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会唱歌的茶饮周边吗?益禾堂做出来了,还免费送!
11月20日,益禾堂宣布正式开启11周年庆感恩活动,免费送出10000个发声玩偶。益禾堂用嘹亮的歌声,来强调本次周年庆的主题——感恩。
会唱歌的感恩周边、人气饮品女王车厘子升级回归,不限期储值卡充100送50,联合11家餐饮食品品牌请大家吃好喝好……
这次11周年庆,为了将“感恩”贯彻到底,益禾堂 “玩”大了!
【女王车厘子升级回归,周边还有小心机】
益禾堂为庆祝11周年感恩活动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升级回归了人气饮品女王车厘子。
在益禾堂看来,要真正做到感恩与回馈消费者,还得从好产品入手。为此,益禾堂产品先行,为了实现女王车厘子的全新升级,下足了功夫。
在用料上,为了让女王车厘子更“女王”,益禾堂加入更多车厘子果肉,让消费者每一口都能吃到车厘子。还特供了奶砖车厘子,搭配热销小料小奶砖,又是一番风味。
在包装上,益禾堂精心设计了一款配套杯套。以戴着皇冠的大颗车厘子为主视觉,车厘子红配色加上偏光材质,使女王车厘子的颜值更加能“打”。
有了过硬的产品还不够,益禾堂还为周年庆感恩活动释放了几款新周边。
文首提到的发声玩偶就是其一。这款玩偶的中央画面,是益禾堂的IP唐唐正背着一杯奶茶90度深鞠躬。柔软的绒布材质,巧妙地被设计成了心形。再加上一按玩偶就循环的感恩歌声,种种精心设计的小细节,都在传达益禾堂感恩的心。只需参与益禾堂小程序9积分抽奖活动,即有机会免费获得。
除此,益禾堂还制作了一款温暖四季暖宝宝,在初冬时节为消费者送去温暖。购买车厘子产品或充值储值卡即可限量免费获得。
还有画面精美的11周年感恩杯,装满了益禾堂的感谢。
好玩的周边,真诚的产品。由此可见,益禾堂这一次周年庆依然保持优良传统,将好玩且真诚作为出圈利刃。
【储值卡充100送50,感恩好礼送不停】
益禾堂庆祝11周年感恩活动,当然少不了大刀阔斧送福利。
据益禾堂微信公众号,益禾堂在11周年庆期间,为新老顾客准备了足足8大福利。
在益禾堂微信小程序,益禾堂准备了“吃好喝好谢谢你”储值卡,表达益禾堂对顾客粉丝的谢意。活动期间,充100元送价值50元无门槛优惠券。主打一个“一年一次,一次管够”。
另外,益禾堂还设置了系列礼品卡,适合转送他人,以此表达向他人的谢意。两种储值卡储值金额都永久有效,可购买益禾堂在售任意正价产品。
除此,益禾堂小程序还开展了积分抽奖活动。只需9积分,就可抽10000个发声玩偶、免单券甚至iPhone15。据益禾堂消息,该活动综合中奖率100%。
在小红书平台,益禾堂官方账号开启连续7天抽大奖活动。关注互动,即有机会获得海蓝之谜护肤礼盒、Apple Airpods Pro、王者荣耀传说皮肤卡等福利。
可以说,借着11周年庆,益禾堂下了“血本”,凭实力宠粉。
【联动11家餐饮食品,请大家吃好喝好】
单自家表达感谢还不够,益禾堂还要拉起整个餐饮食品行业大摆感恩宴。
自11月21日起,益禾堂在微博平台联动巴奴毛肚火锅、老乡鸡、旺旺等11个知名食品餐饮品牌,请大家吃好喝好。成为率先在自己周年庆,请消费者吃别的品牌餐饮的品牌。
11月21日起,连续11天,益禾堂每天11点11分抽送 111份联动大礼(巴奴毛肚火锅为11份),请消费者吃好喝好。赢得了消费者广泛参与和讨论,截至发稿,益禾堂相关微博互动量突破10000人次。
在益禾堂相关品牌工作人员看来,益禾堂此举并不是为了创意而创意,而是联合餐饮品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做到真正回馈消费者。
热闹,真诚,实在。益禾堂之所以隆重庆祝11周年,大刀阔斧做产品、办活动、送福利,也是为了借此机会感谢每一个陪伴益禾堂成长的消费者——谢谢你喝过益禾堂,谢谢你还喝益禾堂!
