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晚报网讯(通讯员 吴皆与 陆金保 记者 万承源)“山寨”、盗用其他品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加盟“山寨”品牌,也会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近日,常熟法院审结一起涉及网红奶茶品牌“鹿角巷”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2019年5月,原告邱茂庭(广州)餐厅管理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某奶茶店立即停止侵犯原告作品著作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赔偿其经济损失5.5万元。
原告诉称,自己经“鹿角巷”品牌创始人邱茂庭的许可,有权使用授权人邱茂庭名下的全部“鹿角巷”系列作品。2013年以来,“鹿角巷”品牌在国内开设实体门店近百家,覆盖46个城市,其推出的多款饮品拥有良好口碑,深受消费者喜爱。被告奶茶店未经许可,在线上、线下经营活动中大量使用鹿角巷系列作品,使公众误以为服务及商品来源于原告或与原告存在特定联系,利用了原告的知名度获取超额利润,构成不正当竞争。
庭审中,被告奶茶店的负责人辩称,其是与广州某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签订的加盟合同,但合同上没有对方公司的印章,合同也因时间太久找不到了。另外,其经营的奶茶店已停业。
经法院主持协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某奶茶店立即停止对原告邱茂庭(广州)餐饮管理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停止在经营店铺中使用侵权美术作品的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15000元。双方就此别无纠葛。
承办法官提醒,在品牌加盟的过程中一定要核实对方公司的授权情况,避免因加盟“山寨”品牌而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已经加盟的经营者如发现自己签约的公司存在欺诈,应通过法律途径挽回损失。
常去的那家奶茶店可能是山寨的!
2月17日,“网红奶茶花1个亿打假”的话题词冲上热搜,据央视财经报道,该正规茶饮品牌的负责人表示,最夸张的时候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店却有7000多家。
对此,品牌方“鹿角巷”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由于品牌对大陆商标注册细则不详,在商标注册过程中让假店钻了法律空档,导致品牌消费者喝到假鹿角巷,并造成市场混乱,对此深表歉意。
作为曾经和喜茶、奈雪的茶并列的新式茶饮一线品牌,鹿角巷这些年到底遭遇了什么?
仿冒7000家,被骗加盟商一年赔了130万
鹿角巷,创立于2013年,是一家来自中国台湾的奶茶品牌。“品牌创立之初,取名为斜角巷,也就是哈利·波特中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任何新奇有趣的东西都能在那儿找到。后来担心品牌名字被电影场景局限住就更名了,以赤鹿作为品牌形象是因它蕴涵了女性端庄高贵的气质。”创始人邱茂庭曾在采访中如是说。
2017年初,鹿角巷进军大陆市场,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引发排队打卡潮,迅速成为网红品牌,其招牌奶茶“黑糖鹿丸鲜奶”火爆全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鹿角巷已经启动第一次商标申请,按照邱茂庭的计划,在上海店开业半年后,有可能拿到商标。然而,由于品牌火得太快,商标被仿冒者抢注,正主版权之路受阻,导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
“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的店有7000多家。”鹿角巷品牌首席执行官赵越超在采访中曾表示。
山寨林立,又真假难辨,导致不断有新加盟商受骗。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交了30多万元的加盟费,又投资了60多万元后,赵羽成功开了一家鹿角巷奶茶店。但奶茶的口味却被很多顾客质疑:“好多粉丝来了之后在店里喝,会问口味怎么不一样呢?很多粉丝就不再来了。”直到一年多后,赵羽才从正规品牌方处得知,自己开的是一家假店,而这时,她已经“大概赔了得有一百三四十万元”。
