光就达5000万+,通过线上推广,德庄吸引了200万粉丝到店体验,又通过线下活动,将大量粉丝聚集到了大众点评、美团网上,获得300万粉丝点击关注。
2019年,德庄再次加大营销的覆盖面,和抖音合作的#抖是勒个味#抖音挑战赛,将短视频和趣味挑战结合,上线仅7天,带话题视频播放量突破1亿人次。
< class="pgc-img">>同时,结合原有的美团、微博等渠道,德庄形成了自己的营销矩阵。比如二十周年期间,不仅在抖音频频出现,还在新浪微博推出#德庄20周年庆·共享荣耀食刻#的活动,送出德庄专属大礼包。美团点评也同步进行“五折嗨吃”、“1元毛肚秒杀”等活动,为二十周年造势,也给粉丝送福利,进一步扩大德庄在市场的影响力,加强粉丝黏性。
为形成专业、高效、持续的营销体系,德庄还有专门的餐饮营销部门,负责集团所有门店重大活动的营销策划,目的就在于统一营销的活动、手段、物料,以达到收缩拳头、全力出击的目的。
因为德庄有近千家门店,遍布海内外,为形成规模营销,德庄便统一营销活动的出口,对一些重要营销活动,不论直营店、加盟店,都由集团的营销部门专门负责。
这样既扩大了活动以及德庄品牌的影响力,在各圈层中更多可能地影响消费者,又减少了门店策划和执行层面的事务,让门店更专心于服务顾客,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3 迎合消费者,更引领消费者
现在消费者已从单纯追求好吃,转向了既要好吃又要健康。为引领火锅健康的风潮,贯彻自己引以为傲的好品质,德庄打造了示范店,聚焦“时鲜”,特别加强供应链管理,不断缩短菜品供应的时效,保证菜品的新鲜。
何为“时鲜”?大致可解读为“时令”、“新鲜”。
01 时令
“不时不食”的概念并不新鲜,中国人一直都有食疗传统,什么季节吃什么菜。而随着种植技术以及供应链的发展,很多菜品不合季节也能吃到,但口感等会大打折扣。
< class="pgc-img">>德庄为延续自己高品质的餐饮定位,推出“时令菜”,并在菜单上突出重点,配合社交媒体进行有关“时令”的宣传。服务员在点单或上菜时,也会给顾客讲解“时令菜”的相关知识。
02 新鲜
除了毛肚,德庄对其他菜品的要求也非常高,特别是在新鲜度上。
比如吃火锅必不可少的鹅肠。德庄就在菜单上标明,为了保证新鲜度和最好的口感,上桌的鹅肠最好在半小时内吃完,并且上菜的服务员会提醒顾客尽快食用。
< class="pgc-img">>同时,为保证食材的安全供应,德庄在2013年正式上线溯源系统。目前,德庄已完成多种产品的追踪追溯建设,每袋产品都有对应的唯一的身份二维数字码,以追踪产品在原料投入、包装、仓储、销售的流向,以及四级包装关联情况,实现产品追踪追溯、防伪防窜货的目标。
4 保持空杯心态,20岁品牌再出发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很多老品牌被市场淘汰,不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市场的新变化,而是因为满足于过往荣光,鼓不起勇气自我革新。
德庄这二十年来,始终抱着空杯心态做产品、做营销,不仅让品牌自身历久弥新,而且也以自己行业头部品牌的影响力,引领火锅行业的发展。在刚刚落幕的二十周年庆典上,德庄将“再出发”作为关键词,重申“空杯心态”,其来有自。