11年了,从一家街头奶茶店,走到如今7000多家连锁新茶饮,益禾堂经历了风风雨雨。周年庆储值卡充值等福利的背后,是老客户维护思维与用户习惯的持续培养,也体现了7000+家门店的大品牌战略。我们有理由相信,益禾堂的周年庆将会长久延续,益禾堂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文章来源:益禾堂
时事热点头条说#又现奶茶加盟骗局!
红餐网消息,据“青浦检察”报道,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杜某等6人提起公诉。事因6人对外以著名奶茶、餐饮品牌加盟代理商名义招揽客户,虚构与品牌关系,夸大门店利润,诱导加盟。截止案发,6人共骗取180余名被害人加盟费1000余万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青浦检察
具体来看,2021年4月,小李在实地考察加盟店时,被一位自称该奶茶店加盟代理商的男子搭讪,表示其可以为小李提供加盟有关的服务业务。因男子就在该奶茶店内,小李没有多加怀疑,在缴纳5万余元加盟费后开始接受培训。
然而,小李在培训期间发现,几乎所有加盟商都是在考察店铺时被该公司人员搭讪,随后到公司签了合同。同时,公司的设备和原料远高于市场价。觉得事有不妥的小李最终决定报警。
经查,杜某等6人于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未取得特许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招募多人担任招商运营人员,以公司名义通过在自媒体、网站投放广告的方式线上推广,同时招募部分员工在线下充当黄牛,忽悠加盟开店;随后虚构公司背景实力和开业店铺规模,谎称所加盟的品牌与知名品牌属于同一集团或关联品牌,吸引加盟商前来签约开设奶茶店、亲子餐厅、烤鱼馆等店铺。
而实际上,杜某等人仅在加盟商开店前提供培训、选址等前期、原材料等基本服务,但所谓的原材料,也只是将从网上购买的普通商品加价数倍后卖给不知就里的加盟商。在客户店铺正式开业后,他们往往会选择用拉黑、删除客户联系方式来逃避追责。
目前,法院检察官持续追踪推进追赃挽损工作,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小李的经历并非个例。红餐网通过盘点发现,近年来就有不少加盟商不慎掉入“快招”陷阱,而被骗金额少则一两万,多则几十万。
如8月,江苏审判了首例惩治“快速招商加盟”案。该快招公司假冒知名奶茶品牌招商人员进行虚假宣传,导致300余名投资者分别付出了11万元至40万余元不等的加盟费,共计损失5400余万元。最终,被告人陈某等4人有期徒刑五年至十二年不等,各并处罚金2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
而这样被快招公司蒙骗的经历,在餐饮行业更是一抓一大把。
- 上海万郁集团以台铺奶茶、茶颜光年、茶芝兰、炸鸡特工等24个品牌名义,累计骗取全国580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4.4亿余元;最终诈骗团伙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半至5年不等,并处罚金50万元至5万元不等;
- 海口一加盟商在快招公司“忽悠”下,高价加盟“益禾堂”品牌,而后却发现加盟的为“擦边”假冒品牌,加盟商上门要求退款时却发现快招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 据央视财经报道,曾有加盟商在开店一年后才得知自己开得是一家“假鹿角巷”,而当时的亏损已经达到130多万;
- 合肥一男子以有“某知名奶茶店加盟渠道”为由,忽悠熟人李先生和其朋友一起加盟某奶茶品牌,先后以代理费、保证金、好处费等多种名义索要资金,最终骗取几人400余万元。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 因轻信“加盟后每天都有专人指导,且日营业额达到4000元以上”等话术,江苏一男子花20万加盟杭州一奶茶品牌,但到总部探店时才发现总部已关门;
……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通过以上案例,不难发现,这些快招公司的行骗手段极其相似,更是有迹可循。
比如一般先是冒充知名品牌引加盟者上钩,随后以各种理由推荐其他品牌。有的称自己是知名品牌的子品牌或者兄弟品牌;有的拿明星代言做背书;还有的虚报营业额,请人在特定的门店制造火爆排队的假象……通过一系列“谎言”让加盟者误以为开店即赚钱,当加盟者交了钱之后,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
所以,红餐网在此温馨提示,餐饮创业者在加盟一个品牌前,一定要好好考察一下品牌实力,判断其是否值得加盟。具体的可以通过总部考察、客户市场考察、门店考察来综合判断,并且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查询,避免被有心人钻空子。
最后,借用合肥警方的话提醒所有餐饮创业者:在投资、理财时,不要轻信“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之类的噱头。如果发现自己遭遇诈骗,请第一时间报警,保存好相应的转账证据,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整编: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李唐)
多年前,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较早嗅到奶茶生意经,不仅自己找到了创业的路径,也培育了各地奶茶消费习惯。
作为早期创业者,吴健见证了茶饮行业从“低质低价”“粉末勾调”的野蛮生长阶段,到向台资品牌学习管理经验,再到头部品牌诞生引领行业升级、创新开辟新茶饮赛道的整个过程。在经历一波资本跑步进场、品牌跑马圈地的高潮后,他也感受到如今潮退之后的内卷严重与盈利艰难。
如今,茶饮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在业内看来,很难再跑出一个规模上万家的新品牌,未来创新将是龙头企业间的游戏。
从起步创业到行业洗牌,这杯奶茶里经历了什么?