山寨品牌对鹿角巷本身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浏览社交平台发现,有小红书用户发帖“拔草”鹿角巷意外难喝,评论区有条回复称,这家是假的;甚至还有用户以“速度鉴别真假鹿角巷”来教消费者区分山寨与正品;在微博的话题广场中,也有消费者表示:“原来自己之前喝的都是假的”。
“收编”山寨,打假成本已达1亿元
面对日益严重的品牌危机,在2019年12月拿到第43类商标后,鹿角巷就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到肃清侵权门店的工作上。
据北京商报报道,2020年开始,对于线上侵权店铺,鹿角巷与第三方平台美团达成战略合作,陆续下架侵权店铺。而对于线下的侵权门店,除了进行常规流程的肃清工作外,鹿角巷推出小店合作模式,对于评估后符合条件的山寨门店进行“收编”,统一整改后便以“鹿角巷”正版门店露出。
具体来看,对于收编门店,在产品方面,除了鹿角巷系列产品外,还将推出小店特有的菜单,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在管理方面,以分层管理的模式,由总部管理城市、城市管理其下属门店,总部直接对城市负责;同时,这类门店的sop(标准作业程序)会进行统一标准,在物料使用上将严格采用鹿角巷规定的统一物料,只是店型和价位会有区别。
鹿角巷品牌首席执行官赵越超透露,其打假“经济成本已花费人民币1亿左右”。
天眼查App显示,目前名称含“鹿角巷”的商标申请数量超860条,包括“鹿角巷”“皇家鹿角巷”“鹿角巷答案茶”等,共有120余枚商标已注册且处于有效状态。其中,鹿角巷品牌创始人邱茂庭已成功注册50多枚“鹿角巷”“鹿角巷 THE ALLEY”等文字商标。
不过,由于一些原因,鹿角巷尚未注册第30类方便食品与第32类啤酒饮料的商标,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量冲泡类鹿角巷都是假货。
然而,钛媒体App在淘宝搜索“鹿角巷”发现,仍存在冲泡类鹿角巷天猫旗舰店,店内仅有一款产品,每杯均价超过六元。
此外,据鹿角巷官网显示,其在上海、深圳、南京、成都、广西南宁等多个城市并无门店,而钛媒体App搜索高德地图后发现,这些地区竟然都能搜到所谓的“鹿角巷”门店。
新茶饮侵权频发,“保护性”注册商标动作不断
事实上,鹿角巷并非个例,近年来,新茶饮行业因“盗版”“山寨”消耗品牌价值的案件屡见不鲜。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美团联动各方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清理并下线了1.2万家山寨门店,包括8278家假“鹿角巷”、2596家假“coco都可”、1256家假“喜茶”、156家假“奈雪の茶”。
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新茶饮品牌已开始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典型的案例当属“悦色”与“观色”之争。2019年,茶颜观色以长沙“茶颜悦色”商标侵权为由,将其诉至法庭,要求赔偿21万元。而后,茶颜悦色又将茶颜观色关联公司诉至法院,起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侵权。直到去年4月,以“茶颜观色”方败诉收尾。
同期,持续两年的伏見桃山侵权诉讼终于尘埃落定,被告南京联展赔偿伏見桃山196.86万元;吃过一次商标亏的喜茶,也成功反击了一次商标侵权行为,2021年9月,喜茶起诉弘韵喜茶商标侵权,最终胜诉获赔56万。
此外,蜜雪冰城起诉了密雪时光。蜜雪冰城诉称被告恶意模仿,在其商标名称、店铺装修等各方面均存在恶意“搭便车”的情形,且密雪时光商标被无效宣告后,被告公司仍继续使用,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更多品牌还采取了通过申请注册商标进行预防性保护的行动。
从中国商标网获悉,茶饮品牌沪上阿姨在2021年12月30日,申请注册了“沪上妈妈”“沪上大娘”“沪上外甥”“沪上孙女”“沪上外孙”等商标。
蜜雪冰城注册商标的动作则更加频繁,且除了正常产品相关的商标注册行为外,蜜雪冰城还申请了“蜜雪元宇宙”“雪王元宇宙”等,试图蹭上大火的“元宇宙”概念;此外,蜜雪冰城还接连申请了“蜜雷冰城”“蜜雪冰诚”“蜜雪冰域”等商标。值得一提的是,蜜雪冰城还将“出圈”度极高的官方主题曲中的多句歌词如“ILOVEYOUYOULOVEME”等注册成商标。
此外,书亦烧仙草在2021年的注册商标数量达到了顶峰172个,还申请注册了“书亦摸鱼”等具有网感的商标;茶颜悦色在2020年注册商标数为497个,2021年下降到188个,具体申请注册商标多与旗下产品相关;2021年,喜茶申请商标数量达104个,奈雪的茶申请商标数量虽不多,但也不乏有“奈雪秋天第一杯”等特色商标。
