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这几年,开店关店频繁,新店比旧店多,新人比老人多。
有人在质疑:这是不是个网红行业;有人在犹豫:做奶茶值不值得坚持。
奶茶行业30余年发展历程中,有些人、有些品牌经历了一大半。
最近,我和一些开店20年的“行业老兵”聊了聊。年末了,从他们的故事中,找点坚持的力量。
作者|政雨
一、20年,20人团队,100家店
“用20年时间,有了20个人的团队,开了100家。对别人来说有点可笑,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大的荣耀。”
邱祥明从2000年开始,辗转在常熟、泰州等地开店。2006年,他的门店因为商标问题更名雅克雅思,后来又经历5次升级。入行20年,直到2016年他把店开到南京,发展才稍有提速,开到了100家。
早期的雅克雅思
>在南京的前2年,他的目标只是盈利。建立团队最困难的时候没有钱,夫人说:“家里有钱,可以拿去。”
即使如此,南京这一步必须要走。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抗风险的能力变差,必须到大城市去看看。
从业十几年,时间长了,品牌会面临老化、品牌竞争力缺乏。把产品从5、6块卖到10几块一杯,顾客觉得就是在涨价,不是升级。
1977年出生的邱祥明入行时23岁,基本上整个青春都陪伴着饮品过去了。在他看来,“做一个公司坚持20年,很正常,做一个品牌坚持20年,不容易。”
20年,整个青春都陪着饮品过去了
>做品牌,年年都要改变:怕消费者不喜欢、怕粉丝不喜欢、怕被别的品牌碾压。
那些和他同时期开店的朋友,大多数都转行了,“很多人不做的原因,是冲着‘蛋糕’的目的去的。”邱祥明说。
支撑他坚持20年的最大成就感,仅仅来自于顾客对一杯饮品的称赞;留在心中最温暖的,是和身边的小伙伴在一起说欢迎光临、一起加班、一起煮豆子、一起为一家新店忙碌的状态。
升级后的雅克雅思门店空间
>对很多品牌来说,创始人基因基本上就是品牌基因,创始人气质很大程度决定品牌发展。单纯用门店数量多少衡量一个品牌成功与否,是件挺残酷的事。
“我注定做不了超级品牌,也做不了超级体量。我只想做一个更有生命力的品牌。一直用现在的状态去做,保持这样的基调往前走。”邱祥明说。
二、前10年:6次创业失败,后10年:成就1个品牌
谢焕城的20年,是从做店员、做店长开始的。2001年到上海,他打过十几分工,开过不同类型的店,也曾在出租屋里做好产品送外卖。
谢记甜品是他的第7次创业。刚开2年,就碰上2008年金融危机,店全关了,一度想放弃回老家。从来不玩游戏的谢焕城,还在那个时候学会了玩游戏,“玩游戏是浪费时间,那时候只想浪费时间。”
7分甜的前身谢记甜品
>2010年,谢焕城来到苏州开店,终于迎来转折。这一年,他已经入行10年。
这一次,他赶上了一波又一波红利,走上快车道。
早期的饮品老板,教育出身大多不高。品牌也都是“家族企业”,老婆、表哥堂弟、老丈人都在任职。谢焕城也一样,以前都是老板直接管店长。但他一直想成为“正规军”,却找不到方法。
2014年,他的两位加盟商变成合伙人,接触信息的面变广,学到的知识变多。互相监督之下,开始正规起来,逐渐从个体向公司化运作。
7分甜芒果饮品
>这时,一个加盟商开在购物中心的店,对他们造成极大震动。
这家店4月份开业,5月份一个月做了21万业绩,租金只要3000块。而谢焕城以前的门店大多是街边店,最好的业绩是12万8千元/月。
自己努力那么多年,被一家购物中心的生意打败了。
刺激之下,他们萌生了去购物中心开店的想法。而要把店开到商场,品牌形象必须升级。于是,改名字、换VI,一步步成为现在的7分甜。
一步步变成现在的7分甜
>提前做好了品牌定位和模式打造,让7分甜在2018~2019年新茶饮红利下,有机会脱颖而出。2019年,7分甜在上海拿了90家店,只有9家店在街边。
对7分甜而言,餐饮进购物中心红利、新茶饮红利、茶饮细分红利,都赶上了。但与其说是碰上了对的人、对的时机,顺势而为;不如说,因为做好了准备,才能抓住时机。
