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4日,在湖北经视
《315我们在行动》节目中
曝光多家奶茶门店
存在员工频改食材效期标签
过期继续使用
新旧食材混合等行为
“过期就倒掉,会很浪费钱”
在书亦烧仙草武汉广埠屯门店卧底期间,记者被安排上晚班,临下班前,店长让记者检查门店内所有解冻的、开封的以及煮制的食材效期标签到期情况。该店店长说:“这上面的效期看一下,效期就是到明天的,但是到明天,不一定你来得及打(新的效期),就今天全部给它撕掉。”
第二天早上,记者来到店里发现,昨天被店员撕掉旧效期标签的食材都已经被贴上了新的效期标签。
按照书亦烧仙草总部规定,煮制过的黑糖珍珠、西米、芋圆的使用效期是冷藏条件下4小时,栀子花绿茶和黑乌龙茶的在冷藏条件下使用效期是3小时。卧底记者发现,当天早上泡制的栀子花绿茶和黑乌龙茶,三个小时后没用完,按规定已经过了效期。对此,店员依然是“一招鲜”。
卧底记者观察发现,该门店一天最少要更换两次效期标签,而对于总部条例中,食材效期到期必须废弃的规定,书亦烧仙草武汉广埠屯门店的店员说:“那个过期并不是说它已经坏掉了,它的效期就是它(总部)给你规定,效期只能让你用这么长时间,到了这个点你就要换效期。”
卧底记者还发现,该门店隔夜食材频繁使用,甚至直接用嘴尝是否过期。
图片中这些切好的西瓜块,是在记者正式上岗的第一天店员切的。然而过了两天,记者发现这些西瓜块仍然没有被废弃。
一天下午,公司督导经理来门店检查,记者正好被安排在替换食材效期。
店员告诉记者:“不能让他(督导)看到我们的食材没有效期标签,或者过期的效期标签在上面。”当天,督导经理在书亦烧仙草武汉广埠屯门店,除了发现该门店冰块使用和冰铲的消毒不合规以外,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效期的问题。
相关报道发布后
话题冲上热搜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湖北经视
《315我们在行动》节目
在报道中指出
上述这些明显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
并非书亦烧仙草一家独有
在古茗和茶百道
卧底记者都发现类似行为。
据后续报道
执法人员在涉事书亦烧仙草门店
查获被篡改的标签
商家或面临5千元以上
5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前刚刚被上海消保委点名
3月8日,上海市消保委在微信公众号,对书亦烧仙草的“草莓啵啵酸奶”提出了质疑。
测试结果显示,这款宣传配料为“水果+酸奶”的百万级网红饮品,乳糖含量异常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也完全不符合酸奶的标准成分比例。此外,这款600毫升的饮品中含有高达35.3克的蔗糖,相当于约7块方糖的量。
面对各方质疑,书亦烧仙草于3月9日承认,该款产品实际上是一款“酸奶风味饮品”,600毫升的饮品中仅含有70毫升的酸奶,还承认在饮品中添加了30毫升的蔗糖。
然而,对于“草莓啵啵酸奶”中其他配料的成分以及如何实现整杯饮品类似于酸奶的质感和口感,书亦烧仙草并未给出明确答案。
3月14日,书亦烧仙草对此前被上海市消保委喊话点名的“草莓啵啵酸奶”进行了更名,新名称为“草莓酸奶水果茶”。
中国青年报(整理:张小松)综合:@九派新闻、湖北经视、上海消保委等。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出品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中国青年报
一新茶饮品牌加入“新茶饮第二股”的争夺战中。2月14日,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沪上阿姨”)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加上此前递表的茶百道、蜜雪冰城和古茗,目前,共有4家新茶饮品牌等待港股上市。
细看各家的招股书,沪上阿姨的业绩远不如这三位竞争对手。以2022年为例,一个茶百道的营收相当于两个沪上阿姨,一个古茗的净利润相当于五个沪上阿姨。对比同样专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竞争对手古茗,沪上阿姨在该区域的拓店数量不及古茗。
不过,2023年,沪上阿姨创立新品牌轻享版,推出2元的冰淇淋和4元的柠檬水等等,并称新品牌针对大众市场。试图用新品牌挤进蜜雪冰城的优势主场,沪上阿姨能成功吗?另外,在相关品牌争夺“新茶饮第二股”如火如荼时,港股资金对于这些公司又是如何看待?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88%
但营收净利不如茶百道和古茗
2013年,单卫钧和周蓉蓉夫妇在上海开设第一家沪上阿姨门店,推出五谷奶茶,并在中国北方拓店,2019年,沪上阿姨开始提供鲜果茶,门店扩展至中国南方,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沪上阿姨全国共拥有门店7297家。递表当天,沪上阿姨完成1.215亿元C轮融资,此前2023年7月,沪上阿姨完成2.3亿元B轮融资,更早的2020年11月和2021年6月,沪上阿姨均获得嘉御资本两轮近亿元的投资。
业绩上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沪上阿姨营收分别为16.40亿元、21.99亿元和25.35亿元,净利润分别达8339.9万元、1.49亿元和3.24亿元。可以看出,2023年前三季度,沪上阿姨的营收净利均已经超出2022年全年,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188.70%。
沪上阿姨营收净利
不过,若对比其他三家新茶饮品牌,这个数据并不算亮眼。以2022年为例,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营收分别为135.76亿元、55.99亿元,42.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97亿元、7.88亿元、9.65亿元。估算下来,2022年,一个茶百道的营收相当于两个沪上阿姨,一个古茗的净利润相当于五个沪上阿姨。其中,古茗的净利润均为经调整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同)。
再看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古茗的营收分别为153.93亿元、5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01亿元、10.45亿元,这个数据也是远超沪上阿姨的业绩情况,一个古茗的净利润相当于三个沪上阿姨(茶百道招股书只更新至2023年第一季度,故不列入为比较)。
2023年创立新品牌轻享版
意指复刻一个蜜雪冰城?