(钛媒体App编辑刘萌萌综合自央视财经、21世纪商业评论、北京商报、财经网等)
角巷。图:IC photo
“我们所在的商圈有5家鹿角巷,等到总店找过来,我们才知道自己之前加盟的是假店。”高先生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2019年初,他在北京繁华地段的商圈开了一家鹿角巷加盟店,营业近一年后却被告知自己加盟的店铺是假店。后来经过双方协商,高先生所在的店铺最终接受了鹿角巷总店的“收编”。
在过去两年中,像高先生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2022年2月17日,#网红奶茶店花1个亿打假7000家山寨店#词条登上热搜,阅读量高达2.3亿。
据央视财经报道,该正规茶饮品牌的负责人称,2017年初开了第一家店后,品牌方在当年的8月份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的店有7000多家。当取得商标以后,进行一个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经济成本的话,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山寨门店为何这么多?@TheAlley鹿角巷官方微博发布回应称,由于品牌对大陆商标注册细则不详,在商标注册过程中让假店钻了法律空当,导致品牌消费者喝到假鹿角巷,并造成市场混乱,对此深表歉意。
自2017年进入大陆开出第一家直营店开始,鹿角巷是怎么被山寨品牌“打败”的?官方宣称花费一亿维权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对于企业来说,商标注册又应注意哪些问题?
“周边5家店总店都不相同”,李鬼太多加盟商入坑
“2018年的时候鹿角巷特别火,我跟风点了一杯黑糖系列的奶茶,还挺好喝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再点感觉味道越来越差。”奶茶达人小雨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2018年、2019年前后曾是鹿角巷的忠实用户。
没过多久,鹿角巷各类奶茶口感下滑厉害,小雨开始转投其他新式茶饮怀抱。直到前两天看到#网红奶茶店花1个亿打假7000家山寨店#的热搜,小雨才“恍然大悟”,自己可能被李鬼骗了。
加盟商高先生至今还记得自己的店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据高先生介绍,2018年鹿角巷凭借黑糖系列奶茶在网络上爆火,自己通过网络联系上了“鹿角巷总店”,很快就实现了加盟,于2019年初在北京西单一家商场中开业。“刚加盟初期,生意特别火爆,很多网红和大学生还特意到店铺拍照打卡”。
高先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刚开业时,由于黑糖鹿丸系列奶茶在网络上热度很高,自家店铺几乎每天都是爆满状态。“2019年初刚开业,每天营业额能有4000多元”。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周边店铺越开越多,高先生发现自家奶茶店铺生意越来越差,“最多的时候我们商场周围开了5家鹿角巷,据我了解,每家加盟的总店还都不相同”。
高先生称,由于鹿角巷品牌网络热度消散,再加上饮品口味不佳,复购客人较少,开业不到一年,自家店铺的营业额就下滑至起初的四分之一,日均销售额在1000元左右。商圈其他的鹿角巷“加盟店”也陆续倒闭。
2019年底,正牌鹿角巷总店找上门来,高先生才知道自己加盟的是假店。双方进行了协商,最后高先生决定以“收编”的方式加入鹿角巷。
高先生介绍,自家店铺接受“收编”后,鹿角巷为店铺更换了全新的收银系统及饮品菜单,并要求全员到总部进行培训,各类饮品也有了更正规的制作流程。
“现在我们制作饮品都必须使用电子秤称重,更换了全新的原材料,改革了制作方式,口感和之前的完全不同”。接受收编后,高先生称自家门店销售额有了显著的提高。2021年8月,品牌方与某流量明星的生日公益应援活动吸引了大批顾客前来消费,“队伍从店铺一直排到了商场门口”。
为何李鬼这么多?注册商标未及时覆盖核心商品及服务类别
近年来,国内奶茶市场百花争艳,各类奶茶品牌层出不穷,这么多家品牌中为何单单鹿角巷成为了被山寨的大户呢?对此,鹿角巷官微发布解释称,自己是来自中国台湾的品牌,对大陆商标注册细则不详,在商标注册过程中让假店钻了法律空当。
鹿角巷品牌线上运营负责人王先生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品牌于2017年初进入大陆,于同年8月份才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已经陆续有山寨店铺出现。