野蛮生长
眼下由于疫情,悸动烧仙草上海区实施关仓、闭店,身为品牌联合创始人的吴健用“紧张”来形容。他和团队通过直播预售等形式时刻为复工做准备。4月9日晚,吴健紧盯着手机上的直播屏幕,当1万多单茶饮券预售出去的消息传到耳中时,他预感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即将到来。
悸动烧仙草是一家上海茶饮品牌,吴健却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儿时记忆里,阿婆每年夏天都会从山上采回仙草,“煮好后泡上井水,加一点蜂蜜,打一打就可以吃了”。这样一碗稀疏平常的“凉粉”,当时街边只要两三毛钱。直到哥哥考上大学,兄弟俩在校门口看到一家台湾夫妇开的小店,才知道仙草里还可以放入芋头、芋圆、牛奶、奶茶等配料,就成了一道甜品。
2007年,带着从台湾夫妇那里学来的手艺,吴健和哥哥来到上海创业,首家悸动烧仙草饮品店选在了华东师范大学旁,定价3.5元一杯。由于烧仙草在当地认知度低,很多顾客将其与味道发苦的龟苓膏混淆,门店开业首日经营惨淡,营业额只有80多元。后来,随着学生群体的认可,店里生意逐渐好转,高峰时一天可售出1500份烧仙草,日均营业额接近5000元。“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数字,之后我们在松江大学城开了3家店,在南汇大学城也开了2家,品牌就这样慢慢起来了,接下来陆续有人想要加盟,到2009年已经开了100多家店。”
在吴健眼中,那时的茶饮行业处在野蛮生长阶段,尽管连锁品牌不多,但在上海的竞争已非常激烈。悸动烧仙草的很多“对手”是夫妻店,门脸用玻璃隔挡起来,只留一个小窗口收钱取货,与顾客几乎没有情感交流,无论门店形式还是产品配料,都还停留在粉末勾调时代。
感同身受的,还有益禾堂创始人胡继红。2006年带着从朋友店里学来的技术,胡继红辞掉销售工作,在武汉一所大学旁开起首家奶茶店。他回忆,那时奶茶原料以茶粉、果粉、果酱为主,每杯售价2-5元,可谓“低质低价”;运营上以校园店居多,商圈、写字楼店少有,茶饮品牌繁杂但不成规模。
胡继红2008年又辗转到海南自创茶饮品牌“畅饮港”,“当时没什么品牌意识,随便想了个名字,相当于把武汉的奶茶经验搬到了海南。”幸运的是,“畅饮港”在海南一炮而红,找胡继红加盟合作的人也越来越多,到2009年已开设7家直营店、近30家加盟店。此时,胡继红开始意识到海南市场的局限性,于是决定重回武汉创业。
拜师学艺
创业仅3年,悸动烧仙草在上海开出100多家门店,但瓶颈期也很快到来。2009年,吴健发现门店数量始终无法突破,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理滞后。“当时只有我和哥哥两人抓管理,一人对外,一人对内,招商、选址、研发、运营、店铺筹备等所有事情都要参与,精力有限。”
同一时期,台湾茶饮品牌CoCo都可、快乐柠檬进军大陆市场已有3年,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开放式门店、手摇奶茶、果汁果酱原料,还有标准化的连锁经营管理理念。据媒体报道,当时CoCo都可规定店内所有茶饮以第一道茶汁为基底,保存时限不能超过3小时;口味需反复测试,只有达到“平衡感、稳定性、口感佳”三重标准,才有资格上柜台……凭借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手段,至2009年底CoCo都可已在大陆开出197家门店。
纵观整个茶饮行业发展,台资品牌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奈雪的茶招股书此前提及,珍珠奶茶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台湾。自第一款珍珠奶茶问世以来,不仅引入了更多配料和风味,整体品质也得到了提高,很多品牌建立了生产流程的标准化。
“可以说,台资品牌拉动了整个茶饮行业的最初迭代,包括SOP标准化管理。”吴健坦言,悸动烧仙草创业时,恰好踩在了台资茶饮品牌进入大陆市场的节点。“当时市场需求大于供给,随便开个店只要口感好可能就会成功,不需要运营管理有多强。后来我们看到了自身与台资品牌的差距,开始在管理上调整、改进。到目前为止,大陆茶饮品牌整体标准化程度已经与台资品牌持平,甚至有所反超。”
突破管理瓶颈后,悸动烧仙草在2010-2012年重回增长轨道。此时在距离上海600多公里的武汉,胡继红也开始着手调整品牌形象和产品结构,试图让经营管理更规范,于是在2012年创办了“益禾堂”。