三、从近万家店到寻求转型
赵忠亮是另一个版本的20年。
他在2000年初,开出“避风塘”名字的奶茶店,并在3~5年时间放出大量加盟。“最高的时候有万把家店”。 赵忠亮说。
在北方,彼时的避风塘是很多95后对奶茶的最初认知,校门口的避风塘是对中学时候的回忆。
“避风塘因为商标的问题,市场很混乱,但市面上80%的店都是我们开的。”赵忠亮这样说。
避风塘的高峰状态持续到2010年,赵忠亮一直在谋求转型。2012年,他做了一个咖啡品牌,受到漫咖啡、咖啡陪你等韩系咖啡浪潮的冲击,最终发展并不算好。
近两年,随着新茶饮的升级,他又做了一个定位青春的、年轻气质的茶饮品牌,取名“糖半甜”。
经历了从粉末冲兑到使用鲜茶鲜奶的时代,赵忠亮目睹了这个行业从“不讲究运营和管理”,到有资本入场、营销发力的新竞争阶段。
入行近20年,经历过数千家的高峰,赵忠亮愈加对这个行业产生敬畏:奶茶店只是看起来的门槛低,实际上要想做好,要求很高。始终保有忧患意识,即使最强的时候,也有可能落下来。
四、激荡30年,奶茶终于走到舞台中央
以上3个故事,是从事饮品业20年的3个生存样本。他们都是个例,但也是一批人的写照和代表。
如果从1987年春水堂做出第一杯珍珠奶茶开始算起,梳理奶茶行业大概的发展脉络:
2000年前,快可立、快三秒带来了市场觉醒的萌芽;
2000年后,街客、地下铁的出现,带来了当时眼光下颇为时尚的门头,让人眼前一亮;
早期的街客奶茶
>2006年后,随着快乐柠檬创立,CoCo都可开到大陆,带来产品品质和管理方法的升级;
2011年后,贡茶、1点点出现,更加注重健康,带来奶盖茶雏形;
2015年后,正如很多人看到的,喜茶奈雪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又对市场进行了新一轮迭代。
新式茶饮又是一次迭代
>激荡30余年,奶茶才一步步走到舞台中央。每一次从破到立,都是在品质和价格博弈下,带来的市场新升级。
这30多年里,有一批人用近20年时间坚持在这个行业。他们中,有的默默无闻,有的一次次穿越生命周期,也有的苦苦维持或早早放弃。
有人20年坚持,有人早早放弃
>茶饮业这几年的狂奔,大量开店、关店,带来很高的行业关注度。步入2020年,随着风口褪去,很多品牌开始迷茫:这个行业是不是就火一阵子?
放在更长的时间轴里看:行业红利的到来,如同火山周期性的喷发。总有休止的时候,总有热烈的时候。不是火一阵子就停了,而是又一次进入埋头深耕、为下一次爆发蓄能的阶段。
五、结语
寻找“老字号”、采访行业“老兵”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做了20年还存活着的供应链企业比品牌多。这说明,在饮品业,选择做品牌这件事,本身就是一条最难的路。
很多品牌摔得最痛的一跤,都源于商标不完善;很多品牌面临的第一个诱惑,都是着急放加盟。
这也从侧面说明,品牌能不能活得好,和行业大环境没有根本关系,源头都在自己的管理上。
你进饮品业多少年了,这么多年有什么变化呢?留言分享!
统筹|政雨 编辑|孙超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 商务咨询 —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 课程咨询 —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
一座城,恋一个人,大概都可以与味道有关。味道,可以是世间美味佳肴的烟火气息,也可以是记忆深处情感的依恋与归属。
总之,味道,摸不着,看不见,却愉悦了人们的味蕾,滋养了人们的情感。味道,除了品鉴,也需要探寻,风味原产地带你一起发现美食,记录美食,热爱美食。
生长在贵阳的90后,儿时的记忆大抵相似,学校门口色彩斑斓的搅搅糖、品种丰富让人欲罢不能的辣条、炸洋芋坨坨、酱油糯米饭、街客奶茶、津威酸奶......