按品牌业务来看,沪上阿姨共经营三个品牌,分别是:主营鲜果茶、多料奶茶等的沪上阿姨,价格区间在7元-22元;主营咖啡拿铁等的沪咖,价格区间在13元-23元;主营多料奶茶、冰淇淋等的轻享版,价格区间在2元-12元。在定价上,沪上阿姨及沪咖的产品针对中端市场,轻享版则针对大众市场,轻享版较沪上阿姨更加聚焦三线及以下城市。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据沪上阿姨官方账号公布的信息,轻享版在全国共有22家门店,集中在山东、福建、广西、广东、安徽、江苏等6个省份。沪上阿姨在招股书中称,轻享版于2023年推出,这个品牌概念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茶饮选择。
轻享版的菜单显示,轻享版不仅有蜜雪冰城的招牌产品冰淇淋,同样售价2元,也有如柠檬水(4元)、雪顶咖啡(8元)、珍珠奶茶(6元-8元)、圣代(6-7元)、奶昔(6元)等产品,与蜜雪冰城的菜单有一定程度的相似。
轻享版菜单。图源沪上阿姨轻享版公众号
对比来看,蜜雪冰城核心产品售价2-8元,古茗售价11-18元,茶百道售价8-26元,换句话说,沪上阿姨轻享版试图挤进蜜雪冰城的优势主场,而沪上阿姨和沪咖则在大众市场和古茗、茶百道“厮杀比拼”。
值得注意的是,轻享版推出这些产品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消费潜力。据蜜雪冰城的招股书,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售价2元的新鲜冰淇淋和4元的冰鲜柠檬水在国内分别售出4.42亿支、9.13亿杯。
闭店率比古茗、茶百道和蜜雪冰城高
主打三线及以下市场 不过该区域门店数比古茗少
2022年,沪上阿姨拥有门店数同比增长40.55%至5307家,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沪上阿姨在全国共有7297家门店,包括7245家加盟店和52家自营店,占比分别为99.3%和0.7%。不过,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沪上阿姨的自营店数量不断减少,从2021年的65家减少至52家。
对比不同品牌的门店增速,以2022年为例,蜜雪冰城当年门店数同比增长44.91%至28983家,古茗同比增长17.12%至6669家,茶百道同比增长25.29%至6361家。这看得出来,2022年,沪上阿姨门店增速比古茗和茶百道高。
数据显示,虽然沪上阿姨门店增速较快,但其闭店率也比这三家品牌要高。2021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沪上阿姨期内关闭加盟店数分别为210家、393家和298家,加盟店的闭店率分别为5.66%、7.49%和4.11%,而同期蜜雪冰城闭店率为2.89%、2.41%和2.37%,古茗闭店率为3.60%、5.12%和2.94%(此为2023年全年数据),茶百道2020-2022年闭店率为0.2%、1.1%。
在门店区域分布上,截至2023年9月30日,沪上阿姨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拥有门店分别为557家、1646家、1516家和3578家,占比分别为7.6%、22.6%、20.8%和49%。
体量庞大的蜜雪冰城仍在各线级城市中拥有门店数的领先。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拥有门店数1444、6725、5714、18297;2023年,古茗在这一块方面的数据分别是272、1634、2690、4405;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茶百道在各线级城市拥有门店数709、1893、1394、2601。
粗略比较可看出,沪上阿姨在一线城市布局的门店比古茗多,但在其主打的三线及以下城市上,其门店数比古茗要少,而其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的门店数比茶百道少,三线及以下城市中门店数比茶百道多。
供应链方面,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沪上阿姨的供应链网络包括8个大仓储物流基地、4个设备仓库、9个新鲜农产品仓库和19个前置冷链仓库。根据灼识咨询,截至2023年9月30日,沪上阿姨以仓库的覆盖城市数计算排名第一。
靠B端赚钱
业务板块毛利率整体低于蜜雪冰城、茶百道
和蜜雪冰城、古茗和茶百道一样,沪上阿姨也是靠B端赚钱。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加盟商相关收入占比一直达94%以上,剩余的则为自营店的收入。