胡继红坦言,台资茶饮品牌起步早,较早认识到连锁品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它们在进入大陆前就想好了如何长久、规范地运营品牌,思路成熟。当时大陆茶饮品牌尚未崭露头角,至少2014年前都是台资品牌在引领市场。”
创新领跑
在胡继红眼中,2015年之前是茶饮行业的蓄力期,“台湾经验已被大陆品牌吸收得差不多了”。2015年左右,广东地区三大水果茶品牌“喜茶”“奈雪的茶”“有茶”凭借产品创新走在了行业前端,开辟新茶饮赛道;此前一些默默无闻的品牌,如湖南的茶颜悦色、湖北的益禾堂、河南的蜜雪冰城、四川的茶百道、浙江的古茗等也已初具规模,区域性龙头品牌开始形成,整个行业进入快速上升期。
所谓“新茶饮”,通常指以原叶茶、水果、鲜榨果蔬汁、乳制品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料,在不添加固体饮料的情况下,经现场加工制成的液体或固体混合物。新茶饮强调有茶、有奶、有果的真材实料,不再流行粉末或果酱的简单勾调。在现代种植业、物流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认为,我国茶饮行业2012-2019年进入到“茶+奶+水果”的2.0时代,大量茶饮品牌持续迭代。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奶茶相关企业33.15万家,近10年来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加。2012年新增奶茶相关企业0.91万家,2021年新增8.56万家。另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数据,2017-2020年我国新茶饮市场收入规模从422亿元增长至831亿元,预计2021-2023年行业复合增速高位段可达20%,2023年新茶饮市场收入有望达到1428亿元。
新京报制图/许英剑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喜茶、奈雪的茶两大头部品牌的示范作用不无关系。2012年,喜茶前身“皇茶”起步于江门市一条“江边里”的小巷。2016年,因无法注册商标,“皇茶”更名为“喜茶”,并于同年获得IDG资本及天使投资人何伯权的1亿元投资。获资本加持后,喜茶自2017年开始全国扩张,先后进入杭州、北京、南京等城市。
2015年,广东另一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在深圳开设首家高端现制茶饮店。2017年,奈雪的茶获得天图资本助力,同年11月走出广东面向全国布局。2018年3月,完成A+轮投资,估值达到60亿元,成为公开资料中首个茶饮行业独角兽。
在消费领域投资人王庆林(化名)看来,喜茶、奈雪的茶找到了与台资品牌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利用差异化的产品、好的原材料及商场大店的选址、设计等,将茶饮的调性和价值感做了出来,相当于把整个产业进行了升级,喜茶创始人聂云宸也因此被称作“天才产品经理”。
“2016年、2017年是两大头部品牌的发轫年,将台资品牌原先打造的10元价格带拉升到25元、35元,这也给我们新品牌推出高端化产品创造了土壤。”2017年,谭力将台湾奶茶品牌“鹿角巷”引入广州、深圳,并借助刚兴起的抖音平台抢到了流量红利。
在头部品牌带动下,整个茶饮行业掀起升级潮,在运营管理、人才引进、原料品质等方面持续改进。
2013年,面对行业快速发展,吴健决定推出茶饮副品牌,将悸动烧仙草交给公司高管操盘,结果主品牌运营情况急转直下,2014年门店数量从此前的400家快速跌破200家。2015年,吴健重新对悸动烧仙草的产品线、运营体制、售价体系等逐一调整,引入鲜果制作,到2016年门店数量已突破500家,目前门店突破2500家。
同在2015年,益禾堂加盟门店数量达到200家,但运营、培训、店铺装修等问题相继出现,也让胡继红开始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便从国际连锁餐饮品牌挖人,“早期研发都是我在做,后来已经完全交给食品领域的专业人才。”2017年,益禾堂进行第三次品牌升级,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至2021年全国门店数量已突破5600家。