据了解,未来德庄还将以火锅、李氏辣度为中心,辐射出后端供应链、火锅周边、休闲产品等全方位的产品体系,建立生产分中心,建立数字化工厂,将企业引入更高的台阶,成为行业发展的表率。
凡此种种,我们拭目以待,更乐见其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介绍:
红汤、红油、红辣椒,一直是重庆火锅固定不变的符号,德庄集团“青一色火锅”底料,却是通体绿色;口感麻味绵长,辣而不燥;采用植物清油;比牛油更健康,汤底还可以打包回家用来煮鱼。目前“青一色火锅”在重庆风头正劲。在重庆市内德庄各连锁店,“青一色”火锅已经达到了锅底销售总额的60%,部分店甚至达到了90%。
锅底原料:
青一色底料1000克,鲜青花椒80克,整小米辣100克,自制鲜汤1800克,盐、味精、鸡精各适量。
青一色底料配方(批量):
主料:
青朝天椒(俗称小米辣)5000克,鲜青花椒1000克。
调助料:
色拉油8500克,葱500克、姜400克、蒜400克,鸡精、盐各适量。
香料A:
山奈20克、八角60克、香果50克、陈皮40克。
香料B:
白蔻70克、老姜(切成小粒)500克、荜拨60克、香叶60克、小茴香60克、孜然20克、丁香20克。
底料制作:
(1)将青朝天椒(俗称小米辣)去蒂,略去籽.洗净切碎;鲜青花椒清洗,去腐叶、杂质,沥干水分备用。
(2)锅入色拉油烧至四、五成热,下葱500克、姜400克、蒜400克小火炸香,捞出,然后下小米辣和打碎的青花椒小火翻炒20分钟至香,放入香料A小火炒5分钟,再下香料B一起小火翻炒15分钟,下适量的鸡精、盐搅拌均匀即可。
制作关键:
1、香料要分两次下入先放入的香料质地厚需要长时间才能出味。
2、孜然不要放太多否则会影响其麻辣清香口味。
3、不要放味精。
4、香料事先可以用清水清洗浸泡一下,更容易出味。
自制猪骨鲜汤:
特点:
色泽乳白,汤稠味鲜。
原料组成配方(以制作直径为50厘米,高度为50厘米的汤桶一桶为例):
主料:
猪棒骨15千克。
辅料:
老母鸡1500克,老母鸭2000克,猪肘2000克,猪肚1000克。
调助料:
老姜300克,大葱500克,白胡椒3克,料酒500克。
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将鸡、鸭宰杀后剖腹,治净。猪肘、猪肚刮洗至净。猪棒骨洗净,敲破。将猪棒骨、老母鸡、肥鸭、猪肘、猪肚入沸水锅中汆一水,取出用清水冲洗,沥净水。老姜拍破,大葱挽结。
(2)鲜汤熬制:将猪棒骨、老母鸡、老母鸭、猪肘、猪肚、老姜、大葱、白胡椒、料酒入汤桶中,注入清水,旺火烧沸,撇净浮沫,用中火熬至汤色乳白、鲜香味浓时即可。
适用范围:
多用于制作白味、鸡、鸭、鱼等火锅,以及不喜食牛肉味食客使用的火锅。
技术揭秘:
清水须一次性加够,中途不加水。水不宜掺得太满,以免沸后溢锅。需旺火或中火熬制,小火熬制汤色不白。
推荐涮食原料:
荤菜:
毛肚、鲜鸭血、基尾虾、鲜鱼片、鲜鱼头、鲜腰花(腰片)、鲜鱿鱼、墨鱼仔、鲜鱼肚、鲜鳝鱼片(泥鳅片)、黄腊丁、午餐肉、肥牛卷、羊肉卷、老肉片(猪肚皮部位的肉急冻后
用切片机切片)、虾饺。
素菜:
新鲜菇类、丝瓜、木耳、老南瓜、豆皮、豆芽、黄瓜片、藤藤菜、苕粉。
不适宜的菜:
该底料不太适合容易吸味且需久煮的菜,因为汤料不可避免会产生青辣椒特有的涩苦味,久煮可能会使菜变苦比如:鹌鹑蛋(一般顾客喜欢煮很久)、脑花、冻豆腐、笋类、银丝粉(魔芋丝结)、莴笋头、笋尖等。
油碟兑制:
原料:
老干妈豆豉50克,大头菜(切末)30克,油酥黄豆50克,花生50克,香菜50克,小葱100克。
兑制:
1、在小碟中加入老干妈豆豉、油酥黄豆、香菜和葱花末,加入适量原汤,调制而成。
2、小碟内加入大头菜末、葱花、油酥黄豆和适量原汤调制而成。
3、花生炒香打碎,加火锅汤底的油和汤(二者比例1:2)调制而成。
兑锅方法:
炒好的底料装入火锅盆中.然后加入熬好的鲜汤加入盐、味精、鸡精、鲜青花椒和整小米辣即可上桌,待底料翻腾后即可烫食各种食材。
食用建议:
1、青一色底料中的老油就是很好的调味料,可给要求味重的顾客多添加一些。
2、可以在小料中加入少许“德庄风味豆豉”又是另一种口味,虽然豆豉会“抢味”,使清香味减弱,但同时可以减辣,达到清香、微酱香、微辣的效果。
另附:唐清林提供的“青一色底料”参考版本:
这款火锅是从中餐菜品“尖椒牛蛙”演变过来的,不同的是加大了香料的比例。我前去品尝了一下,整体口味有创新,麻辣清香。但是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比如不能久煮,煮
久了颜色会变黑,这一点要提醒客人,还有一些蔬茉不适合涮食食,比如豆芽,它本身很鲜,涮后有点串味,比如土豆,粉质重,涮后感觉也不好。
配料:
袋装青花椒50克,青小米辣150克,大蒜50克,老姜30克,大葱100克。
香料:
山奈5克,丁香1克,香草1克,鲜藿香20克,鲜茴香苗10克,鲜香茅草10克,鲜薄荷20克。
调料:
盐20克,味精10克,鸡精10克,菜子油300克,鲜汤2000克。
味碟:
老干妈豆豉50克大头菜(切末)30克,油酥黄豆50克,香菜50克,小葱100克。
制作方法:
(1)将100克青小米辣剁碎,大蒜和老姜分别切成03厘米见方的丁,葱切成10厘米长的段,小葱切碎成葱花香菜、鲜藿香、鲜薄荷、鲜茴香苗分别切碎,香茅草切成5厘米长的段,老干妈豆豉剁细。
(2)净锅置中火上,放菜油烧透,等油温降到四成热时,下入小米辣碎小火炒10分钟加入40克青花椒、大蒜和老姜丁继续炒5分钟加入各种香料炒10分钟出锅。
操作关键:
1、在香料选择上品种不宜太多,最好加点鲜藿香、鲜薄荷、鲜茴香香苗来突出特殊的香味。2、炒料时火要小,不能炒得太久,否则香味会挥发掉。
3、这种火锅底料不能放得太久因为时间长了颜色和香味会受影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当天炒当天用。
4、搭配此火锅的油碟味道很重要,油碟中最好不要放大蒜和香油否则会压火锅的鲜香味。
另附:王飞提供的“青一色”底料参考版本:
配料:
菜子油、色拉油各1斤,泡姜(切块)200克,青花椒200克,青小尖椒(一切为二冲去籽或者整个入菜)150克,大蒜子100克,八角10克,辣鲜露100克,藤椒油100克,鸡精、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
(1)锅下菜子油、色拉油烧透后等油温降到五成热时下泡姜、大蒜、八角炸香,再下小尖椒、青花椒小火炒5分钟左右去水汽,然后下辣鲜露、鸡精、味精、藤椒油调味即成。
(2)将以上底料加入1.5千克高汤,烧开即可涮食。
制作关键:
1、香料不要放太多,否则会掩盖清香麻辣味,而且香料多了会改变汤汁的颜色。
2、炒尖椒、青花椒时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变色比较严重。上桌时,也可以再加入少许新的尖椒和青花椒。