小时候的美味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有的和我们一样在成长变化,有的则是保留了原样,安静如初的隐藏在贵阳的大街小巷,卡卡角角里。本期,小编就为大家搜寻到童年游园限定美食——酸萝卜。
助农团团-五环/摄
说到贵阳这道特有的酸萝卜,名字朴实无华,直抒胸臆,可谓是未见其物,先闻其味,单就一个“酸”字就能迅速刺激我们的味蕾,调动食欲,大家是不是已经开始脑补那爽脆鲜甜、“又纯又欲”的口感了。
《风味原产地·贵阳》
酸萝卜可以说是游园标配,因为早在80年代就开始在公园的路边小摊售卖了,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公园美丽的景色,热闹的气氛,一派人间烟火气息。
助农团团-五环/摄
行至途中,买上一份酸萝卜,夏天清凉解暑,冬天冰爽刺激,不至于饱腹,也别有一番食趣,是增添游玩乐趣不可缺少的一道风味小吃。
助农团团-五环/摄
即便是到了如今,可供选择的小吃满目琳琅,但到公园游玩,吃上一碗酸萝卜依然是年轻人热衷的打卡项目之一。
助农团团-五环/摄
有的美食因制作精良而闻名,有的美食因食材珍稀而被喜爱,酸萝卜虽然朴实无华,但想要呈现出鲜甜爽脆的口感、可爱诱人的色泽,还需经过至少5道工序,从选材、切片、调味、腌制、配料的制作都需要精准的把控。
《风味原产地·贵阳》
酸萝卜之所以能跳出泡菜佐食的命运,在小吃界占有一席之位,是因为它区别于菜市场售卖的泡菜萝卜,在色、香、味上与佐食用的泡菜萝卜有一定的区别。
普通的泡菜萝卜整个浸泡,口感绵软,味道咸酸,直接入口较为刺激,适用于佐食作配。而风味小吃酸萝卜在口感上要求更高,采用传统天然的汁水制作方法,再将萝卜进行厚薄适中的切片使其充分吸收汁水,在时间的催化下,萝卜片与汤汁进行奇妙的化学反应,最后才呈现出汤汁清爽,色泽艳丽,口感鲜脆,味道清新,酸中带甜,回味甘醇。
当然,酸萝卜能够出圈,更重要的是其搭配柴火糊辣椒面的独特食用方法。灵魂柴胡辣椒面是贵州特有,辣椒通过柴火烘烤脱水,保留了辣椒的辣味又综合了柴火特有的香味,再将辣椒捣碎,多用于做蘸水和凉拌菜。
但酸萝卜直接蘸食可以说是传统中的创新,鲜甜的汁水最大程度的将辣椒面包裹在萝卜片上,鲜甜清爽的口感加上辣椒面粗糙原始的香辣味,截然不同味道的结合,入口回味无穷,欲罢不能,因此深受食客的喜爱。
助农团团-五环/摄
游园攻略
游黔灵公园要赶早,早上云雾围绕,空气清新。早餐可以在公园门口众多小吃中选择,在门口扫码预约购买门票(1张/5元)即可入园。
入园后可以选择:
推荐指数:☆☆
标准游客行:打卡麒麟洞、动物园、九曲径、猕猴园等景点。
推荐指数:☆☆☆
虔诚香客游:从山脚步行至山顶的弘福寺请香祈福,静心还愿(弘福寺门票1张/2元)。
推荐指数:☆☆☆☆
轻松漫游行:到黔灵湖周边的亭子喝茶看景,也可以泛舟湖上,看湖光潋滟。
不管选择那种游玩方式,建议下山途中就要开始计划晚餐吃什么,为游园的一天画上完美的句号。小编推荐晚餐,参考往期探店美食哟。
—— ——团团美食推荐—— ——
●探店名称:黔灵山酸萝卜
●美食地址:黔灵公园
●人均消费:6元每人左右
编辑:李平平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记火锅
< class="pgc-img">>卢记最早开在东大街老巷子内的民房内,后来转战保利和阳光,再后来卢记的台湾老板带了无锡老婆去美国生娃了,店也就没功夫照顾了。最后转让了,这里曾经有免费无限量的鸭血、豆腐、花枝丸、酸梅汁.......
< class="pgc-img">>保利斗牛士
开在以前保利广场的三楼,当年餐厅的品质和环境都挺不错的,自助色拉吧和牛排逐渐慢慢有了固定的消费群体,结果保利一楼二楼改造家乐福,直接把客源堵住了,用餐要绕一个大圈啊!撑不下去了,挂了!后来改开到大洋百货楼上开牛脾气,也挂了!