作为沪上阿姨营收的大头,加盟相关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销售货物,包括食材、包装及其他原材料以及设备,二是经营、培训、营销及各类其他支援的加盟服务费用,这部分主要与加盟商采购金额挂钩。其中,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及其他原材料的营收占比最高,2021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该板块营收分别为11.30亿元、15.98亿元和18.92亿元,占比分别为68.9%、72.7%和74.6%。
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沪上阿姨各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均在不断增长,但总体低于其余三家品牌的毛利率。以2022年为例,沪上阿姨销售商品及设备的毛利率为17.13%,加盟服务毛利率为76.5%;同期,在销售商品及设备上,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的毛利率分别为27.3%、15.5%、31.8%,而加盟和相关服务的毛利率则分别为78.2%、81.5%、92.5%。
可以看出,古茗在销售商品及设备板块的毛利率不如沪上阿姨,且两者该板块毛利率明显均比其余两个品牌要低。这或许与前述两个品牌都专注鲜果茶有关。此前,有古茗的加盟商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因为主打水果茶,因此相比于专注轻乳茶的品牌(霸王茶姬、茶百道),品牌的毛利率不算高,因为轻乳茶的成本主要来源是茶叶和牛奶,但果茶中水果的成本比较高。
招股书还显示,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沪上阿姨的4284名加盟商中,有32.3%的加盟商开设一家以上的门店,沪上阿姨表示,这反映加盟商对其品牌形象及门店盈利能力的信心。对比来看,同期,在开设古茗门店超过两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个加盟商经营3.1家门店,75%的加盟商经营两家或以上加盟店。
观察
争夺“第二股”的新茶饮,能否受港股资金青睐?
不论是新递表的沪上阿姨,还是已递表的蜜雪冰城、古茗以及茶百道,争夺“新茶饮第二股”最终是为更好募资和提高公司估值,同时在资本市场的“背书”中获得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展(吸引更多经销商加盟)。但是“登录”港股后,这些公司能否获得港股资金的青睐?
从港股行业分类来看,新茶饮是归属饮料行业,概念板块则是属于餐饮连锁。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最近一年相关指数走势中,饮料业和餐饮连锁均表现“不尽如人意”。
同花顺港股饮料行业指数显示,截至20日收盘该指数录得916.882点,一年累计跌幅为11.51%;同期的同花顺餐饮连锁概念指数录得1178.142点,一年累计涨幅为2.25%。据了解,这两大板块中,饮料板块资金较为活跃集中的为青岛啤酒股份、华润啤酒及农夫山泉等,这些个股股价也相对较高;餐饮概念方面,资金则较为集中在百胜中国(与美股股价挂钩)、海底捞等。
“对于像新茶饮这类公司,国内一级市场融资时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概念,但去到港股这类二级市场,还是将其归类为消费型公司,就是所谓传统行业。对于新茶饮这类公司,我判断港股资金更多会看这些企业的单店收益,即门店的日均销售额和公司对这些加盟店的供货额等。”
广州一证券分析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港股资金对这类传统消费型个股的关注,是看其在归类行业中的规模、地位以及是否具备中长期稳定成长性等,因此资金会更多集中在相应板块的“龙头股”上。
实际上,此前新茶饮在港股市场也有相应“试水”。以“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为例,2021年港股上市期间,即使当时该公司亏损,但资本市场就给予该个股超购432倍,招股价上限达到19.8港元/股,但随着个股亏损面放大以及上市后营收增速下降等,奈雪的茶曾一度跌至2.4港元/股(今年2月6日)的历史最低位。当然,为改善公司业绩面,去年7月奈雪的茶放开主品牌加盟,并关停子品牌“台盖”等,在系列措施落地以及经历春节消费旺季,近期“股价触底”的奈雪的茶开始上行,截至2月21日13:06,该个股涨6.05%报2.98港元/股。
广东一私募资金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新茶饮这类消费股更多是通过旺季后数据带来行情,例如像农历新年这类消费旺季,在相关大型平台披露数据后,这类新茶饮、餐饮等港股个股均迎来一波涨幅,“(新茶饮)能否受资金青睐,更多是看节假日消费行情”。
对于哪家新茶饮品牌会成为“新茶饮第二股”?其上市后行情如何?南都湾财社记者将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冯家钜 贝贝