><>介绍:
红汤、红油、红辣椒,一直是重庆火锅固定不变的符号,德庄集团“青一色火锅”底料,却是通体绿色;口感麻味绵长,辣而不燥;采用植物清油;比牛油更健康,汤底还可以打包回家用来煮鱼。目前“青一色火锅”在重庆风头正劲。在重庆市内德庄各连锁店,“青一色”火锅已经达到了锅底销售总额的60%,部分店甚至达到了90%。
锅底原料:
青一色底料1000克,鲜青花椒80克,整小米辣100克,自制鲜汤1800克,盐、味精、鸡精各适量。
青一色底料配方(批量):
主料:
青朝天椒(俗称小米辣)5000克,鲜青花椒1000克。
调助料:
色拉油8500克,葱500克、姜400克、蒜400克,鸡精、盐各适量。
香料A:
山奈20克、八角60克、香果50克、陈皮40克。
香料B:
白蔻70克、老姜(切成小粒)500克、荜拨60克、香叶60克、小茴香60克、孜然20克、丁香20克。
底料制作:
(1)将青朝天椒(俗称小米辣)去蒂,略去籽.洗净切碎;鲜青花椒清洗,去腐叶、杂质,沥干水分备用。
(2)锅入色拉油烧至四、五成热,下葱500克、姜400克、蒜400克小火炸香,捞出,然后下小米辣和打碎的青花椒小火翻炒20分钟至香,放入香料A小火炒5分钟,再下香料B一起小火翻炒15分钟,下适量的鸡精、盐搅拌均匀即可。
制作关键:
1、香料要分两次下入先放入的香料质地厚需要长时间才能出味。
2、孜然不要放太多否则会影响其麻辣清香口味。
3、不要放味精。
4、香料事先可以用清水清洗浸泡一下,更容易出味。
自制猪骨鲜汤:
特点:
色泽乳白,汤稠味鲜。
原料组成配方(以制作直径为50厘米,高度为50厘米的汤桶一桶为例):
主料:
猪棒骨15千克。
辅料:
老母鸡1500克,老母鸭2000克,猪肘2000克,猪肚1000克。
调助料:
老姜300克,大葱500克,白胡椒3克,料酒500克。
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将鸡、鸭宰杀后剖腹,治净。猪肘、猪肚刮洗至净。猪棒骨洗净,敲破。将猪棒骨、老母鸡、肥鸭、猪肘、猪肚入沸水锅中汆一水,取出用清水冲洗,沥净水。老姜拍破,大葱挽结。
(2)鲜汤熬制:将猪棒骨、老母鸡、老母鸭、猪肘、猪肚、老姜、大葱、白胡椒、料酒入汤桶中,注入清水,旺火烧沸,撇净浮沫,用中火熬至汤色乳白、鲜香味浓时即可。
适用范围:
多用于制作白味、鸡、鸭、鱼等火锅,以及不喜食牛肉味食客使用的火锅。
技术揭秘:
清水须一次性加够,中途不加水。水不宜掺得太满,以免沸后溢锅。需旺火或中火熬制,小火熬制汤色不白。
推荐涮食原料:
荤菜:
毛肚、鲜鸭血、基尾虾、鲜鱼片、鲜鱼头、鲜腰花(腰片)、鲜鱿鱼、墨鱼仔、鲜鱼肚、鲜鳝鱼片(泥鳅片)、黄腊丁、午餐肉、肥牛卷、羊肉卷、老肉片(猪肚皮部位的肉急冻后
用切片机切片)、虾饺。
素菜:
新鲜菇类、丝瓜、木耳、老南瓜、豆皮、豆芽、黄瓜片、藤藤菜、苕粉。
不适宜的菜:
该底料不太适合容易吸味且需久煮的菜,因为汤料不可避免会产生青辣椒特有的涩苦味,久煮可能会使菜变苦比如:鹌鹑蛋(一般顾客喜欢煮很久)、脑花、冻豆腐、笋类、银丝粉(魔芋丝结)、莴笋头、笋尖等。
油碟兑制:
原料:
老干妈豆豉50克,大头菜(切末)30克,油酥黄豆50克,花生50克,香菜50克,小葱100克。
兑制:
1、在小碟中加入老干妈豆豉、油酥黄豆、香菜和葱花末,加入适量原汤,调制而成。