< class="pgc-img">>二泉西餐厅
每天不一样的主题,中山路二泉西餐厅当年在荷兰主持巴特的料理下,有声有色。甜品和明档海鲜当年在无锡可是独步江湖。当年甜品做得无锡最好吃了!
< class="pgc-img">>打破砂锅
无锡最早提倡不放味精的餐厅,结果真TM啥菜都不放味精,火了一阵后,顾客也越来越少了。他家冷盘中的葱烤鲫鱼非常好吃!感觉餐厅的理念和装修都很时尚,PS:无锡最早一家用红罐王老吉做饮料的餐厅。
< class="pgc-img">>豪牛士巴西烤肉
说句实在话,当年的豪牛士烤肉品质非常好,烤牛臀、烤牛尖峰、烤牛舌都好吃的不得了,还有烤菠萝、烤香蕉都是第一次在无锡出现!结果发现没几天,同行也在烤这些玩意了,或许老板直到关门都不会知道,他家的烤肉师傅中,就有别家的员工在偷师!
< class="pgc-img">>如果.爱
这家腔调餐厅很多人还没有来的及去感受,就关门歇了!餐厅非常前卫,中间有露天舞台,可以人工造雪和放户外电影。背景音乐全是TM舒缓的英文歌,当年一开业就遭遇非典,还有就是餐厅定位不准,人均150元当时在哪个地方基本没有客户群体,直接导致歇业。
< class="pgc-img">>喜洋洋
精准的市场定位、实实惠惠的价格,深得老百姓的喜欢。在市中心夜宵也是做得风生水起!喜洋洋的发展也很快,连锁店一家接着一家开出来!老板闲钱多了,手就痒了,一发不可收拾!资产瞬间全部赌光~~~叹。好歹也是无锡一家大餐饮企业,一步步做到大,不容易啊!可惜了!
< class="pgc-img">>咸亨酒店
“小吃名气大,老酒醉人多” 一家非常不错的餐厅,至今还在怀念他家的抱腌大黄鱼、小钵头醉鸡、臭豆腐!自从把南禅寺门口的那条马路全封闭改成内街后,咸亨酒店就彻底蔫了。他的歇业离场绝对是受了道路的影响!非常可惜。
< class="pgc-img">>东鼎火锅
无锡水不好的时候,桶装水卖到了50元,这家火锅店从外地拉回来10吨桶装水,只要吃火锅,就送桶装水,一度受到了好评,他家的用米发酵的酸汤锅底至今无锡没人超越。夏天推的酱骨龙虾也是非常好吃!后来火锅店内燃气爆炸,店都赔进去了,无奈离场!
< class="pgc-img">>骐骥茶餐厅
一对香港父子在香港回归10周年时候开的一家茶餐厅,烧的粥品和茶点比当时的旺角小馆好很多,是当年无锡不多的优质茶餐厅,关键开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难找了!
< class="pgc-img">>蔡家食谱
蔡家的五色小笼包、蔡家台湾小火锅、蔡家冰沙.......一家非常有品质的餐厅,但是:价格实在是很贵啊!
< class="pgc-img">>水晶坊
蠡湖百米高喷旁的一家景观餐厅,非常的漂亮,最年二楼做燕鲍翅,会所型的餐饮。占了那么好的地方,可惜餐饮风向标变了,无奈歇菜!
< class="pgc-img">>蓝月坊
这家店是卢记火锅的前身,和卢记是同一个老板。在市中心东大街上主做私房菜,现在这地块上是恒隆广场。吊烧老鹅、一品大白菜。这应该是无锡最早概念的私房菜了吧。后来老板无心打理生意,改做火锅了。
< class="pgc-img">>竹香厨房
梁溪路修了拆再修再拆,这条路的基建太坑爹了,抓进去几个后,路刚弄好,又TM修地铁了,害了这条路上一大批商家倒闭,这竹香厨房就是其中之一。贵妃沙发,精致的餐具,温馨的小物件,还有老板喜欢的各类竹装饰。这是颠覆无锡餐饮的一家店,当年没有任何一家用高背的靠椅,配了洁白的餐布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啊!PS:这里除了菜的味道不好之外,其他都不错!
< class="pgc-img">>蕉叶餐厅
一家欢乐的餐厅,亚马逊出品的无锡蕉叶。用餐的时候菲律宾带着大家载歌载舞,一顿饭吃下来,嗨皮的要死!咖喱蟹、烤乳猪当年无锡独家制作,虽价格小贵,但生意一直很棒,后来由于市政建设关张了!