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鹿角巷相关商标最早注册时间为2017年8月1日,申请人为该品牌创始人邱茂庭。彼时,邱茂庭提交了“鹿角巷THE ALLEY DA”的商标申请,申请领域为第43类餐饮服务类。然而,从申请到注册成功,鹿角巷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中途经历驳回复审、多次商标异议申请等流程。直至2019年,品牌方才拿下第43类商标。商标信息显示,这枚商标的初审公告日期是2018年12月13日,注册公告日期2019年12月7日,专用权期限从2019年3月持续到2029年3月。
贝壳财经记者以“鹿角巷”和第43类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在案的商标申请信息共有428条,其中不乏“鹿角巷THE ALLEY DA.”、“鹿角巷THE ALLEY”等打擦边球的商标名称。
对此,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孟泽东解释称,商标注册时长基本在一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两年或以上。因为鹿角巷商标注册现状比较复杂,鹿角巷商标注册的历程长达两年也属于正常现象。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还显示,尽管邱茂庭最早申请注册“鹿角巷THE ALLEY DA”商标,但未及时覆盖核心商品及服务类别,起初只注册了第43类餐饮服务类,忽略了第30类方便食品、第32类无酒精饮料的商标注册。这导致了除山寨门店外,市面上还出现了大量山寨冲泡茶饮。如今,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邱茂庭申请注册的第30类鹿角巷商标正等待实质性审查,第32类则已经被驳回申请。对于超市内山寨鹿角巷冲泡茶饮,鹿角巷的维权之路还很漫长。
针对鹿角巷维权难一事,孟泽东提醒,首先,企业在注册商标时要确保保护范围全面,例如可以采取“主商标+子商标+多类别”的防御性保护模式。这样的商标保护模式,可以有效预防日后被他人恶意抢注。其次,在成功取得注册商标后,要及时依据企业发展规模和商品拓展领域补充注册相应的类别。
花费一亿多打假背后,鹿角巷线下维权路漫漫
据鹿角巷线上运营负责人王先生介绍,自2019年底鹿角巷第43类商标注册成功后,品牌便开始着力进行线上、线下打假活动。
在线上,鹿角巷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合作,清扫了一大批冒用鹿角巷商标的奶茶店铺。在线下,鹿角巷会根据网络平台显示的开店信息派人逐个筛查,同时也有专人实地走访摸查。
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鹿角巷品牌方与各地涉嫌侵权的个人或公司纠纷高达1631起,官司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9月。鹿角巷品牌负责人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称,公司对山寨店铺进行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前后经济成本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面对如此高昂的维权成本,孟泽东律师分析,一是自身商标保护力不足,未能有效阻止恶意注册或者抢注的现象;二是侵权规模比较大,范围比较广,侵权形式比较复杂多样;三是维权本身流程较为复杂,从发现侵权现象、侵权行为固定再到提起诉讼维权所需要的成本较高。
贝壳财经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鹿角巷品牌于2013年创立于中国台湾,并于2017年进入大陆,早在2018年初,鹿角巷就曾在官方微博发布“打假声明”,提醒投资人不要误信山寨加盟信息。
据当时报道显示,每家正品鹿角巷店铺门口还曾张贴通知,称品牌目前只有直营模式,尚未开放加盟。鹿角巷官网显示,直到2020年,鹿角巷才开放大陆地区加盟。2021年3月,鹿角巷还曾发布声明,表示将对冒用“鹿角巷 THE ALLEY DA”商标进行宣传、招商的相关主体保留追究其单位和个人法律责任的权利,依法维权。
自2019年末始,经过两年多的漫漫维权路,王先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鹿角巷已经与多家外卖平台合作打假,如今线上平台鹿角巷店铺多为正品,消费者可放心选购。线下购买时,消费者还需留意鹿角巷官方微博、微信所发布的正品门店信息,仔细加以甄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梦涵 编辑 徐超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