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馨婷
继椰子、油柑与柠檬后,新茶饮品牌又捧红了栀子花。
6月以来,奈雪的茶、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喜茶、乐乐茶等现制茶饮品牌分别推出了香水栀子绿系列、东方栀晓、山野栀子、小白栀、栀香酸木瓜等栀子花味新品。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上述品牌在内,市面上已有12个茶饮品牌推出的超20款栀子花味产品在售。
2021年夏天,奈雪的茶、喜茶、乐乐茶集中推出油柑风味新品,部分品种的油柑收购价从4~5元/斤暴涨至超过40元/斤;2019年—2022年,因各茶饮品牌接连采用香水柠檬作为新品原材料,叠加天气影响导致的减产,香水柠檬收购价也从3~5/斤元涨到了30元/斤。
图源:奈雪的茶微博
如今,栀子花产品上新的热度同样传导到了供应链端。
四川乐山犍为县某茶厂负责人沈浪(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近期栀子花的收购价格节节攀升,从4月底的每斤20多元,一路上涨至7月初的40多元,与去年同期的3~8元相比,涨幅惊人。
犍为县是我国栀子花的重要产地,这里的栀子花种植面积超10万亩,亩均产量达1500斤,2024年预计生产栀子花茶1.2万吨。每年4~6月是栀子花的收成季,经过采摘、茶厂加工,栀子花会被制成栀子茶,供应给茶饮品牌或相关供应链企业。
“茶饮品牌们都在采购栀子花,但花的产量和去年比并没有增加,于是供不应求。加上一些头部茶饮品牌为了在供应链端占先机,不惜高价收花,这家出30元,那家出32元、35元,慢慢就把价抬上去了。”沈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栀子花收购价飙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影响亦不相同。
位于最上游的花农,在本轮行情中收入颇丰。犍为县清溪镇的一位花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家种植栀子花5年,今年近3亩的栀子花田产量约6000斤,按20元/斤的收购价计算,收益超过10万元。“今年的价格特别好,去年的收购价每斤才3元多。”该花农说道。
加工厂端则喜忧参半。位于犍为县的四川奉贵人茶业有限公司(下称“奉贵人”)是当地最早从事栀子花茶饮产品生产的企业,公司研发生产的栀子花茶饮产品供应给各茶饮品牌。2023年,奉贵人栀子花茶产品年产量2200吨,今年,随着订单爆发式增长,奉贵人的栀子花茶预计产量在3500吨至5000吨之间。
相比之下,一些实力不够强的茶厂在旺季中销量反而下降。沈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斤质量合格的栀子花茶通常由一斤茶与两斤栀子花制作而成,质量越高的栀子花茶,加工时所需要的栀子花数量更多。
由于今年栀子花成本翻倍,茶厂常规款栀子花茶的出货价从去年的50~60元/斤,涨到了约100元/斤,为了降低销售风险,茶厂不得不调整销售策略。“原本收到了几千吨的订单,但是我们舍弃了一部分,因为收了定金你就得按下定时的价格给客户供货,按今年栀子花的行情,后续随时可能会涨价,这样的话我们就亏了。所以今年我们只向能负担得起价格的客户供货,把风险降低。”沈浪说。
图源:unsplash
此外,据沈浪透露,由于犍为县本地茶厂加工能力不足,一些茶饮品牌在大举收购县里的栀子花后,便将花运到临近县市的茶厂加工,因此,本地茶厂的订单也有所流失。
受各方因素影响,沈浪茶厂今年的栀子花茶产量预计在500吨左右,较去年1000吨的产量有所下降。“由于花价大幅上涨,今年销售的栀子花茶基本上就没利润了,连加工费都保不全。”
近年来,“低糖低脂”风潮席卷茶饮行业,口感更清爽、热量偏低的轻乳茶成为市场新宠,各品牌也试图推出各种更有辨识度与差异化的茶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而栀子茶底在行业内并非新鲜面孔。早在2018年,奈雪的茶就已推出自研栀子花茶底产品“栀白染夏”;古茗与茉莉奶白也先后在2020年与2022年推出栀子茶底产品。近期霸王茶姬推出的山野栀子产品,也是2023年新品的回归。
过去,乌龙茶、茉莉花茶、绿茶、普洱茶是行业内的主流茶底。2023年以来,霸王茶姬、奈雪的茶推出了醒时春山、万里木兰、大师龙井系列等龙井、红茶茶底产品,试图探索茶底的边界。此外,各品牌也在引入花香作为茶底的复配口味,如茉莉奶白在近期推出的新品柚花龙井,以及霸王茶姬推出的人气产品去云南·玫瑰普洱。在此趋势下,味道清冽且具有高辨识度的栀子花,成为今夏各品牌上新的选择可谓顺理成章。
不过,在日新月异的现制茶饮行业,栀子花产品能否成为下一个爆款尚未可知。一方面,栀子花本身较为小众,口味未必能为大众接受;另一方面,栀子花的供应量也是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