< class="pgc-img">>蓝天新港
当年清扬路上的蓝天新港以粤菜把无锡的本帮菜打得稀里哗啦!那种菜肴出品,服务质量都在当时的无锡引起了很大震动。后来管理团队更换后,就一落千丈了!
< class="pgc-img">>韩林碳烤
在韩国,烤肉的价格很贵,到无锡后,韩国人就像老鼠掉米缸里一样,吃到撑,但对于无锡人来说,这里烤肉的价格还是太贵了!成也棒子败也棒子,后来韩国人大量回国了,餐厅生意也就受很大影响了,已关门多年,现在那里变成了太医堂皮肤中医院。
< class="pgc-img">>阿兴酸辣汤
后西溪60号,无锡草根小吃的一个奇迹。经典就是经典,一直被模仿,从未有超越。以前去后西溪买牛仔裤都会去那边来上一碗酸辣汤。特点是预先烧好的。
< class="pgc-img">>哈哈大酒店
哈哈大酒店在当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世界百货楼上一年内创下4500万的销售额,当年我结婚就是在那里办的酒席,散座、包厢和婚宴大厅全面开花!老鸭煲、元宝虾、哈哈锡纸鲈鱼等一系列实惠的杭帮菜由此进入无锡。后来管理经理吴刚去北京了开新店,生意由此没落,已关门多年。
< class="pgc-img">>台北晶华火锅
这家晶华主推火锅!当时餐厅就开在无锡市中心八佰伴旁边,地理位置不错,还做夜宵!这家火锅店除了火锅外,还会做一些时令佳肴,有段时间还做汤蛳螺和小龙虾。后来说这里要拆迁,老板就无心经营等拆迁。结果,等拆迁等到生意做不下去后关了!
< class="pgc-img">>亚马逊拉丁餐厅(梁溪大桥店)
叫亚马逊为无锡社会自助餐厅的鼻祖,一点都不为过。餐厅在用餐的时候,有乐队载歌载舞非常热闹。在这家店的对面,还有一间亚马逊最早起家的餐厅。后来随着亚马逊在无锡扩张脚步的加大,一家又一家的开,在菜品和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老客们都爱去市中心的新店了,座落在梁溪大桥的店生意也就大不如以前了,可以这么说吗,这家店的歇业是亚马逊自己把自己打倒了!
< class="pgc-img">>金座大酒店
金座的铁板烧曾经是无锡最早做铁板的酒店。除了铁板,这里的中餐和西餐日料自助也是很受周边外企员工的喜欢。后来的歇业好像是因为老板的心思不在做餐饮了,菜品也没有好的更新换代,酒店也旧了,竞争一激烈后,就走了下坡路。
< class="pgc-img">>淡水清粥
宁海里锦江之星那里,这是一个台湾老头在无锡开的首家餐饮,除了清粥小菜外,还有类似三杯鸡、豆豉蒸银鳕鱼等台式炒菜。冷菜也做的较有特色。后来老板开打破砂锅去了,这家店丢给其合作方在管理经营,已关闭当年,现在那里是一个卖家具卖场。
< class="pgc-img">>金海华
老板赵国忠是江阴顾山镇人,经过多年奋斗,成立了金海华。从1997年开始,金海华从一个乡间小店发展成集团化的餐饮企业,并在无锡、张家港、苏州、常熟、上海都开设了超大规模的分店。最后金海华拖欠了供应商上千万的货款,老板一走了之,人间蒸发没了音讯。不过据说在苏州的金海华做的非常不错哟~还有很多个餐饮品牌。
< class="pgc-img">>品庐日餐厅
这家餐厅的运气实在不好,这家老板的股东之一是做海鲜的,开业后,经过不断调整,出品稳定了,生意也在慢慢起来了。但在这个时候,爆发了中日钓鱼岛之争。直接导致生意持续恶性下滑,歇业了事。
< class="pgc-img">>潭家菜
文房四宝、书画作品是这里最多见的装饰物,这里做的是湖南湘菜,老板是学广告出身,很懂得营销之道,后来老板又去玩避风塘18元任吃任喝的茶楼,又开了街客奶茶,都是做的比较早的。后来老板无心打理谭家菜后,这里的生意也就一落千丈了!
< class="pgc-img">>以上这些餐厅哪几家你曾经去过呢?欢迎补充其他倒闭的特色品牌餐饮店……