茶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上游原料企业的壮大。2021年4月,佳禾食品上市成为“植脂末第一股”,多个茶饮品牌是其客户。而在“炼乳第一股”熊猫乳品、“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的财报里,茶饮品牌也是其重点拓展的B端客户。
拐点已至
2020年-2021年上半年,以奈雪的茶上市、喜茶估值600亿、蜜雪冰城门店突破1万家为标志性事件,整个茶饮行业迎来发展高潮,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资本跑步入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是茶饮品牌资本化的关键一年,行业连锁化率和品牌集中化率进一步提升。据企查查数据,近十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共85起,披露融资总金额达88.32亿元。其中2020年为12起,2021年前6个月达14起。
在《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披露的融资名单中,除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几大头部品牌外,还可以看到古茗、斟茶记、七分甜、泸上阿姨等腰部品牌的身影。这其中,直营系头部品牌喜茶与加盟系头部品牌蜜雪冰城最为引人关注。
2021年6月,奈雪的茶上市,成为“茶饮第一股”;喜茶最新一轮融资即将落定的消息也在同一时期传出。据《投资界》当时报道,“经过多方确认,喜茶本轮投资方均为老股东,融资过程持续数月,而估值达到前所未有的600亿元,再次刷新了中国新茶饮的融资纪录。”
另据企查查信息,蜜雪冰城于2021年1月完成20亿元首轮融资,由美团龙珠、高瓴资本、中信产业基金共同投资。融资完成后,蜜雪冰城估值约200亿元。紧接着在2021年国庆节前夕,蜜雪冰城在河南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
资本的热度是滚烫的,也是吸引人的。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2021年2月,谭力从“鹿角巷”抽身,在长沙创立柠檬茶品牌“柠季”,仅150天就完成字节跳动、顺为资本数千万融资,2022年1月又获得字节跳动、腾讯数亿元投资,至2022年2月门店签约数已超过400家。
与此前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直营品牌受资本青睐不同,据吴健观察,2019-2021年有大量资本进入茶饮加盟体系,“直营和加盟是两种不同模式,要考虑清楚拿资本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资源整合,市场拓展,还是为了现金流?如果没想清楚,资本不一定是加分项。”
很快,潮水退去。2021年底以来,茶饮行业陆续传出降价、亏损、裁员、关店等消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预测,未来2-3年新茶饮整体增速将调整为10%-15%,以加盟为主的品牌将进入分化、洗牌期。
在吴健看来,茶饮行业2020年疫情后经历的一轮快速发展,源于一种报复性消费增长。大量资本进入茶饮行业后,加快了品牌扩张速度,但也推动了行业内卷,很多之前盈利的品牌变得不再盈利。而随着近期头部品牌降价,对中端品牌来说无异于降维打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2018年行业洗牌就已开始。”据王庆林估算,目前茶饮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每个价格带都诞生出全国性的头部品牌。以销售额计,行业前五已占到市场份额的一半。“未来资本依然会关注茶饮赛道,但更青睐于5-10家头部品牌。在创新空间枯竭、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很难再跑出一个规模上万家的新品牌,未来创新将是龙头间的游戏。”
新京报2022年4月19日产经周刊《新茶饮江湖》。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