2、小碟内加入大头菜末、葱花、油酥黄豆和适量原汤调制而成。
3、花生炒香打碎,加火锅汤底的油和汤(二者比例1:2)调制而成。
兑锅方法:
炒好的底料装入火锅盆中.然后加入熬好的鲜汤加入盐、味精、鸡精、鲜青花椒和整小米辣即可上桌,待底料翻腾后即可烫食各种食材。
食用建议:
1、青一色底料中的老油就是很好的调味料,可给要求味重的顾客多添加一些。
2、可以在小料中加入少许“德庄风味豆豉”又是另一种口味,虽然豆豉会“抢味”,使清香味减弱,但同时可以减辣,达到清香、微酱香、微辣的效果。
另附:唐清林提供的“青一色底料”参考版本:
这款火锅是从中餐菜品“尖椒牛蛙”演变过来的,不同的是加大了香料的比例。我前去品尝了一下,整体口味有创新,麻辣清香。但是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比如不能久煮,煮
久了颜色会变黑,这一点要提醒客人,还有一些蔬茉不适合涮食食,比如豆芽,它本身很鲜,涮后有点串味,比如土豆,粉质重,涮后感觉也不好。
配料:
袋装青花椒50克,青小米辣150克,大蒜50克,老姜30克,大葱100克。
香料:
山奈5克,丁香1克,香草1克,鲜藿香20克,鲜茴香苗10克,鲜香茅草10克,鲜薄荷20克。
调料:
盐20克,味精10克,鸡精10克,菜子油300克,鲜汤2000克。
味碟:
老干妈豆豉50克大头菜(切末)30克,油酥黄豆50克,香菜50克,小葱100克。
制作方法:
(1)将100克青小米辣剁碎,大蒜和老姜分别切成03厘米见方的丁,葱切成10厘米长的段,小葱切碎成葱花香菜、鲜藿香、鲜薄荷、鲜茴香苗分别切碎,香茅草切成5厘米长的段,老干妈豆豉剁细。
(2)净锅置中火上,放菜油烧透,等油温降到四成热时,下入小米辣碎小火炒10分钟加入40克青花椒、大蒜和老姜丁继续炒5分钟加入各种香料炒10分钟出锅。
操作关键:
1、在香料选择上品种不宜太多,最好加点鲜藿香、鲜薄荷、鲜茴香香苗来突出特殊的香味。2、炒料时火要小,不能炒得太久,否则香味会挥发掉。
3、这种火锅底料不能放得太久因为时间长了颜色和香味会受影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当天炒当天用。
4、搭配此火锅的油碟味道很重要,油碟中最好不要放大蒜和香油否则会压火锅的鲜香味。
另附:王飞提供的“青一色”底料参考版本:
配料:
菜子油、色拉油各1斤,泡姜(切块)200克,青花椒200克,青小尖椒(一切为二冲去籽或者整个入菜)150克,大蒜子100克,八角10克,辣鲜露100克,藤椒油100克,鸡精、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
(1)锅下菜子油、色拉油烧透后等油温降到五成热时下泡姜、大蒜、八角炸香,再下小尖椒、青花椒小火炒5分钟左右去水汽,然后下辣鲜露、鸡精、味精、藤椒油调味即成。
(2)将以上底料加入1.5千克高汤,烧开即可涮食。
制作关键:
1、香料不要放太多,否则会掩盖清香麻辣味,而且香料多了会改变汤汁的颜色。
2、炒尖椒、青花椒时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变色比较严重。上桌时,也可以再加入少许新的尖椒和青花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